教育学第七章 课程

合集下载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课程-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精选全文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课程-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精选全文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1.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2.课程就是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就是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4.课程就是教学计划5.课程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1. 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1)基本观点:即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科学、数学、语言、音乐、体育等)(2)评价:只关注“教什么”,而不关注“为什么教”和“怎样教”;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而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以及儿童已有的经验、学习的方式和特点,进而导致教师把传递知识看作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3.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起这些教育经验?组织学习经验的准则:(多选)(1)连续性( continuity) (2)顺序性(sequence)(3)整合性(integration)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朱熹(宋)
读书期限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而一旦进入学习阶段,就绝不能放松,要按照功课的进程来完成任务。
功课及其进程
2.西方: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的词根源自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意为“奔走,跑步”,其名词意为“跑步的道路,奔走的过程或进程”,隐喻“一段教育过程”。斯宾塞(英)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中首次使用“课程”一词,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
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二)课程标准(P227)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某一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课程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由说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等部分组成。是教材编制的依据;教师掌握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有效工具。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教育学课件第七章(课程)

教育学课件第七章(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论
课程构成 课程目标
人文主义课程论
社会重建主义课 程论
社会本位,培养 学生改造社会现 实的技能 广泛的社会问题 综合课程、活动 课程 社会生活是课程 的中心 按专题形式编排 教材
知识本位,向学 儿童本位,教育要 生传授系统的知 促进儿童发展 识技能 实践与经验,适合 真理与知识,学 学生的生活、要求 科的基本结构 和兴趣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活动课 程
对社会的作用。
二、课程理论的主要学派
(五)存在主义课程论
承认学生本人要为他人的存在负责,课程最终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代表人物: Kneler
把教材看作是用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学生是
其主宰。反对固定的课程。
二、课程理论的主要学派
(五)存在主义课程论
理论评价: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指导下的课程 缺乏系统性,且没有有效的衡量指标。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科书
是课程的总体规划,分为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执行性教学
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各 计划。
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资料,是 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师生双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的基本要素。
二、课程理论的主要学派
(一)拉尔夫·泰勒: 现代课程理论家、评价专家、 教育学家
பைடு நூலகம்
2
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流派主要观点
(一)课程教学的三维统一取向
(二)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经验主体 (三)主张教学反思、附带学习和连续性
首先,杜威认为教学需要反思这一理性因素的介入。
其次,杜威认为在具体内容学习的同时,附带学习也是很重要的。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8.第七章课程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8.第七章课程

第七章课程本章重点1、什么是课程?2、什么是课程论?3、决定课程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关系或者矛盾是什么?4、什么是教学计划?5、什么是教学大纲?6、什么是课程设计?7、泰勒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第一节课程概述一、什么是课程1、国内外对课程定义的三种主要理解。

〔p216-218〕(多选)(1)课程即知识: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知识体系。

典型表现为学科课程及其理论(单选),特点(多选)(2)课程即经验:只有真正被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的东西才是课程。

有利于解决“教育中无儿童”或“重物轻人”的倾向(单选),特点(多选)(3)课程即活动:活动才是外在知识和主体形成经验的结合点(单选)2、课程的概念〔p218〕(名解2003.4、2004.10、2008.4)*3、课程论的含义〔P.218-219〕(名解2007.4)*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理论,从内容上看包括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探讨和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这两个层面。

第一节课程概述二、课程的理论基础1、亚里士多德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并进行各阶段课程设置的第一人,他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划分教育阶段,并且为每个阶段设置相应的课程。

〔p220〕(单选)2、赫尔巴特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人,〔p220〕(单选)三、决定课程的几个内部基本关系(或矛盾)〔p222-118〕(论述2002.4,也可单、多选)*1、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应该学什么?)2、知识-能力(学了之后应该获得什么?)3、分科-综合(怎样安排学习内容?)4、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最终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价值取向?)〔(2002.4)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2005.4)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第二节课程的一般范畴一、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p229-231〕(多选)2、布卢姆对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p231〕(多选)二、课程结构1、一般结构(单、多选)(1)教学计划(课程计划)〔p223-224〕(名解,2002.10)*是对不同类型学校应该开设哪些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的分配、学年的编制等的总体规划(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p234〕(名解)*是对具体到某一门学科在一定教育阶段里的教和学的工作的具体规定(3)教科书:大纲确定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思路的具体化。

《教育学》课件 第七章 课程

《教育学》课件 第七章  课程
11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也称国家统一课程,是由中央政府负 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 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 程。
12
第一节 课程概述
四、课程理论
(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主张是,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 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 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该理论的早期代表是斯宾塞,他在《什么知识最有 价值》一文中提出,为人类的种种活动做准备的最有价 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
13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二)人文主义课程理论
人文主义课程理论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 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 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该研究和尊重儿童的心 理发展特征,满足儿童心理发展的要求,为儿童的价值实现 创造条件。
除了教科书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教学材料,如练 习册、教学参考书、课外读物、多媒体学习材料等。
29
第二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
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按照某些准则将学习内容 按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呈现 给学生,即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25
第二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3.表现性目标表述方法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活 动和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强调学习及其结果的个性化。表现性目标重视学 生的内部感受性,适合于情感类课程目标的表述。
表现性目标的表述不是规定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 后应该展示的行为结果,而是强调学生在此情境中获 得的个人意义。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课程
内容提要:
1.课程的含义、作用与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 2 3 4 5 6.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程的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了“课程”一词。 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其中“课 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英语是 Curriculum, 其词根源于拉 丁语的动词“Currere”, ,本意指跑道,在学校里孩子们也要沿着 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 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辞海》中界定:功课的进程;教学的科目。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 (2)阶段性 (3)持续性 (4)层次性 (5)递进性 (6)时间性
二、课程与教学材料(又称课程内容)
指课程教学中师生使用的各种文字的和非文字的材料,主要包括课 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辅导资料、教师指南、补充资 料和课程包等。 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 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规定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 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缔造取向关注的是师生的课 程构建问题,认为师生是课程知识 的创造者,应当致力于课堂中自然 发生的课程问题。因此,它特别注 重课程实施过程中意义诠释、文化 背景、价值认同等。
(五)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发展性课程评价主要指课程评价 功能、目的的改变、即要改变原来过于 重视选择功能,而忽视它对学生、教师 和学校发展的价值,使课程评价指向于 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进步。

《教育学》第二版第七章课程

《教育学》第二版第七章课程
分科课程也即学科课程, 不过它更强调将学科分解到 单一知识系列, 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 高效性。
(三)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环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 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 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 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四)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要求全体学生或 某一学科专业的学生必须修学的课程种类。
首先,正确认识课程标准,合理确立教学目标。其次 ,深入研读课程标准,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最后,全面接 轨课程标准, 积极推进评价创新。
(三)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 发展过程中一切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 和。
泰勒提出课程计划的三种来源, 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 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2.差距模式
差距评价是普罗佛斯开发的一种课程评价模式 。他指出,一些评价模式只重视几种课程计划之 间的比较,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计划本身所包含的 内容,某些自称正在实施新课程的学校 , 实际上 也没有按照新课程的计划来做,因而对这类计划 进行比较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3.CIPP 模式
CIPP是四种评价策略的缩写,即背景评价( 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 、过程评价( p r o c e s s e v a l u a t i o n )、成果评价( product evaluation)。
课程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一) 课程改革的理念
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二) 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学_第七章_课程

教育学_第七章_课程

第七章课程人们一致认为,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形成、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以课程为主要媒介。

课程理论研究的是为学校教育提供哪些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和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内容,以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

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唐代孔颍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时说到:“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

据考,这是我国“课程”一词最早的出处。

宋代朱熹在他的有关著述中多次用到“课程”一词,如他说:“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又说“小立课程,大做功夫。

”从我国古籍记载看,“课程”一词的含义,既包括教学科目(学科),又包括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和时间。

课程的这一含义影响深远,直到现今在人们的日常理解和一些教育学教科书中也还认为,课程即学科或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学科——狭义的课程。

在英语国家,“课程”一词对应的英文是“curriculum”,它的词根源自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意为“奔走,跑步”,其名词意为“跑道”(racecourse),隐喻“一段教育过程”①。

最早采用英文课程一词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所指的课程是教学科目之义。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

课程理论研究由此迅速发展,人们对课程含义的认识逐步摆脱课程即为教学科目的狭隘范畴,开始将课程看作是以一定的教育目的为指导的涉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体框架的极为广泛的概念,即课程与学科和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

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包括其他方面;它也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为教材)的安排、进程、时限等,课程不应只局限于学科知识体系,还应包括情感、意志、技能体系。

据此,我们将课程的含义表述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基础知识《第七章 课程》

教育基础知识《第七章  课程》

第七章课程⏹课程的英文名是curriculum,其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59年发表的《什么指示最有价值》一文中。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

其中“课程”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

⏹在我国,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广义的课程包括以下三层意思:⏹A、课程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B、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C、课程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介(主要是指课程)。

⏹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学科及学生是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制约课程发展。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制约课程发展。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制约课程发展。

⏹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以及建立在不同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也对课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一)形式教育理论与实质教育论⏹1、形式教育论:相信在认识中理智的可靠。

主张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强调心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发展官能的唯一途径。

⏹2、实质教育论:认为在认识中只有感觉经验才是实在的东西,因而强调经验的积累和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非能力。

⏹两者的分歧:⏹A、形式(偏重能力);实质(偏重知识)⏹B、形式(哲学认识上是唯理论);实质(经验论)⏹C、形式(心理学理论上是官能心理学);实质(联想心理学)⏹D、形式(课程问题上强调古典语言、文学和古代历史、数学、逻辑学等学科);实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二)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1、学科中心论: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课程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 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教学进 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 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 的各种教育活动
这个定义指的是学校规划和 将要实施的课程形式,既包 括学科课程,也包括除学科 以外的各种活动课程。此外, 它还包含了各项课程设置的 分量比例和时间安排
课程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课程分成 不同的类型:
• 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 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 过程
• 课程创生取向: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中的新兴取向。这种取向认 为,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但无论怎样有关课程开发的一个共识是重视学习者个人经验和良好感受是成功课程开发的必要前提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来源构成所谓课程组织即是在一定课程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进行组合妥善形成相应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促进课程创生和教学创新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程组织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课程内容的组织和不同取向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区分的五种课程层次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层次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体验层次的课程忠实取向
• 个性发展:意味着课程必须尊重每一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 性、具体性、特殊性。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标重建
• 新课程确立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 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
• 新课程确立新的学生观和学习观,从而从 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育学原理 第七章 课程 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 第七章 课程 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课程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第七章课程课程是教育学原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课程的概念、类型、设计原则以及评价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设计的一组有组织的学习经验。

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关键要素:学习经验、教育目标和组织。

学习经验是课程的核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教育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预期成果。

组织则意味着课程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和结构进行安排,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知识。

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根据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学习方式,课程可以分为讲授课程和实践课程。

课程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课程设计应该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以确保学习经验能够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成果。

其次,课程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以确保学习经验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此外,课程设计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课程评价是确保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考试、测验、观察、作品分析、问卷调查等。

评价应该以教育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和科学的评估。

评价结果不仅可以用于改进课程设计,还可以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课程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目标。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课程设计的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课程的理论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课程的理论

培养学生问题 系统性,教 已发挥现代课程
解决能力
育质量低下 最佳整体功能
7.2课程类型
•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含义
优点
缺点(问题)
相关课程 融合课程 广域课程 核心课程
坚持课程的统 一性;知识迁 移;弥补知识 间的割裂,培 养学生综合实 践能力;学生 未来就业的需 要;贴近社会 现实和生活实 际
逻辑性、体系 知识割裂; 是现代教育中的
性;易编易教 忽视学生, 两种基本类型,
易学;
脱离实践 相互对立相互补
充;
尊重学生主体 弱化教师主 根据不同需要和
性,体现学生 导地位,夸 实际情况,分别
的兴趣需要生 大儿童个人 发挥两种不同课
活心理逻辑; 经验;忽视 程不同的特点和
课程的实用性; 知识逻辑性, 作用,取长补短,
CIPP模式-斯塔夫、比姆
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 缺乏价值判断,评价人员受限 综合性与形成性评价结合,为 教育决策服务
反对者模式-欧文斯
重视反对者的意见,重视评价 受打击、花费高、效率低 中多元价值观的问题
CES评价模式-加利福尼亚大学 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鉴赏评价模式-艾斯纳
课程创生取向 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7.3课程开发
• 5.课程实施(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 5.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 课程实施方案本身的合理性 • 课程实施中交流与合作的环境 • 课程实施的管理和领导 • 教师实施的课程的能力与素质 • 评价/考试体系改革的滞后 • 各种外界因素的支持 • 课程实施的理论依据
第七章课程
1.课程与课程理论 2.课程类型 3.课程开发 4.课程改革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PPT课件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PPT课件
第七章 课 程
2021/6/4
1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念
1.什么是课程
广义: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
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 学校的环境气氛等。
狭义: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书,课程
(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
2.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方法,少用量性、甄别性评价方法
2、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
价方法
《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
、创新型教师
2021/6/4
22
(四)新课程中教师应具有的教学行为
1、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在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自我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2021/6/4
6
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列入学校 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
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 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 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和干扰教育目 标的实现。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 “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
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 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局限性:可能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 不易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 能技能
2021/6/4
5
3.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课程。也叫广域课 程或大范围课程
核心课程:是一种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的 中心课程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ppt课件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课程可选择性的大小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 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 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个性差异而开 发的课程。选修制是由美国原哈佛大学校长坎 利奥特最先确立的。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实施 的课程。
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味主要特征,不在 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 行,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 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
学生的学习结果:显性课程强调学生学术性知 识的掌握,隐性课程强调学生生活性知识的习 得; 计划性:显性课程要求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 学习,隐性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往往是学生 无意地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 学习环境:显性课程通过教学来实现,隐性课 程通过自然与社会环境来实现。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英文是Curriculum,来源于 拉丁文racecourse,意思是“跑马道”。
对课程的界定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本书对学校课程的定义
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 进程和安排。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政治因素影响课程变革目标的厘定 政治因素影响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 政治因素制约着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 程目标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 市场经济的建立对课程产生影响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文化模式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文化变迁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文化多元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七章 课程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七章   课程

拉尔夫·泰勒(Ralph W. Tyler)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 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 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 基本原理》,提出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 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泰勒原理)
✿校本课程的特点。
(1)以学校为开发场所; (2)以教师为开发主体; (3)旨在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4)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
(1)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六)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
1.预设课程 预设课程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之前经过 精心设计的课程。 2.生成课程※(重点内容、辨析题、单选题) 生成课程是指课程内容未经预先设定,而是在教学过程中 产生的非预期结果。与预成性课程相比,生成性课程具有 一定的偶发性。
首先探讨课程目标具体化、标准化的是博比特,他使用“活动分析法”对人 的经验与职业做出系统分析,并具体列举了 10个领域中的800多个目标,为行为 目标在课程领域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博比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完美的 成人生活做准备,所以,课程开发得先弄懂完美的成人生活包含有哪些经验领域 (活动领域)是必须要掌握的,于是,博比特通过对整个人类经验领域进行了审 视与分析,得出儿童在成人之前必须得学会的十大经验领域:语言活动、健康活 动、公民活动、业性的实际活动、个人的职业活动。博比特把课程开发的 这个阶段称为“人类经验的分析”。
品,特别是那些学生已经学到,并未公开体现为有意识的学习状 态的经验或体验。 ◆隐性课程是指“未预期的”学习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有意的 或无意的”。 ◆隐性课程是指隐藏在正式课程内外的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中, 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观念、规范或态度。

教育学原理重点(七)——课程

教育学原理重点(七)——课程

第七章课程一)课程与课程理论1. 课程的定义①课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教学经验;③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金蒂斯);④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⑤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领悟的、贸行的和经验的五类课程;2.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①大教学小课程论,其代表是苏联和我国教育者;②大课程小教学论,在北美比较普遍;事实上两者大同小异,课程和教学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看作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 课程理论流派(1)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理论是要素主义(巴格莱)和永恒主义(赫钦斯);(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二)课程类型1.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1)学科课程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安排教学顺序和课时数,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特点在于:①分科设置;②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内容进度;③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其优点在于:①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②知识的完整性;③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在于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抑了儿童的主动性;(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就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其基本特点: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②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③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的养成:其缺点在于:学生的知识获得不系统,基本技能训练比较缺乏;(3)两者的对比①在目的方面:前者重视的是传授人类长期实践积累下的知识经验的精华,而后者重视的是通过学习者的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教育性经验;②在编制方面:前者重视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后者重视的是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③在教学方式方面:前者以教师讲授为主,后者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④在评价方面:前者重视终结性评价,后者重视过程性评价;2.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①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②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坚持知识统一的观点,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某一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就可以互相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加强,学生更能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各门学科的要领、原理和方法之间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会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并在学习种形成正迁移,促进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综合课程比较容易切近生活;3.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定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三)课程编制1. 泰勒原理泰勒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即:①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③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可以将泰勒的课程编制过程简化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对教育目标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科的逻辑、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三方面;2.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①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依和主要依据:包括教学科目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③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3. 课程目标(1)概念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了学生在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德智体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2)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学科的逻辑、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的需要四方面;(3)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教育学第七章讲义

教育学第七章讲义

教育学第七章讲义第七章课程一、课程的概念“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朝。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课程。

知识拓展: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课程一次最早在他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

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教导每一个人怎样去过"完美"的生活。

他把人的活动分成五类,并依据活动的种类,确定了教学内容:一、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它要求了解解剖学、生理学及卫生学。

二、获得生活资料,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除了掌握读、写、算等基本技巧外,还要掌握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以及外国语知识等。

三、种族保存(即教养子女)的活动。

它要求研究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以便正确地实施对儿童的体育、智育和德育。

四、履行社会义务。

需要研究历史,研究"自然的社会史",即社会发展的现象。

五、满足兴趣爱好和感情的需要的休闲活动。

人需要"自然、文学、艺术乐趣","缺少了绘画、雕刻、音乐、诗歌,……生活丧失了自己的一半精华"。

斯宾塞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虽然从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出发,但它包含了很广的学科,在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

在教学方法上,斯宾塞反对当时学校中流行的形式主义、经院主义,主张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自动性上面,强调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来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在道德教育方面,斯宾塞提出个人自我保存是最重要的道德原则,认为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必须互相协调。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课程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一)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 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 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二)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 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 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一)显性课程:也被称为正式课程、官方课程、
(二)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 1.课程评价的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4)差距评价模式
(2)目标游离评价模式(5)CIPP评价模式 (3)外观评价模式 (6)自然探究模式
2.课程评价的功能 课程评价从根本上具有三大功能: (1) 促进发展 (2) 鉴定水平 (3) 选拔淘汰 通过课程评价,可在鉴定水平的基础上, 对符合某种程度和标准要求的评价对象进 行筛选,对不符合的评价对象进行淘汰。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1.独立关系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相对独立,各执 一端,互不交叉。 • 2.包含关系 “课程与教学是包含关系”的这一观点 具体包括两种情况:(1)大课程小教学: 课程是教学的上位概念。(2)大教学小课 程:教学是课程的上位概念。
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决定、相互制约的。
二、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三)文化因素
• 文化模式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 文化变迁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 文化多元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四)科技革新
• 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 • 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 • 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五)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大致有如下方面: •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 • 学生需要。一方面,学生发展有一些共同需 要,构成了个体经验的基本内容,也是课程改 革中相对稳定的因素。 • 课程改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

《教育学》第二版第七章课程(2024)

《教育学》第二版第七章课程(2024)
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政策、科技 进步、家庭背景、学校文化等。
20
学生评价体系建设原则和方法
2024/1/29
建设原则
科学性、公正性、发展性、可操 作性。
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 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21
多元化、综合性评价体系构建
多元化评价
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多个方 面,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
德育与美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 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 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 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 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 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美育则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024/1/29
28
拓展延伸:未来教育发展趋势预测
2024/1/29
25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概述
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式
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平台开发等。
2024/1/29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势
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 教学;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估。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保持与 传统教学手段的平衡。
2024/1/29
24
创新性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1 2
创新性教学方法定义
指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方法举例
包括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探究式 教学等。

2024版教育学重点第七章课程

2024版教育学重点第七章课程

多元评价
发展性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如考试、作业、 项目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 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024/1/30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有 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17
03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2024/1/30
18
经典案例剖析
01
案例一
芬兰教育改革
教育学重点第七章课 程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知识点详解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 疑难问题解答与讨论 • 复习巩固与拓展延伸 • 测试评估与反馈改进
2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2024/1/30
3
课程背景及意义
教育学重点第七章课程是教育学专业 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 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10
章节内容结构
2024/1/30
01
第六章:课程与教学论
02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流派和实践
03
11
章节内容结构
01
第七章:德育与美育 2024/1/30
02
德育的内涵和意义
03
美育的内涵和意义
04
德育与美育的实施和评价
12
02
知识点详解
2024/1/30
13
知识点一:课程理论基础
个性化教学策略
探讨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 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16
知识点四:课程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
本章主要内容
课程的内涵及其理论 课程设计 课程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课程的内涵及其理论
(一)课程内涵的界定 (二)课程理论流派
(一)课程内涵的界定
1.课程词源分析 2.课程定义多样性分析
1.课程的词源分析
汉语词源分析:课程是”功课及其进程”, 即教学内容及其进程。
课程的英文名称是“curriculum”,意思 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起源于 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 (race-course)。椐此,西方最常见的课 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第三,把研究课题相关但理论体系不同的各种理 论加以比较,需要产生行动过程并预计其道德 后果的能力。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 ——追求实践兴趣
实践的课程开发: (1)并不是不要理论的指导; (2)要反对对“外来的”理论过分的、无根据的依赖; (3)强调课程理论的重建与发展; (4)强调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直接参与课程决策过程。
实践的艺术
(1)观察的艺术,或“感知的艺术” , 要有意地进行“无关扫描”;
(2)问题形成的艺术:诊断问题—权衡对 问题的表述—选择最佳的问题表述方式;
(3)“问题解决”的艺术:问题解决备择 方案的形成—评估可能的结果—权重和选 择—决定何时终止审议并开始采取行动。
准实践的艺术——实践艺术的延伸
由于课程开发的过程性,使博比特的 课程开发成为一种“课程工程”。
(2)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1923年,查特斯(W. Charters) 出版了《课程编制》 (Curriculum Construction)一 书。把课程开发活动解析为七个步 骤:确定主要目标;分析活动;目 标排序;选择;精简;收集措施;现 代主义课程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学科、科目的含义(P128)
科学: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系统化了的知识。
学科: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 ;

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
范围的相对界定。
科目:教学中按逻辑程序组织的一定知识技能范围的单位。(三)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一、课程的词源 (一)中国
一说: 姜国均先生在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上撰文《“课程”与“教学”词源小考》一文中说,课程最 早一词出现在南北朝时翻译的佛经里,佛经中的“课程”已
接近于现代汉语中的课程。 另说: “课程”在汉语中始见于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
1、学校应努力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2、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
如果我们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就必须考虑: 1、学科的逻辑(学科自身的知识、概念系统的顺序) 2、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 3、社会的要求(如社会经济、职业的要求)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对三种因素的强调程度不同,便构成了不同的课 程流派。
分类依据
类型
主导价值
课程计划中课程 的实施要求
第七章 课程
教学目的:理解课程的含义,体会各类课程的特点;

掌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概念、内容;
教学难点:课程含义、类型、课程标准;理解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和重点;掌
握其基本精神。
课程





















1.基本观点 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工具,它不关注学科知识体系,
课程研制应从社会改造的要求出发,以解决社会问题的逻辑来 组织课程,使课程在统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地联系起来。
2.基本特征 (1)以社会需要为中心,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 (2)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去建立一种新
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要素主义代表人物柯南特: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着“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 及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包括各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统的态度 情感,强调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核心。这一思想成为美国50年代课程改革 的指导思想,并将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称为“新三艺”。)
主要思想
第一,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第四,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第五,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在当代课程理论文献中,许多课程学者对“curriculum”的 词源“currere”表现出浓厚兴趣,因为“currere”原意是指 “跑的过程与经历”,它可以把课程的含义表征为学生与教师 在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体验。
(三)课程的含义 广义课程: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包括
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 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等。
尽可能简明,教少学多,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 。
这里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时限和进度的 意思,表明课程就是学科及其进度。
(二)西方
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的著名文章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了“课程”(curriculum) 一词,意思是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3.代表人物 (古代)柏拉图、儒家思想 ;近代(洛克);帕森斯(角色理 论)
三、课程的类型
分类依据
类型
主导价值
课程内容的属性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文化 遗产
使学生获得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
课程内容的组织 方式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的文化知识
通过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 的整体性发展
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所作的注疏,“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 也”。其语义可理解为分担工作的程度,学习的范围、时限、进程或教学与研究的
专门领域。这是我国文献中第一次出现“课程”一词。
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谈到读书时,曾 说道: “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小立课程,大作工夫。”其基本主张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
curriculum来源于拉丁文语“currere”。 “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名 词,原意为“跑马道”(race-course)。 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 (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斯宾塞使用的“curriculum”一词原意为静态的跑道,因此 在教育活动中过多地强调了课程作为静态的、在于学习者的 “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的层面,相对忽略了学习者与教育者 动态的经验和体验的层面,其意思就是让学生沿着“课程”这 条学习的跑道前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狭义课程: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 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 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 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
课程就是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全部内容和组织形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
二、三大课程流派
现代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50)中 把课程的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问题: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基本观点 学科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
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为目标。
2.基本特征 (1)以学科的知识结构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2)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原
理、基础公理和普遍性主题) 3.代表人物:美国(布鲁纳)(古:赫尔巴特 、斯宾塞)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亦称儿童中心课程论、经验主义课程论
1.基本观点 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
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 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 来确定课程。
2.基本特征 (1)课程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 (2)课程内容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 3.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学家 杜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