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沟理论

合集下载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1 什么是知识沟理论• 2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3 “知识沟”理论的出现• 4 “知识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5 对“知识沟”理论的评价• 6 缩小“知识沟”的对策•7 “知识沟”理论的否定•8 相关条目什么是知识沟理论“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P.J.Tichenor)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蒂奇纳(P.J.Tichenor)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

”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1 什么是知识沟理论∙ 2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3 “知识沟”理论的出现∙ 4 “知识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5 对“知识沟”理论的评价∙ 6 缩小“知识沟”的对策∙7 “知识沟”理论的否定∙8 相关条目什么是知识沟理论“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P.J.Tichenor)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蒂奇纳(P.J.Tichenor)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

”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第二节 知沟理论
适度效果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代表性研究和理论成果 (1)创新与扩散理论 ) 理论背景
第二节 知沟理论
一、什么是“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 1970 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 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 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 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 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 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 理论的诞生。

知识沟

知识沟

• 表达一:
• 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 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 低的人快
观 点
• 表达二:
• 在特定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 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 的话题高
•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 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 • 1) 传播技能由亍文化程度的差异 • 2) 已有知识的储备 • 3) 社会交往
原 因
• 4) 选择性心理机制
• 5) 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
• 为了缩小“知识沟” 有许多学者提出对策
对 策
• 硬件斱面 • 软件斱面
• 与“知识沟”理论持相反意见的是J.S.艾蒂玛等人提出的
“上限效果”理论。
对 立
• 该理论的中心内容是: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的 需求幵不是无止境的,都存在着一定的上限。虽然由亍个 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达到某一上限的速度也有快有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高者与地位低者都会先后获得饱 和,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窄、变小。
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
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这
些或许是蒂奇纳和卡茨曼在分析“知识沟”的原因时所忽 略的一个斱面。
• 蒂奇纳提出的“知识沟”理论的积极意义
在亍,它揭示出造成“知识沟”的根源在
亍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不同
意 义
• 知识沟理论的提出,也反映了人们对信息
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信息社会 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
思 考
Thank You!
谢谢!
• 1) 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卡茨曼提出的“信息沟”理论,实际上可以把它 理解为是“知沟”的一个扩展。如果说“知沟”、 “信息沟”理论的重点在于揭示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 的分析,那么后来这两个理论在应用领域的两个研究 方向(即新媒介的普及过程,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 究),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的对策上。
二、传播效果沟
1976年罗杰斯提出“传播效果沟” 的概念。 传播效果沟: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知 识沟,不仅是纯粹的知识差距,还包 括人的态度及外在行为上的差距。
(三)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 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 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四)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 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这种状况, 在新媒介的采用过程中尤其明显。
二、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 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关注——《芝麻街》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富裕儿童通常在进入 小学前就接受了较好的学龄前教育,而那些贫困 儿童由于家境困难,既无钱购买启蒙读物,也无 钱聘请家庭教师,进入小学后,两者在学习能力 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在当时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推出了 一个补充教育计划,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制作了 一部题为《塞萨米大街》(《芝麻街》)的儿童 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 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 制作这部系列片的重要意图。 然而,后来对实际播放结果的研究却发现, 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它是失败的。尽管节目播出 后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 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两者的 差距反而扩大了。
进入90年代以后,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 扩展到了整个信息社会规划和建设的领域。 1993年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 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试图通过全国信 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所有个人”提供均 等的传播机会,以期缩小社会阶层间的信息 差距乃至“知沟”的一种设想。 当然,这个计划完成以后的社会效果如 何,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一思想对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新闻媒介中存
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这依赖新闻记者使 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们采用的框架类型为描述事件提供了一
条路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恩特曼(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 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 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 吉特林(Gitlin)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框 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 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 加姆桑(Gammson)对框架做了进一步的诠释,认为框架定义可 分为两类,一类指框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指涉人们观察 世界的镜头,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指涉人们由框 架建构的内容,代表一种意义的联结,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伍(Woo)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 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第三人效应:1983年,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正式提 出来这个概念。 理论表述: 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众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 影响。而且,无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 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两层意思: 一与感受有关,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信息对其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大效果 二与效果有关,正因由此感受,人们将采取各种行动,从而导致 了信息的效果——尽管不是那么直接的效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总结
效果研究:早期的效果观——有限效果论——多元效果论 早期的效果观——魔弹论(魔弹论出现的背景) 缺点:流于片面和笼统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1、知识沟假说1、背景2、提出3、基本观点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5、发展与改进6、现实意义1、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2、提出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基本观点(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1)传播技能: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

2)已有知识的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由于教育程度高对某问题早有了解或者更深入理解。

3)社会交往:经济状况好的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交往范围广,获得知识速度快。

4)选择性心理机制: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降低。

5)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

5、发展与改进1)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为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多元效果论——(议程设置、涵化理论、沉默的螺旋等)
兴起的背景— 媒介环境的变动; 社会信息量的剧增; 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和多样; 美国以外各国研究的兴起 效果研究:从低级到高级,从粗浅到精深,从片面到全面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效果的认识越来越科学、深入和丰富。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框架理论
渊源:
框架分析的理论概念被认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科
传统。其后又被其他学科吸收,在内涵上有了一些转化,涉及到 了多个学科,因而在取向和分析上也呈现出多元、开放而混乱的
局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其根本是海德(Heider)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和高夫 曼(Goffman)的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这一思想对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新闻媒介中存
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这依赖新闻记者使 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们采用的框架类型为描述事件提供了一
条路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恩特曼(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 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 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 吉特林(Gitlin)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框 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 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 加姆桑(Gammson)对框架做了进一步的诠释,认为框架定义可 分为两类,一类指框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指涉人们观察 世界的镜头,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指涉人们由框 架建构的内容,代表一种意义的联结,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伍(Woo)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 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知沟理论名词解释

知沟理论名词解释

知沟理论名词解释
知沟理论名词解释
[题目]:
传播学:
名词解释:知识沟理论
[参考答案]:
知识沟理论最早由蒂奇诺等人 1970 年发表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

该论文指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即知沟理论的诞生。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等认为,还有几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即媒介接触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传播技能、已有知识储备量、社交范围的差异及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因素,还有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即其本身就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所使用。

知识沟理论反映出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

理论给现代社会的启示是要加大对受众的教育,提醒媒体尽力缩小知沟,为公众服务。

“知沟理论”拓展:
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发展,1974年,卡茨曼提出了“信息沟”理论。

这个理论实际上可以说是对“知沟”理论的放大。

“信息沟”理论试图回答信息社会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即: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该理论从新传播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如下观点: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增加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量和信息的接触量,这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1、知识沟假说1、背景2、提出3、基本观点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5、发展与改进6、现实意义1、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2、提出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基本观点(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1)传播技能: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

2)已有知识的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由于教育程度高对某问题早有了解或者更深入理解。

3)社会交往:经济状况好的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交往范围广,获得知识速度快。

4)选择性心理机制: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降低。

5)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

5、发展与改进1)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为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四、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因素
• • • • 在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传播技能上的区别 相关社交范围的差异 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的机制也可能在发 挥作用 • 大众媒介系统自身的本性就是为较高社会阶 层的人而用的
五、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 “上限效果”假说
J·S ·艾蒂玛&F·G ·克莱因,1977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境的,达到 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 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 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其理论依据: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信息贫困”与“信息富裕”
------“知识沟”研究来自一、大众媒介的作用• 将信息传递到通常信息闭塞的人们那里 • 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 有助于缩小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 大社会平等的范围。
二、知识沟理论的基本概念
• 知识差距 • 知识沟理论
大众传媒和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 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 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 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Tichenor, Donohue,& Olien,1970)
相关观点: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 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 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三、理论的产生背景: 《芝麻街》(Sesame Street)
1969,政府的学前启蒙教育(Head Start)项目
七、目前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
新媒介普及过程研究
知沟的根源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大众传播——知沟理论

大众传播——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1.理论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体介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这样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随着传播方式的变化,传播的效果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同时,传播效果影响着人们对传播的执行。

“知沟”(knowledgegap,也称“知识沟”)理论是传播效果中非常重要的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有关研究证明,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

面对上述情况,美国学者蒂奇诺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说,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两者之间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以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较多,对新事物的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快。

三,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较广,人际交流较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较能加速。

四,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五,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有关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在高学历阶层。

在上述的无论哪一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处于有利的状况,是造成社会知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知识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

• (3)农村网民商务应用远落后城镇 ,CNNIC《报 告》对城乡网民网络应用进行了对比:对于商务 交易类和交流沟通类的网络应用,城镇网民使用 率远高于农村网民,城乡之间使用差距明显。尤 其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这两种典型的商务应用 中,城镇使用率分别为31.7%、27.7%,而农村使 用率仅为17.6%、15.1%。
• (1)截至2009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达到10681万人,年增长 2220万人,年增长率26.3%。其中,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 7189万人,与2008年相比增长3000多万,年增长率79.3%,远 高于农村网民的整体增幅。 • (2)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 44.6%,在农村仅为15%。CNNIC《报告》对比了2007年以来中 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7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 仅为20.2%,2008年,差距扩大为23.5%,2009年,差距拉大为 29.6%,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 乡的差距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
知识
社会经济 地位低的 人群
时间
(3)主要观点
1、随着大众传播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经 济状况好的人比坏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得知识。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文化程 度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得这些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内,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 上,所获知识与受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 (3)富裕阶层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鸿沟 • 因特网的优越性勿庸置疑,但是昂贵的设施、 价格不菲的上网费、不易理解并掌握的电脑知识, 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它好像一座分水岭把社会 大众一分为二:一方是媒介技术专家以及高学历 队伍,而另一方则是普通大众。虽然网络用户每 年都在增加,但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上网的人 仍然只是少数。 •

“知识沟”理论简论(doc 12页)

“知识沟”理论简论(doc 12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知识沟”(knowledge gap)理论广播电视新闻学外国广播电视方向“知识沟”(knowledge gap)理论随着媒体的出现,人类的传播活动进入到了大众传播阶段。

大众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社会的面貌。

它打破了特权阶级对于知识的垄断,使得知识不再是稀缺的资源。

传统观念认为,大众传播正在消弭不同阶层之间的知识差距,重塑社会的平等,然而现实果真如此吗?1.“知识沟”理论提出背景在60时年代的美国,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声不断高涨,其背景之一就是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目。

也就是说富裕儿童在上学之前就接受了较好的学龄前教育,而那些贫困儿童因为家境困难,既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也没有钱聘任家庭教师,进入小学后,两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体现了明显的差距。

有关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年纪的上升而逐渐扩大,并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两级分化。

这种现象是由不平等的经济结构造成的,而种族主义者却把它归结为人种素质问题。

这样,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它手段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制作一部题为《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

利用普及率很高的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是制作这部系列片的重要意图。

然而实际的播放的结果却显示,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是失败的,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富裕儿童。

以缓解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这部系列片,实际结果是扩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这种情况说明,在现代社会,尽管大众传播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达到每个家庭和社会角落,但是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却并非如此简单。

2.“知识沟”理论的提出以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沟理论”。

第十二章知识沟

第十二章知识沟

第十三章----知识沟《1》考题再现: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知识沟假说,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因素包括传播技能、已有知识储备、社会联系、大众媒介的性质以及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机制。

【(2)启示:可举例国际传播的知识沟、网络时代的数字沟、我国地域性的知识沟问题等(3)启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社会发展的均衡性问题、【参考答案】本题可以参考《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的相关章节。

关于最后一问,知沟现象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来阐述:1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社会发展的均衡性问题,这既是一个政治学议题,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议题,即社会利益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

2文化认同的问题,即媒介所带来的知识沟问题,已经在文化领域造成了文化认同的分裂,这种分裂的主要表现就是文化上的割裂,这一结果的主要成因之一就是媒体的大众文化本身的倾向性特质。

《2》知识沟假说:背景:1.大背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大众媒介的发展使信息流的迅速增长成为可能,但这并未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如预期般地等同受益。

2.小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的一项重要项目。

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效果更好的,仍然是富裕儿童。

因此,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提出: 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并提出了大众传播实际上会扩大不同阶级成员间的知识差距,称为“知识沟”假说。

内容: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新传理论15“知沟”假说

新传理论15“知沟”假说

新传理论15|“知沟”假说一、“知沟”假说1、假说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于是美国政府播出名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然而后来研究发现:该节目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而利用最多的是富裕儿童,这实际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距。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多诺霍、奥里恩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沟”假说: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等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对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量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3)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越,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利用和接触程度越高。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在以上任何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的差异都是造成“知沟”产生和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2、理论发展(1)蒂奇诺等人补充提出了影响“知沟”存在及变化的四种社会系统变量,即议题性质、冲突程度、社区结构(社区的多元或同质化程度)和媒介报道模式(信息报道频率和重复度)。

对原先的假设作了补充:①凡是能引起整个社区普遍关注的议题,该议题的知识就更可能得到均衡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蒂奇纳(P.J.Tichenor)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
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

”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

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

第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迄今为止,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这与当今的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习与熟悉。

“知识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知识沟理论”认为,在操作上,“知识沟”假设至少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知识沟理论”认为,当上述五大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起作用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在有利的地位,这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知沟”也就尤为明显。

因此,当大众媒介2媒介流量继续增加时,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也随之加深。

出现原因
知识沟理论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为回应社会上要求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声,拍摄了一部电视教育节目《芝麻街》,该节目作为政府学前启蒙项目的一个尝试于1969年播出,目的是为那些家庭贫困儿童提供学前启蒙教育的机会,缩小贫富儿童学前教育的差距,以缓解儿童由家庭经济状况而造成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芝麻街》播出后,对贫富儿童所产生的教育效果都非常良好,但是经过调查后却发现,富裕儿童对节目的收视率要远高于贫困儿童,而其教育效果也要好于贫困儿童。

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有关研究证明,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

“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面对上述情况,一股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

在当时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出台了一项“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

通过制作儿童启蒙教育的电视系列片,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就成为“补充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

于是,针对这一目的制作的《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电视系列片应运而生。

然而,在对该系列片播放后的实际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一举措失败了。

《塞萨米大街》播出后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总的实际效果却是扩大了贫富儿童之间在学习能力和成绩方面的差距。

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

这部以缓解受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电视系列片,播出后的实际效果表明,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送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角落,人们在接触和利用传媒的机会上并不存在平等与否的问题,然而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并不是如此简单。

对此,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沟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