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讲解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de362a49649b6649d74753.png)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一)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
(海流)2、分类(重点)按性质分类: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按成因分类:风海流——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补偿流——因为某一海域海水向别处流出,从而周围的海水过来补偿而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因为相邻两个海域海水的密度不同而形成的一种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域流向密度大的海域的洋流。
3、分布:(重点、难点)规律总结: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是寒流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是暖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无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是暖流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是寒流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4、影响因素——盛行风带、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重点)知识点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1、对气候的影响案例1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的一支暖流,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
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水量每小时达900亿吨,相当于大陆总径流量的20多倍。
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55°~70°N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C。
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呈现草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
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
案例2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的寒流之一,从45°S开始,沿南美大陆西岸北流,一直到达赤道附近,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C。
必修一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件
![必修一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e78cdac8d376eeaeaa31fc.png)
北半球
寒流
南半球
暖流
二、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
(一)、洋流的影响因素:
1、盛行风 2、地转偏向力 3、陆地形状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向前漂流。
2、洋流的流动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90oN 90oN 活动(课本58页)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 60o 西风带 40o 副热带 30o 东北信风带 0o 东南信风带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90oS 30o 40o 60o 副热带 副极地 90oS
2、主要受洋流影响产生的地理现象(D ) A 澳大利亚东海岸的荒漠
B 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C 亚洲东南沿海的暴雨 D 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3、与秘鲁渔场形成有关的洋流是(D ) A 密度流 C 风海流 B D 暖流 上升流
4、下图是“世界某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 题。
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洋流向南流,是暖流 B.洋流向北流,是寒流 C.上升流形成大型渔场 D.该洋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3、判断洋流的性质
100C 200C
300C 0° 流暖 流寒
B
高纬
A
北半球
低纬
0°
300C 200C
100C 流寒 流暖
B
低纬
A
南半球
高纬
判断洋流的性质三步法:
• (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由南向 海 北递减,为北半球。 水 等温线数值由北向 表 温 南递减,为南半球。 从 • (判断流向)等温 赤 线的凸向即为洋流 道 向 的流向 两 • (判断性质)从较低 极 纬流向较高纬为暖 递 流;从较高纬流向 减 较低纬为寒流 。
B 100C 200C 300C A 0° 0° 300C 200C 流寒 流暖 高 纬 B 流暖 流寒 高 纬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件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ac3c6bfab069dc51220156.png)
L________
印度洋 Q厄加勒斯暖流,R________
无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 (1)平衡________:促进________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 换。 (2)沿岸暖 寒流 流: :
2.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 (1)寒暖流交汇:日本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1)原污染区: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2)其他海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例1] 读下图,回答:
(1)判断A、B两图中洋流的性质 A________B________ (2)判断甲、乙两点所在半球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根据两图中的条件,在太平洋的相应洋流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 在大西洋中的相应洋流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的形成
降温减湿
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 环境的形成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 渔场分布与洋流有关: (1)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大渔场 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原因分析:①寒暖流交汇海区,海水受扰动,可将下层 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 饵料。
解析 根据等值线的数值是向南递减还是向北递减,可 判断所在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凡等值线的数值向北递减 即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洋流从水温高的地方流向水温 低的地方即为寒流,反之为暖流。
答案 (1)寒流 暖流 (2)北半球 南半球 (3)加利福 尼亚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加那利寒流
巴西暖流
特别提醒:等值线图判读要做到:①看等值线数值的变 化,据此分析南、北半球 ②看等值线的弯曲,以便于分析 其实质特征和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课件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755a9ce45c3b3567ec8bf4.png)
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以 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 流,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 寒流。
三、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 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
.
14
表层洋流的分布
湾墨 暖西 流哥
西
东格陵兰寒 流
加 那 利 寒 流
本 格 拉 寒 流
第四组:
南太平洋中低纬度以回归线为中心海区
.
7
1.北太平洋中高纬度以北纬60度为中心海区 (提示:方向怎样、东西岸性质差异)
60°
逆时针
.
8
2.观察北半球 60° 大西洋中高纬以 北纬60度为中心
海区,洋流运动 有何规律?
.
9
你能归纳出它们的规律吗?请画出示意 图表示。
60°
.
10
3.观察南、北半球太平洋中低纬度以回归线为中心海 区,洋流运动方向怎样?还有其他大洋与其类似吗?
2、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C )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高纬向低纬 D 由低纬向高纬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大陆的东岸是暖流
B 大陆的西岸是暖流
C 中低纬度大洋的西岸是暖流
D 中低纬度大洋的东岸是暖流
练
A
习
题
23026‘
3
S 300 S
D
B
C
1、在图中画出B、D四点的洋流的流向
.
29
.
30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秘鲁寒流
.
31
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船在顺流与逆流中航行, 哪一个更容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件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6b102965ce0508763213b5.png)
30°
A
答案: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A在东北信风吹拂下形成的(北赤道暖流) B在西风吹佛下形成的。
2020/6/29
案例: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到了北极圈内,并且 在北冰洋沿岸形成了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 原因是什么?
。
摩尔曼斯克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2020/6/29
五、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价
加快净化速度;
不利:使污染范围扩大。
2020/6/29
练习:2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 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 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 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2020/6/29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一、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 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二、分类: 按性质
暖流、寒流
2020/6/29
•A 通过纬度判断洋流性质:
海水表面温度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为暖流。由较高纬度流向 较低纬度的即为寒流。
A 暖流
B 寒流
40º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逆时针方向环流 东暖西寒
3、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西风漂流、南极环流
4、特殊地区: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环流 2020/6/29 夏顺冬逆
(2) (1)
(1) (3) (3)
练习:1
1、下图大洋环流是哪个半球的?在什么范围? A是怎样形成的?B是怎样形成的?
位于热带,全年高 温,蒸发旺盛; (受东部山脉阻挡) 处于东南信风的山 地背风坡,不利降 水;(势力强大的) 沿海寒流的减湿作 用强。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经典课件)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经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b3f4ff6294dd88d0d26b71.png)
西风飘流
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飘流
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3、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
北顺南逆(反气旋型)
大洋东部为寒流,大洋西部为暖流 (2)副极地环流(北半球中高纬 度海区)逆时针(气旋型) 大洋东部为暖流,大洋西部为寒流
(1)副热带环流(中低纬度海区)
法与气温等温线的判断方法相类似。
(1)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若某海区水温南高北低,则表明该海区位于北半球;反之, 则位于南半球。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凸出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海水等温线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则该洋流为寒流。
世界四大渔场
北 海 渔 场 纽 芬 兰 渔 场
北海道渔场
秘鲁渔场 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海洋污染 影响 典例
加快净化速度, 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农药 扩大污染范围 顺流加速,逆 流减速;寒暖 流相遇形成海 雾,对航行不 利。
明代郑和下西洋出发时选在冬季,返 回时选在夏季,原因是冬季借助冬季 风和我国南下沿岸流,在北印度洋借 助东北季风洋流;夏季借助北印度洋 西南季风,在太平洋借助夏季风和台 湾暖流
海洋航行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寒流 寒流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暖流 暖流
东北信风
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
西风带
赤道逆流
东风带
北印度洋海区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共44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6f883ab84ae45c3b358cc8.png)
(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C (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
B 时间不同主要受 (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对点训练】东海北部海域汇聚了 多种水流,如长江冲淡水,台湾暖 流、中国沿岸流、东中国海沿岸流 以及日本暖流分支,这些水流相互 作用,加上风的作用力,使得该海 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的生成、消散 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 似的典型锋面涡。读6月份东中国海 的主要水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 西岸
D 6.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该洋流 ( )
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C.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地区 D.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因素之一
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
D.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多样的饵料
【对点训练】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完 成下列问题。
11.图中渔场的形成原因( B )
A.冬季水温低,冷水鱼聚集 B.夏季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涌 C.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D.地表径流量人,营养物质丰 富
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
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考点研微专题
析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概念
是指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 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
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 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
高一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c1273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7.png)
高一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在高一地理中,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海洋表面运动、海洋深层运动和海洋环流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海洋表面运动海洋表面运动是指海洋表面水体在风力驱动下形成的运动。
其中最重要的海洋表面运动是近岸流、海流和涡旋。
近岸流是指沿海岸流动的水流,它受到海陆风系统的影响,主要有近岸流和远岸流两种类型。
近岸流对沿岸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产生显著影响。
海流是指远离岸边的海洋中形成的流动。
它们受到地球自转、季风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流有北大西洋暖流和寒流,它们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涡旋是指海洋表面形成的环流运动,通常是由风或其他力量引起的。
它们在海洋表面形成涡旋状的流动,对水体的混合和输运起着重要作用。
二、海洋深层运动海洋深层运动是指海洋中水体的垂直流动。
主要有密度流和海枯运动两种形式。
密度流是指由于水体的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流动。
冷水和盐水的密度较大,所以它们倾向于下沉,而温水和淡水的密度较小,倾向于浮升。
这种密度差异产生的流动对全球的热量和盐分输运起着重要作用。
海枯运动是指由于盐分的变化而引起的水体垂直运动。
当海洋中的水蒸发增多时,由于蒸发水中的盐分浓度增加,形成盐分致密的水体下沉。
而补充进来的淡水则会浮升,形成水体的垂直运动。
三、海洋环流海洋环流是指整个海洋体系中形成的大尺度循环运动。
它们通过整个海洋中的水体流动,起到调节和分配能量、盐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
海洋环流可以分为全球性环流和局地性环流。
全球性环流是指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大规模环流运动,主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驱动。
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局地性环流是指局部海域内形成的环流运动,主要由地形、风力、潮汐等因素影响。
其中最典型的是海洋中形成的涡旋,如台风和旋涡,它们对局部海洋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在高一地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第三章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第三章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a8a1506172ded630a1cb63e.png)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 1 知识解说:第三章第 2 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 1 知识解说:第三章第 2 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大海表层洋流的散布1、洋流的观点:①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涛(风波、海啸);潮汐;洋流②洋流:大海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固地沿着必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的分类:按性暖流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叫暖流。
质分寒流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叫寒流。
流行风推进海水随风漂流,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影响要素:①流行风海流风②陆地形状③地转倾向力)比如,南北半球的信风形成南北赤道暖流和西风所形成的西风漂流。
因为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一样,惹起海水密度的差别,使水面高度不同,进而致使海水流动。
如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水面低,而相邻的密度流按成大西洋水面较高,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因分海海水由海峡基层流入大西洋。
由风海流和密度流产生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增补。
赔偿流有水平的(如赤道逆流),也有垂直的。
垂直赔偿赔偿流流又分为上涨流和降落流,秘鲁寒流就是典型的上涨赔偿流(形成:受离岸风影响因为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致使周边海区海水流速来赔偿海水缺失,基层海水也上涨到海面,来赔偿流去的海水,形成上涨流<低纬信风带大陆两岸> 寒流)。
★3、世界大海表层洋流散布4、世界大海表层洋流散布规律(1) 全世界洋流的散布规律全世界洋流的散布规律大概可分为几个地区: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北印度洋海区及南极洲四周 (40 °S ~60°S 周边 ) 海区,各海区详细规律以下:海区南北半环流方式洋流散布规律模球向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北半球 顺时针中低纬度海 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区 ( 除北印度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洋海区 )寒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南半球逆时针暖流,西岸为寒流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北半球中高 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暖 逆时针纬度海区北半球流,西部为寒流;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天夏天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 海区流动;冬天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冬天40°S ~西风漂流→寒流 ( 环流)60°S★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举例①西欧为典型的大海性天气、摩尔曼斯克成为不冻港、巴伦对沿岸天气:暖流增 支海成为俄罗斯海军基地与北大西洋暖流亲密有关 ②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墨西哥湾沿岸热带 气 温增湿;寒流降温减 雨林天气的形成,受流经当地的暖流影响明显;北非撒哈拉 候湿 .荒漠直逼海岸、北美西南太平洋沿岸热带荒漠天气的形成受流经当地的寒流影响明显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 四大渔场:①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 富→有名渔场汇处 海 ②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受离岸风影响,表层洋③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海水走开海岸,基层生④秘鲁渔场:上涨赔偿流( 秘鲁寒流 ) —离岸风(东南信风)海水上泛增补,形成 物其余渔场:⑤东南大西洋渔场(本格拉寒流- 离岸风 - 东南信上涨(赔偿)流,同 时将深层营养物质带风)、索马里渔场(北印度季风洋流中的索马里寒流- 离岸风到表层→大渔场- 南亚夏天风西南风)都是上涨赔偿流---< 与秘鲁渔场近似>海洋利:加快净化速度污弊:扩大污染范围染顺水加快 ( 节俭时间,海缩短运行周期,节俭洋航流减速行海洋航寒暖流相遇,形成海行雾,对航行不利;洋流从北极地域携带冰山南下,对船只造成威迫。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讲解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c109f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6.png)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讲解要点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说明:在半日潮区域(即早为潮、晚为汐),利用潮汐的涨落发电,一天可以开机四次。
要点二:海洋表层洋流1.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盛行风2.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东部为寒流,大洋西部为暖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大洋东部为暖流,大洋西部为寒流;(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西风漂流为寒流;(4)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方法:洋流分布模式——8⎡⎤⎢⎥⎣⎦对洋流模式图及各大洋洋流分布特征,可联想为“8”。
中间视为赤道;上面“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下面的“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
记忆口诀:洋流三性①风主力,密度②补偿③水续④地⑤;海陆轮廓⑥与地形⑦,还有地转偏向力。
其中①指常年(时间性),沿一定方向(空间性),作大规模运动(规模性)。
②因温度、盐度不同而产生海水密度差异,如表层大西洋海水流向地中海,深层地中海海水流向大西洋。
③某海域因海水流走而致使周围表层海水来补充其“损失”。
④海水具有连续性。
⑤指②③两类洋流主要发生在局地海域。
⑥洋流的运动受海陆轮廓的制约。
⑦洋流的运动同时受海底地形的限制。
【典型例题】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模式图的掌握和判断能力。
首先要清楚世界大洋洋流的分布主要是由全球风带决定的;其次根据风带分析。
要求学生具有将地理分布规律进行模式化转变的能力,能够将世界洋流的具体分布概括成分布模式,并转换成图示。
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模式,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而在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则为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答案:C3.判断洋流流向的常用方法(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9ac4d1599b6648d7c1c74654.png)
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1.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 原因:
(1)终年在西风的影响下。 (2)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3)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多东 西走向。 (4)海岸破碎,海洋伸入内部。
2.北美洲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原因:
(1)受山脉的阻挡,只在沿岸狭长分布。 (2)受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
2. 分类 风海流
成 因
密度流
补偿流
寒流、暖流的判定
方法一:根据纬度的高低
暖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海区 寒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海区 1.判断下图A、B洋流的性质
暖 流
寒
20°
流
10°
0°
方法二:根据等温线的凸出方向
暖流:等温线向温度低的海区凸出 寒流:等温线向温度高的海区凸出
2.判断下图中流经ABCD四处洋流的性质, 并动手画出。
3.北印度洋海区
冬季: 东北 季风
逆 时针流动;
夏季: 西南 季风
顺 时针流动。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全球热量和水平衡 气候 渔场 航行 污染
1.促进全球热量和水平衡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洋流对气Leabharlann 的影响暖寒 流流 起起 到到 增降 温温 增减 湿湿
增温增湿
秘 鲁 寒 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阅读洋流图记住名称
哥 伦 布
37天
20天
本节主要内容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 地沿着
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
高考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共55张PPT)
![高考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共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92d46667ec102de3bd8927.png)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 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 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 是哪一海区? 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 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 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 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的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 成涌升流。②处
能力训练6-9
7 a 4
1
2 6
8
读左边洋流模式图。回答问题: 1、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2、如果是在太平洋中4所代表的 洋流名称 3 7所代表的洋流名称
00 3、如果是在大西洋中4所代表
的洋流名称
5
7所代表洋流名称
4、如果是在印度洋中,8代表的 洋流名称是
7 a 4
1
2 6
2、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位于南半球 C.甲图洋流为寒流
B.乙位于北半球 D.乙图洋流为寒流
3、当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为顺时针方向时,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 A.山东昼长夜短 B.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C.亚洲南部受高压控制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波浪
潮汐
洋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 做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
一、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海区形成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环流 (北顺南逆)(反气旋型)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 的环流(逆时针)(气旋型)
副极地海区
8副热带海区 0副热带海区
A.甲 B.乙 C.丙 D.丁
大规模海水运动 讲诉
![大规模海水运动 讲诉](https://img.taocdn.com/s3/m/1a946f3614791711cc7917a3.png)
C D
a A B b c
2018/11/17
d
(1)B点的水温 比D点__ ,因为 ____ 。 (2)C点的水温 比D点__ ,因 为____ 。 (3)A,B,C, D四点盐度从高到 低排列的顺序是 ______ , 判断的理由是_ _____ 。
2018/11/17
① ②
0度
2018/11/17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成因: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西暖东寒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分布: ------北逆南无 南极大陆外围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 ------夏顺冬逆 影响:气候、海洋生物、海洋污染物、航海
钱塘江
2018/11/17
2018/11/17
(1)据图中海洋等温线排列和弯曲情况,判断箭号所示 洋流是__(暖流、寒流) (2)若该图所示是大西洋西岸,这支著名的洋流名称叫 __ ,它流到此纬40度附近将向__ 方向流去
2018/11/17
1)由 ( 2)根据北印度洋洋流方向判断,此时南亚盛行__ 3 5 )标号为 ) a,b,c,,d A ,B, aC 四条洋流组成的大洋环流是以__ 的洋流是由__ 之海区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是____ 风常年吹动海水而形成的,因此, 为中心的__ 季风,我国 。 型 大洋环流。 它属于按成因分类中的__ ( 华北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 4)海峡D处表层海水的流向是__ 流。 。
3.2 大规模的 海水运动
2018/11/17
一、海水的运动形式
1、 波浪:风浪--风力作用下形成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 2、 潮汐: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 现象。
高中地理课件-017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高中地理课件-017大规模的海水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e27c68f43169a4517623a306.png)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由 于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受 到明显影响,也会造成气 候的异常。我国易出现冷 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 气旋次数比常年的多。印 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 巴西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多, 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 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 C.③位于北半球
题组三 渔场分布与洋流的关系
4.(2014·四川文综)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图中表示洋流的 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 ”,寒流用“→”), 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3.读图115,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 主要是由于该国( )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2)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①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 上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吸引大批鱼群到来。 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常有随寒、暖流而来的冷水性和暖水性鱼类 在此滞留,因而鱼群聚集,形成大渔场。如世界著名的北海道、纽 芬兰和我国舟山等渔场均具备这一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案】 B 【解析】燕麦种植北界呈西北—东南走向,说明西北部的热量条件相对 较好。东部地区河湖密布,但灌溉条件并不是芬兰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因素,A错;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明显,从图中丘陵分布看,西部 地势较低,故B对;国家内部的耕作技术应该相差不大,耕作技术不是影 响该国燕麦种植北界走向的主要因素,C错;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和暖流 影响,阴雨天较多,日照时间较短,D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编稿:李永华 审稿:王艳欣考点解读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写出“奴隶贩子‘三角贸易’航线示意图”中洋流的名称参考答案1.寒流 暖流 盛行风 信风 西风 极地东风 副热带 顺 逆 中低纬度 副极地 中高纬度 逆时针 顺时针2.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渔场 快 慢 净化速度3.①加那利寒流 ②北赤道暖流 ③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要点精析要点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概念: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的海水 性质类型: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南、北赤道暖流 ________→西风漂流 ________→极地环流 主要动力________ 北半球________时针 南半球________时针 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海区 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在南、北半球________海区 冬季:海水________方向流动 夏季:海水________方向流动 北印度洋海区分布规律世界海洋 表层洋流 的分布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暖流有________作用 寒流有________作用 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 对海洋生物资源和________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而行速度________,逆洋流而行速度________ 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________,扩大污染范围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点二:海洋表层洋流2.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东部为寒流,大洋西部为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大洋东部为暖流,大洋西部为寒流; (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西风漂流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方法:洋流分布模式——80⎡⎤⎢⎥⎣⎦对洋流模式图及各大洋洋流分布特征,可联想为“80”。
中间视为赤道;上面“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下面的“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
记忆口诀:洋流三性①风主力,密度②补偿③水续④地⑤;海陆轮廓⑥与地形⑦,还有地转偏向力。
其中①指常年(时间性),沿一定方向(空间性),作大规模运动(规模性)。
②因温度、盐度不同而产生海水密度差异,如表层大西洋海水流向地中海,深层地中海海水流向大西洋。
③某海域因海水流走而致使周围表层海水来补充其“损失”。
④海水具有连续性。
⑤指②③两类洋流主要发生在局地海域。
⑥洋流的运动受海陆轮廓的制约。
⑦洋流的运动同时受海底地形的限制。
【典型例题】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模式图的掌握和判断能力。
首先要清楚世界大洋洋流的分布主要是由全球风带决定的;其次根据风带分析。
要求学生具有将地理分布规律进行模式化转变的能力,能够将世界洋流的具体分布概括成分布模式,并转换成图示。
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模式,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而在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则为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答案:C3.判断洋流流向的常用方法(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由高纬向低纬流的洋流水温低于所经海区,是寒流;由低纬向高纬流的洋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是暖流。
(4)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表层海水海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
4.寒、暖流的判读方法(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甲图;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乙图。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则该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3)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为洋流的流向【典型例题】读下图,完成(1)—(2)题。
(1)两幅海水等温线图,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C.①②均向北流动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A.巴西暖流B.本格拉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加那利寒流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判读。
第(1)题,由水温判断图中海域属热带海域,①处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属暖流,位于北半球,②处等温线向高温处弯曲,属寒流,位于南半球;①②均向北流;结合洋流分布可知,南半球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北半球副热带海域暖流分布在大陆东岸。
第(2)题,若②洋流在大西洋,选项中只有本格拉寒流符合。
答案:(1)B (2)B要点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清课堂: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寒暖各异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2渔场的形成条件(1)渔场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原因:①水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以上①②条均能使浮游生物繁盛,即鱼类的饵料丰富。
③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海水表层与底层交换也带来大量营养盐类,也能利于渔场形成。
故温带大陆架鱼获量最大,冬多鱼汛。
(2)寒暖流交汇处原因:水流相遇扰动,深层海底营养盐上升到海面,从而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
如北海、北海道、纽芬兰渔场。
我国的舟山渔场也是。
(当然也与①②入海河流有关)(3)上升流处原因:基本同(2)。
例如秘鲁渔场。
舟山也有。
3.洋流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趋利避害顺风顺流,避雾避冰,节能省时,安全高效。
4.洋流对近海污染物质的影响——“双刃剑”既能加快净化速度,又会扩大污染范围。
【典型例题】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完成下题。
7月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解析: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影响。
利用经纬度定位该国为澳大利亚,7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和我国东部沿海都盛行东南季风,且货轮主要顺着日本暖流航行,故选A。
答案:A要点四: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泛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
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2.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洋表层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其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思维拓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
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
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
(1)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
(2)图中甲、乙两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1)充分利用图中的各个地名信息及三角贸易线路图,确定三角贸易涉及的海区为北大西洋的中低纬度海域。
再回归洋流分布规律,可突破本题。
(2)甲、乙两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受地形提升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1)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
(答中低纬度海区也可)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反气旋”方向流动也可)出程,寒流。
(答加那利寒流也可)中程,暖流。
(答出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中任一个即可)归程,暖流。
(答北大西洋暖流也可)(2)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课外拓展】厄尔尼诺现象泛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
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
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渐渐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
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
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
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
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同样很受重视。
厄尔尼诺的气候影响:①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②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
③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