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概念(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物自体是康德哲学中最为基础以及最为重要的概念。康德认为由人的主体所建造出来的科学仅仅存在于现象界,而不能深入到对象自身的本体。对象自身的本体被康德称之为“自在之物”,即物自体。这一概念的提出调和了独断论和怀疑论,是康德所有概念的基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断论怀疑论物自体
一、物自体概念提出的背景
《纯粹理性批判》的问世,调和了当时两大哲学流派大陆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的对立,是康德进行创作的首要原因。何为唯理论,就是注重理性思维去思考,那么经验论就是注重实践经验到的事物。但是当时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走向了两个极端,唯理论表现为以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首的独断论,经验论表现为以休谟为首的怀疑论。独断论就是在没有任何经验作为根据的条件下,单凭逻辑思维的推论断言在我们的主体之外存在着某些终极客体的知识。而康德在早期主张唯理论,大量吸收了莱布尼茨思想中的能动性因素。
提到了休谟就不得不提到笛卡尔。笛卡尔被认为是近代哲学真正的鼻祖,因为近代哲学从笛卡尔那里由先前的本体论研究转移到认识论,人们能否由表象通达到实在。笛卡尔要寻求的是整个哲学的根基,他发现那些本体论哲学家所认识到的本体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他要寻找作为哲学根基的“不可怀疑性”,答案就是“我思”。笛卡尔将“自我”确立为哲学的主题,确立了近代哲学的基点。当我在思考的时候只有一件事是不用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思考。一旦我们意识到了,就已经处在意识当中了。
在欧洲中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理性充当了上帝的位置,理性是用机械论的方式解释世界,这种理性主要体现为数理的因果模式。休谟建立在习惯联想基础上的怀疑论引起的恐慌可想而知。康德的形而上学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人为自然立法”,另一个是“人为自己立法”。因为要为“自然立法”,这是关于现象界的机械的存在论,是经验范围内的形而上学。因为要为“自己立法”,所以建构了物自体概念,是作为自由意志的物自体的存在论,是超验的形而上学。因此康德发言:“我们要悬置这些知识,以便给信仰留下地盘”。
二、哥白尼式革命
牛顿物理学对康德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中就能看出来。康德列举伽利略、托里拆利、施塔尔等人的例子,着重讨论了在经验性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用来说明科学、哲學、形而上学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依照理性自己放进自然中去的东西,到自然中去寻找(而不是替自然虚构出)它单由自己本来会一无所知、而是必须从自然中学到的东西”。
①14,BXIV由此得知,自然科学是依照主体的理性运用经验在自然中不断总结和寻找,这就是科学所走的道路。
但是形而上学在休谟的道路上使人们走不通了,人们向来认为,我们所获取的一切东西都必须来源于客体(对象),因此康德之前的哲学都在寻找主体能不能认识、如何认识、怎样认识客体的。“想要通过概念先天地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①BXVI,BXⅡ康德开始换了一种思路,假如我们设想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而不是依照原本的思路——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那么能否为形而上学开辟道路。这一点和哥白尼最初的观点是相同的。当其他科学家假定“地心说”的时候,对天体的很多解释已无法顺利进行,哥白尼大胆假设建构“日心说”学说,让观测者自己旋转,星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果然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如果直观必须依照对象的性状,那么我就看不出,我们如何能先天地对对象有所认识;但如果对象(作为感官的客体)必须依照我们直观能力的性状,那么我倒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种可能性”。①16,BXVⅢ
康德把他所做的这种颠倒比作一场“哥白尼式革命”,打开了完全被动的怀疑论的认识论和独断论的本体论相对立的局面。简单来说,从前休谟的世界是主体为中心去经验客体对象的,所以客体对象存不存在以及如何存在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现在康德把中心转移到客体对象上,客体对象就在那里,人们获得对客体对象的概念的途径有两条,其中一条是物自体的刺激,另一个是人的反应。每个人经验到的对象都不一样,那是因为人们经验到的是表象,而真正不变的是物自体,人们可以无限的接近它。
“哥白尼式革命”是康德寻找经验世界如何可能的突破口,目的是建构一个联系使我们直观到的对象成为科学知识,将作为表象和作为对象的东西相关联,并且能通过表象来规定对象。那么,我们如何先天地产生沟通连接表象和对象的这种能力的,进而产生我们对一系列对象的概念,这是康德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三、认识的三个阶段
认识的三个阶段建立在“哥白尼式革命”的基础上,是康德形成物自体概念的前提条件。连接表象和对象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康德把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即感性的直观形式、知性的纯粹概念和理性的理念。这些都是我们认识对象之前预先设定的,构成一个认识的大网。感性是通过时间和空间在人脑中形成的先天直观形式。经验是知性要求的认识方式,知性的规则是被表达在先天的概念中的,在经验到对象之前就已经在心中作为前提了。理性并不构成经验知识,而是起到了“试金石”的作用,用来检验我们运用思维方式先天的认识到的知识。三者中理性显然是最重要的一环,它一方面与感性和知性一起,运用先天原理在认识论中体现了“人为自然立法”,另一方面通过经验必定产生的道德律体现了“人为自己立法”。这一试验在康德那里成功了,因为通过三个认识阶段,能够很好的解释掌握一门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并且能够给经验到的对象提供先天基础的法则。
康德一直想要寻求的是经验世界如何可能的根据,认识的三个阶段都有先天原则,构成了康德认识论的大体框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康德之后人们才认识到感性中也存在先天因素。因而认识的另一个来源——先天综合判断中的
先天因素得以可能。因为在康德的试验中认识的三重形式相互贯通,成为任何认识活动都必须预设的,构成一个大网,但凡认识事物都要通过这三个阶段。感性中的先天直观形式——时间、空间,是经验的先天条件,是内外世界的必然性基础。空间是外感官的存在形式,是几何学得以可能的条件;时间是内感官的存在形式,是数学得以可能的条件。时间和空间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先验的观念性,这反驳了休谟,因为它是先验存在于观念中的,不需要再通过经验来认识,仅仅只是个观念,不是实体,只有被运用于经验才具有了客体的形式。其二是经验的实在性,这反驳了莱布尼茨和牛顿,经验派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概念,不存在的,因为无法经验到。在康德那里,时间、空间是一种直观,这解决了先验认识的来源问题。
康德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形而上学的第二部分“人为自然立法”,通过划分感性、知性和理性,它体现在三个层次:在感性中,时间和空间是一切能够被经验的对象的先天条件,这是先天直观形式;在知性中,纯粹知性的概念是一切经验对象得以建立起来的先天条件;在理性中,纯粹的理念虽然本身并不是知识,但是通过它才能够使一切自然科学形成统一的体系。这三个层次中,知性的层次是立法的层次,它将感性经验到的材料统一在一起,成为经验对象。而这个对象是通过知性建立起来的,所以必定是符合知性的一整套先天范畴的,这个范畴是通过先天预设的,所以通过它获得到的知识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让人们认可的知识,也就是科学。这动摇了休谟将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置于“死胡同”的怀疑论,重新为它们找到了根基。
根据思维方式的这一伟大变革,康德认为人们获得一门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得到很好的解释,比如:数学和几何学,“并更进一步,对于那些给自然界、即经验对象的总和提供先天基础的法则,可以给他们配以满意的证明”。①16,BXVⅢ
四、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
因此,康德采用了还原性试验的方法来加以证明。康德所说的“无条件者”即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原因之后的终极原因。康德假设,倘若我们经验到的知识是依照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的对象的,那么“无条件者”决不能被无矛盾地设想。也就是说假如依照物自体来建构世界,那么认识到的对象和物自体之间总会有偏差。我们无法设想出种种原因背后的终极原因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人只要反映、经验到事物就会出现偏差。康德故而继续假设,倘若物的表象是依照我们的表象方式来建构的呢,如同表象给予我们的那样?并非相反,是依照自在之物来建构的,上述矛盾是否会消失?在康德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结论。他将物自体放在一边,人们认识到的对象仅仅存在于表象世界,自在之物的世界没有发生任何动摇,无条件者就能够在物自体中被设想了。“无条件者绝不可能在我们所知的那些物那里去找,倒是必须到我们所不知道的,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的物那里去找”。①17,BXX康德认为通过这种还原性试验的方式,證明了现象背后的物自体的重要地位。
物自体最大的特点是不可知,只能被思考却无法经验到。我们仅能通过自己的时间空间的先天形式接受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接着产生感觉表象,但是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