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概念(最新)

合集下载

康德的“物自体”设定

康德的“物自体”设定

内容摘要:[论文关键词]康德;物自体;人类中心主义困境[论文内容摘要]康德关于“物自体”的设定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其哲学不可知论的一个明证,由此经常受到批判和否定。

但是,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一设定所蕴含着的积极意义,尤其他对我们了解和警惕自身所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困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正是尝试通过探讨康德“物自体”概念的缘起、内涵和作用以及它对后来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等,希望从中能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康德;物自体;人类中心主义困境自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面世以来,人们对其中“物自体”这个概念和设定应当如何理解一直争论不休。

例如费希特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概念,因为经验知识来源于客体,而客体来自主体(自我)的对象化活动,其中并没有不可知的“物自体”;也就是说,彻底的唯心论是不需要“物自体”的。

而不少反唯心主义的实在论者则认为“物自体”的设定为客观实在性或感觉经验的来源提供了支持,但是在他们中间对于这个概念是否应当按照康德的意思去理解又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可是,这些争论大多围绕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实在论与观念论等对立而展开,常常各执一词却没有真正从康德“物自体”设定的意义本身来思考和探讨,因而难以从中获得对我们有益的理解与启示。

本文尝试通过回顾康德设定“物自体”概念的背景和原因,通过分析和澄清它在康德哲学中的内在含义与作用,以及通过简述它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等,从而揭示出该概念之设定在理论上与现实中究竟有何意义。

一事实上,设定“物自体”概念的背景和原因也就是康德“批判哲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①这表明了康德“批判哲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即休谟的经验主义怀疑论对康德原本信奉的(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的)形而上学独断论之巨大挑战与冲击是其“批判哲学”的起点。

康德的“物自体”设定

康德的“物自体”设定

康德的“物自体”设定[论文关键词]康德;物自体;人类中心主义困境[论文内容摘要]康德关于“物自体”的设定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其哲学不可知论的一个明证,由此经常受到批判和否定。

但是,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一设定所蕴含着的积极意义,尤其他对我们了解和警惕自身所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困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正是尝试通过探讨康德“物自体”概念的缘起、内涵和作用以及它对后来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等,希望从中能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自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面世以来,人们对其中“物自体”这个概念和设定应当如何理解一直争论不休。

例如费希特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概念,因为经验知识来源于客体,而客体来自主体(自我)的对象化活动,其中并没有不可知的“物自体”;也就是说,彻底的唯心论是不需要“物自体”的。

而不少反唯心主义的实在论者则认为“物自体”的设定为客观实在性或感觉经验的来源提供了支持,但是在他们中间对于这个概念是否应当按照康德的意思去理解又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可是,这些争论大多围绕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实在论与观念论等对立而展开,常常各执一词却没有真正从康德“物自体”设定的意义本身来思考和探讨,因而难以从中获得对我们有益的理解与启示。

本文尝试通过回顾康德设定“物自体”概念的背景和原因,通过分析和澄清它在康德哲学中的内在含义与作用,以及通过简述它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等,从而揭示出该概念之设定在理论上与现实中究竟有何意义。

一事实上,设定“物自体”概念的背景和原因也就是康德“批判哲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①这表明了康德“批判哲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即休谟的经验主义怀疑论对康德原本信奉的(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的)形而上学独断论之巨大挑战与冲击是其“批判哲学”的起点。

在康德看来,所谓的“独断论”就是指一种缺乏任何经验证据和先验确证,仅仅依靠主观臆断或者虚构想象而获得的观点与论断。

康德_物自体_学说的再认识

康德_物自体_学说的再认识
,

我 们毫无 所知

,
我 们只 知道
我 们承认在
把 物 自 体 和 现 象 作 了 明确 的 区 分

,
这 可 以说 就 是
,
即 当 它 们 作用 于 我 们 感 官 时 在
因之
,

是 康 德 哲 学 中最 有 意 义 的 问 题 之 一
我们 之 内所 产 生 的 表 象 我 们 之 外 有物 体 存 在
它 们 有 一 个卓 越 的
,

同的

现 代 认 识 论 更 是 进 一 步 考 察 了不 同 的

乃 不 可 缺 少 的 必 然性 的 范 导 作 用
指 导知 性 但这种 完
主 体 由于 知


意 等 方面 的 差 别
,
对 同一 当然
,
它 ( 理 念 ) 所 要求 的 只 是 知

认 识 客 体的 认 识 会 得 出 不 同 的 结 果 性 件
些 东西
,
自 在 之 物 作 为本 体 是 存 在 的
,
,
但 我们 不
凡是
即是说
,
,
存在 这 样 一
,
能经 验到它
凡 是 可 经 验的 都 是 现 象

这 些 东 西 本 身怎 样 固 然 不 可 知
,

出 现 在 时 空 中 由 范 畴 连 结 起 来成 为 一 定 关 系 的 东西
区分
, ,
由于 它 们 作 用 于 我 们 的 感 官 它们
,
它只 能运 用知性 范畴

天 的 哲 学 发展 又 有 着 重 大 意 义

试析康德的“物自体”与人文探索

试析康德的“物自体”与人文探索

试析康德的“物自体”与人文探索试析康德的“物自体”与人文探索摘要:康德的“物自体”是被认为是独立于意识,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感性来源, 是一种思维存在的理性的理念,但非完全不可知论。

在人类的探索历程中出现了“物自体”的假设,而对于“物自体”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文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物自体认识人文探索在《纯粹理性批判》中, 康德指出了“物自体”那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属性。

他把“物自体”理解为现象的基础和使人产生感觉的客观原因。

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康德强调:“我承认在我之外有物体存在。

”①,康德也认为“物自体”不同于上帝。

上帝只是一种特殊的、理想的实体化, 它只有主观实在性, 因人们的特殊需要而存在,但无法被描述和证明,而“物自体”不因人的需要而存在,因人类探索和追求便富有特性。

在人类的探索中便有了“物自体”的假设, 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康德哲学, 但在耶可比的“困惑”思想中“物自体”却成了康德哲学的内在矛盾,以致研究康德的学者一直难以摆脱这一矛盾,后来有人致力于解除“物自体”, 以消除这种矛盾。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康德学界,一直以黑格尔的思想来理解康德哲学。

黑格尔运用绝对真理来实现,对于康德“物自体”不可知论的批判, 看似掌握绝对真理,却走向了思辨理性形而上学的陷阱。

今天理解康德的“物自体”,应当重新认识黑格尔对“物自体”的批判。

在康德那里,“物自体”是知识理性的概念,是实践理性的中心概念,也是众多意义的关键点。

从人类学角度来讲,“物自体”概念诉说着人类的神秘性、复杂性,再现了人类的某些特性。

于是康德的“批判哲学”,摧毁独断论的形而上学, 主张散发人类智慧的特性,为自然立法,为人类社会立法,进而为我们的人文精神的发掘提供哲学基础。

我们不能把康德关于“物自体”认为是不可知论。

有人一并看待康德的“物自体”与客观物质世界,认为“物自体”不可认识,我们只能认识“现象”, 而不能认识“现象”之外的客观存在的“物自体”,我们“只能按照物所表现给我们(我们的感官) 那样, 而不按照物本身那样来认识它。

论黑格尔对康德“物自体”学说的批判

论黑格尔对康德“物自体”学说的批判

论黑格尔对康德“物自体”学说的批判物自体这个问题从经验论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有一条内在线索。

为了确保知识的可靠性,必须要有一个外在对象作为我们感性材料的来源。

然而这个对象并不像康德认为的那样不可知、我们对它的知识只是停留于现象界,黑格尔从逻辑学和意识的经验科学两个方面分析了物自体的可知性。

标签:不可知论;物自体;绝对理念;意识物自體(thing in itself)(也称为自在之物或物自身)的字面意思是:事物保持在自身之内,以至于我们对它的认知仅仅是我们自己建构起来的,并不能说那就是事物绝对真实的本质,但是这个物自体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否则我们就无法说明感性材料从何而来。

康德认为“物自体”不可知,黑格尔则通过对康德地反思来达到对“物自体”的认识。

一、康德的“物自体”学说康德提出“物自体”概念,主要是为了强调知识的界限。

这个概念是受到“经验论哲学”影响而形成的。

洛克认为我们的“知识”就是思维通过对观念材料的加工而得到的。

在这些材料中,有些是“第一性的质”,有些则是“第二性的质”。

“第一性的质”指“不论在什么情形之下,都是和物体完全不能分离的;物体不论经了什么变化,外面加于它的力量不论多么大,它仍然永远保持这些性质”。

〔1〕它包括:体积、广袤、形相、运动或静止、数目。

而第二性的质“并不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东西,而是能借其第一性质在我们心中产生各种感觉的那些能力。

类如颜色、声音滋味等等”。

〔2〕从这里可以看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与事物本身已经出现了裂痕。

后继者贝克莱认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都是我们的主观观念,“物”成了观念的集合。

物体被感知到才能确定其存在。

除了意识经验以内的东西,没有任何事物存在。

在休谟看来知识来源于印象和观念。

“在印象这个名词中间,我包括了所有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

至于观念(idea)这个名词,我用来指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

〔3〕当知识的来源被确定为“感觉印象”时,物质实体我是知觉不到的,能有的只是关于“对象”的诸多属性。

论康德“物自体”的传统形而上学性质

论康德“物自体”的传统形而上学性质

论康德“物自体”的传统形而上学性质摘要:康德哲学历来作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得到广泛的瞩目。

然而在当代语境下,通过先验理性和不可知论的双重进路,重新对康德的“物自体”进行反思,发现其所要寻找的形而上者其实并未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性。

关键词:主体性;物自体;形而上学;理性主义一、康德与笛卡尔:认识论转向、主体性、先验理性主义谈到康德的物自体,就不得不从“哥白尼革命”说起,认识论的主体性转向也就是在笛卡尔到康德的这一接续中得以完成。

正如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所说的:“纯粹理性要求我们给一个事物的每一个属性寻找属于它的主体,而这个主体本身也必然仅仅是一个属性,然后再给它寻找属于它的主体,这样进行直到无穷。

”[1](P112-113)在寻找这个主体的过程中,笛卡尔采用了普遍怀疑的方法,怀疑到最后,发现唯一不能怀疑的是我自身,而这个我自身是由思维规定着的。

“现在我觉得思维是属于我的一个属性,只有它不能跟我分开。

只要我在思维,那么我是,我存在,就是靠得住的……假如我停止思维,也许很可能我就停止了存在。

”[2](P25-26)我之思,是一种纯思,也是一种理性之思。

因为在这种思中,“我清楚地看见在一个无限的实体里比在一个有限的实体里存在有更多的实在性。

因此在我心里对无限的领会是以某种方式先于对有限的领会的,这也就是说,我对上帝的认识先于我对我自己的认识。

”[3]被这种理性之思所规定的“我”,也就成为了认识论中的决定性主体,或精神实体,主体以外的客观世界包括上帝都由此而被给出。

“笛卡尔举例说,像数学、逻辑的范畴,思维的‘我’、绝对完满的‘上帝’之类的观念,都不是我们通过感觉从外部世界中经验到的,因而只能是天赋的,即人的理性中固有的。

”[4](33)通过“天赋观念”,笛卡尔在人的理性中论证了上帝的存在,人的理性从此取代了旧的实体,成为形而上学的新方向——主体或主体性。

从客观的对象,到主观的主体,康德继承了笛卡尔开启的主体性转向。

康德的“物自体”概念的两层含义——兼论哥白尼革命的限度

康德的“物自体”概念的两层含义——兼论哥白尼革命的限度

,)娄号密级⑧学校代码10055学鲁002831尚恐夫淫NankaiUniversity论文题目:康德的”物自体”概念的两层含义谨龋魂‘%…气一一兼论哥白尼革命的限度硕士学位i仑文MASTER。

SDlSSERl≯汀lON乞‘p./b磁指导教师:副教授南开大学研究生院2005年4月曰新月募摘要就当前中图思想界而蠢,距今200多年前的康德哲学至今有羞永恒的魅力.康德蜇学髂瑗的近代囊蒙耪神数及对霸蒙数越越,廷掰以威为患嚣审溪错综簧祭的愤形下的一秘糖章申燮源,集中体现这一糕挂鹣是痰镰螅戥赛思想,瓣裁娄戆孛重学赛嚣砉,我认为,这一愚憋簌然裔遴一莎考黎嗣澄清翡必要。

本文是镑瓣对予“物鑫体”壤念熬逐誉壤锵霭襞搿自己翡论证酌。

这一毽勰,赞灏“物毒俸”作为知识韵客流往基础但叉不W知盼遮一见解,并认为这恰恰是康德螫学能特色所在。

在这一稀理辩下,康镱显现和镌囱薄划分的界限藏模期了,而康德哲学的真精神也被遮盖了。

本文匿分了“貔自髂”攘念的甄屡含义:终为毙黢对象秘终梵越骏本耩,上面的通常理解大都和作为先验对象的物自体育关,蕊实际上,真正物囊体懿意义应该鼹定奁越骏本体驰意义上。

本文对先骚对象搀失康德避自怒摹念懿一瓣必要设定、其中懿爨境戳遴行了详蘩考察,认为器垂惩萃裔辫不是浚霄褥题的。

遥邋麓瘫德成熟观点的解读,我裁发嚣其实康德已经攥聪了蔓蕊谂嚣撵,蘸着遮一改交,走验辩象的爨境也就消除了,黼先验辩象运一设定就酉殴酸取消了。

泼样,物自体的率体的意义作为其本鹱内涵就裰确定下来,显现和物裔体的真正界限簸清晰了,褥康德黉学的真正精神也就得以撼现。

藏本文褥富,我认为廉德“宾凝神”是体现在畿验辩证论意凰嚣鼗是验分攒上,这恩的简理解是明显的,也是我已经认识到的。

人所共知,康德磐学除了晦涩瑟难澡转,蠡予思想本身凝纛含豹惫容搜,叉使每令入都胃苏解读窭豹套已酌康德,艨以◇谂是赡免瓣;嚣找,;c重一个藤德嚣学研究者来说,爨餐黪是,谈滚溺镶赞徽豹苓j藏是哥髓瓣解读审翡一耪丽已。

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问题的解决方案1. 引言1.1 康德物自体问题的提出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物自体问题,即物体如何在我们的认识中成为可能。

他认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是通过经验和理性结合而得出的,而物自体问题则探讨了我们如何能够认识并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特性。

康德认为,我们无法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因为我们的认识受限于感知和理性的能力,而物自体则是超越我们所能认识的范围。

康德的物自体问题引起了许多哲学家的关注,其中包括黑格尔。

黑格尔认为,康德的物自体问题是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因为它挑战了我们对于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康德的物自体问题激发了黑格尔对于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思考,并促使他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探讨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问题的批判以及他的解决方案,以及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哲学思考带来的启示和康德与黑格尔哲学思想之间的关联性。

1.2 黑格尔对物自体问题的重要性认识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主要体现在其对于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转变中。

康德提出的物自体问题,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深刻地影响了后继哲学家对于认识和存在之间关系的思考。

黑格尔认识到,康德所提出的物自体问题不仅仅是个别问题,而是关乎整个现象世界和自我意识的根本性问题。

康德的批判性哲学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开始反思自身认识能力的来源和局限性。

黑格尔深刻意识到,康德的物自体问题对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促使人们思考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推动了哲学思想的深刻变革。

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仅在于对问题本身的解决,更在于对整个哲学传统的批判和超越,为后世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2. 正文2.1 黑格尔对康德物自体问题的批判黑格尔对康德物自体问题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康德的“物自体”概念上。

康德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只能按照特定的形式和规律被认识,而这种认识是基于我们的感官和理性所构建的。

物自体 实在论

物自体 实在论

物自体实在论物自体实在论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物体存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从中文的字义上来看,“物”指的是实体、事物,而“自体”则强调事物本身的特性和属性。

因此,物自体实在论强调物体在存在上的独立性,即物体具有自身存在的能力和特征,而不依赖于其他因素。

首先,物自体实在论关注物体的本质特征。

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属性,这些特性和属性是物体内在的、固有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块石头具有坚硬、不变形等特性,这些特性是其自身固有的,与其他事物无关。

物自体实在论的观点强调了事物存在的独立性,每个事物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其次,物自体实在论强调物与物之间存在的关系。

事物之间有着不同形式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些关系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表现。

然而,物自体实在论并不认为事物的存在完全依赖于这些关系。

相反,它认为事物存在的独立性优于其关系性,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本质和特征,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应该被视为一种附属的、可以改变的因素。

再次,物自体实在论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意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物自体实在论认为,物体存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值得尊重和保护的。

人类应该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仅仅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

只有当我们了解事物的实在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变化。

这对于人类掌握自然科学、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物自体实在论也提醒我们,对于他人和外界事物的认识需要谦逊和客观。

由于每个事物具有独立的存在和特性,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也不能一味地将其他事物视为自己的工具或延伸。

尊重他人和外界事物的独立性,了解它们的本质和特征,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相互合作。

综上所述,物自体实在论是一种强调物体存在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哲学观点。

它不仅关注事物的本质特征,强调每个事物的固有属性与其自身存在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认识世界和他人时要持谦逊和客观的态度。

康德的“物自体”学说探析

康德的“物自体”学说探析

康德的“物自体”学说探析【摘要】康德的“物自体”被认为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作为一种客观实在的感性来源,是一种思维存在的理性的理念,使人类的认识无止境地永远进行。

本文旨在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述康德“物自体”的涵义,将其领域由认识扩展到了道德的层面,再结合人类探索历程中出现的“物自体”假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追述其在当代社会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物自体不可知理念范导原理道德实践“物自体”是整个康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在康德哲学中处于一个枢纽性的地位——既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又是通向伦理学的门户。

正因为如此,其内容十分丰富,也蕴含着巨大的人文价值,对后世哲学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物自体概念首先出现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感性论中。

康德认为,空间、时间是感性直观形式,是事物的出现o的条件,即通过时空形式,感官对象被给予我们。

但时空形式并不表现物自体的任何性质,也不在物自体的相互关系上表现物自体。

而事物的出现的可能性建构在未知的自在之物对我们感性的关系之上。

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康德的“物自体”主要有三层内涵。

从不可知的角度来看,物自体即认识中感性材料的来源。

正是由于“物自体”的存在,对象才提供刺激,为感觉所遇到,进而才产生我们的感觉。

在康德看来,“物自体”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没有物自体,亦即没有我们的感性,从而我们的认识就无从开始。

另外,康德认为作为我们感官对象在我们之外的东西是存在的,这些东西本身是什么,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只知道他们的现象,即当它们作用于我们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

因而,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的感官之外存在这样的物体,虽然它是不可知的,但由于它作用于我们的感性,便使我们知道它,这些东西即“物体”。

由此,康德较鲜明地表白了“物自体”学说的唯物主义方面。

但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康德的“物自体”并非就是可认识的物质,而是物质后面的不可知的“本体”。

康德认为,物质指的是现象,是占有空间的外感官的对象,它虽然不能归结为主观概念,也不等于“物自体”,而是指质料,即作为逻辑判断的材料和构成经验的要素。

康德_物自体_概念涵义辨析_兼论其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康德_物自体_概念涵义辨析_兼论其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康德“物自体”概念涵义辨析兼论其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李远行(安徽大学哲学系 合肥 230039)关键词 康德 物自体 主体创世论 渎神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物自体”概念是康德批判哲学中较复杂的一个概念,它和批判哲学展开过程有着内在联系。

具体分析“物自体”概念涵义是掌握康德批判哲学从感性论到理性论再到实践论演变过程的一条基本线索。

另者,康德在对西方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批判中,通过对“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将人类的认识能力(主体能动性)与知识的客观基础及其形成过程(客观认识对象)统一起来,提出“先天综合判断”的观点,实现了哲学认识论的根本转向。

因此成为现当代西方哲学勃兴的渊源。

一“物自体”概念感性之辨:“自在之物”与“现象”之分“人为自然立法”“主体创世论”在感性论中,“物自体”相当于物自身,即不以人们意志而转移的客观物质世界。

它是认识与认识对象得以产生的必要前提,但不可知。

承认认识发生之初必须有物质实体的刺激是康德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康德认为,虽“物自体”不可知,却必须想到有这样的存在。

如果不承认物自身,“那就会陷入荒谬的论点:竟然有现象却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在显现着。

”〔1〕另者,康德在反驳笛卡儿怀疑外界的“心理唯心主义”时指出:外物存在如果只能建立于信仰之上,“那就对哲学和一般的人类理性永远是件憾事。

”〔2〕康德肯定了“物自身”,为何没能成为纯粹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笔者认为,由于康德拒斥反映论原则,而以人类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来解决认识的发生,结果导致认识对象彻底主观化,否定认识对象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观点。

康德的失误是建立在对旧唯物主义消极反映论反动之上的。

他强调认识不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镜式反映,而是因主体因素的参与发生变形,因此,认识和认识对象并不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内容。

这当然是错误地走上另一个极端(不可知论),但他对主体因素的强调(主观能动性)无疑为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康德的物自体与感性来源——兼议“康德物自体是感性来源”一说

康德的物自体与感性来源——兼议“康德物自体是感性来源”一说

作者: 艾宏扬
出版物刊名: 广东社会科学
页码: 109-115页
主题词: 物自体;康德;感性论;感觉论;自在之物;感性形式;认识论;先验论;感性材料;列宁
摘要: <正> 物自体学说在康德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构成康德哲学体系的基础之一,也是我们研究康德哲学的入口。

雅可比就曾提出,离开康德物自体就不可能进入康德的体系。

但是,由于物自体的含义在康德著作中非常晦涩,以致人们对它作出过各种解释,得出过许多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

例如有这样一种说法:康德物自体是感性材料的来源,指的是客观物质世界。

在我看来,康德确实是主张“感性论”的,理应有一个“感性来源”的问题。

但是,康德物自体是感性来源吗?如果物自体是感性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物自体是康德哲学中最为基础以及最为重要的概念。

康德认为由人的主体所建造出来的科学仅仅存在于现象界,而不能深入到对象自身的本体。

对象自身的本体被康德称之为“自在之物”,即物自体。

这一概念的提出调和了独断论和怀疑论,是康德所有概念的基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断论怀疑论物自体一、物自体概念提出的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问世,调和了当时两大哲学流派大陆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的对立,是康德进行创作的首要原因。

何为唯理论,就是注重理性思维去思考,那么经验论就是注重实践经验到的事物。

但是当时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走向了两个极端,唯理论表现为以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首的独断论,经验论表现为以休谟为首的怀疑论。

独断论就是在没有任何经验作为根据的条件下,单凭逻辑思维的推论断言在我们的主体之外存在着某些终极客体的知识。

而康德在早期主张唯理论,大量吸收了莱布尼茨思想中的能动性因素。

提到了休谟就不得不提到笛卡尔。

笛卡尔被认为是近代哲学真正的鼻祖,因为近代哲学从笛卡尔那里由先前的本体论研究转移到认识论,人们能否由表象通达到实在。

笛卡尔要寻求的是整个哲学的根基,他发现那些本体论哲学家所认识到的本体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他要寻找作为哲学根基的“不可怀疑性”,答案就是“我思”。

笛卡尔将“自我”确立为哲学的主题,确立了近代哲学的基点。

当我在思考的时候只有一件事是不用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思考。

一旦我们意识到了,就已经处在意识当中了。

在欧洲中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理性充当了上帝的位置,理性是用机械论的方式解释世界,这种理性主要体现为数理的因果模式。

休谟建立在习惯联想基础上的怀疑论引起的恐慌可想而知。

康德的形而上学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人为自然立法”,另一个是“人为自己立法”。

因为要为“自然立法”,这是关于现象界的机械的存在论,是经验范围内的形而上学。

因为要为“自己立法”,所以建构了物自体概念,是作为自由意志的物自体的存在论,是超验的形而上学。

因此康德发言:“我们要悬置这些知识,以便给信仰留下地盘”。

二、哥白尼式革命牛顿物理学对康德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中就能看出来。

康德列举伽利略、托里拆利、施塔尔等人的例子,着重讨论了在经验性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用来说明科学、哲學、形而上学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依照理性自己放进自然中去的东西,到自然中去寻找(而不是替自然虚构出)它单由自己本来会一无所知、而是必须从自然中学到的东西”。

①14,BXIV由此得知,自然科学是依照主体的理性运用经验在自然中不断总结和寻找,这就是科学所走的道路。

但是形而上学在休谟的道路上使人们走不通了,人们向来认为,我们所获取的一切东西都必须来源于客体(对象),因此康德之前的哲学都在寻找主体能不能认识、如何认识、怎样认识客体的。

“想要通过概念先天地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

①BXVI,BXⅡ康德开始换了一种思路,假如我们设想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而不是依照原本的思路——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那么能否为形而上学开辟道路。

这一点和哥白尼最初的观点是相同的。

当其他科学家假定“地心说”的时候,对天体的很多解释已无法顺利进行,哥白尼大胆假设建构“日心说”学说,让观测者自己旋转,星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果然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直观必须依照对象的性状,那么我就看不出,我们如何能先天地对对象有所认识;但如果对象(作为感官的客体)必须依照我们直观能力的性状,那么我倒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种可能性”。

①16,BXVⅢ康德把他所做的这种颠倒比作一场“哥白尼式革命”,打开了完全被动的怀疑论的认识论和独断论的本体论相对立的局面。

简单来说,从前休谟的世界是主体为中心去经验客体对象的,所以客体对象存不存在以及如何存在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现在康德把中心转移到客体对象上,客体对象就在那里,人们获得对客体对象的概念的途径有两条,其中一条是物自体的刺激,另一个是人的反应。

每个人经验到的对象都不一样,那是因为人们经验到的是表象,而真正不变的是物自体,人们可以无限的接近它。

“哥白尼式革命”是康德寻找经验世界如何可能的突破口,目的是建构一个联系使我们直观到的对象成为科学知识,将作为表象和作为对象的东西相关联,并且能通过表象来规定对象。

那么,我们如何先天地产生沟通连接表象和对象的这种能力的,进而产生我们对一系列对象的概念,这是康德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三、认识的三个阶段认识的三个阶段建立在“哥白尼式革命”的基础上,是康德形成物自体概念的前提条件。

连接表象和对象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康德把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即感性的直观形式、知性的纯粹概念和理性的理念。

这些都是我们认识对象之前预先设定的,构成一个认识的大网。

感性是通过时间和空间在人脑中形成的先天直观形式。

经验是知性要求的认识方式,知性的规则是被表达在先天的概念中的,在经验到对象之前就已经在心中作为前提了。

理性并不构成经验知识,而是起到了“试金石”的作用,用来检验我们运用思维方式先天的认识到的知识。

三者中理性显然是最重要的一环,它一方面与感性和知性一起,运用先天原理在认识论中体现了“人为自然立法”,另一方面通过经验必定产生的道德律体现了“人为自己立法”。

这一试验在康德那里成功了,因为通过三个认识阶段,能够很好的解释掌握一门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并且能够给经验到的对象提供先天基础的法则。

康德一直想要寻求的是经验世界如何可能的根据,认识的三个阶段都有先天原则,构成了康德认识论的大体框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康德之后人们才认识到感性中也存在先天因素。

因而认识的另一个来源——先天综合判断中的先天因素得以可能。

因为在康德的试验中认识的三重形式相互贯通,成为任何认识活动都必须预设的,构成一个大网,但凡认识事物都要通过这三个阶段。

感性中的先天直观形式——时间、空间,是经验的先天条件,是内外世界的必然性基础。

空间是外感官的存在形式,是几何学得以可能的条件;时间是内感官的存在形式,是数学得以可能的条件。

时间和空间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先验的观念性,这反驳了休谟,因为它是先验存在于观念中的,不需要再通过经验来认识,仅仅只是个观念,不是实体,只有被运用于经验才具有了客体的形式。

其二是经验的实在性,这反驳了莱布尼茨和牛顿,经验派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概念,不存在的,因为无法经验到。

在康德那里,时间、空间是一种直观,这解决了先验认识的来源问题。

康德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形而上学的第二部分“人为自然立法”,通过划分感性、知性和理性,它体现在三个层次:在感性中,时间和空间是一切能够被经验的对象的先天条件,这是先天直观形式;在知性中,纯粹知性的概念是一切经验对象得以建立起来的先天条件;在理性中,纯粹的理念虽然本身并不是知识,但是通过它才能够使一切自然科学形成统一的体系。

这三个层次中,知性的层次是立法的层次,它将感性经验到的材料统一在一起,成为经验对象。

而这个对象是通过知性建立起来的,所以必定是符合知性的一整套先天范畴的,这个范畴是通过先天预设的,所以通过它获得到的知识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让人们认可的知识,也就是科学。

这动摇了休谟将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置于“死胡同”的怀疑论,重新为它们找到了根基。

根据思维方式的这一伟大变革,康德认为人们获得一门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得到很好的解释,比如:数学和几何学,“并更进一步,对于那些给自然界、即经验对象的总和提供先天基础的法则,可以给他们配以满意的证明”。

①16,BXVⅢ四、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因此,康德采用了还原性试验的方法来加以证明。

康德所说的“无条件者”即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原因之后的终极原因。

康德假设,倘若我们经验到的知识是依照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的对象的,那么“无条件者”决不能被无矛盾地设想。

也就是说假如依照物自体来建构世界,那么认识到的对象和物自体之间总会有偏差。

我们无法设想出种种原因背后的终极原因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人只要反映、经验到事物就会出现偏差。

康德故而继续假设,倘若物的表象是依照我们的表象方式来建构的呢,如同表象给予我们的那样?并非相反,是依照自在之物来建构的,上述矛盾是否会消失?在康德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结论。

他将物自体放在一边,人们认识到的对象仅仅存在于表象世界,自在之物的世界没有发生任何动摇,无条件者就能够在物自体中被设想了。

“无条件者绝不可能在我们所知的那些物那里去找,倒是必须到我们所不知道的,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的物那里去找”。

①17,BXX康德认为通过这种还原性试验的方式,證明了现象背后的物自体的重要地位。

物自体最大的特点是不可知,只能被思考却无法经验到。

我们仅能通过自己的时间空间的先天形式接受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接着产生感觉表象,但是对象如何刺激我们感官的,我们并不知道,凡处于认识中的,就处于时间和空间中,就处于现象中了。

通过认识的三大阶段我们发现,时间和空间是一切感性认识的先天条件,所以在进入时间和空间之前的物自体,我们无法察觉到,能去思考它却无法经验它。

脱离了感性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可能的,我们无法想象已经获得的知识不在感性经验的范围内。

康德认为物自体虽然不能构成知识,我们却不能随意否认它的存在。

他有两个原因,其一,既然我们不能认识它,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否认它;另一方面,是由于康德要建构的“为自己立法”的世界。

我们的理性需要这样一个物自体的存在,有一种本能的倾向要去保留它,这种倾向是源于信仰的存在,出自于实践的需要。

康德认为这样一种思辨理性为我们留出余地,即“规定无条件者这个超验的理性概念,并以某种合乎形而上学愿望的方式、借助于我们只不过在实践的意图上才可能的先天知识,来超出一切可能经验的知识的界限”。

①18,BXXⅡ意思是能够通过物自体这个概念更好的规定无条件者这个概念的存在,并且依照先天知识在经验中的作用,去认识对象,超出经验世界的知识的对象去设想一个物自体世界。

康德由此完成了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二个目的,也就是最重要的目的建立了“道德的形而上学”。

这是以物自体为中心的体系,主要是作为物自体的存在论,是“超验的形而上学”。

他区分现象和物自体的最终目的是为道德留下地盘。

“悬置知识”并不是要否定他们,而是如同康德设想的那样把知识的归知识,道德的归道德。

五、结语康德通过“哥白尼式革命”重新建构了一个形而上学的世界,挽救形而上学、数学、乃至信仰于危难之际。

物自体概念的确立,打破了独断论仅仅凭借思维来断言对象的知识的这种超验的幻觉,想要认识事物必须通过经验,脱离了时间空间的知识是物自体,经验不可能脱离感性认识。

也反对了休谟的怀疑论,认为我们的知识虽然只是关于现象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并不是主观任意的表象或者习惯联想,而是凭借先天形式就具有的确定性和普遍必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