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古代商业3(对外贸易及政策)
最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调整
《国际贸易》专题作业姓名:***学号:5号班级:国贸2班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调整摘要:从20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从欧美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了获取经济上自立,从根本上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一直在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对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国内市场非常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无疑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20世纪70年代,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大力扶持对外贸易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及经济振兴,促使一些国家开始将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考虑。
本文将在比较分析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实施过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战略进行评价,以寻求今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贸易政策;演变过程;一带一路Key words: Trade Policy;Evolution process;B&R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
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到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43030.4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举世瞩目。
然而,这一模式在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之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不得不有所调整。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和进出口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总政策是各国从国民经济的总体结构和长远目标出发,在一个长时期实行的基本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各国或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对个别国家或地区所实行的贸易政策;进出口贸易的具体政策是各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和每个时期进出口商品的规模与国际市场状况,对主要进出口商品采取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五大基本特征,即宏观性、统一性、协调性、政治性、国际性。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梳理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梳理【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球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步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中国对外贸易方式转变和对外贸易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这些政策存在相容性与激励性不足或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应采取建立健全政策评价体系、以更加完善的竞争政策提高市场主体的规范化水平、通过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倒逼企业创新等措施,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梳理;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但与此同时全球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内生动力还是外部压力,都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不断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一、相关政策梳理(一)关于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针政策早在1995年3月中国颁布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中,就将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1995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技术为支撑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2007年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转变外贸增长广度,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进出口结构调整,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2012年中共十八大再次提出要推动对外贸易向结构优化、深度拓展和效益提升方向转变。
这些具有连续性的政策方针,构成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总脉络。
为了有效落实这些方针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围绕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如2012年2月商务部等十部委联合了《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保持贸易适度增长的基础上,提升对外贸易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注重从速度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从依靠成本价格竞争向综合核心力竞争转变,从重出口创汇向实现贸易平衡转变,同时对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具体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
2016-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
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目录1一.对外贸易行业定义与分类. 1.1对外贸易行业定义. 1.2对外贸易行业分类2二.对外贸易行业政策环境分析3三.对外贸易行业产业链分析4四.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5五.国际对外贸易行业知名企业6六.中国对外贸易行业领先企业1一.对外贸易行业定义与分类对外贸易行业定义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
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对外贸易行业是由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组成。
对外贸易行业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对外贸易行业分为不同的种类:表1对外贸易行业分类表分类标准分类结果货物的移动方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国境和关境总贸易、专门贸易商品的内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货物载运方式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2二.对外贸易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对于对外贸易行业来说,国家的贸易政策主要起到调节与稳定的作用。
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外需低迷、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和压力,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
针对形势的不利变化,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外贸增速企稳回升,进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中国古代商业
中国古代商业中国古代商业是世界历史上最为繁荣的商业之一。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明清时期的海上贸易,中国商人通过陆海贸易网络将中国的商品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商业繁荣的同时,商人们也在贸易中发展了许多商业守则和制度。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在那个时期,中国人开始养殖和农耕,并将农产品用于交换。
这种最早的贸易形式可以被视为商业的起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开采矿产资源,制作器皿和工艺品,并通过交换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在中国商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地商人组成了贸易家族,通过家族内部的贸易网络来进行商业活动。
这些贸易家族在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经营,通过沿海和内陆的道路进行商品的运输和交换。
他们通过贸易媒介,如货币和贸易印章来进行交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商业需求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扩大并发展成为国家规模的贸易。
在古代,中国商人开始通过海上贸易来拓展市场。
他们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代贸易路线之一——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和西方的贸易路线。
通过这条贸易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被运往更遥远的地方,同时,西方商品如香料、宝石和药物也被引入中国。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人们也意识到对商业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的重要性。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商业守则和制度,以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
比如,商人们发展了许多商会来维护商人的权益,如杭州有“官府商会”。
商人们也创立了一些职业组织来监督商业活动和解决商业争议,比如“交子司”。
商人们还开展了商家教育活动,以培养商业的才干和道德。
他们相信,“以商养邦”,商业的繁荣将带动国家的繁荣。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还包括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商业技术的进步。
商人们通过长时间的贸易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商人们崇尚勤俭节约,讲究信誉和信任。
他们注重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原则,而不是纯粹的竞争。
商业信用在中国商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人们通过互相守信来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之七八“以儒而贾,以贾而儒”,时人评价:“今为学者,其好则贾而已
矣”。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贸易体制的含义,分析“朝贡”
贸易瓦解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开放“海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0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朝贡”贸易和“海禁”的关系。
得到发展,此后“朝贡”贸易名存实亡。
——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隆庆元年开放“海禁”,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所贸金
钱,岁无虑数十万”,濒海地区致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谣。
到了万历年间,“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手中握有
大量白银的商人足迹遍及全国,这在徽商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徽州的士人十
C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8.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图6中的动物 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 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五年(1760)发给 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课程标准解读
五年(1760)发给 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解读
巩固知识 提升能力
辨析正误
小题快做
努力向前冲
高考真题
材料赏析
易错易混知识点
易错易混点一
海禁政策等于闭关锁国政策 吗?
易错易混点二
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防 范的对象一样吗?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考点2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点2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概况商朝 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春秋 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秦汉 至隋唐 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隋唐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宋朝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 (1)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出现“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易错提醒] 正确区分“柜坊”与“邸店”的职能“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
“柜坊”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场所,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思维拓展] 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市的变迁与古代的对外贸易 1.市的变迁宋代以前⎩⎪⎨⎪⎧(1)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2)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长 安城设东西二市。
宋代时 ⎩⎪⎨⎪⎧(1)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 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3)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著名的 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思维导图] 城市职能与“市”“坊”的发展与演变2.城市的发展⎩⎪⎨⎪⎧(1)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8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练习(含解析)-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18讲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某某某某模拟)《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解析“案田而税”说明按田亩的多少收税,实际上等于国家承认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故C项正确。
答案 C2.(2017·某某某某模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解析宗法制的传统没有被颠覆,与材料中“分配给每个儿子”不符,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有利于土地自由流转,与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相符,故B项正确;主要是农业而非工商业,与材料中“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发展而非瓦解,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7·某某某某模拟)有学者在谈到唐初的经济政策时,认为唐初不仅轻徭薄赋,更侧重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使社会下层能够享受基本水准以上的生活,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B.均田制C.三长制D.方田均税法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兴起,鼓励小农经济抑制商业发展为出发点,与侧重为民制产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均田制是立足于抑制土地兼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与材料中“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相符,故B项正确;三长制是中国北魏中后期开始实行的一种基层政权组织制度,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方田均税法首创于北宋,最早称“千步方田法”,在王安石变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 4-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四、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9道,考查频率64%。
【真题例证】1.(2019全国II卷,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解析】由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可知要以平静的心情欣赏万物,享受自然的乐趣,人们对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应随着四季的变化享受自然的乐趣,保持内心的快乐,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体现了人和万物的相通之处,故选B项;道家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且材料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处而非和谐共处,排除A项;材料强调静观其变,悠闲自得而非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排除C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程颢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排除D项。
2.(2019全国III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A【解析】“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可见养活这么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B项;“北宋实行募兵制”是中央集权之下的军事制度,形成“守内虚外”的格局,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C项;“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与社会的“贫富分化”无关联,宋代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的,排除D项。
一、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7年春季)一、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2016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国内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加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贸工作,及时出台促进外贸回稳向好、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相关部门和各地区积极细化落实政策,为企业减负助力。
一大批进出口企业从供给侧发力,加快转型升级,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国外贸实现回稳向好目标,进出口降幅收窄,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新的发展动能不断积聚,成绩来之不易。
(一)进出口增速逐季回稳2016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15年下降0.9%,降幅较2015年收窄6.1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3.8万亿元,下降1.9%;进口10.5万亿元,增长0.6%,扭转了2015年大幅下降的态势;贸易顺差3.4万亿元,下降8.8%。
以美元计,进出口总值3.7万亿美元,下降6.8%。
其中,出口2.1万亿美元,下降7.7%;进口1.6万亿美元,下降5.5%;贸易顺差5107.3亿美元,下降13.9%。
分季度看,进出口同比由降转升,增速逐季回稳。
1-4季度,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分别下降8.1%、下降1.1%、增长0.8%和增长3.8%。
11、12月进口和出口连续两个月实现“双升”。
图1 2016年中国进出口季度同比情况注:人民币计价,下同。
(二)部分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2016年,机电产品出口8.0万亿元,下降1.9%,占出口总值的57.7%。
其中,航空航天器、光通信设备出口增长超过10%,医疗仪器及器械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超过5%。
工程机械、汽车、家电、机床、发电机出口均实现正增长。
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9万亿元,下降1.7%,占出口总值的20.8%。
其中,纺织品、玩具和塑料制品出口实现正增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4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
第24讲古代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1)商周的井田制①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②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并向国王交纳贡赋。
(2)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①井田制的瓦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大量,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②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③法律确认: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
(3)土地兼并问题①出现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②抑制兼并: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
明朝政府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构图解史】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2.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商周及之后出现了商业与农业争夺、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①战国:商鞅变法时首倡“”,提出农本商末。
②西汉:实行货币官铸、、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
【教材补遗】“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制度。
③明清时期: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
(4)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的发展。
【史论拓展】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原因表现影响明朝“海禁”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危及统治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的滋长清代“闭关锁国”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厉行,禁止官民私自出海(2)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易错提醒】“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区别(1)“海禁”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商业的发展土地制度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知识经纬知识清单古代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属于国家,国王将土地层层封授,受封者只可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
(3)春秋战国时期:初税亩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前594年,鲁国规定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承认土地私有。
战国时商鞅变法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_①_。
自此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
(4)秦汉到明清基本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社会两极分化。
政府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
北魏到唐朝前期,实行__②__,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2、“重农抑商”(1)背景:商周时期,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推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 ___③___”,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西汉:汉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时期,规定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加重税收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明清时期:封建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茶、盐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___④___的发展。
3、“海禁”与“闭关锁国”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明太祖实行“海禁”,禁止人民出海与外国互市。
清初为镇压东南沿海抗清斗争,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又将沿海居民内迁。
清朝长期实行“___⑤___”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并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而日益落后。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一: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 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时,朝贡 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朝贡”往往是强势的中央政权 向周边民族和国家宣示自己的国力,带有赏赐和炫耀的意味,经济 上受益与否则无关紧要。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 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 圈。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前期以陆陆为主,后期以海陆为主; (2)朝贡贸易(朝贡与赏赐)占有重要地位; (3)官方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 (4)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 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 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 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 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 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新航路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
欧洲列强掠夺白银换取中国大量商品。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商业发展历程)
(二)知识补充 3、关于明清时期的商帮
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 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 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 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 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 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据材料,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 去向:官场消费;科举消费;社会公益消费。
高中历史复习 古代篇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专题2 中国古代的商贸商路与价值观念
︱高中总复习︱二轮·历史
2.特点 (1)起源早、不断发展:起自商朝,之后历代不断发展。 (2)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古代商品市场由城市市场和乡村集市组成,作 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城市市场主要是满足达官贵人的享受消费,城市手 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的交换则处于次要地位。乡村集市狭小、分散,处于相对 封闭的状态,只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3)对外贸易由盛到衰:对外贸易起自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 纪元,从明朝中后期起,政府实行海禁等政策,阻碍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妨碍 了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
︱高中总复习︱二轮·历史
三、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和商业政策 1.商业思想: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表现为两种对立斗争。 (1)对私营商业是加以限制还是任其发展。以法家思想为代表主张限制私营商业、 发展官营商业。这种思想及依此制定的抑商政策,打击了富商大贾的投机兼并活 动,遏止了农民舍本逐末之风,对稳定小农经济、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制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对后世有较深的影响;与抑商思想的重官商、抑私商相反,道家中的黄 老学派宣扬经济放任,反对“与民争利”,要国家退出工商业阵地,将商业放给私 人经营。儒家的“富民”学说,也主张义利结合、先义后利。 (2)轻商思想与重商思想。由于封建等级观念和轻视劳动思想的支配,社会上轻商 思想由来已久,法家和儒家对此有一致的立场。重商思想是对商业的重视,对商业 客观职能的充分的认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和商人地位越来越高。明末清 初进步思想家明确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高中总复习︱二轮·历史
(2)茶马古道 ①发展情况: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 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 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 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 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②历史意义:促进了川藏和滇藏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茶马古道”也是各 民族交往和融合之道;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三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知识点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先秦(1)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流通骨贝和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为追逐利润而奔波。
3.唐代(1)水路:有所谓“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航程较远。
(2)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4.宋元(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
(2)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明清(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2)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预习评价】1.(判断)北宋时期,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2.(判断)会馆和商帮的出现反映了明清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3.(思考)“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唐代元稹的这首《估客乐》主要描写了商人怎样的生活状况?试答:商人为求利而奔走于天南海北。
知识点二“市”的发展1.秦汉(1)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收受金钱也有法令限制。
(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2.南北朝时期(1)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2)政府设立“草市尉”,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3.唐代(1)“草市”作用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2)“夜市”比较繁荣。
4.宋代(1)突破限制: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发展表现:①“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②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③“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5.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荣。
【预习评价】1.(判断)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最早源于汉代。
(×)2.(判断)宋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政府不再对商业活动进行监管。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商业的开展与经济政策【根底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开展1.商业开展历程(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
(2)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3)汉:商业开展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开展。
(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__________得到开展;______和飞钱相继问世。
(5)宋元①宋代: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________〞,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②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①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____________贸易开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
③出现了________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轻巧识记] 古代商业开展的"三先〞"三后〞2.市的变迁(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________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2)表现①北方:长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____________,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南方:、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①西汉:由于开通陆海__________,中外贸易逐渐开展起来。
②唐朝: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__________专门管理外贸。
③南宋:海外________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④元朝: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⑤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政府只开放一处,由政府特许的"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点:以____________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为目的。
[图示总结] 古代城市的开展演变[概念阐释] 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
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制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导言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与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商业交流的形式、商业中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商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一、商业交流的形式
(段落1)丝绸之路的开拓
(段落2)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段落3)商业城市的崛起
(段落4)货币的出现与流通
二、商业中的主要参与者
(段落1)商人与商会
(段落2)贸易组织与贸易路线的建立
(段落3)政府与商业的关系
三、商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段落1)经济繁荣与物质文明进步
(段落2)城市化与社会层级分化
(段落3)文化交融与知识传播
(段落4)政治与社会稳定的维护
结语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进,从丝绸之路的开拓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再到商业城市的崛起和货币的出现与流通,其中商人与商会、贸易组织与贸易路线的建立以及政府与商业的关系,都在推动商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繁荣、城市化、文化交融以及政治与社会稳定的维护,也是商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发展,更是连接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进步,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经济-专题练习(四)(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四)古代中国经济考向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及其特点1.讲高考例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例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2.讲典例【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例1】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趁热打铁】【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例2】【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趁热打铁】【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3.讲易错【题目1】明朝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记载:“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兴衰
回答: 明中期以后海外贸易的特点
• • • • • 1、范围:远及美洲; 2、主体:民间商人崛起; 3、对象:西、葡等西方国家加入; 4、产品:出口丝、瓷为主,进口新增白银; 5、地位:优势(出超)。
晚明海外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汉代:陆路为主;海路发端;
丝 绸 之 路 的 兴 衰
唐代:陆海并举,全面繁荣; 宋代:海路为主,陆路中断; 元明:陆路一度恢复;海路再度繁荣并走向衰落;
回答:西汉陆上丝路走向兴盛的原因 1、政治: (1)国内:汉朝积极的对外政策; (2)国际:丝路沿线的国际参与; 2、经济: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3、国际: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
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
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汉代:陆路为主;海路发端;
丝 绸 之 路 的 兴 衰
英使马噶尔尼使华
•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 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 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清乾隆帝致英王的信函(1793年)
(二)唐代:
• • • • 传统陆上丝绸之路 东海丝道 西藏道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汉代:陆路为主;海路发端;
丝 绸 之 路 的 兴 衰
唐代:陆海并举,全以后,国土日蹙,一切倚办海舶。”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思考一: 西汉陆上丝路为何会走向兴盛?
材料二
以前丝绸只适用于贵族,而今已普及于社会各阶 层,甚至于社会的最下层。 ——[古罗马]阿米阿努斯〃马塞利阿努斯 “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 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 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 品的花费。” ——[古罗马]普林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政策阻碍国内外市场拓展
材料六
1405年至1433年间的七次远航冒险都是在一个 名叫郑和的朝廷宦官的指挥下进行的……中国探险 队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所取得的成就方面也给人 以深刻印象。他们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有些船继 续西航到亚丁和波斯湾口;而个别船则驶入非洲东 岸的一些港口。 …… 然而,中国这些非凡的远航 探险到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 发生这样的变化? 变化:中国由所占份额非常大,远超欧洲到所占份额不断下降, 逐渐被欧洲远远超出。 原因:欧美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实现生产力的飞跃; 中国仍以传统手工业为主导。
中国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材料三 余英时认为,中国‚16世纪以后商人确已逐步发 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 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改变的最少 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在此,他认 为明清时期 商业发展不足以动摇封建统治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致 富以后,家族子弟很多人获得官职。这种“以商贾 兴,以官宦显”的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 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闭关锁国”
(1)含义:严格限制中外交往的政策。
(2)根源 (4)评价: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 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2011· 上海单科,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
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 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的 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 济活动是 ( )。
工商业资本的原始积累不足
材料四
珍妮纺纱机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花楼机
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但是当时中国的手工业并没有 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材料五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 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 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 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 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 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 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 ——摘编自亚当· 斯密《国富论》 5、试概括亚当· 斯密的观点。
答案 B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 • • • • 1、含义: 2、发展过程 3、出现的原因: 4、表现:十三行 5、影响:积极、消极
海禁
(1)含义:指禁止沿海人民到海外进行商业贸易,甚 至禁止入海进行捕鱼等生产作业。
(2)原因:
①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危及明朝统治。 ②清朝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 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
现象:社会消费结构呈畸形病态。 根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消极影响:造成生产资本短缺,不利于传统农业社会 向工业社会转型。
材料四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 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 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 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 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 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 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 特殊性》 (4)据材料四,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③根本上,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封建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2)原因:
①社会经济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重农抑 商政策发展的结果。 ②政治原因是封建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严密控制。 ③外部原因是倭寇与西方殖民者先后不断地对我国 东南沿海进行骚扰和侵略。 ④直接原因是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
写的《中国经济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官僚政治影响经济发展 C.重农抑商不符经济规律 )。
B.中国古代已有市场经济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发展
A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 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 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 地广……舍本而事未作,则田荒而国贫 ——《管子· 矣。 治国》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4分)
•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 态度。(4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6分)
• 【答案】(10分) • (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 (4分) • (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 止弃本逐末;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 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 定;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6分)
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2· 福建文综,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 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 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 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
阻碍商业发展的政策 • 对内:重农抑商政策 • 对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
• • • • • 1、含义: 2、发展历程: 3、表现: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 4、形成原因:经济、政治、思想 5、影响:积极(一定时期)、消极(经济)
(1)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目的 提出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_______ 手工业 的发展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_____ 经济 基础 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2)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 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 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 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4) 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 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 第一大港。 (5) 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 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 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复和发展;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 ②阻碍工商业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 生产方式 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和_________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 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
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台湾学者侯家驹撰
热点材料:2012年5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利丰 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流通蓝皮书:中
国商业发展报告(2011~2012)》。蓝皮书分析了“入世”十年后中
国流通业的整体状况,提出中国流通业存在五大问题,并提出相 应对策建议:重视流通产业,明确产业定位;消除政策歧视,促 进市场统一;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流通竞争力;加强流通研究 支持,引导流通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培养流通人 才队伍。 思考:当前国家重视商业流通发展与政策支持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我国积极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对外开
古代对外贸易的五个特点
1.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 朝贡贸易占有重要 地位。目的而是要 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宋元 宣扬国威,加强与 明清,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上升。 海外各国的联系, 2.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 珍宝特产的需求 。 3.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5.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 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新的民 族——回族。 12
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
• (2010· 海南单科· 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 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 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 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 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 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 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 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 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 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 运之劳。” •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A.汉朝的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答案 B
图2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和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发给中国 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根据以上两幅图片分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由支持对外贸易到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 渐萎缩。
材料一 倘若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 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 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主张:重农抑商。 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 会导致国家贫弱。
材料二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 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一、商业发展的原因 二、商业发展的表现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业发展的特点。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三、商业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