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解读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外国文学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概论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

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文学,是这种社会状况的反映。

古希腊文学还为欧洲和世界文学树立了文学原型。

两个永恒的主题:power,love。

在叙事形式上创立了许多的形式,为世界叙事形式树立了原型。

Epic,myth。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过程(一)第一阶段:公元前十二世纪——公元前八世纪,这一时期,古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出现最早的希腊文学,被称为“荷马时代”。

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二)第二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这一期间出现了各种创作,但影响不大,成就不高。

主要文学形式是抒情诗。

代表人有:萨福、品达等。

赫希俄德的《神谱》属于叙事诗。

抒情诗主要歌颂爱情(三)第三阶段: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

被称为古典时期。

这是希腊奴隶制全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主要是古希腊的戏剧、文学理论。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四)第四阶段:公元前四世纪之后,奴隶制国家衰落,被称为希腊化时期,主要文学形式是新喜剧,代表人物有:米南德、阿里斯多芬等。

文学崇尚修辞技巧,内容贫乏。

一、古希腊神话(一)、希腊神话的内容主要包括神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1神的故事(1)前奥林匹斯神系:宙斯在奥林匹斯山上建立神族以前的神的故事。

突出的特点:人吃人:女人起很关键的作用:乱伦。

主题:反映了原始社会早期的母权社会的社会状况。

地母盖亚→乌拉诺斯(第一代天神)地母盖亚和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克罗诺斯(第二代天神)第二代天神克罗诺斯和瑞亚→宙斯(2)奥林匹斯神系: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父权社会的社会状况。

神的故事就是开天辟地、神的诞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人类的起源性都属于神的故事。

2英雄的故事(1)特点: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比较独特,一般都是神和人结合产生的。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1)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1)

给所爱
他就象天神一样快乐逍遥, 他能够一双眼睛盯着你瞧, 他能够坐着听你絮语叨叨, 好比音乐。
舌头变得不灵;噬人的热情 象火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 听见你笑声,我心儿就会跳, 我周围一片漆黑;耳朵里雷鸣; 跳动得就象恐怖在心里滋扰; 头脑轰轰。 只要看你一眼,我立刻失掉 我周身淌着冷汗;一阵阵微颤 言语的能力; 透过我的四肢;我的容颜 比冬天的草儿还白; 眼睛里只看见 死和发疯。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修订,形成今天所 见的定本。
2、作者:
关于“荷马问题”; 荷马史诗作为一种 伟大的文学传统,对于 后来人来说,荷马是作 为一种伟大文学、伟大 传统的象征和体现而存 在的。
二、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 1、取材于特洛亚战争;
“不合的金苹果”、帕里斯与海伦
2、《伊利亚特》---十年战争;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哈得斯 Hades
雅典娜 Athena 阿波罗Apollo 阿耳忒弥斯 Artemis 阿佛洛狄忒 Aphrodite 阿瑞斯 Ares 赫淮斯托斯 Hephaistos 赫尔墨斯 Hermes 得墨忒耳 Demeter
宙斯的兄弟
宙斯之女 宙斯之子 宙斯之女 宙斯之女 宙斯之子 宙斯之子 宙斯之子 宙斯之姐
阿 波 罗 和 达 芙 涅
勒 达 和 天 鹅
潘 多 拉 的 魔 盒
萨 福 和 法 翁 ---大 卫
不 和 的 金 苹 果
不 和 的 金 苹 果
海 伦 与 帕 里 斯
海 伦 与 帕 里 斯 剧 照
帕 里 斯 的 裁 判

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喜剧
一、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阿喀琉斯、阿伽门农、帕特洛克罗斯、赫克托尔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 中国神话缺乏体系,显得零乱。
中国神话系统化的过程,与中国早熟的历史意识 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古史传说性质的“帝系”,排 斥其他神话,来达到服务于现实统治的实用目的。
38
38
(二) 崇德与尚力
中国神话的伦理倾向
中国神话按伦理准则对原始神话进行淘汰和改造。具体表现 在几个方面: • 第一、把古代神衹分为善恶两类,分别代表历史事件中的 正反两面。 • 第二、在善恶分明,黑白二色的伦理意识下,对神话形象 注意的中心是其“道德性质”,而不是形象的“完美”、 “真实”,对“善”的关注远远超过对“美”和“真”的 追求。 • 第三、对“德”的尊崇,对伦理行为的过度关注,导致人 的精神的实用倾向和经验化,因而超出当时人类事务范围 的神话,如宇宙现象、自然现象等神话缺乏积极性,对神 39 39 的起源全部秘密缺乏追根溯源的热情。
后羿射日
• 《淮南.本经训》:“尧之 日,十日并出,焦禾稼, 杂草木,而民无所食;猰 狳 、凿齿、九婴、大风、 封郗 、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 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 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 十日而下杀猰狳,断修蛇 于洞庭,禽封郗于桑林, 万民皆喜可见。”
34
中希英雄的共同点
• 从凭借智慧和武艺, 为民除害,建功立业, 受到民众喜爱这些方 面看,中、西神话中 的两位英雄非常相似, 他们战胜一些怪物也 有些相似。 • 他们娶妻的情景都相 似:都与河神竟技, 娶得美丽少女。
22 22
女娲创世的神话
• 先秦典笈中有两处提到女娲: 屈原《天问》:“女娲之体,孰制道 之?”。 《山海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 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 汉代王逸《楚辞集注》云:“女娲人头 蛇身,一日七十化”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女娲是“古之圣 女,化万物者”。 • 具有创世因素的“化万物者”女娲,与 炼石补天的女娲不尽相同。前一个女娲, 有些接近希腊的地母盖亚,是母权制社 会重要的崇拜对象;后一个女娲带有人 类救助者的性质,似普罗米修斯。

《西方文学理论》 术语解释 2.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论 1.3-寓教于乐

《西方文学理论》 术语解释 2.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论 1.3-寓教于乐

_ 寓教于乐
亚里士多德及其嫡传弟子认为,诗对人有教育作用,并能够带给人快感,诗的教育作用与娱乐作用不可偏废。

贺拉斯继承了这一看法,并将其开展为“寓教于乐〞理论。

贺拉斯成认并重视文学艺术的教育功能。

在古希腊社会中,诗歌依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能传达神的旨意,激发战士的雄心,为人们指示生活的道路,并提供劳动之余的欢乐。

贺拉斯提出,罗马诗人也应当为国家社稷效劳:要教育儿童知耻识礼;要净化人的心灵,矫正人的粗暴行为;要歌颂帝国和伟人的功业,从而为后世垂范。

文学艺术无疑能给人带来快感,但贺拉斯反对粗俗的快感和粗俗的文艺。

贺拉斯倡导高雅的文风,对戏谑成风、粗俗放纵的文艺趣味极为反感。

因此,贺拉斯主张文学艺术应当兼备教育与娱乐功能,并借助娱乐作用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

他指出,诗歌“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不能带来快感的诗歌无法受到欢送,没有益处的诗歌也不会受到尊重,只有两种功能兼备的诗歌,才能“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贺拉斯既期望借助文艺的娱乐功能更好地实现其教育功能,也期望通过强调文艺的教育功能以保证其娱乐功能免于粗俗。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

欧美文学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公元前12 世纪——公元476 )第一节概述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与古希伯来文学共同构成欧洲文学的两大渊源——“二希”传统。

古希腊文学中强烈的人本意识,经由古罗马文学的传承,对后世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古希腊文学(一)古希腊文学的价值1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1 )思想渊源古希腊文学重视“人”的价值和需求,强调个性张扬和理性发展,肯定人与异己力量(大自然、命运)的搏斗,在思想上为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艺术典范:古希腊文学首创了许多文学体裁,如史诗、抒情诗、寓言、诗剧(悲剧、喜剧)、演说辞、对话录和文学理论等;首创了许多表现形式,如“三联剧”形式、“回顾式”结构、对比手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等,在艺术表现上为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范例,因而是欧洲文学的直接源头,与后来的希伯来文学,共同形成欧洲文学的“二希”传统。

2 、古希腊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古希腊文学的产生晚于亚非各文明古国,但从思想观念的成熟,文学样式的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在思想和艺术探索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对世界各民族文学产生的影响看,古希腊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处于领先地位。

(二)古希腊文学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可分为四个阶段:1 、“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公元前12 世纪——前8 世纪),是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1 )神话的本质、起源神话本质:马克思:“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容格:“神话是大众的梦,而梦是个人的神话。

”神话起源:A 、解释说:远古先民通过神话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B 、愿望说:表现远古先民战胜强大自然力和社会力量的愿望。

(2 )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包括前俄林波斯神统和俄林波斯神统,叙述众神的诞生、神的谱系、天地万物的起源人类的诞生和神在人间的活动。

1、古希腊罗马文学

1、古希腊罗马文学

五、古希腊神话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神话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创 造素材和创作灵感 古希腊神话对后世欧洲艺术也有 影响
古希腊神话给西方的语言增加了 词汇和典故
六、总评 马克思:“它(古希腊神话)是历 史上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它们作为 ‘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 魅力。”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 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 人感到愉快吗?”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上古文学
概念:指我国文学之外,世界上最早的文学,
即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文学。(公元前40 世纪——公元5世纪)
内容:原始公社时代和奴隶制时代的社会现实。 特征:自发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
作方法,但以浪漫主义为主。
发展状况:
1、古希腊、罗马:神话、史诗、戏剧、文艺理论
奥德修斯与“木马计”
2、思想内容
(1)广泛地反映了以战争为中心的荷马时 代的社会生活。 (2)反映了古希腊人“人神混合”、“人 神不分”的观念。
(3)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人们对英雄的崇敬。
3、人物形象
(1)阿喀琉斯
他是一个带有阶级色彩的氏族贵族典型。
一方面,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极端 重视个人尊严和荣誉。 另一方面,暴烈、任性,而又重友情, 富有同情心。
(2)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
A、表现了当时的阶级对立关系:《狼和小羊》 B、总结了古代人们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 《农夫和蛇》,《龟兔赛跑》,《乌鸦和狐狸》
C、反映了被压迫者安于现状、消极忍让和宿命 论思想:《公牛与蛤蟆》
特点:短小精悍,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寓 意深刻。
(3)戏剧(专节讲) 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 重视,出现了三大悲剧家和一位喜剧家。 (4)文艺理论 戏剧的繁荣带来了文艺理论的兴盛, 出现了两位文艺理论家。

外国文学史古希腊罗马文学梳理

外国文学史古希腊罗马文学梳理

读书摘引外国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匡兴主编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第一节概述希腊文学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二世纪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公元前12—前8世纪“神话和史诗的繁荣”这是古希腊氏族公社瓦解、过渡到奴隶制的时期,被称为“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是神话和史诗繁荣时期。

古希腊神话可以分为神的故事、英雄传说两部分。

希腊神话基本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而英雄传说则是部落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诗歌方面,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工作与时日】是其代表作品。

二、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抒情诗的时代城邦制建立带来了个人独立地位的追求之中所产生的个人的体验和感受。

集体意识的史诗衰落,抒情诗逐渐兴起。

抒情诗按演奏乐器分为双管歌和琴歌,双管歌又称哀歌,包括挽歌、战战、情歌。

琴歌分为独唱【又分为爱情诗和饮酒诗】,合唱。

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萨福,被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在此期间伊索寓言也很流行,不过有研究认为有些语言来自埃塞俄比亚。

三、前6—前4世纪戏剧全盛该期史称“古典时代”,囊括了雅典的全盛和衰败。

戏剧的文学成就最高。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等著名历史学家也很出色。

四、前4—前2世纪衰落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成为马其顿的一部分。

文学成就不大,集中在新喜剧【以亚历山大城的忒俄克里托斯】和田园诗【以米南德为代表】上。

第二节荷马史诗盲诗人荷马创作的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奥德修纪】,都与特洛伊战争有关。

特洛伊战争是一次部落战争,也是一场关于谁美的争执引发的战争。

形象和思想: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英雄形象的塑造;热爱生活、积极乐观;重视现实的幸福;奴隶主观点明显,贵族化倾向。

艺术特点:1、剪裁巧妙,结构完整;2、主干与插曲相结合;3、人物形象塑造手法高超;4、仅仅客观叙述;5、诗句动听优美、丰富想象出色的比喻和韵律;6、口头艺术,重复手法多次使用。

第三节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典。

城邦鼓励戏剧发展,促进了文化多方面繁荣。

外国文学史:第一章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一章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文学


《伊索寓言》


关于《伊索寓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伊索实有其人。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是个获释奴隶, 也是个演说家。有亚里斯多德及希罗多德的文献为据。 第二,《伊索寓言》是以古希腊人为主的多民族文化产物。 由于伊索被公认为是“动物寓言之父”,古希腊文化传到非 洲和亚洲,非洲人和亚洲人又把自己的寓言归到他的名下, 于是《伊索寓言》就成了一部世界寓言名著。


希腊神话的分类
神话
神的故事
弥诺斯迷宫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潘多拉的盒子 酒神狄奥尼索斯 坦塔罗斯的故事
英雄传说
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 大力士赫拉克勒斯 伊阿宋的故事 西绪福斯故事 俄狄浦斯的故事 特洛亚战争的故事
诸神谱系表
混沌 夜神 光明:以太 白昼:赫默拉
黑暗之神
地母该亚
第一代天神 乌剌诺斯 (子)
《伊索寓言》

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 作,实际上是希腊人民民间口头创 作的结晶。 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 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德斯搜集的寓 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抄 本编订的,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亚 洲、非洲,所收篇目约300余篇。

寓言哲理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下 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 学观点。 早在明代,伊索寓言就传入中 国。中国读者常常引用《伊索 寓言》来说明问题。如《狼和 小羊》、《农夫和蛇》、《龟 兔赛跑》、《狼来了》等。


赫西俄得诗选

能让所有的牛全都脱去一层皮。 北风刮过以后,严寒就笼罩了大地, 北风自产马的色雷斯袭来,辽阔的海 卷起波浪,大地和森林一起号叫。 深山峡谷之中,许多高大的橡树, 粗壮的松柏,倒在养育人类的大地上, 无边无际的森林,同时发出呼啸。 《工作与时日》(505-517行)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2、地理环境来看,是吸取了亚、非东方古国丰富 的神话素材来充实自己的神话。并得到了很好的 保护。基本保持了原来口头文学的面貌。 3、吸收东方神话的因素,经过集体创作,长期集 体记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神 以一个自然的化身变成了一个社会的化身。 到了悲剧时代,表现神与神之间的矛盾斗争,来映 射社会。
希腊神话产生于希腊的远古时代,曾长期 在口头流传,是古希腊人的集体创作,希 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 分,关于神的故事与英雄传说的总汇,散 见在《荷马史诗》、赫希俄德的《神谱》 以及古典时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著作 中。因而同一个神话人物的形象或故事情 节,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往往会有出入,甚 至有互相矛盾之处。现在常见的系统的希 腊神话都是后人根据古籍编写的。
第三节 荷马史诗
史诗的定义 • 狭义上,以记述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长 篇叙事诗叫史诗。 • 广义上,比较全面地反映某时期的社会面 貌和生活画面,结构复杂,画面宽阔,内 容丰富的叙事作品,后来指以传说的历史 事件为题材的长词。(如中国的格萨尔王 传、阿诗玛)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一、荷马问题和荷马史诗的形成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中最早重要作品,在古代不 仅被希腊人看作是文学作品的典范,而且被当成 生活教科书。在古典时期的雅典,每逢节日都要 向群众朗诵史诗,借以对公民进行教育。希腊人 就是从这里吸取有关天文、地理、历史、社会、 哲学、艺术、神话等各方面的知识。有的统过了一个从集体口头传唱到笔头文学的过 程,逐渐完美。
题材内容一半来自神话,一半来自历史事实。 反映了古希腊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时期的部落之间的战争。荷马史诗产生于 BC12-BC8之间,它们的情节都与发生于 BC12初的一次部落战争-特落亚战争有关。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次战争并非虚构, 特落亚是小亚细亚西北部一个非常富庶的 城市,是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交通枢纽, BC12住在希腊半岛上的一些希腊人部落, 联合向特落亚进攻(推举阿门家为首领), 引起一场持续十年的大战,最后希腊军毁 灭了这座城市,掠走了大批的财产和俘虏。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讲解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讲解
47
美狄亚的形象
是个热烈追求平等,带有原始特点的泼辣女 性形象。美狄亚聪明热情、敢作敢为。
美狄亚的反抗表明了她是一个勇敢的、聪明 倔强的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妇女中的英雄人物。 主要表现在她敢于报复:她不能忍受被遗弃,受 凌辱的遭遇。毒杀了公主和国王,对依仗权势欺 人者进行了报复;她又杀死了自己和伊阿宋的两 个孩子,对喜新厌旧、忘恩负义者进行了报复。 反抗精神达到了何等到强烈的程度
《俄瑞斯忒亚》 现存惟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部曲 阿特柔斯家族世仇
——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 《阿伽门农》特洛战争之后阿伽门
农被王后克吕墨斯特拉所杀 《奠酒人》王子俄瑞斯忒亚杀母为
父复仇 《报仇神》法庭审判王子无罪 35
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他把演员的数目由一个增至两个,并削减 了合唱队,使对话成为主要部分,这是由 集体的表演唱转变为戏剧的一个质的飞跃。
• 是一个富有道义感的悲剧英雄. • 是一个温情脉脉的具有现代人性意识
的古代英雄.
22
奥德修
• 《奥德修纪》中的主人公 • 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领袖。英勇、
顽强、战斗不息、智慧过人的古代 英雄。
• 他与惊涛骇浪和妖魔鬼怪搏斗,也
巧用智谋,勇敢地战胜了无数次艰 险。鼓舞他战胜困难的是他对部落 集体和对妻子的深厚感情。
42
在悲剧表演方面,他把演员增加到三个。 舞台上演员人数的增加可以使戏剧情节 能沿着不同的线索发展可以用次要人物 来丰富剧情。在布局方面具有很高的技 巧。人物配置往往采用对照手法,相反 的性格互相衬托,这就显得格外鲜明。
戏剧结构复杂、严密而又自然,布局也 紧凑、完美。语言能引起联想,为观众 所理解,但剧中人物却不理解,这种手 法可以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对话明快, 紧凑、十分巧妙。

外国文学笔记第一章 古 代 文 学

外国文学笔记第一章 古 代 文 学

第一章古代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人本色彩)西方古代文学: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源头早期基督教文学(神圣与超越色彩)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一、古代希腊文学(一)文学背景1.地理与政治2.经济与生活:戏剧节比赛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二)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荷马时代”(英雄时代):前12——前8世纪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时期公元前8——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是“古典时期”(雅典文学)构成其繁荣的要素(4点)A.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优越性;B.对外战争的胜利对民族自信心的鼓舞;C.奴隶制经济的繁荣;D.政府的提倡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还有抒情诗、寓言;散文、悲剧、喜剧、文艺理论。

1、抒情诗中琴歌成就最大:(双管歌、讽刺诗、琴歌)独唱琴歌代表诗人: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女性恋爱心理的刻画;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歌颂爱情和醇酒,诗风优雅、单纯、轻松,后世诗人模仿他的诗体,称“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

“崇高颂歌”典范2、《伊索寓言》(散文体动物寓言)拟人、对比的手法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3、“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的《长征记》。

“古典时期”4、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5、文艺理论: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理念说”与“灵感说”。

代表作《对话录》(主要有《理想国》、《斐德若篇》、《伊安篇》、《会饮篇》)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中叶主要成就:新喜剧(世态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世界名著欣赏选修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世界名著欣赏选修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第一章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文学概述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

其中,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另一个渊源是早期基督教文学],古罗马文学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

一、古希腊文学(一)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古希腊文学约从公元前12世纪末就已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世纪,历时千年。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荷马时代”:前12世纪末—前8世纪;(2)“大移民”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3)古典时代:前6世纪-前4世纪初;(4)“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中叶-前2世纪。

(二)“荷马时代”的文学成就“荷马时代”:前12世纪末—前8世纪。

因荷马生于这一历史时期而得名。

因荷马史诗描写英雄事迹,又称“英雄时代”。

主要文学成就: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纪》和赫西俄德的长诗《工作与时日》、《神谱》。

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原始初民的口头创作,在希腊各部落流传了几百年。

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这意思是说,希腊神话既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公元前9、8世纪时,欧洲文学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伟大的诗人荷马。

荷马给我们留下了两部史诗作品,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两部作品形成了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1.教谕诗: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荷马之后,出现了著名诗人赫西俄德(约公元前8世纪末—7世纪初)。

赫西俄德所写长诗《工作与时日》共828行,属于教谕诗,以诗人对他的弟弟的教训为主要内容。

它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也是第一部个人作品。

赫西俄德的另一首长诗《神谱》,描写宇宙的形成、诸神的谱系与斗争,成为神话学的重要史料。

(三)“大移民时代”的文学成就“大移民”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

此时形成中的希腊城邦经历了持续200年的对外移民运动,故名。

文学成就集中在两个领域:韵文的抒情诗和散文的寓言。

外国文学史完整笔记课件.doc

外国文学史完整笔记课件.doc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第一节概述古希腊与罗马文学是希腊与罗马民族氏族社会与奴隶社会的文学,是西方最古老的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一)古希腊文学形成的背景1、古希腊民族是海洋民族;2、古希腊文明是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融合,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二)古希腊文学的地位——西方文学的第一源头* 新神谱(俄林波斯神系)ppt(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分期1、“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前12 世纪-前8 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神话:(1)古希腊神话的起源:“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的产物。

[新^*新版~%](2)古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A、神的故事——旧神谱(前俄林波斯神系):B、英雄传说——赫拉克勒斯的传说(3)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A、神人同形同性,神话具有浓郁的世俗人本主义色彩;B、想象丰富,故事生动;C、象征隐喻中蕴含着人生哲理。

(4)古希腊神话的地位与影响A、“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马克思B、古希腊神话对后世西方文艺、文化有深远影响。

史诗:1、荷马史诗(见第二节)赫西俄德(约公元前8 世纪末-7 世纪初)作有现实生活题材的教谕诗《工作与时日》与神话诗《神谱》。

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尼克,在《神谱》中,她是泰坦神帕拉斯和斯梯克斯的女儿。

2、“大移民时代”(前8 世纪-前 6 世纪中叶)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分笛歌与琴歌等,代表诗人是萨福、阿那克里翁与品达。

[新版版#^&~]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抒情诗人,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寓言的汇编,是欧洲寓言的奠基之作。

集子中的寓言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故事,表现平民的思想感情与生活经验,结构简单,风格质朴。

3、古典时期(公元前 6 世纪-公元前 4 世纪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与文艺理论。

戏剧:见第三节文艺理论:柏拉图(前427 一前345)的文艺对话体著作有《理想国》、《婓德诺篇》等,重要的理论观点有“理念论”、“灵感说”等,他的唯心主义文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西方文学理论史整理版

西方文学理论史整理版

:西方文学理论史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理论1.希腊遗产特征——理性精神首先,理性精神体现在对理性自足作用的突出;其次,理性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希腊宗教的独特特征上,阿波罗崇拜,节制,追求平衡;再次还体现在希腊的社会风俗上,戏剧和诗歌创作是这种社会风俗的重要部分。

2.修辞批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首先,提出的是“虚构问题”,修辞学派为演讲服务,关注演讲的技巧,语言的文化使用问题,在演讲的过程中有叙事的过程,叙事中指其为虚构,文学本身即是虚构的艺术。

其次,探讨的是“语言与真理”的问题,语法研究的奠基人是普罗泰戈拉,他也是第一个区分名词的性的人,他的语法学成就成为了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起点;“正名”也是他提出的一个概念,应该作正确的措辞理解,这一概念旨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和认识的水平,从而使人们符合实际地运用语言;另外包括对“逻各斯”的理解,语言在语法意的规范使用,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

再次,包括了对韵律与形式美的研究,语言的文文学运用形式具有韵律性,单是形式不足以能给人以美感,使观众产生由心灵到肉体状态的一系列变化。

最后,强调“语言形式与情感”的关系,早期特别强调语言的劝诫性,越到后期,过多地强调语言的劝说作用,削弱了语言在表达真理这方面的作用,产生了“表达真理与传递感觉的悖论”。

缺点是:不顾整体,过于专注对细节的表达。

3.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学派组成部分:诗的本质、诗的社会地位、诗的作用首先是“诗与真理”的问题——柏拉图“洞喻”理论(《理想国》):表述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真理观,人在认识上的囚徒境地使得人的感觉往往是靠不住的,由感觉产生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人、因时、因地、因情而已,往往真伪不分,感觉无法提供真实的知识。

他划分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绵延无界的经验感官世界,另一个是有限的真实或理念的世界。

现实经验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但是艺术世界又是经验世界的摹本。

西方文学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学史名词解释

《欧美文学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1. 荷马时代:指古希腊历史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这一期间主要文学成就为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2. 古典时期:指古希腊历史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这一期间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的全面繁荣,包括悲剧和喜剧。

3. 希腊化时期:指古希腊历史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这一期间主要文学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的兴起。

4. 黄金时代: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14年,古罗马帝国由屋大维进行统治,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文学艺术也取得较高成就,史称黄金时代。

代表作家是奥维德,维吉尔,贺拉斯三大诗人和麦克纳斯文人集团。

5. 白银时代:从公元14年起的二百余年间,这一时期的古罗马文学称为白银时代。

该阶段的文学宫廷气息浓厚,内容多空洞的伦理说教,在成就上远逊于前一时期。

主要文学成就为讽刺文学和散文。

6. 松散的象喻:出自《荷马史诗》的一种表达手法,主要体现为在叙述中由大量的比喻构成一幅相对完整的画面。

7. 悲剧之父:指古希腊戏剧作家埃斯库罗斯,他奠定了西方悲剧的发展方向,为悲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史称悲剧之父。

主要代表作品为《普罗米修斯》与《俄瑞斯特斯》。

8. 喜剧之父:指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他成功将喜剧艺术定型,为喜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史称喜剧之父。

主要代表作品为《阿卡奈人》和《鸟》。

9. 麦克纳斯文人集团:屋大维执政时期,出于歌功颂德和发展文学艺术的需要,他命令手下亲信麦克纳斯召集各地文人组成文人集团进行创作,其中的代表作家有古罗马三大诗人奥维德,维吉尔,贺拉斯。

10. 命运悲剧:西方文学中与性格悲剧并立的一种基本悲剧类型,主要表现人的自由意志与盲目命运间的矛盾冲突,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典型代表。

11. 文人史诗: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开辟的史诗创作传统,与过去的民间创作不同,文人史诗在结构,语言,描写等方面力求精巧细致,追求史诗的文学性,体现了作者自觉的文学创作意识与强烈的思想感情。

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就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当欧洲绝大部分地区还处在野蛮状态的时候,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最早进入文明时期,它们相继由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并经历了奴隶制度的形成、发展、繁荣、衰落的全过程。

古代的希腊罗马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希腊罗马文学,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

它是欧洲最古的文学,也是全部欧洲文学史的源头。

第一节古代希腊文学概述繁荣原因: 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古代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它的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南端(即希腊半岛)、爱琴海中无数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

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地区,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奴隶制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后来,居住半岛北部的一些希腊人部落向南迁移,破坏了当地原来的文化,并在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岛屿上定居下来。

这时,希腊社会正处于氏族社会的晚期,即原始公社解体、奴隶制形成的阶段。

公元前八世纪后,奴隶制关系逐渐形成,希腊从氏族贵族统治向奴隶制国家过渡。

在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中,希腊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城邦。

到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奴隶制发展到繁荣阶段。

公元前四世纪,希腊的奴隶制开始衰落,直到公元前一四六年,希腊被罗马人灭亡,古代希腊的历史宣告结束。

希腊文学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即已开始,一直发展到公元前二世纪,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 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的希腊文学这是古代希腊氏族公社瓦解,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

《荷马史诗》全面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希腊社会的情况, 因此历史学家也把这一时期的希腊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在文学上,这是神话、史诗繁荣的时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 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希腊神话: 是原始社会中产生的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

后来在古代希腊的文学、哲学、历史著作中记录下来才得以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罗马文学 :远古(前12——476)
奴隶社会
中 世 纪 文 学: 中古(476——13世纪)
封建社会
人文主义:
(14—16)
古 典 主 义 : 近代 (17世纪)
启蒙主义:
(18世纪)
浪漫主义:
(19世纪前) 资本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后)
现 代 主 义 : 现代 (20世纪)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节 概述
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直接影响下形成 的:古罗马的神话几乎全盘接受了希腊神话,只不 过将神的名字改为了拉丁名(“宙斯”为“朱庇 特”;“赫拉”为“朱诺”;“阿佛洛狄特”为 “维纳斯”;“爱洛斯”为“丘比特”;“阿耳忒 弥斯”为“戴安娜”。
1、共和时期 :前240年——前27年 成就:喜剧 (受古希腊新喜剧的影响)
斯”受神的旨意率众到罗马建立新的国家的故事。 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6卷模仿《奥德修纪》,写海上漂流
后6卷模仿《伊利昂纪》
贺拉斯 —— 抒情诗集《歌集》
文 论《诗艺》提出“文学作品要有统一调和的美”,
被古典主义奉为经典。 他还提出了 “寓教于乐”的原则(喜剧理论)。
奥维德 —— 《变形记》,是一部古代神话汇编,由250个故事组成。从
“新喜剧”——是同阿里斯托芬时代的喜剧相对而言的。它回避政治 和重大的社会问题,以描写家庭生活 和爱情故事为主。虽然缺乏深广的思想 内容, 但它在旧喜剧的基础上,开辟了新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型人物,艺术 上则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有点像现代的歌剧。但年久失传,很少 有作品流传下来。
4、古罗马文学概况
2、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文明史上的地位
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 “两希” :希 腊 —— 欧洲文明
希伯莱
3、古希腊文学概况
(1)英雄时代: (荷马时代) 前12世纪——前8世纪
氏族社会
奴隶社会
文学成就: 神话——希腊神话
史诗——荷马史诗
(2)大迁移时代: 前8世纪——前6世纪
雅典等城邦形成
文学成就:抒情诗——萨福:“第十位缪斯”
月亮神
智慧女神
爱和美神 子女
战神
赫淮斯托斯(跛足 第一次笑)
赫耳墨斯
卡奥斯(混沌神):天 地 (盖亚)
母子通婚 第一代天神: 乌拉诺斯
第二代天神: 克洛诺斯 瑞亚
第三代天神: 宙 斯 波塞冬 哈得斯 赫拉 得墨忒耳 赫斯提亚
兄妹通婚
2、英雄传说(主体是人 半人半神 智勇超人 )
反映古希腊人对祖先的崇拜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和社会斗争 英雄传说以不同地区的英雄或历史事件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列主要包括:
寓 言——伊索寓言
《狼和小羊》《农夫与蛇》 《龟兔赛跑》《乌鸦与狐狸》
萨福画像
(3)古典时期: 前6世纪——前4世纪 奴隶制全盛时期 成 就 戏剧:三大悲剧家 一大喜剧家
散文:历史散文——希罗多德
演 讲 辞——苏格拉底
文论: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4)希腊化时期: 前4世纪——前2世纪
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希腊,并在帝国 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明传播至东方,史称希腊化时代。此时的古希腊文学 已经接近尾声,希腊文明的中心也逐渐由雅典迁移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这 一时期希腊文学的特点是脱离现实,讲求辞藻,追逐伤感情调。比较有成就 的领域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开天辟地写到罗马。内容描写希腊罗马神话中人和神变成 动物、植物和石头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些变形的故事反映 罗马贵族社会的道德风貌。 其中,故事套故事,人物讲 故事等方式对薄伽丘、乔叟等都有影响。
3、白银时期 :(17年——130年)
成就是 ;“铭文诗”和“讽刺诗”
第二节 希腊神话
一、神话的概念
指人们在求生存的过程中,对自然现象通过幻想和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
故事性强 完整、曲折 (善于抓住转折、突变来展开情节) 哲理性强 寓意深刻
【“普罗米修斯造人”——“女娲造人”比较】
曲折
概略
【“美狄亚复仇” —— “嫦娥奔月”】
心理
哲理
美狄亚:祈求-抱怨-狂暴-努力劝说-假装不再怨恨-杀子 嫦 娥:不铺陈,不延宕,不留伏笔,不前后勾连,历史叙述
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之初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
做的解释和说明。
二、希腊神话的内容
1、神的故事(主体是神)
前奥林波斯神系: 宙斯成为天帝前 (神系构成)
奥 林 波 斯 神系: 宙斯及十二主神
宙斯
——
波赛冬
——
哈得斯
——
赫拉
——
得墨忒尔 ——
阿波罗
——
阿尔忒弥斯 ——
雅典娜
——
阿佛洛狄特 ——
阿瑞斯
——
匠神
——
神使
——
雷电
海神
兄弟
冥王
天后
姐姐
农神
太阳神
普劳图斯:写过100多部,
流传下来20部。
《孪生兄弟》——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
2、黄金时代 : 前27年——17年(奥古斯都——“神圣”)
屋大维统一了全国,文学创作也达顶峰。 成就:诗歌 三大诗人
维吉尔 —— 《埃涅阿斯纪》 第一部文人史诗(歌颂屋大维的丰功伟绩)。
史诗叙述的是特洛亚城被希腊联军攻陷之后,特洛亚英雄“埃涅 阿
1、古希腊文化的精神内核 古希腊人:“正常的儿童” 天性——健康/率真/自我 “原欲” “人本主义”:“人”的主体意识(人-
自然) 自由意志 (个人-集体)
(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人神对立)
2、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渊源
1、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的关系(为什么放在一章)
渊源、承接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欧洲文明 (桥梁)
性情——不食人间烟火
山”)
(性格不突出、不细致 “共工怒触不周
(中国小说人物描写的粗略化)
2、体系最完备、艺术最优美
体系完备 : 神的故事有“谱系”,英雄传说有“系列” ( 与中国比
较)
艺术优美 : 想象力强(能工巧匠“代达罗斯”的故事——被关在“米
诺 斯迷宫”里,用腊和羽毛做了两副翅膀,使自
己和儿子飞出了迷宫。 潘多拉盒的故事等)
伊阿宋智取金羊毛系列 俄底浦斯王系列 奥德修斯系列(特洛亚战争斯巴达军师) 赫拉克勒斯系列(十二大功勋)
三、希腊神话的特点
1、人神同形同性 具体表现:外表——人的外形 性情——人的性情
宙斯的霸道、好色; 赫拉的妒忌; 女神们的虚荣等
【 与中国神话相比】外形——黄帝的四张脸;
王母的豹牙; 伏羲女娲的蛇身
黄 土造人。剧务,力不暇接,乃引绳亘于泥 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贤智者,黄土人 也;贫贱凡庸者,引亘人也”。
《风俗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