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11轮回选择(2学时)
作物育种学_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作物育种学_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085e17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9.png)
作物育种学_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绿色革命”与小麦矮源有关。
答案:农林10号2.我们一般将天然异交率的作物视为自花授粉作物。
答案:<4%3.“雌雄异花,异熟”为的花器构造特点及开花习性。
答案:异花授粉作物4.无性繁殖系品种群体内的基因型在:答案:个体间一致,上下代间一致5.晚稻的感温性和感光性分别为。
答案:强、强6.在杂交育种中,利用系谱法进行三交后代处理时,在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代开始在优良系统中选择优良单株。
答案:三交F1,三交F27.在四交时,一般农艺性状较好的亲本放在第次杂交。
答案:38.利用系谱法进行复交后代处理时,在代开始出现系统群。
答案:复交F39.在杂交育种中,利用单籽传法时,在代进行单株选择,下一代对进行比较和选择。
答案:F5,株系10.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远缘杂交所得F1染色体加倍后获得的多倍体一般为。
答案:异源多倍体11.八倍体小偃麦是。
答案:异源多倍体12.染色体组成为A1A1A2A2的物种为。
答案:区段异源多倍体13.下列人工诱变育种的优点不正确的是:答案:普遍提高产量14.大多数情况下,寄主植物的抗病基因为基因控制;病原物的毒性基因为基因控制。
答案:显性,隐性15.在作物抗病育种中,对于病原菌的鉴定要用到鉴别寄主,理想的鉴别寄主应为一套。
答案:近等基因系16.在寄主和病原物的基因对基因学说中,病原菌的基因只能克服寄主植物中相对应的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
答案:毒性,抗病17.用以标示目标基因的DNA序列称为:答案:分子标记18.SNP是以为基础的DNA标记。
答案:DNA序列分析19.下列不属于利用转基因方法培育的品种是:答案:小麦品种郑麦902320.Western杂交是在水平上对外源基因进行的鉴定。
答案:翻译21.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主要为哪种杂交种?答案:单交种22.下列作物品种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的是:答案:玉米双交种水稻杂交种玉米单交种23.克服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方法有:答案:杂种染色体加倍法杂种胚的离体培养回交法24.自交系间杂交种主要有:答案:双交种综合杂交种三交种单交种25.小麦面筋主要是由下列哪些蛋白质含量多少决定?答案:麦谷蛋白醇溶蛋白26.加速优良单株繁殖系数的方法有()。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1)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2c41d7e1172ded630b1cb694.png)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DUS,选择育种,聚合杂交,杂种优势,体细胞杂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⑪、⑫、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⑬、⑭、群体品种和⑮;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⑯、⑰、⑱;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⑲;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⑪衰退⑫增强⑬不变⑭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⑪无孢子生殖⑫二倍体孢子生殖⑬不定胚生殖⑭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⑪大⑫小⑬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⑪有效⑫无效⑬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⑭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⑪好⑫不好⑬易行(成本越低)⑭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⑪显性假说⑫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⑬超显性假说⑭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⑪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⑫花粉⑬种子⑭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⑪种间杂交⑫属间杂交⑬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⑭)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⑪优势小种⑫次要小种⑬生理小种⑭)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⑪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⑫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⑬轮回选择⑭)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作物育种学玉米各论 教案
![作物育种学玉米各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b4460a4b73f242336c5fee.png)
自交系数量少,而且这些自交系又仅仅来自少数几个基本种质所造
成。
在美国广泛利用的主要种质有三种:Reid
Yellow
Dent,Iodent,Lancaster Surecrop等,只有不到20%的杂交种含有
其他种质的自交系。
在我国广泛利用的种质主要有四种:Lancaster Surecrop,改良
Reid,唐山四平头和旅大红骨,占79.8%,只有约20%的杂交种含有
Inbreds
北方硬粒性×南方马齿玉米 ↓
玉米带马齿玉米 (1900)
↓ 自交系 (1920~1940)
↓ B14 “瓶颈” B37 C103 Oh43 B73
遗传变异
复合种
改良品种 综合种 ↓ 轮回选择 ↓ 自交系
外来种质
遗传分歧
图
种质 “瓶颈” 现象
基本种质(Basic Germplasm):是指并长期开放授粉的 地方品种 基本重组种质(Basic Recombined Germplasm):是指用2 种以上基本种质合成的开放授粉品种; 复合种质(综合种质)(Synthetic Germplasm):是指用 多个来源不同的自交系合成的综合种; 基础种质(Base Germplasm):是指遗传基础复杂的开放授 粉品种,包括基本种质、基本重组种质和复合种质(综合 种质) 自交系种质:是指每个具体自交系的遗传背景; 外来种质:在当地不适应的种质; “玉米杂交种种质茎瓶”是由于在玉米杂交种选育中高频率应用的
表Ⅱ-4-1 2004年世界稻、麦、玉米面积和产量
作物
面积
总产
亩产
1
小麦
(2.15亿ha)
6.27亿吨
2907 kg/ha
2
作物育种技术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
![作物育种技术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https://img.taocdn.com/s3/m/01271ec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9.png)
作物育种技术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绪论单元测试1.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依据课程岗位工作流程,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是核心。
()A:错 B:对答案:B2.课程定位以企业调研为基础,以满足岗位需求为目的,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执行力培养目标。
()A:对 B:错答案:A项目一测试1.作物育种的实质:()A:作物的进化 B:选择 C:遗传 D:作物的人工进化答案:D2.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A:不起作用 B:起主要作用 C:起有利作用 D:起一定作用答案:D3.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 B:地域型 C:生态型 D:地理型答案:C4.下列作物中授粉方式不同的作物为()。
A:水稻 B:豌豆 C:小麦 D:高粱答案:D5.农作物品种必须具备三性()A:地域性 B:特异性 C:一致性 D:稳定性答案:BCD6.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的遗传特点是()A:品种遗传基础复杂 B:天然异交率高 C:自花授粉 D:自交衰退严重答案:ABD7.育种上利用的是可遗传的变异.()A:错 B:对答案:B8.在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A:错 B:对答案:A9.作物育种的过程,其实是作物在人工控制下的进化过程。
()A:对 B:错答案:A10.自花授粉作物自交有害,异花授粉作物自交无害。
()A:对 B:错答案:B项目二测试1.下列哪些性状适应机械化操作?()A:落粒 B:生长整齐 C:株型紧凑 D:成熟一致 E:结实部位适中答案:BCDE2.高产育种的策略主要有()A:品质育种 B:高光效育种 C:理想株型育种 D:矮杆育种答案:BCD3.按育种实用价值可将种质资源分为()A:地方品种 B:野生近缘种 C:原始栽培类型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D:主栽品种答案:ABCD4.保存种质资源的方法有()A:贮藏保存 B:种植保存 C:离体保存答案:ABC5.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可利用的一切基因资源,它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
作物育种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作物育种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0e8cdb2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a.png)
作物育种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农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作物育种的过程,其实是作物在人工控制下的进化过程。
参考答案:对2.由于作物育种中的选择主要为人工选择,可以脱离自然选择来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进而培育成可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品种。
参考答案:错3.品种是植物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参考答案:错4.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标志性成果。
参考答案:错5.CIMMYT是指:参考答案: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6.IRRI是指:参考答案:国际水稻研究所第一章测试1.自花授粉作物表现型与基因型相对一致;异花授粉作物表现型与基因型常常不一致。
参考答案:对2.自花授粉作物自交有害,异花授粉作物自交无害。
参考答案:错3.虽然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异质,个体杂合,杂合体分离,遗传基础较复杂;但不断自交可导致基因型纯合。
参考答案:对4.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自花授粉作物参考答案:小麦、大麦、大豆、水稻5.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异花授粉作物参考答案:甘薯、银杏、蓖麻、玉米6.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参考答案:高粱、棉花、粟、蚕豆第二章测试1.目前,我国作物育种目标中,高产仍为第一位。
参考答案:对2.任何作物中的任何品种都具有时间性和区域性。
参考答案:对3.作物高产的关键是各种产量因素的合理组合,从而得到产量因素的最大乘积。
参考答案:对4.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南方稻区,选育大穗、大粒型高产水稻品种;北方稻区,选育矮杆、叶面积较大的高光效水稻品种。
参考答案:对5.在优质品种选育方面,品质指标越高,品种品质越好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遗传多样性中心不一定就是起源中心,起源中心不一定是多样性的基因中心。
参考答案:错2.由于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大多可以作为品种进行推广。
参考答案:错3.初级基因库一般包括种内各种材料;次级基因库包括种间材料和近缘野生种;三级基因库包括种间以上材料。
作物育种学总论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作物育种学总论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1dfce2fb524de518964b7d45.png)
可育株经后代鉴定,选择优良株系中优良 单株,一半混合作为下一轮互交群体中 的授粉者,另一半纳入常规育种试验。
第六节 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一.复合杂种群体的形成 4个以上亲本杂交形成的杂种群体 第一种方法:
A1 × B1 F1× A1 BC3F1 A2 × B2 F1× A2 BC3F1 A3 × B3 F1× A3 BC3F1
aa ×
B C D
第一季 种植每个群体的F2,从中分别选择 具有目标性状的不育和可育株, 不育株与其它群体的可育株杂交, 混收杂交种子。 第二季 将所有F1杂交种子混播,不选择, 混收种子。 第三季 种植F2,选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
2.改良基础群体 从基础群体中,根据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对 不育株进行表型混合选择,对可育株进 行单株选择。 选择的不育株与可育株互交的种子,产生 第一轮杂交群体(C1)。 单株选择的可育株种子可供后代鉴定 不育株上的种子产生第二轮杂种群体。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意义 第二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 第三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四节 轮回选择法 第五节 雄性不育性 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第六节 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意义
三.群体改良的途径: 轮回选择 利用雄性不育性 形成不同的变异类型群体
第一季 将入选的基因型,保留部分种子,其余 的种植在隔离区内,自由授粉,分别收 获天然多交的种子。 第二季 测定配合力,选出配合力最高的基因型 5-10个。 第三季 中选材料相应的原始个体或系统的自交 后代,种植在隔离区内自由授粉,这一 世代称综合-0(s
BC3F1互交,以后选择优良个体随机杂交
一.复合杂种群体的形成
第二种方法: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0b9a6a084868762caaed5ec.png)
第十一章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第一节群体改良群体改良包括品种群体改良和杂种群体改良,这里所指的群体改良是指杂种群体改良,包括杂种品种(非纯系品种)。
1群体改良的意义(1)现代育种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对品种的要求提高了;第二,涉及的目标基因增多了;第三,品种更新速度加快了,要求提高育种效率。
因此,要求育出的群体变异范围宽,并能不断进行选择和利用。
群体改良是现代育种的基本要求。
(2)一般的杂交育种通常只涉及极少数基因型,如单交只涉及两对基因型。
后代的变异范围不宽,遗传基础狭窄,难以选到有利的基因型。
如一个高产品种与一个低产品种杂交,由于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后代很难选到产量超过高产的品种,除非与高产品种继续回交。
(3)一般的杂交育种,只选择适合自己要求的材料,其余则丢弃,包括有可能重组出有利基因型的材料均丢弃了。
当要进行新一轮育种时,又从原始材料的观察与杂交开始。
耗时太长。
本章只介绍杂种群体改良的一般方法。
具体途径因作物种类,作物的繁殖方法以及育种的要求而不同。
2 群体改良的方法2.1 轮回选择法概念:从某一群体中选择理想个体,进行互交,实现基因和性状的重组,从而形成一个新群体的方法。
基本步骤:a、产生杂交后代,形成一个原始杂种群体;b、从原始群体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c、当选的优良个体互交、重组,形成新群体,再从该群体中鉴定和选择优良个体,进行新一轮的选择。
意义:a、提高群体内数量性状有利基因频率,不断选择有利基因。
淘汰不利基因的结果。
b、打破不利的基因连锁,增加有利基因重组的机会。
多次互交的结果。
c、使群体不断地得到改良并保持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增加适应性。
系谱法常使有利基因丢失。
d、把育种工作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提高育种效率。
2.2 回交改良法在普通的杂交育种中,群体的遗传变异范围与群体的平均表现之间是有矛盾的。
如:A 是一组高产亲本,有6个品种;B是一组低产品种,也有6个亲本。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68983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8.png)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强作物抗病性C. 提升作物营养价值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杂交育种的步骤?A. 亲本选择B. 花药培养C. 人工授粉D. 后代筛选答案:B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什么?A. 快速鉴定遗传特性B. 降低育种成本C. 缩短育种周期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遗传变异的环境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类型D. 基因编辑答案:D5. 作物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抗病性增强B. 生长速度加快C. 产量提高D. 适应性增强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混合选择D. 随机选择答案:D7. 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杂交成功率?A. 亲本的遗传差异B. 环境条件C. 授粉技术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在作物育种中,自交和回交的目的是什么?A. 纯化遗传背景B. 增加遗传多样性C. 引入新的性状D. 提高产量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细胞工程技术?A. 花药培养B. 体细胞杂交C. 基因枪转化D. 组织培养答案:C10. 作物育种中,远缘杂交的主要挑战是什么?A. 杂交不亲和性B. 后代不育C. 遗传重组困难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12.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技术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去雄、套袋13. 分子育种技术中的“MAS”代表的是________。
答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14. 作物育种中,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快速获得纯合系。
答案:单倍体培养15. 作物育种中,选择指数的制定需要考虑性状的________和________。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复试-作物遗传育种[试题]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复试-作物遗传育种[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58c8f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9.png)
一、名词解释(20分)0基因型频率:在群体遗传学中,某一种基因型个体数在总群体中所占的比率称基因型频率0同形异位现象:器官形态与正常相同,但生长的位置完全不同。
0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是由DNA与蛋白质组合成的复合物,也是构成染色体的结构。
0、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座的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0、性导:细菌细胞在接合时,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过程。
通常利用F'因子(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的性因子)来形成部分二倍体。
0、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特定群体,该群体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0、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自花花粉落在柱头上,不能发芽或发芽后不能受精结实的特性。
、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0、近等基因系:除了某一两个基因外,其他基因都相同的两个遗传材料,通常是经过饱和回交形成的除了目标性状有差异,其他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遗传材料(品系)。
0、轮回亲本: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0二、简答题(45分)01、相互易位杂合体半不育的原因。
0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03、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04、同源三倍体不育的原因。
05、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性及远缘杂交存在的困难。
06、转基因育种的程序。
07、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各类型的育种特点。
08、人工诱导产生单倍体的途径。
09、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每种方法举出一两种作物为例。
0三、论述题01、论述基因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20分)02、由于病菌生理小种变异,某作物品种丧失对某病害的抗性,其一近缘植物由此抗性基因,且抗性为显性。
是设计完整的改良这一品种的育种技术方案。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9015e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9.png)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绪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
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选择的理论与方法;?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4.种子产业化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农艺师职称考试种植业卷复习题(含答案)
![农艺师职称考试种植业卷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2cd44783e0912a2162ace.png)
第二章 粮油作物育种
复习参考题
水稻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雄性不育系:雌雄同株植物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
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品系。
2.雄性不育保持系:当作为父本与雄性不育系杂交时,能使 F1 保持雄性不育性的植物品系。
3.雄性不育恢复系:雄性不育恢复系是指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的
11.冻害:指零下低温所造成的伤害和死亡。
12.寒害:零下低温所造成的伤害和死亡或 0℃以上不能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要求的低温
对小麦的危害。
13.异附加系:在小麦原有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或一对外来染色体的系。
14.异代换系:异种的一条或一对染色体取代小麦中相应的染色体的系成为异代换系。
二、填空题
2、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 穗数 、 粒数
和 粒重 。
3、稻米品质具体包括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1
4、水稻的最重要的两大病害是指 稻瘟病 和 白叶枯病 。 5、普通栽培稻分 籼稻 、 粳稻 2 个亚种。 6、普通栽培稻为 二 倍体,染色体组为 AA 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4 (或性细 胞染色体数为 12 )。 7、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依恢保特性不同可分为 野败 型 和 红莲 型 2 种代表类 型,从遗传特点来看前者属 孢子体不育 不育,后者属 配子体不育 不育。 8、杂交籼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雄性不育质源是 野败型 型细胞质,杂交粳稻中应用最多 的是 BT 型细胞质。 9、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 不育 ,可用于 生产杂种 ;在短日照 条件下表现 可育 ,可用于 繁殖不育系 。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水稻穗数的遗传力较低,早代选择的效果不好。( √ ) 2、水稻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好。( × ) 3、水稻粒重的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好。( √ ) 4、2 个早熟水稻品种杂交,有时 F1 抽穗期明显推迟,往往是由于感光性基因互补所造成。 (√) 5、早稻及中稻属于光照反应极弱或弱的类型。( √ ) 6、早稻及中稻属于光照反应极强的类型。( × ) 7、晚稻的感温性最强,出穗期早迟主要受感温性所支配。( × ) 8、晚稻品种属于光照反应极强或强的类型,在延长光照的情况下,出穗期将明显推迟。 (√) 9、籼、粳杂交,性状稳定较快,育成品种的周期较短。( × ) 10、籼、粳间具有许多可以互补的优良性状,因此容易育成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 ) 11、籼、粳杂交 F1 有明显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因此容易育成高产新品种。( × ) 12、测交是恢复系选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 ) 13、恢复系对不同胞质不育系的恢复力具有选择性。( √ ) 14、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不仅受光照长度影响,也受温度高低影响。(√ ) 15、三系法的恢复系也可用于两系法配制杂交稻组合。( √ ) 四、问答题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18016e580eb6294dd886ccd.png)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玉米育种途径和方法----轮回选择什么是轮回选择呢?轮回选择主要用来改良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提高群体的平均值,保持群体内丰富的遗传变异,以供近一步选择之用。
轮回选择是现代的植物育种工作不仅是要在当前培育出优质、高产、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更要考虑到能在长远的时期内在保持现有的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作物的遗传基础,以便为今后长远的育种目标服务。
轮回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轮回选择在于为育种家提供改良了的种质,使其中有利的等位基因频率得到提高。
同时,还可以改良种质的适应性,使其适应本地的环境条件而良好的生长,成为新的种质资源。
我们育种工作中,目前育种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是系谱法,尽管育成的品种能基本上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但育成的品种的遗传基础非常狭窄,加之各个育种单位在进行新品种选育的工作中,所利用的种质基本上雷同,使得当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的遗传基础单一。
另一方面,在育种工作中,育种工作者面临的性状大多数是数量性状,由大量的基因控制的。
而育种工作中,常用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的系谱法,这对数量性状的选择是非常不利的。
从理论上讲,如果决定某一数量性状的基因有20对,在一个杂交后代群体中,出现20对基因位点均为有利纯合基因的概率只有(1/4)20,为了选育出这样一个个体,所需种植的群体是非常大的。
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是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的。
也就是说:不可能将所有的符合要求的优良基因集中到一个个体内。
因此作物遗传育种工作者必须制定出一个育种方案,这个方案既不需要种植很大的群体以供选择,又能使群体中的优良基因的频率不断提高,优良基因的集中程度不断加大,从而使育种工作者能够选育出优良基因较多的个体。
轮回选择就是具有这种特点的育种方案。
轮回选择是创造群体改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从原始群体中根据一定的目标性状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体,并在以后的世代中使它们重组,以产生新的群体,在此基础上,再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创造优良基因频率较高(或具有丰富基因储备)的改良群体。
轮回选择
![轮回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fba4a1a964bcf84b9d57bff.png)
2.2轮回选择的主要方法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者针对不同作物的不同繁殖方式,不同研究目的和育种目标.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轮回选择方案(Comstock等.1949;Sprague,1952;Hallauer等,1967).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群体内的轮回选择,用于改良单个群体的相关性状,另一类是杂种优势理论引发的现代育种技术—群体间的相互轮回选择,以同时改良两个群体为目标(Hallauer,1985;潘家驹,1994:刘纪麟,2000),2.2.1群体内轮回选择2.2.1.1混合选择(Mass recurrent selection)混合选择法是最基本最常用,也是古老的群体改良方法。
它的工作程序是:按改良的目标性状,从原始群体中根据表型选择个体,中选个体进行互交,收获其籽粒构成下一轮选择起始群体。
其特点是时间短〔完成1轮选择只需1年)、费用低、简单易行。
许多地方优良品种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应用这种方法选育而成。
因为简单,混合选择被用来改良多种作物的不同性状。
如玉米的适应性、穗长、熟期、抗倒伏、C02交换率、产量(Halluaer,1987;C..Mycraua等,1997;赖仲铭等.1983);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吴政卿,雷振生等.2002);苜蓿对枯萎病和害虫的抗性(Lewers等,1997)。
利用混合选择对玉米果穗向长、短两个方向选择的试验表明,经过15个轮次的混合选择.穗长由原始群体的18cm变成了长穗群体的22cm和短穗群体的13cm,可见混合选择对穗长的选择是有效的。
对天然授粉品种Krug 分别进行14轮混合选择,8轮半同胞轮回选择和8轮S1选择,试验表明:经过14轮的混合选择,Krug群体产量没见增加太多,反而伴随着出现了某些农艺性状的不利倾向,半同胞选择和S1选择则不仅提高了群体产量,还改善了群体的农艺性状。
这表明混合选择对遗传简单、遗传力较高的性状,例如穗长、株高、病虫害的抗性、早熟性等的选择是有效的,但对复杂的性状,如产量、配合力等的选择效果就不明显.而且常常伴随着出现不良性状,如植株变高,生育期变晚,倒伏增加等。
作物育种学各论(玉米)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玉米)试题库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e2485f69dc5022abea0002.png)
作物育种学各论玉米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玉米自交系:单株玉米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和选择,最后育成的基因型相对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群体。
2、一环系:从异质杂合的群体品种或综合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3、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4、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
5、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
6、双交种:先选用四个自交系分别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而成双交种。
7、S型雄性不育系:育性不稳定、配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3表现显性、抗玉米小斑病8、T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1和Rf2 表现显性互补、高感玉米小斑病9、C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4和Rf5 表现重叠作用、抗玉米小斑病10、孢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的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11、配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所决定。
12、测验种:在测定配合力时,用来与被测系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称为测验种。
13、测交种:测交所产生的杂种。
14、轮回选择:轮回选择是反复鉴定、选择、重组的过程,每完成一次鉴定、选择、重组过程便称为一个周期或一个轮回。
15、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
16、普通甜玉米:以su1为基础。
在乳熟期,纯合su的复原糖和蔗糖含量增加,尤其是水溶性多糖〔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增多,使支链淀粉变为水溶多糖。
17、超甜玉米:以sh2和以bt1,bt2为基础,sh2突变体子粒的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10倍,其作用是在胚乳发育过程中阻止蔗糖向合成淀粉底物的转化,故使胚乳中蔗糖含量增加,淀粉减小。
能较长期地保持高糖分水平。
18、杂种优势群:是指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多有利基因、较高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
作物育种学(双语)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作物育种学(双语)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7608062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9.png)
作物育种学(双语)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群体内改良的轮回选择包括混合选择法、改良穗行法选择法、自交后代选择法、半同胞和全同胞选择法。
参考答案:正确2.水稻南种引北,往往会出现生育期缩短,抽穗提前的现象。
参考答案:错误3.1.选择可以作为独立的育种方法来选育新品种吗? ( )参考答案:可以4.超亲育种是指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同一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越任一亲本的类型参考答案:正确5.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参考答案:气候条件6.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与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参考答案:错误7.在(甲×乙)×(丙×乙)和〔(甲×乙)×乙〕两种杂交方式的后代中,乙亲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错误8.选择具有遗传效果的前提条件是有( )参考答案:可遗传变异9.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 )品种参考答案:同质杂合型10.约输逊通过菜豆的研究指出:不论是在遗传基础混杂的群体中还是在纯系内,选择都是有效的。
参考答案:错误11.品种提纯复壮时,侧重于典型单株而不是优良单株的选择。
参考答案:正确12.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参考答案:3/813.下列哪些作物属于异源多倍体?参考答案:甘蓝型油菜_棉花_小麦14.选择和重组是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改变的主要因素和动力。
参考答案:正确15.作物杂种优势遗传机理主要学说有: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上位性假说等参考答案:正确16.二倍体基因型为AaBbCC植株可以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参考答案:417.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 ) :参考答案:测验种18.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特性(DUS):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参考答案:正确19.杂交种就是杂交育种参考答案:错误20.某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为几个?参考答案:4821.染色体倒位只存在基因的位置效应而不表现剂量效应参考答案:错误22.利用杂种优势的品种类型往往是杂交种品种参考答案:正确23.全同胞轮回选择是指中选植株和一个共同的测验种进行测交,鉴定每一株半同胞后代的性状表现,表现好的中选个体互交组成新的群体。
作物育种学总论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作物育种学总论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88c7d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2.png)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减少环境 及不良基因型的影响 把鉴定、选择、重组和控制授粉有机地结合起来
3、自交后代选择(S1 or S2 Selection) 由于S1或S2选择主要根据表型表现进行选择
对加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改良效果较好,S2 选择 较之S1选择更有利于隐性有利基因选择改良 。
缺点是完成一轮改良所需时间较长,费较高.
2)全同胞轮回选择(Full-Sib Recurrent Selection,简记为FRS或FS)
第一年,在基础群体中,选200以上个单株成对杂交,全同胞家系种子分为 2份
第二年,进行重复试验鉴定全同胞家系,选择好的
第三年,入选家系的种子隔离区种植,互交
(二)群体间遗传改良方法 相互轮回选择(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简记为RRS) 主要目的 :通过两基础群体的改良,使它 们的优点能够相互补充,从而提高两个群 体间的杂种优势。
4、轮回选择(Recurrent Selection)
原始群体(优良自然 群体或人工合成)
第一年 选100以上 优株S0自交
测验种×S0
第二年 室内妥善保 存自交种子
第三年 互交区
测交种比较试验
据测交试验, 选10%优系
第一轮改良群体
1)半同胞轮回选择(Half-Sib Recurrent Selection,简记为SRS或HS)
3、充分重组,提高最优良基因重组体出现的 频率
4、自花授粉作物的异交化问题
导入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建立异交群体。
四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一)群体内遗传改良方法
1、混合选择法(Mixed Bulk Selection) 优点: 时间短,费用低,简单易行 缺点: 混合选择不易排除环境的影响和有效 淘汰不良基因型,容易误选,致使改良效率不 高和效果不佳。
小麦轮回选择的程序和方法
![小麦轮回选择的程序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f7141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0.png)
小麦轮回选择的程序和方法
小麦轮回选择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种植方法,它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来促进土壤的肥沃度和植物的生长。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并且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性。
小麦轮回选择的程序和方法如下:
1. 选择合适的作物:小麦轮回选择的重点是选择合适的作物,这些作物应该有助于保持土壤的健康和营养,并且能够增加土壤中重要营养元素的浓度。
例如,一年可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
2. 轮流种植:根据计划,每个季节都种植不同的作物。
例如,在一年中的第一季度种植小麦,第二季度种植玉米,第三季度种植大豆。
每个季度结束后,留下的植物残渣会在土壤中分解,为下一个季节的作物提供营养。
3. 加入有机物:在轮作作物期间,应该经常添加有机物质,例如堆肥、骨粉、石灰等。
这些有机物质能够促进土壤的健康,为作物提供营养,从而增加产量和品质。
4. 控制草木害:小麦轮回选择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可以控制草木害的生长。
可以用有机的方法(例如除草剂和茶叶水)来控制草木害的生长。
总之,小麦轮回选择是一种能够增加土壤肥沃度和作物品质的
传统农业种植方法,通过适时选择不同的作物来保持土壤的健康和营养,控制草木害的生长,最终获得更加丰收的农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20-30个全同胞家系 互相交配形成C1群体
选择单株,互相杂交构成全同胞家系
4、S1轮回选择(S1 progeny recurrent selection)
利用单株自交进行试验的群体 内改良的方法。根据自交后代的 性状进行鉴定。
基础群体C0
S0选株自交,收获中选的S1种子 S1代鉴定,若能在开花前进行选择 可对中选的S1株进行互交
异水平,增强适应性,以供进一步选择之用; 4.作为育种工作的战略思想,把短期的和中
期、长期的育种目标结合起来。
四、基础群体的建立和培育
1.亲本性状的表现和亲本间的亲缘关系; 2.组成基础群体的亲本数目; 3.培育基础群体必须进行互交的世代数。
基础群体的建立
• 开放授粉品种
–地方品种+外来品种
• 复合品种
中选的S1代互交形成C1群体
5、S2代轮回选择
(S2 progeny recurrent selection)
基础群体C0
选择S0株自交,收获S1种子 鉴定S1代,S1代自交,收获S2种子
鉴定S2代,收获优良S2代 另一半中选S1或S2代互交形成C1
6、双列选择交配体系(Diallel
selective malting system DSMS)
数量性状 连续分布 多基因 影响大
质量性状 不连续分布
单基因 影响小
1对基因控制: 2对基因控制: ….. 20对基因控制:
通过选择打破群体的遗传平衡,提高优良基因频率
与选育品种或自交系 相比,群体改良是实现 中长期育种目标的育 种手段。
如何进行群体遗传改良?
群体改良的途径
选择 重组
1. 轮回选择 2. 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3. 不同变异类型群体的形成等
Recurrent Selection)
半同胞轮回选择的常用方法是中选的植 株和一个共同的测验种进行测交(测 交后代组成半同胞家系),鉴定每一 株半同胞后代的性状表现, 表现好的 中选个体互交形成一个新的群体。
基础群体C0
按表型进行个体选择 当选株与测验种杂交同时自交
种植测交 根据测交表现决定当选单株
个体内部基因型? 个体间基因型?
基因频率
A=p a=q p+q=?
基因型频率
AA=p2 aa=q2 Aa=pq p2+q2+2pq=?
个体间进行完全随机交配,子代的基因、基因型频率保持与亲代完全一致
选择和基因重组是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改变的主要因素和动力
数量性状 vs 质量性状
性状分布 基因数量 环境影响
群体改良的意义
使原始品种群体聚集大量基因,扩大其变异范围 并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
从改良的群体中能够不断地分离出优良类型(新 的变异类型);
群体本身仍能保持一定的变异范围,供人们继续 选择和利用;
杂种群体常选常新,成为日益充实、永不耗竭的 种质库
孟德尔群体
一个群体内,个体间随机交配,孟德尔的遗传 因子以各种不同方式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二)群体间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高点体 主
两能的 要
个够改 目
群互良 的
体相, 是
:
的 杂 种 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补 充 , 从 而 提
使 它 们 的 优 缺
通 过 两 个 群
第三节 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一、隐性雄性不育性在大麦、小麦等作 物轮回选择中的应用(以矮杆为例)
不育系为母本与矮秆品系杂交形成4个矮秆群体
种植4个F2,每个群体中选不育与可育矮秆株, 以每个群体中当选不育株与其它三个群体中当选 可育株杂交,混收杂交种子。种植F1混合收获
种植F2 ,选择矮秆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 混收杂交种子
种植F1混合收获
二、显性雄性不育性在小麦轮回选 择中的应用(以抗赤霉病为例)
1.基础群体的创建:
第十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群体遗传改良?
作物育种的副效应(Undesirable effects)
Reduction in Diversity : Modern improved varieties are more uniform than land races. Narrow genetic base : Uniform varieties generally have poor adaptability. Danger of Uniformity : Most of the improved varieties have some common parents in the pedigree which may cause danger of uniformity.
3. 当选的优良个体进行互交,重 组,形成一个新群体(C1 )。 再从新群体进行鉴定和选择, 进行另一个新的轮回周期。
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
三、轮回选择的作用
1.提高群体内数量性状有利基因频率; 2.打破不利的基因连锁,增加有利基因重组
的机会,使有益基因聚合 ; 3.使群体不断得到改良并保持较高的遗传变
第二节 轮回选择方法
一 轮回选择的意义和程序
1 概念:通过循环式多次交替进行选
择和杂交改进作物群体遗传结构,以提高群 体中有利基因频率的育种方法。改良的群体 可直接用于生产,也可从中选出具有更多有 利基因的品种、自交系或综合种。
二、轮回选择的步骤:
1. 确定或合成一个原始杂种群体 (C0);
2. 从原始群体中选择具有目标性 状的个体;
–多个自交系复合杂交
• 综合品种
五、群体中个体的鉴定
1.表现型鉴定; 2.基因型鉴定(后裔鉴定)
六、轮回选择的方法
(一)群体内改良的轮回选择
1、表现型轮回选择
在异花授粉作物 中,常根据单株 表现型进行周期 性的选择,称为 表现型轮回选择
穗 行 选 择 法
改 良 穗
行 选 择
法
2、半同胞轮回选择(Half-sid
混合当选株的自交种子 种当选株的自交种子
隔离种植
辅之互相杂交
新的基础群体C1
3、全同胞轮回选择(Full-sib family
recurrent selection)一对SCA的轮回选择
成对植株杂交进行试验的群体内 改良的方法。根据杂交后代的性 状进行鉴定。
基础群体C0
当选植株互相杂交构成约150-200个全同胞 家系对S0植株进行选择,收获全同胞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