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综合概述(ppt 43页)
2024版《成本会计》PPT课件

01成本会计概述Chapter定义作用早期成本会计阶段近代成本会计阶段现代成本会计阶段030201成本会计的职能与目标职能目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有关成本信息;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成本信息。
02成本核算基本原理Chapter01020304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成本核算应当独立于其他经济实体。
会计主体假设假设企业将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因此成本核算应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持续经营假设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期间,以便分期核算成本。
会计分期假设假设企业的成本核算应当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
货币计量假设成本核算的基本假设实际成本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01020304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计算成本归集和分配成本分析成本03生产成本核算Chapter生产成本的构成与分类生产成本的概念01生产成本的构成02生产成本的分类03直接材料的概念直接材料的计量直接材料的核算直接人工的核算直接人工的计量直接人工的概念通常采用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制。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的概念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
制造费用的归集通过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按车间设立明细账,并采用多栏式账页进行登记。
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归集在“制造费用”账户借方的各项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核算对象,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等账户。
制造费用的核算04期间费用核算Chapter1 2 3销售费用的定义和分类销售费用的确认和计量销售费用的会计处理管理费用的定义和分类管理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管理费用的会计处理财务费用的定义和分类01财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02财务费用的会计处理0305成本分析方法Chapter定义适用范围优点局限性局限性比率的计算可能受到会计政策选择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使用。
成本会计-人工成本的核算(PPT 40页)

第二节 人工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 要做好人工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必须作 好产量记录和工时记录等基础工作。要 求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和企业管 理的要求,合理设计产量凭证和工时记 录的格式并规定其传递程序。
工业企业与工资核算有关的原始凭证主要有
• 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记录,有“考勤记录”和“产量记 录”
(2)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标准:
• 日工资标准=840÷ 20.92 =40.15(元)
–按 月 标 准 工 资 扣 除 缺 勤 天 数 应 扣 工 资 额 计 算
(减法):
•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840-4×40.15-2× 40.15 ×10%
=671.37(元)
–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
二、任务:按照发生地点,根据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 范围,及时合理地归集工资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 法分配人工成本;了解职工福利费分配
• 三、 职工的分类
• 按工作岗位划分有; • 工人 学徒 工程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其他
人员 • 按与生产关系划分有; • 工业生产人员 非工业生产人员 其他人员 • 按任用职工的长短划分有; • 固定职工 合同制工人 临时职工
–注 –在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
由于节假日也算工资,因而出勤期 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算工资。 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 按出勤日扣工资 –在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 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
例P61
• 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 84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病假 2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根 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 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病假和 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工 人本月应得工资。
成本会计教学ppt课件(共117张PPT)

费
用 的
各受益产品或单位负担的费用
汇
=受益的劳务量×分配率
集
与
以后各顺序辅助费用的分配以此类推。
分
配
26
交互分配法
第
三 章
本方法的特点: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 行分配。第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
生 产 费 用 的 汇
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 产部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第二步,将各种 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 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 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接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 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及成本项目,设置成本明
成
细账。
本
(3〕归集、分配各项费用
核
(4〕若期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则将生产费
算
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概 述
(5〕将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入“产成品〞账户。
11
原材料
基本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应付工资
归结
第
二
应付福利费
集转
章
待摊费用
成
预提费用
制造费用
=该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计划分配率
与
分
本方法的评价
配
40
四、生产损失
第
三
章
1、废品损失
生 产 费 用 的
废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不符合 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其原定用途使用, 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 成品和产成品。
汇
集 与
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
分
配
成本会计ppt课件

详细描述
服务业的成本管理需要从服务设计、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 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通过对服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找 出降低成本的潜力。
具体方法
服务业可以采用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等方法,对服务流程 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案例
某银行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成功地 将客户投诉率降低了30%,同时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 度。
满足法规和税务要求
成本会计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 规和税务要求,保障企业的合
法经营和合规性。
02
成本核算流程
直接成本的核算
直接材料成本
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 件等直接与生产相关的成本。这 些成本可以直接计入特定产品的 生产成本中。
直接人工成本
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 资、奖金、津贴等直接成本。这 些成本同样可以直接计入特定产 品的生产成本中。
详细描述
作业成本法将企业的各项作业活动进行分类,并核算每类活动的成本,以便更准 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 地分配间接费用,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质量成本会计
总结词
质量成本会计是一种关注产品质量和成本的核算方法,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详细描述
质量成本会计将产品质量和成本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和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降低质量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成本会计不仅关注产品的制造成本,还关注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等环节的成本。
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通过准确核算成本、降低不必 要的支出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成本会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
盈利水平。
支持决策和战略规划
成本会计提供有关企业成本的 详细信息,有助于企业做出正 确的投资、生产和市场战略规 划。
陈国辉基础会计第三版第七章成本计算43页PPT.pptx

一、成本的概念与作用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属于价值的范畴,是新增(或 已耗)资产的价值组成部分。 新增资产:企业新生产出来的产品等。 已耗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等的消耗。
资产
价值:C+V+M
C 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生产设备和材料
等)的转移价值;
成
V 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本
M 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额。
46.40
5 000
50.00 7 320
912
18.24
1 664
16.64 2 576
1 168
23.36
2 006
20.06 3 174
4 400
基础工作
材料采购成本
★买价 ★采购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或“材料采购”账户,根据企业采用的材 料日常收发核算方法确定
在途物资
第三节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计算
一、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一)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相关税费、保险费、运 输费和包装费等
买价+采购费用
运费单据
发票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生产成本明细账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成本项目
成本计算对象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二) 成本项目及其计入成本的方法
1.直接计入: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2.间接计入:如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生产成本项目组成内容
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方式
(四)材料采购成本计算举例 1.资料:例7—1、7—2业务与分录。 2.有关明细账户登记
成本会计课件ppt

计划进行比较,以确保企业的运营效率。
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成本会计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运营成本和利润情况 。
成本会计还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改进,以提高效率和利润。
对于投资者来说,成本会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企业 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02
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计算和分摊工 作量。
作业成本法
定义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 ,它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分类和跟 踪,并根据作业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每个产品 上。
优点
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和优化资源配置。
适用范围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成本来源多元 化的产品,如服务业、医疗保健和教育行业等。
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企业和投资
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本会计的职责
01
成本会计的职责是记录和分析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花费
,包括生产、销售和管理等。
02
成本会计需要收集、分类和汇总企业的所有成本数据
,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03
成本会计还需要制定预算计划,并对实际成本和预算
间接成本法
定义
适用范围
间接成本法又称为分摊成本法,它将生产 过程中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 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每个产品上。
间接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成本来 源多元化的产品,如制造业中的高级加工 品和组装品。
优点
缺点
间接成本法可以较为公平地分配间接费用 ,为每个产品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标准成本法
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衡量成本 控制情况。
第19章 成本会计专题《成本会计》PPT课件

成本会计专题
1
第一节 适时生产制度
一、JIT与传统生产制度的区别 1 传统生产制度的特点 (1)推动式的生产方式 (2)车间设备集中,容易产生“缓冲存货” (3)人工的过量使用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 2 适时生产制度的特点 (1)拉动式的生产方式 (2)分设“制造单元”,满足生产需求 (3)使用看板技术,追踪成本流程
14
•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越性和缺陷 • (1)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历史的,从成本管理的角度
看,作用并不大。 • (2)作业成本计算法在成本动因确定方面,需要人为地判断,具有
主观性,可能出现误差。有些作业费用的成本动因很难按产品品种来 划分,如与供应商相关的供应材料的费用。 • (3)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所分配的间接费用是那些由生产作业所引起 的制造费用,但并没有解决与作业活动不相关的间接费用如何分配的 问题,如取暖费、保险费、厂房折旧等。 • (4)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对一些产量驱动型的制造费用是按生产 工时或机器工时进行分配,实际上这样分配的结果是不正确的。 • (5)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一般是以整个工厂为单位,将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加上各成本库分来的作业成 本求得产品总成本,这样不能提供生产部门的成本。 • (6)作业成本计算法只适用于制造费用比重大、项目多的企业,对 于非此类企业相对意义较小。
15
• (三)关于在我国实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探讨 • 1 作业成本计算法运用的条件 • (1)要有积极的成本管理意识 • (2)要有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 • (3)现代化的技术支持 • 2 作业成本计算法在我国企业运用的必要性 • (1)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 (2)内部经营管理发展对成本管理改革的要求 • (3)作业成本会计使得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成为可能 • 3 我国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可能性 • (1)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推行作业成本计算法创造了条件 • (2)现代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采取作业成本计算法 • (3)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实行作业成本计算的重要保证
成本会计实务课件PPT课件( 48页)

任务分析
从以上题意来看,因成本就是为了获得某种利 益或实现一定目的所发生的支出,如:购买 原材料以获得其使用效益的支出,属于生产 成本,即100 000元用于软件开发和生产的材 料费;工人及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薪酬,也属 于生产成本,即三人工资200 000元,由于规 模小,3人全部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工作人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价值决定
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由三个 部分组成:一是生产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 值(C);二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 值(V);三是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 值(m)。在商品价值构成的三个部分C+V+ m中,成本是前两部分价值之和,即成本是商 品价值中的C+V部分。
不合算。”林彤接着说:“真是的,还不如 受聘到扬城电脑公司搞营销,每年还能拿到
50 000元工资,但你说成本1000 000元是不 对的,应该说支出共1000 000元。”张惠听 了以后,扑哧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正确, 不是成本或支出1000 000元,确切地讲,应 该是成本、费用和支出1000 000元;另外, 今年也不是亏本50 000元,而是盈利近200 000元。”听了张惠的话她俩都糊涂了,到底 是怎么回事呢?成本还这么麻烦和重要?对 此,本项目的内容将作出明确的回答。
本会计”,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成 本”?“成本”这一概念,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 的解释。经济学中的成本,是指商品价值中已 经消耗的需要在其收入中获得补偿的那部分价 值,即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 消耗的价值,即成本是商品价值中的C+V部分。
(二)成本概念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商品)和提 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技能目标:
1.具备区分产品成本、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 能力
成本会计PPT

第二节 1885年—1920年之间的成本计量模式: 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一体化
一、 梅特卡夫的《工厂成本》与加克和费尔斯的《工厂 会计》
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是美国的亨利.梅特卡夫于 1885年所著的《工厂成本》(The Cost of Manufacture)。 他是一名美国陆军军需官,根据兵工厂生产管理的经验、 对车间的实地调查以及与作业工长的访谈,提出了一种更 有效的成本归集方法。
二、商业会计 “工业会计的更重要的源泉是来自于中世纪开始的
由商人创造的复式薄记。”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在1933年 出版的《20世纪之前的会计发展》一书中,提到复式薄 记产生的7个必要条件:
1.私有财产(Private Property)2.资本(Capital) 3.商业(Commerce)4.信贷(Credit)5.文字(the Art of Writing)6.货币经济(Money Economy)7. 算术 (Arithmetic)
帕乔利(Paciolo)《簿记学》关于复式簿记的会计 著作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和 与东方贸易路线的打通,政治和商业霸权开始从地中海 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一系列同时发生的变化,促使 复式薄记向整个欧洲传播。
不过,这个时期的经济仍然是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
虽然出现了会计史上划时代意义的“复式簿记”方法, 但在成本计量上尚未有较大的发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成本和费用的经济内涵 第二节 成本会计及其主要内容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
在1530年至1885年之间,成本记录并未再进一步尝 试与会计账簿结合。迈克尔.查特菲尔德称“文艺复兴时 期至18世纪末,成本会计方法几乎没有得到发展”。成本 资料主要是借助于统计方法取得。
成本会计课件ppt完整版

生产损失核算
停工损失的核算
分析并记录由于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等原 因导致的停工时间及其相关成本。
废品损失的核算
记录并核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数量及其 成本。
生产事故损失的核算
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记录并核算相 关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成本。
2023
PART 04
期间费用核算
REPORTING
成本报表的种类与内容
种类 生产成本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
成本报表的种类与内容
内容
商品产品成本表
期间费用明细表
01
03 02
成本报表的种类与内容
01
报表名称及编 制单位
02
编制日期及报 表编号
成本项目名称 及金额
03
04
反映的成本费 用情况
成本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01
方法
02
比较分析法
03
比率分析法
成本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直接材料成本核算
材料消耗量的核算
记录并核算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原材料数 量。
材料价格的核算
根据采购价格和市场价格波动,核算直接材 料的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分析和处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
直接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工时的核算
记录并核算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作时长 。
工资及附加的核算
根据工人工资和附加福利,核算直接人工成本 。
成本决策方法
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成本无差别 点法等。
成本计划与成本控制
成本计划
制定全面的成本计划,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方面的预算和控制。
成本控制
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比较,分析成本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成本计划的执 行和达成。
《成本会计学上》PPT课件

五、重要性原则
是指在成本核算时,对于主要产品以及对成本 有重大影响的费用,应重点核算,力求准确。而 对于次要产品以及对成本影响不大的费用,应简 化核算,提高核算效率。
六、效益型原则 1、成本核算时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成本核算工作本身也要讲求效益。
1、集中核算 2、分散核算 二、成本会计人员 三、成本会计制度
可整理ppt
10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P 13
可整理ppt
11
第二章 成本核算概述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原则
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遵循六项原则
一、实际成本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 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实 际成本原则对于成本核算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确认成本发生时应按实际成本计价 (二)产品完工时按实际成本计价 (三)结算产品销售成本是按实际成本计价
可整理ppt
18
(二)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又可称之为经营管理费用,是
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 接计入损益的费用。
1、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
可整理ppt
19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这里可分为 两部分: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
(一)生产费用
内部结算制度 :内部银行、内部支票、内部货币等 内部结算价格的三种常用形式:
可整理ppt
17
第三节 费用的分类
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 的过程,也是产品价值形成的过程。这些耗费便形成了企 业的费用。费用的分类主要以下两种。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8项) (一)外购材料 (二)外购燃料 (三)外购动力 (四)职工薪酬 (五)折旧费 (六)利息支出 (七)税金 (八)其他费用
成本会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PPT课件

11.04.2020
《成本会计》第一章
2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成本会计的发展历史和 相关前沿知识;认识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和主 要方法;明确成本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精髓;了 解成本管理的专业领域和其它职能,以及成本 管理的最新发展。
❖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成本归集与分配、成本 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掌握成本管理理念的 灵活运用;掌握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 等的基本方法等 。
6)企业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 等费用。
11.04.2020
《成本会计》第一章
12
❖ 下列开支不得计入产品成本:
1) 资本性支出; 2) 投资性支出; 3) 期间费用支出; 4) 营业外支出; 5) 在公积金和公益金中开支的支出; 6) 其它不应列入产品成本的支出,如违约金、滞纳
15
❖ 3、产品成本按其与成本计算对象的关系,可 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直接成本(direct cost):有明确的成本 计算对象,可直接成本追溯(cost tracing)计 入的成本。
(2)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没有明确的成 本计算对象,需成本分配(cost allocation)计 入的成本。
及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
11.04.2020
《成本会计》第一章
14
❖ 2、产品成本按经济内容可分为若干费用 要素: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动力; (3)工资及福利费; (4)折旧及摊消费; (5)借款费用; (6)税金; (7)其它消耗等。
11.04.2020
《成本会计》第一章
11.04.2020
《成本会计》第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一节 在产品数量的确定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14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五、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3.计算公式
在产品 定额成本
=材在料产定品额直成接本+ 人在工产定品额直成接本+人在工产定品额直成接本
在产品直 接材料定 额成本
=
在产品 实际数量
×
单位在产品 材料消耗定额
×
直接材料 计划单位 成本
在产品直 接人工定 额成本
9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三、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1.特点 各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计算,固定不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月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虽然在产品较 多,但各月间在产品数量的变化应不大的企业或车 间。
10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中常用的方法
二、不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法 三、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四、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五、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六、约当产量法
七、定额比例法
7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中 常用的方法
1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021
200
62
…
6012
80
6022
60
20
180
……
…
…
…
…
…
…
…
6 30 合计
2000
1400
50
350
200
5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一节 在产品数量的确定
三、在产品清查的处理
为了核实在产品的数量,保证在产品的安全完整, 以及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除了做好在产品账面核算 资料工作外,还应对在产品进行定期的实地盘点清查, 以便取得在产品的实际盘存资料,并与“在产品台账” 账面核算资料进行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000 =56 000(元)
13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五、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1.特点 根据月末在产品实际结存数量和单位产品定额 成本,计算出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以定额成本 作为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 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 不大的产品。
举例
[例4-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的直接材料费用 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在产品只计算直接材 料成本。月初在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8 000元,本月 投入直接材料成本40 000元,本月投入直接人工12 000元,制造费用8 000元。本月完工产品为1 200 件,月末在产品为400件。该产品的直接材料于生 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按数量比例 分配材料费用。
四、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1、特点:在产品只负担所耗材料费,而加工费 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适用范围: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变化较 大且原材料费用比重大的产品,如纺织、造纸、 酿酒行业。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四、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3.在产品按所用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4.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5.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价法。 6.约当产量法 7.定额比例法
8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二、不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法
1.特点 某种产品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计入当月 完工产品的成本。在产品成本为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产品生产周期较短,月末没有在产品, 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的企业或车间。不算在产品 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较小。
=
在产品 实际数量
×
单位在产 品工时定额
×
计划小时 工资率
15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五、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3.计算公式
在产品制造费 用定额成本
=
在产品 实际数量
×
单位在产 品工时定额
×
计划小 时费用率
采用这种方法还要求定额资料相对稳定,若经常 修订定额,则在修订定额的月份,月末在产品的新定 额耗用与旧定额耗用之间的差异也将全部由完工产品 成本承担,不利于对完工产品成本的考核与分析。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一节 在产品数量的确定
3
一、在产品的涵义
1.在产品,是指企业已经投入生产、但尚未完 工,不能作为商品出售的产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2.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 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这四者间的关系可表达 为:
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 =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
成本会计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系
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 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一节 在产品数量的确定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
间分配 第三节 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成本会计》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2
第一节 在产品数量的确定 一、在产品的涵义 二、在产品收发结存数量的确定 三、在产品清查的处理
12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四、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举例
(1)单位产品应负担直接费用 =(8 000+40 000)÷(1 200+400)=30(元)
(2)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400×30 =12 000(元)
(3)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8 000+40 000+12 000+8 000)-12
4
《成本会计》第四章 第一节 在产品数量的确定
二、在产品收发结存数量的确定
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通过在产品收发结 存账进行。
表4-1 零部件名称
在产品收发结存账 编号XXX
车间名称:第一车间 单位:件
收入
月日
摘要 凭证号 数量
凭证 号
发出
合格品数 废品数
量
量
完工 数量
结存
未完工 数量
61
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