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成像技术

合集下载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操作注意事项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操作注意事项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操作注意事项磁共振成像技术,简称MRI,是一种通过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技术。

它具有无创、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医学诊断中应用十分广泛。

然而,MRI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注意事项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的操作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在进行MRI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操作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过敏史、体重等。

然后,患者需要脱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等,因为磁场会对金属物品产生吸引力,可能造成伤害。

此外,患者还需更换特制的MRI服装,以保证成像的质量。

2. 定位扫描定位扫描是MRI的第一步,其目的是确定要扫描的部位。

通常,操作人员会使用定位扫描的图像来辅助后续扫描的确定。

在这一步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扫描要求,调整扫描范围和方向,以确保获取到所需的影像信息。

3. 参数设置参数设置是MRI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成像的效果。

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要求,设置合适的扫描参数,如扫描方式、扫描时间、图像分辨率等。

不同的参数设置会对图像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 扫描执行在参数设置完成后,操作人员开始执行MRI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以免影响图像质量。

操作人员会监控扫描的进程,确保扫描的过程中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此外,为了提高成像的质量,操作人员还需与患者配合,以确保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动作。

5. 影像处理与解读扫描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对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质量。

通常,这一步包括去除噪声、调整对比度、重建图像等工作。

完成图像处理后,操作人员将结果交给医生进行解读和诊断。

二、操作注意事项1. 安全措施由于MRI使用的是强磁场,使用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操作人员需牢记有关磁场的安全知识,如避免进入磁场区域时戴金属物品、远离磁场强度较高的区域等。

磁共振成像基本知识PPT课件

磁共振成像基本知识PPT课件

波谱成像(Spectroscopic Imaging):通过分析组 织中的化学成分来提供分子层面的信息,有助于肿瘤 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靶向成像(Targeted Imaging):通过使用特异性 标记的分子探针,对特定分子或细胞进行成像,为个 性化医疗和精准诊断提供了可能。
04 磁共振成像应用
医学诊断
成本与普及
磁共振成像设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 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未来需要降 低设备成本,提高可及性。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利用组织磁敏感性 的差异进行成像,能够显示脑部微出血、铁沉积等病理变化。
分子成像技术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利用特定频率的射频 脉冲来检测组织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变化,对肿瘤和炎 症等疾病的诊断具有潜在价值。

快速扫描技术
研究更快的扫描序列和算法,缩短 成像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减轻患 者长时间处于扫描腔内的压力。
多模态成像融合
结合磁共振成像与其他影像技术( 如CT、PET等),实现多模态成像 融合,提供更全面的医学影像信息 。
新应用活动和功能连接,深入 了解神经系统和认知科学领域。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高软组织分辨率
MRI对软组织结构有高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脑、关节、肌 肉等组织的细微结构。
无骨伪影干扰
MRI不受骨骼的影响,能够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的结构。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01
02
03
检查时间长
由于MRI需要采集大量数 据,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金属植入物限制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影像)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行为来生成高分辨率影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以下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1. 核磁共振基础:
-原子核中的带电粒子,例如氢原子核(质子),具有自旋。

当这些原子核置于外部磁场中时,它们会产生磁矩,即一个磁场。

在医学成像中,常用的是质子的核磁共振。

2. 激发:
-当磁共振体(通常是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置于强大的外部磁场中时,核磁矩会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预cession运动,这是一种旋转运动。

通过应用额外的无线电频率(射频脉冲)来激发这些核磁共振体,使其离开平衡态。

3. 驰豫:
-一旦停止射频激发,核磁矩将重新恢复到平衡态。

这个过程称为核磁共振驰豫。

在这个过程中,核磁矩会释放出能量,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4. 信号检测:
-放射出的能量产生的旋转磁场可以被检测。

在MRI中,探测器
会测量这个信号并传递给计算机。

5. 空间编码:
-为了获得空间信息,外加一组梯度磁场。

这些梯度场使得不同位置的核磁体经历不同的共振频率。

通过测量这些频率差异,可以获取关于空间位置的信息。

6. 图像重建:
-计算机将从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二维或三维图像。

这涉及到使用数学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图像重建。

总体而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对核磁体的激发、驰豫和信号检测,结合梯度磁场和计算机处理,实现对人体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

MRI对软组织有很好的分辨率,而且不涉及使用放射线。

磁共振成像技术综述与应用前景展望

磁共振成像技术综述与应用前景展望

磁共振成像技术综述与应用前景展望摘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技术是一种用于非侵入性三维成像的重要工具。

本文综述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医学诊断、神经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提出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1. 简介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非侵入性成像方法,可以通过捕捉氢原子在磁场中的信号来获得人体或物体的高分辨率图像。

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频率脉冲来探测原子核的信号。

2. 发展历程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步骤。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Paul Lauterbur和Mansfield分别提出了成像的概念和梯度场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

他们的贡献为MRI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MRI技术经历了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包括高场强磁体的引进、序列设计的改进以及成像算法的创新。

3. 应用领域3.1 医学诊断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整个人体结构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可以准确诊断多种疾病,如肿瘤、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此外,通过使用MRI对比剂,还可以观察血管和器官的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3.2 神经科学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它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大脑活动,并揭示脑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来研究大脑的神经网络,以了解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基本的神经机制。

磁共振频谱成像还可以帮助了解脑内化学物质在神经通信中的作用。

3.3 材料科学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它可以观察材料的结构、组织和物理性质,并研究材料的磁性、机械性能、热学性质等。

例如,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材料中的微观缺陷、晶格结构和相变等现象,为材料设计和制造提供重要信息。

《MRI技术》课件

《MRI技术》课件
3 MRI的成像过程
MRI的成像过程包括磁场对齐、脉冲信号激发、信号接收和图像重建等步骤,最终生成高 质量的人体图像。
MRI技术设备
MRI设备的组成
MRI设备由主磁场系统、梯度线 圈和射频线圈等部件组MRI设备的主要部件包括磁体、 梯度线圈和射频线圈,它们协同 工作来实现高质量的成像。
MRI设备的分类
MRI设备可以根据磁场强度、磁 体类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分 类。
MRI技术操作
1
MRI技术的操作流程
进行MRI技术,需要准备患者、确定扫描范围、对患者进行定位,然后进行扫描 和图像处理等步骤。
2
MRI检查的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遵循一些准备步骤,如空腹、去除金属物品和穿着舒适的服装,以确保 MRI检查的顺利进行。
MRI技术相比于CT和X线成像技术,具有更好的对比度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MRI技术发展趋势
1 MRI技术的发展历程
MRI技术自从20世纪70年 代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 的改进和发展,成为医学 影像领域的重要技术。
2 MRI技术的未来发展
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MRI技 术将更加智能化、高分辨 率、高速度和便携化,以 满足临床医学的需求。
3
MRI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MRI设备中的强磁场和无线电波需要注意安全,患者和医生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 措施。
MRI技术优缺点
MRI技术的优点
MRI技术具有无辐射、对软组织有很好的对比度、可以多平面重建等优点。
MRI技术的局限性
MRI技术在成像时间、成本和对金属材料的敏感性上存在一些局限性。
MRI技术与其它成像技术的比较
3 MRI技术的应用前景
MRI技术将在神经科学、 肿瘤学、心脑血管疾病等 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 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 的支持。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历史背景与医学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历史背景与医学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历史背景与医学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简称MRI,是现代医学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

其所采用的成像方法利用了核磁共振现象,能够产生出高精度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

从MRI诞生至今,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发展与完善,日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科学研究领域。

一、MRI的起源MRI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的德国物理学家I.I. Rabi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随后又有其他几位科学家,如F. Bloch和E. Purcell等等,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

核磁共振现象的实际应用,则在1971年由美国医生Damon等首次用于人类体内结构的成像探测上。

90年代,随着电脑技术的升级和MRI成像软件的改进, MRI技术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之一。

二、MRI的成像原理核磁共振现象是当某些特定原子核处于磁场中时,其原子核会发生共振现象。

利用这种现象,MRI即通过生成电磁脉冲矢量场,则原子核会受到影响,产生共振,发出能量。

接着,电脉冲被击中人体所在的区域,人体内的原子核也会根据各种不同的特性反应,并散发出比较复杂的信号。

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将这些反射出的信号重新组合成图像,进而观察到人体的内部组织结构。

三、MRI技术的优点相比于传统的X线或CT扫描等成像技术,MRI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

首先,MRI可以检查人体内的软组织问题,如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方面,其中X线的成像范围仅限于硬组织如骨骼,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软组织的结构特征。

其次,MRI不需要辐射照射,可以避免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安全性很高。

此外,MRI检查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图像,不仅分辨率很高,而且分为有无注射造影剂两种方式,便于对人体内部结构做出评价和判断。

四、MRI在医学上的应用MRI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例如: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结构性异常等等等)。

例如,在神经系统的医学诊断中,MRI可以提供非常直观、准确的脑部、髓鞘等多种组织成像,便于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疾病进行考量。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原理与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原理与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原理与应用在医学领域中使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一项重要的非侵入性诊断技术,它通过对人体内部的组织与器官进行成像,可以有效地诊断一些疾病。

本文将从MRI的原理入手,介绍MRI 的技术特点以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一、MRI的原理MRI技术的基础是物理学中的原子核自旋现象。

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选择一种别具特色的氢原子核含量和自旋角动量大小的物质——水分子,通过电磁波产生共振效应,并获取图像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与处理。

MRI技术中采用的核磁共振信号与其他医学图像技术有很大的区别。

当一个原子被置于一个同时包含具有不同能量的两个旋转状态的磁场中时,它们会以不同的频率反应到放射场中。

在MRI 中,使用高强度的恒心磁场和频率各异的高能电磁脉冲将选择的核磁共振原子束定位,然后发生短暂的激发,并在这些原子获得能量后释放出较高的能量作为光谱信号。

利用这些信号以及MRI扫描仪的自动数据处理算法,就可以快速地获取高清晰、高分辨率的医学图像。

二、MRI的技术特点MRI技术与传统的X射线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MRI技术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其非侵入性。

相对于传统的成像技术,MRI不会产生任何辐射,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前提下,有效地对被测的组织以及器官进行分析。

同时,MRI技术还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特点。

MRI成像所提供的医学图像其分辨率高、清晰度好、结构化程度强。

这种视觉独特性可以使诊断者对疾病的诊断与分析能力大幅度提高。

除此以外,MRI技术还具有完全不受X射线、超声波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复杂的人体解剖结构的分析与显示上,MRI技术比起其他成像技术显得更为得心应手。

三、MRI的应用MRI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诊断一个人体疾病时,MRI技术可以通过对人体内部组织以及器官的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快速地准确地检测出疾病,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高精度诊断技术。

MRI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平台也非常广,最常见的应用在神经科、肿瘤科以及心血管科。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信号处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信号处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信号处理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科学研究和材料分析等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物理定律、实验准备和过程,以及信号处理的角度来详细解读磁共振成像技术。

1. 物理定律:磁共振成像技术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现象,其中涉及了一系列物理定律和原理。

首先是磁性物质的磁性原理,磁场的作用使得原子核产生自旋(spin)并具有磁矩。

其次是磁矩在外加磁场下的磁共振现象,当外加磁场频率与物质的共振频率匹配时,磁矩会吸收能量并进入激发态。

最后是磁矩的复原过程,当外加磁场停止时,磁矩会释放吸收的能量并返回基态。

2. 实验准备和过程:进行磁共振成像实验需要一台磁共振成像仪,它通常由一个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和高频发射接收线圈组成。

在实验前,需要对磁体进行冷却和校准,以确保磁场的强度和均匀性。

同时,还需要准备样品,例如人体或其他感兴趣的物体。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通过超导磁体产生一个强、均匀的静态磁场,并通过梯度线圈施加额外的磁场梯度,以实现空间编码。

然后,通过高频发射接收线圈向样品中注入高频脉冲信号,激发样品中的核磁共振现象。

接收线圈将样品中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滤波和采样等信号处理步骤,最终生成一个磁共振成像图像。

3. 信号处理:在信号处理方面,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涉及到图像重建和图像后处理。

图像重建的主要任务是从多组采样数据中恢复出一个二维或三维的图像。

根据所选的成像序列,可以使用不同的重建算法,如傅里叶变换、反投影算法、梯度算法等。

重建后的图像具有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等特性,但可能存在噪声和伪影等问题。

因此,图像后处理通常用于去除噪声、增强对比度、优化边缘等。

常见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滤波、增强、分割和配准等。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广泛,尤其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MRI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MRI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MRI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成像技术是一种使用磁场和电磁波进行成像的方法。

它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

本文将介绍MRI的成像原理和其应用领域。

一、MRI成像的原理1.1 基本原理MRI成像是在人体内部施加强磁场,然后在受检者身上施加一个高频电磁波,使得人体内的原子产生共振。

当这些原子落回到基态时,它们释放出一些能量,这些能量被探测器捕捉,形成图像。

这个过程中,MRI利用了人体内的水分子,这些水分子中有许多氢原子,因此MRI主要针对的是氢原子。

1.2 原理详解强磁场:MRI所用的磁场一般为1.5-3.0特斯拉(T)。

强磁场可以让人体内的氢原子朝向同一个方向,使得研究者可以更精确地对研究部位进行分析。

梯度磁场:为了能够精确测量研究部位的氢原子,MRI会在强磁场之上施加梯度磁场。

这个梯度磁场是一种随着位置变化而改变的磁场,可以帮助MRI定位某个具体的位置。

高频电磁波:在强磁场的影响下,研究者施加特定的高频电磁波。

这个电磁波会使得人体内的氢原子发生共振,从而人体内的水分子开始产生信号。

信号获取:通过罗丹球(RF)探测器和计算机的支持,MRI可以测量出产生信号的位置和强度。

这时候,计算机将通过口头说明或手写绘制的数据转换成可视化图像。

由于MRI的信号来源于水分子里的氢原子,所以它可以多次扫描同一个结构,构建出高分辨率的图像,不需要真正的切割或查看人体内部结构,也不会对人体内部造成任何伤害。

二、MRI的应用2.1 临床应用MRI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MRI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科学、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

神经科学上的应用:MRI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等疾病。

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进行MRI检查,医生可以追综患者的病程。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磁共振成像技术简介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以物质原子核作为探测目标,观测原子核自旋磁矩在外加强磁场和射频电磁波作用下的共振现象得到的成像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强磁场和射频电场激发原子核自旋共振,并测量共振信号的空间分布及其强度,进而得到图像。

MRI技术具有无创、无放射性、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领域。

二、MRI技术的研究与发展MRI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9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达莱尔与保罗·莫里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构建了第一台MRI扫描仪,这是MRI技术的开端。

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团队首次在人体上应用MRI技术进行医学检测,成功地捕捉了人类体内的第一张MRI图像。

此后,MRI技术的硬件和软件设备逐渐完善,成像速度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三、MRI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1. 诊断肿瘤病变。

MRI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的软组织,如肝脏、肾脏、心脏、乳腺等。

对于肿瘤等病变区域,MRI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协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MRI技术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最为重要的影像学工具之一。

对于中风、脑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MRI技术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图像资料,协助医生确定病变部位和程度,指导治疗。

3. 诊断心脏疾病。

MRI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成像,帮助医生检查心脏的大小、形状、结构和功能。

对于心脏萎缩、心脏瓣膜闭锁、心肌病等疾病,MRI技术可以在早期发现和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4. 检测运动器官病变。

MRI技术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人体骨骼、关节、肌肉和软组织等结构,可以发现和诊断各种运动器官的病变和损伤。

例如,MRI技术可以检测膝关节、脊柱、肩关节等部位的疾病,协助医生进行术前评估和术后恢复情况的监测。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当今医学诊断领域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因为它可以非常准确地获取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进,使其在临床上越来越成为一种无损、无辐射、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

1、高磁场MRI技术目前,世界上最高磁场的MRI系统达到了11.7T,这意味着采用这种高磁场MRI系统进行成像可以大幅度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进一步突破成像的限制。

高磁场MRI技术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在成像短时间内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其次是通过获得更高SNR,以采集更大的空间信息;然后是通过增加磁场以放大局部磁场不均匀性,从而设法解决之前的成像难题。

2、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是利用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善成像效果,比如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两种物质。

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数量很少,但是它们在某些疾病情况下会显著增加,因此它们在医学诊断领域中具有很强的价值。

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已经在神经科学、肿瘤学、心血管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图像方法,它是通过在结构中施加机械力或压力变形后,再通过MRI来测量形成的变形图像来定量分析材料力学性质和生物组织的机械性质。

在肿瘤学、神经科学、心血管病学等医学领域,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已经成为成像生物组织和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4、智能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开展精准、个性化的磁共振成像分析,从而进一步实现个体化医疗。

随着数据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疾病诊断、药物开发、影像分析等方面,磁共振成像技术也不例外。

通过对大量的MRI图像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精准地识别出疾病的病变特征,开展精确的医疗治疗。

总结以上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对于医学诊断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磁场MRI技术、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为医生们制定更加准确、精细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新进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以在外部磁场下,利用核磁共振的方式获取人体部位的图像。

MRI具有成像清晰、无辐射、无创伤等优点,并且可以显示局部组织的形态、功能、代谢等信息,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近年来,MRI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应用。

在以下几个方面,MRI技术有了新的进展。

一、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术高场强MRI成像技术的提出,使得MRI的成像分辨率得到强化,并且可以达到很高的信噪比。

而近年来,MRI领域的领导者们开始研究和探索超高场强MRI技术。

超高场强MRI指的是强度达到3.0特斯拉以上的高场强环境下的MRI成像。

在这样的环境下做成了一些非常有趣和有挑战的探索,包括顺磁材料信号的出现、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可视化神经元和特殊技术,使得超高场强MRI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MR血管造影MR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不需要放射性物质的成像技术,可以对血管进行成像,用作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MR血管造影技术不断改进,新型技术的出现使得成像分辨率得到了提高,可以更好地显示血管的分支结构和流动情况,也更适合用于临床上的血管评估。

三、MR波谱成像MR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 MRSI)技术可以分析人体内物质的分子成分,包括脂肪、糖类、代谢产物等。

这个技术可以定量再现人体内物质的分子组成,在临床上用于癌症的患者检测其代谢状态和细胞分裂情况等。

原本MR波谱成像只是在特定部位进行医学诊断时使用的小型技术,而在最近的技术进展中,MR波谱成像已经可以在全身范围内对人体进行扫描,从而更全面地分析人体的分子组成。

四、MRI和病理学结合技术MRI和病理学结合技术的出现,使得医生和研究学者们可以深入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并在高准确性下对描述组织的干扰作出防范。

MRI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MRI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MRI的基本原理和概念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来生成人体内部图像的非侵入性医学成像技术。

它不同于传统的X射线和CT扫描,不需要使用有害的离子辐射。

MRI可以提供在不同平面上对人体组织进行详细、清晰的成像,广泛应用于诊断和研究领域。

1.核磁共振:MRI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取图像。

原子核具有自旋,当其置于外加磁场中时,会对其自旋产生取向。

当外加的无方向性磁场与核自旋取向方向不一致时,核自旋将发生共振,其频率与外加磁场的强度以及核自旋的性质有关。

2.信号检测:MRI利用射频脉冲来操纵核自旋的取向,然后通过检测核自旋放松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获取图像。

核自旋会在外加射频脉冲的作用下发生预处理(激发)和回复(释放能量)。

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核自旋产生的高频信号可以被检测和记录下来。

3.梯度场:MRI利用梯度场来区分不同位置的核自旋的信号。

在MRI扫描过程中,通过改变梯度场的强度和方向,使得不同位置的核自旋共振频率不同,从而得到具有空间位置信息的信号。

4.图像重建:MRI扫描得到的信号是位于频域中的,需要进行傅里叶变换来转化为图像域。

通过对信号进行采样和处理,可以得到不同平面上的图像,如横切面、矢状面和冠状面。

除了基本原理,以下是MRI的一些重要概念:1.T1和T2弛豫时间:MRI利用核自旋返回基态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获取图像。

T1是长弛豫时间,用来描述核自旋回到基态所需的时间;T2是横向弛豫时间,用来描述核自旋之间相互影响的时间。

不同组织的T1和T2值不同,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组织。

2.脉冲序列:MRI图像是通过操作核自旋的射频脉冲序列得到的。

常见的脉冲序列包括横磁场弛豫加权序列(T1WI)、横磁场回声序列(T2WI)和脂肪抑制序列(FS)等。

不同的脉冲序列对不同组织的对比度有不同的影响。

3.磁场强度:MRI设备使用的磁场强度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常见的有1.5T和3.0T,还有更高的7.0T。

MRI成像技术原理解析

MRI成像技术原理解析

MRI成像技术原理解析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扫描,从而产生高分辨率的人体影像。

MRI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和研究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MRI成像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MRI成像技术的原理基于原子核的自旋(spin)性质以及原子核与外部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子核自旋可以理解为带有磁性的内部旋转运动,类似于地球绕自身轴旋转。

通常,MRI成像中所使用的较常见的原子核是氢核(即质子)。

在强磁场作用下,原子核的自旋会向磁场的方向进行取向,即平行或反平行于磁场。

这个过程称为磁化(magnetization),即将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对齐到磁场方向。

当外加一个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时,这些频率与原子核的共振频率相匹配,就会发生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这个过程称为共振吸收(resonant absorption)。

MRI成像中使用的是高强度均匀的恒定磁场(常用3 Tesla)以及升降起伏的磁梯度场。

这个恒定磁场的产生是通过超导磁体实现的,同时也需要辅助的保护磁体来稳定和屏蔽磁场。

磁梯度场的产生通过电流在线圈中流动来实现,这些线圈通常位于病人的周围。

在MRI成像中,首先将患者放置在磁场中,此时原子核的自旋将自发沿磁场方向取向。

然后,通过加入一系列的均匀强度梯度场(空间梯度),可以产生×、y和z三个方向的梯度,用于定位图像。

在取向到达平衡状态后,通过给患者施加短时间的无线电波脉冲,使得部分原子核自旋翻转,即从平行到反平行或反之。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吸收能量。

当这个脉冲结束后,原子核开始向它们原来的取向发展,同时释放出吸收的能量。

这个能量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递回到线圈中,被接收器检测。

由于原子核吸收和释放的能量是与组织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这些信号来获取组织的信息。

这个过程称为自旋回波(spin echo)。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_MRI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_MRI

主磁体〔Magnet
• 主磁体是MRI的核心部分,它提供一个具有一定场强的均匀稳定的静磁 场.磁体性能的优势取决于其磁场的均匀度、稳定度和磁场强度.
• 永磁体使用磁性材料产生磁场.不用液氨液氮冷却,也无逸散磁场,系统 构造简单,运行成本低,不产生热,维护费用低.安装场地小、寿命长.场 强一般只能达到0.3T,且磁场均匀度受一定限制,稳定度受环境影响较 大.
• 超导型磁体是利用超导现象产生一个稳定的均匀的静磁场.在相应低的 温度下呈现超导现象,可允许通过非常大的电流而耗电极小,一般2T稳 定均匀的磁场强度在超导条件下很易实现.超导型磁体是目前最先进的 设备.
• 特性:高磁场、稳定性好、均匀性好
利用超导构成的磁共振可进行单核 成像〔氢核密度像,也可进行人体组 织多核成像.还能对人体组织进行功 能性诊断和生理生化分析.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XX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简称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其利用核磁共振对人体采集信号并给出二维或三维的重建图像,在临床医学诊
断上有独特优点.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又一重大进步. • MRI对比度高于XCT,而空间分辨率一般来说低于新型XCT,但对于中枢神经系
低.高强度的磁场MRI设备空间分辨率高,但图像对比度分辨率较低.对 于中强度磁场的MRI设备各项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组成
• 主磁体
——Magnet
• 梯度系统
——Gradient system
• RF系统
——RF system
• 计算机系统
——Computer system
MR工作流程图
统诊断,MRI无论在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都超过XCT. • 基本原理:生物体组织能被电磁波谱中的短波成分穿透,而中波成分紫外线、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利用原子核磁共振现象,产生清晰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

本文将介绍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磁共振成像原理概述磁共振成像原理是基于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该现象主要表现在原子核具有自旋(Spin)和磁矩(Magnetic Moment)。

当原子核处于外加磁场中时,它们的自旋会朝向最低能级,产生一个宏观磁矩。

当外加的磁场不再作用时,原子核磁矩会根据其特定旋转频率在射频场的作用下发生共振。

二、磁共振成像过程1. 磁共振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由主磁场、梯度磁场和射频场等部分组成。

主磁场是指静态磁场,它的方向对应于人体内的磁场方向,梯度磁场是为了获取不同位置信号的,而射频场则用于激发和探测信号。

2. 激发信号激发信号是指通过射频场作用于人体,导致原子核产生能量吸收,从而进入共振状态。

射频场的频率与原子核的共振频率非常接近,当它们在相同频率附近时,就会激发共振信号。

3. 探测信号在激发信号的作用下,原子核进入共振状态后,会释放出一部分能量。

这些能量通过射频场感应,转化为电信号传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计算机将这些信号整理并还原成人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三、磁共振成像的医学应用1. 诊断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各种疾病,如脑部肿瘤、心脏病、骨关节疾病等,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相比其他成像技术,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2. 研究作用除了临床医学应用外,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了解这些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

3. 应用领域的拓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开始用于研究人的情绪、记忆和认知功能等心理学领域。

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进行非侵入式、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

该技术利用电磁波与人体组织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特性,通过探测原子核的信号产生影像,从而得到对人体内部结构和病理状态的详细解剖和功能信息。

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核心原理是核磁共振现象。

当人体暴露在强磁场中时,原子核会对该磁场的方向产生定向排列,形成一个磁矩,这种过程称为磁化。

然后,通过向人体施加一组与磁矩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使原子核的磁矩产生翻转。

当停止射频激发后,原子核会逐渐恢复到初始的排列状况,发出一系列的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检测和分析后,可以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的X射线和CT扫描等影像学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MRI不使用X射线,避免了放射线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其次,MRI可以对人体组织进行分层扫描,可得到不同层次的解剖结构信息,精细度高于CT扫描。

此外,MRI对软组织和液体的对比度较好,能更好地显示脑部、脊柱和盆腔等关键部位的异常情况。

最后,MRI还可以通过改变扫描参数,获得不同类型的图像,包括T1加权图像、T2加权图像和MR血管图像等,增强了诊断的准确性。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首先,它被广泛应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

例如,通过MRI可以检测和评估脑卒中、脑出血等疾病的程度和位置,有助于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其次,MRI还可用于诊断和观察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此外,MRI在骨科、妇产科、神经科和肿瘤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四、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局限性虽然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中具有许多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MRI设备庞大且昂贵,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备。

其次,由于术前准备工作的复杂性,MRI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较高,如清空肠胃、取出金属物品等。

磁共振成像技术工作原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工作原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工作原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频率波,对人体内部的结构进行精确的显示和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

一、磁共振现象磁共振现象是指物体内部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出现共振吸收和放射能量的现象。

在一个医学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使用一个强磁场对人体或物体进行磁化处理,然后通过无线电频率场的激励和探测来获得图像。

二、磁场梯度为了能够精确地定位信号源,磁共振成像系统会在主磁场中加入磁场梯度。

磁场梯度是指在空间中磁场的变化率,可以通过改变磁体产生的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实现。

通过设置合适的磁场梯度,可以定位不同位置的信号源。

三、脉冲序列脉冲序列是磁共振成像中的核心部分,通过恰当设计脉冲序列可以激发物体内原子核的共振信号,并使之能够被探测到。

常用的脉冲序列包括激发脉冲、梯度脉冲和回波脉冲。

1. 激发脉冲:激发脉冲是用于将物体中的磁化向特定方向转换的脉冲。

在激发脉冲的作用下,原子核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形成一个高能态核磁化强度。

2. 梯度脉冲:梯度脉冲是对磁场梯度进行调节的脉冲。

通过改变磁场梯度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空间上不同位置的信号源的定位。

3. 回波脉冲:回波脉冲用来测量物体中回波的信号。

当信号源被激发后,会发出一个回波信号,回波脉冲可以用于探测和接收这一信号。

四、图像重建图像重建是将获得的信号数据转换成可视化的图像的过程。

一般来说,图像重建可以分为频域重建和时域重建两种方法。

1. 频域重建:频域重建是将原始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然后通过逆变换得到图像。

频域重建可以提供较高的图像质量,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2. 时域重建:时域重建是在时域上直接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使用空间滤波和插值算法来进行图像重建。

时域重建速度快,适用于实时成像等应用。

在图像重建过程中,还需要对信号进行矫正、去噪和增强等处理,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关节由于解剖特点不同,采用的扫描方位也有特殊要求:(1)膝关节半月板检查以矢状面和冠状面为主;(2)膝关节侧副韧带检查以冠状面为主;(3)膝关节交叉韧带检查以斜冠状面和斜矢状面为主;(5)髌股关节面关节软骨的检查以横断面为主,辅以矢状面;(5)肩袖损伤的检查以斜冠状面为主,辅以斜矢状面和横断面;(6)髋关节的检查以冠状面为主,辅以横断面。
二、垂体
MRI是目前显示垂体最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垂体的MRI常规技术包括:(1)矢状面SE T1WI序列:TR=300 ~500ms,TE=8 ~15ms,层厚3 mm,层间距0 ~0.5mm,层数8 ~12层,矩阵256×192 ~ 256×256,FOV = 150 ~ 200 mm,NEX = 2;(2)冠状面SE T1WI序列:扫描参数同矢状面;(3)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进行冠状面和矢状面SE T1WI,成像参数同前。
(二)肾脏
肾脏的MRI常规检查及动态增强扫描所用的序列与肝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1)常采用横断面扫描与冠状面扫描相结合,必要时加扫矢状面;(2)FSE T2WI的T2权重较重,TE一般宜选择在120~150ms;(3)冠状面一般宜采用3~5mm的薄层扫描。
(三)输尿管
没有梗阻和扩张的输尿管一般在MRI显示不佳,因此输尿管MRI检查主要用于尿路积水的诊断。一般先利用MRU进行检查(详见本章第四节),发现梗阻部位后在局部进行薄层扫描,序列同肾脏MRI。
(二)胰腺
胰腺MRI常规检查与肝脏相仿,但有其特点:(1)层厚应该更薄,一般为3~5mm;(2)T1WI比T2WI更为重要。胰腺检查最重要的序列为脂肪抑制T1WI,一般选用二维或三维扰相GRE T1WI序列。在脂肪抑制的T1WI上,正常胰腺组织呈现较高信号(高于正常肝实质),病变一般呈现相对低信号,且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对比优于T2WI。(3)动态增强扫描。与肝脏动态增强扫描类似,但层厚应该更薄,动脉期时相可比肝脏动态增强动脉期延后5 ~ 8s。
第一节MRI常规成像技术
所谓常规MRI成像技术,是指各受检部位进行MRI检查时需要常规进行的MRI检查技术,包括成像序列(通常包括T1WI和T2WI序列)、序列的成像参数、扫描方位等。下面以1.5 T扫描机为例简单介绍临床上常见检查部位的MRI常规成像技术。
一、颅脑
颅脑是MRI最为常用的检查部位,颅脑常规的MRI检查包括:(1)横断面SE T1WI:TR=300 ~500ms,TE=8 ~15ms,层厚5 ~ 8mm,层间距1 ~2.5mm,层数15 ~25层,矩阵256×192 ~ 512×256,FOV = 220 ~ 240 mm,NEX = 2;(2)横断面FSE T2WI:TR = 2500 ~ 5000 ms,TE为100ms左右,ETL = 8 ~16,其他参数同SE T1WI;(3)矢状面SE T1WI或FSE T2WI:有助于中线结构的显示,成像参数同横断面SE T1WI或FSE T2WI;(4)冠状面SE T1WI或FSE T2WI:有助于病变定位及近颅底或颅顶部病变的显示,成像参数同前。
八、前列腺
前列腺位于盆腔底部,体积较小,一般需要进行小视野高分辨扫描,而且一般需要进行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具体序列如下:(1)横断面FSE T2WI,TR>3000ms,TE为120ms左右,层厚3~4mm,层间距1mm,FOV 15~20cm,采用脂肪抑制技术。(2)横断面SE T1WI,TR 300~500ms,TE 10~20ms,其他参数同T2WI。(3)冠状面FSE T2WI,参数同横断面。(4)矢状面FSE T2WI,参数同横断面。(5)前列腺癌的病例需要加扫大视野SE T1WI,扫描范围包括全骨盆,观察有无骨转移或盆腔淋巴结肿大。
垂体MRI检查根据需要可增加以下技术:(1)冠状面或矢状面FSE T2WI:TR=2500 ~ 3000 ms,TE = 100 ms,ETL = 8 ~16,其他参数同SE T1WI;(2)动态增强扫描:可选用FSE T1WI(TR=200 ~ 300 ms,TE=10 ~15ms,ETL=2 ~4)或扰相GRE T1WI(TR=100 ~150 ms,TE约为4.4ms,激发角度60 ~70°),其他参数同SE T1WI,于注射对比剂后30sn进行扫描。
五、肺、纵膈、心脏
尽管随着MRI技术的进步,肺、纵膈、心脏的MRI检查在临床上日益增多,但在MRI临床工作中,这些部位的MRI检查仍属于少数,特别是心脏MRI检查,目前所用的技术很多,序列也比较复杂,本讲义不作重点介绍,请参阅本讲义的相应章节。
六、肝、胆、胰、脾
(一)肝脏
肝脏的MRI检查一般以横断面为主,必要增加冠状面或矢状面扫描。常规序列包括:(1)横断面FSE T2WI,首选ETL较短的FSE序列配用呼吸触发技术,TR一般为1~2个呼吸周期,TE为70~90ms,层厚5~10mm,层间距1~2mm,最好采用脂肪抑制技术。(2)横断面SE T1WI,TR = 300~500ms,TE=10~20ms,配用呼吸补偿技术,其他参数同T2WI;或扰相GRE T1WI,TR=100~200ms,TE约为4.4 ms,激发角70o~85o,其他同T2WI。(3)冠状面扫描,有助于病变定位,序列可选择FSE T2WI或扰相GRE T1WI等。
(三)胆管
胆管病变的检查一般需要进行肝胆的常规MRI检查(同前)。需要注意的是:(1)对于胆道梗阻的病例,在梗阻水平应该加扫薄层;(2)MRCP有利于胆道病变的显示(详见本章第四节)。
(四)脾脏
脾脏的常规MRI检查与肝脏相仿。
七、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
(一)肾上腺
肾上腺检查常规应该包括横断面和冠状面,常用的序列有脂肪抑制FSE T2WI、SE T1WI和扰相GRE T1WI。一般成像参数同肝脏,不同之处为:(1)需要进行3~5mm的薄层扫描;(2)利用扰相GRE T1WI进行的同相位/反相位成像有助于腺瘤和非腺瘤病变的鉴别诊断。
肝脏MRI检查中非常重要的是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病灶,并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技术要点如下:(1)对比剂及其注射方式。常用Gd-DTPA,常规剂量0.1mmol/kg体重。给药途径一般经肘前静脉注射,需用MRI兼容的塑料套管针及连接管进行注射,最好能采用MR专用高压注射器推注,速率为2~4ml/s。对比剂注射完毕应立刻用生理盐水冲管,以保证足量的对比剂按时进入血管,利用高压注射器可自动完成上述注射和冲管。如无专用高压注射器,在扫描时用手推也能达到目的,只是注射速率及冲管时机的控制不如高压注射器准确。(2)扫描序列及其参数。一般选用二维扰相GRE T1WI序列,TR为100~200ms,TE约为4.4ms左右,层厚5~8ms,层间距1~2mm。该序列一次屏气(15~25s)可完成全肝扫描。(3)扫描时机的掌握。理想的动脉期图像的标准是动脉的信号强度升至最高,门静脉主干可有轻微显影,肝静脉无对比剂进入;门静脉的标准是肝实质的信号强度达到峰值,肝静脉和门静脉均显示良好。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由于对比剂剂量小,注射时间较短,一般仅为5~10s,因而增强的各期要比CT动态增强扫描更容易分开,准确捕捉扫描时机将能提高增强扫描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如果每个病人都进行循环时间的测量显然不太方便,由于大多数人的循环时间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而对于多数的病人仅需按常规进行扫描即可。从注射对比剂开始到对比剂进入肝脏一般需要25s左右,因此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一般在25s左右开始扫描,但MRI动态增强时还应该考虑到序列扫描本身所占用的时间,由于图像的对比主要由K空间中央的一部分相位编码线决定,一般的序列中,这部分相位编码线的采集是在扫描时间的一半时进行的,如所用的序列扫描时间为20s,则这部分相位编码线是在扫描进行到10s左右时被采集的,实际上就是说扫描序列应该提早10s开始,即应该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15s启动动脉期扫描。笔者进行肝脏MRI动态增强(二维扰相GRE序列,K空间对称循序填充,序列采集时间为20s)的时相如下:动脉期15s;门静脉50~60s;平衡期3min;根据需要5~15min后进行延时扫描。
十、四肢大关节
四肢大关节的MRI检查一般也采用FSE PDWI或T2WI、SE T1WI、扰相GRE T1WI及扰相GRE T2*WI等序列。大关节检查有其一定的特殊性:(1)由于软骨、韧带、肌腱及骨组织的T2值较短,因此多采用FSE PDWI或权重较轻的T2WI,一般TE应该在80ms以下(多为15~60ms),否则图像的信噪比太低。(2)扰相GRE T2*WI有助于纤维软骨病变的显示(如半月板损伤);(3)扰相GRE T1WI有助于透明软骨的显示。
四、脊柱脊髓
MRI是目前检查脊柱脊髓最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椎管内病变应该首选MRI检查。脊柱脊髓MRI扫描应该选用脊柱专用线圈,最好选用相控阵列线圈。常规扫描序列包括:(1)矢状面SE(或FSE)T1WI:TR = 300 ~400ms;TE=8 ~15ms;层厚3 ~ 4mm,层间距0.5 ~1.5mm,层数10 ~15层,矩阵256×192 ~ 512×256,FOV = 250 ~ 320 mm,NEX = 2,相位编码选择上下方向以减少心脏大血管搏动伪影;(2)矢状面FSE T2WI:TR大于2500 ms;TE=100ms;ETL= 12 ~ 16,其他参数同SE T1WI;(3)横断面FSE T2WI:层厚3 ~ 5 mm,层间距1~2mm,其他参数同矢状面FSE T2WI;(4)根据需要可增加冠状面扫描、脂肪抑制技术或增强扫描等。
三、眼眶和眼球
眼球和眼眶检查时,需要嘱病人不能运动眼球,检查可使用普通头颅线圈或专用表面线圈。扫描常规序列包括:(1)横断面SE T1WI:层厚3 ~4 mm,层间距0 ~1mm,其他参数同头颅横断面SE T1WI;(2)横断面FSE T2WI,层厚和层间距同SE T1WI,其他参数同头颅横断面FSE T2WI,由于眼眶内富含脂肪组织,常需要采用脂肪抑制技术;(3)根据需要加扫冠状面和矢状面SE T1WI或/和FSE T2WI,扫描参数同前;(4)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进行横断面SE T1WI,参数同前,必要时加扫冠状面和矢状面,一般需要施加脂肪抑制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