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存在主义的

合集下载

人本主义思潮

人本主义思潮

“人本主义思潮”,分为5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开山鼻祖1、费尔巴哈对宗教上帝的批判费尔巴哈说,他批判宗教的目的在于:“使人从神学家变为人学家,从爱神者变为爱人者,从彼世的修补者变为现世的研究者,从天上和地上的君主和贵族的宗教的和政治的奴仆,变为地上的自由和自学的公民。

因此,我的目的决不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目的,而是一种积极的目的,我否定只是为着肯定,我否定的只是神学和宗教的妄诞的、虚幻的本质,为的是肯定人的实在的本质。

”费尔巴哈运用黑格尔关于异化的思想,对宗教进行本质分析,提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需要一个崇拜对象以表达寄托自己的理想、情感、愿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于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上帝。

2、费尔巴哈建立“爱”的“宗教”费尔巴哈说:“孩子对父母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一般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道德上的各种关系,本来就是的的确确的宗教的关系。

一般说来,生活,在它的各种本质重要的关系中,乃具有完全属神的性质。

”在费尔巴哈看来,用对人的爱来代替对神的爱,就可以扬弃宗教。

这就是他用理性照亮宗教黑暗的根本途径,是他的无神论的最终归宿。

3、费尔巴哈对笛卡尔、黑格尔理性主义的批判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之与动物不同,决不只在于人有思维。

人的整个本质是有别于动物的。

不思想的人当然不是人;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思维是人的本质的缘故,而只是因为思维是人的本质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和属性。

”针对笛卡尔提出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费尔巴哈提出“我欲故我在”。

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哲学作为自己批判的主要目标,是因为他认识到,黑格尔哲学是近代哲学的完成,是“思辨的系统哲学的顶峰”。

它“本身只不过是溶化和转变为哲学的神学”。

是“神学的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

因此,“谁不扬弃黑格尔哲学,谁就不扬弃神学”。

二、意志主义(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意志哲学1、悲观主义的意志哲学《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其内容集中了叔本华的全部基本思想。

人本—存在主义的

人本—存在主义的

• 一、自我察觉的能力 • 当个体的自我知觉能力得到提高时,他会越来 越难以退回原有状态中了。忽视我们的现状可 能会让我们获得满足感,但是麻木感也会随之 而来。 • 二、自由与责任 在存在主义文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那就是 人们能在可选择的范围内自由地做选择,也因此 人类在塑造自己的命运上有重大的影响力,即使 我们无法选择是否投入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选 择生活的方式及成为怎样的人。 存在主义还认为,人们之所以寻求心理咨询或心 理治疗,大都源于自觉对生活失去控制。他们可 能还需要得到治疗师的倾听与理解治疗者有两项 主要任务,其一是请当事人体会他们曾经用什么 方法允许别人为他们作决定;其二是鼓励当事人 逐步迈向自由与独立。

• 三.主要技术和策略: 1.促进当事人发生变化的方向 从缺乏信任、封闭和畏惧人际关系,转变 为对别人更具开放性和愿意探索改变的可 能性。鼓励当事人放弃排斥别人或固执己 见的想法,对经验和外在的世界的可能性 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探索改变的可 能性。
2.完全投入与互动,治疗师如何评价 或诊断当事人并不重要,当事人如何 评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给当事人作 心理测量等评估可能反而不利于当事 人主动积极地参与治疗过程,因为他 以为治疗师对他的问题能提供一套现 成的解决的办法。

基本理论

(一)人性观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朝向整合的内驱力和 追求完美的倾向。 格式塔疗法的人性观主要以存在哲学与现象 学为基础,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的立 即体验而产生。 人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组织,而不是身体、情 绪、思维、感觉、知觉等的简单相加
(二)机体的自我调节

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帮助个体在 需求的失衡和平衡之间转化并获得成长。 皮尔斯认为,有机体的自我调节是整合了精 神和躯体、理智与情感、自主性和自发性的, 它完整地发生而充满智慧。 因此,最佳的选择是按照当下的真实需要发 挥机体的自我调节,而不是根据想当然的 “应该”进行选择。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1、能完整准确地知觉现实 。 悦纳自己、 2、悦纳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 。 内心生活、思想、 3、内心生活、思想、行为自然率真 。 以问题为中心,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 5、有独处的需要 。 6、具有独立自主的特征 。 7、接受并欣赏新事物且不厌烦平凡的事物 。 8、具有高峰体验 。 9、热爱人类并具有帮助人类的真诚愿望 。 10、 10、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持久而深入的人际关系 。 11、道德标准明确, 11、道德标准明确,分辨目的与手段的区别 。 12、有民主的性格, 12、有民主的性格,能尊重他人人格 13、 13、有卓越的幽默感 。 14、富有创造力, 14、富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 。 15、具有批判精神, 15、具有批判精神,不容易被社会诱惑 。
我喜欢发现,而不是去改进。 我喜欢发现,而不是去改进。 ——亚伯拉罕 H·马斯洛 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 马斯洛 ( 1908-1970 )
美国心理学家.他出生于纽约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18岁时遵 从父母之命进入纽约市立学院攻读法学专业,但第二个学期 便离开该校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心理学。马斯洛学习期间, 最早接触到的是冯特和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但不久他 就迷上了华生的行为主义。1934年,马斯洛在著名比较心理 学家哈洛的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前往哥伦比亚 大学担任桑代克的助手。1943年,马斯洛到纽约布鲁克林学 院任教,开始接触到惠特海默的格式塔心理学、霍妮的社会 文化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这些 理论学说对马斯洛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彻底抛 弃了行为主义的机械论观点,转而建立一种动力的、整体的、 新的心理学范式。1951年,马斯洛担任了美国布兰迪斯大学 的心理学系主任。在此期间,马斯洛出版了《动机与人格》、 《存在心理学探索》。这两本著作奠定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理论基础。1967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和以人为本治疗技术综述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和以人为本治疗技术综述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及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理论及实践一、咨询理论概述1、咨询理论的名称:存在—人本主义理论2、咨询理论的发展史:罗杰斯的整个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下述三个主要阶段(Allen E. Ivey et al, 2008):第一阶段:非指导性(1940—1950)。

这一阶段强调接纳来访者,建立积极的、客观的氛围,相信来访者的智慧,以及给予来访者充分的表达空间。

主要运用来访者的原话来澄清事实。

罗杰斯的著作着重强调了咨询过程中的技术。

第二阶段:以来访者为中心(1950—1961)。

这一阶段着重反思来访者的情感,解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不和谐,避开对来访者有威胁的情景,将反思作为主要技术。

对技术并不加以强调,而是着重强调咨询师个性化的投入。

第三阶段:以人为中心(1961—1987)。

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更多的个性化投入,更加强调关系问题。

在坚持原先观点的同时,罗杰斯逐渐对治疗场景中的即刻体验更加重视,要求咨询师、集体治疗与个体咨询更为主动及更多地自我暴露,同时关注广泛的社会问题,如文化差异与权利运用等。

对技术的关注降至最低,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咨询师的态度,强调咨询师将自己看成是与他人相联系的一员。

罗杰斯的观点反应了一种理解性的治疗风格。

3、咨询理论框架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

理论的基本假定是:所有物质的演化的倾向都是从较简单的形式向较复杂的形式发展。

对整个宇宙为说,是一种创造过程的运转,而不是崩溃过程的运行(形成倾向)。

每个人身上都有解决问题,改变他们的自我概念和日益提高自我指导的创造力,所有人类身上都具有趋向完善或完美的潜能。

心理成长和心理成熟的根源来自个体内部而不是外部力量(实现倾向)。

存在—人本主义的理论框架由关于自我与自我实现、觉知、需要、价值条件等概念组成。

(1)自我与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实现倾向的子系统。

实现倾向指的是个体的有机体经验,即指整体的人,包括意识与无意识,生理与认知。

而自我实现则是指实现意识知觉到的自我倾向。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 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 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 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 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 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 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 种潜能的趋向。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区别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1908~1970)和罗杰斯(1902~ 1987)。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 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 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 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 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 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 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 满足的需要。
人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the third force)。上世纪60年代强调个人主 义和个人言论自由的时代背景,为人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基础。1967年人本主义心 理学的重要人物亚伯拉罕· 马斯洛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说明了心理学的人 本主义思想已经被众人所接受。 车尔尼雪夫斯基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其哲学著作命名为 《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 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其所指的人,只 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他没有联 系具体历史、社会实践来研究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词被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曲。如德国现象学 者谢勒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克拉格斯,就侈谈“哲学的人本主义”或许是以“肉 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的“人本学”或“性格学”。他们的“人本主义”是 一种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唯心主义理论。

社工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讲解

社工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讲解
意识到或然性,既让人有力量感,也令人烦扰恐 惧。因为“自为的存在”暗含着虚无。(没有存 在之总体方向的假设,未知和不确定)
不去承认我们的自由或逃避自由,是一种自欺。
人本主义对于社会工作理论,既是基本的,也 是边缘的。
说它是基本的,因为很多人不假思考地将它作为 社工的必要态度。如:马拉利(Mullaly,2003) 错误地把它作为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的 同义词。
说它是边缘的,是因为人们甚至都没有把它当作 是一种观点,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普适性的哲学观 点,借鉴于实务,而不是一种阐释特定实务方式 的方法。
社会工作理论之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是发展很成熟的哲学理论, 对社会工作中有特殊影响,并影响了某些实务理 论。
对人类经验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关系的艺术性、 文化性方面的关注,被看成是比较激进的观点。
因为它们拒绝对循证专业化(实证)的现代主义
假设不假思辨。
它们方法的中心是反身性-治疗性的,其主要目 的不是社会变革,而是实现人类潜能和发展。
人本主义(humanism),相信人类进行
思考、做出选择和进行自由行动的意识的 能力,不受神和宗教的影响。
人本主义还和民主有关系,因为它对人类 彼此尊重、彼此参与来控制他们命运的能 力深信不疑。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关注的是
人类这一存在事实对于人类的意义。它的 焦点是人获得个人力量来控制自己生活并 改变思想――思想决定人怎么生活――的能力。
(一)重要概念
存在。“自在的存在”(being-in-itself)和 “自为的存在”(being-for-itsel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种观点下,理解一段治 疗关系存在什么困难? (布洛姆)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心理学考试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心理学考试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心理学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而存在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和自由意志。

B.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个体发现潜能,而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自由意志无法改变生存状态。

C.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个体的价值观和信仰,而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存在状态是首要关注的。

D.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应该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而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应该承担生活的责任和义务。

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谁?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卡尔·罗杰斯C. 安娜·弗洛伊德D. 马斯洛3.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谁?A. 弗洛伊德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埃德蒙·马斯洛D. 卡尔·罗杰斯4.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心理学都关注个体的什么方面?A. 认知过程B. 情感体验C. 行为表现D. 人际关系5.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什么?A. 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潜能B. 帮助个体改变不良行为习惯C. 帮助个体提高自我认知D. 帮助个体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6.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生存状态对其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个体的价值观和信仰B. 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C. 个体的生理需求和本能行为D. 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责任选择7.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有何不同?A.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而存在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和自由意志。

B.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个体发现潜能,而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自由意志无法改变生存状态。

C.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个体的价值观和信仰,而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存在状态是首要关注的。

D.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应该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而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应该承担生活的责任和义务。

人本主义 存在主义 ppt课件

人本主义 存在主义 ppt课件

《大学》
“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避免自欺。”
■本真性
没有自欺即为本真,本真的行动与自由和责任保持 一致,这样的行为是与人类自由和自我创造一致的。 要实现本真性的存在就要控制自己的生活,包括接 受选择和责任、学会与焦虑共存,并且要以自己的 价值观进行选择,而非屈从于外部影响。
■关系
我们都在试图与他人建立关系,这样才可以免于 孤独、焦虑和异化。但我们经常会体验到没有自我, 为他人而活,或者成为自我的陌生人。因此人类处 于一种独立和与他人相连的矛盾处境。这样,与他 人建立一种共同成长的关系就是重要的,存在的即 关系的。
“人最会欺骗的往往是自己”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 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 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 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 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 诚其意。
第三人章本人主本义主义存存在在主主义义
基本概念
■ 存在
萨特: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纯粹的 存在,自在即“是其所是”。 自为的存在是我们意识到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将意义 引入世界,并对人和世界进行区分。
人本基主本义概念存在主义
■ 自由和责任
自由和责任对于人类存在而言是对立统一的。 人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道路,但人应该为自己的 自由选择承担责任。因为人在创造自己的命运之时, 也制造了自已的问题。 为自己的行动承担全部责任,这是存在伦理的重 要层面。
加缪:《局外人》“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 注意反思我们如何生活,注意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做 我们所做的事。当我们在反思的时候,我们会不禁 时时感到内疚。“人的本质是感到内疚”。因为我 们每个人都不完美,内疚是反思人类基本状况的本 质反应。当我们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己时,我们必然 会看到那种内疚之心。 人生最重要的是自我觉察与自我反思。加缪:“人 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懂得自我反思。自我反思使 人变得道德。”因为自我反思让我们为自己的行为 负责,正是这种责任使我们变得道德。

人本主义理论资料

人本主义理论资料

一、人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一)人本主义的时代背景人本主义是西欧自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文艺复兴时期所涌现的一种新思潮。

其基本观点主张“人类自由权利不可侵犯,即自由意志论”。

在文艺复兴时期及其后由于生产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生活的迅速改变,人们需要科学与新的文化,人本主义思潮从而获得迅猛发展。

(二)人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人本主义理论和服务模式的哲学渊源是存在主义。

20世纪60年代初期,存在主义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主要聚焦于人类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关注生活的悲剧、孤立和焦虑等。

从存在主义发展史看,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逻辑环节,即克尔凯郭尔、尼采和萨特三阶段。

存在主义发展三阶段:1、第一阶段是克尔凯郭尔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着人选择的困惑和生存的焦虑。

他基于对恐惧的关注讨论了害怕、焦虑和担忧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人的目的在于创造我们自己。

他认为, 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 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 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

2、第二阶段是尼采阶段。

尼采强调了主观的重要意义,赋予人类掌握权力意志的自由。

在考虑上帝与人的关系时,尼采抛出著名论断——杀掉上帝,还自称自己就是上帝的杀戮者,杀死了上帝, 获得了自由, 自由得连任何信仰都失去了, 出现了空前的价值真空。

3、第三阶段是萨特阶段。

他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提出上帝死了人自由了, 人就是人自由的选择、设计者。

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意为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者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

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

总结:●人本主义成为一种助人模式是从心理治疗开始的,主要是从存在出发,分析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发挥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课件

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课件

要点二
整合其他心理学理论
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可以与其他心 理学理论进行整合,形成更完善的理 论体系。例如,可以结合认知行为疗 法、家庭系统治疗等理论,为个体提 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要点三
探索心理病理学机制
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在心理咨询和 治疗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未来研 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该理论在心理病理 学中的机制和应用方法,为心理障碍 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 课件
• 人本存在主义概述 • 人格理论 • 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 • 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的实践应用 • 评价与展望
01
人本存在主义概述
人本存在主义的定义
人本存在主义的发展历程
20世纪中叶,人本存在主义在 欧洲开始兴起,代表人物包括萨
特、海德格尔等。
20世纪60年代,人本存在主义 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代
01 02 03
04
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的实践应用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强调个体独特性和自由选择 关注个体内在体验和意义 鼓励个体自我觉察和成长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01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02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03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重视员工的价值和需 求
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和工作压力
培养员工的自主性和 责任感
05
评价与展望
对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的评价
01
强调个体独特性和自由意志
02
提供深层次心理分析
03
强调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
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的局限与挑战
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
缺乏实证支持

浅析以人为本的存在主义教育观

浅析以人为本的存在主义教育观

浅析以人为本的存在主义教育观【摘要】存在主义教育观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的自由和选择权,关心个体的存在和意义,重视每个个体的生命和体验。

教育应以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为中心,强调个体的责任和自主性。

这种教育观对教育实践具有启示,能够培养独立自主的个体,提倡人文关怀和尊重个体。

在现实教育中,这种教育观能够激励学生积极探索自我,拓展视野,鼓励学生勇于追求理想和真理,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以人为本的存在主义教育观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建设人文关怀的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观,人文关怀,个体自由,选择,人的存在,意义,生命,体验,自我实现,发展,责任,自主性,教育实践,独立自主,个体。

1. 引言1.1 存在主义教育观的概念定义存在主义教育观是一种基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教育理论,强调将个体置于教育实践的核心地位。

存在主义教育观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和需求。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和关怀每个个体的存在,不将其视为一般性的群体或统一的整体来对待,而是要重视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

存在主义教育观强调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个体的内在需求和价值。

通过理解个体的存在和体验,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存在主义教育观主张教育应该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选择权。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教育者需要与学生建立真诚的互动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和尊严,倡导个体的自由和自主发展。

通过以人为本的存在主义教育观,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全面成长和自我实现,为他们的独立性和个性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1.2 人文关怀和尊重个体的重要性在存在主义教育观中,人文关怀和尊重个体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每个个体的需求和情感,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

人文关怀意味着关注个体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理解每个人的独特经历和背景,尊重每个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权。

4-人本主义

4-人本主义

• 马斯洛于1930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次年获
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 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威
斯康星大学,他选修了美国灵长目动物研究的主导研究者, 以研究罗猴和依恋行为知名的 H.哈洛的研究实习课,并成
了哈洛的研究助手,后来又成了他的第一个博士生。期间
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 M.魏特海默也曾任马斯洛的老 师。至此,他渐渐对猿猴产生了兴趣,并自信找到了自己 的研究领域。在对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中,马斯 洛闯入了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领域。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主张代表了美国心理学界对时代精 神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
——心理史学家赫根汉(B.Hergenhahn)曾称这个年代为
“喧嚣的时代” ——罗洛•梅(R.May)称之为“意志瘫痪的时代” ——罗杰斯认为“恐怖、敌意和侵犯的存在是我们 时代的紧迫问题。” ——社会各界强烈批评 “重科学而轻人文”的教育 倾向 3、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变迁、心理冲突与价值观的危机,需要有一
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模式。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一)人性论、人道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人性论和文
艺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想。 1、人性论,是指对人的本质属性或人的主要属性“是什么”问题的 基本主张。 – 西方传统哲学和伦理学在人性问题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性 恶论 —— 性善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继承了性善论思想。 2、人道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反对中世纪盛行的宗教禁欲 主义的进步思潮,西方近代的人道主义特别强调尊重知识、关心人
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观点
1、人的存在 罗洛•梅指出,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整体存在,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 的。个人的存在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任何逃避选择的行为都不利于其 自我的存在。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重新经验他自己存在的真实性, 更充实地体会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2、人的存在世界的三种方式 ①人与环境的关系方式 ②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方式 ③人与自我的关系方式,即自我的内在世界 3、存在感 存在感是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意识和体验。罗洛•梅认为,存在感是 人生的目标、支柱,是赋予人自我尊严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派

马克思主义学派

马克思主义学派1.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该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上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批判,通过重新解读自然的观念,力图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并以这样理解的自然和文化概念来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以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并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想——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流派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批判功能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相结合,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及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双赢”理念.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安德列·高兹,美国的詹姆斯·奥康纳等。

2.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现的一种企图把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调和起来,按照存在主义的精神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除法国人让·保罗·萨特外,还有法国的列斐伏尔等。

3.管理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该学派关心的是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相比,他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早期的资本主义.他们更热衷于把资本主义划分成不同阶段和过程,探讨每个阶段和过程中财富积累的各种模型和模式.他们重点研究财富积累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即:资本主义财富积累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财富积累推动了其政治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又导致了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危机的加剧.他们探讨资本主义危机实际上是探讨财富积累的危机.与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相比,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关心的是国际分工,管理学派关心的则是财富积累的过程,二者应相互补充.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大卫·高登、法国学者米克尔·阿格雷塔等。

4.分析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国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派,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发展潜力较大的思潮之一,是20世纪初以来流行于英美地区的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结合的产物.该学派运用现代数学、数理逻辑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试图为其确立“微观基础”.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分析哲学家G.A.科亨、美国的约翰·罗默、威廉·肖、乔·埃尔斯特等。

社工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

社工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

人没有先天的客观本性。 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 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 魂。 人的存在表现为种种可能 性。经过自身的领会、筹 划、选择获得本身的规定 性亦即自身的本质。因此, 是存在先于本质。


“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 定义。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 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 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 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 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 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人,除了他把自 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

这种观点下,理解一段治 疗关系存在什么困难? (布洛姆)

意向性。即人具有根据心中关于他们希望未来如 何的目标而行事的能力。(存在主义拒绝任何有 关人或社会应该如何生存的预定期望) 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对于过去的阐释是重要的。 因此,我们如何阐释过去并走向未来,赋予我们 的生活以意义。 结果,通过人们的个人自由, 人类能够创造自己或阐释自己。人格和社会结构 是自由人类所做的选择的产物。 但是,他人给我们的行为贴上标签。应对生活的 “荒谬”感,我们不得不承认和接受社会期望的 局限。
存在无理却存在。


在社会工作中,具有某些特征的实务模型 被作为人本主义而归为一组。
这些模型的共同思想是人类试图理解他们所经历
的世界。 社工试图帮助人们掌握技能,来探索他们自己, 探索他们赋予(其所感知并影响他们的)世界的个 人意义。 人对其自我的阐释是有效的,并且也值得去这么 做的。
这不太好了。小组成员不想冒风险挣扎于他们的
问题之中,当他们的安全被扰乱后,就不会再对 小组那么着迷。社工帮助他们保留小组支持的宝 贵经历,同时要看到他们能够着手解决他们的问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存在主义疗法
• 理论要点: 1.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焦虑(焦虑是人类的一种 基本特征,并不一定是病态的,而是成长的催 化剂。 ) 2.自我察觉观 (存在主义认为,人之所以能作出决定及反应, 系因为人拥有自我察觉的能力。察觉能力愈强, 自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拓展人的察觉能力也 就能增进我们充分体验生活的能力。) 3.存在治疗关于自我察觉的命题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拥有无限的时 间去完成生活中想要做的一切事情。)
2.固定格式塔 固定格式塔是指神经症患者在应付未完成事 件时的症状表现或僵化的应对模式。

格式塔疗法咨询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 是要提高来访者的觉察力——觉察自己有哪 些感受、正在思考什么、如何行动、自己身 上正在发生什么以及身体感受到哪些信息; 意识自己如何交往
治疗目标
格式塔疗法的目标是协助来访者获得具有治 疗作用的自我觉察力,从环境支持转为自我 支持,充分利用自我资源,达到情绪、认知 和行为等方面的整合,促使来访者成长。

基本理论

(一)人性观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朝向整合的内驱力和 追求完美的倾向。 格式塔疗法的人性观主要以存在哲学与现象 学为基础,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的立 即体验而产生。 人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组织,而不是身体、情 绪、思维、感觉、知觉等的简单相加
(二)机体的自我调节

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帮助个体在 需求的失衡和平衡之间转化并获得成长。 皮尔斯认为,有机体的自我调节是整合了精 神和躯体、理智与情感、自主性和自发性的, 它完整地发生而充满智慧。 因此,最佳的选择是按照当下的真实需要发 挥机体的自我调节,而不是根据想当然的 “应该”进行选择。
核心概念 • 人性观 存在主义人性观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不是 固定 不变的,相反,我们一直在通过自己的计划 不断地重新创造着自己。人类总是处于一种 持续的转换、凝聚、进化以及成形的过程中。
• 在存在主义理论看来,人类存在的基本维度 包括: 1、自我察觉的能力。 2、自由与责任。 3、建立自我认同感与建立对个体有意义的 人际关 系。 4、寻求意义、目的、价值和目标。 5、焦虑是生活的条件。 6、察觉死亡与不存在。
• 六、觉察死亡与不存在 • 存在主义者不会消极的看待死亡,相反, 他们认为觉知到死亡这种基本的人类境 况对我们的生活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否认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我们 的生活就会变得平淡而缺乏意义。 • 存在主义认为,我们对死亡的觉知是我 们生活和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我们认识 到人类终归是要死亡的话,就能意识到 我们没有无穷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种种 计划,当下的存在就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咨询师不仅仅以谈话内容为依据,还 要根据来访者的声音、词语、姿势甚至梦境 等来判断来访者问题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 咨询师就要对来访者的外在表现十分敏感。
3.接受与肯定
这个阶段咨询师必须鼓励来访者正视那些浮 现到意识领域中的人格各部分(包括好的与 坏的部分),并让他意识到,不论好与坏, 这就是他真实的“自我”。但是,来访者也可 能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可能会产生危在 旦夕的感觉,或者至少看上去显得孤独无助 或悲观失望。因此,来访者的接受与肯定是 咨询的关键转折点。“这是咨询过程中最艰 难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 三.主要技术和策略: 1.促进当事人发生变化的方向 从缺乏信任、封闭和畏惧人际关系,转变 为对别人更具开放性和愿意探索改变的可 能性。鼓励当事人放弃排斥别人或固执己 见的想法,对经验和外在的世界的可能性 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探索改变的可 能性。
2.完全投入与互动,治疗师如何评价 或诊断当事人并不重要,当事人如何 评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给当事人作 心理测量等评估可能反而不利于当事 人主动积极地参与治疗过程,因为他 以为治疗师对他的问题能提供一套现 成的解决的办法。
第三节 格式塔疗 法
疗法简介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912年在德国诞 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
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在观察现象的 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 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 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
人本—存在主义的 心理学咨询理论和 的体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称“现象学心理学”, 反对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生 物还原论思想,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 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等, 故号称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人性观、
动机理论和人格理论的基础。 (2)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 (3)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的 核心。包括自我实现的内涵(完满人性与个人潜 能的实现)、自我实现的两种类型(健康型超越 型)、15条人格特征和高峰体验等。
(4)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旨在提供一种良好的 心理氛围,调动来访者内部资源进行自我理 解和自我矫正,以达心理健康。 (5)教育改革论是人本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开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视 教人胜于教书,强调有价值的经验学习和过 程的学习方式,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 以达到培养能适应变化和懂得如何学习的人。 (6)超个人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分 支。
• 四、寻求意义、目的、价值和目标 摒弃原有价值观 治疗过程的任务就在于帮 助来访者建立一个与其存在方式相符的价值 观体系。 无意义 生活中的无意义感会导致空虚感 (或说是弗兰克尔所谓的存在主义虚无)当 人们没有为日常事务或工作而忙碌时,常会 产生这样的感受。 创造新的意义 存在主义认为治疗师的职 责不是告诉来访者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是 要指出,哪怕在痛苦的时候,他们也能发现 生活的意义。 意义本身是不可寻得的,越是 理性的寻找越有可能迷失它,只有作为创造、 爱、工作、努力建设的副产品去间接体验。
• 五、焦虑是生活的条件 • 存在主义治疗师将正常的焦虑和神经质焦 虑区分开来。存在主义认为焦虑来自个体 追求生存以及维持肯定自我存在的努力过 程,焦虑感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 Van Deurzen认为存在主力疗法的核心目标 不是帮助人们过上更舒适轻松的生活,而 是鼓励来访者承认并处理不安和焦虑的根 源。 • 存在主义治疗师会帮助来访者认识到,在 从依赖学会自治的道路上,学会如何忍受 不确定性、学会如何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 生活都是这条道路上的必然过程。
• 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的经验持僵化、刻 板和疏远的态度。 • 第二阶段:可以畅谈自我以外的话题。 • 第三阶段:流畅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 第四阶段:自由地表达个人过去的情感。 • 第五阶段:自由地表达当时自己的感受,但 有所迟疑。 • 第六阶段: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和否认 的情感。 • 第七阶段:不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可咨询发 展的阶段或过程自由表达自己。
• 三、建立自我认同感与建立对个体有意义 的人际关系 我们大多数人的麻烦往往出现在我们努 力通过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寻求方向、答案、 信仰与价值德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信任自 己,也不从自身寻找生活冲突的答案,反 而去努力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个人。 人既是孤独的个体,同时又是与他人存在 联系的个体,这一矛盾也说明了人的境况。 认为我们能改变这一境况或者认为这是一 个应该得以改善的境况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在多元治疗方面的弱点 1、在哪些秉承系统化观点的人们看来,存在 主义理论过于个人主义,而忽视社会因素对 人们问题的影响作用。 2、存在主义的潜在问题是,它强调和自我决 定有关哲学假设,却忽视了很多受到压迫的 人们必须处理的复杂问题。 3、存在主义无法满足那些追求结构化的、以 问题为定向的疗法的来访者的需求。
• 一、自我察觉的能力 • 当个体的自我知觉能力得到提高时,他会越来 越难以退回原有状态中了。忽视我们的现状可 能会让我们获得满足感,但是麻木感也会随之 而来。 • 二、自由与责任 在存在主义文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那就是 人们能在可选择的范围内自由地做选择,也因此 人类在塑造自己的命运上有重大的影响力,即使 我们无法选择是否投入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选 择生活的方式及成为怎样的人。 存在主义还认为,人们之所以寻求心理咨询或心 理治疗,大都源于自觉对生活失去控制。他们可 能还需要得到治疗师的倾听与理解治疗者有两项 主要任务,其一是请当事人体会他们曾经用什么 方法允许别人为他们作决定;其二是鼓励当事人 逐步迈向自由与独立。
存在主义疗法的贡献
• 为人们看待死亡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将死亡 看做一种积极的力量—因为它赋予我们生活的 意义,而不是一种令人恐惧的归宿。 • 帮助人们重新去看待有关焦虑、内疚、挫折、 孤独及疏离等问题。 • 强调治疗关系中的人性。可防止出现机械式非 人性化的心理治疗过程。 • 对自由和责任的强调,以及对人们通过自己的 觉知而重新设计生活能力的重视。 • 可以和其他很多疗法进行创造性的结合
在个体生活中,最常见的“未完成事件”是无法忘 记亲近的人对自己所造成的过错、伤害,或自己 对亲近的人所欠下的难以偿还的感情债等等。
例如,从小总是被父母责骂、排斥或冷落的
人,不管他们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表 扬和赞美。从来没有真正地感受过父爱或母 爱便成为他们的未完成事件并困扰着他们, 同时也表现在他们的一些行为当中。例如, 他们把希望得到父母表扬和赞美的需求,转 化为对朋友的追求,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一个 有用的男人或女人。但是在他们运用了各种 策略得到异性的赞美后,却依旧觉得得不到 满足。
治疗要点
存在治疗的目标不再是 帮助当事人消除焦虑, 使生活变得更轻松或更 安全,而是鼓励当事人 愿意接受和挑战生活中 的正常焦虑,这同时意 味着对新生活的开放态 度和探险精神。
治疗过程
治疗的任务:就是要引导 当事人自我察觉,帮助其 充分地认识自己的存在和 实现自己的潜能。 治疗的目的:激励当事人 去发现各种替代方法并从 中选择,要成为自己生活 的建筑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