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解剖(实验前理论补充)
系统解剖学课件:感觉器官
3、可以杀菌、冲洗灰尘,保持眼 球湿润
4、泪道the lacrimal passages A. 泪点The lacrimal punctum B. 泪小管The lacrimal ductule C. 泪囊The lacrimal sac D. 鼻泪管The nasolacrimal duct 5、大笑时或者打喷嚏时,鼻腔内
压力增高,会出现溢泪。
眼外肌 the extraocular muscles
1、上直肌the superior rectus 2、下直肌the inferior rectus 3、内直肌the medial rectus 4、外直肌the lateral rectus 5、上斜肌the superior oblique muscle 6、下斜肌the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7、上睑提肌the levator palpebrae
⑶ 前房水
⑶ 角膜固有质
⑷ 角膜后界膜
⑸ 角膜后上皮
3、巩膜sclera:占外膜的后5/6,质 地坚硬,呈瓷白色,可保护眼球 内容物,后方与视神经的硬膜鞘 相延续;视神经穿过区为巩膜筛
筋膜cribriform plate of sclera;与 角膜交界处有巩膜静脉窦。
血管膜 the vascular tunic
眼睑宏观结构
1、睑裂palpebra fissure、睑内侧、外侧联合 the medial and lateral palpebral commissures、内眦、外眦
2、泪湖、泪阜、结膜半月襞 3、睑缘宽约2mm,有睫毛the eyelashes、睑
缘腺the ciliary glands(gland of Zeis)炎 症肿胀时形成麦粒肿 泪乳头the lacrimal papilla 泪点the lacrimal punctum;
感觉器官解剖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解剖实验,使学生了解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感觉器官的解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四、实训对象人体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五、实训内容1. 眼的解剖(1)眼球解剖① 角膜:透明,有屈光作用。
② 前房:角膜与虹膜之间的空隙。
③ 虹膜:含有色素,有调节瞳孔大小的作用。
④ 瞳孔:虹膜中央的开口。
⑤ 晶状体:透明,有调节屈光作用。
⑥ 玻璃体:无色透明,填充在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
⑦ 视网膜:感光层,分为视网膜色素层和神经层。
(2)眼附属器官解剖① 眼睑:保护眼球,防止异物进入。
② 睑板:眼睑内侧的皮肤皱褶。
③ 睑缘:眼睑边缘,有睫毛生长。
④ 泪腺:分泌泪液,润滑眼球。
⑤ 泪道:泪液排出的通道。
2. 耳的解剖(1)外耳解剖① 外耳道:连接耳廓与中耳的管道。
② 耳廓:收集声波。
(2)中耳解剖① 鼓膜:将声波传递到中耳。
② 鼓室:含有听小骨。
③ 听小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将声波传递到内耳。
(3)内耳解剖① 半规管:负责平衡感觉。
② 前庭:负责平衡感觉。
③ 耳蜗:负责听觉感觉。
3. 鼻的解剖(1)鼻孔:空气进入鼻腔的通道。
(2)鼻腔:空气湿润、加温和过滤。
(3)鼻中隔:分隔左右鼻腔。
(4)鼻窦:鼻腔周围的空腔,分泌黏液。
4. 舌的解剖(1)舌体:负责味觉和吞咽。
(2)舌乳头:含有味蕾,负责味觉。
5. 皮肤的解剖(1)表皮:保护皮肤,防止细菌侵入。
(2)真皮:含有血管、神经和毛囊。
(3)皮下组织:含有脂肪和血管。
六、实训步骤1. 观察眼球结构,了解眼球各部分功能。
2. 观察耳部结构,了解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功能。
3. 观察鼻部结构,了解鼻腔、鼻中隔和鼻窦的功能。
4. 观察舌部结构,了解味蕾和舌体的功能。
5. 观察皮肤结构,了解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功能。
七、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感觉器官的解剖学知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人体解剖学 实验十三 感觉器官
实验十三感觉器官[实验内容](一)观察眼、耳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二)观察前庭蜗器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实验目的](一)掌握眼球壁的构成和折光装置的组成以及黄斑的位置。
(二)了解眼副器和光波在眼内的传导途径。
(三)掌握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和螺旋器的位置。
(四)了解外耳、中耳的组成与功能及声音在耳内的传导途径。
[材料与器具]眼球标本,眼放大模型,瞳孔对光反射模型,光波在眼内传导途径模型,耳放大模型,听小骨标本或模型,内耳放大模型,声波在耳内传导途径模型,解剖盘,镊子。
[方法与步骤](一)视器1.观察眼球壁的三层结构和眼肌(图2-13-1)取眼球标本或眼球放大模型进行观察,可见眼球壁由外向内分三层:第一层:外膜为纤维膜,前1/6坚韧而透明的是角膜,后5/6呈图2-13-1 眼球壁的结构乳白色,不透明的是巩膜。
思考角膜和巩膜的作用。
第二层:中层为血管膜,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位于角膜之后,晶状体前方,呈圆盘状,其中央有一圆孔称为瞳孔。
虹膜内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平滑肌叫瞳孔开大肌,呈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称为瞳孔括约肌。
睫状体位于巩膜与角膜移行的内面,是虹膜后外方的环形增厚部分,它的前缘连于虹膜根部,后缘与脉络膜相接。
睫状体内含有纵行和环形的平滑肌称为睫状肌。
脉络膜前端起于睫状体,后方有视神经通过,占血管膜后部2/3。
思考睫状肌收缩和舒张时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功能。
第三层:内层为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最内层,为眼球的感光部位,在活体呈紫红色。
由前向后依次为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三部分。
在模型上辨认视网膜盲部和视部,以及视部后方的视神经盘、黄斑和中央凹。
思考视网膜视部含哪些感光细胞?为什么盲部无感光作用?为什么视神经盘又称盲点?黄斑处什么感光细胞最多?中央凹对什么感受最敏感?2.用瞳孔对光反射模型观看强光或弱光刺激时瞳孔的变化当强光刺激或看近物时,我们可观察到瞳孔缩小,这是因为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位于瞳孔周围呈环行排列的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变小;当弱光刺激或看远物时,我们可观察到瞳孔放大,这是因为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位于瞳孔括约肌外侧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收缩会使瞳孔开大。
感觉器系统解剖学
向下外 (上斜肌)
向下内 (下直肌)
四、眼的血管和神经
1、血管
动脉—眼动脉 静脉:通过眼上、下静脉回流,无静脉瓣
2、神经
三叉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
第三章 前庭蜗器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传导部分
前 庭 蜗 器
中耳
鼓室 咽鼓管 乳突小房和乳突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骨迷路
内耳 膜迷路 感受部分
一、外耳
感 觉 器
第一章
一、感觉器
概 述
感受刺激的装置,由感受器+附属结构组成。
二、感受器
1、定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2、构造:感觉神经纤维的末梢装置 3、功能:将刺激 神经冲动
4、分类 (1)按所在部位和刺激的来源分:
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粘膜 内感受器:分布于心脏、血管等处 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肌腱、关节和内耳
睫状体
内膜
脉络膜 盲部 视部
视神经盘:视网膜后
部中点稍鼻侧,不能 感光,称为生理盲点。
黄斑:距视神经盘
3.5mm,是明视力最 精确及辨色最敏锐的 部位。
视神经 节细胞
光刺激
双极细胞
视锥(杆)细胞
(三)内容物
1、房水
眼房:位于晶状体与角膜之间的间隙。 房水:充填于眼房中的液体。 房水的循环: 瞳孔 睫状体产生→眼后房→眼前房→虹膜角膜角→虹 膜角膜角隙→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房水的作用:维持眼内压;营养角膜和晶状体; 屈光作用。
3、耳蜗
形如蜗牛,由蜗轴+蜗螺旋管组成
(二)膜迷路 1、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感受直线变速运动。
2、半规管
壶腹嵴:感受曲线运动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感觉器官的结构与感知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感觉器官的结构与感知感觉器官是人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外界的刺激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进行感知和理解。
本文将从解剖学的角度对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感知进行整理。
一、视觉系统视觉系统是感觉器官中最为复杂和先进的一部分,由眼睛和视觉相关的神经元组成。
眼睛是视觉系统的核心器官,其结构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等。
角膜是眼球最前端的透明结构,主要起到聚光和折射作用;虹膜则负责调节眼球中的光线数量;晶状体使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视网膜则是视觉信息的转换和感知的关键部分。
二、听觉系统听觉系统主要由耳朵和听觉相关的神经元组成。
耳朵结构复杂,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和传导声音。
中耳则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将声音振动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听小骨将其传递给内耳。
内耳是听觉系统的核心,包括耳蜗等结构,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听神经传递给大脑进行感知和理解。
三、嗅觉系统嗅觉系统主要负责感知气味。
嗅觉器官位于上鼻道内壁的嗅粘膜上,由嗅毛细胞和嗅神经元组成。
当气体中的气味分子进入嗅粘膜时,它们会与嗅毛细胞上的嗅受体结合,触发嗅觉信号的传递。
然后嗅神经元将这些信号传递给大脑中的嗅球,从而让我们感知到不同的气味。
四、味觉系统味觉系统是感知口感和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舌头和咽部的味蕾组成。
味蕾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器,负责感知化学物质的味道。
人舌上大约有一万个味蕾,它们主要分布在舌面的乳头上。
当化学物质与味蕾接触时,它们会与味蕾上的受体结合,触发味觉信号的传递,然后通过舌部的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味觉中枢,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味道。
五、触觉系统触觉系统负责感知身体的接触和压力。
人体的触觉主要由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神经末梢组成。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官,其下分布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触觉受体,如疼痛受体、压力受体和温度受体等。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肤时,触觉受体会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并传递给大脑中的触觉中枢进行感知和理解。
感觉器官解剖1
(一)骨迷路(Labyrinthusosseus)
包括前庭、耳蜗和3个骨半规管。 1.前庭(Vestibulum):为骨迷路的扩大部,呈球 形。外侧壁即鼓室的内壁,有前庭窗和蜗窗。 2.骨半规管(Canalessemicircularesossei):位于 前庭的后上方,由3个互相垂直的半环形骨管组 成,每个半规管的一端膨大,称为壶腹。 3.耳蜗(Cochlea): 位于前庭的前下方,由耳蜗螺 旋管围绕蜗轴盘旋数圈形成,管的起端与前庭相 通,盲端位于蜗顶。沿蜗轴向螺旋管内发出骨螺旋 板,将螺旋管不完全地分隔为前庭阶和鼓室阶两部 分。
3. 视网膜(Retina):眼球壁的最内层,分为视部和盲部
⑴视网膜视部:衬于脉络膜的内面,且与其紧密相连,薄 而柔软。生活时略呈淡红色,死后混浊,变为灰白色, 易从脉络膜上脱落。在视网膜后部有一视乳头(Papilla optici),是视神经纤维穿出视网膜处,没有感光能力, 又称盲点。视网膜中央动脉由此分支呈放射状分布于视 网膜。在眼球后端的视网膜中央区是感光最敏锐部分, 呈一圆形小区称视网膜中心(Areacentralisretinae),相 当于人眼的黄斑(Maculaluten)。神经层由浅向深部由3 级神经元构成,最浅层有两种细胞感光细胞,即视锥细 胞(感强光和辨别颜色的能力)和视杆细胞(感弱光的 能力)。第3级为多极神经元,其轴突向视网膜乳头集 中,成为视神经。 ⑵ 视网膜盲部:无感光能力,外层为色素上皮,内层无 神经元,被覆在睫状体及虹膜的内面。
2. 血管膜:为眼球壁的中层,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
有营养眼内组织的作用,并形成暗的环境,有利于视网膜 对光色的感应。血管膜由后向前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 膜3部分。 ⑴ 脉络膜(Choroidea):呈棕色,衬于巩膜的内面,其后 壁有一呈青绿色带金属光泽的三角区,叫照膜,由于这 一区域的视网膜没有色素,可以反光,有助于动物在暗 光环境中对光的感应。 ⑵ 睫状体(Corpusciliare):是血管膜中部的增厚部分,呈 环状围于晶状体周围,形成睫状环,其表面有许多向内 面突出并呈放射状排列的皱褶,称睫状突。睫状突与晶 状体之间由纤细的晶状体韧带连接,在睫状体的外部有 平滑肌构成的睫状肌,肌纤维起于角膜与巩膜连接处, 向后止于睫状环。睫状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可 向前拉睫状体,使晶状体韧带松弛,有调节视力的作用。
感觉系统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感觉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观察和识别感觉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和传出神经。
3. 理解感觉传导通路的基本路径和功能。
4. 掌握感觉系统在人体功能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二、实验材料1. 人体解剖图谱2. 人体解剖模型3. 显微镜4. 研究用切片5. 记录本和笔三、实验步骤1. 观察感受器- 皮肤感受器:观察皮肤表面,识别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感受器。
- 本体感受器:观察肌肉、肌腱和关节,识别本体感受器。
- 内脏感受器:观察内脏器官,识别内脏感受器。
2. 观察传入神经- 脊神经:观察脊神经节和脊髓的连接,识别脊神经的传入纤维。
- 脑神经:观察脑神经与感受器的连接,识别脑神经的传入纤维。
3. 观察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观察脊髓的结构,识别感觉传导通路。
- 脑干:观察脑干的结构,识别感觉传导通路。
- 大脑皮层:观察大脑皮层的结构,识别感觉中枢。
4. 观察传出神经- 脊神经:观察脊神经的传出纤维。
- 脑神经:观察脑神经的传出纤维。
5. 观察感觉传导通路- 浅感觉传导通路:观察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的传导通路。
- 深感觉传导通路:观察本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四、实验结果1. 感受器- 观察到皮肤表面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感受器。
- 观察到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
- 观察到内脏器官的内脏感受器。
2. 传入神经- 观察到脊神经的传入纤维与脊髓的连接。
- 观察到脑神经与感受器的连接。
3. 中枢神经系统- 观察到脊髓的结构,包括灰质和白质。
- 观察到脑干的结构,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 观察到大脑皮层的结构,包括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
4. 传出神经- 观察到脊神经的传出纤维。
- 观察到脑神经的传出纤维。
5. 感觉传导通路- 观察到浅感觉传导通路,包括脊髓丘脑束和丘脑皮质束。
- 观察到深感觉传导通路,包括薄束和楔束。
五、实验讨论1. 感觉系统是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途径,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和传出神经协同工作,使人体能够感知痛觉、温度觉、触觉、本体感觉等。
解剖之感觉器-PPT课件
中耳横切面
1)鼓室壁
上壁:鼓室盖壁,
邻颅中窝 下壁:颈静脉壁, 邻颈静脉窝 前壁:颈动脉壁, 邻颈内动脉。其上 方有咽 鼓管的开口。 后壁:乳突壁,通 乳突小房 内壁:迷路壁,有 岬,邻内耳前庭部 前庭窗、 蜗窗面神 经凸。 外壁:鼓膜壁
2)听小骨 锤骨 砧骨 镫骨
运动听小骨的肌
鼓膜张肌 镫骨肌
3、鼓膜
成45度角(与外耳道 底),外面朝向前、下、 外。
包括:
淡红色的松弛部(上1/4) 灰白色的紧张部(下3/4)
鼓膜脐(鼓膜中心锤骨
柄末端附着处,凹向鼓室)
光锥(紧张部前下部的三
角形反光区)。
二、中耳
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 1、 鼓室
颞骨岩部内 不规则小腔,内 有听小骨、韧带、 肌、血管和神经。 覆盖有粘膜,前 部借咽鼓管与咽 相通,后部经鼓 窦通乳突小房。
2、咽鼓管
又名耳咽管。通鼻咽部。可有空气 出入鼓室,维持室内外气压平衡。
Hale Waihona Puke 3、乳突小房、乳突窦三、内耳
是位于颞骨岩部内,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 一系列结构复杂的弯曲管道称为迷路。
骨迷路 迷路 膜迷路
1、骨迷路
1)前庭
中间部分,外侧壁 邻鼓室,内侧壁为内耳 道底,前通耳蜗,后通 骨半规管。
前庭窗
蜗窗
肌层 睑板 睑板腺 睑结膜
2、结膜
睑结膜 球结膜 上、下穹窿 结膜囊
3、泪器
泪点 泪小管 泪道 泪囊 鼻泪管
由泪腺和泪道组成。
4、眼球外肌
提上睑肌 内直肌 外直肌 上直肌 下直肌 上斜肌 下斜肌
提 上 睑 肌
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 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
解剖感觉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感觉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掌握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感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观察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节、脊髓、脑干、大脑皮层等。
2. 研究感觉神经传导通路中痛觉、温度觉、触觉、本体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感觉的传导路径。
3. 掌握感觉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标本:在实验室内,观察人体解剖学标本,了解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结构。
2. 模型实验:通过模型实验,了解不同感觉的传导路径。
3. 查阅资料: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感觉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结构通过观察人体解剖学标本,我们了解到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结构包括:(1)感受器:位于皮肤、黏膜等部位,感受外界刺激。
(2)传入神经:将感觉冲动传递至神经节。
(3)神经节:位于神经干上,由神经元组成,对传入冲动进行初步处理。
(4)脊髓:传入神经纤维进入脊髓,在此进行初级神经元的中枢突起与初级传入神经元形成突触。
(5)脑干:脊髓上行的神经纤维进入脑干,在此进行第二次神经元的中枢突起与初级传入神经元形成突触。
(6)大脑皮层:感觉传导通路最终到达大脑皮层,由皮层神经元对传入冲动进行高级处理。
2. 研究不同感觉的传导路径(1)痛觉、温度觉:痛觉、温度觉传导通路包括脊神经、脊髓丘脑侧束、丘脑后外腹侧核、丘脑皮质束、顶叶中央后回。
(2)触觉、压觉:触觉、压觉传导通路包括脊神经、脊髓丘脑前束、丘脑后外腹侧核、丘脑皮质束、顶叶中央后回。
(3)本体感觉: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包括脊神经、脊髓丘脑侧束、丘脑后外腹侧核、丘脑皮质束、顶叶中央后回。
(4)视觉:视觉传导通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皮层。
(5)听觉:听觉传导通路包括耳蜗、蜗神经、脑干、外侧膝状体、听觉放射、颞叶听觉皮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眼睑
视觉器官—眼
泪孔
下眼睑
瞳孔
虹膜
外覆盖角膜
巩膜(内) 结膜(外)
眼 球 的 结 构
1
眼球的构造2
眼 球 的 结 构3Leabharlann 上眼睑巩膜眼
球
悬韧带
的
晶状体 虹膜
结 构
4
角膜
下眼睑
睫状肌
眼球的构造5
眼球纤维膜:角膜、巩膜
眼球壁 眼球血管膜:虹膜、睫状体(睫状肌和悬韧带)、脉络膜
眼球
二、听觉器官
耳蜗:骨螺旋板和膜螺旋板;前庭阶、鼓阶和蜗管;卵圆窗 和蜗窗;柯蒂氏器官(螺旋器);基底膜和盖膜;内毛细胞 和外毛细胞。
Corti螺旋器 BM 基膜 OH 外毛细胞 IH 内毛细胞 TM 盖膜 NF 神经纤维 CD 蜗管
耳的构造4(内耳中耳蜗展开示意图)
前庭阶
鼓阶
感受低音的地方
色素上皮层(参与视杆细胞更新和视紫红质的合成)
视细胞层 视网膜视部
节细胞层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层
眼球壁结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约700万个) 视杆细胞(约1.2亿个)
眼
球
壁
结
构
“
视
网
膜
”
上
的
“
感
光
细
视杆细胞(鼠样本)圆球状(粉红色)为细胞体,黄色
部分为内节,绿色部分为外节。
角膜移植 时间:1906年 地点:德国 人物:爱德华.泽尔
(1)、眼球纤维膜 A、眼球壁
角膜
角膜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内有丰富神经末梢、可再生) 前界膜 (胶原纤维膜、由基质分化而成、不可再生) 固有层(角膜基质) 后界膜(胶原纤维、可再生) 角膜内皮(单层扁平上皮)
角膜没有血管 巩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颞侧
上
的
“
盲
点
”
眼底检查内容
黄斑中心凹直径约为0.3-0.5毫米;黄斑中心凹与视乳头距离约为3 毫米;视神经乳头直径为1.5毫米。
(二)眼的折光物质 房水(前房与后房、青光眼)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球内容物中的 “晶状体”
最早的白内障手术 时间:公元前750年 地点:印度 人物:苏斯拉塔 关键词:晶状体
人体的听觉器官
半规管
耳的构造1
卵圆窗
砧骨
锤骨
颞骨
位听神经
耳蜗 咽鼓管
镫骨
耳膜
外耳道
位听器官的内淋巴液
耳的构造2
外 耳:耳廓、外耳道、耵聍腺 中 耳:鼓室、鼓膜、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
耳蜗:前庭阶和鼓阶、蜗管、柯蒂氏器官、毛细胞、盖膜 前庭:球囊和椭圆囊、耳石 半规管:壶腹
外耳起集音作用,中耳起传音作用,内耳起感音作用
耳的构造5(耳蜗蜗管横断面示意图)
耳的构造6(螺旋器示意图)
耳的构造7(螺旋器电镜图)
耳的构造8(螺旋器中的毛细胞)
耳的构造9(螺旋器中内毛细胞的毛)
豚鼠耳蜗内毛细胞的毛
。
纤 维 膜
。
光线先通过节细胞和双极细胞再到感光细
胞,这些神经细胞是高度透明的,光线通 过它们时并没有失真变形。
视神经盘与盲点
盲点的发现
3mm
时间:1668年
地点:法国
人物:马略特(Mariotte E)
眼底镜的发明 时间:1851年 地点:德国 人物:赫尔曼. 路德维斯希.冯.亥姆霍兹
眼
球
壁
结
构
胞 ”
眼
球
壁
结
构
“
视
网
膜
”
上
的
“
感
光
细
胞
视杆细胞(鼠样本)的外节,示盘膜。
”
眼球壁结构“视网膜”上的“黄斑”
眼的发育 胎儿3个月时,黄斑开始出现,出生后黄 斑继续发育,至出生后4个月才发育完全。
黄斑直径约3-5毫米
眼球壁结构“视网膜” 黄斑上的“中央凹”
光线方向
神 经 视细 网胞 膜。
。
感光 细胞 脉 络 膜
眼球视网膜 视网膜视部:视乳头、黄斑、中央凹
视网膜盲部:虹膜部、睫状体部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球的大小
出生时眼球前后径为12.5-15.8毫米;垂直径为14.5-17毫米。 成年人眼球前后径为24毫米;垂直径为23毫米;水平径为23.5毫米。
眼球壁的构造之“角膜”
角膜没有血管
角膜的标准值
横径平均值在男性为11.04毫米,女性为10.95毫米; 其竖径平均值在男性为10.13毫米,女性为10.08毫米。
白内障形成的原 因是晶状体浑浊,影 响了视力,如果把白 内障病人的晶状体切 除,就可以让病人重 见光明。苏斯拉塔是 第一个施行这种手术 的人,同时他也写了 一本《苏斯鲁塔.萨姆 伊塔》的专著,是当 时唯一的涉及外科的 专著。
晶状体,由许多扁平细胞组成
眼的辅助结构 1、眼睑 2、结膜 3、泪腺 4、眼外肌
耳的构造3(中耳)
鼓膜,面积为50-90mm2,厚度约0.1mm。中耳有传音作用,同时在传递过程中具有放 大的效应:鼓膜发生振动的面积约55mm2,而卵圆窗膜的面积只有3.2mm2,以此计算 对声强增大55/3.2=17倍,同时,听骨链中的杠杆长臂(锤骨柄)和短臂(砧骨长突) 之比约为1.3:1,以此计算对声强增大1.3倍,总的放大作用是21倍左右。
眼球壁的构造之“虹膜”
虹膜:平滑肌(瞳孔括约肌与 瞳孔开大肌)、色素、瞳孔
B、眼球血管膜 虹膜:平滑肌(瞳孔括约肌与瞳孔开大肌)、色素、瞳孔 睫状体:睫状肌(平滑肌) 脉络膜:蔬松结缔组织;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眼睑 巩膜 悬韧带 晶状体 虹膜 眼房 角膜
睫状肌
眼球壁的构造之“视网膜”
C、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