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料试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集料试验
一、粗集料密度试验
(一)表观、表干、毛体积密度测定1、试验方法和步骤:①将待测试样用4.75mm的标准筛过筛,然后用四分法缩分成所需的质量,具体用量符合要求,留两份待用。针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并要求每份试样应保持原有的级配。②将待测试样放入浸泡水中一段时间后,小心漂洗干净漂洗时防止颗粒损失。③取一份试样放入盛皿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至少20mm,搅动石料,排除其上的气泡。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④将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水槽的水面高度由溢流水口调节,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天平调零。⑤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面维持不变的状态下,称取集料在水中质量(m w)。⑥提取吊篮稍加滴水后,将试样全部到入瓷盘或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直到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使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当集料颗粒较大时,也可逐颗擦干。整个过程不得有试样颗粒丢失。⑦立即在天平上称出集料在饱和面干时的质量(m f)。⑧将称重后的试样转入瓷盘中,放入105℃正负5℃的烘箱中烘干恒重。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烘干质量(m a)。⑨每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的结果。2、试验结果计算:密度:γa= m a/( m a –m w);γs= m f /( m f–m w);γb= m a /( m f–m w) 吸水率:wx(%)=( m f – m a)/ m a*100。
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不同水温条件下测量的粗集料密度需进行水温修正。对于各种密度的试验结果的重复性精度,要求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0.2%。
3、说明与注意事项:①在表干密度和毛体积密度测定的过程中,集料的表干状态不易掌握,操作时只能用拧干的毛巾轻轻擦拭集料表面的水分,以免将集料开口孔隙的毛细水擦出。
②如没有静水天平,也可釆用下部有一挂钩的电子天平,注意该天平应符合称重范围和感量要求。③试验时环境温度应在15—25℃之间,并且试验过程中温度波动应不超过2℃。
细集料试验
一、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一)水泥混凝土用砂筛分-干筛法试验步骤
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并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2、试验操作和步骤:①首先将砂过9.5mm的筛,并记录9.5mm筛的筛余百分率。拌和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然后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恒重,冷却待用。
②标准套筛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套在底盘上,将称重为500g的砂样倒在最上层4.75mm的标准筛上,
扣上筛盖,紧固在摇筛机上。接通电
源,电动过筛持续约10min。若无摇
筛机,也可采用手摇方式过筛10min。
③按孔径大小顺序,将过筛后的砂样
在筛上逐个手摇进一步过筛。首先在
最大筛号上进行,新通过的砂颗粒用
一洁净的盘子收集,当每个筛子手摇
出的量每分钟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
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加
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
起过筛。下一级筛号按同样方式进
行,直至所有孔径的筛号全部完成上
述操作为止,④称量各筛上存留质
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上存留量
加上底盘上保留质量之和与筛分试
验用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⑤根
据各筛上存留量,依次计算出砂的分
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量和砂的细
度模数。
二、细集料的密度试验
(一)砂的表观密度(容量瓶法)
1、试验目的:通过测定单位砂表观
体积下物质的干质量,为细集料空隙
率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2、试验内容和步骤:①将待测砂样
均匀拌和后,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取
砂样约650g左右。在105℃±5℃的
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在干燥器中冷
却备用。②准确称取制备好的砂样
300g,通过漏斗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
的容量瓶中。装完后转动容量瓶,使
砂样在充分搅动中排除其中的气泡,
盖上瓶塞,静至24h,24h过后,用
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直至水的弯液
面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切。温度计测
量水温,确认水温在23℃±1.7℃的
范围,并记录实际温度值。盖上瓶塞,
擦干瓶外壁的水分,在天平上称出总
质量。③倒出瓶中的水和砂样,内外
洗净,向瓶中加水,直至水的弯液面
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切。测量水温,
要求前后两次水温差不超过2℃,盖
上瓶塞,擦干瓶外壁的水分,在天平
上称出总质量。
3、说明与注意问题:①两次平行试
验结果的误差应在0.01g/cm3范围
内,若超出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②
试验时容量瓶中加入的水应为纯净
水,所以需将自来水加热煮沸后放凉
再使用。③用滴管滴加水的量以液面
弯曲下沿(即弯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为准。
(二)细集料的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
试验:
1、试验目的:测定砂在自然状态下
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并以此计算出
砂的空隙率。
2、试验内容:①取有代表性的砂样
5kg,在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
重。取出冷却,分成大致两份备用。
②容量筒容积校正:将温度为105℃
±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一块
大小适宜的玻璃板沿筒口滑移,紧贴
水面盖在筒上,确保玻璃板与水面之
间无气泡。擦干筒外壁水分,在台秤
上称出质量。③将砂样装入漏斗中,
打开底部活动门使砂流入容量筒中。
也可采用小勺向容量筒中直接加样,
但两种填砂方式都要求离容量筒口
距离为50mm左右。砂样装满之后,
用直尺将多余的部分沿筒口中心线
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随后称取筒和
砂样的总质量。④另取砂样一份,分
两层装入容量筒。每装完一层,在筒
底垫一根10mm直径的钢筋,左右交
替颠击地面各25下(注意两次钢筋摆
放呈相互垂直方向)。装填完成并颠
实后适当填加砂样超出筒口,然后用
直尺将多余的部分沿筒口中心线向
两个相反相成方向刮平。称出筒和砂
样的总质量。⑤每次试验内容平行两
次。
3、说明与注意问题:①堆积密度试
验进行装填时,要控制好填砂高度,
并且试验过程中避免碰撞容量筒,以
免影响砂的实际装填效果。②容量筒
体积校正时要测量水温,并进行水温
密度的修正。
三、细集料含泥量试验
(一)筛析法
1、试验目的:通过筛析的方法测定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尘屑、
淤泥和粘土的含量。
2、试验方法和步骤:①将待测砂样
品通过四分法缩分至约1000g,在
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
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
备用。②取一份试样置于筒中,注入
洁净的水,要求水面高出砂样200mm。
充分搅拌均匀,静置24h。③然后用
水充分淘洗砂样,使尘屑、淤泥和粘
土与砂粒分离后,小心将浑浊液倒入
1.18mm和0.075mm的套筛上,滤去小
于0.075mm的部分。重复上述过程,
直至筒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操
作过程中要避免砂粒丢失。④用水冲
洗留存于筛上的颗粒,并通过
0.075mm筛在水中来回摇动,以保证
充分洗除小于0.075mm的颗粒。⑤将
1.18mm和0.075mm筛上的存留颗粒
和筒中洗净的试样一同转移到浅盘
中,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恒
重,冷却至室温称重。
(二)亚甲蓝法
1、试验目的:用于测定砂中是否存
在膨胀性粘土矿物,以评定细集料的
洁净程度。
2、试验方法和步骤:(1)标准亚
甲蓝溶液(10.0g/L正负0.1gL)配
制:①首先检测亚甲蓝试剂的含水量
w。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
质量m h,精确至0.01g。在105℃±5℃
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
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 g,精确至
0.01g,按下式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
w:w(%)=(m h-m g)/m g*100 式中:m h
-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 g-干燥后
亚甲蓝的质量,g。②称取亚甲蓝粉末
(100+w)(10g±0.1g)/100(即亚甲蓝
粉末质量10g)精确至0.01g。将称出
的亚甲蓝在搅拌过程加到盛有600mL
温度不超过400C的水中,持续搅动,
直至亚甲蓝全部溶解。③将溶解亚甲
蓝的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用洁
净的蒸馏水反复冲洗烧杯,以确保将
溶液的亚甲蓝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最后在室温条件下定容达到1000mL。
摇匀之后在避光条件下保存,时间不
超过28d。(2)制备砂样悬浊液:①
称取待测砂子约400g,烘干后筛除大
于2.36mm的颗粒待用,共准备两份。
②称取砂样200g,精确至0.1g,倒
入盛有500mL±5mL水的烧杯中,用
转速600r/nim的搅拌器进行搅拌约
5min。形成悬浊液后,用移液管准确
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然后保持
400r/min±40r/min的转速持续搅拌
到试验结束。(3)亚甲蓝吸附量测
定:①取一张滤纸,放置在一敞口的
烧杯上,要求滤纸不得与任何其他物
品接触。②在悬浊液中加入亚甲蓝后
搅拌1min起,开始在滤纸上进行第
一次试验,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浊液
滴在滤纸上,使液滴在滤纸上形成一
个环状,中间是集料的沉淀物,要求
液滴的数量能够使沉淀的直径在
8~12mm之间。环状外围环绕一圈无色
水环。当在沉淀物周围边缘放射出一
个宽度约1mm左右的浅蓝色色晕时,
试验结果成为阳性。③如果第一次加
入5mL亚甲蓝没能使滤纸上的环状沉
淀物周围出现色晕,则再向悬浊液中
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
1min,用玻璃棒沾一滴悬浊液滴于滤
纸上,进行第二次色晕试验。若沉淀
物周围仍未出现浅蓝色色晕,重复上
述步骤,直到沉淀物周围放射出约
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④停止滴加
亚甲蓝溶液,但继续搅拌悬浊液,每
1min进行一次色晕试验。若形成的色
晕在最初的4min内消失,再加入5mL
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
再补加2mL亚甲蓝溶液,直至色晕可
持续5min为止。⑤记录色晕持续
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
精确至1mL。(4)结果计算:亚甲兰
值MBV=V/m*10 式中:m试样质量,
g;V-所加入的亚甲兰溶液总量,mL。
3、说明与注意问题:①亚甲蓝试验
更适应较细的集料,不适宜于大于
4.75mm以上的集料。②由于集料吸附
亚甲蓝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色
晕可能在出现后又消失。为此,需要
每隔1min进行一次色晕试验,连续5
次出现色晕方为有效。
级配类型及名词解释:
1、连续级配:连续级配是某一矿料
在标准套筛中进行筛分后,矿料的颗
粒由大到小连续分布,每一级都占有
适当的比例。这种由大到小逐级粒径
都有,并按比例互相搭配组成的矿质
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混合料。
2、间断级配:在矿料颗粒分布的整
个区间里,从中间剔除一个或连续几
个粒级,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级配,称
间断级配。
3、连续开级配:整个矿料颗粒分布
范围较窄,从最大粒径到最小粒径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