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男装发展史

合集下载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

2.小黑衫
小黑衫是夏奈尔在这个时期推 出的最人影响力的一组款式,发表 于1926年,当时美国的《时尚》 杂志刊登了这件作品,并且称之为 “时装界的福特”。这种小黑衫又 称“小黑裙”,是一种无领无袖的 连衣裙,整体轮廓为长条直线形, 呈现出纯粹,利落,帅气,潇洒的 风格。最著名的“小黑衫”的穿着 者要算是奥德丽.赫本(audrey hepbum) 。她在电影《提凡尼的 早餐》中穿一件精致的“小黑衫”, 风流俊俏,真正具有倾城之美。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流 行 的 马 裤 装
女装流行与时尚:
1.男孩风貌
这是一种平胸,松腰,束臀的男性化外观。 乳房被有意压平,纤腰被放松,腰线的位置被下 移到臀围线附近,丰满的臀部被束缚,变得细瘦 小巧。头发被剪短,与男子差不多,也称之为管 状式外观,整个外形呈一个名副其实的长管子状。 为了塑造管状外观,20世纪20年代的设计师 马德里尼.切鲁德等人设计了用弹性橡胶布制成的 直筒形紧身内衣,直筒形背心裙等服装款式。其 领围,袖窿较宽大,又不系腰带,结构特征与当 时童装相仿,再加上与服装配套的也是儿童式的 短发,短袜,具有管状外观的女子形象很像未充 分发育的瘦高个少年,所以这样的装束也被称为 男孩式或男生式,轻浮少女款式,法语称男孩风 貌。这种款式在20年代初期是一种交际花的形象, 在中期,它演变成剪短发,戴钟形帽(后来改戴 贝雷帽),穿女衬衫,短裙,及膝高的袜子和高 跟鞋的形象,也是迷茫的年青一代的典型装饰。
三,低腰节。在减短裙长的同时,也将腰部做 得低于自然腰围的位置,即下降小腹部的上方,整 套服装松散流畅,即体现了所谓“低腰长裙”的特 征。
四,女式长裤。战前长裤在晚会和其他正式的社交场合依然会受到 排斥,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视 长裤为正式服装,时装设计师也把长裤作成一个设计的要素来看待。 一战刚刚结束,正式女装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将男性的燕尾 服和长裤反搭配成一套正式晚礼服。

英式西服的发展历程

英式西服的发展历程

英式西服的发展历程西服是一种外套式的男式正式服装,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英国。

它以其独特的剪裁和雅致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然而,英式西服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西服款式可以追溯到贵族阶层的马褂。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马褂是一种长款束腰衣服,用于乘马出行。

它通常由重型布料制成,具有高领和束腰设计。

这种风格后来逐渐进化为短款的休闲外套。

19世纪中期,西服开始出现与马褂不同的特征。

这些变化包括低领设计、短款剪裁和宽大的袖子。

同时,西服的剪裁也变得更加合身,并采用大胸围和细腰的设计。

这一时期的西服主要由细呢或羊毛布料制成,颜色以深色为主。

20世纪初,英式西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尚的影响,西服的设计开始更加多样化。

单排扣西服和双排扣西服成为流行的款式,而西服的颜色也出现了更多的选择,包括浅色和格子花纹。

此外,西服搭配配饰如领带和手表等,也成为时尚的一部分。

20世纪中叶,英国摄影师塞西尔·比顿对英式西服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通过拍摄广告照片和纪实摄影,使西服成为更广泛接受的时尚单品。

此外,比顿还将英式西服与大众文化相结合,为它打造了一种时尚、自信和潇洒的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式西服的设计、材质和剪裁也随之而演变。

现代的英式西服多采用高级定制和手工制作,注重细节和优质面料。

它在不同场合如商务会议、婚礼和社交活动中都受到男性的青睐。

总结起来,英式西服经过多年的演变,从最早的马褂到现代的款式,它始终保持着其经典的风格和优雅的形象。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都是男性正式场合的不可或缺的服装选择。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

罗印·克罗斯:古埃及男子在整个古代社会中从平民到国王都穿的一种基本服饰品种,样式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裆的。

丘尼克:这种丘尼克是一种衣身和袖子呈“T”字型构成的直线裁剪的衣服,领口部分有点弧状。

希顿这个名称来自希伯来,在古希腊语中意为“麻布的贴身衣”。

是古希腊男女皆穿的一种衣服。

从着装方式和着装状态上可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两种。

汉宁:一种圆锥形的高帽子,可以说是哥特式尖塔的直接反应。

首先用浆糊把布黏成圆锥状高筒,然后在高筒上裱上一层华美的面料。

如花缎、织锦、平绒等。

帽口装饰有天鹅绒,披下来到肩部,帽尖装饰很长的贝尔—里里佩普。

最长可垂地面。

拉夫领:出现在西班牙时期,16世纪流行到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又一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

早在德国风时期就已见端倪,不过那时还在内衣的高领边缘上,西班牙风时期完全脱离内衣。

罗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腰部有接缝的连衣裙。

古埃及时代的长袍也成为罗布,作为宗教服用于神像和国王仪式中。

棒耐特:19世纪帝政时期出现的帽子,用布和麦杆做成。

上边装饰着人造花和缎带,戴时用缎带系在下巴底下。

一直流行到19世纪中叶。

托加:罗马服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装。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

它作为罗马象征是罗马人向世界夸耀的东西之一。

与其说托加只是一种衣服的造型和穿着方式的名称,还不如说是表示罗马人的伟大和作为世界统治者的代名词。

是罗马男性公民的身份证。

是把对折的两个角抹圆的一种斗篷。

帕鲁达门托姆:拜占庭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外衣是帕鲁达门托姆。

早在罗马时代就曾被使用于军队高级指挥官和皇帝的甲胄外边,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

穿法是披在左肩,在右肩用安全别针固定,面料为毛织物,通常染成紫色、红色和白色。

到拜占庭时代,作为皇帝和高级官员的外衣,衣长变长,面料改用丝织物,方形变为梯形。

为了表示权贵,在胸前缝一块四边形的装饰布,类似清朝的“补子”的拜占庭帝国特有的装饰物叫做“塔布里昂”上边刺绣有金色纹样。

西洋服装史PPT课件

西洋服装史PPT课件

04
文艺复兴时期西洋服装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服装
总结词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以其华丽的织物、丰富的装饰和 独特的款式而闻名,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审美观念的转 变。
详细描述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注重人体美感和比例,出现了紧 身胸衣、裙撑和钟形长裙等具有代表性的款式。同时,织物 和装饰品的使用也极为丰富,如丝绸、天鹅绒和宝石等,彰 显了奢华和富丽。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英国风服装在17世纪末开始流行于欧洲,其设计理念 注重简约和时尚。男装以合身的裤子、短款的夹克和 简约的帽子为特色,女装则注重裙子的剪裁和细节, 展现了英国人民对时尚的追求和生活的方式。
06
洛可可时期西洋服装
法国洛可可时期服装
总结词
精致华丽,强调曲线美
详细描述
法国洛可可时期服装以其精致华丽著称,设计上强调曲 线的优美和女性的柔美。常见的款式包括长裙、束腰、 泡泡袖等,面料多采用丝绸、蕾丝等轻盈柔软的面料, 颜色以柔和的粉色、米色、淡紫色为主。
总结词
法国风服装以其奢华、精致和典雅的特点,展现了法国 文化的独特魅力。
详细描述
法国风服装在17世纪中叶开始流行于欧洲,其设计理念 注重奢华和精致。男装以紧身的裤子、长款的外套和华 丽的装饰为特色,女装则注重裙子的剪裁和细节,展现 了法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
英国风服装
总结词
英国风服装以其简约、实用和时尚的特点,展现了英 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哥特式服装以其精致的裁剪、修身的线条和华丽的装饰为 特点。服装款式多样,包括长袍、束腰、裙子等,常常使 用丝绸、天鹅绒等高档面料,并用刺绣、宝石等装饰物进 行点缀。这种服装风格强调女性的柔美和优雅,同时也展 现出一种神秘和浪漫的气息。哥特式服装在欧洲中世纪晚 期逐渐成为主流,并影响了后来的服装设计风格。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士服装造型为上后下轻。
西方服装发展史
• 女士服装恰好相反,重心下移,上身则收细腰,下身被夸大使身 体像铜钟。这种风格上加上东方丝绸、折扇,以及精巧的服饰配 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主旋律。
西方服装发展史
巴洛克服饰
• 巴洛克服饰特征——男装最艳丽最疯狂的时期
• 这个时期的男子视美如命,他们追逐一切刺激的颜色和饰物。(夸张的假 发、佩戴华丽的领饰、各种花边的大翻领、丝巾)这一时期服饰已舍弃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款式,全然进入了阴柔美的世界。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硬衬布式 用马毛交织而成的麻布与裙箍制成的、新型人造硬衬布,采用该硬衬布可以调 整裙子的外形,因此取名为硬衬布式。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后裙撑式
此时的服装臀部后部的重点设计 部分已经消失,后面搭拉着拖裙, 上半身采用紧绷绷的紧身胸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
穿晚礼服的男士,戴白色领结,而白天则载轻质、 挺括的长领带。
西方服装发展史
• 最具有拜占庭特色的是其发达的珐琅技术。色彩绚丽、华美。
西方服装发展史
哥特式服饰
• 哥特式服饰特点——新奇、怪诞和大胆 • 中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哥特式风格。它是以教堂的建
筑特点为代表命名的。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子上衣下裤,头戴罩帽披肩,身后则垂吊帽尖。垂袖、下裤是 紧身的连裤长筒袜。
西方服装发展史
20世纪30年代女性服饰形象
西方服装发展史
克里思汀·迪奥的第一件设计作品
西方服装发展史
• 一、二十世纪50、60年代现代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成衣发展时 期。
• 高级服装统一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化、大众化、 多样化时代的来临。

1-1.2 西洋服装的发展历史

1-1.2 西洋服装的发展历史
巴斯尔时代服装 S型时代服装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九:近代服装(19世纪)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九:近代服装(19世纪)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十:现代服装
1.牛仔裤
2.迷你裙
3.喇叭裤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服装设计基础
西洋服饰的演变
公元前3000年--公元400年
一:古埃及服装(前3200-前525)
西洋服饰文化史的研究,跨越亚、非、欧三大洲,即自埃及、西亚和西 腊、罗马而向欧洲诸国转移,具有“世界性”
1、缠腰布:鲜提 (罗印.克罗斯)
2、卡拉西里斯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一:古埃及服装(前3200-前525)
2:斯托拉;;3:丘尼卡;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四:拜占庭(395-1453) 强烈的宗教色彩
1:达尔马提卡;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五:哥特式(13世纪--15世纪)
1:豪伯莱德 2:椅达第亚(贵族服装:男--上衣下裤,女---连衣裙 )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五:哥特式(13世纪--15世纪)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六: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
性别极端化: 男--倒三角 2、切口样式 女---三色造型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六: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
3、填充衬垫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六: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
性别极端化: 男--倒三角 女---三色造型 4、紧身胸衣和裙撑 (西班牙式a、英国式b、法国式c)

简述西服的发展历程

简述西服的发展历程

简述西服的发展历程
西服起源于欧洲的男性着装,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简要介绍西服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西服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当时男性常穿着一种被称为"风衣"的外套,类似于现代的连帽外套。

这种衣物在保暖
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到了15世纪,由于文艺复兴的影响,服装开始趋于丰富和精致。

男性开始穿着较为正式的上衣和长裤,并且外套袖子逐渐变窄。

这种外套在18世纪逐渐演变成了现在所说的西服外套,成为男性正式场合的常见装束。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大规模的制造技术革新,这
也对西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时英国的裁缝师开始使用塑性较好的羊毛织物制作西服,使得西服在质感和剪裁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个时期的西服有着修身的剪裁、独特的领子和翻领设计,成为了绅士们穿着的时尚标志。

20世纪初,西服开始逐渐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生产规模不
断扩大。

同时,随着电影和广告的兴起,西服的流行度也持续上升。

西服的设计和剪裁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更宽的肩膀、高领口袋等元素成为了当时的流行特征。

到了20世纪后半叶,随着休闲文化的兴起,对西服的要求也
发生了变化。

西服的款式趋于多样化,设计上注重个性与创新。

此外,化学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发展也为西服的生产提供了更多
的选择。

总体来说,西服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约到繁复、从手工制作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变。

如今,西服已成为男性正式场合的基本服装,同时也在时尚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一直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西服的历史和流行趋势

西服的历史和流行趋势

西服的历史和流行趋势西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的欧洲贵族社会开始逐渐放弃华丽的衣着,转而采用更为简约、实用的服饰。

西服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英国农民的工作服,结合了中世纪的骑士盔甲和皇家近卫队的装束元素,成为一种具有男性特质和成熟气质的标志。

而西服的发展与传播得益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和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

19世纪初至中期,西服逐渐成为绅士们的首选。

在维多利亚时代,西服的剪裁趋向更加紧身,体现出当时对男性优雅、瘦长身材的审美追求。

同时,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西服开始批量生产,大众化的程度也逐渐提高。

西服的样式也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不同领型、袖口、纽扣等细节的变化。

这些细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20世纪初,西服的样式进一步改变。

肩部开始变得更宽,线条更加硬朗,给人一种稳重而强烈的感觉。

这种肩部设计流行了几十年之久,不仅在正装西服中广泛应用,也影响了休闲和时尚领域的服装设计。

然而,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春文化和性别意识的崛起,西服的设计又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肩部逐渐缩小,腰线回归自然,西服的剪裁趋向放松和舒适。

同时,面料和颜色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西服不再只是黑色和深色的代名词,而是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图案的款式。

进入21世纪,西服的流行趋势更加多样化。

随着时尚界对性别和身体的重新定义,西服不再只是男性专属的服装,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穿着西服展现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同时,西服的剪裁也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穿着舒适度。

传统的剪裁形式与流行元素的结合成为主流,设计师们推陈出新,创造出各种各样充满创意和时尚感的西服款式。

此外,西服的历史和流行趋势也与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西服不仅仅是一种服装,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文化的符号。

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西服的样式和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东方文化中,西服的传入和流行与现代化进程和现代礼仪的引入密切相关。

这使得西服在中国等东方国家逐渐成为正式场合的标准着装,体现了一种庄重和尊重。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

泰拉女西服套装)-男式女服,女 服又一次向男服靠拢。女性运动服促经了女服 现代发展。另外,进入80年代后,上流女性 之间盛行各种体育运动,高尔夫球、溜冰、网 球、骑马、海水浴、骑自行车远足、射箭等, 巴斯尔样式无法适宜这些运动,女性们开始穿 上各种名目的运动服,这个新的品种到90年 代更加发展壮大,大大促性了女服的现代化进 程。
克尤德巴黎
• 1883年,裙子又逐渐 变大,巴斯尔样式重新 复活,开始用后突状的 克里诺林,后发展成臀 垫,法国称巴斯尔为托 尔纽尔,法国以外的国 家称之为“克尤德巴 黎”。
S形
• 紧身胸衣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 强调“前凸后翘”的外形特征,与后凸 的臀垫和拖裾形成对比。到90年代变为 优美的S形。领子白天为高领,夜间为袒 露的低领口。同时强调服装表面的装饰 效果。
现时 问 时 流的 世 裙克 代尚 世 人 行臀 纪 式里 世 化顶 。 造 于垫 末 的诺 纪 服端 把 丝 - 、 普林 装和 服 、 年巴 林, 的高 装 人 代斯 世 塞出 年 进潮 又 造 到尔 纪 斯现 代 程, 推 纤 , 末 了 , 。大 向 维 又 两 多合 去 大 了 也 年一 次 莱体 掉 促 世 向 代次 出 斯的 了 进 界 世 ,复 现 ,连 裙 了 的 人 同活 过 衣 撑 70 80 18 • 17
克里诺莱特
• 克里诺莱特-由 波兰式罗布发展 而来,后半部用 铁丝或鲸须做成 撑架使之后突的 衬裙,上蒙马尾 衬布,罩裙流行 托裾形式。
普林塞斯·多莱斯
• 普林塞斯·多莱斯- 上下都很紧身,下 摆变窄,紧身裙上 配一条别色罩裙, 或缠卷在腿部、或 装饰在腰部,多余 部分集中于后臀部, 下摆呈美人鱼一样 的托裾形式。
领带的各种系法
男用外套 、帽、鞋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一.填空1:最早比基尼,因为体育竞技而出现,穿着的对象是当时罗马女子。

2:古代西亚地区的主要衣料是:羊毛织物13:男装二部式:14世纪中叶,男子服中出现了来自军服的上衣——普尔波万与肖斯组合的二部式形成。

4:哥特式建筑对服装的影响:哥特式建筑的尖塔造型相呼应的尖头鞋波兰那和圆锥状的尖帽子汉宁。

5近世纪艺术风格上分为三个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洛可可时期6:巴罗克服装特点:装饰过剩的奇异装束。

特别是男性服装中到处滥用蕾丝、缎带、刺绣。

7:荷兰风时代:“三L”时代。

即Longlook长发、Lace蕾丝、Leather皮革。

8:洛可可时期:女装反复使用紧身胸衣和裙撑。

男子继续流行使用白色假发。

9:洛可可时期女装的造型特点和装饰特点?X型,紧身胸衣及裙撑的使用,大量使用蕾丝,缎带。

10:今天西服上衣的前身——拉翁基·茄克男子的三件套是:夫拉克、庞塔龙、基莱11:沃斯:——擎起巴黎高级女装大旗的第一位设计师。

关于他的四个第一有:(1)第一个使用假人形,真人模特,假缝(立体裁剪)。

(2)第一个每年举行四次发布会的设计师。

(3)第一个向美国,英国成衣商出售作品的设计师。

(4)第一个开设时装沙龙的人,是时装表演的鼻祖,是公主线时装的发明者。

12:巴斯尔样式:一共出现三次。

17世纪末18世纪末19世纪末三件套形式13美索不达米亚的特点:流苏,织花,刺绣14:人类最先使用的衣料是:兽皮15:人类穿衣的动机有哪几种学说,保护说,羞耻说,装饰说,护符说古希腊主要服装:希腊的服装是把一块长方形的布在身上缠裹、披挂而形成的不用缝制的衣服。

从着装形态上大体可以分为希顿和希玛纯两种二.名词解释罗印克洛斯其样式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裹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裆的也有用带子斜挂在肩上的。

丘尼克t unic:一般是指紧身合体的连体衣,有短袖,衣身较窄,很合体,还常常系有白色的细腰带,有时在袖口还有滚边装饰,在领口用细带系结。

西方百年男装变化史

西方百年男装变化史

到了7 0 年代 末 ,西 方一 些较 下 层的年轻人 中出现 了一 个反传统的社
会 潮流—— 朋克( p u n k ) 。朋克的服装
往 往十分怪诞 ,男女装之 间没 有什么 区别 ,2  ̄ , 2 0 世 纪8 0 年 代以后 的时装 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
种 潮 流 ,它 吸 引和 影 响 了 大 批 青 少 年 追 随 者 狂 热 地 加 以 模 仿 ,从 而 对 男 女 视


■ 2 0 1 5 年:讲究瘦窄廓形,一个字:型
一 2 0 1 0 年 开始 ,男性的 品位可 以说是迅速 提升 ,男人开
始 注 意 身 材 比例 问 题 ,他 们 尝 试 理 解 哪 种 款 比 较 适 合 自 己 脒 ,棘 的 礅 大


≤二
类 去
的 年 中 司
方百年 男装变化史
他事物一样 , 变化 远 快 于 其
转 变 。比 如 以 上 世  ̄ d2 0:
丽 的低 腰 线 亮 片 裙 装 ,就 代盛 行 的 Di o r N e w L o o k
变装中可 以看
1 9 服饰 就 会产
近年来 I ) l b 行的女装男穿 ,贝 在时装风格多样 的当1 1 =
份 的 mu s f h a v e。
年 代 秀
1 9 6 5 年 :
针 织 衫 紧身T 搭 配
对 于 西 方 国 家 而 6 0 年 代 充 满 了 反 叛 的}
新 的 流 行 现 象 产 生 ,月
前所 未 有的 服装 样式 ,
理 念 也 由 于 新 的 政 治
觉分界线 的进一步 模糊 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西洋服装史11-23

西洋服装史11-23

2、洛可可鼎盛期 接下来的40年,从1730~1770年,成为洛可可服装的黄金时期.最为突出的服装现象是巴
洛克时期消失的裙撑又重新流行起来,名称变为帕尼埃(pannier),意为行李筐,背笼,取其形 如马背上的背笼而命名.

起初帕尼埃也是吊钟状,到1740年以后,逐渐变成前后扁平而左右加宽的椭圆形,像
妇女们将兴趣转向了东方的景物纹样和吉祥文字,想通过精致秀丽之风表达出自己 对大自然的渴望。这种对服装的趋新趋异思潮,自然又使罗可可风格在服装上的体现, 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
英国洛可可时期麻制长裙
香粉假发,花边绉领,鲸骨撑起一层层宛若波浪翻涌般的蓬蓬裙,使女性置身于花
朵般层叠绚目的包围中。
18世纪女子更富有装饰性的服装
第二节 巴洛克时期服装
巴洛克作为西方艺术史上一种重要的艺术风格,它对服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时的 男女服装上,奢侈,豪艳,虽有女性化装饰但又不失男性的力度和宏丽.此时,法国成为 世界服装舞台的中心,成为时尚的发源地.
巴洛克时期的服饰具有虚华矫饰的风格,尤其在男装上极尽夸张雕琢之能事.服装史 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以荷兰风格为主,在整体上注重肥大松散的造型,服色 以暗色调为主体,配白色花边和袖口,以求醒目.
在服装如此精美、奇特而且款式多变的形势下,妇女的头饰异军突起。18世纪70年
代,喜爱时髦装束的妇女开始对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发型和头饰穷追不舍。
法国女性独立式头饰
影响,法国人设计了这款罗布,由双层呢和两根腰线组成,使着衣者感至颀长.裙子在后 面分成两片向上提起,形成三个膨起的圆和下边的弧线,提起的细绳安装珀腰后的扣子 上,经裙摆向上束起,也有用带环来处理的.这样裙子的体积变小,裙长缩短币不减贵妇 人的雍容华贵,行动颇为方便,一时流行于中层以至下层妇女之间.

工业革命到战前的男装变化

工业革命到战前的男装变化

巴斯尔时代服饰(1870——1890) 1870年的普法战争, 法军惨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欧仁妮皇后逃往英国。 9月4日 巴黎爆发革命,人民群众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 国,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沃斯闭店,时装界一度消沉。 19世纪70年代初取掉了克里诺林,出现了合体的普林 塞斯· 多莱斯,为把长裙整理好堆在后臀部,17世纪末 和18世纪末两次出现过的臀垫一巴斯尔又一次复活, 流行于70年代~80年代,因而此历史时期称为巴斯尔 时代。
浪漫主义时代的男装 在波旁王朝复辟期间,法 国上流社会的绅士们的生活注重典雅和严谨的贵族风 格。受同期女装影响,男装时兴收腰、耸肩,造型装
腔作势、神气十足

1)绅士男装---仍是夫拉克、庞塔龙和基莱的组合。
,也呈细腰、大下 摆的外形,色彩有蓝、紫红、浅黄等,领 用天鹅绒,钮扣用珍珠、铜等制成,轻便 大衣为灰色和浅黄色,而蓝色和青铜色最 时髦。
德国浪漫主义服饰
外披大衣
3)衬衣---从1840年起流行无装饰的实用的简练造型, 竖起的领子翻折下来,形成了现在衬衫领的造型特 点。
4)鞋---此时流行轻骑兵靴和陆军卫兵长靴,高约15 英寸(相当于 38.1cm )。 1820年未出现男女均穿 的低跟高帮鞋,鞋帮高出踝关节约3英寸 ( 7.62cm )。鞋面用本色布和皮革制成,在脚内侧 用带子系结、鞋尖细长, 40年代中期出现有松紧带 的便鞋。
工业革命到战前的男装变化
——西洋服装史(1789-1914)

西洋服装史所指的近代,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为止。这一历 史时期,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宣告了封建专政统治的 结束,法国从此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其中,经过了 1795年~1799年的督政府执政的第一共和制,1799 年~1804年的三执政官政府时代,1804年~1814年 的拿破仑第一帝政时代,1814年~1848年波旁王朝 复辟,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第二共和制,1852 年~1870年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政时代,1871年巴 黎公社革命至1914年是法国的第三共和制。政治上拉 锯式的反复变革,使作为社会镜子的服装文化也发生 着系列变化。男服的合理化、规范化和女子服装的多 元化和格调化是该时代的特征。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

1. 文艺复兴盛期的男装有何特点?女装有何特点?(男)文艺复兴盛期的男子服装,代表性的服装有切口式服装、皱褶服装、填充(膨化式)服装、南瓜裤、长筒袜等。

(1)切口式服装最为流行的年代,大约在公元1520~l535年间。

(2)领型的皱褶形成环状出现“拉夫领”。

(3)服装上也非常时兴皱褶。

16世纪后半叶,在紧身衣逐渐膨胀的基础上,各种以填充物使其局部凸起的服装时髦款式愈益走向高峰。

(4)长筒袜上端突然向外膨胀的款式,人们将这种服装称为“南瓜裤”。

(5)在南瓜裤的下面通常是紧贴腿部的长筒袜。

最常见的是在膝盖下方有一条边缘。

(女)文艺复兴盛期的女子服装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广泛流行的撑箍裙。

在这时期女服配套中,足服和手套、手帕等也是精心设计,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1)撑箍裙使得女性臀围出奇地丰满,当然也就显得腰肢更加纤细了。

(2)夸张袖子的立体感。

以填充物使袖子呈羊腿形、灯笼形、葫芦形等。

(3)高跟鞋已经出现。

称它为厚底鞋,不只加高跟部,其鞋底的大面积都做了加高。

(4)当时的手套已经做得十分精致,手帕面幅较大,有些饰有花边,或在角上缀上珠子等饰物。

一、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这是因为中世纪的十字军东侵,打开了东西方的商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业成了当时的贸易中心城市,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特征主要表现于西班牙风时代,这个阶段被称为填充式时代,主要特色表现为:第一,男子上衣短裤,男女袖子上施加填充物,表面装饰斯拉修;第二,独立制作,独立使用的褶饰领“拉夫”出现在男女服上,成为一大流行。

第三,女服中裙撑“法勤盖尔”的发明和使用,使女装下半身膨大化成为定型,第四,与下半身膨大化相对,女子在上半身盛行使用紧身胸衣“柯尔·佩凯”2 为什么拜占庭在东西方服装交汇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1)地理位置:首都君士坦丁堡位于欧洲内陆和地中海与里海的连接点上,是古代东西方交通要冲,三面环海,形式险要,不仅是拜占庭帝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当时亚欧大陆的文化中心,在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式版型西服发展历程

英式版型西服发展历程

英式版型西服发展历程
西式正装服装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英国。

此时,传统的英国绅士装开始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改进,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西服。

最早的绅士装在19世纪末的英国是由裁缝按照个人需求量身定制的。

这些绅士装一般由长外套、马甲和长裤组成。

在那个时候,英国绅士们普遍喜欢穿着黑色或深色的正装,搭配着领带和高筒皮鞋。

20世纪初期,英国的绅士们开始将法国时尚的元素引入到自己的服装中。

这时,西装的款式逐渐变得更为修身,衣袖也变得更为合身。

宽松的褶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简洁和优雅的剪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军事制服的影响,西服的设计变得更加实用和简约。

裁缝开始采用更轻质的面料,并加入更多的口袋和细节设计,以适应现代男性的需求。

20世纪中叶,经典的英式西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起来。

这种西服的特点是高质量的面料、手工缝制和传统的剪裁。

它们通常具有单排扣、小尖领和直角翻领。

这种类型的西服成为了当时许多绅士的首选。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服的设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期,更加修身和贴身的款式开始流行。

西服的面
料和颜色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但不变的是,英式西服始终保持着其优雅、正式和典雅的特点。

总而言之,英式版型西服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的英国绅士装发展而来。

它始终保持着高质量的面料、精湛的手工和优雅的剪裁。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西服作为一种正式的、经典的服装,仍然受到世界各地绅士的青睐。

西洋服装发展史

西洋服装发展史

西洋服装发展史“西方”,沿用了关于区域范畴的习惯称谓,与亚洲一带的“东方”相对。

西方服装史,即是以西欧国家为主,上溯至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所体现出来的与东方服装相迥异的风格,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代表了人类服装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追本溯源,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

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

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

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

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

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

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

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

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古代奥运会裸体竞赛所谓文明,始于一种深度模式的建造。

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通过“对象化”的行为改造这个世界,而且要赋予物质世界以“人化”的意义。

从这意义上讲,服饰是一种符号,它有着“能指”和“所指”的双重意蕴。

但是,由于西方与中国文化的具体模式不同,其“所指”的内涵和“人化”的意义也就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别。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

A history of costume in the west洛可可主义时期的服装文化• 1. 男子服装•1)阿比---鸠斯特科尔改称“阿比”,造型同前,收腰,下摆向外张,呈波浪状,为使臀部外张,在衣摆里加马尾衬和硬麻布或插入鲸须。

后中缝和两侧缝在下摆都有开禊,一般无领或装小立领。

•2)夫拉克---18世纪中叶,男上衣去掉多余的量,衣摆不那么向外张,缓解紧束的腰身,这种上衣称夫拉克。

•3)基莱---贝斯特短缩至腰,无袖,即现代西式背心的前身“基莱”。

前片仍用华丽的面料,而看不见的后片则用较廉价的布料或里子制作。

•4)克尤罗特---采用斜纹裁剪,做得十分紧身,因而不用系腰带,也不用吊裤带。

起切用黑色天鹅绒制作,1715年后,多用亮色的缎子,长度仍到膝部稍下一点,裤口用3粒~4拉扣子固定。

•5)领饰---1710年左右,时髦的年轻人开始使用当时军装上的一种宽领饰“耐克斯特克”,1730年普及于一般男子直到19世纪末。

洛可可时代服饰特点•1.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1715~1730) •此时女装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是在后背领窝处有份量很大的箱形襞褶,从肩部直至地面,造型优美流畅。

由于宫廷画家瓦托选择了这种女装造型作为其绘画的对象,故此被称为瓦托罗布。

•其二:一百多年前的裙撑又一次出现,并成了后来几十年中女服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具。

•2.路易十五时代(1730~1770)•1)巴尼尔裙撑--- 1740年后,裙撑逐渐变成前后扁平,左右横宽的椭圆形,据说最宽竟达4cm 。

•2)紧身胸衣---经过改良,胸衣由后面系戴,下部呈尖三角形,鲸须竖直嵌入,尺寸贴身,比较舒适。

•3.路易十六时代( 1770~1789)•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服饰样式兴起的转换期。

18世纪中意大利那不勒斯两大古城的发掘,引起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关注。

开始从洛可可“优美但轻薄”的文化向“朴素、高尚、平静而伟大”的古典文化转移,此倾向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西洋服装史论文

西洋服装史论文

西洋服装史论文西洋服装史是人类漫长文明发展的一部分。

从古代时期开始,人们就开始穿衣服,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西洋服装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变。

从古罗马的长袍到现代高端时装品牌,西洋服装发展历程令人惊叹。

本篇论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及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影响的讨论。

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服装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保护人们免受自然环境的侵害,而不是简单的美观。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穿着简单的长袍和沙滩鞋,以适应炎热的气候。

在古罗马时期,人们的服装则更加复杂和精致。

男性穿着宽松的长袍和紧身束腰,而女性则穿着类似于现代礼服的长袍和小袍子。

2.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的服装较为简单,而且主要功能仍然是保护人们。

这个时期的服装以厚实和质朴为主要特征,人们穿着粗布制成的衬衫、裤子和外套,以及毛皮和皮革制成的大衣和鞋子。

贵族则穿着更为豪华的服装,比如镶有金丝和珠宝的长袍和斗篷。

3.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洋服装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见证了西洋服装的重大变革。

在这个时期,服装开始成为一种艺术和文化形式,而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工具。

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精致、优美和富有创意。

女性开始穿着紧身连衣裙,而男性则开始穿着注重修剪和布料的双排扣外套和翻领衬衫。

在这个时期,许多风格伟大的设计师和时装品牌开始崛起。

4. 工业化时期随着工业化的到来,服装生产变得更加规模化和标准化。

这个时期的服装以廉价和效率为主要特征,人们穿着简单的连衣裙和衬衫。

在这个时期,全球范围内的服装生产和交易开始出现。

新兴的面料和技术也出现在这个时期,特别是在20世纪初,比如许多人熟知的牛仔布等。

5. 当代时期在当代时期,服装的发展就像其他领域的技术和文化变革一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高科技面料、3D打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在迅速发展。

服装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人们开始穿着具有自由性、环保性和时尚性的服装。

全球范围内的时尚产业也逐渐走向成熟,这个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西洋服装史 (2)

西洋服装史 (2)

罗马的男子服与希腊服装文化相比,特点一:在衣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上是从单纯和朴素向复杂化发展;特点二:罗马服装具有更加明确的性别意识。

(1)托加:1.托加?普拉:没有任何装饰的白色毛织物的罗马市民的正式服装。

2.托加?普莱泰克斯塔:紫色边饰的官员制服。

3.托加?康迪达:经漂白处理过的竞选官吏专用的托加?普拉的一种。

4.托加?普尔拉:灰暗色、深褐色、接近黑色的丧服。

5.托加?佩克塔:紫色织物上有金线刺绣花纹的豪华托加,凯旋将军和皇帝穿用。

6.托加?特拉贝阿:是大礼服,有紫色边饰的彩色托加,颜色依据地位而不同。

(2)其他以方形为基础的外衣:1.拉凯鲁那2.萨古姆3. 帕鲁达门托姆4.阿宝拉5.帕留姆6.佩奴拉7.比尔鲁斯8.莱纳(3)丘尼卡内衣丘尼卡,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装贯头衣,在肩部和腋下缝合,呈“T”字形,袖长及肘,也有长袖和无袖,男子的丘尼卡衣长及膝,女的衣长及踝,腰部系带子。

贵族或官吏的丘尼卡还在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条饰,-“克拉比”,用其宽窄表示官阶的大小。

根据丘尼卡衣长、袖长、用途、及其装饰“克拉比”的变化,可分为:1.丘尼卡?塔拉里斯:衣长及踝、一般有长袖,主要用于女性。

2. 丘尼卡?印提玛:作为内衣,男女都穿。

3.达尔玛提卡:衣身前后都有两条紫色的装饰线-“卡拉比”,帝政后期成了基督教徒的象征物。

5. 丘尼卡?昂古斯提卡拉比亚: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窄条装饰的达尔玛提卡,是上流阶级的标志,公元300年后纯粹成了装饰。

6. 丘尼卡?拉提卡拉比亚:指那两条紫色装饰条较宽,是元老议员门穿的不束腰的丘尼卡。

7. 丘尼卡?帕塔嘎塔:女性专用的丘尼卡,衣身前中央有一条宽阔的装饰带。

8. 丘尼卡?帕尔玛塔:在紫色衣料上用金线绣纹样,由凯旋将军发展为皇帝专用,拜占庭时成了宫廷服。

9. 丘尼卡?佩克塔:也是一种有刺绣装饰的丘尼卡,是神官穿的衣服。

毫无装饰的丘尼卡叫丘尼卡?阿塞玛。

四、罗马的女装(1)斯拖拉:与希顿是一个意思,已婚妇女的衣服,穿在丘尼卡?印提玛外面,衣长直达地面,甚至后下摆托地,贵妇下摆有滚边装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拉夫:(燕尾服和晨 礼服的前身) 1.前腰节水平向两侧裁 断、后呈燕尾式(贝斯特) 2.前襟从高腰身处斜向 后裁剪的大衣

这时男装总的流行趋势:
减少刺绣和装饰,面料 由过去男女共用的华丽 丝织物变成朴素的毛织 物。
(1)卡尔玛尼奥尔,原是意大利工人穿的茄 克,驳头很宽、有挖兜和扣子。 (2)庞塔龙-长裤,又叫“桑•克尤罗特” 是对贵族穿的半截裤克尤罗特的革命。红、白、 蓝三色条纹毛织物象征革命。与庞塔龙组合穿的 有双排扣背心和红色无檐帽。 (3)谬斯卡丹-灰色夫拉克,系绿色克拉巴 特,下穿紧身克尤罗特和短靴,手持文明杖。 (4)昂克罗瓦依亚布尔-长发垂下像狗耳朵 一样披散着,或编成发辫戴上两角帽,穿巨大翻 驳领、收腰紧身的双排扣大衣,卡拉巴特在脖子 上围数圈,吊裤带吊着克尤罗特在膝下用缎带系 扎,穿翻口皮靴或浅口皮鞋,手持文明杖。
中世纪男装
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时间上又分为“文 化黑暗期”(5~10世纪)、“罗马式时期” (11~12世纪)和“哥特世时期”(13~15世纪) 三个阶段。
拜占庭时期
拜占庭初期的服装,基本上沿用罗马帝国末期 的样式。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和普及,服装 外形变得呆板、僵硬,把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 料的质地、色彩和装饰纹样的变化上,使人感 到否定人的存在这样一种抽象的、绝对的宗教 性。主要服装有从罗马帝国未期与基督教一起 出现和普及的“达尔玛提卡”;取代托加和帕 拉的外衣“帕鲁达门托姆”、“帕留姆”、 “罗鲁姆”,受东方文化影响的丘尼卡。
男装变得雄大,意大利服装特色从面料开始,天鹅绒,织锦 缎,织进金银线的织金锦等华贵面料。
特色:A:从各个局部可看见白色亚麻内衣。配色审美
和精美亚麻织物本身魅力的需要。B:做合体衣时,关 节处留出缝隙(肩,肘),人体活动需要。用绳或细 带链接各个局部。内衣可露出,形成一种装饰。
爱琴文明之 克里特男子服装
克里特男子服饰较简单,上身赤膊,下身为包 缠型的罗印·克罗斯,下摆有边饰,腰带亦富有 装饰味,胸前有项饰。克里特人开朗并喜爱体 育运动,因而具有比例匀称,肌肉发达的人体 美。罗印·克罗斯腰衣左右不对称,左脚暴露较 多,右脚内侧为黄白相间的条纹,后侧垂着一 块布料。还有些腰衣长到膝盖。腰身束得很细。
在男装方面,样式已经定型,是现代西装的原 型,男性外套逐渐变成直线条,常伴随前短后长 的设计.同时也出现了领子的设计,袖子也有原 来的大开口变成了贴合手臂的款式.1715年以后 ,裤子多用亮色,袜子基本没什么变化. 1760年 ,男上衣开始去掉多余的修饰,缓解紧束的腰 身,变得实用多了,这种上衣称作夫拉克这是 燕尾服的原型,也是现在的晨礼服的始祖,用料 仍是丝绸,常有印花或条纹图案。
出现可以摘卸的袖子。袖子出现独立裁剪制作。
男装有普尔波万和肖斯,内衣 shirt,领子多样,出现高立领, 修米兹领子也变高,出现褶饰 。外出在普尔波万外面加 GOWN(噶翁,大袍子)和曼 特。胳膊的地方装饰假袖子。
(2)德意志风时代1510-1550
斯拉修 肖斯之外穿上蓬松短裤布理齐兹breeches,中
二、18世纪中叶
弗哈克(frock) 男士外套,一直垂至小腿的中部 ,袖子纤长,颜色通常是淡绿, 淡黄或黑色。
近代男装
西洋服装史上所说的近代,指1789年法国大革 命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为 止的这一个多世纪。 男性开始追求衣服的合理性、活动性和机能性 。因而,到19世纪中叶完成了近代化的男装, 后来在样式上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
哥特式时期

从12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进入中世纪的第二大国际性时代——哥特式时代。


哥特式初期,男女服装性别区分仍不明显.以宽敞的简形为主。
但到13世纪,收腰身的合体意识得到发展和强调,出现了立体化的裁剪手段,使 包裹人体的衣服由过去的两维空间构成向三维空间构成方向发展、14世纪中叶, 更出现了男、女衣服造型上的分化,男服短上衣和紧身裤组台为上重下轻的、富 有机能,女服上半身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拖据,上轻下重、更富装饰 性。
及曲线的型态。 在男子服装与形貌上,由之前的「阳刚之气 」转而朝向「阴柔虚华」的方向来发展。男 士在面容形貌以「蓄留长而卷曲的头发;留 八字山羊胡」为特色;且深具浪漫的色彩。
到了17世纪中期以後,受到法国的影响,甚
至出现男子以戴「长而卷的假发」(Peruke)来 表现高贵的象徵。男性流行在衣服上装饰大 量的缎带,这也更增添矫饰的风格。
帕鲁达门托姆: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穿 法是被在左肩,在右肩用安全别针固定, 为表示权贵,在胸前缝一块四方形的装饰 布,这块类似我国清代“补子”的拜占庭 帝国特有的装饰物叫做“塔布里昂”,上 面刺绣着金色纹样。
文化黑暗时代
日耳曼的服装从御寒这个生存目的出发,其服 装是封闭式的、窄小紧身的,四肢分别包装的 体形型样式。男子在身上穿无袖的皮制丘尼克, 下穿长裤,膝以下扎着绑腿。后来受古罗马影 响披上了萨古姆,多为红色或紫色缘饰的绿色毛 织物。
(一)新古典主义时期
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1789-1804):
法国大革命时期、督政府 执政时期、三执政官执政时期
后期(1804-1825):拿破仑的第一帝政期、
王政复辟初期
(1)新古典主义前期的男装
雅各宾派革命者的服装:上衣“卡尔玛尼奥
尔”、下穿长裤“庞塔龙”、还有双排扣的 背心和红色无檐帽。 王党派服装:上穿黑色阿比、金色假发、白 色科拉巴特;恐怖政治后,灰色的夫克拉、 绿色科拉巴特、克尤罗特和短靴、文明杖, 称为“谬斯卡丹”;督政时代:“昂克罗瓦 伊亚布尔”,大衣、克拉巴特、克尤罗特、 翻口皮靴或浅口皮鞋、文明杖。
(1)荷兰风
三“L”时代:Longlook (长发) lace(蕾丝) leather(皮革)。 男装由于三十年战争的影响,使便于活动的骑 士服装成为一种时髦,促使男装先于女装向实 用化方向发展,荷兰男子服中填充物被取消, 缓解了束缚身体的部分,造型宽松。

1)普尔波万----变长盖住臀 部,肩线斜度很大,车轮 状的拉夫变成了大翻领或 平领和披肩领,褶饰被丽 丝取代。
间用一块布挡住裆部。男性特征赤裸裸彰显。 装饰斯拉修,做成口袋等。极大渲染夸张。 男装重心仍在上方,衣身宽松,呈方形,女子 重心在下方。
宽檐大帽子。鞋子也呈方形。与哥特相反,横
向发展。也装饰斯拉修。
(3)西班牙风时代1550-1620
威严,正统,沉着的单色。流行黑色。 填充式时代:1.男子上衣短裤,男女袖子施
克里特男子服装
古希腊
在希腊服装的历史上,被称为希顿的有两种最
常见的款式,这两种款式的希顿都是在前面那 种横向对折后缝合套头式希顿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属于希顿的两种变化款式:一种叫多里 亚式希顿(Doric chiton), 另一种叫爱奥尼亚式 希顿(ionic chiton)。
在古希腊,穿在身上的都叫CHITON,男子常服,
(2)公元15世纪时期
14世纪末到15世纪中叶,流行起了一种叫 做“吾普朗多”的装饰性外衣,可以说是哥特 式后期服装样式的代表。 造型特点是肩部较为合体,从肩部起向下 衣身非常宽松肥大,男服衣长及膝,套头穿或 者前开,系腰带,下边与肖斯组合。
男子吾普朗多上堆砌着各种装饰技巧,闪 烁着耀眼的光辉。
罗马式时代
西方的罗马式文化在公元10—12世纪出现,其在 拜占庭文化的基础上更注重吸收古代罗马的传 统,形成一种庄重沉着的造型和华美装饰风格的 统一。罗马时期封闭的理念架构,带来了男女服 装同形的着装现象,颇具特色的布里奥,在后期 出现收腰的样式,是后来哥特式服装的先驱.
此时的服饰文化是南方型的罗马文化与北方型 的日耳曼文化和由十字军带回的东方拜占庭文 化的融合。在形式上,一方面继承了古罗马和 拜占庭的宽衣、斗篷、风帽和面纱;而宗教服 、礼仪服原封不动地承袭了拜占庭样式;另一 方面,又保留了日耳曼人那系腰带的丘尼克和 长裤等紧身的窄衣样式。 罗马式时代的服装特征是男女同型,除男子穿 裤子外,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差别。
近世纪男装
西洋服装史上的近世纪,一般指从文艺复兴
时期到路易王朝结束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 从15世纪中叶到18世纪。 其中又从艺术风格上分为三个阶段,即文艺 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
(一)文艺复兴时期男装
三个阶段:意大利风时代
德意志风时代 西班牙风时代
(1)意大利风时代1450-1510
2)筒形长裤---1640年出现 了长及腿肚子的筒形长裤 ,这是西洋服装史上首次 出现的长裤,一般有边饰。
3)克尤罗特--裤长及膝的半截 裤克尤罗特,在
膝上用吊袜带或
缎带扎口,装饰 着蝴蝶结。
4) 长统靴---像 水桶型,靴口很大, 装饰有丽丝边饰,
向外翻或口朝上,
很富有装饰性。
(2)法国风
男性戴手套成为17世纪开始流行的重点。 男士领子的发展也渐男士帽子以「宽边帽饰
以鸵鸟羽毛」、「三角帽」、「高礼帽」等 三款帽型为代表。原本硬挺的皱折领逐渐消 逝;进而被「软渐变宽大,并以「蕾丝」 (Lace)作为主要的装饰。
1. 法国风时代的男服 1)普尔波万--- 17世纪中的上衣普尔波 万极为短小,衣长只及腰际或更短, 变成短袖或无袖,小立领,前开,门 襟上密密一排扣子。
外国男装发展史
古代男装
一般把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00年前后这段时间称作古 代。西洋服装史上的古代服装,即指在这个历史阶段 中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区 域,由不同民族和人种创造的服装文化。
古埃及男子服装
古埃及男子的衣服主要是用一块白色亚麻布缠 绕在腰上的“罗印·克罗斯”。其形式、种类较 多,有缠裹后系腰带的,有兜裆的,也有用带子 斜挂在肩上的。色彩除了白以外,还有使用白 色条纹的蓝、黄和绿色。在穿用形式上,上层 阶层常用浆糊把布固定在很密的普立兹褶,并 在罗印·克罗斯外系一件三角形围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