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报告

合集下载

220kv变电站数模混合仿真实训报告

220kv变电站数模混合仿真实训报告

220kv变电站数模混合仿真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22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传输和配电枢纽,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电网的稳定运行。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熟悉变电站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本次实训使用了PSCAD软件进行数模混合仿真,对220kV变电站进行了建模和仿真。

二、实训内容1. 对220kV变电站进行建模,包括主变压器、GIS开关、电容器、逆变器等设备。

2. 设计变电站运行方案,包括站内设备的开关控制、电压、电流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

3. 利用PSCAD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并分析故障原因和应对措施。

三、实训步骤2. 根据拓扑图进行设备建模,包括主变压器的三相无载调压、短路试验和空载试验,GIS开关的闭合和分闸过程,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等。

5. 进行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220kV变电站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熟悉了PS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数模混合仿真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仿真技术,模拟各种情况下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和电力专业知识水平。

五、实训心得本次实训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中的模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220kV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力系统的知识,掌握更加高级和复杂的仿真技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电力工业的发展。

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1. PSCAD软件的使用:由于PSCAD软件是一款非常复杂的仿真软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了解软件的操作流程和功能模块。

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PSCAD,提高我们的操作技能。

2. 模型的准确度:由于变电站模型的复杂度比较高,且包含了许多的参数和元件,在建模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误差,导致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数模实验报告

数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3. 学会使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二、实验原理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数字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加工、变换和提取信息的一种技术。

数字滤波器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将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成分过滤掉,从而实现信号的滤波。

三、实验仪器与软件1. 仪器:计算机、MATLAB软件2. 软件:MATLAB R2019a四、实验内容1. 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冲激响应2.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4.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离散傅里叶级数(DFTS)五、实验步骤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1)定义一个离散时间序列信号x[n],其中n为离散时间变量。

(2)对信号x[n]进行单位冲激响应h[n]的卷积运算,得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出信号y[n]。

(3)使用MATLAB软件绘制y[n]的波形图。

2.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1)对信号x[n]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其频谱X[k]。

(2)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n]进行FFT,得到其频谱H[k]。

(3)使用MATLAB软件绘制X[k]和H[k]的频谱图。

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1)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线性相位FIR滤波器。

(2)使用MATLAB软件实现该滤波器,并计算其冲击响应和频率响应。

(3)使用MATLAB软件绘制滤波器的冲击响应和频率响应图。

4.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离散傅里叶级数(DFTS)(1)定义一个离散时间序列信号x[n]。

(2)使用MATLAB软件对x[n]进行DFT,得到其频谱X[k]。

(3)使用MATLAB软件对X[k]进行逆DFT,得到其时域信号y[n]。

(4)使用MATLAB软件绘制x[n]、X[k]和y[n]的波形图。

数模分析报告

数模分析报告

数模分析报告1. 引言在信息时代,数据的积累和处理变得愈发重要。

数模(数学建模)作为一种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及计算机技术等方法与手段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针对数模分析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模方法。

2. 数模分析过程2.1 定义问题数模分析的第一步是准确定义问题。

问题的准确定义对后续的建模和分析至关重要。

在这一步中,需要明确问题的背景、目标和约束条件。

2.2 收集数据在问题定义之后,需要收集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建模和分析的基础。

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实验或网络等途径获取。

数据的收集应该全面、准确,并结合问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筛选和整理。

2.3 建立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数模分析的核心环节。

模型的建立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和工具,如代数方程、微积分、概率论等。

模型应该是简明、准确且可行的,能够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描述和分析。

2.4 模型求解模型建立完成后,可以用数值计算或符号计算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数值计算方法通常通过编程语言实现,而符号计算方法则借助专业软件实现。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关注计算精度、稳定性和计算效率等问题。

2.5 模型评价模型求解完成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标是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度,以及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

评价可以通过对比模型结果与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敏感性分析和误差分析等途径。

3. 数模分析工具数模分析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软件,以便更加高效和准确地进行建模和分析。

3.1 MATLABMATLA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学计算、可视化和编程的工具。

它提供了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数模分析所需的算法和方法。

MATLAB还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和可视化工具,有助于对分析结果进行直观展示。

3.2 R语言R语言是一种自由、开源且功能强大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工具。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数模版)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数模版)

暑期数学建模培训实践的感想今年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数学建模暑期培训,虽然培训的过程很辛苦,但是从没有后悔过,反而觉得很庆幸参加了数学建模培训。

从开始培训到9月10号的那段日子,真的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从什么都不会,就连数学建模是什么都不知道到现在可以参加比赛,中间也经历了很多,特别是暑期培训的那段日子,更让人难忘。

有人问过我,当初为什么会参加数模培训,我回答很干脆,因为我去参加数学建模选修课时被同学拉过去的。

当初真的什么都不懂,就这样报名参加了数学建模培训。

如果当初没有上这个选修课,自己不那么好奇,我就不会进数模培训班,也不会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更没有机会可以认识那么多的新朋友,也不会知道什么团队合作……,总之很多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

或许在那个时候我就是想学习数模的吧,不然我又何必要放弃自己的计划。

参加暑期培训的话,整个暑假要在学校待一个月都不能回家,而且要留在学校进行培训,而且开学还要提前5天到校。

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数学建模。

最终证明,当初我进数模是一个明智的、正确的选择。

现在想想,经历过才会知道,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数模会是我人生的一个遗憾,会让我后悔的。

在刚开始上课那些日子老师讲的那些内容真的好难懂,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老师在讲些什么。

只知道讲一个题目要讲差不多两个小时,黑板上一大串的笔记要记,有的也是因为听不懂,也有的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看着这样的情况,当初我真的矛盾,有想了自己也退出算了,上课又听不懂,只知道记笔记,想了很久,同学也劝过我,让我不要退出,不要放弃。

当初真的差点就放弃了,后来讲的那些优化问题又让我对数模产生了兴趣,而且又能听懂,之后就没有再想过要退出放弃数模的想法也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数模的了解,对数模的兴趣,以及对数模的喜爱,也非常希望可以学好数模。

尽管已经知道接下来是怎样的生活,知道暑期不能提早回家,没有假放。

在整个数模培训的过程中,最累的就是每天呆在机房。

数模加工实训报告

数模加工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模加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加深对数模加工技术的理解,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数模加工实训。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数模加工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并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了数模加工的全过程。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详细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1)了解数模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熟悉数模加工设备的使用;(3)掌握数模加工软件的操作;(4)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2. 实训内容(1)数模加工基本原理及设备介绍;(2)数模加工软件操作;(3)数模加工实例分析;(4)实际操作练习。

三、实训过程1. 数模加工基本原理及设备介绍实训初期,我们学习了数模加工的基本原理和设备介绍。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数模加工是将数字模型转换为实物模型的过程,主要设备包括数控机床、数控编程软件、三维建模软件等。

2. 数模加工软件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重点学习了数模加工软件的操作。

我们学习了三维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Pro/E等)的基本操作,掌握了从设计模型到生成加工数据的全过程。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数控编程软件(如MasterCAM、Cimatron等)的使用,学会了编写加工程序、设置加工参数等。

3. 数模加工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模加工过程,我们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数模加工实例。

通过对实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模加工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优化方法。

4. 实际操作练习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

我们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选取了一个简单的零件进行加工。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防护。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训成果与收获1. 成果(1)掌握了数模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熟悉了数模加工设备的使用;(3)学会了数模加工软件的操作;(4)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三维表面数模评审报告模板

三维表面数模评审报告模板
备注
1
数模与效果图比对
造型风格是否符合
2
特征线、面、轮廓的表达
3
零部件表面造型特征的表达
4
数模与点云比对
随即抽取的点数是否恰当
5
最大、最小偏差值
6
偏差值较大的原因分析是否恰当
7
表面光顺质量检查
高光反射检查
8
斑马纹检查
9
曲率梳检查
10
控制点检查
11
特征线及边界线光顺检查
特征线曲率梳检查
12
边界线曲率梳检查
设计评审报告
记录编号:QR12006-016A
模板编号:03-005
项目名称
型号
交付物编号:PDD03-009
评审类别三维表面数模评审编制来自日期参加评审人员







评审要素见附件。
(会议评审时,会议纪要附后)




评审组织部门:日期:
主管领导
意见
签字:日期:
发往部门
附件:
序号
评审要素
评审意见
评审人
13
表面间隙、面差、圆角与定义值比对
间隙检查
14
圆角检查
15
面差检查
16
其它
17
项目评审问题汇总
序号
评审意见
评审人
实际整改措施
整改人
完成时间
验收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串行模数数模转换实验报告

串行模数数模转换实验报告

串行模数/数模转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 TLC549同步串行接口的ADC模块的特性、编程原理,了解TLC5620的4种时序图以及产生波形幅度的计算方法。

2、能实现TLC549、TLC5620与MCS-51单片机的连接,分别进行数据采集和波形观测。

3、能采用Proteus ISIS软件进行串行模数转换的电路设计。

4、能运用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进行串行模数/数模转换实验的软件设计。

二.实验要求:1、将TLC549 与MCS-51单片机进行连接,利用汇编语言编写出数据采集程序,将转换的模拟电压以二进制的形式通过单片机的P0口输出显示。

1)将单片机的P0口与LED1~LED8连接起来,作为输出显示。

由于LED采用灌电流方式驱动,所以要将数据取反后再输出显示,以获得“正逻辑”效果2)利用P1口与TLC549的控制信号进行连接,TLC549的基准电压REF+端与基准电压+5V相连,将电位器的上端连接VCC、下端连接GND,抽头与TLC549的模拟输入ANIN连接。

在运行程序时,不断地调节电位器,使其抽头电压连续变化,通过LED1~LED8的状态观察ADC转换的结果。

3)运用Proteus ISIS软件完成串行模数转换实验的硬件电路设计。

4)实现KeilC与Proteus软件的联调。

2、设计软件程序,用单片机的I/O口控制TLC5620实现D/A转换,使其通道1产生一个三角波,而通道2产生一个和通道1周期、幅度均相同的方波。

1)短接B7区的电源供给跳线JP16,调节B7区的电位器W3,使其输出接线柱Verf的电压为2.6V。

2)将A2区P16、P17、T0、T1分别连接到B9区的CLK、DAT、LDAC、LOAD,将B7区Verf连接到B9区REF接线柱,短接B9区电源跳线JP13。

3)运行光盘中的相应程序,用双踪示波器的两个探头观察DACA、DACB输出的波形。

三.流水灯硬件电路图四.软件程序1. 串行模数实验程序流程图2.程序清单 1) 串行模数:SDO BIT P1.0 ;数据输出CS BIT P1.1 ;片选SCLK BIT P1.2 ;时钟ORG 8000HAJMP MAINORG 8100HMAIN: MOV SP,#60HLOOP: ACALL TLC549_ADCCPL A ;累加器A取反MOV P0,A ;数据给P0口ACALL DELAYSJMP MAINTLC549_ADC: PUSH 07HCLR A ;清零CLR SCLKMOV R6,#08H ;计数器赋初值CLR CS ;选中TLC549LOOP1:SETB SCLK ;SCLK置位,数据输出NOPNOPMOV C,SDORLC A ;累加器A循环左移CLR SCLK ;SDO=0,为读出下一位数据作准备 NOPDJNZ R6,LOOP1 ;R6-1→R6,判断R6=0SETB CS ;禁止TLC549,再次启动AD转换 SETB SCLKPOP 07HRETDELAY: PUSH 00HMOV R0,#00HDJNZ R0,$POP 00HRETEND2)串行数模:SCLA BIT P1.6SDAA BIT P1.7LOAD BIT P3.5LDAC BIT P3.4VOUTA DATA 30HVOUTB DATA 31HORG 8000HAJMP MAINORG 8100HMAIN:MOV SP,#60HNOPCLR SCLACLR SDAASETB LOADSETB LDACMOV R3,#0A2HMOV R4,#00HMOV VOUTA,#00HMOV R5,#0A2HMOV R6,#00HMOV VOUTB,#00HDACHANG:MOV R1,#01HMOV R2,VOUTALCALL DAC5620DJNZ R3,CONTINUEAMOV R3,#0A2HMOV A,R4CPL AMOV R4,ACONTINUEA:CJNE R4,#OFFH,CONTINUEB DEC R2SJMP CONTINUEC CONTINUEB:INC R2CONTINUEC:MOV VOUTA,R2MOV R1,#03HMOV R2,VOUTBLCALL DAC5620DJNC R5,CONTINUEDMOV R5,#042HMOV A,R6CPL AMOV R6,A CONTINUED:CJNE R6,#0FFH,CONTINUEE MOV R2,#OA2HSJMP CONTINUEF CONTINUEE:MOV R2,#00H CONTINUEF:MOV VOUTB,R2LJMP DACHANG DAC5620:MOV A,R1CLR SCLAMOV R7,#08HLCALL SENDBYTEMOV A,R2CLR SCLAMOV R7,#08HLCALL SENDBYTECLR LOADSETB LOADCLR LDACSETB LDACRETSENDBYTE:SETB SCLARLC AMOV SDAA,CCLR SCLADJNZ R7,SENDBYTE RETEND五.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可知道通过调节电位器,数字量在对应的发生改变。

DAC0832数模转换实验报告131219x

DAC0832数模转换实验报告131219x

实验报告基于DAC0832的数模转换一、实验目的1.学习单片机控制技术----用单片机控制外部数模转换设备,实现D/A 转换;2.熟悉DAC0832芯片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各种工作方式下的工作时序;3.熟悉并掌握51单片机系统硬件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学习硬件电路设计;4.学习C51单片机编程、调试方法。

二、实验任务利用51单片机控制DAC0832生成正弦波电压输出。

三、实验器材C51单片机 一块DAC0832 一块 LM324 一块 单孔板 一块 导线 若干 直流稳压电源 一台 示波器 一台四、实验原理1. 系统方案确立 1)硬件电路工作原理图4-1 信号发生器的硬件框图MCU 作为单片机微处理系统,通过Keyboard 输入可以产生正弦波数字信号的程序,使MCU 输出正弦波数字信号,通过DAC0832数模转换,变成正弦波的模拟信号,用示波器显示出来。

如图4-1所示。

DisplayMCU KeyboardDAC08322)程序工作流程图4-2 信号发生器的程序流程图2. 硬件电路设计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用最小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工作系统。

对MCS-51系列单片机来说,其内部已经包含了一定数量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在外部只要增加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

下图所示便是MCS-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由单片机芯片和典型的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构成。

图4-3典型的时钟电路大多采用内部时钟方式,晶振一般在1.2~12MHz 之间,甚至可达到24MHz 或更高,频率越高,单片机处理速度越快,但功耗也就越大,一般采用11.0592MHz 的石英晶振。

与晶振相位复0D/A 芯片初始化Y相位>=2π?Ni++相幅转换 YN幅度D/A 转换输出定时器初始化 time 0=0 置定时到标志T0重赋值返回并联的两个电容1C 、2C 通常为30pF 左右,对频率有微调作用。

汽车零件数模设计实训报告

汽车零件数模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汽车零件数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汽车零件的数模设计,为今后从事汽车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软件环境:AutoCAD软件。

2. 实训内容(1)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2)汽车零件的数模设计(3)汽车零件的三维建模(4)汽车零件的装配与动画演示三、实训步骤1. 熟悉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1)启动AutoCAD软件,了解软件界面。

(2)学习命令的输入方法,如直接输入命令、点击按钮等。

(3)学习常用绘图命令,如直线、圆、矩形、椭圆等。

(4)学习编辑命令,如复制、删除、移动、旋转等。

2. 汽车零件的数模设计(1)分析汽车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确定设计要求。

(2)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的二维图纸。

(3)根据二维图纸,进行零件的三维建模。

3. 汽车零件的三维建模(1)选择合适的三维建模方式,如实体建模、曲面建模等。

(2)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注意零件的尺寸、形状和结构。

(3)检查三维模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改。

4. 汽车零件的装配与动画演示(1)将多个零件装配在一起,形成汽车零部件。

(2)设置零件的装配关系,如接触、固定等。

(3)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动画演示,展示汽车零部件的运动过程。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运用软件进行汽车零件的数模设计、三维建模和动画演示。

以下是部分实训作品:(1)汽车发动机缸体数模设计(2)汽车变速箱齿轮数模设计(3)汽车转向节数模设计2. 实训分析(1)实训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设计了多种汽车零件。

(2)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建模错误、装配错误等。

数模电综合实验报告

数模电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模电综合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1. 熟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元件特性。

2. 掌握常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搭建方法。

3. 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

4. 提高电路分析、故障排查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1. 模拟电路部分:搭建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测量其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2. 数字电路部分: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如译码器、编码器、计数器等,观察其逻辑功能。

3. 数模混合电路部分:搭建一个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电路,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4. 电路故障排查:模拟电路出现故障,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排查和修复。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模拟电路部分(1)搭建放大电路:选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设计电路参数,连接电路。

(2)测量静态工作点: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三极管的基极电压、集电极电压和电流,确定静态工作点。

(3)测量放大倍数:输入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计算放大倍数。

(4)测量频率响应: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实验结果:成功搭建放大电路,测量出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2. 数字电路部分(1)搭建译码器电路:使用二极管或门电路实现译码功能,观察输出信号。

(2)搭建编码器电路:使用二极管或门电路实现编码功能,观察输出信号。

(3)搭建计数器电路:使用触发器实现计数功能,观察输出信号。

实验结果:成功搭建译码器、编码器和计数器电路,观察出其逻辑功能。

3. 数模混合电路部分(1)搭建DAC电路:使用电阻网络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观察输出电压。

(2)搭建ADC电路:使用比较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观察输出信号。

数模实验报告—实验11

数模实验报告—实验11

数模实验报告—实验11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模实验11 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围绕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展开,即研究某城市的交通流量分布情况。

我们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如道路网络结构、不同时间段的车流量、路口的通行能力等,并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实验步骤1、数据收集首先,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获取了城市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道路的长度、宽度、车道数量等信息。

同时,还收集了不同时间段(如早高峰、晚高峰、平峰期)各个路口的车流量数据,以及路口的信号灯设置和通行能力等数据。

2、模型选择在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我们决定采用宏观交通流模型中的流体动力学模型来描述交通流量的变化。

该模型将交通流类比为流体,通过建立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来描述车辆的流动情况。

3、模型建立根据所选的模型,我们定义了相关的变量和参数,如交通流量、密度、速度等,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各种因素,如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等,对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和完善。

4、模型求解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或有限元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通过编程实现计算过程,并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5、结果分析对求解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绘制出交通流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曲线,以及密度分布等图像。

通过分析这些结果,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找出交通拥堵的关键路段和时间段。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期间,城市的主要干道和路口出现了明显的交通拥堵现象,车流量较大,速度较慢,交通密度较高。

2、一些次干道和支路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但在与主干道的连接处容易出现交通瓶颈,影响整个交通网络的通行效率。

3、通过对不同信号灯设置方案的模拟分析,发现优化信号灯的配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但效果有限。

数模实验报告

数模实验报告

数模实验报告数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得出了一系列有关问题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1. 引言数学建模是一种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数学方法求解的过程。

它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选取了一个与交通流量相关的问题,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

2. 问题描述本实验的问题是:如何优化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流量并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3. 模型建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我们假设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量可以用一个二维矩阵来表示,其中每个元素表示一个交叉口的车辆数。

我们将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表示为一个向量,其中每个元素表示一个交叉口的信号灯状态(红灯或绿灯)。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一个目标函数来衡量交通流量的优化程度。

我们选择了交通流量的总和作为目标函数,即最大化交通流量。

4. 模型求解为了求解模型,我们采用了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遗传、变异和选择的过程,逐步优化目标函数。

我们首先随机生成了一组初始解,并计算其对应的目标函数值。

然后,我们通过交叉、变异和选择等操作,不断迭代更新解的集合,直到达到停止条件。

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个最优的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使得交通流量达到了最大值。

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系列次优解,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5. 结果分析通过对模型求解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交通流量。

与传统的固定配时方案相比,我们的最优方案将交通流量提高了20%。

其次,交通流量的优化程度与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关。

我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使用最优方案,交通流量仍然无法达到最大值。

这是因为交通网络的结构限制了交通流量的传输。

最后,我们还发现,交通流量的优化程度与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的调整频率有关。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报告材料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报告材料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报告材料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2.了解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在各种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3.掌握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实际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数模转换器(DAC):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它可以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连续的模拟信号,并且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而输出不同的电压或电流;2.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它能够实时取样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数字信号;3.示波器:用于观测和显示信号波形;4.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输入信号。

三、实验过程1.数模转换器实验:(1)将示波器的X轴连接到数模转换器的数字输入端,Y轴连接到模拟输出端;(2)通过示波器上的控制按钮,调整示波器显示的方式,使其能够显示数模转换器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3)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并通过数模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4)观察和记录示波器上显示的模拟信号波形,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2.模数转换器实验:(1)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模数转换器的模拟输入端;(2)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产生不同的模拟信号;(3)将模拟信号输入到模数转换器中,并观察和记录模数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4)使用示波器观测和记录模数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波形,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1.数模转换器实验结果:根据示波器显示的模拟信号波形,可以观察到数模转换器能够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连续的模拟信号,并且输出的模拟信号的波形与输入信号的波形一致。

2.模数转换器实验结果:根据示波器显示的数字信号波形,可以观察到模数转换器能够将输入的模拟信号实时取样并转换为对应的数字信号。

对于不同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模数转换器能够正确地输出对应的数字信号。

五、实验结论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是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的重要器件。

数学建模实习报告[定稿]

数学建模实习报告[定稿]

数学建模实习报告[定稿]第一篇:数学建模实习报告[定稿]数学建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数学建模主要是将显示对象的信息加以翻译、归纳的产物。

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假设、求解、验证,得到数学上的解答,在经过翻译回到现实对象,给出分析、决策的结果。

数学建模对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有关建模的概念。

例如,我们平时出远门,会考虑一下出行的路线,以达到既快速又经济的目的;一些厂长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会策划出一个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的最优方案......这些问题和建模都有着很大的联系。

通过数学建模培训,就会知道解决问题的原理。

学习更多的数学方面的知识及其应用,数学建模的过程可以培养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它还可以让我了解多种数学软件以及如何运用数学软件对模型求解。

二、实习内容(一)实习单位简介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数学建模组是以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主任王培勋教授为组长的指导教师组,每年都组队参加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今年我院数学建模参赛队员的选拔是经过学生自愿报名、考试选拔、集中培训等环节来进行的。

30 名最后入选的学生,组建了10个队,经过一个暑假的培训,基本全部掌握了数学软件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掌握了常用的数学建模方法。

在三天三夜的竞赛过程中,各参赛小组学员勇于拼搏,力争创新,在规定的七十二小时内顺利完成了答卷。

(二)实习内容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为我们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我们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开创了大学生把数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暑假数学建模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数学建模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数学建模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数学建模社会实践活动。

该活动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实践,真正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我通过实际行动,深入了解了数学建模在社会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数学建模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的团队选择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我们首先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了解了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然后,我们运用了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们首先对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确定了交通流量的分布规律。

然后,我们分析了交通信号灯的调节方式,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优化了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使交通流量得到了更有效的分配,从而减少了交通拥堵的发生频率和时间。

最后,我们对新的交通信号灯设置方案进行了实际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新的交通信号灯设置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提高交通效率。

这为城市的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三、实践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了解了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其次,我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与队友合作,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

最后,我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明白了作为一名数学建模者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四、实践感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理解了数学建模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数学建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我也意识到数学建模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结起来,这次暑假数学建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

我通过实践了解了数学建模的理论和实践,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发挥数学建模的优势,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数模模数转换实验报告

数模模数转换实验报告

数模模数转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的接口方法及相应程序设计方法。

2、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芯片的性能和工作时序。

二、实验条件1、DOS操作系统平台2、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和模数转换器ADC0809芯片。

三、实验原理1、数模转换:(1)微机处理的数据都是数字信号,而实际的执行电路很多都是模拟的。

因此微机的处理结果又常常需要转换为模拟信号去驱动相应的执行单元,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这种把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的设备称为数模转换器(DAC),简称D/A。

(2)实验中所用的数模转换芯片是DAC0832,它是由输入寄存器、DAC 寄存器和D/A 转换器组成的CMOS 器件。

其特点是片内包含两个独立的8 位寄存器,因而具有二次缓冲功能,可以将被转换的数据预先存在DAC 寄存器中,同时又采集下一组数据,这就可以根据需要快速修改DAC0832 的输出。

2、模数转换:(1)在工程实时控制中,经常要把检测到的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如温度、压力、速度等转换为离散的数字量,才能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的设备就是模数转换器(ADC),简称A/D。

(2)模数转换芯片的工作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启动模数转换过程。

其次,由于转换过程需要时间,不能立即得到结果,所以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一般模数转换芯片会有一条专门的信号线表示转换是否结束。

微机可以将这条信号线作为中断请求信号,用中断的方式得到转换结束的消息,也可以对这条信号线进行查询,还可以采用固定延时进行等待(因为这类芯片转换时间是固定的,事先可以知道)。

最后,当判断转换已经结束的时候,微机就可以从模数转换芯片中读出转换结果。

(3)实验采用的是8 路8 位模数转换器ADC0809 芯片。

ADC0809 采用逐次比较的方式进行A/D 转换,其主要原理为:将一待转换的模拟信号与一个推测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推测信号是大于还是小于输入信号来决定增大还是减少该推测信号,以便向模拟输入逼近。

国家数模竞赛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国家数模竞赛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国家数模竞赛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国家数模竞赛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实践地点:华中农业大学逸夫楼机房A301、A303实践对象:有志愿参加本年度国家数模竞赛的大二学生实践形式:此次数模暑期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午授课,下午做题;第二阶段是全天做题;第三阶段是组队模拟实践目的:针对有意愿在数学建模领域发展的学生,提供较为科学的专业培训,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为我校在国家竞赛中发挥更好的实力贡献一份力量引言:这是迈入象牙塔的第二个暑假,也正是南方气温给的福利,仿佛可供挥霍的时间长的可以。

但是,就像是冥冥之中给了自己一个约定:我想,我应该去做一件事情,用尽全力,仅此一件。

所以,我选择把时间都给了数模。

我觉得我就是一片属于秋季的叶子,在旋落入地、漂无所依之前要挥洒掉所有的精力去炫耀,炫耀那微不足道的梦想,炫耀我竭尽全力要去寻找的方向。

我希望我可以在数模中,找到自己对自己的希望。

现将此次实践报告的内容作如下详细汇报: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参加培训的大多数都有选过《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这两门课程。

但是那时候学习的知识只是一种再简单不过应试教育的附属品而已。

上课、作业,考试,然后将学到的东西全额还给老师。

一点也没有意义,除了拿了个学分,就是得到了又一次浪费时间的经历。

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知识,此次培训上午特意给我们进行授课。

每天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讲课风格,有针对性的专题,轮番刺激我们的意志。

然后下午采取统一做作业的形式。

针对每天的讲课内容出一些题目,题目很活,没有往常垂死的鱼般腐朽的气息。

本次培训有严格的时间安排:每天上午8:30开始,下午14:30开始,截止到晚上12:00之前,全天的疲惫可以画上句号,前提是你不那么追求完美。

如果你个性要强,把题目纠结到明早也是概率很高的。

第二阶段:强化训练如果第一阶段叫做“牛刀小试”,这一阶段就是“拉上战场”。

没错,本轮训练就是要避免有的人滥竽充数,没有实力却攀附队友,所以特意对我们写作、编程等综合能力进行一次考核。

da数模转换实验报告范文

da数模转换实验报告范文

da数模转换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微机原理实验报告--数模转换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数/模转换器DAC0832系部: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22.12.30一.实验目的1.掌握D/A转换原理;2.熟悉D/A芯片接口设计方法;3.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PC微机一台;2.TD-PIT实验装置一台;3.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要求用DAC0832设计一个D/A转换接口电路,采用单缓冲工作方式,产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正弦波。

四.实验原理1.DAC3802的结构及性能(1)输入/输出信号。

D7-D0为8位数据输入线;IOUT1为DAC电流输出1,IOUT2为DAC电流输出2,IOUT1和IOUT2之和为一常量;RFB为反馈信号输入端,反馈电阻在芯片内。

(2)控制信号。

ILE为允许输入锁存信号;WR1和WR2分别为锁存输入数据信号和锁存输入寄存器到DAC寄存器的写信号;某FER为传送控制信号;CS为片选信号。

(3)电源。

VCC为主电源,电压范围为+5V到+15V;VREF为参考输入电压,范围为-10V到+10V。

DAC0832管脚及其内部结构框图2.工作方式外部五个控制信号:ILE,CS,WR1,WR2,某FER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工作于多种方式:直通方式,单缓冲方式,双缓冲方式(1)直通方式ILE接高、CS、WR1、WR2、某FER接地,两级寄存器均直通;(2)单缓冲方式两级寄存器一个受控,一个直通;(3)双缓冲方式两级寄存器均受控。

0832为电流输出型D/A,要得模拟电压,必需外加转换电路(运放)。

五.实验内容1.硬件电路图:2.软件程序设计(1)产生方波tackegmenttack'tack'dw32dup()tackendcodeegmentbeginprocfaraume:tack,c:codepuhduba某,a某puha某MOVD某,0D800H;片选信号输入地址MOVAL,0NE某T:OUTD某,ALMOVD 某,0D800HOUTD某,ALLOOP$;延时NOTAL;求反,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或有低电平转为高电平PUSHA某;保护数据MOVAH,11INT21HCMPAL,0;有按键退出POPA某JZNE某Tretbeginendpcodeendendbegin(2)产生三角波tackegmenttack'tack'dw32dup()tackenddataegmentdataendcodeegmentbeginprocfaraume:tack,c:code,d:datapuhduba某,a某puha某MOVD某,0D800HMOVAL,0NE某T:OUTD某,ALCALLDELAY;调用延时篇二: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实验项目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实验仪器系别计算机系专业网络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_实验日期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实验五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1. 研究背景,介绍数学建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说明为什么进
行这项研究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包括数学建模的基
本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
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研究方法,介绍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问题的建模过程、数学模型的构建、求解方法的选择等内容。

4. 研究过程,详细描述数学建模活动的具体过程,包括问题的
分析、模型的建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模型的求解以及结果的验
证等步骤。

5. 结果分析,对数学建模活动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包
括结果的合理性、稳定性、敏感性分析以及对实际问题的意义和应
用价值等方面的讨论。

6. 结论和展望,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和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在撰写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时,需要严谨、全面地展现研究
过程和研究结果,确保报告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
报告的结构和逻辑性,使得整个报告具有清晰的层次和连贯的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背景本案例针对公司当前用工情况,分析企业当前用工现状及其相关数据和资料,利用线性规划理论,建立雇佣计划的数学规划模型,并应用计算机Excel软件,对线性问题进行求解,获得了较为合理的雇用计划。

1.公司简介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最大的公众大宗干散货码头运营商,同时集团经营的秦皇岛港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港口,占2012年中国沿海主要港口煤炭下水总量约31.9%。

集团同时是环渤海地区最重要的矿石码头运营商之一。

集团通过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不断提高港口通过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港口服务,包括货物装卸、堆存、仓储、运输及物流等业务,经营货种包括煤炭、金属矿石、油品及液体化工、集装箱及其他杂货。

第九港务分公司是2005年国家港口码头类唯一重点工程——煤五期工程的经营管理单位。

煤五期工程年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于2004年开工建设,2006年4月试投产,2007年3月正式投产运营,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设备、工艺最先进的煤炭码头之一。

现有15万吨级泊位3个、5万吨级泊位1个、3.5万吨级泊位2个,可靠泊1.5—15万吨船舶。

堆场总面积77万平方米,设计堆存能力400万吨。

堆场共有100个垛位,能够满足各煤种单堆单放和铁路万吨、2万吨大列进车接卸需要。

第九港务分公司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拥有3台翻车机、6台堆料机、8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另外预留2台取料机。

翻车机采用3线3翻设计,翻堆线单线额定输送能力达到6480吨/小时。

4台装船机中有2台为回转式装船机,可兼顾码头两边泊位作业。

取装线单线额定输送能力达到8000吨/小时,在同类港口中处于领先水平。

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带式输送机(皮带机)系统,带式输送机的宽度、运行速度、输送能力均属当今国际最高水平。

装卸作业线采用了同类港口最先进的大型伸缩头工艺,使生产流程达到433个,各作业线可灵活连接。

洒水除尘系统全面采用电伴热保温,可全年进行湿式除尘操作。

试投产:2006年4月26日至2006年12月底完成吞吐量1,809万吨。

正式投产:2007年完成吞吐量5853万吨。

2008年完成吞吐量6083万吨。

2009年完成吞吐量6186万吨2010年完成吞吐量6903万吨。

2011年完成吞吐量7697万吨2012年吞吐量任务7200万吨。

2.面临的问题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务分公司,拥有3台翻车机、6台堆料机、8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每个月的维修需求变化很大,使得九公司很难排定劳动力计划表。

目前,九公司雇佣由劳务公司提供的临时工。

劳务公司提供3种不同的临时工,合同规定:雇佣费用由雇用时间长短决定,合同期越长,费用越高。

具体情况如下表:在未来6个月中,九公司计划需求的临时工人数如下:每个月九公司可根据需求雇佣能签署每种合同的员工。

例如,若九公司1月份雇佣了5名符合第二项选择的员工,劳务公司将为九公司提供5名员工,均在1、2月份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九公司将支付5*4800=24000(元)。

由于维修计划暂时设定到6月份,所以九公司不希望任何临时工的合同签到6月份以后。

由于九公司设备繁多、构成复杂,需要每名临时工在受雇佣的同时接受培训。

九公司估计每雇佣一名临时工,培训费用为800元。

因此,若一名临时工被雇佣一个月,九公司将支付800元的费,但若该员工签了2个月或3个月,则不需要支付更多的培训费用。

3.建立数据模型构造数据模型,确定九公司每月应雇佣的员工数,使得计划的总花费最少。

目标函数Min=X i1为雇佣一个月临时工数X i2为雇佣二个月临时工数X i3为雇佣三个月临时工数决策变量:Xij(表示i月份雇佣j个临时工数)约束条件:X11+X12+X13=21X12+X13+X21+X22+X23=33X13+X22+X23+X31+X32+X33=36X23+X32+X33+X41+X42+X43=33X33 +X42+X43+X51+X52=22X43+X52+X61=12X ij计算机求解结果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B$11 目标函数最小值0 434800可变单元格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B$12 决策变量X11 0 0$B$13 决策变量X12 0 4$B$14 决策变量X13 0 17$B$15 决策变量X21 0 2$B$16 决策变量X22 0 0$B$17 决策变量X23 0 10$B$18 决策变量X31 0 0$B$19 决策变量X32 0 0$B$20 决策变量X33 0 9$B$21 决策变量X41 0 1$B$22 决策变量X42 0 1$B$23 决策变量X43 0 12$B$24 决策变量X51 0 0$B$25 决策变量X52 0 0$B$26 决策变量X61 0 0约束单元格名字单元格值公式状态型数值$B$32 约束12 $B$32=12 未到限制值0 $B$29 约束36 $B$29=36 未到限制值0 $B$28 约束33 $B$28=33 未到限制值0 $B$30 约束33 $B$30=33 未到限制值0 $B$31 约束22 $B$31=22 未到限制值0 $B$27 约束21 $B$27>=0 未到限制值21 $B$28 约束33 $B$28>=0 未到限制值33 $B$29 约束36 $B$29>=0 未到限制值36 $B$30 约束33 $B$30>=0 未到限制值33 $B$31 约束22 $B$31>=0 未到限制值22 $B$32 约束12 $B$32>=0 未到限制值12 $B$27 约束21 $B$27=21 未到限制值0 $B$12 决策变量X11 0 $B$12=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3 决策变量X12 4 $B$13=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4 决策变量X13 17 $B$14=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5 决策变量X21 2 $B$15=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6 决策变量X22 0 $B$16=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7 决策变量X23 10 $B$17=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8 决策变量X31 0 $B$18=整数到达限制值0$B$19 决策变量X32 0 $B$19=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0 决策变量X33 9 $B$20=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1 决策变量X41 1 $B$21=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2 决策变量X42 1 $B$22=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3 决策变量X43 12 $B$23=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4 决策变量X51 0 $B$24=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5 决策变量X52 0 $B$25=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6 决策变量X61 0 $B$26=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2 决策变量X11 0 $B$12>=0 到达限制值0 $B$13 决策变量X12 4 $B$13>=0 未到限制值 4 $B$14 决策变量X13 17 $B$14>=0 未到限制值17 $B$15 决策变量X21 2 $B$15>=0 未到限制值 2 $B$16 决策变量X22 0 $B$16>=0 到达限制值0 $B$17 决策变量X23 10 $B$17>=0 未到限制值10 $B$18 决策变量X31 0 $B$18>=0 到达限制值0 $B$19 决策变量X32 0 $B$19>=0 到达限制值0 $B$20 决策变量X33 9 $B$20>=0 未到限制值9 $B$21 决策变量X41 1 $B$21>=0 未到限制值 1 $B$22 决策变量X42 1 $B$22>=0 未到限制值 1 $B$23 决策变量X43 12 $B$23>=0 未到限制值12 $B$24 决策变量X51 0 $B$24>=0 到达限制值0 $B$25 决策变量X52 0 $B$25>=0 到达限制值0 $B$26 决策变量X61 0 $B$26>=0 到达限制值04.结果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使雇佣费用最低的雇用计划是:共雇佣56人,其中雇佣一个月临时工数为3人,雇佣二个月临时工数为5人,雇佣三个月临时工数为48人,这样总花费最小为434800元。

5.进一步讨论上述计算结果给出的最优生产方案是唯一的。

目前九公司希望减少费用花费,由于所需维修任务无法减少,所以决定减少培训费用,由原来的800元,降低为700元。

目标函数Min=计算机求解结果目标单元格 (最小值)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B$11 目标函数最小值0 423900可变单元格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B$12 决策变量X11 0 21$B$13 决策变量X12 0 0$B$14 决策变量X13 0 0$B$15 决策变量X21 0 33$B$16 决策变量X22 0 0$B$17 决策变量X23 0 0$B$18 决策变量X31 0 36$B$19 决策变量X32 0 0$B$20 决策变量X33 0 0$B$21 决策变量X41 0 33$B$22 决策变量X42 0 0$B$23 决策变量X43 0 0$B$24 决策变量X51 0 22$B$25 决策变量X52 0 0$B$26 决策变量X61 0 12约束单元格名字单元格值公式状态型数值$B$32 约束12 $B$32=12 未到限制值0 $B$29 约束36 $B$29=36 未到限制值0 $B$28 约束33 $B$28=33 未到限制值0 $B$30 约束33 $B$30=33 未到限制值0 $B$31 约束22 $B$31=22 未到限制值0 $B$27 约束21 $B$27>=0 未到限制值21 $B$28 约束33 $B$28>=0 未到限制值33$B$29 约束36 $B$29>=0 未到限制值36 $B$30 约束33 $B$30>=0 未到限制值33 $B$31 约束22 $B$31>=0 未到限制值22 $B$32 约束12 $B$32>=0 未到限制值12 $B$27 约束21 $B$27=21 未到限制值0 $B$12 决策变量X11 21 $B$12=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3 决策变量X12 0 $B$13=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4 决策变量X13 0 $B$14=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5 决策变量X21 33 $B$15=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6 决策变量X22 0 $B$16=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7 决策变量X23 0 $B$17=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8 决策变量X31 36 $B$18=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9 决策变量X32 0 $B$19=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0 决策变量X33 0 $B$20=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1 决策变量X41 33 $B$21=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2 决策变量X42 0 $B$22=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3 决策变量X43 0 $B$23=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4 决策变量X51 22 $B$24=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5 决策变量X52 0 $B$25=整数到达限制值0 $B$26 决策变量X61 12 $B$26=整数到达限制值0 $B$12 决策变量X11 21 $B$12>=0 未到限制值21 $B$13 决策变量X12 0 $B$13>=0 到达限制值0 $B$14 决策变量X13 0 $B$14>=0 到达限制值0 $B$15 决策变量X21 33 $B$15>=0 未到限制值33 $B$16 决策变量X22 0 $B$16>=0 到达限制值0 $B$17 决策变量X23 0 $B$17>=0 到达限制值0 $B$18 决策变量X31 36 $B$18>=0 未到限制值36 $B$19 决策变量X32 0 $B$19>=0 到达限制值0 $B$20 决策变量X33 0 $B$20>=0 到达限制值0 $B$21 决策变量X41 33 $B$21>=0 未到限制值33 $B$22 决策变量X42 0 $B$22>=0 到达限制值0 $B$23 决策变量X43 0 $B$23>=0 到达限制值0 $B$24 决策变量X51 22 $B$24>=0 未到限制值22 $B$25 决策变量X52 0 $B$25>=0 到达限制值0 $B$26 决策变量X61 12 $B$26>=0 未到限制值126.结果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使雇佣费用最低的雇用计划是:共雇佣157人,其中雇佣一个月临时工数为157人,这样总花费最小为4239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