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圈地运动介绍

合集下载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

7. 广泛存在的腐败加剧了圈地运动的发生
8.现如今的农村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也大肆把原来属于农民个人使用权的土地征收起来交
给少数的承包商使用使农民变成失地农民A Nhomakorabea10
中国圈地运动主要特征
1. 以公共利益之名征收土地,主要 用于房地产等商业用途;
2. 补偿大大低于实际价值; 3. 常常与地方政府腐败相伴生; 4. 常常采用暴力手段。
18世纪,他们通过《公有地围圈法》,这样,出现更大规模用暴力
把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对公有地有使用权,而西方法律中使用
权也是一种财产权)强行夺走、然后据为私有的圈地运动。仅“1801年
到1831年农村居民被夺走350多万英亩公有地,农村居民却未得到过一
文钱的补偿。”通过此种“私有化”,大量农民的财产权──土地使用权被
3 ,圈地运动还在劳动力、市场、原料等方面,推动了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得比较早,而 且进展迅速,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工业国,进而很快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总之,圈地运动以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前提,他不 但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 时也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 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整个资 本主义的发展,应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出现,表示在农业中也大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直到1845年,英国
的圈地运动才逐渐结束。
A
5
运动概况:
1862年英国伦敦
英国圈地运动
A
6
经济影响
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 改造。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英国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场重大社会运动,旨在改变土地的使用与所有权。

该运动始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农民群众争夺土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场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英国农村社会结构,并对英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18世纪初,农业是英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

然而,封建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土地使用和所有权。

大多数土地由贵族和地主拥有,而农民只能以佃农的身份种植土地,并向地主支付租金。

这种分配方式导致了农民被迫生活在贫困中,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农田来生存,而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的工作技术的进步,农民渴望建立自己的农田。

然而,土地所有权的分配制度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于是,农民们开始发起圈地运动,希望通过分割和重新分配土地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圈地运动的核心目标是将公共土地分割给农民个体,使他们能够拥有和耕种自己的农田。

在这场运动中,许多农民携带工具,组织起来,试图争夺和分割大片土地。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地方性冲突和骚乱,引起了当局和地主的重视。

圈地运动的活动加剧了社会的紧张局势,尤其是在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当时,富有的地主和贵族试图通过议会法律来限制圈地运动的影响,并维护他们的特权地位。

尽管圈地运动并没有完全改变土地制度,但它对英国农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们的抗议和行动迫使政府和地主们采取了一些补偿措施,以缓解农民的贫困状况。

政府通过通过立法限制圈地的规模和方式,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此外,圈地运动还促使了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然而,圈地运动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

随着大量土地被分割和私有化,农民之间的社群感减弱,农村社会的凝聚力下降。

农村社区和传统的集体劳动方式开始走向瓦解,个体主义逐渐取代了合作精神。

此外,许多农民被迫转向其他职业,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城市化的加速。

总体而言,英国圈地运动是一场重要的社会运动,对英国农业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是指发生在英国15至19世纪的一次历时持久、影响深远的土地变革运动。

英国在1235年的《默顿条例》和1285年的《第二威敏斯特条例》中已经授权庄园领主圈占自由佃户不需要的荒地。

到16世纪,受毛纺织业快速发展和羊毛产品市场发达、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使得一些逐利的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强行将耕地变为牧场,引起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遭到了王室的反对。

到了18至19世纪,圈地运动因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逐渐达到高潮,这一时期被称为“议会圈地”时期,被圈占的土地达到了英格兰总面积的20%。

圈地运动改变了土地财产权,改变了土地使用和耕作方式、村庄布局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

很多失地农民因此进入城镇成为劳动力,使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

传统评价出现的原因
• 公地收入的丧失,悠闲集体劳动的远去, 令许多小农不适应。
• 在圏地过程中,大土地所有者因为自己权 势较大而往往得到较好的土地,而小土地 所有者所分配到的土地往往不尽如人意。 • 圈地需要付出相当大的费用。
三、圈地运动引发的社会变迁
• 大土地所有制的出现
• 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产率水平的大幅提高 • 社会结构的变化
• 圈地运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约从 1 5 世纪开始,一直到1 8 世纪中叶,延续了 三个多世纪,属于协议圈地阶段。
• 1455-1607 年,英格兰被圈占的土地大约为 50万亩,还不到耕地总面积的3% 。
• 进入18世纪后,人口的增长造成粮食需求 的增加,粮食价格逐步呈现上升态势。 •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地主开始呼吁政府 和议会支持领主圈地,而议会的态度也逐 渐从此前的限制圈地而转为支持圈地,圈 地运动的第二个阶段——议会圈地时代拉开 了序幕。
圈地流程
• 1. 地主寻求“代表土地的四分之三、甚或 五分之四价值的所有者表示支持” • 2. 公布以让所有土地所有人知情 • 3. 向议会提出圈地请求 • 4. 议会组成圈地委员会,委员会由大土地 所有者、什一税所有人、各类农户代表所 组成
• 5. 圈地委员会负责土地的圈围及重新分配, 这一过程往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 6. 圈围过程包括土地的丈量、筑篱笆、排 沼泽、挖沟渠、建农场等。 • 7. 土地的重新分配,也大体依据此前各类 土地所有者所拥有土地的比例。
圈地运动
问题
• 1、什么是圈地运动? • 2、为什么要圈地? • 3、为什么要养羊?
为什么要养羊?
• 英国大部分地区潮湿多雨,夏季凉爽,冬 季温和,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缺点 是光照不足,易受涝灾。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
15世纪末至17世纪末的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2张) 15世纪末叶、16世纪初叶,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他们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 该郡土地 2%。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主要的圈占者是乡绅。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圈地总面积的60%。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t.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八旗圈地告终
顺治四年,大规模的圈地已停止,但零星的圈地、换地仍时有所闻。清初战事频繁,所受地亩并未能悉心耕种,“致失耕种之业,往往地土旷废。”康熙五年(1666年),鳌拜以镶黄旗地少贫瘠为由,提出要与正白旗换地。康熙八年(1668年)五月智捕鳌拜,再宣布停止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圈地正式告终。 清代进入中期,八旗子弟多困苦,开始私自典卖旗地。售地之举,雍正初年已有耳闻,至光绪三十一年载:“无粮黑地,各处尤多。即以直隶近畿八十余州县而论,八旗王公官员兵丁各项旗地,原额十五万余顷,除已归八项旗租三万九千余顷、又王公庄田一万余顷、未尽迷失外,此外现在旗人手内交租者,大抵十无二三。其年久月深,辗转典卖,变为无粮黑地者,约在七八万顷上下。”大量的圈地又回到地主和自耕农手上,江太新认为:“旗地私有化,为自耕农队伍稳定输送了新鲜血液。” 新闻:遏制圈地运动 开发区整顿风暴仍在继续 全国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工作仍在继续,并开始向纵深发展。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据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介绍:此标准是针对省级及省级以下开发区的第二道坎,此前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已分别对开发区圈地问题进行过整顿,而此次国家发改委则要遏制开发区“开而不发”现象。

英国自由农民圈地

英国自由农民圈地

圈地运动的启示
土地利用改革
圈地运动启示我们,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可以带来生产力的提高 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公平与协调发展
圈地运动中存在着社会不公和暴力冲突,启示我们要在现代化进 程中关注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
法律与制度保障
圈地运动中农民的权利和利益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以确保社 会稳定和发展。
圈地运动与现代社会
工人,为贵族和富裕农民的资本主义农业服务。
晚期阶段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城市化的发展,许多贵族和富裕农民开始将 圈占的土地出租给工业资本家和城市居民,这是圈地运动的晚期阶 段。
晚期阶段的特点
这个时期的圈地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 而不是为了进行农业资本主义经营。
生活水平下降。
社会秩序动荡
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流民,增加 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
了一些暴力事件。
地主的贪婪
追求利益最大化
圈地运动使得地主能够集中土地,获得更大的经 济利益,他们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
对农民的剥削
圈地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加剧,农民的负担更 加沉重,生活更加艰难。
社会阶级矛盾
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阶级矛盾进一 步激化。
城市人口增加
农民进城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 力,导致城市人口增加。
社会秩序混乱
圈地运动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增加 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圈地运动的争议
04
农民的反抗
失去土地
由于圈地,许多农民失去了他们 的土地和生计,导致社会不稳定
和不满情绪。
生产效率低下
圈地后,一些农民无法适应新的 生产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冲突原因

圈地运动是什么意思啊

圈地运动是什么意思啊

圈地运动是什么意思啊
圈地运动指十五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
农民土地的过程。

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十五世纪末,英国的新兴贵族鉴于毛纺织工业的勃兴和羊毛价格的上涨,就用栅栏和沟渠圈占农民的土地,把耕地变为牧羊场。

被圈地区的村
舍全被毁掉。

农民因此破产流离,或在血腥的法律压迫下成为雇佣劳动者。

农民曾多次暴动反对圈地,但均被镇压。

随后粮价上涨,英国政府又制订一系列的圈地法令,使农民的土地和
共耕的公地合并为大农场,为资本主义农业开创活动的领域。

扩展资料:
圈地运动使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得比较早,并且进展迅速,到十九世纪
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进而很快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总之,圈地运动以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前提,他不但发展了农业资
本主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也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
富的原料、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整个资本主
义的发展,应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运动背景1、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

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

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

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

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

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4、利润的刺激。

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5、政府支持的结果。

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

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编辑本段经济影响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圈地运动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者。

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

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变化:圈地运动摧毁了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将其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土地被围圈以后,农业资本家办起农场或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

那些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的贵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资本主义的利润。

过去的贵族变成了新贵族,农民则变成了农业工人,从而使农村得以资本主义化。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英国圈地运动的真正含义

英国圈地运动的真正含义

英国圈地运动的真正含义
英国圈地运动是16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一场重大土地变革,其核心是贵族和教会将农民的土地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其他贵族或用于农业开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英国圈地运动的简介:
一、背景
在中世纪晚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土地成为封建贵族和教会的重要财产。

由于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这使得一些贵族和教会开始将农民的土地收回并重新分配给自己或其他贵族。

二、过程
在1542年至1815年期间,英国发生了多次圈地运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1601年至1700年间的“第一次圈地运动”,以及1815年的“第二次圈地运动”。

这些运动通过法律手段将农民的土地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其他贵族或用于农业开发。

三、影响
英国圈地运动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英国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其次,它改变了英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最后,它也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础,为后来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英国圈地运动是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土地变
革,它的实质是贵族和教会将农民的土地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其他贵族或用于农业开发。

尽管这场运动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但它对英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在15世纪的英国,除了那些公有地之外,每一块土地早已有了自己的主人,为什么还能出现重新圈占土地的情况呢?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在15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

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在欧洲大陆的西北角的佛兰得尔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在它附近的英国也被带动起来。

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

英国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这时除了满足国内的需要而外,还要满足国外的羊毛需要。

因此,养羊业与农业相比,就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

这时,一些有钱的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

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

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甚至把他们的房屋拆除,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

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

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这就是圈地运动。

当时一位著名的作家托马斯·莫尔在一本叫作《乌托邦》的书中写道:“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

圈地运动首先是从剥夺农民的公共用地开始的。

在英国,虽然土地早已有主,但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则没有固定的主人。

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首先在这里扩大羊群,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

当这些土地无法满足贵族们日益扩大的羊群需要时,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

曾经有一群农民在向国王控诉一个叫约翰·波米尔的领主的上诉书中写道:“这个有权有势的约翰·波米尔用欺骗、暴力占有您的苦难臣民——我们的牧场,这些土地是我们世代所拥有的。

他把这些牧场和其它土地用篱笆围上,作为自己所有。

后来,这个约翰·米波尔又强行夺取了我们的住宅、田地、家具和果园。

《英国圈地运动》课件

《英国圈地运动》课件
改善了农民生活
圈地运动使得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成为工人, 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消极评价
造成了社会动荡
圈地运动过程中,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无产者,导致社会动 荡不安。
破坏了生态环境
圈地运动过程中,大量森林、草地被开垦成耕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对气候、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02
圈地运动的过程
圈地运动的开始
15世纪末期
随着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羊毛 产业逐渐兴起,对土地的需求增 加,圈地运动开始萌芽。
16世纪初
羊毛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圈地运动 的进程,大量土地被围圈起来, 形成了许多大牧场和农场。
圈地运动的发展
16世纪中叶
随着英国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和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圈地运动进入快 速发展阶段。
市场竞争与法规
圈地运动时期,市场竞争激烈且法规不健全。经济发展中应注重市场秩序的维护和法规的 完善,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圈地运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经济发展中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 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英国圈地运动》ppt 课件
目 录
• 圈地运动的背景 • 圈地运动的过程 • 圈地运动的影响 • 圈地运动的评价 • 圈地运动的启示
01
圈地运动的背景
历史背景
11-15世纪
18-19世纪
英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盛行,土地主要 由贵族占有,农民多数受雇于封建领 主。
圈地运动达到高潮,大量农民的土地 被贵族地主圈占,形成许多资本主义 牧场和农场。
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如轮作制度、农业机械等。现 代农业应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圈地运动时间

圈地运动时间

圈地运动时间
圈地运动时间在14、15世纪。

扩展资料:
英国圈地运动,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在欧洲,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

封建制度时期,英国就已存在大规模圈地运动。

中世纪,在欧洲大陆很多地区都出现过地主圈占土地的现象,如德意志、法国、荷兰、丹麦等国。

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

封建制度时期,英国就已存在大规模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
什么是圈地运动 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 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 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 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 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 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 大牧场、大农场。这个过程被称为 圈地运动。
运动背景







中国圈地运动主要特征
1.
以公共利益之名征收土地,主要用于 房地产等商业用途; 补偿大大低于实际价值;
2.
3.
4.
常常与地方政府腐败相伴生;
常常采用暴力手段。
圈地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1. 成功地把相当多的农民变为了城镇居民,很多 农民因为补偿而变得富有。 2. 促进了房价的高企。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 为了在城市里立足而背负了巨额的债务,他们包 括农民工,通过正统大学教育毕业的学生。 3. 加剧了贫富分化。靠圈地发家的房地产商和部 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积累了大量财富,而失去土 地的农民更加买不起房,生活环境越来越困苦。
运动概况:
1862年英国伦敦
英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4、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 5、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6、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 7、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18 世纪,他们通过《公有地围圈法》,这样,出现更大规模用暴 力把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对公有地有使用权,而西方法律中 使用权也是一种财产权)强行夺走、然后据为私有的圈地运动。仅 “1801年到1831年农村居民被夺走 350多万英亩公有地,农村居民却 未得到过一文钱的补偿。”通过此种“私有化”,大量农民的财产权 ──土地使用权被强行剥夺,农民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失去生存保 障,被迫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无产者,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才能生存, 即只有“自由”地服从雇佣劳动制度和接受资产阶级剥削才能生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必需的能被雇佣的劳动力,在圈地运动中大量产 生了。地主圈占大片土地后,或自己雇工经营农场,或者租给租地农 场主经营。资本主义农场大量出现,表示在农业中也大量出现资本主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圈地英国圈地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那么,圈地运动在英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呢?一. 兴起的原因1. 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

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

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2.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

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 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

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

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4. 利润的刺激。

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5. 政府支持的结果。

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

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二. 圈地运动对英国的影响1.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圈地运动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者。

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2. 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

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变化:圈地运动摧毁了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论述圈地运动

论述圈地运动

论述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也称为英国乡村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是指从18世纪开始在英国进行的大规模农田整理和土地私有化运动。

该运动对英国农业、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世界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权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圈地运动的起因主要包括人口增长、需求变化、农业技术进步等因素。

在18世纪初,英国人口快速增加,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同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从而需要更大规模的农田来满足粮食需求。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土地私有化和集中经营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圈地运动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法令和立法手段将原本属于普通农民共有或通过共享使用的土地划归地主私有,并将土地重新规划和整理。

这一过程中,大片农田被围起来,形成了小封闭的农田,而原本的农民则失去了流转和使用土地的权利。

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农村,转而成为无地租农民或佃农,面临着生计困难和贫困的境地。

圈地运动的结果是出现了庞大的庄园主和富裕农民阶级,他们通过集中经营和农田的规模化种植,获得了更高的农业产出和利润。

与此同时,贫困农民和无地租农民的生活条件下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这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劳动力储备和城市工业化的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圈地运动对经济发展和农业效益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它促使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资本化,增加了农业产出和农产品的质量。

另一方面,却剥夺了许多农民的土地权益,导致了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和贫困现象的加剧。

总的来说,圈地运动是英国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但也引发了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

如今,圈地运动的历史经验提醒我们在进行土地改革时,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并注意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圈地运动解释

圈地运动解释

圈地运动解释
圈地运动,又称“大规模圈地”,是指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改进,需要增加耕地面积,而贵族和富商在获得国王的许可后,开始把原本属于农民的公共耕地和荒地侵占为私人领地的行为。

这些贵族和富商将耕地分割成小块并加以围墙(即圈地),禁止农民在围墙内的土地上耕种或放牧,导致了农民生计的严重威胁和大规模的土地流失。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英国乃至欧洲农业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圈地运动引发了农民反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燃烧围墙的行为,被称为“烧围仪式”。

但是,由于贵族和富商拥有政治和经济的优势,加上英国政府的支持,圈地运动最终被压制,并给农业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场冲突,代表着利益集团之间的对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它的历史意义和启示不仅仅局限于英国,而是对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 1 -。

英国圈地运动的四种类型

英国圈地运动的四种类型

英国圈地运动的四种类型对英国的圈地运动不能一概而论经常看到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文章说到英国的圈地运动,讲出来的情形却大不相同。

其实未必是谁错了谁对了,而在于圈地运动本就不能一概而论。

从时间上看,可以称为圈地运动的土地集中从13世纪就开始,到1876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禁止圈地终止,跨越600多年;从类型上看,也是五花八门,主要的大类就可以分为4种。

第一种:小块零散土地的集中英国中世纪的时候形成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于是你有几块小土地,但并不连在一起,而是散落在各个地方,和别人的土地混在一起,这样分散的小块土地,被称为条田。

条田当然不利于个人耕种,所以大家就互相协商对换或买卖,使土地集中,这样的圈地完全是自发自愿的。

第二种:对公荒地的圈占首先要知道,古代英国和古代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体制。

中国是皇帝一家独大,其他无论地主还是农民都是小的;而英国是地方领主权力大,王权较弱。

那时候的英国,领主占有他管辖区域内的土地,除了各级领主自己经营的土地外,其它土地给农民租种,成为农民的份地。

这两种土地之外还有一些公用地和森林沼泽等荒地,这些公地和荒地法律上当然也是领主的,但实际上是公用或无主的。

当大块的土地紧缺时,大家就打上了这些公地和荒地的主意,领主或佃农都有圈占为己用的行为,在土地不缺的地方,这种占用也相安无事,但是在一些土地紧缺的地方,就不能随意占了,佃农和领主们就要互相协议,比如领主要占一块,就给佃农一些补偿。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就这样通过协议、在(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框架内圈占了,但也有少数补偿不到位或者不补偿就强占的,引起了暴力冲突。

第三种:议会圈地君主立宪后,英国的王权和领主权都衰落了,议会成了最高权力机构。

于是议会制订了圈地的法律,这个法律就接近现代意义的法律了。

就是想圈地,那么按国家(而不是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来。

英国圈地运动的名词解释

英国圈地运动的名词解释

英国圈地运动的名词解释英国圈地运动,又称为圈地革命,指的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英国乡村地区大规模的土地私有化和农村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

这一运动对于英国现代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英国圈地运动进行详细解释和探究。

一、背景与动因1. 农业革命:18世纪后半叶,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改良以及养殖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民从农村迁往城市的趋势加剧。

这使得土地的租金和价值迅速上涨,促使地主们积极寻求圈地提高农业产出。

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社会的转型。

工厂需求大量劳动力,人们涌向城市,导致农业的荒芜与农民的失业。

地主们寻求私有化土地并进行大规模圈地,以创造更多的利润和市场。

3. 达额法与地主压迫:达额法限制了农民的权益,导致农业生产无法充分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恶化。

地主们则利用较为宽松的法规,通过圈地来驱逐农民,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二、圈地运动的过程1. 圈地的方法:圈地运动通过几种方法来实现。

最早的是通过法律手段,如议会法令和私人法令来实施圈地。

然后,地主们开始通过购买农民的土地或者通过法庭判决来侵占农民的土地。

后来,还出现了暴力手段,一些地主组织雇佣暴徒帮助他们在农村进行圈地。

2. 圈地的影响:圈地运动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以往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被迫成为佃农、雇佣工人或者迁移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

地主们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农村的人口由此急剧下降,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三、圈地运动的影响1. 社会分化与农民贫困:圈地运动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社会的分化。

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以佃农或雇佣工人的身份工作,生活条件恶劣,生计难以维持。

地主阶级则成为了土地的独有主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加剧了贫富差距。

2. 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圈地运动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产业革命。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圈地运动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圈地运动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圈地运动
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折点。

在经济上,圈地运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

总之,圈地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第1 页共1 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圈地运动介绍
第一种:小块零散土地的集中
英国中世纪的时候形成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于是你有几块小土地,但并不连在一起,而是散落在各个地方,和别人的土地混在一起,这样分散的小块土地,
被称为条田。

条田当然不利于个人耕种,所以大家就互相协商对换或买卖,使土地集中,
这样的圈地完全是自发自愿的。

第二种:对公荒地的圈占
首先要知道,古代英国和古代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体制。

中国是皇帝一家独大,其他无
论地主还是农民都是小的;而英国是地方领主权力大,王权较弱。

那时候的英国,领主占
有他管辖区域内的土地,除了各级领主自己经营的土地外,其它土地给农民租种,成为农
民的份地。

这两种土地之外还有一些公用地和森林沼泽
等荒地,这些公地和荒地法律上当然也是领主的,但实际上是公用或无主的。

当大
块的土地紧缺时,大家就打上了这些公地和荒地的主意,领主或佃农都有圈占为己用的行为,在土地不缺的地方,这种占用也相安无事,但是在一些土地紧缺的地方,就不能随意
占了,佃农和领主们就要互相协议,比如领主要占一块,就给佃农一些补偿。

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大多数就这样通过协议、在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框架内圈占了,但也有少数补偿不
到位或者不补偿就强占的,引起了暴力冲突。

第三种:议会圈地
君主立宪后,英国的王权和领主权都衰落了,议会成了最高权力机构。

于是议会制订
了圈地的法律,这个法律就接近现代意义的法律了。

就是想圈地,那么按国家而不是王室
和领主的法律来。

这时候英国才是第一次出现了有政府背景的圈地。

但20世纪的研究普
遍认为,议会圈地的规模和效用并不大。

第四种:打破租约的圈地
英国的市场经济兴起之前,村社中是领主有地——农民租地的形式,这种形式约定俗成,形成了事实上的佃户长期固定的使用土地。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这种旧的租约
受到了“价高者得”的冲击,有人比如要养羊的愿意掏更多地租,地主也乐意租给他们。

但是原来的佃户不答应,于是就出现了被暴力驱赶的情形。

所谓“羊吃人”的血腥暴力,
仅仅是适用于这种打破租约的圈地。

当然暴力的范围和程度有没有我们通常讲的那么严重,是另一回事了。

中世纪圈地运动
中世纪的欧洲,在西起英格兰,东至乌拉尔山,南迄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北
至丹麦和瑞典南部的广大平原上,大体都盛行敞地制。

敞地制起源于农村公社的土地形式。

每年收割后,庄园主和教堂的条田、农民的份地都按惯例撤除各自设置的篱笆、栅栏等物,敞开作为公共牧场。

敞地以外的公有地名为庄园主所有,实属农民共有。

田地的分散给农
民的耕种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在12世纪中叶,英国就有人将分散在各片大田的
条形地通过交换而合并起来。

这种趋势在盛行敞地制的各国都是共同的,只有先后之别。

13世纪,英国庄园主根据《默顿法令》,圈占公有地以至份地。

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
体过程中,圈地现象愈演愈烈。

15世纪末至17世纪末的英国圈地运动
15世纪末叶、16世纪初叶,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
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

羊毛价格不断上涨。

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

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
亩的耕地。

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

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

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

他们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

根据1630年和1631年
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地
2%。

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

主要的圈占者是乡绅。

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圈地总面积的60%。

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
端悲惨的境地。

t.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