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

合集下载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
最初地下水沿石灰岩中的细小的裂隙流动、 溶蚀,形成溶孔、溶隙等;然后逐步扩大形成 溶蚀漏斗竖井和大溶洞,使岩溶水在局部富集 成地下暗河。进一步溶蚀使分隔的地下河发生 侧向连通,高势地下河系和低势地下河系。
地下水
岩溶地下水的分布
地下水

伏溪流







塌陷坑
塌陷 落水洞
地下水位
不成功的井
地下水
含水层获得水的过程叫补给,失去水叫排泄.
地下水
向 斜 构 造 盆 地 中 的 承 压 水
地下水
水压面
潜水 承压水
砂岩 页岩
砂岩 页岩
单斜构造中的承压水和潜水
地下水
压力面 自流水井
隔水层 隔水层 含水层
山区高位补给 承压水头很高
地下水
断快构造(承压斜地)中水的补给和排泄
地下水
4、孔隙水,指分布于松散土壤或岩层孔 隙中的地下水。在不同的埋藏条件下,孔 隙水分别称为孔隙-上层滞水、孔隙-潜 水、孔隙-承压水。
地下水
风化裂隙水的分布
地下水
成岩裂隙中有时分布有地下水
玄武岩 成岩裂隙 中有时 分布有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
构造裂隙水的分布
地下水
好井
干井
好井
变质岩中的构造裂隙水
地下水
6、岩溶水是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 的地下水。岩溶是水与可溶岩相互作用的产物。 岩层具有可溶性、水具有侵蚀能力和水体流动 是岩溶发育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钙镁离子浓度,可将地下水分为 5 类: 极软水 c<1.5; 软水 c=1.5~3.0; 微硬水 c=3.0~6.0; 硬水 c=6.0~9.0; 极硬水 c>9.0。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一、地下水及其分类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包括土层)的空隙(包括空隙、裂隙和空洞等)中的各种状态的水称为地下水。

地下水的分布极其广泛,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例如,地下水常为农业灌溉,城乡人民生活及工矿企业用水提供良好的水源。

因此,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地下资源。

地下水的运动和聚集,必须具有一定的岩性和构造条件。

空隙多而大的岩层能使水流通过(渗透系数大于0.001m/d),称为透水层。

贮存有地下水的透水岩层,称为含水层。

空隙少而小的致密岩层是相对的不透水岩层(渗透系数小于0.001m/d),称为隔水层。

地下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组合更是错综复杂,因此,出于不同的目的或角度,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分类。

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地下水的某种单一的因素或某种特征进行分类,如按硬度分类、按地下水起源分类等;另一种是根据地下水的若干特征综合考虑进行分类。

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不论哪种类型的地下水,均可按其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分为空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地下水的类型和若干特征见表4-5。

表4-5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二、包气带水位于潜水面以上未被水饱和的岩土中的水,称为包气带水。

包气带水主要是土壤水和上层滞水。

如图4-2所示。

(一)土壤水埋藏于包气带土壤层中的水,称土壤水。

主要包括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和毛管水。

靠大气降水的渗入、水汽的凝结及潜水由下而上的毛细作用补给。

大气降水向下渗入,必需通过土壤层,这时渗入的水一部分保持在土壤层中,成为所谓的田间持水量(既土壤层中最大悬着毛管水含水量),多余的部分呈重力水下渗补给潜水。

土壤水主要消耗于蒸发和蒸腾,水分的变化相当剧烈,主要受大气条件的控制。

当土壤层透水性不好,气候又潮湿多雨或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时,易形成沼泽,称沼泽水。

当地下水面埋藏不深,毛细管可达到地表时,由于地表水分强烈蒸发,盐分不断积累于土壤表层,则形成土壤盐渍化,从而危害农作物生长。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5)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5)
8
3.3 潜水与潜水含水层
二、基本要素(专业术语) 1、潜水面:潜水有一个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 2、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高程称为该点
的潜水位。 3、潜水含水层-赋存潜水的岩层 4、含水层厚度-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 5、潜水埋深-潜水面到地面的距离。 ❖潜水含水层厚度与潜水面潜藏深度随潜水面
的升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9
潜水与潜水含水层图
3—高 水位期 潜水面Βιβλιοθήκη 4—低 水位期 潜水面10
三、主要特征
1、补给(来源):降水入渗,河湖入渗 2、排泄(汇):泉,(河)泄流,蒸发 补给或排泄通
过含水层厚度变化而储水与释水!
3、动态:受气象,水文因素影响明显,变化快 (水量、水位季节性变化) 受人为因素影响也显 著,易污染。
道;“重力水”通过包气带获得降水、地表水的入渗 补给(补充),部分水又通过包气带将水分传输,蒸 发,消耗出去。
4
三、饱水带
1、特点:岩石空隙被水完全充满 →是二相 介质(固相+液相水)。
2、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 ①重力水 ② 结合水
3、重力水:连续分布(孔隙是连通)→传递 压力→在水头差作用下,地下水(空隙中 的水)可以连续运动。
储存于疏松岩层孔隙中的水称为孔隙水;广泛分布在第四纪 和第三纪未胶结的沉积物中。 2、特点: ✓ 岩石颗粒大而均匀,则孔隙大、透水性好、 水量大; ✓ 岩石颗粒细小而不均匀,则孔隙小,透性性 差,水量小。 3、埋藏条件:可形成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在较多的情 况下以潜水出现。 4、用途:重要的供水水源;对采矿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第 四系覆盖较厚的地区建井及露天采矿时,孔隙水对其影响较 大。
16
2、自流斜地:赋存承压水的单斜构造。 ➢ 由断层形成的自流斜地: ⅰ断层不导水:承压水无独立的排泄通道,当补给水量大于含水层

03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03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章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2)影响潜水面变化的因素: i)地形——潜水面通常随地形起伏 而高低起伏,但起伏幅度较地形平缓; 山区地形切割较强烈,潜水面起伏幅 度较大,潜水面坡度较大,排泄条件 好;平原地区地形切割微弱,地势平 坦,潜水面起伏很小,排泄条件差。
第三章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章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2)潜水的排泄方式
泉——地形低洼处,地形切割到潜水面,潜水流 出地表,形成泉水。潜水补给的泉一般又称为下 降泉。泉水出流一般很平静,没有向上喷涌的情 况。下降泉的类型有侵蚀泉(a)、接触泉(b)、 溢流泉(c、d)。
第三章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地表水——潜水高于地表水位时,地表水体附近 潜水流向地表水。湖泊周围、河流中上游常见。 为散流(线状)排泄。
结合水、毛细水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研究很有意 义。
上层滞水通常季节性存在,与地下水面脱节, 可向地下水面流动。水量小,动态变化大,一 般没有供水意义。
第三章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2、潜水 (1)潜水的概念
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 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第三章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iv)人为因素——人工浇灌、排水等也会 影响潜水面的高低及形状。人工浇灌可导 致潜水面的上升;而排水又可能形成潜水 降落漏斗(围绕着排水区的漏斗状的水位 下降区)。
第三章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4)潜水面的表示方法 1)水文地质剖面图
编制方法:在一般的地质剖面的基础 上加绘水文地质资料编制而成。按一 定的比例尺在具有代表性的坡面线上 绘出地形剖面,然后在图上表示出水 位、含水层、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及 其变化等地质、水文地质要素。

第5章 地下水

第5章 地下水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3. 承压水的补给与排泄 承压水的补给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潜水; 承压水的排泄方式有:向潜水排泄、泉的排泄及向地表 水排泄。 4. 承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1)良好的城市供水水源; (2)基坑突涌; (3)排水比较困难,井深,范围广,水量大。
运动多属于非层流运动。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可以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三类;按照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 水三类。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5.2.1 包气带水 处于地表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土层中,包括土 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以及基岩风化壳(粘土裂隙)中季节 性存在的水。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变化大, 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涸。包气带水对农业有很 大意义,对工程建筑有一定影响。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承压斜地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承压含水层在同一区域内均可在不同深度有着若干层 同时存在的情况,它们之间的水头高度与地形和构造二者 有关。 当地形和构造一致时称为正地
形。下部含水层压力高,若有裂隙
穿透上下含水层,下部含水层的水 通过裂隙补给上部含水层。如山东
济南的承压斜地,地下水通过近20m厚的第四系覆盖层出
水下施工。若潜水对施工有危害,宜用排水、降低水位、隔离(包括冻结法
等)等措施处理。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5.2.3 承压水 承压水是指埋藏并充满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 中的地下水,是一种有压重力水。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1. 承压水的形成 最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有向斜构造盆地和单斜构 造。 承压盆地 此类承压水的水 位受到气候及地形的 控制,往往有较好的 径流条件。

地下水的分类及其特征

地下水的分类及其特征

地下水的分类及其特征地下水的分类及其特征地下水是指自然界中被土壤、岩石等孔隙、裂隙和含水层储存的水。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地下水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1. 按水文地质条件分类(1) 单层地下水:指存在于单一的地层中的地下水。

这类地下水属于非循环性地下水,在地层中运移缓慢,水质相对较稳定。

(2) 多层地下水:指存在于多层地层中的地下水。

这类地下水属于循环性地下水,在地层之间交流迁移,水质可能受到不同地层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3) 洼地地下水:指存在于坑洼低洼地带的地下水。

这类地下水通常由于地表径流、降雨渗漏等原因集聚在低洼地带,分布范围狭窄。

2. 按水文地质类型分类(1) 流水型地下水:指存在于孔隙或裂隙中的地下水。

这类地下水的含水层中有比较稳定的水流运动,水质相对较稳定。

(2) 胀缩型地下水:指存在于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这类地下水的含水层是宏观上连续的,但微观上存在明显的胀缩、透水性差等特点,因此水质易受到地层影响。

(3) 含油、含气型地下水:指存在于含油、含气地层中的地下水。

这类地下水通常含有天然气、石油等成分,水质较差。

3. 按水质分为(1) 淡水:指含盐量低于1000mg/L的地下水,水质最好、最适合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

(2) 轻度咸水:指含盐量在1000-3000mg/L之间的地下水,水质较淡水略劣,但经处理后亦可作为用水。

(3) 中度、重度咸水:指含盐量分别在3000-10000mg/L和10000mg/L 以上的地下水,水质差,难以直接用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

综上所述,地下水的分类及其特征十分多样,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按照其特征和水质等因素合理规划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工程地质学第五章-地下水

工程地质学第五章-地下水

• • •
• Darcy定律适合于层流(砂土)。
5.2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性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三大类:即包气带
水、潜水、承压水;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 裂隙水、岩溶水。 通过这两种分类的组合,可得九类不同特点 的地下水。见教材p124。
裂隙水
孔隙水
含水层
承压水井 自流水井 潜水井 承压水位 潜 水 位
6、 地下水的循环:补给、排泄
上层滞水循环:大气降水补给,垂直蒸发、下渗排泄。 潜水补给: 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含水层之间的补给①越流 补给②直接补给,凝结水,人工补给。 潜水排泄:蒸发,泉的排泄,地表水排泄,人为排泄。 承压水补给:大气降水,地表水,潜水。 承压水排泄:潜水排泄,泉的排泄,地表水排泄。
承压水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图
用途:流向,水力坡度,初见水位,水位埋深,水头
5.3 地下水的性质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1、温度:主要受气候条件和地热控制
由于地下水形成的环境不同,其温度变化范围很大; 常随埋藏深度不同而异,埋藏越深、水温越高。 纯净的地下水是无色的,当含有某些化学成分或悬浮物质时, 2、颜色: 会带有一定颜色。 纯净的地下水是透明的,但含有有机质、矿物质及胶体时, 3、透明度: 地下水将变得浑浊不清。 地下水一般是无嗅无味的,当含有气体或有机质时,会具有特殊 4、气味:
特点: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动态变化强 烈,流动迅速,排泄集中。
在土木工程建筑地基内有岩溶水活 动,不但在施工中会有突然涌水的事故 发生,而且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也有很大 影响。因此,在建筑场地和地基选择时 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针对岩溶水的情 况,用排除、截源、改道等方法处理, 如挖排水、截水沟,筑挡水坝,开凿输 水隧洞改道等等。

_地下水的分类及其特征

_地下水的分类及其特征

三、主要特征
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图(平面)
河 流
河 流
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图,可以解决 以下实际问题:

(1)确定潜水流向 (2流)确定潜水面的水力坡度 (3)判断地表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4)确定潜水埋藏深度 (5)推断含水层岩性或厚度的河变化 (6)确定引水工程的位置

➢潜水面的形状
岩石颗粒由细变粗 含水层厚度增大
潜水下沉带
33/65
裂隙水
按成因:
•风化裂隙水 •成岩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
按埋藏条件:
•面状裂隙水 •层间裂隙水 •脉状裂隙水
34/65
岩溶水
特点:空间分布 极不均匀,动态 变化强烈,流动 迅速,排泄集中 。
35/65
地下水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一、地下水的机械搬运与沉积作用
由于地下水是在土壤、岩石裂隙中流动,流速极 慢,因此搬运力极弱,沉积作用也极弱,一般仅形成 小规模的洞穴碎屑沉积。
我国广西、贵州、 云南等地是喀斯特十 分发育的地区。
3.岩溶发育的条件
①有可溶性岩石的存在,特别是产状平缓、裂隙发育的厚层石灰岩是岩溶发 育的有利条件。
②湿热的气候条件(水量丰富、具有流动性),尤其是在水中含有一定数量 的CO2时,有较强的溶蚀能力。
泉:地下水在地表的天然露头
按水头性质分: 1. 上升泉 2. 下降泉 按出露原因分: 1. 侵蚀泉 2. 接触泉 3. 断层泉
(1)判断含水层岩性和厚度的变 化 (2)确定测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 承压水的水头 (3)确定潜水与承压水间的相互 关系
地形等高线(m) 等测压水位线
含水层顶板等高线(m)
三、承压含水层的储水与释水
问题: 承压含水层的变化:在储水与释水时,含水层厚度是不变的,承压含水

工程地质学-地下水

工程地质学-地下水

Ca OH2 +2H+ Ca 2+ +2H2O 碳酸性侵蚀: 由于CaCO3在侵蚀性CO2作用下溶解使砼遭受破坏
CaCO3 H2O CO2 CaHCO3 2 Ca 2 2HCO3
Ca OH 2 +CO2 CaCO3 +2H 2O
②结晶性侵蚀:
②分解类腐蚀
③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当 地 下 水 中 NH4- , NO3- , Cl- 和 由 于 地 下 水 中 含 有 超 量 Mg2+ 离子的含量超过一定数量时, CO2 时混凝土中的 CaCO3 被 与混凝土中的 Ca(OH) 发生反应, 2 溶解而受腐蚀,即为分解 Ca(OH) 与镁盐作用的生成物中, 2 类腐蚀。地下水的酸度过 除 Mg(OH) 不易溶解外, CaCl 则 2 2 大,即pH值小于某一数值, 易溶于水并随之流失 。硬石膏 那 么 混 凝 土 中 的 Ca(OH)2 CaSO 一方面与混凝土中的水化 4 也要分解,特别是当反应 铝酸钙反应生成水泥杆菌;另一 生成物为易溶于水的氯化 方面,硬石膏遇水生成二水石膏。 物时,对混凝土的分解腐 二水石膏在结晶时体积膨胀,破 蚀很强烈。 坏混凝土的结构。
主要是硫酸盐侵蚀,是含有硫酸盐的水与砼发生反应,在砼的孔洞中形成石 膏和硫酸铝盐晶体;由于结晶膨胀作用使砼的强度降低以致破坏。
生成硫酸铝盐的反应式为: 3CaO.Al2O3.6H2O+3CaSO4 25H2O 3CaO.Al2O3.3CaSO4.31H2O 石膏是形成硫酸铝盐的中间产物。 ③结晶分解复合性侵蚀
第5章 地下水
内容提要

5.1概述
5.2地下水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5.3地下水的性质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b) The surface of a permanent pond is the water table.
(c) During the dry season, the water table can drop substantially, causing the pond to dry up.
包气带(zone of aeration) 又叫非饱和带(unsaturated zone):
地表与地下水面之间的地带 饱水带(zone of saturation) 又叫饱和带(saturated zone):
地下水面以下的含水地带
Zone of aeration and zone of saturation
④潜水积极参与水循环,资源易于补充、 恢复,但受气候影响。其厚度有限,资源通 常缺乏多年调节性。
The shape of a water table beneath hilly topography.
The phreatic water is easily contaminated.
When the water table rises, material above a weak sliding surface begins to slump(滑 落),and a landslide may result.
1. Unsaturated Zone and Saturated Zone
2 . The Types and the Relevant
Properties of Groundwater
unsaturated zone (非饱和带) saturated zone(饱和带) water of unsaturated zone:包气带水 phreatic water:潜水 confined water:承压水 perched aquifer 上层滞水含水层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
分类:根据岩土中水的物理力学性质可将地下水分为:气
态水、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以及结晶水和 结构水。其中毛细水和重力水对地下水的工程特性有很 大的作用。
2. 毛细水
受毛细作用控制的地下水称为毛细水
对于土体来说,毛细水上升的快慢及高度决定于 土颗粒的大小。
• 土颗粒愈细,毛细水上升高度愈大,上升速度 愈慢。
不一致。 • 渗透性常常显示各向异性。
五、岩溶水
1.定义: 赋存和运移于可溶岩的溶隙溶洞(洞穴、管道、
暗河)中的地下水叫岩溶水。
2.分类(埋藏条件):
(1)岩溶上层滞水: (2)岩溶潜水: (3)岩溶承压水:
3.特征:
岩溶水的分布主要受岩溶发育规律控制。
六、泉
1. 定义:泉是地下水天然露头。是地下水的主要
2. 特征:
(1)承压水具有一定压力 (2)承压水不受气候的影响,动态较稳定 (3)不易受污染 (4)承压水的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构造及沉积条件 有密切关系。
3.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
向斜构造盆地,称为自流盆地
单斜构造,亦称为自流斜地
4. 补给:
大气降水 地面水体 潜水
5. 排泄方式
• 承压含水层在地形适宜处露出地表时,可 以泉或溢流的形式排向地表或地面水体;
上海康乐路十二层大楼,采用箱基,开 挖深度为5.5m,采用钢板桩外加井点降水, 抽水6天后,各沉降沉测点的沉降量如表所 示。
降水与地面沉降 表5-5
离降水井点距(m) 3 5 10 20 31 41
地面沉降量(mm) 10 4.5 2.5 2 1 0
降水期间,距基坑6~10m处旧民房有裂 缝。在上海地区井点降水的影响范围一般 为84m。
• 某些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基础产生腐蚀。

2.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2.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一、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 •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上层滞水、潜水、

• 1.上层滞水 1.上层滞水 • 上层滞水动态变化显著。 上层滞水动态变化显著。 • 2.潜水 潜水 • (1)特征 • 无压水。潜水的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无压水。潜水的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潜水的动态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潜水的动态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 有关名词:潜水面,潜水埋藏深度,潜 有关名词:潜水面,潜水埋藏深度, 水位,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流。 水位,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流。
• (3)岩溶水水化学特征 • 矿化度较低(HCO3型),水硬度较大。 矿化度较低( ),水硬度较大 水硬度较大。 • 深埋藏型,水化学类型可由HCO3型→SO4 深埋藏型,水化学类型可由HCO →Cl型 型→Cl型。
• 三、泉的分类及特征
谢谢!
• 平面图:潜水等水位线图 平面图:
• 3.承压水 3.承压水 • (1)特征 • 承压性。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 承压性。 动态稳定。 致。动态稳定。
• 有关名词:承压水位,承压水头 有关名词:承压水位,
• (2)承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承压水的补给、径流、 • 补给:大气降水、地表水、潜水 补给:大气降水、地表水、 • 排泄:泉、河流、人工抽排。 排泄: 河流、人工抽排。 • 径流:补给区→排泄区 径流:补给区→
• 矿区水文地质图主要反映的水文地质内 容: • (1)含水层(组)及其富水性 含水层( • (2)断裂构造特征 • (3)地表水体。 地表水体。 • (4)控制性水点 • (5)已开采井下主干巷道、回采范围、 已开采井下主干巷道、回采范围、 井下突水点、 井下突水点、涌水情况
• 二、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 • 1.孔隙水 1.孔隙水 • 地下水的存储空间 地下水的存储空间——松散岩层中的孔隙 松散岩层中的孔隙 • (1)洪积层中地下水 • (2)冲积层中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三大类: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可分为三个亚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一、包气带水包气带水处于地表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上层中,包括土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以及基岩风化壳(粘土裂隙)中季节性存在的水。

包气带水的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涸。

包气带水对农业有很大意义,对建筑工程有一定影响。

二、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面的重力水叫潜水。

潜水的自由表面,承受大气压力,受气候条件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夏季多雨,水位上升,冬季少雨,水位下降,水温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水质易受污染。

潜水主要分布在地表各种岩、土里,多数存在于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坚硬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裂隙及洞穴中也有潜水分布。

潜水面随时间而变化,其形状则随地形的不同而异,可用类似于地形图的方法表示潜水面的形状,即潜水等水位线图。

此外,潜水面的形状也和含水层的透水性及隔水层底板形状有关。

在潜水流动的方向上,含水层的透水性增强;含水层厚度较大的地方,潜水面就变得平缓,隔水底板隆起处,潜水厚度减小。

潜水面接近地表,可形成泉。

当地表河流的河床与潜水含水层有水力联系时,河水可以补给潜水,潜水也可以补给河流。

潜水的流量。

水位、水温、化学成分等经常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潜水的动态。

潜水的动态有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及多年变化。

潜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两方面。

自然因素有气象、水文、地质、生物等。

人为因素主要有兴修水利。

修建水库。

大面积灌溉和疏干等。

这些因素都会改变潜水的动态,我们掌握潜水动态变化规律就能合理地利用地下水,防止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深层地下水及凝结水。

大气降水是补给潜水的主要来源。

降水补给潜水的数量多少,取决于降水的特点及程度、包气带上层的透水性及地表的覆盖情况等。

地下水含水层类型及各类型特征

地下水含水层类型及各类型特征

地下水含水层类型及各类型特征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地下水含水层类型及各类型特征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地下水含水层类型及各类型特征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下水含水层是地球内部储存地下水的岩石或土层,在地下水循环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岩层或土层空隙(包括空隙、裂隙和孔洞等)中的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形成的。

在干旱地区,水蒸气也可以直接在岩石的空隙中凝成少量的地下水。

下面让我们看看地下水有哪些类型和特征吧。

一、地下水的类型
二、地下水的特征
地下水的分布及其广泛,密切地联系着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种宝贵的地下资源,所以,充分的了解地下水的相关知识能够使我们有效避开地下水的害处,充分利用它的好处,为人类造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