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竟致老年人跌倒专家已证实

合集下载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案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在药品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严重的,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困扰,也会对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案例。

某市一家医院的一名患者因患有高血压,医生开具了一种降压药给患者服用。

然而,服用该药物后不久,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症状。

经过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确认是该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患者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最终康复出院。

这起事件引起了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医院立即展开了内部调查,对医生的开药行为进行了审查,并加强了药品使用的监管措施。

同时,医院还对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情况。

而药品生产企业也主动展开了产品质量调查,对该批药品进行了全面召回和检测,以排除安全隐患。

这起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案例,反映了药品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医生在开药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避免因个体差异而引发不良反应。

其次,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反应要及时就医。

通过这起案例,我们不仅要关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本身,更要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类似事件的发生。

只有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和患者共同努力,才能够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合理用药,遵医嘱服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药品,要及时向医生或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反馈,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药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维护药品使用的安全和有效。

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与对策

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与对策

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与对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跌倒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跌倒是老年人受伤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给老年人自身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对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一)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

他们的视力、听力可能会减弱,平衡感和协调能力也会变差,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降低,这些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可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也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功能,使他们更容易跌倒。

(二)环境因素老年人生活的环境也可能存在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

例如,地面不平整、湿滑,楼梯没有扶手,照明不足,家具摆放不合理,物品堆放杂乱等。

另外,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底太滑或太高的鞋,也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三)药物因素老年人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治疗慢性疾病。

一些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催眠药等,可能会引起头晕、低血压、嗜睡等副作用,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四)心理因素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跌倒的风险。

例如,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注意力不集中,行动迟缓,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二、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一)身体功能评估通过对老年人的视力、听力、平衡能力、肌肉力量、步态等进行评估,可以了解他们的身体功能状况,预测跌倒的风险。

例如,可以使用 Berg 平衡量表、Tinetti 步态和平衡评估等工具进行评估。

(二)疾病评估了解老年人所患的慢性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以及疾病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例如,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需要评估骨密度和骨折风险。

(三)环境评估对老年人生活的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

检查地面是否平整、有无障碍物,照明是否充足,楼梯是否安全,家具摆放是否合理等。

(四)药物评估审查老年人正在服用的药物,评估药物的副作用是否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老人跌倒分析报告

老人跌倒分析报告

老人跌倒分析报告1. 引言老年人是我们社会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老年人跌倒的问题却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3000万老人因跌倒而受伤,这不仅给老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本报告旨在分析老人跌倒的原因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老人跌倒事故的发生。

2. 老人跌倒原因分析2.1 身体机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包括平衡能力、肌肉力量、反应速度等。

这些因素导致老年人在行动和站立时更容易失去平衡,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2.2 环境因素老人跌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和公共场所。

家中不稳定的地面、杂乱的物品、缺乏扶手的楼梯等都可能成为老人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

同样,公共场所的不合理设计和维护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2.3 其他因素除了身体机能下降和环境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增加老人跌倒的可能性。

例如,药物的副作用、视力和听力问题、疾病的影响等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失去平衡,从而发生跌倒事故。

3. 老人跌倒趋势分析3.1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

这意味着老年人口的数量将会增加,老人跌倒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增加。

3.2 家庭结构变化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核心家庭趋于小型化,老人独居和空巢现象日益普遍。

这些变化导致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照料和帮助,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3.3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从农村地区流入城市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老年人可能不熟悉城市的道路和设施,增加了发生跌倒事故的可能性。

4. 老人跌倒预防措施4.1 增强身体机能为了减少老人跌倒的风险,可以通过定期锻炼来增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包括平衡训练、肌肉锻炼和柔韧性训练等。

4.2 改善环境设计在家庭和公共场所,应该注意改善环境的设计,减少跌倒的危险。

例如,确保地面平稳无障碍、减少家中杂乱物品的堆放、安装扶手和护栏等。

增加患者跌倒风险的药物一览表

增加患者跌倒风险的药物一览表

苯海拉明
抗组织胺药
氯苯那敏 酮替芬 氯雷他定
可能影响情绪、速度、注意力、警觉、活动力等、嗜睡 、认知障碍,
西咪替丁
抗精神病药物
氯氮平 奋乃静
长期使用时,易导致共济失调,头晕、反应迟缓、眩晕 和体位性低血压
抗抑郁症药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影响血压和睡眠,视力模糊、睡意、震颤、头昏眼花、
阿米替林
体位性低血压、意识混乱
增加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药物一览表
药物分类
代表药物
机体跌倒原因
镇静安眠药
地西泮 阿普唑仑
嗜睡、晕眩、精神混乱、认知受损、运动失调延缓反应 时间
利尿药物
氢氯噻嗪 呋塞米
因机体短时间内丢失大量体液和电解质,出现嗜睡、乏 力、头昏、站立行走不稳
美托洛尔
降血压药物
特拉唑嗪 硝苯地平
产生人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硝酸甘油
二甲双胍
降血糖药物
格列本脲
影响意识、精神、视觉、平衡,导致低血糖
格列吡嗪
缓泻剂
复方聚乙二醇 乳果糖
增加病人如厕的频率
番泻叶
止痛药杜冷丁 吗啡 Nhomakorabea芬太尼可降低警觉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也有肌肉松弛的副作 用,容易出现昏沉、神经运动功能减低
手术麻醉用药
丙泊酚 维库溴铵
镇静作用、肌肉松弛、血压降低、可逆性的意识丧失。
苯妥英钠
抗癫痫药物
苯巴比妥 丙戊酸钠
易发生眩晕、视力模糊、共济失调等,影响平衡功能和 步态
抗胆碱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菌 药
卡马西平 阿托品 阿米卡星
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散瞳、镇静、嗜睡、神志不清 、精神混乱、幻觉 可干扰前庭正常功能

易导致患者跌倒的药品目录

易导致患者跌倒的药品目录
易导致患者跌倒的药品目录
药物分类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
易跌倒原因
跌倒高风险时间段
一、抗精神病药
1
盐酸氯丙嗪针(冬眠灵)
50mg*10支
产生锥体外反应、迟发型运动障碍、抗胆碱作用、认知障碍、直立性低血压和镇静等不良反应。
氮平片
10mg*7片
3
氟派利多
5mg*5支
二、抗抑郁药
低血糖症状、眩晕
第一次使用后5分钟至24小时、剂量改变、更换药品
56
罗格列酮钠片
30mg*60片
57
那格列奈片
120mg*30片
58
瑞格列奈(孚来迪)
0.5mg*30片
59
瑞格列奈片(诺和龙)
1mg*30片
60
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
15mg*30片
61
盐酸吡格列酮片
30mg*14片
62
胰岛素(普通)
400u*1支
16
苯巴比妥钠注射液
0.1g*10支
17
地西泮片
2.5mg*20片
18
地西泮注射液
10mg*10支
19
艾司唑仑片
1mg*20片
20
阿普唑仑片
0.4mg*20片
21
咪达唑仑注射液
10mg*5支
五、抗过敏药
22
地氯雷他定片
5mg*12片
影响患者的情绪、反应速度、注意力、警觉性、活动力,且引起嗜睡,老年人还可能会发生认知障碍。
63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300IU*1支
64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特充)
300IU*1支
65
诺和灵30R笔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最新专家共识!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管理

最新专家共识!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管理

最新专家共识!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预防和管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文淑娟201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65 岁老年人跌倒死亡率为58.03/10 万,占该年龄人群全部伤害致死原因的34.83%,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

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WHO 报告显示年龄在64 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每年跌倒发生率为28%~35%,年龄70 岁或以上的为32%~42%,而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则更高。

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起其跌倒的重要可调节因素,药物的种类、剂量、多种药物联用均可使其跌倒风险增加。

加强易致跌倒药物管理以及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对降低跌倒发生率、减少伤害严重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药物相关性跌倒原因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的结果,药物可引起其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而导致跌倒。

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主要包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类药物、降糖药等。

另外,多重用药也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原因(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指主要作用于中枢D2 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硫杂蒽类(如氟哌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苯甲酰胺类(如舒必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了阻断脑内多巴胺D2 受体,对α1、α2 肾上腺素受体、毒蕈碱M 受体、组胺H受体等均有阻断作用,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迟发型运动障碍、抗胆碱作用与认知障碍、直立性低血压和镇静等不良反应,因而增加跌倒风险。

2、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一项连续7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服用抗抑郁药物患者出现反复跌倒的机率高于未服用者的48%。

老年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根因分析

老年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根因分析

老年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根因分析根因分析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基于团体的、系统的、回顾性的不良事件分析方法。

找出系统和流程中的风险和缺点并加以改善,通过与同行从错误中反思、学习及分享经验,可以做到改善流程,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预防同类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此改变传统质量管理只解决单一事件、治标不治本的缺点。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加快,跌倒已成为我国65 岁以上老年人的首位伤害原因。

跌倒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导致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因此,对老年患者跌倒进行原因分析,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我院自2012 年10 月以来,应用RCA对老年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一、病例介绍收集改进前我院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9 月期间住院老年患者发生意外跌倒事件14 例,改进后2012 年10 月至2013 年9 月跌倒事件5 例。

其中男9 例,女10 例;年龄65 ~ 83 岁,平均71 岁。

19 例跌倒患者均无意识障碍,能自行使用助行器或在搀扶下活动。

二、RCA方法1.组建RCA小组,收集资料RCA小组成员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各1 名及重点科室的几名骨干护士组成,护士长任组长,各成员均接受RCA知识培训。

小组成员在跌倒发生后一周内到科室进行深度访谈,用5W1H的方法向相关人员( 包括当班护士、患者及其陪护人员或其他目击者) 了解患者跌倒的经过、跌倒前患者的状态及跌倒后患者的情况,了解病房设施、跌倒地点和时间、工作流程等问题。

2.找出近端原因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结合工作实际,对14 例跌倒事件逐一进行全面分析,用“鱼骨图”工具从人、方法、设备、环境等因素找出近端原因。

3.确认根本原因在14 例跌倒患者中,组织系统原因12 例,占85.7%;多例跌倒事件是多环节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有7 例因护士对患者跌倒评估不足,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流程而导致;有5 例因患者缺乏跌倒防范知识引起;有4 例因护士巡视不到位导致;有3 例因地面湿滑、病床过高不慎跌倒。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案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在使用药品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将通过一个真实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案例,来探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影响和预防措施。

某市某医院的一位患者因患有高血压而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

然而,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经过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确认是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这一事件引起了医院和药品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展开了调查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通过调查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是由于医生在开药时未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其他病史,导致了错误的药品选择。

另外,患者自行购买药品时未向药师咨询,也是造成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影响,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对药物治疗产生不信任,影响治疗效果。

同时,对医院和药品监管部门来说,这样的事件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降低患者对医疗机构和药品的信任度。

为了预防类似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再次发生,医院和药品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医院加强了医生的药品知识培训,提高了医生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其次,医院建立了完善的患者病史记录系统,要求医生在开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其他病史,避免因个体差异导致的不良反应。

同时,医院还加强了对患者的药品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醒患者在用药时要遵医嘱,不要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它不仅关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也关系到医院和药品监管部门的声誉和社会信任度。

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深入分析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关注,共同努力提升医疗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健康。

这些药物服用后可能增加老人跌倒的危险!

这些药物服用后可能增加老人跌倒的危险!

这些药物服用后可能增加老人跌倒的危险!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是该群体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年人跌倒并不一定是意外,而与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有关,例如不少药物就可能引起跌倒。

凡是有精神错乱、抑郁、镇静、心律不齐、低血压、步伐不稳和认知障碍等副作用的药物,均会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

因罹患多种疾病需多药联合使用的老人,风险就更大。

下面这些药物服用后可能增加跌倒的危险,尤其要引起注意。

有些药易让老人跌倒降压药: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怼⒍嗌尺蜞骸⑻乩�唑嗪、可乐定等。

这些药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在服用降压药时,常可发生眩晕、晕厥和短暂意识丧失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导致跌倒的发生。

镇静催眠药:代表药物有苯二氮�砝啵ǖ匚縻�、咪达唑仑、阿普唑、艾司唑仑等)、巴比妥类、佐匹克隆、唑吡坦等,可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催眠效应。

大量证据表明,长效苯二氮�砝嘁┪锘嵯灾�增加跌倒风险。

抗组胺药:有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嗜睡、疲倦、乏力、眩晕、头痛、精神运动性损伤、视物模糊等。

老年人对抗组胺药较敏感,易发生低血压、精神错乱、痴呆和头晕等,导致跌倒,常见药物有烷基胺类、乙醇胺类、吩噻嗪类、哌嗪类、哌啶类。

抗精神病药:代表药物有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丁酰苯类(氟哌啶醇)、硫杂蒽类(氟哌噻吨)、苯二氮�砝啵�氯氮平、奥氮平)。

长期使用时,易导致共济失调等锥体外系反应,引起头晕、反应迟缓、眩晕和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是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

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有舍曲林、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等,有潜在的锥体外系反应和镇静作用,也被认为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降糖药:一般单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不会引起低血糖,但联合用药会增加低血糖的可能,使老人跌倒风险增加。

其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

老年人跌倒的案例(3篇)

老年人跌倒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跌倒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400万人因跌倒而受伤,其中老年人占比超过80%。

本文将以一起发生在我国某城市的老年跌倒案例为切入点,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过程及后果,以期为预防和减少老年人跌倒事故提供参考。

二、案例经过1. 事件发生时间:2021年5月15日2. 事件发生地点:某城市某小区内3. 事件涉及人员:张大爷(男,80岁),独居4. 事件经过:张大爷住在小区的一栋多层住宅的5楼。

当天上午,张大爷在家中客厅整理衣物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站立不稳。

他试图用手扶住沙发,但沙发距离较远,未能及时抓住。

在失去平衡的瞬间,张大爷向后倒去,头部撞在了客厅的茶几上。

事发时,张大爷的女儿正在家中帮忙打扫卫生,听到声音后,立即跑过去查看。

女儿发现父亲头部出血,意识模糊,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经过医院救治,张大爷的头部外伤得到了控制,但脑震荡后遗症明显。

在康复期间,张大爷的女儿了解到,这次跌倒事件是由于家中环境因素、自身健康问题以及缺乏跌倒预防措施共同导致的。

三、原因分析1. 环境因素(1)客厅地面湿滑:张大爷家中客厅铺设了地毯,但由于地毯材质较厚,不易清理,导致地面存在大量灰尘和毛发。

当天,女儿在打扫卫生时,不慎将水洒在地毯上,导致地面湿滑。

(2)家具摆放不合理:张大爷家中客厅的沙发、茶几等家具摆放较为密集,且高度不一,给行走带来了不便。

2. 自身健康问题(1)头晕:张大爷患有高血压,且未按时服药,导致头晕症状加重。

(2)视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张大爷的视力逐渐下降,导致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减弱。

3. 缺乏跌倒预防措施(1)未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张大爷及其家人未对张大爷的跌倒风险进行评估,未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未安装扶手:张大爷家中卫生间、楼梯等位置未安装扶手,增加了跌倒风险。

四、启示与建议1. 提高老年人跌倒风险意识(1)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跌倒风险的认识。

《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要点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WHO 报告显示年龄在 64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每年跌倒发生率为28%~35%,年龄70岁或以上的为32%~42%,而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则更高。

我国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显示本国≥60岁居民6 个月内跌倒发生率为8%,亦处在较高水平。

跌倒可对老年人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伤害。

2015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65岁老年人跌倒死亡率为58.03/10万,占该年龄人群全部伤害致死原因的34.83%,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

跌倒所致外伤是老年人外伤的重要原因,易导致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骨折和颅脑损伤。

而其严重的损伤是髋部骨折,侧身跌倒可增加髋部骨折风险3~5倍,若跌倒影响至近端股骨大粗隆,则髋部骨折风险可增加30倍。

同时,跌倒对老年人心理影响持续时间长、危害大,而害怕再次跌倒的心理可显著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灵活性以及独立性。

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起其跌倒的重要可调节因素,药物的种类、剂量、多种药物联用均可使其跌倒风险增加。

加强易致跌倒药物管理以及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对降低跌倒发生率、减少伤害严重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药物相关性跌倒原因分析1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1 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指主要作用于中枢D2 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硫杂蒽类(如氟哌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苯甲酰胺类(如舒必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了阻断脑内多巴胺D2受体,对α1、α2肾上腺素受体、毒蕈碱M受体、组胺H受体等均有阻断作用,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迟发型运动障碍、抗胆碱作用与认知障碍、直立性低血压和镇静等不良反应,因而增加跌倒风险。

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专家共识(草案)

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专家共识(草案)

( 北京医院药学部ꎬ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邱蕾( 北京医院保健
参 考 文 献
1 郭晓峰ꎬ柯美云ꎬ潘国宗ꎬ等. 北京地区成人慢性便秘整群、分层、随
机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 中华消化杂志ꎬ2002ꎬ22:
637 - 638.
2 hahid SꎬRamzan ZꎬMaurer AHꎬet al.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前言
来自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ꎬ跌倒已经成为我国
我国每年约有 5000 万老年人至少发生一次跌倒ꎮ
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预防的ꎮ 老年人跌倒干预的前提是对
65 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ꎮ 因受伤到医疗机构
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ꎬ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ꎬ
骨折的主要原因也是跌倒ꎮ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ꎬ
式、短暂渗透性泻药治疗等恢复ꎮ 重度:症状持续、严重ꎬ明显
影响工作和生活ꎬ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无效ꎮ 中度
介于轻重度之间ꎮ
3 治疗方案建议
3 1 轻、中度便秘 在详细临床评估的基础上ꎬ对排除了器
质性疾病的功能性便秘患者ꎬ选择经验性治疗ꎮ 强调指导多
饮水( 每日超过 1 5L) 多摄入膳食纤维( 每日超过 1 5g) 、反
患者的常规随访指标ꎮ 对除外了继发性便秘的患者( 也就是
功能性便秘) ꎬ可行结肠道动力测定和( 或) 直肠压力测定ꎬ如
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肛门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等ꎮ
对高龄老年患者应充分评估ꎬ避免检查过度ꎮ
2 9 便秘分期 按症状轻重和对生活影响程度分为轻、中、
重度ꎮ 轻度:症状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ꎬ可通过调整生活方
tice Guidelin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 and function ̄

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专家 共识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跌倒风险评估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跌倒问题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老年人 跌倒不仅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和心理问题。因 此,开展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 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介绍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专家共识 的背景和意义,跌倒风险评估的指标和流程,以及预防措施、药物管理和心理社 会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
尽管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这些工具仍存 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许多现有的评估工具缺乏标准化和一致性,这可能导致 评估结果的差异和误解。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以提 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次,现有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主要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而忽略了 其他可能影响跌倒风险的因素,如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因此,未来的研究应 探索更多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全面地评估跌倒风险。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跌倒问题越来越受到。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 外事件,可能导致骨折、受伤、失能等严重后果。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 评估,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HISVM模型概述
HISVM(Hybrid Infrared Shape Vector Machine)是一种基于形状向量 机的分类模型,主要用于图像分类和模式识别。该模型通过将图像的形状特征和 光谱特征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提高分类准确率。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跌倒风险的重要因素平整、家具摆放是否合理、卫生间是否设有扶手等。

预防老年人跌倒康复综合干预专家共识

预防老年人跌倒康复综合干预专家共识

预防老年人跌倒康复综合干预专家共识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组;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专家共识组【期刊名称】《老年医学与保健》【年(卷),期】2017(023)005【总页数】4页(P349-352)【作者】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组;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专家共识组【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问题[1-2]。

老年人跌倒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1-3],如软组织损伤、骨折、心理创伤及损伤后长期卧床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等,跌倒入院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2-4]。

老年人跌倒与增龄、疾病、认知障碍和不良环境等多种风险因素有关[5-6]。

根据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跌倒训练,有利于降低跌倒发生的几率及跌倒后损伤的严重程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对跌倒的科学认识,我们总结10年来预防跌倒的国内外成就和最新科学成果,达成以下共识。

1 跌倒是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跌倒的风险因素有多种,包括内在风险因素和外在风险因素。

明确跌倒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评估有助于制定跌倒预防方案。

1.1 跌倒的内在风险因素跌倒的内在风险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疾病因素、功能水平和行为因素。

生物学因素即个体特有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和种族。

年龄越大,跌倒风险越大[5]。

随着增龄衰老,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衰退。

整体表现为身高下降、脊柱弯曲、视力减弱、听力下降、肌力降低、认知障碍、行动缓慢和反应迟钝等。

而这些功能改变降低了老年人的姿势控制能力,容易造成老年人失衡跌倒。

在性别方面,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跌倒[4]。

老年女性身体活动较少,肌肉力量薄弱,常伴有下肢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

此外,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也同跌倒密切相关。

而男性的跌倒死亡率更高,因为男性会更多地从事危险活动和行为,另外男性抽烟和酗酒等不良行为也增加了跌倒后的死亡率。

疾病因素也是导致老年人跌倒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人体正常的平衡功能有赖于精确的身体信息输入、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信息加工与整合以及准确而快速的运动系统反应。

几类药吃完防摔跤

几类药吃完防摔跤

几类药吃完防摔跤作者:冯焕村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第07期美国最新研究发现,六成跌倒发生在服用高风险药物24小时内近日,《美国老年病学学会杂志》上一项针对287位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表明,62%的跌倒发生在病人使用高风险药物的24小时内。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老人身体机能衰退,代谢能力减弱,服药后某些药物成分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相对延长,从而更易发生蓄积和药物不良反应;二是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得服多种药物,且记性差,漏服、多服情况经常发生,这些都会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

在我国,老人在服用下列药物时,更应注意预防跌倒。

安眠药:15~30分钟内上床。

老人常会出现失眠,由于艾司唑仑、地西泮等各类安眠药会对人的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服用后反应能力、认知功能会减弱,老人尤其容易因步态不稳跌倒。

一般来说,安眠药会在15~30分钟后起效。

因此,建议患者洗漱完再吃药,最好在服药后15分钟内上床躺好,之后起床时动作也要慢点儿,这样能大大降低跌倒风险。

镇痛药:1小时内别散步。

关节疼痛,常会困扰老年患者,在使用镇痛药时也要高度警惕跌倒。

一般来说,常见的抗炎镇痛药如萘普生、塞来昔布等建议在饭后吃,许多老人饭后习惯遛弯,如果服完药后马上散步,可能因头晕、头痛、嗜睡、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大大增加跌倒风险;中枢性镇痛药如曲马多在服用初期,会让人感觉昏昏沉沉,如果马上散步也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建议服药后在家休息1个小时以上再出去散步。

降压药:起床时做到3个“1分钟”。

利尿剂类降压药容易导致跌倒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它会导致体内钾和钠水平下降,可能引起乏力;二是患者服药后容易因尿急下床,情急之下加大摔倒风险;三是它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诱发跌倒。

因此,中老年朋友起床时要注意做到3个“1分钟”,即:醒后躺1分钟,床上坐1分钟,床边站1分钟,这有利于降低跌倒几率。

抗过敏药:改在睡前服。

叠被子时的螨虫等都是引发过敏的“开关“,这些人容易在早晨出现过敏症状。

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疗等多个环节。
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 要性,需要医生、护士 、康复师、社会工作者 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员
共同参与。
提出了针对老年人跌倒 风险的个性化管理方案 ,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具 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
措施。
未来研究方向预测
进一步研究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工具和方法,提高 评估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探索更加有效的跌倒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康复 训练、环境改造等。
治疗方案实施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按照 治疗方案进行康复治疗,确保
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并发症风险评估
针对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风险评估 ,如压疮、深静脉血栓等。
及时处理并发症
如老年人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避免病情加重。
预防措施落实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定期翻身、使用抗血栓药物等。
01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流程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老年人跌倒史、慢性 疾病史、用药史等。
体格检查
评估老年人的肌力、平衡能力 、步态等。
环境评估
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进行安全评 估,识别潜在风险。
风险评估工具与方法
跌倒风险指数
通过问卷调查或量表评分, 量化评估老年人跌倒风险。
功能性评估
包括平衡测试、肌力测试、 步态分析等,评估老年人身
康复期护理配合
在康复期间,应配合康复师做好老年人的护 理工作,促进康复效果。
家属参与及支持体系构建
家属教育与培训
家属参与康复治疗
对老年人家属进行相关的教育与培训,使 其了解老年人的康复需求和注意事项。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老年人的康复治疗过程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不良反应竟致老年人跌倒专家已证实
药物导致老年人跌倒原因何在?
在我国,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首位伤害因素。

你可曾听过,药物能让老年人更容易跌倒?初听起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医药专家们研究认为,药物引发老年人跌倒事件的确存在,尤其是有基础疾病需要经常大量服药的老年人,跌倒还真的跟日常服药有关。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梅清华主任药师指出,由于老年人各系统功能衰退,体内代偿机制减弱,患病及多病共存几率增加,往往用药多,同时其肾脏排泄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减退,血浆蛋白降低、体液减少使某些药物血浆浓度相对升高,药物作用增强或作用时间延长,代谢减缓,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相对延长等有关,因而易发生蓄积和药物不良反应。

很多药物都可能会影响人的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从而引起老年人跌倒;还有的老年人往往吃药不规律,当药物使用剂量不当、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跌倒危险性增加。

哪些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高危药品”?
降压药物:主要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在服用降压药时,常可发生眩晕、晕厥和短暂意识丧失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导致跌倒的发生率增高。

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特拉唑嗪、苯磺酸氨氯地平等。

降糖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意识、精神、视觉、平衡等,且有导致低血糖的可能,使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

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阻断中脑一边缘系统和中脑一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而发挥疗效,但其对这两个通路和黑质一纹状体通路的D2样受体的亲和力几乎没有差异,因此长期使用时,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较高,易导致共济失调,主要引起头晕、反应迟缓、眩晕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危险之一。

代表药物有氯氮平、奋乃静等。

抗抑郁症药:阻断α受体和增加5-羟色胺而影响血压和睡眠,阻断M受体引起视力模糊、睡意、震颤、头昏眼花、体位性低血压、意识混乱,也被认为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代表药物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等。

抗癫痫药物:该类药物能抑制病灶区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或遏制异常放电向正常组织扩散,易发生眩晕、视力模糊、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影响平衡功能和步态,导致跌倒。

常用药物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硝西泮)、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利尿药物:可因机体短时间内丢失大量体液和电解质,出现嗜睡、乏力、头昏、站立行走不稳而跌倒。

代表药物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可干扰前庭正常功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代表药物有阿米卡星等。

止痛药: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可降低警觉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跌倒。

止痛药除了鎮靜,也有肌肉松弛的副作用,让病人肌肉反应动作缓慢。

可促使老年人昏沉、神经运动功能减低,让他們下床、上厕所时,原本步态不稳加上环境湿滑、大动作转换,更易发生跌倒。

梅清华表示,正确服用上诉药物,药物副作用不大,对正常人体不会产生危害。

但是,由于老人体质较弱,行动不方便,服药后行走容易导致跌倒发生。

另外,他还指出,跌倒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有关,如服用高剂量中枢神经药物会增加跌倒风险。

“主要由于老年人药物代谢和排泄降低,对药物的敏感性改变,因而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跌倒事件的发生率。

尤其在首次治疗、药物加量时最为显著;跌倒的发生也与用药时间有关,如作用于中枢神经的药物一般在服药后0.5h内能迅速起效,其作用的特点可影响人体的稳定能力,如损害认知力、导致直立性低血压、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并有较强的镇静效应,如在效应发作后患者起床或上厕所时可能会跌倒。

有研究显示,发生在口服0.5-1h内的跌倒发生率比<0.5h和>1h的发生率高,可见更应预防发生在服用药物时间0.5-1h内患者的跌倒事件。

”梅清华说。

如何降低药物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措施一:避免使用不适当的药物
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适应症,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如失眠、抑郁等,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而得到改善;凡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应当不用或慎用,必须应用者则尽可能减少使用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给药、密切观察、缓慢增量。

措施二:管理好服用的药品
服用某些药物或者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时,可能会增加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检查您所服用的所有药物,确定是否还需要继续服用,不要随意服用药物。

措施三:避免乱逛医院、药店,重复拿药
到医院就诊或到药店购药时需告知医生、药师您正在服用哪些药物,避免重复拿药,以及同时服用多种易导致跌倒的药物。

措施四: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服用药物,留意药袋上的提醒
建议老年人、家属们仔细聆听医生、药师的用药指导,仔细阅读药袋及用药标签上用药的注意事项、服用时间及副作用。

遵医嘱用药,避免误服或多服剂量;对于有可能引起头晕、低血压等易致跌倒的药品,应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尤其是使用高剂量药物以及观察服药后l h 内的反应,用药后动作宜缓慢,在发挥药效时尽量不要外出,如果用药后出现晕眩,可以先休息一下,别急于行走,更别上下楼梯。

如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最好上床后服用,以防药物在老年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

措施五:积极参加社区“预防跌倒”知识讲座
提高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提高用药知识水平,减少不合理用药行为,杜绝不遵医嘱随意增加剂量和种类等行为。

其实,经常服药的老年人不需过虑。

梅清华认为,老年人只要遵医嘱合理用药,了解在服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提高防跌倒意识,药物因素引起的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通讯员:高龙)
39健康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