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美价值观的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美价值观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507326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7.png)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美价值观的对比研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殷琳【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逐渐的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国家及民族之间价值所体现的差异性很容易给双方交流带来障碍,为此,对这种差异性进行研究,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或减少误解和冲突,本文以中美价值观为例,对这两种价值观产生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利于更好的了解中美价值观,促进中美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美价值观 对比分析 避免冲突 文化差异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日益强大及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当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代表,常常会出现交际阻碍和文化冲突。
最直接的方式是介绍两国的文化差异和文化习俗。
但自Cluckhohn(1961)等人提出了“价值标准”的概念之后,人们逐渐的开始认识到了解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仍然无法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
庄恩平(1997)提出将了解双方的价值观作为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
为此,目前的形势需要我们关注西方文化价值观同时,也应该对比的对我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了解和研究,这也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式。
二、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美价值观的对比分析Hofstede(1980)认为“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支配并且决定着人们的态度、信念及行为。
”跨文化交际是各国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发展的共同需要,其复杂性来源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
文化决定了每个国家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又是道德的基础。
Okabe(1983)也认为“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取决于双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而了解这种差异性能够极大程度的帮助双方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1.宏观对比。
(1)中国的集体主义和美国的个人主义。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656fa4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5.png)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摘要】本文围绕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展开讨论。
在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中美文化差异的概述。
在从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以及语言表达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在结论部分指出了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加强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以及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有效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美文化差异、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共同点、认知、有效性。
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定义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理解和互动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中美文化差异作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体系,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这些差异会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来。
跨文化交际需要双方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文化适应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中美文化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只有加强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1.2 中美文化差异概述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美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在沟通方式上,美国人更注重直接坦诚的沟通方式,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间接和含蓄的方式。
价值观念方面,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我实现,而中国人则更重视集体主义和家庭价值观念。
在礼仪习俗方面,美国人更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而中国人更注重团体和集体的利益。
思维模式方面,美国人倾向于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而中国人则更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4707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b.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成为了各国间交往的必然要求。
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文化是体现国家社会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念的重要部分。
中美两国的家庭文化因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教育体系等多种因素差异明显。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承载着国家的文化符号,更是家庭文化和人际关系的缩影。
本文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
二、电影《别告诉她》背景与主题《别告诉她》是一部以中国家庭为背景的电影,通过细腻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展现了中美家庭文化在面对家庭大事时的不同态度和做法。
该电影以一个即将出嫁的华人女孩为中心,展现了中美家庭在婚姻、亲情、家庭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三、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1. 家庭观念的差异:美国家庭更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度,鼓励家庭成员追求个人梦想和目标。
而中国家庭则更强调家族的团结和和谐,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对家族的荣誉和传统有着深厚的认同感。
2. 沟通方式的差异:美国文化倾向于直接、坦率的沟通方式,表达意见和情感较为直接。
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强调尊重他人、顾及他人感受。
在电影中,这种沟通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家庭成员间的误解和冲突。
3. 家庭大事的处理方式:美国家庭在面对家庭大事时,如子女的婚姻,更倾向于尊重子女的选择和决定。
而中国家庭则更注重家族的利益和传统,可能会对子女的选择施加一定的影响和压力。
在电影中,这种差异导致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电影中的跨文化交际元素电影《别告诉她》中,通过主人公与美国家庭的交往,展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与机遇。
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时,需要理解并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观念,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结论通过对电影《别告诉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0a95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4.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家庭作为文化传承的基石,其文化差异更是体现了不同国家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电影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化传播媒介,常常能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本文将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中美家庭文化差异进行深入探究。
二、中美家庭文化的背景与特点1. 中国家庭文化背景与特点中国家庭文化强调家庭关系中的亲情、尊卑有序和集体主义精神。
家庭成员之间注重孝道和相互扶持,家庭观念深厚,重视家族荣誉和传统习俗的传承。
在家庭中,长辈拥有较高的权威地位,决策常以家庭整体利益为重。
2. 美国家庭文化背景与特点美国家庭文化则更加强调个人主义、独立性和平等观念。
家庭成员之间更加注重个人空间和自由,父母倾向于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在家庭决策中,往往更加注重个人意见的表达和尊重。
三、电影《别告诉她》中的跨文化家庭交际分析电影《别告诉她》通过细腻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展现了中美家庭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的不同反应和处理方式。
影片中,一个中国家庭在得知主角患有重病的情况下,选择不告诉她本人而直接准备为她举办婚礼的情节,与美国式的开放、直接沟通的家庭交流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1. 沟通方式的差异中国家庭的沟通方式更加含蓄、委婉,倾向于通过间接或隐晦的方式来表达意见和情感。
而美国家庭则更加直接、坦率,喜欢通过直接的对话来解决问题和交流意见。
这种沟通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在处理家庭问题时,中美家庭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2. 决策过程的差异在中国家庭中,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整个家庭的利益和意愿,长辈的权威和经验在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在美国家庭中,个人意见的表达和尊重更加重要,决策往往更加注重个人的意愿和选择。
这种决策过程的差异也反映了两种文化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不同看法。
四、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的影响1. 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中美家庭文化差异对个体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a03c1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08.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其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突出。
本文以电影《别告诉她》为研究案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以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二、电影《别告诉她》背景与主题《别告诉她》是一部以家庭为中心的电影,通过讲述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的生活故事,展示了中美两国家庭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家庭文化差异的宝贵素材。
三、中美家庭文化差异分析1. 家庭观念与价值观:中国家庭重视家族荣誉和传统价值观,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责任。
而美国家庭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相对较为清晰。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表现为中国家庭成员对家族事务的共同参与和对长辈的尊重,以及美国家庭成员对个人空间的追求和独立性的强调。
2. 沟通方式与表达习惯:中国家庭倾向于采用委婉、含蓄的沟通方式,强调和谐与团结。
而美国家庭更倾向于直接、坦率的表达方式,注重个人意见的传达和交流。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表现为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及美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坦诚和直接性。
3. 家庭教育方式:中国家庭教育注重纪律和规矩,强调服从和尊重。
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表现为中国家庭对孩子的严格管教和期望,以及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
四、电影《别告诉她》中的文化解读电影《别告诉她》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这些差异和冲突不仅体现在家庭观念、价值观、沟通方式和教育方式上,还涉及到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通过电影的呈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美家庭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五、结论通过对电影《别告诉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家庭观念、价值观、沟通方式和教育方式等方面。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沟通策略探讨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沟通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a52f3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5.png)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沟通策略探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随之而来的是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的出现。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沟通策略,以期能够减轻由此带来的影响。
一、文化障碍的类型与原因中美两国有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差异,如社交礼仪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等等。
这些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许多挑战,并可能导致文化障碍的出现。
1. 语言障碍中美两国之间有显著的语言差异,双方的语言表达方式、口音和习惯用语都不尽相同。
例如,在英语中,“okay”是一种表示同意或确认的词汇,而在中文中则没有这样的用法。
这种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双方的意思无法传达清晰,进而可能产生误解或者冲突。
2. 社交礼仪不同中美两国的社交礼仪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美国,人们更加讲究直白和个人的表达,而在中国,则更加看重尊重礼仪和人际关系。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理解对方的社交礼仪,可能造成尴尬和误解,甚至会引发冲突。
3. 价值观不同在中美两国的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
例如,在中国,重视集体利益和家庭传统;而在美国,则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
这种差异可能会在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和处理方式等方面产生误解和分歧。
4. 思维方式差异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历史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也使得两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加强调细节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而在美国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平衡。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二、沟通策略的探讨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沟通策略来缓解这种文化障碍,避免误解和冲突。
1. 学习对方的文化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减少文化冲突的关键。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文化的方法包括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礼仪、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
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表达,并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ae190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b.png)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大国,其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期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概述,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独立与依赖、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差异。
随后,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克服文化价值观差异带来的障碍,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二、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表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这些差异在日常交往、社会行为、思维模式以及价值取向上都有明显的表现。
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
个人在美国社会中被视为最重要的单位,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往往被放在首位。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
在权力距离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低权力距离,即人们更倾向于平等和民主,尊重他人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参与。
而在中国文化中,高权力距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往往尊重权威和传统,对领导者和长辈的决策持有高度的信任和尊重。
再次,对于不确定性的态度上,美国文化倾向于鼓励冒险和创新,对于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事物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
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强调稳定和安全,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持有谨慎和保守的态度。
在性别角色上,美国文化更加强调性别平等,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男性也被期望在家庭中扮演更加平等的角色。
而在中国文化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男性被期望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女性则更多地承担家庭责任。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https://img.taocdn.com/s3/m/4554d5d084254b35eefd345e.png)
搏慧慧譬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饶纪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文章旨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儒家思想[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5)04—0164—03饶纪红(1961一),女,江西抚州人,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江西南昌330013)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
然而,由于我们不熟悉西方社会文化,因而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中遇到不少误解与挫折。
“白象牌”电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白象”(whiteelephant)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西方国家,它却代表着一种费钱而又无用的东西。
以“白象”为商标的电池在中国广受欢迎,但在西方市场却倍受冷落,究其原因,即是西方人从“白象”这个商标联想到电池的性能,因而不敢问津。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而美国是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1.价值观的差异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764面丽体利益。
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障碍及冲突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障碍及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cd7c4b6d8e9951e79b89272f.png)
文化长廊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障碍及冲突王祎凡 天津外国语大学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价值观的概念以及对中美价值观念差异的基本看法,得出唯有从中美两个国家最为传统的,具有其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出发,才能使中美联系更加密切,将价值观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结论。
随后,通过研究中国与美国的民族特色价值观,进一步论证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最后,通过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在跨文化交流中,中美文化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并简要的解析了这些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价值观;中美文化差异;冲突不可避免[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194-01一、价值观的概念及中美价值观差异的体现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在此意义上来说,价值观即为主体对自身及外界的人或事物的价值定位。
由此可见,价值观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而其中主体更是发挥这决定性作用。
这里我们不得不牵扯出一个新的名词——主体差异性。
简单地来说,不同的人由于种种因素所构成了差异。
而这种差异又自觉不自觉的体现在文化交际中,形成了诸多的障碍与冲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美两国的交流愈发频繁,无论在政治,经济亦或文化方面。
两者自身的价值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双方的价值观念的差别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但却难以找到一个真正可以使其维持稳定的界面。
唯有从中美两个国家最为传统的,具有其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出发,才能使中美联系更加密切,将价值观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土壤,在这片土地上先后诞生了无数各具特色的思想,从儒学家的礼乐制度的严格的等级价值观,到道学家天道之说,从魏晋高雅的氏族高论,到两宋深入民间的市井文化,中华文化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独特宏伟的别样风格。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7b546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f.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能够生动地反映出不同国家家庭文化的差异。
本文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
二、中美家庭文化的概述美国家庭文化注重个人主义、独立性和自由。
家庭成员之间崇尚平等、尊重和开放式的沟通。
而中国家庭文化则更强调家庭的整体性、和谐与亲情,重视孝道、尊重长辈和传统习俗。
三、电影《别告诉她》中的文化体现电影《别告诉她》通过一个华人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美家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影片中,美国式的个人选择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在家庭成员的决策、沟通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态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家庭文化差异分析1. 决策方式的差异:在美式家庭中,决策往往更加注重个人意愿和自由选择。
而在中国家庭中,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家庭的和谐与整体利益,尊重长辈的意见和传统习俗。
2. 沟通方式的差异:美国家庭强调平等和开放的沟通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可以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而中国家庭则更注重维护家庭和谐,可能会采用更为含蓄和委婉的沟通方式。
3. 价值观的差异:美式家庭文化中,个人独立、自我实现和追求梦想被视为重要价值观。
而中国家庭文化中,家庭责任、孝顺和传统道德被视为核心价值。
五、电影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电影中,主人公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需要在美式个人主义和中国式家庭观念之间做出选择。
这种选择不仅是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两种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体现。
在电影的情节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的冲突和摩擦,但同时也看到了两种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六、结论通过电影《别告诉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决策方式、沟通方式和价值观上,还体现在对亲情、责任和传统的态度上。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文化价值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文化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73dabdd1ad51f01dc281f1c0.png)
而 了解双 方 的价 值标 准 是成 功地 进 行 跨 文化 交 际 的 主要 因 素 ” ( 恩 平 ,9 7 。 庄 19 )
跨 文 化 交 际 是 人 类 生 活 的 共 同 需 要 ,其 复 杂 性 源 于 文 化 的多 元性 、 异 性 和变 动 性 。文 化 决定 了价值 观 , 差 而
本 文 抓 住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的 价 值 观 这 一 内 核 。通 过 对 中美 文 化 构 建 的 分 析 。探 讨 由 中 美 文 化 差 异 所 产 生 的 不
同 的 价 值 观 , 望 能 对 人 们 进 行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引 导 , 提 期 并
高 人 们 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对 价 值 观 的 敏 感 性 及 跨 文 化 交 际 的能 力 。
2中 国 的 集 体 主 义 思 想 和 美 国 的 个 人 主 义 思 想 的 产 .
生及 发展 21中 国 的 集 体 主 义 思 想 产 生 根 源 .
价 值 观 又 是 道 德 的 基 础 。 Hos d ( 9 0 认 为 : 文 化 交 ft e 1 8 ) e 跨 际 的 核 心 是 价 值 观 , 值 观 是 “ 人 或 群 体 主 要 通 过 文 化 价 个 交 际 构 成 的 模 式 ” 是 “ 深 层 的 文 化 ” 它 支 配 并 决 定 着 , 最 。 人 们 的 信 念 、 度 、 法 乃 至 行 动 , 有 一 定 的 稳 定 性 与 态 看 具 持 久 性 。Ok b ( 9 3 指 出 , 化 价 值 观 在 交 际 中起 着 极 ae 18 ) 文 ( 秦 绪 霞 , 佳 梅 . 于 历 史 文 化 街 区 的 旅 游 开 发 与 何 关 保 护 [ ] 教 资 料 , 0 6 2 J. 文 2 0 ,. ( 刘 爱 萍 , 惠 娟 . 史 文 化 街 区 的 生 存 之 道 [ ]文 张 历 J.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8aee4d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d.png)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1.中国文化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
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
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
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
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基于跨文化视角对中美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以电影《刮痧》为例
![基于跨文化视角对中美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以电影《刮痧》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45cc0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1.png)
这种语言习惯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明显表现,也导致了跨文化交际 中的一些误解和障碍。
另外,电影也展示了中西方对家庭观念的不同理解。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 被强调,个人的权益和自由被视为至关重要。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家庭观念更 为重要,“家和万事兴”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在电影中,这种家庭观念的差异 在许大同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2、家庭环境
中国家庭注重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家长习惯于将孩子视为家庭的中心,过度 保护孩子。而美国家庭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自主,家长会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 力和社交技巧。
3、教育资源
中国教育资源相对集中,注重应试教育,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而美国教育 资源丰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提高文化自信:对于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应持有自豪感和自信。在面对 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时,要坚信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以便在交流中更 好地展示和传播本国文化。
3、建立文化认同:在跨文化交流中,认同对方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 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可以通过学习对 方的语言、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等方式来建立文化认同。
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国家庭教育应该加强与国际接轨。首先, 家长们应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素养,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 念。其次,国家和社会应该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和资源,以便 家长和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教育和文化。最后,我们应该在保持本 土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以促进家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 进步。
最后,电影也揭示了中西方在法律观念上的不同理解。许大同因为给儿子刮痧 而被控虐待儿童,并被法院判决不能接触自己的孩子。这是西方社会对儿童保 护法律的严格体现,而在中国文化中,父母为子女付出一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种法律观念的不同理解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得跨文化交际变得更加 复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8a34f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6.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文化影响力巨大的国家,其间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交流和理解,以及提出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促进有效沟通的策略。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宏观的描述和分析,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俗、语言沟通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这些差异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引发的误解和冲突。
随后,文章将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策略,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更加顺畅和有效的沟通。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美文化差异的本质和影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价值观与观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两国之间的价值观与观念差异尤为显著。
这些差异不仅影响着两国人民的日常交往,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自的社会文化环境。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在美国社会中,个人的成就和独立被视为重要价值,人们鼓励追求个人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相反,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到社会规范和群体利益的制约,个人的成就往往与集体的荣誉紧密相连。
时间观念:美国文化的时间观念很强,人们重视时间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美国,守时被视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准则,而迟到则可能被视为不尊重他人。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对时间的看法更加灵活,人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境因素。
在中国,迟到有时被视为一种可以接受的社交行为,而过分强调时间效率可能会被视为不近人情。
竞争与合作:美国文化鼓励竞争,认为竞争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常常通过竞争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基于跨文化视野探讨中美文化差异
![基于跨文化视野探讨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3cd399d1eb91a37f0115c85.png)
基于跨文化视野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在当今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本文着眼于中西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中美两国,建立在跨文化视野下,探讨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方面,并分析了这种差异背后的因素。
标签:跨文化视野中美文化差异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这一时代主题也因此逐渐走向历史的舞台。
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差异而产生交流障碍,一般大多都是人们对于其他地区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甚少或存在偏见而引起的。
鉴于中西方中国和美国分别为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从跨文化视野入手,来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和其产生的原因。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却是一个仅有两百年历史但快速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彼此成长背景等方面差异很大,这样带来的文化差异也必然会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从伦理观、等级观、时间观、价值观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1.伦理观的差异。
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颇多,所以其文化内涵的主要组成是忠、礼、恕等伦理观。
“忠”的内涵是自我牺牲,即尽忠于自身的责任,有着尽全力帮助别人的思想和为他人自我牺牲的精神。
“礼”的内涵是“敬”,即人与人之间的礼节与相互尊敬,这对维系并改进人际关系有奇效。
“恕”即宽恕,这是一种宽仁之道,也是人之间交际的基本原则之一。
这些儒家伦理观点,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得以和谐共处的保障。
而美国文化则是受基督教伦理观影响颇深,即提高个人信仰、增强个人责任以获救赎。
比如父母只在孩子成年之前有抚养责任,孩子对于年迈父母却没赡养责任,家庭内部的温情感相对缺乏。
在这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下,为了享受自我权利与自由而不顾法律约束的人很多,因此美国出台了许多的法律以对这种行为进行约束。
2.等级观的差异。
等级观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对于等级观的衡量标尺也不同。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205b3f0c8d376eeaeaa3138.png)
动 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难免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目标和取向。比如 ,
美 国语言中的 B l u e R o o m, 不是蓝色的房 间的表层意思 , 由于美 国总统会 见至爱亲朋 的时候 , 习惯在天蓝色的房 间里进行, 因此 , 对B l u e R o o m的 引申义为内客厅 , 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 B l u e R o o m的真正语意。 在跨民族 语言交际 中,由于不 了解不同国家 的语言文化而导致 的语言沟通障碍 , 时有发生 ,这种由于不 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不管哪—个 民族的文化积淀 ,早期皆与 自然环境诸如气候 、 地理位
置有密切关系 , 是自 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了形成的基石。在迥异的 自 然环境 中,人类选择一定的生活方式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 孕育于人
1 . 中国文化 的特征
我 国是一个有着上下 5 0 0 0多年文明历史 , 历史文化厚重而又博大精 深的国家 ,5 0 0 0多年的中华文明打造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 ,形 成了深奥而古老质朴的中国文化。中华 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
文化 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活动将会不断增长,这将有
益于增强我们对世界各 国的了解 ,但是了解一个 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化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 的人们 , 看待事物的角度 、 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相差甚远 , 甚至有相当的距离 。在双方互相交流活
社会 ,政府容许并接受民间的批评 , 美 国人们急切愿望达 到自我奋斗 目
流 时,几乎不拘泥 于礼法。相识 的见面 ,不管职务和年幼 ,统统 以平等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工作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工作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a84f2701f69e3142329403.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工作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作者:吴艳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3期摘 ;要:因为价值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思想观念,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最难的就是价值观的研究。
本文从文化与价值观的定义和关系入手,通过跨文化比较的方式,从四个方面剖析了中美工作价值观的差异,从源头上探讨了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以期帮助人们了解中美文化差异在工作中的体现,消除文化偏见,增进相互了解。
关键词:工作价值观; 跨文化交际 ;对比研究作者简介:吴艳华(1982-),女,陕西华县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2一、引言跨文化交流中的真正困难不是语言和习俗方面的差异,而是价值观方面的分歧。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着影响,值得认真研究。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人民工作价值观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文化与价值观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文化的定义争论不休。
较被广泛接受的是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的定义,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1]因此,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分类也就不同。
裘克安将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物质生产成果,包括科学技术;2)生产关系,包括社会和政治制度、经济、法律和宗教制度;3)有形的精神文明产物,包括建筑、绘画、雕刻、文学和其他各种著作;4)无形的精神文明产物,把包括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价值标准等”。
[2] 由此可见,价值观是深层的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社会中人们一致接受的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是指导人们各种选择或行动目标的标准,支配和调节着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572bb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1.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处理好中美文化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增进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价值观方面: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注重个人权利和独立思考。
而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和和谐,强调群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语言方面:中文和英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文里的成语、谚语和典故等,往往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表达,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一定难度。
习俗方面:中美两国在社交礼仪、饮食习惯、节日庆祝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喜欢在饭桌上交流;而美国人则更注重隐私和独立,不轻易接受礼物。
中美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沟通难度:由于价值观、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沟通时容易产生误解和障碍,影响交流效果。
文化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产生分歧和冲突,影响双方的关系。
为了有效应对中美文化差异,以下措施值得借鉴: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语言和习俗,以便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
适应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不轻易评价和批评,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适应和接受。
中美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有效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
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适应文化差异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美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好对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探讨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减少误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美文化差异的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种文化价值观的优劣之处,最后提出建议。
中美文化差异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中美文化差异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a1a4684a7302768e9939be.png)
文化纵横中美文化差异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文/李伟摘要:中美两国文化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同,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本文在地理、历史、宗教、民族、意识形态、法制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主要文化差异进行了辨析。
同时,结合电影《刮痧》中所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冲突进行了具体讨论。
最后,提出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美文化;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一、概说中美两国文化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代表。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大国,相应地,中美两国文化也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学习汉语以及了解中国文化。
因此对中国和美国文化进行比较以及对其文化方面的主要差异进行辨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文化在地理、历史、宗教、民族、意识形态、法制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同时,结合电影《刮痧》中所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冲突进行具体讨论,探讨两种文化在进行交往时应该如何促进理解与沟通,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二、中美两国主要文化差异美国文化的起源要远远晚于中国文化,美洲大陆直到近代才被发现,其早期居民为印第安人。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美洲被欧洲发现,大批的欧洲移民来到这里,才逐渐建立起美国这样一个国家。
美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脉相承,继承了希腊的人文精神和希伯来的宗教传统。
当然,相对欧洲文化来说,美国文化也有其独特之处。
美国没有欧洲的沉重的历史包袱,早期移民来到美洲大陆,一切都是新的,因而美国文化有其新鲜的活力,而且很多制度也可以全新建立。
美国没有君主,美国的政治制度即按照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建立,注重自由、平等、法制。
美国文化的底色,即在于其清教徒精神。
早期的美国移民多为在英国受迫害的清教徒,清教主义在美国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清教徒强调个人努力以及工作伦理,这同时也适应了早期移民面对原始的美洲大陆开辟新生活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内容摘要:跨文化交际学属于社会语言学,是一个起源于美国的较新学科。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文化差异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价值观会造成双方交流的误解。
本文对这两种价值观作了探讨,并分析了产生这两种价值观的文化差异,以有利于减少和防止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美文化差异价值观
一.跨文化交际中中美价值观差异形成的原因
跨文化交流最需要克服的因素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语言和习俗,而是价值观之间的差异,那么中美两国之间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一样,在价值观的形成上也有各自的路径,值得被认真进行研究。
那么在对中美两国之间的价值观进行比拟的过程当中,认真分析这些形成因素,能够对两国之间的交流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一〕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社会最根底的单位,是由夫妻两人达成的,这既是这个社会最根本的一种关系,也是社会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
他们作为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一种,如何能够处理好两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很多夫妻在意的焦点。
而婚姻作为每一个人生命中极重大的事情,要了解中美婚姻观念的差异,就要知道中美文化当中最大的两个不同,第一便是在美国,最主流的思想是言论自由,注重个人的权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思想;而中国却不一样,我们一直以来所推崇的就是集体主义,主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依存。
第二就是美国人在心里上更喜欢冒险,有很强的进取精神和掠夺精神;但是中国人以和为贵,更中立的心态,不喜欢纷争,爱好和平。
因此从上述的区别中就可以看出来,两个国家是两种完全极端的心理。
当然这两种比拟只是一种数据上的表达,并不能说是严格的代表了中美两个国家的所有人,而比拟文化的探究,是一般的趋势,特殊的例外是难免的。
〔二〕历史因素
作为古文明的发起国,中国历史悠久,是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
而美国的建国时间短,更多的是受到欧洲历史的影响。
因此两国之间不管是历史背景还是开展历程包括地理位置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国家,彼此之间的差异太过明显:
1.伦理观的差异
中国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久远,可以说“忠孝礼仪〞几大点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标杆。
“忠〞表现在对工作的认真和努力,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孝〞,对父母有孝道,对兄弟姐妹要团结;“礼〞做到人与人之间交往有礼节、懂尊敬,方式和谐处事之道。
“仪〞,遵守礼教,在人际关系中进退适宜。
可以说这每一条、每一点都是标准,都是中国人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为人处世的要求,并且也正是这几个字维持了中国人情社会的正常运转,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美国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基督教文化当中感恩、救赎一样都是他们的信仰标签。
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义务关系,纯粹就是感情关系。
他们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在自我救赎当中获得解脱,不需要过分的纠缠于伦理关系,而是需要保持对自己的责任,保障自己的权益。
在美国亲子关系是平等的,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照顾不是为了将来子女为自己养老,只是一种纯粹的亲子关系。
因此中国人再看美国社会的时候觉得这里太过冷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太少,似乎彼此的关系都很淡薄。
或许正是因为美国社会的个人主义精神,让他们只是在生活中一味的追求自己的享乐,而无视到了其他的人。
因此美国的犯罪率也是全球居高不下的,因此每个人都只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没有舍弃精神。
而美国政府为了制约美国人,也是将法律的条文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的详尽。
2.等级观的差异
等级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于各个国家之间,在中国因为各朝代都主张尊卑有别,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严重的受到了等级观念的牵制。
尽管目前的社会开展迅速,很多的礼仪已经不那么重要,但是依然在交际潜规那么中,中国人的谦卑思想依旧严重。
下级看到上级需要主动打招呼、晚辈看到长辈的时候需要尊重,举止要文雅。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价值观作为一种人们对社会交流的存在反响,也是对于所处空间和环境的一种认识,包括了人们在个人空间、交往过程和言语表达上的一些差异均会决定中美之间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
〔一〕言语表达方面
来到中国的大学校园后,面对无数天天看到的中国学生,美国留学生们其实心里很想在这里多交上一些异国的伙伴。
一方面可以提高汉语语言水平,将学过的知识更快地运用到实际交流环境到中,这样进步的就更快。
另一方面,好奇心驱使他们想更多地了解到中
国人的想法和更多有趣的文化差异,方便他们来认识這个陌生的国家。
但想法归想法,实际效果却不佳。
甚至在一些美国人看来,与住在隔壁的中国人之间的交流都充满了变数。
而综合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表达的障碍问题。
美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种是中建立在独立自我的思维状态下,是一种自我与他人有明确界限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自我意识驱使他们能够“无视〞他人的作为,而是认为自我的事情就归自我管理和完成,他人的任何插足都是对自我的侵犯。
而过多地干预他人的事务实际上就是对这种自我空间的入侵,就是打破了自我与他人的这条界线,而这个界限之内的就是自我的隐私。
在美国人心中所谓的自我空间实际上就包含我们作为中国人可以在朋友之间互相分享的事情,一些内心的想法或情感。
这种文化差异是往往不容易处理好的,而想成为好朋友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而这种自我状态造就了美国人性格特征的另外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说话表达直接真实,大胆说出来。
而是坚决自我,对自我充满信心,在任何活动中积极表现,努力赢得大家的赏识。
〔二〕人际关系方面
许多在中国的美国人大多都希望能够交往更多的中国朋友,也希望与中国人愉快相处。
但实际上又是另一番景象,真正交到的好朋友是个位数。
有学者说过,“知己〞这个概念在美国极少存在,而美国友谊是非常“浅薄的〞,因为人们喜欢把认识过的陌生人都叫做“朋友〞,而又会很快忘记去马上认识遇见的下一个人。
不同文化圏下的人们如何进行相处适应,这是以下需要展开的讨论。
实际上中美两国在对于朋友的差异,也是一种文化差异的具体表达,是突出美国人强调自我意识的中心地位的文化意识形态。
一般的美国学生在成人之后就不再受父母的约束,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所有事情了。
这使得较早独立的美国青年在大多数时候喜欢自我管理一切私事,特别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喜欢充当自我英雄主义,不到最后关头是绝对不会寻求任何人的帮助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会操心,过多地寻求别人的帮助被美国人是为没有能力的人,无法在将来事业上成功的人,因为解决麻烦的小事就能反映出一个人是否是可以时刻想出解决方法克服困难的人,而一切细节决定了事情的成败,决定了成功的因素。
另一方面,美国人非常重视自我的私人空间,讨厌他人破坏这个小空间,而是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定的界限。
即使是朋友之间,尊重独立自由和自我隐私也是客观存在的,而追其根源就是所谓的“个人主义〞,以下接着从中美两国在语言表达相关的差异上来反映这一事实。
〔三〕公共礼仪方面
许多在中国留学的美国留学生也觉得,尽管一些中国的买卖商家为了赚钱,会极其友好地对待外国留学生,向他们详细地介绍所有商品,解释他们的问题。
但普遍缺乏良好的效劳质量。
喜欢想尽方法来赚得实际利益,从而无视一些效劳细节,甚至在有的时候无视根本的礼貌用语。
美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也多数都是外卖或者外出吃饭,那么在遇到效劳不周到或者效劳特别差劲的效劳员时会让他们无法感受到公共效劳的贴心,因此会对我国在公共效劳上有诸多的意见,觉得中国尽管是礼仪之邦,但是公共效劳方面我们落后世界太多,因此很多的留学生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中国的效劳员普遍缺乏公德,没有应该具备的效劳热情和耐心程度,倾向于无视顾客的感受。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专属的文化,都有各自的优势。
那么在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下的人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文化的差异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纵然有巨大的差异会引发各种障碍,但是也对于我们研究跨文化的价值观比拟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很多这方面的学者都认为,既然中美方在文化差異上的不同已经是事实了,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社会越来越交融的过程中,让文化也进行一次交汇,彼此之间可以进行碰撞,进行了解。
注释
[1]姚文清.中西建议礼貌策略选择的文化因素分析——以中英文影视对白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22,〔3〕.
[2]侯畅.从《喜宴》看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7〕:185-186.
〔作者介绍:刘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硕士,讲师,从事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