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27省道两侧景观设计说明
关于省道(S202)新沙洲至小寄山公路的改建设计浅析
![关于省道(S202)新沙洲至小寄山公路的改建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60542d376baf1ffc4fadc7.png)
关于省道(S202)新沙洲至小寄山公路的改建设计浅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省道改建设计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自己对省道(S202)新沙洲至小寄山公路改建设计新构思和看法。
关键字:项目概况、设计要点、意义省道是各省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动脉和纽带,是各省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流量的增加( 特别是小汽车数量的增加) 、汽车车型和轴载的变化,以及原有省道使用年限的增加,早期建设的省道已严重破损,不适应各省的发展要求。
因此省道的改造已成为各省发展的重点。
1.项目概况省道(S202)新沙洲至小寄山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位于岳阳市君山区与华容县境内,路线全长30.601km。
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的设计标准,设计速度均采用60km/h;路面结构概况为:17CM,级配碎石、低基层20CM、5.5%水泥稳定砂砾基础、30CM水泥砼路面、路基宽度为12m、路面宽度9m、水泥混凝土面板(弯拉强度不小于5.0mpa)、桥梁全宽12m。
2. 省道改建设计要点2.1 省道改建设计的思路和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S202的改建工程控制因素多,平、纵、横设计各方面均受到较大牵制,需灵活运用技术指标,不能刻意追求技术指标的“大、宽、长”,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线形标准,力求达到经济性和功能性的统一。
(2)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省道一般兼有交通功能及商业生活服务功能,道路设计不仅要重视车辆的行驶感受,而且要重视非机动车、行人及周边商店企业等使用者的感受。
(3)坚持功能与景观并重的设计理念省道改建的目的一方面是改善交通,另一方面是改造城市环境,良好的道路景观对城市形象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4)坚持经济合理的设计思路省道路改建工程的资金渠道一般为政府财政拨款,对工程费用非常敏感,因此要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减少浪费,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2.2设计依据省道改建设计技术标准的选择,主要根据公路网的规划、项目的任务、功能和地位、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通量预测结果等因素,按照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的要求来确定。
S227省道两侧景观设计说明
![S227省道两侧景观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97e9f090740be1e650e9a8e.png)
设计说明书一、概况(一)项目背景S227省道(相城区段)作为贯穿相城南北的城市快速路,南至姑苏区、北至常熟,具有独特的交通、经济及战略意义。
去年施工完成的S227省道京沪高铁快速路工程(南起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京沪高铁)将S227(相城区城区段)打造成了一条南联京沪高速、苏州工业园区,北接京沪高铁、高铁新城,东达苏嘉杭高速,沟通相城城区东西向各主干道的城市快速路,对提升相城的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地分析:(1)地理位置:南起S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高铁新城南天成路,西侧绿地控制宽度约50米,东侧约100米,改造长度约7.2公里,提升改造范围约99.73公顷。
同时包括沿线的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广场。
(2)基地现状基地现状植被、湿地、草坡等保护相对较好,生态环境依旧保留着较多自然因素。
白荡湖水面开敞,具有良好的滨水绿地开发条件。
规划应注重对现有基地可利用元素的开发和保护,建设具有场地特质的景观。
基地范围内地形由北向南地势相对平坦,有大片鱼塘。
(3)交通联系S227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无隔离带,存在安全隐患。
人行天桥数量较少,道路东西两侧到达不便。
(4)现状用地性质现状用地主要以渔业用地、绿地为主。
由于紧邻位阳澄湖,用地又近水,因此部分居民选择在此养殖渔业为生,围湖、围河养殖情况较为普遍。
(5)植被由于未经完全开发,规划区植被覆盖大多呈自然状态。
河流鱼塘与植被的天然肌理交错,体现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
由于基地内鱼塘较多,天然植物群落分布较少,鱼塘周边的水岸生长了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如水葱、芦苇、狗尾草、旱柳、构树、意杨等。
(6)现状市政管线目前有高压电力线横穿白荡湖区域,对规划绿地的视线、安全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上位规划高压线将搬迁或地埋。
(7)基地在本次规划中的位置、条件及用地关系基地东侧有大面积的天然的滨水绿地,这里得天独厚的水系是滨水绿地的基本条件,便捷的交通联系是保证居民及游客可达性的重要因素,现状的用地性质保障了开发动迁的较低成本和土壤的易植性,丰富的岸线变化为此绿地营造不同功能的景观创造了有利条件。
构建生态-文化-景观-旅游四位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构建生态-文化-景观-旅游四位一体的风景名胜区](https://img.taocdn.com/s3/m/45a84516fc4ffe473368abc8.png)
构建生态\文化\景观\旅游四位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沂山风景区规划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将“生态、文化、旅游、景观”四位一体的规划理念运用到该风景区的规划中,介绍了该风景区的规划特点,对协调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风景区综合价值的实现以及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化;景观;旅游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various problems facing in the yishan scenic area planning process, introduced the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enic area, discus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ordination scenic area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scenic area comprehensive value realization and scenic area achiev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way.key words: ecology; culture; landscape; tourism中图分类号:k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项目背景宏观政策背景2011年是“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推动文化与旅游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
本项目的规划主题就是抓住历史契机,宣传推广临朐当地人文、资源精华,展示丰富的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等旅游资源,顺应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为游客打造一个体验“生态、文化、旅游、景观”的平台,切身感受临朐旅游发展的新成果。
省道217216线理塘至稻城亚丁段改建公路的旅游景观设计
![省道217216线理塘至稻城亚丁段改建公路的旅游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c9b0d0bceb19e8b8f6ba73.png)
龙源期刊网
省道217\216线理塘至稻城亚丁段改建公路的旅游景观设计
作者:宋川陈建华
来源:《绿色科技》2012年第03期
摘要:以省道217、216线理塘至稻城亚丁改建公路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当地的地形地貌、民风民情,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公路沿线的景观设计中确立了“美化、彩化、文化、神化”的设计新思维,同时改进了该路段的景观现状,为其他公路景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民族特色;自然景色;理亚路;景观;彩化
作者简介:宋川(1985—),男,重庆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
中图分类号:
TU9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洪湖0227景观提升方案
![洪湖0227景观提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15a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c.png)
1. 引言洪湖是湖北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洪湖的景观质量逐渐下降,亟需进行景观提升。
本文将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旨在通过改善洪湖的景观,提升其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
2. 景观规划与设计2.1 景观分析在进行景观提升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景观分析。
对洪湖的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情况。
通过景观分析,可以明确洪湖当前的问题和潜在的机会,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2 规划目标根据景观分析的结果,明确洪湖的规划目标。
例如,提高景观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振兴旅游业等。
规划目标应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3 景观设计方案基于景观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案。
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水域提升:洪湖以水域为主要特色,可以进行水域的整治和提升工作。
清理湖泊中的污染源,增加湖泊水质的净化设施。
另外,可以在湖边建设公园、步道等配套设施,方便游客观赏湖景。
•绿化景观:增加洪湖周边的绿化覆盖,改善景观质量。
可以在湖边种植各种湿地植物和花卉,提升湖区的生态环境。
另外,可以在湖边栽植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树木,打造独特的景观。
•文化遗产保护:洪湖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加强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可以修复古建筑、整治古道等,将这些文化遗产与景观提升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交通便利: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改善洪湖的交通状况。
可以修建道路、增加停车场等,方便游客前往洪湖。
同时,可以引入公共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交通选择。
3. 实施方案3.1 资金筹集景观提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需要制定资金筹集方案。
可以考虑政府投资、企业赞助、旅游收入等多种途径。
同时,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模式。
3.2 政策支持景观提升涉及到土地使用、环保、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道路景观风貌设计内容
![道路景观风貌设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17a8d7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7.png)
道路景观风貌设计内容道路景观风貌设计可太有趣啦!这就像是给道路穿上漂亮的衣服,让它成为城市里独特的风景线。
一、道路景观风貌设计的基础元素。
咱先来说说植物。
植物就像是道路景观的头发,各种各样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可好看了。
比如高大的杨树,它们就像一个个挺拔的卫士,站在道路两旁,夏天的时候,那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给路过的人一片清凉。
还有那开花的树,像樱花树、桃花树,一到花期,满树的花朵就像粉色或者白色的云霞,美极了。
花花草草也不能少呀,像矮牵牛、三色堇这些小花,五颜六色的,在路边一丛丛地开着,就像给道路戴上了彩色的花环。
再说道路本身。
道路的材质、颜色和纹理都很重要呢。
如果是那种古朴的石板路,走在上面就感觉特别有历史感和文艺气息。
要是柏油路呢,平坦又宽阔,适合车辆快速行驶。
而且呀,道路上的标识线也能成为一种景观元素,画得清晰又整齐的标识线,就像道路的纹身一样,让道路看起来更有秩序。
二、考虑人的需求。
道路景观风貌设计可是为人服务的呀。
我们得给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空间。
比如说在路边设置一些长椅,让走累了的人能坐下来休息。
长椅的设计可以很有趣哦,有的可以像弯弯的月牙,有的可以像可爱的小动物形状。
还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晚上的时候,那些路灯亮起来,就像星星落在了道路上,既照亮了行人的路,又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对于骑自行车的人来说,要有专门的自行车道。
这个车道要安全又宽敞,不能让自行车和汽车挤在一起。
而且在自行车道旁边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小装饰,像彩色的风车,自行车骑过去的时候,风车呼呼地转,多好玩呀。
三、融入当地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一定要在道路景观风貌设计里体现出来。
如果是在有古老文化的城市,像西安,那道路景观里就可以加入一些古代的元素。
比如在路边设置一些仿古的雕塑,像兵马俑的小雕塑,或者是古代诗人的雕像,旁边再配上他们写的诗句。
要是在海边的城市呢,那就可以有很多海洋元素。
像贝壳形状的垃圾桶,还有以海洋生物为主题的壁画,让人一看到就知道这是个充满海洋气息的地方。
“美丽公路”S207(任高段)设计方案
![“美丽公路”S207(任高段)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974e62eff9aef8951e0601.png)
鹿邑美丽公路(S207任高段)规划设计方案为打造地域特色美丽公路,提升公路整体水平,满足群众道路需求,适应出行方式转变,应对休闲旅游趋势,服务美丽乡村、构建品质交通,制订本方案。
一、项目概况S207公路(省道郑留线)任集-高口段全长12.3公里,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路拱采用双向坡,坡度为2%,路肩坡度为3%。
该段设计标准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
项目南始惠济河高口桥北,向北经马铺镇至宋河镇陈楼行政村任集自然村,于S326公路相交处结束。
全线共穿越村庄6个,全线有大桥1座、中桥1座,小桥5座,涵洞6道。
二、指导思想美丽公路旨在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后对公路品质的更高需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由人、车、路和环境组成的复合型公路交通系统。
其建设规划要综合考虑公路与文化、生态等因素的结合,在保证生态性、安全性、功能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地方特色植入其中,赋予公路独特的灵魂,使其成为鹿邑美丽乡村中亮丽的风景线。
三、建设目标以S207公路(任高段)为样板,积极探索“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鹿邑首条特色示范美丽公路,推动全域美丽公路建设。
打造安全畅通的品质之路:安全与畅通是公路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也是建设美丽公路的基础。
打造因路制宜的自然之路:重视路内环境建设,保持自然完整性,因地制宜,崇尚自然,使公路与环境和谐共融。
打造特色彰显的景观之路:路随景出、景由路生、景路相依,凸显工匠精神,融汇人文情怀,构建景观长廊。
四、设计原则(一)突出本土特色的文化性。
提取鹿邑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公路景观规划中,充分展现鹿邑的独特文化底蕴,即:依据千年古县独特的城市文脉,打造鹿邑文化北走廊,如在两侧设计以鹿邑四大文化名片为内容的特色界牌、路标、公交站等。
依据沿线乡村不同文化,打造区块特色景观,如利用沿线乡镇特色农业,在公路两侧种植发展牡丹、辣椒、菊花、大棚蔬菜等具有观赏性的高效种植产业;利用元火观老工业遗址,打造酒文化特色村落(街)等。
省道绿化项目实施方案
![省道绿化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d5f6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8.png)
省道绿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省道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交通建设和维护,省道两旁的绿化工作相对滞后,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改善省道沿线的环境,提升道路景观品质,需要开展省道绿化项目。
二、项目目标1.改善省道沿线环境,提升景观品质。
2.增加绿化植被,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3.提升道路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4.增强市民对省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项目内容1.确定绿化区域:对省道沿线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绿化区域范围。
2.制定绿化方案:根据绿化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绿化方案,包括植被种植、景观设计等内容。
3.实施绿化工程: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按照绿化方案进行实施,确保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
4.养护管理:完成绿化工程后,进行养护管理工作,确保绿化植被的健康生长和景观品质的持续改善。
四、项目实施步骤1.勘察评估:对省道沿线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绿化区域范围和可行性。
2.方案制定:根据勘察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绿化方案,包括植被种植、景观设计和工程施工方案。
3.工程施工: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按照绿化方案进行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养护管理:完成工程施工后,进行养护管理工作,包括植被养护、景观维护等内容,确保绿化效果的持续改善。
五、项目保障1.资金保障:确保项目所需资金的到位,包括绿化工程的施工费用和后期养护管理费用。
2.人力保障: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勘察评估、绿化方案制定和工程施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技术保障:引入先进的绿化技术和设备,提高绿化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4.监督保障:建立监督机制,对绿化工程的实施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六、项目效果1.改善环境:通过绿化工程,提升省道沿线的景观品质,改善周边环境。
2.净化空气:增加绿化植被,有助于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3.提升安全:美化道路景观,增加绿化隔离带,提升道路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国道两侧整饰工程概况
![国道两侧整饰工程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b117cb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2.png)
国道两侧整饰工程概况一、背景国道是连接各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对于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改善国道两侧环境,提升路网整体品质,开展国道两侧整饰工程势在必行。
二、整饰工程范围国道两侧整饰工程主要包括道路绿化、景观灯光、立面装饰等方面。
通过在国道两侧进行绿化、美化装饰,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1. 道路绿化在国道两侧种植各类绿化植物,包括树木、花草等,打造绿化带,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
同时,规划合理的绿化设计,使绿化植物在不同季节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景致。
2. 景观灯光设计合理的景观灯光布局,夜间照明效果良好,增强了国道两侧的夜间景观,提升了城市夜晚的氛围。
通过灯光的巧妙运用,营造出独特的城市夜景。
3. 立面装饰在国道两侧建筑立面进行装饰设计,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使整个城市更具现代感和文化气息。
立面装饰既可以体现民族特色,也可以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
三、工程进展目前,国道两侧整饰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工程进展顺利。
1. 规划设计阶段在整饰工程规划设计阶段,专业团队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如环境条件、交通流量、市民需求等,制定了合理的整体方案。
方案除了满足功能性需求外,还注重美观、实用性及可持续性。
2. 施工管理阶段为了确保整饰工程的顺利实施,严格管理施工过程,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注重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四、工程效果国道两侧整饰工程的实施将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 提升城市形象整饰工程将使国道两侧绿意盎然,景观优美,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过往路人及车辆都能感受到城市的美丽和宜居性,增强城市吸引力。
2. 改善市民出行体验整饰工程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会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沿途美景令人心情愉悦,同时提升了道路周边的交通安全感。
五、未来展望国道两侧整饰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项目,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工程设计,提高工程质量,落实好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效果显现。
327省道绿化提升设计项目一期工程
![327省道绿化提升设计项目一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7eb0c3fab069dc5022014c.png)
省道(大东至石湖段)绿化提升设计项目一期工程
预算编制说明
一、工程简况:
本项目位于淮安市涟水县。
二、工程预算编制依据:
、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省道(大东至石湖段)绿化提升设计项目一期工程》施工图;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江苏省仿古建筑与园林工程计价表》();
、《江苏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
、《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年)营改增后;
、主材价格按照《淮安市信息价》(年第期)及《淮安市园林苗木专刊》(年第期)计入,信息指导价格中没有的材料采用市场调查确定。
三、其他说明:
、绿化苗木按照二级养护,养护期二年;
、、未尽事宜详见工程施工图。
四、本工程现场文明施工费、规费、税金规定如下:
五、本工程预算中管理费、利润按园林工程一类工程计算。
景观道路设计说明景观道路设计说明
![景观道路设计说明景观道路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f9bb66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5.png)
景观道路设计说明景观道路设计说明5.2景观道路工程道路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保障交通畅通,而公园内道路基本功能不仅仅是保障园区内交通畅通,更要与公园内部的整体景观风格相结合,带领游人到达园区内各个景点,同时(略)、组织空间序、展示价值景观和提供游人散步、运动等活动场所的功能.现代公园道路的设计不应仅停留在满足上述基本功能,更应该从视觉角度注(略)景观设计。
本工程建设道路2条,为连接生态湿地公园核心景区和东入口的观光大道,道路全长220米,宽19米,地面花岗岩铺装面积4180平方米地面琉璃景观铺装148平方米,景观石柱34座、照明灯240盏,均为新建。
5.2.1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0-95);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6、《城市道路照明计标准》(CJJ45-2006)5.2.2设计原则⑴、根据道路规划,和现状条件,结合区域用地性质,以较高的起点确定建设标准。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逐步完善,从实际出发,按需要与可能充分发挥,提高城市发展中的可持续性。
⑵、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在满足工程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填挖方量。
⑶、合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5.2.3技术标准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中的规定,道路采用如下标准⑴、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I级;⑵、设计车速:20Km/h;⑶、荷载标准:双轮组单轴载BZZ-100;⑷、停车视距(m):支路≥30;⑸、路面结构:花岗岩铺装路面;⑹、最大纵坡:1.0%⑺、最小纵坡0.3%⑻、土基回弹模量:E≥30MPa;⑼、设计年限:20年;5.2.4道路平面、纵断面道路平面走向依据规划路网走向不变。
纵断设计充分考虑区内现有地形条件,根据道路竖向规划,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填挖方量。
路侧慢行景观方案
![路侧慢行景观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9dc3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e.png)
路侧慢行景观方案概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道路日益拥堵,行车速度加快,而步行者、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却备受忽视。
因此,在城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步行者和骑行者的需求,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路侧慢行景观。
本文将介绍一些路侧慢行景观方案。
方案一:绿化带在马路两旁设置绿化带,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污染,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也可以为步行者和骑行者提供更为舒适的行走环境。
在绿化带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会为路边的空气和景观增添不少生机。
方案二:自行车道自行车道是为自行车骑行者在城市中提供更为安全的骑行通道,同时也给步行者和驾车者提供了更好的提示作用。
在自行车道的两旁可以设置一些轻松的休息区,让人们在悠闲的环境中停留一会儿。
方案三:减速带在市区内设置减速带,可以使车辆减速走行,从而减少混乱的车流,提高路面风貌。
同时,减速带也能够减轻行人和骑行者在路面上的风险。
在减速带的两侧也可以设计一些花坛或者景观,为过路人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方案四:座椅和路灯配备一些座椅和路灯也是提高人类出行环境的重要方案之一。
在座椅的设立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使用让人舒适温馨的材料,让人们在玩赏景色时更加悠闲舒适。
而在路灯的设计中可以考虑到能源的节省,以及灯光的美化效果,从而提高人们在夜晚的行走体验。
方案五:彩色路面彩色路面的设置能够让人们在行走和骑行的同时,作为一种新奇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可以带动周边景观的提升。
彩色路面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到道路美化、LED照明等因素,做到既能够保障行人、骑行者和驾车者的安全性,又能够提高美观程度。
结论以上5个方案都可以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互相结合,相互补充,从而提高市民的出行质量和幸福指数。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各自方案所带来的成本和工程量,综合考虑之后最好的路侧慢行景观方案才能得以实现。
景观道路设计理念
![景观道路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ef07a3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5.png)
景观道路设计理念景观道路设计是为了在城市中创造美丽、舒适和具有人文关怀的道路环境而进行的设计。
其理念是将道路视为城市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并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的通行线路,而是能够提供行人和司机们良好体验的公共空间。
首先,景观道路设计要注重环境保护。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道路周边的环境因素,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完整。
如在道路两侧保留绿化带,种植适宜的树木和花草,既能提供清新的空气,又能美化环境。
同时,在道路旁设置雨水花园等景观设施,可以收集和净化道路上的雨水,起到雨水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其次,景观道路设计要注重的是人性化的设计。
在道路的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行人的需求,为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
例如,合理设置人行道、过街设施和人行隧道等,确保行人的安全和便利。
此外,还可以在道路两侧设置休息座椅、公共艺术品和景观灯光等设施,为行人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提升道路的人文氛围。
此外,景观道路设计还要注意交通管理的合理布局。
道路应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宽度等因素,合理设置车道和人行道,确保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同时,可以采用人行天桥、立体交叉口、出入口分离等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网络,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景观道路设计还应注重文化和历史的考量。
不同城市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可以通过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历史传承,给道路增添一份独特的风貌和灵魂。
例如,在道路两侧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雕塑和标志性的景点,让行人和司机们在行驶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
综上所述,景观道路设计的理念是在创建美丽、舒适和人性化的道路环境的基础上,注重环境保护和交通管理,融入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宜居和宜行的空间。
这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还能够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因此,景观道路设计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道路景观方案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c5bebe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b.png)
道路景观方案设计说明导语:道路景观设计是为了使城市更美观。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来的关于道路景观方案设计说明,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更加了解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景观方案设计说明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1.工程概况2.气象概况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温度:年平均气温在℃,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
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
年日照总时数为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日照:年日照小时辐射总量为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
4.区域内水资源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度级西安经济技术开辟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将在3~5年内建成产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宏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产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配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总体规划,及土壤、气候、地质条件。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工钱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适用地规划及近况提出布局公道,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省道绿化方案
![省道绿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00e8f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7.png)
省道绿化设计初步方案根据“四季有绿、花草点缀、层次有序”的建设要求,项目化管理,路边前10米工程化施工,后20米通过招商引资,以土地换绿化,苗圃式造林,努力将XX省道打造成较高质量的绿色通道。
一、两侧绿色通道绿化现结合路道两侧的地形地貌,提出如下绿化设计方案:1、全长15.17km,用双向四车道断面形式,路基宽度26米,征地宽度100米(交运局提供数据)。
可绿化地段单侧平均30米,总面积910200平方米(1365亩)。
按照“规则式”绿化原则进行设计,前10米栽前景树种,工程化施工;后20米苗圃式绿化,全部栽植乔木树种,实行块状重复栽植,由承包方栽植养护管理,承包期限15年,承包期结束按株行距4米*4米的密度保留一定树木。
2、苗木品种①10米宽前景绿化树种:桂花、海棠、樱花、刚竹、红叶桃、二乔玉兰、巨紫荆、紫薇、夹竹桃、腊梅、桂花、木槿及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球类(色块);地被植物:麦冬、鸢尾、黄花萱草、紫花地丁等。
②20米宽苗圃式绿化建议树种:三杉、栾树、喜树、朴树、榉树、香樟、重阳木、银杏、雪松、二乔玉兰、巨紫荆、垂柳等。
3、苗木规格10米前景绿化,栽3排乔木树、独杆和丛状观赏树种,其中:乔木树胸径6厘米、独杆树胸径4厘米以上、丛状树地径3厘米以上,球类蓬径80厘米以上;20米苗圃乔木树种胸径4厘米以上,林下套栽小苗。
4、栽植密度前景绿化按设计密度;苗圃绿化树种株行距2m×2m,承包到期后按4m×4m保留原栽树木。
5、栽植方式10 m宽绿化带50 m一个模式,共设计2种模式,100米一个重复。
20 m宽苗圃200 m长栽植一个品种,每200 m一个重复。
6、收益方式承包方得到林下套栽的全部收益、75%的育苗地段乔木;政府不用投资后20米苗木费用,到期得25%的乔木和基本的绿化效果。
二、节点绿化在主要路道交叉口设计绿化景点,黄桥镇2个节点,分别是与XX交叉口节点和与XX交叉口节点;XX镇与XX线交叉口1个节点。
省道初步设计说明资料
![省道初步设计说明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2329032ed630b1c59eeb5fc.png)
一、概述202省道是安徽省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干线公路,北起宿州市萧县境内,途经淮北市、濉溪县、涡阳县、阜阳市、阜南县等多座城市,至阜南地理城镇南洪河桥入河南境,是沿线城市、乡镇交通出行的重要载体,在省、市、县各级路网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本项目是202省道阜阳市颍泉路段,北起与2010年颍泉段大修工程终点相接处(K180+000),南接阜阳市涡阳路(K191+618),是宁洛高速接线和阜阳市重要的出口公路。
长期以来,202省道一直是安徽省一条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干线公路,承担着主要的过境交通量,并发挥着集散公路的作用。
202省道运营数十年来,由于交通量的成倍增长,重车、超重车的超常行驶,尽管每年都进行中修养护,各路段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情况,路面断板、破碎、错台、沉陷等病害较为严重,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性能,根据检测报告显示,该路段断板率评定等级为次。
目前,由于交通量激增,过境交通和城市交通混合,道路路面损坏严重等原因,道路服务水平较低,实际通行速度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公路快速通道的功能。
这种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安徽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也不能满足地方人民加快致富的愿望。
本项目的实施,为阜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皖北乃至整个安徽省经济建设中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任务依据202省道颍泉段路面改善工程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要求,由业主(阜阳市公路管理局)组织勘察设计招标,我院中标获得项目勘察设计任务。
根据中标通知书、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进行本项目设计。
(二)技术标准根据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意见,本项目建设采用如下标准:1.公路等级:维持原设计等级(接近一级公路标准)。
2.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3.路基、路面:(1)、K180+000~K182+829段为分离式路基,路面宽10.5m(0.5m左侧路缘带+2×3.75m行车道+2.5m硬路肩),土路肩宽1.5m,路基全宽13.5m。
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
![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e977c768bd63186bdebbc03.png)
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娄烦公路管理段国省道公路文明路建设实施方案一、方案实施的前提条件1、路面平整、无病害。
一条路如果路面有病害,就如同在破衣服上绣花,无论如何也上不了档次;同时一条路如平整度不好,车在路上行,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美和舒适。
2、路基宽度达标(至少一公里内宽度无大的变化),边坡坡度要符合要求。
如果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不达标,再搞绿化、再美化,也难以出效果。
3、过村镇路段无脏、乱、差,违章建筑基本处理完毕。
一条路上如存在一至两处脏、乱、差,即使其他路段都很好,也难以给人留下好的印像,给人留下的肯定是脏、乱差的地方。
4、沿线设施、安保工程齐全、达标。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必须要保证安全,同时达到舒适的目标,再美的公路如行车不安全也是不行的。
二、公路标准化实施方案(一)绿化、美化实施前应首先进行标准化建设1、路面行车道线、路缘石线、路肩外缘线应常年保持清晰。
这三条线基本勾勒出路基路面的轮廓,主要用于体现公路这一线形构造物的流畅美。
可以认为公路轮廓线形的流畅是公路绿化、美化建设的前提。
路面行车道线主要是通过划设路面标线来实现;路缘石线可以通过划设标线或路缘石刷白来实现,但一定要整齐划一;路肩外缘线主要是指路基边坡坡顶处,需要通过人工整理路基土方后,形成清晰的路基轮廓。
2、对沿线接入国省道的支线进行标准化建设。
(1)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一般接入道按不小于30m长的路面进行铺装硬化;对等外路按5至10m长的路面进行铺装硬化。
(2)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平面交叉道的视距进行治理,对有碍视线的树木、建筑物等进行清除。
(3)根据《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第5.4.3条的要求,设置道口标注。
一般情况下,对宽度在5m以下的接入道,在接入道两侧各设一根道口标注;对宽度在5 —7m之间的接入道,在接入道两侧各设两根道口标注;对7m以上的接入道应设置指路或平面交叉标志,如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接入道两侧各设两根道口标注。
S227道口施工组织设计
![S227道口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0ba082680203d8ce2f24f2.png)
第1章苏州高铁新城西公田路东延(澄阳路~聚金路)工程S227平交道口施工组织设计宁波市市政设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苏州高铁新城西公田路东延(澄阳路~聚金路)工程一标段项目部2013年9月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则 (1)三、编制范围 (1)第2章工程概况与特点 (1)一、工程概况 (1)二、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第3章施工总体部署及组织管理体系 (2)一、施工组织机构 (2)1. 项目经理部设置及组成 (2)2. 各施工队组成 (2)3. 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安排 (2)二、施工总体部署 (4)1. 施工准备 (4)2. 物资准备 (4)3. 技术准备 (4)第4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5)一、施工测量 (5)1. 施工测量依据 (5)2. 测量仪器选择 (5)3.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5)4. 平面位置控制 (5)二、道路工程 (6)1. 路面结构 (6)2. 路基处理 (7)3.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11)4. 沥青混凝土路面 (15)第5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0)一、目标工期 (20)二、施工步骤 (20)三、进度保证措施 (20)1. 组织措施 (20)2. 从进度编制执行上保证工期完成 (21)3.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工期完成 (21)4. 其它保证工期的措施 (21)第6章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21)一、质量目标 (21)二、质量保证体系 (21)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有效运行 (22)2. 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体系 (22)3.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22)4.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2)5.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23)6.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网络 (23)三、质量体系要素职责分配 (26)四、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26)1. 组织措施 (26)2. 管理措施 (27)3. 制度措施 (28)第7章季节性施工方案 28 冬季施工 (28)第8章工期保证措施 (29)一、工期组织管理措施 (29)1. 工期组织管理 (29)2. 节假日保证工期的措施 (30)二、合理加快进度缩短工期措施 (32)第9章安全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33)一、保证安全生产措施 (33)1. 安全方针及安全目标 (33)2. 安全保证措施 (33)二、文明施工措施 (37)2、文明施工措施 (37)第10章环境保护 (38)1、环境管理体系 (38)2、贯彻环保法规 (38)3、加强环保教育,强化环保管理 (38)4、环境保护措施 (38)第11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39)第12章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 (40)一、与业主的协调配合 (40)二、与监理单位的协调配合 (41)三、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 (41)四、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 (41)第1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苏州高铁新城西公田路工程S227开设平交道口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书一、概况(一)项目背景S227省道(相城区段)作为贯穿相城南北的城市快速路,南至姑苏区、北至常熟,具有独特的交通、经济及战略意义。
去年施工完成的S227省道京沪高铁快速路工程(南起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京沪高铁)将S227(相城区城区段)打造成了一条南联京沪高速、苏州工业园区,北接京沪高铁、高铁新城,东达苏嘉杭高速,沟通相城城区东西向各主干道的城市快速路,对提升相城的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地分析:(1)地理位置:南起S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高铁新城南天成路,西侧绿地控制宽度约50米,东侧约100米,改造长度约7.2公里,提升改造范围约99.73公顷。
同时包括沿线的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广场。
(2)基地现状基地现状植被、湿地、草坡等保护相对较好,生态环境依旧保留着较多自然因素。
白荡湖水面开敞,具有良好的滨水绿地开发条件。
规划应注重对现有基地可利用元素的开发和保护,建设具有场地特质的景观。
基地范围内地形由北向南地势相对平坦,有大片鱼塘。
(3)交通联系S227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无隔离带,存在安全隐患。
人行天桥数量较少,道路东西两侧到达不便。
(4)现状用地性质现状用地主要以渔业用地、绿地为主。
由于紧邻位阳澄湖,用地又近水,因此部分居民选择在此养殖渔业为生,围湖、围河养殖情况较为普遍。
(5)植被由于未经完全开发,规划区植被覆盖大多呈自然状态。
河流鱼塘与植被的天然肌理交错,体现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
由于基地内鱼塘较多,天然植物群落分布较少,鱼塘周边的水岸生长了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如水葱、芦苇、狗尾草、旱柳、构树、意杨等。
(6)现状市政管线目前有高压电力线横穿白荡湖区域,对规划绿地的视线、安全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上位规划高压线将搬迁或地埋。
(7)基地在本次规划中的位置、条件及用地关系基地东侧有大面积的天然的滨水绿地,这里得天独厚的水系是滨水绿地的基本条件,便捷的交通联系是保证居民及游客可达性的重要因素,现状的用地性质保障了开发动迁的较低成本和土壤的易植性,丰富的岸线变化为此绿地营造不同功能的景观创造了有利条件。
针对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为满足区域、背景、年龄的人的活动需求,规划考虑建设一座休闲活动、门户展示、生态湿地为一体的综合生态绿地。
二、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5.《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6.《城市园绿化条例》三、规划原则:我们的规划将充分运用以下几大规划原则,将其体现在我们的规划方案之中。
(1)有机性原则以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对于该区的规划设计要求为依据,使该区规划设计既满足有关单位的开发意向,又符合更高层次的规划要求,成为城市有机的组成部分并与周边地区相协调。
(2)生态性原则该规划除了考虑到为人提供户外观赏、游憩、交流等功能外,还注意考虑了对基地原有生态状况的继承和改良,强调了可行性和适应性,以期促进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在满足功能和景观的前提下使设计自然和谐,且融合道家所崇尚的“天人合一”思想。
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塑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景观,同时兼顾到区域本身内部的能量与生态循环,减少土石方量,充分利用水资源,营造滨水空间与亲水小环境,这是生态原则的本质体现。
(3)以人为本原则在规划中体现以人为本,主要是强调人的主人翁地位。
在景观设计、各种服务设施的配置以及建设过程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种种生理和心理需求,为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休憩、交往、娱乐的城市空间。
所有城市开放空间都是有形的物质空间,是由若干个小空间组成的空间组合体,其空间尺度的人性化直接关系到空间的品质和氛围的形成。
该设计从宏观角度考虑了开放空间的形态特征和整体的意象以及处在整个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从中观上的,考虑了构成空间组合体的若干小空间为人所使用的感官要求,是局部的人性尺度标准;从微观上的,研究了构成空间各元素的细部尺寸,因此创造出适宜的空间尺度。
(4)体现场所精神城市开放空间的人性化,既要有利于生存,又能满足人的感官需求,还要注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并使之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地域的特征是创造场所精神的重要源泉。
规划中深入地研究了相城当地的人文历史,充分利用自然特征,创造出具有相城区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
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为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容易引起人的共鸣,产生文化认同感,同时城市还要向前发展,景观设计在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生态的同时应融入现代生活的新功能、新要求,形成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风貌,使城市景观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5)景观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资源变异性和复杂性的量度,包括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两方面。
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同时也使得景观更具有丰富的个体特性。
(6)自然景观优先原则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创造既服务于人,又与自然环境相融洽的最佳场所。
四、规划设计理念(一)生态理念生态是环境景观设计永远的主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生态环境。
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实现向自然适度索取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
为了体现此绿地生态、健康、绿色的主题,规划中积极利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设施、雨水收集处理,并积极采用垂直绿化以及湿地净化示范,向居民和游人展示清洁、高效的生态示范效果。
通过合理的生态系统设计,缓和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处理好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建立符合多样性要求的公共绿地系统,将S227省道打造成为一条生态景观大道。
(二)会呼吸的慢行系统(1)关于慢行系统慢行系统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人行步道、自行车道、人行天桥等内容,慢行系统分为交通性慢行系统和非交通性慢行系统,交通性慢行系统主要是解决步行、自行车及电瓶车等交通方式的交通组织和交通安全问题,非交通性慢行系统则是以提供散步功能为主要目的。
针对目前城市居民对散步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措施强化非交通性慢行系统,结合原有交通性慢行系统,在空间用地上与城市开敞公共空间主要是绿地系统进行整合,使其更能提供舒适的散步条件和环境,从而形成节点成熟、体系完整的绿色慢性系统,塑造新的能散步的城市。
(2)绿色慢行系统绿色慢行体系:通过慢行交通系统将整个绿地内部的节点联系起来,在整个形成生物生态廊道,让小鸟、松鼠等小动物回到城市,在城市中融入大自然的元素,软化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的形象,让城市内部保持生态活力,同时也实现生态保护、减灾、游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使得小松鼠、鸟类在市民、游客中嬉戏穿行,和谐共存。
(3)绿色自行车系统为方便市民,绿色自行车游览系统完全融入城市慢行系统,市民凭借市民卡均可在自行车停靠点租用、停靠车辆;同时,为方便居民游览、观赏,在大部分区域的主要出入口以及人群密集的活动景点都配备自行车租赁点和停靠点,设置位置与城市慢行系统的流线节点一致。
(4)慢行系统出入口布局规划遵循为居民服务的宗旨,根据不同地块的功能设置慢行系统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优先布置在地块较大、容易聚集人流的区域。
(三)“生态”与“绿色慢行系统”相结合理念将太阳能设施、雨水收集处理,并积极采用垂直绿化以及湿地净化等技术与绿色慢行系统相互结合,使得慢行系统及周边绿地形成一个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体系,让慢行系统成为一条能自我净化的慢行系统。
(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现代的线性肌理承载传统的睿智。
运用丰富的植物元素与人工造景手法,注重氛围的营造,充分考虑景观元素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
以苏州相城区民间的传统文艺,包括御窑金砖、元和缂丝、陆墓泥盆、渭塘珍珠、相城琴弓、九龙砖雕、太平船模、黄桥铜器、水乡草编、阳澄渔歌作为景观元素,以现代的手法应用到整个景观当中,将S227省道两侧绿地景观打造成为具有相城区特色的江南新水乡代表。
五、景观设计整个场地可分为三大区域与城市布局规划相呼应协调。
通过节奏的变化和功能空间的植入从南向北分别为:开阔的门户展示区域、轻快的城市生活区域、绿色的生态休闲区域。
(一)门户展示区域此区域突出打造标志性景观,包括白荡湖水面。
突出相城水乡瑰宝及相城特殊水产养殖的特点。
借相城渭塘美丽圣洁的珍珠形态,用景观灯雕塑串联在开阔的白荡湖面,宛如现代花都时尚女子的配饰,自然、浪漫、简约。
建议增加一玉女雕塑,白天可用喷泉景观烘托气氛。
(二)城市生活区域此区域突出丰富的沿河休闲带以及趣味的水韵绿岛。
其主要服务于城市生活。
包括阳澄湖东路节点、华元路节点、春申湖路节点。
1.河步道休闲区该区主要以交通性的散步道及自行车道为主,以“河畅、水清、岸绿、路通、景美”为主要造景原则,让周边居民漫步滨河步道,尽享休闲生活;此外,通过设置休闲平台,提供休憩、远眺的场所,提高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品质。
2.阳澄湖东路配合周边商业用地及居住用地的需求,着力打造时尚都市的形象,运用动态的小水景与白荡湖开阔平静的水面形成一动一静对比。
运用现代感极强的材质及夜间灯光处理吸引人气。
3.华元路配合周边居住用地及办公用地的需求,用灌木及铺装结合的方式提供一些休息空间。
转角处设置造型灯提升夜间都市形象。
4. 韵春申湖路以环形的天桥设计,疏导行人及非机动车东西向的交通。
以一片水面作为端景,水面对岸营造水乡人家的独特意境。
同时此区域鱼塘可作为一个垂钓公园,提供垂钓平台等服务。
5. 绿水韵绿岛以水系为载体的近岸绿岛,结合岛屿周边的生态亲水绿地,丰富步行环境,增强视觉及步行的趣味性。
(三)生态休闲区域此区域主要体现自然湿地及大地艺术展示。
包括一个重要节点太阳路节点及一个南天成路匝道和康园路、富元路及如园路三个小节点。
6.生生态湿地展示主要体现在对现状水系、植被最大化保留和局部提升的基础上。
是水域和陆地之间的生态交汇区,其针对水域对陆地的侵蚀起到控制作用,且对河道内的化学物质具有高效的分解与净化能力。
同时,湿地还能提供丰富的动物栖息地,对保护自然河道及生态环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7.心大地艺术展示位于东侧现状农田,提升改造为突出农耕肌理和季相变化的大地景观。
修整农田分割形状与鱼塘进行呼应,营造江南风光“鱼米之乡”的景象。
8.太阳路在通往高铁苏州北站的收尾处用乐音将相城风情景观传递给更多的人。
集中体现“相城十绝”中相城琴弓、黄桥铜器、阳澄渔歌的主题并用音乐将其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