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气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b70c09f90f76c660371a59.png)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气流或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水汽易凝结,降水多;从海洋吹来的气流因为水汽含量丰富,降水多。
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表现在: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与西岸、高原山地与平原、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裸地、植被覆盖地与水面等。
①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异。
大陆性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比较少,且比较集中;②地形地势:山地比附近平原年均温度低,温度变化小;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垂直差异。
A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
B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C山脉往往是气候的分界线。
③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④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海洋(4)人类活动①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放出大量人为热(如热岛效应)。
②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小气候)。
良性的:修水库,使库区附近的大气湿度、云量和降水量有所增加,缓和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调节气候。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634a3e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b.png)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主要涵盖了全球各大洲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由于篇幅限制,以下仅简要概述。
1.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主要是受到赤道低压带的影响。
2.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全年炎热干燥,主要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
4.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5.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受西风带影响显著。
6.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大陆中部,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主要是受到陆地性质和距离海洋远近的影响。
7. 极地气候:分布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内,全年严寒,降水少,主要是受到极地高压带和冰洋气团的影响。
以上只是对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一个简单概括,每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变化都与地球的运动、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因素密切相关,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高中地理气象与气候知识点
![高中地理气象与气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b62e3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4.png)
高中地理气象与气候知识点知识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有知识,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知道我们将要到哪里去。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气象与气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气象与气候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大气的热状况1.大气的垂直分层(1)分层依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2)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现象显著,天气复杂多变。
②地面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逆温现象A.对流层气温随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出现逆温现象。
B.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无逆温→逆温生长→逆温层最厚→逆温减弱→逆温消失C.逆温现象,风力小,使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污染更加严重。
④雾形成条件:空气中水汽充足;水汽遇冷凝结成水滴;凝结核充足;逆温现象,风力小。
(3)平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
②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适合飞机飞行。
③分布有臭氧层,强烈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
(4)高层大气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此层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②分布有氧原子,强烈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
2.大气的热状况(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反射作用: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
白天阴天气温低。
②吸收作用:吸收作用有选择性,水汽和CO2吸收红外线,O3、O吸收紫外线。
③散射作用:散射作用既有选择性有无选择性,可见光中的蓝光、紫光最易被散射,天空呈现为蓝色。
空气质量较差时,可见光都易被散射,天空呈现灰白色。
(2)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①一半以上的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②地面受热后,向外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低层大气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地面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大气受热后,向外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74ce2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f.png)
高中地理气候学问点总结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如重庆市年日照时数仅1200多小时) 1.昼长; 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 3.天气气候状况。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淡薄,大气干净。
影响气温凹凸的因素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天气状况。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更规律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或8月);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年较差越大(最热月气温在1或7月,且秋温大于春温)。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更规律1、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2、季节变更:夏季大于冬季3、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1.气候与自然带专题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缘由:位于赤道两侧,四周海洋广袤.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缘由: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缘由:非洲同纬度是海洋.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缘由: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⑴同在北回来线旁边,却出现了非洲、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缘由是:①西亚、北非位于大陆中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燥热枯燥,形成沙漠气候;②南亚、我国东南部位于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潮湿的季风气候。
归纳:北回来线旁边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缘由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高中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61d0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3.png)
高中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与发展规律的学科,其中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是地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地球气候带、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
一、地球气候带地球气候带是指地球表面上一系列纬度带状的区域,每个气候带具有特定的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候要素。
根据纬度的不同,地球气候带可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主要气候带。
1. 寒带气候带寒带位于极圈之间,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降水量少。
冬季非常寒冷,夏季也较冷。
在寒带气候带中,植被基本为苔原、冻原等低矮的灌木和草地。
2. 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分布均匀。
温带气候带适宜农业发展,有较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3. 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主要特点是温暖、潮湿,日照充足,降水丰富。
热带气候带的植被种类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等。
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象要素的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量、气压等。
气候变化通常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
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理位置等。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太阳辐射的变化会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
地球自转会形成昼夜和季节的交替变化,而地理位置则决定了地球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以工业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会在大气层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的气温升高,导致气候变暖,气候极端事件增多。
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温室气体排放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等活动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暖。
2. 森林砍伐与植被破坏森林是地球的“肺”,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保持水循环等重要功能。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752c2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6.png)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缩略表示。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4.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识别图例,了解地图所表达的信息。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结构。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类型与分布:寒流、暖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等。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
4.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
- 气象灾害:洪水、干旱、台风。
- 灾害预防与减灾措施。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
-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
- 交通运输地理:交通网络、物流分布。
3.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
- 可持续发展策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与在地理中的应用。
五、地理实践1. 地理实验:- 气象观测、土壤分析等。
2. 地理调查:- 社区调查、环境评估等。
3. 地理研究:- 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与解释。
六、地理学科思想方法1. 地理空间思维:- 空间分析、地理模式识别。
2. 地理综合分析:- 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考量。
3. 地理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
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
![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71e3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0.png)
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气候类型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对于气候类型的了解也是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高考地理中常见的气候类型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是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的一种气候类型。
其特点是全年降水充沛,温度高,湿度大,并且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在这种气候下,植被繁茂,动植物物种多样,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最为繁盛的生态系统之一。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澳洲东部和南美洲东部。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干旱,夏季湿润,温差较大。
冬季是干燥的季节,气候较为稳定,而夏季则受到季风影响,降雨较多。
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农业发展较为依赖季风的作用。
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的沿海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湿润,夏季温暖而湿润,降水分布较均匀。
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的气温波动较小,适宜农业发展。
四、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加州沿海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而干燥,降水分布不均匀。
地中海气候区域的夏季降水相对较少,适宜种植葡萄和橄榄等作物。
五、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北美中部和欧洲东部的内陆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而湿润,温差极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的降水量较少,适宜发展牧业。
通过对以上几种常见的气候类型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适宜发展的经济活动。
对于高考地理考试来说,熟悉这些气候类型的知识点,有助于答案准确、得分高。
因此,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学习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总结起来,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是地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文章通过介绍了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五种常见的气候类型,使考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全面。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7992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5.png)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一、全球气候特征地理的气候学研究着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和变化规律。
了解全球气候特征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和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1. 地球气候区划地球的气候可以分为寒冷区、温带区和热带区三个大的带状气候区。
寒冷区主要位于北极和南极,温带区分布在寒冷区和热带区之间,热带区则位于赤道两侧。
每个气候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主导气候系统。
2. 主导气候系统全球的气候受到主导气候系统的影响。
主导气候系统指的是在气候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的气候系统。
例如,亚洲大部分地区受到季风气候系统的主导,北美受到温带西风带主导。
了解不同地区的主导气候系统能够帮助我们预测气候变化。
3. 气候因素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海洋暖池、地球自转和风等。
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
海陆分布和地形地貌也影响气候分布,例如山脉会形成雨影和地形气候差异。
海洋暖池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地理环境与发展地理环境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地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对于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和高考地理题目的解答至关重要。
1. 自然资源与经济开发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不同,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石油工业,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发展农业经济。
了解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地经济的特点和差异。
2. 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地理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港口城市通常位于河口或海湾,便于海上交通和贸易发展。
山区城市则以旅游和资源开发为主要支柱。
了解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
3.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自然灾害、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例如,地震、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人口迁移则受到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归纳总结高中
![世界气候类型归纳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96465a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3.png)
世界气候类型归纳总结高中气候是地球上长期变化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对人类的生活、农业和经济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根据气候带的划分,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大致归纳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一、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特点是年温差小,年均温高,气温持续高,降水充沛。
具体而言,热带气候可细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南美洲、中非及东南亚地区。
年均温高达25摄氏度以上,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年内降水分配相对均匀。
这种气候类型下,植被茂密,常年绿叶覆盖,动植物资源丰富。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气候带的边缘地带,如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
年温差较小,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其他季节降水相对较少。
该气候区域的植被以草原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二、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之外,北纬23°至66°和南纬23°至66°之间。
温带气候包括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
1.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包括欧洲南部、北非和加州等地。
该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年降水量适中。
这种气候有利于种植葡萄、橄榄等水果作物。
2.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内部,如欧洲大陆和亚洲中部地区。
该气候类型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温差较大,降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农业和森林资源。
3. 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风带的东侧,如欧洲西部、太平洋东岸等地。
该气候类型明显受海洋影响,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温差较小,降水相对均匀。
这种气候下适合发展渔业和水果种植。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位于北纬66°以北,包括北极气候和大陆性寒带气候两种类型。
1. 北极气候北极气候主要覆盖在北极圈内,气温极低,全年多为零下,降水非常少,冰雪覆盖,几乎无植被。
高一地理候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793b5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1.png)
高一地理候知识点总结地理候是指一定时间段内地区气候的平均天气状况,是衡量气候现象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地理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地理候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地球的气候带划分地球的气候带划分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划分的。
主要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带状区域。
每个气候带都有其特有的气候条件和气候类型。
1. 寒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位于极圈之间,气温极低,普遍寒冷。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冰川气候和亚寒带气候。
2. 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型气候。
3. 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日照充足。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二、地理候要素及其分布地理候要素主要包括温度、降水和风。
它们在不同地理候带的分布特点不同。
1. 温度温度是衡量地理候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减小。
赤道地区温度高,极地地区温度低。
2. 降水降水是指地表接收到的雨、雪、雹、露、霜等形式的水。
降水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
热带气候带降水充沛,而温带和寒带气候带则相对较少。
3. 风风是地球大气层中气流的水平运动。
主要分为气候风和地形风。
不同气候类型的风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热带气候带的东北贸易风和西南季风。
三、地理候对人类的影响地理候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农业和人类居住方面。
1. 农业地理候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适宜生长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热带气候带适宜种植水稻和香蕉,而温带气候带适宜种植小麦和苹果。
2. 人类居住地理候对人类居住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倾向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居住,例如在温带气候带和地中海型气候带的地区人口较为密集。
四、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理候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候产生了影响,引起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现象。
1.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使得原本寒冷的地区气候逐渐变暖。
2024年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dbdf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7.png)
2024年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与天气的概念和区别1. 气候与天气的定义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形成的大气现象和植物、动物等自然条件的总和,是对长期平均气象要素的统计。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态的变化和现象。
2.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对长时间尺度上的大气变化进行统计和总结的结果,是地球表面大气过程的统计规律。
而天气是对短时间尺度上的大气变化进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是地球表面大气过程的瞬时状态。
二、气候要素与气候类型1. 气温气温是指某一时刻大气中的热力状态,是衡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程度的物理量。
气候分带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从海洋向内陆,气温逐渐升高。
2.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水滴或固体粒子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与湿润带和干旱带的分布有关,通常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较多,而赤道和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少。
3. 湿度湿度是指大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湿度与气候类型有关,高湿度的地区通常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4. 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力,是衡量大气垂直压强的物理量。
气压与气候类型有关,通常高压区域降水少,低压区域降水多。
5. 风风是指大气中由于气压差异引起的空气运动,是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与气候类型有关,通常来自海洋的海洋性风和来自陆地的大陆性风会影响气候类型。
三、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温暖,降水充沛,植被茂盛。
热带草原气候温暖,降水季节性明显,植被以草原为主。
2. 半干旱气候半干旱气候常年降水较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植被以草原为主。
3. 中纬度湿润气候中纬度湿润气候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较湿润,冬季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4.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包括大陆性寒带气候和型地中海气候。
大陆性寒带气候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严寒干燥;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而干燥,冬季温暖而湿润。
高三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三气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6eaf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0.png)
高三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类型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型,每种类型又有不同的细分。
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其中,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丰富,植被茂密;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与温带之间,气温适中,降水适中,植被以草原为主;热带沙漠气候位于赤道以北和以南的地区,气温高,降水稀少,植被以沙漠为主。
温带气候分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中,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适中,降水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东亚、西欧等沿海地区,气温温和,降水均匀。
寒带气候主要分为寒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的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稀少;寒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北部和美洲大陆的西北部,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较为充分。
气温要素气温是气候的重要要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大气的状况和人们的生活。
地球上的气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形地貌和海洋流等。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温的主要来源,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量由多种因素决定,如纬度、季节、地形等。
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气温越高;季节变化也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夏季辐射强,冬季辐射弱。
地形地貌对气温的影响也很大,山地通常比平原气温低,而且山地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海拔效应”。
海洋流是指洋流在海洋中的运动,它对气候和气温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些暖流能够把温暖的海水带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那些地区的气温较为温暖;而一些冷流则会使高纬度地区的气温较为寒冷。
降水要素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态或固态水的过程,也是气候的重要要素之一。
地球上的降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风、湿度和地形地貌等。
地理基本气候知识点总结
![地理基本气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29c2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4.png)
地理基本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
气候对于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类居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上的气候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因素进行分类。
一、气候要素1.温度温度是指空气的热度,它受到纬度、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来说,离赤道越近的地方温度越高,而海拔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湿度高的地方通常降水量也比较大,植被丰富。
3.降水量降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地面上接受的降水量。
降水量大的地方通常植被丰富,而降水量小的地方则可能出现干旱。
4.风风是空气运动的结果,它受到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同温度的影响。
风对气候的影响很大,例如带来降温或降水。
5.气压气压也是气候要素之一,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气压的变化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
二、气候类型根据气候要素的不同组合,气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1.热带气候热带气候通常位于赤道附近,特点是温度高且变化不大,降水量也比较充沛。
热带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等不同类型。
2.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位于赤道往北或往南的地区,温度变化较大,四季分明,降水量也比较充沛。
温带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两种类型。
3.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温度很低,降水量比较少。
寒带气候有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两种类型。
4.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通常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量不足。
地中海气候适宜种植许多水果和葡萄等植物。
除了以上几种气候类型,还有大陆性气候、雨林气候、草原气候、沙漠气候、高原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它们对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地球的气候也发生了变化。
全球变暖是当前世界上比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它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效应增强,地球气候系统受到影响,导致气候变化。
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c4c9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0.png)
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如下: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要素。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地理气候知识点:
1. 气候带:根据纬度和气温的分布,地球表面可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和极地等气候带。
2. 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带内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各种具体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等。
3. 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更温和湿润;山脉和高原会对气流产生阻挡和抬升作用,导致降水分布的变化。
4. 气候变化:地球的气候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着变化。
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和化石燃料的使用,也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全球变暖等问题。
5. 气候数据和观测:气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研究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气候趋势非常重要。
气象站、卫星观测和其他技术手段可以提供关于气温、降水、气压等方面的数据。
6.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对人类的生活、农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了解地理气候知识对于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10cf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f.png)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和天气的概念-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向等方面的变化。
- 天气是指某个地区短期的气候状况,通常指一天或几天的气候变化。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日照时间越短。
- 海洋因素:海洋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海洋附近的地区气温较为温和。
- 地形地貌:山脉、河流等地形地貌对气候有影响,如山脉可阻挡或改变风向。
- 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气候特征不同。
三、主要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降水充沛,湿度大,四季如夏。
2. 热带草原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季风影响明显。
3.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度适中,降水均匀,四季明显。
4.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四季明显,降水较少。
5. 寒温带气候:气温低,降水较少,冬季漫长。
6. 极地气候:气温极低,降水少,冰雪覆盖。
四、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 主要原因有温室效应、人类活动等。
- 全球变暖引发气候变化,如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等。
五、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农业: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 水资源:气候影响着水循环,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
- 能源:气候条件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影响。
- 城市规划:气候条件需要考虑在城市规划中,如水资源利用、建筑物绝缘等。
六、气候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促进节能减排。
- 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以上是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气候知识点
![地理气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adbd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a.png)
地理气候知识点导语:地理气候是研究地球上不同地区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了解地理气候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然环境,为农业、交通、旅游等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理气候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和天气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两个词,它们有一定的区别。
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大气状况的变化,通常描述的是一天或几天的天气状况,如晴、阴、雨等。
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通常描述的是几十年或更长时期内的平均天气情况。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等多个要素。
二、气候要素气候要素是研究气候的基本数据和指标。
常见的气候要素包括:1. 温度: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2. 湿度: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常用相对湿度表示。
3. 降水量:指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雨、雪、露、冰等水的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4.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风的位移,通常以米每秒表示。
5. 大气压力:指空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以帕斯卡为单位。
三、气候区划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描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人们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带或气候区。
常见的气候区划体系有:1. 气温带:亚寒带、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2. 湿度带:干旱带、半干旱带、湿润带等。
3. 季风带:冬季风带、夏季风带等。
4. 高原气候:高山气候、青藏高原气候等。
四、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指的是某一地区长期以来气候的总体特征。
不同的气候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常见的气候类型有:1.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常年高温多雨。
2.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3. 寒温带气候: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
4.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湿润温暖。
5. 冰川气候:分布在永久积雪覆盖的地区,寒冷干燥。
五、气候变化气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不断变化的气候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最全的气候类型及判读
![高中地理知识点:最全的气候类型及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c8334d3d5fbfc77da369b1dd.png)
高中地理:最全的气候类型及判读气候类型及判读一、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带型气候类型分布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夏)赤道低气压带、(冬)信风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之间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旱(10-次年5月)、雨(6-9月)两季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南北纬海陆热力性质夏季高温多雨,(季风性湿润)气候25°~35°大陆东岸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寒带苔原气候环北冰洋大陆沿岸极地气团控制长冬无夏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内陆终年严寒全球气候模式分布图全球气候实际分布图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形”定位(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寒带:冷季最低温:< 0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三、气候特征的描述技巧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高中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高中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f4eb2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6.png)
高中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高中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3、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控制。
4、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6、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7、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8、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9、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
10、气候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成因:纬度高,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9a46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3.png)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包括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等;天气是指短期内的气象状况,如一天或几天的气温变化、降水等。
2. 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共同决定气候变化。
3. 气候变化:指气候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包括由旧气候向新气候过渡的过程。
4. 气候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5. 气候带: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划分的区域,由赤道至两极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6.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暖流等因素不同,导致气候特征各异。
7. 温度和降水分布: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差异很大,受纬度、高度、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
8. 气候类型:地球上有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等。
9.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灾害增加等。
10. 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提出了减排温室气体、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措施。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全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ea3b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02.png)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全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解释和说明。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人文地图、专题地图。
自然地图展示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图展示人类活动,专题地图针对特定主题进行信息展示。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的类型与特征:山地河流、平原河流。
- 湖泊的分类:淡水湖、咸水湖。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
-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老龄化、人口迁移。
- 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
2. 经济地理- 农业:农业类型、农业布局、农业技术革命。
- 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工业区。
- 交通运输:交通方式、交通网络、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文化地理- 文化景观:宗教建筑、民俗活动。
- 文化扩散: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交流。
-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旅游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原理: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
- 遥感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 GIS应用: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环境评估。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原理:卫星定位技术。
- GPS应用:导航、定位、测量。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 环境破坏:森林砍伐、土地退化、水体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
气候(Climate),自然科学名词,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气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1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
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2
一、东亚:
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二、东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
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三、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
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
四、中亚:
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五、西亚和北非:
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
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
2、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七、欧洲: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
注:生成原因:①终年西风;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③地形因素;④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
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
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
九、北美: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
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
十、拉丁美洲:
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十一、大洋洲:
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
②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
③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
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
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
十二、南极:
1、酷寒:
①纬度高,热量小;
②海拔高,降温幅度大;
③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极强;
2、干燥: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
②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③陆地面积大;
3、烈风:平均18m/s,最大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
十三、北极:
1、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
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
3、风速没有南极大;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3
1、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3、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4、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5、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6、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
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7、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8、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