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③寒潮在南下过程中,当地形走向 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平行时,加速风 速,从而加强冷空气的影响。
7、危害
8、防御措施:
加强监测预报;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做好防寒保暖准备(用 烟熏、塑料薄膜覆盖庄 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培养耐低温的农作物品 种等)。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 5、我国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 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广东、海南、台湾一带。
6、影响寒潮强弱的因素:天气系统(冷锋强弱)、纬度位置、 地形
◇分析地形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①青藏高原地势高而寒潮不易侵 入;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 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 影响。
江淮流域 长江和松花江流域
回顾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移动规律,说说我国不同地区 洪涝灾害出现的时间。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与夏季风带来的锋面雨(暴雨) 时空分布存在一致性。
我国东部从南到北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春、夏、秋季, 以夏季最集中。
7-8月份 华北东 北
6-7月份 华东 (江淮地区)
4-5月份 华南
3、发生时间与多发地区:
分区
旱灾类型 (发生时间)
发生原因
春旱 华北地区 为主
自然:①春季降水少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 人为:③冬小麦返青期,需水量大
伏旱
长江中下 (夏) 游地区 为主
自然:①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②气温高,蒸发旺盛 人为:人口密集,生活生产需水量大
分布范围广;地震频率高,强度大;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地理自然灾害相关知识点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整合一、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我国灾害地域差异显着:1、.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2、.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是指连云港以南的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3、.东部灾害带:主要是指第三阶梯;以洪涝、旱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4、中部灾害带:主要是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5、.西北灾害带:主要是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6、.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是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二、主要的自然灾害一气象灾害1、干旱和旱灾展和社会稳定我国东部季风区灾情重的原因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农牧业灾情..防御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耕作制度;推广耐旱作物;节约用水;加强监测预报;人工降雨;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等..旱灾与涝灾的关系在时间上交替和空间上交错出现;我国主要的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这些现象与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季风气候有关..思考: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②冬季风的通道;③接近沙源地;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2、热带气旋――台风台风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飓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概念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热带气旋产生条件①有广阔的暧洋面26O C以上;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O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结构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台风眼风力微弱、天气晴朗的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旋转离心力抵消;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路径西移路径对华南影响较大、西北路径对华东影响较大、转向路径对东部沿海影响较大天气特征狂风暴雨3、寒潮二地质灾害2、滑坡和泥石流、洪涝1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大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围湖造田;毁林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在河流下游低洼地冲蚀过多的经济活动;增加了洪灾的风险性..自然因素:①气候和水系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②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建垸④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⑤为我国经济核心地带..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④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订救灾应急预案..四生物灾害:病害、虫害和鼠害2、鼠害3、病害4、虫害三、防灾和减灾应从以下几方面答题。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考要求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分布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种类多: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分布,以洪涝、干旱、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的各类灾害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1)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干旱;(2)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和洪涝灾害;(3)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干旱,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4)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地震;(5)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多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6)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风暴潮等。
4.地域差异大(1)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2)中部地区:灾害类型、强度、频率、损失等次之;(3)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方法技巧]图示法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地域差异读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上图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等,台风主要发生在地区,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解析本题以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自然灾害总体呈现四大特点: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
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大气环流等自然背景,再加上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活动频繁,决定了我国的自然灾害呈现上述特点。
答案(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重力作用强,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
自然灾害分类及影响
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后者的时间 很短暂,属于瞬间爆发,最长也不超过数 小时。它的形状 。
(4)减轻台风灾害的措施
(1)加强台风的监测与预报 (2)加固防洪大堤 (3)加强防护意识与自救能力
2、 干旱
(1)概念区 别
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 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 太阳的外部结构
厚温亮密 度度度度
太阳大气的结构: 光球层
紫 外 线 波 段 拍 摄 的 太 阳
日
边缘为色球层
冕
层
(
日
全
蚀
可
见
)
黑子实际上
光球层
并不黑,只是因 为它的温度比太
太阳光球常 出现一些暗黑的 斑点,叫作黑子。
阳表面其他地方 低,所以才显得 暗一些。
黑子
色 球
耀 斑
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 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
人员伤亡
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
1、两方面 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
2、影响因素
灾害的强度
年龄、性别、收入、 个人对灾害的 居住条件、健康状况 应急反应不同
人员伤亡不同
表 现
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财产损失
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
3.请你谈谈应该如何防御地震? a.平时的措施;b.地震来临时;c.地震后;
动物预兆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峰群迁闹轰轰, 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3.我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布
灾害带 海洋 灾害区 范围 东部和南部 海域 连云港以 南的东南 沿海地区 地势第三 级阶梯 主要灾害种类 台风、风暴潮、 赤潮等 台风、风暴潮、 洪涝、海水入侵 等 洪涝、旱灾、病 虫害、霜冻、地 震 危害 影响海洋渔业、海洋钻 井平台、海洋运输、港 口
东南 沿海灾害区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 殖和种植业等造成严重 危害 对农业生产和城市危害 严重
东部 灾害区
灾害带 中部 灾害区
范围 地势第二级 阶梯
主要灾害种类
危害 对农业、工业及 交通设施与建筑 物等造成严重危 害
以暴雨洪水、地震、滑 坡、泥石流为主,且水 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 地退化问题严重
西北 灾害区
西北内陆的 对城市建筑、畜 地震、沙尘暴、霜冻、 新、甘、宁、 牧业和农业生产 内蒙古西部 干旱、病虫害等 等造成危害 地区
青藏 西藏、青海害
中国常见自然灾害
(二) 区域性寒潮
寒 潮
寒潮过程的划分
(三) 全国性寒潮 凡同样影响强度的站点数达到区域性寒潮 标准的一半以上时,则作为“强冷空气”
(四) 区域性寒潮
凡同样影响强度的站点数达到强冷空气 标准的一半以上时,或日平均气温的过 程总降温7 ℃ ,负距平的绝对值>3 ℃的 总站数20站;或虽未达上述标准,但造 成了一定灾害的过程,一律作为“一般 冷空气”
其他
7%
台风、冰雹
11%
洪涝
27%
干旱
55%
1989—— 2002 年平均各
类气象灾害引起的受灾面 积与受灾农作物总面积的 百分比 ( 资料来源于国家气候中心
)
雨 涝
是由于长时间降水偏 多,使农田受淹、江河 洪水泛滥, 从而造成 工农业生产严重损失, 交通中断,甚至造成重 大人员伤亡。
是中国仅次于干旱的气候 灾害, 雨涝每年造成的粮食损 失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 损失的27. 5%, 个别严重雨 涝年份损失更严重。全国平 均每年洪涝受灾耕地约 0.07×108 ~ 0. 1 ×108 hm2 ( 1. 0~ 1. 5 亿亩)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青藏高原灾害带
青、藏及川西北
西北灾害带
青藏高原灾害带
海洋灾害带
暴风雪、地震、 寒潮、雪崩等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小结
海洋
东部和南部海域 台风、风暴潮、赤潮等
东南沿海
东部 中部 西部 青藏高原
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台风、风暴潮、 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
第三级阶梯 洪涝、旱灾、病虫害等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 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西北内陆的新、甘、宁、内蒙古西部地区 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 青、藏及川西北 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
中国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2)雨涝:内涝、渍水;(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11)雪害:暴风雪、积雪;(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15)雷电:雷击伤亡;(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4)海水;(5)赤潮;(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1)暴雨灾害;(2)山洪;(3)融雪洪水;(4)冰凌洪水;(5)溃坝洪水;(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1)构造地震;(2)陷落地震;(3)矿山地震;(4)水库地震等;5、农作物生物灾害(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1)森林病害:2918种;(2)森林虫害:5020种;(3)森林鼠害:160余种。
中国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自然灾害与防治一、中国的地质灾害(一)地震灾害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2)灾情变化趋势——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②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③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久雨,④人类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严重,⑤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2.时间分布特点(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黄土高原),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4.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范围广、频次高、强度大5.灾害的严重后果: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交通运输受阻等6.防治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或预报)②植树造林、生态退耕、改善生态环境③修建护坡工程、改造或加固岩土体、合理采矿等④完善防灾、减灾的法律及制定规划⑤加强管理和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严重,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严重。
中国自然灾害分布
中国自然灾害分布
(1)种类多: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主要的是气象、气候灾害,其次是地质地貌灾害.其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
(3)分布范围广:
①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春秋季的干旱;
②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七大江河流域——夏季的暴雨、洪涝;
③东北和西南林区——冬春季的森林火灾;
④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地震;
⑤青藏高寒地区——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
⑥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
(4)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自然灾害区——华北地区沿海地区、江淮地区(华中区)、东北地区
②中部自然灾害区——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南地区、贵州高原地区(湘黔桂川接壤地区)
③西部自然灾害区——西北河谷及山前绿洲地区藏南谷地内蒙古高原藏北高原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1)沿海灾害带:
多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自然灾害
(2)沿江灾害带:多暴雨、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①旱灾和涝灾:下游最频繁,中游次之,上游最少.
②滑坡、泥石流灾害:上游地区是沿江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③沿江地带多自然灾害的原因:一是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二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3)山前灾害带:
多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冰雹等自然灾害.
两对关系:
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中国最常见自然灾害
⑥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沉陷。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地势陡变的山缘地带。
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与暴雨相随。西南地区多集中于6-9月,;西北地区及河北北部暴雨多在7-8月。
⑦农业病虫害
威胁中国农作物重要的病虫草害多达1 300多种,其中病害550多种,虫害700多种,恶性杂草80多种。
②雨涝
中国东部有几个暴雨多发区:(1)东南沿海到广西,包括台湾、海南,高强度的日暴雨量超过500毫米;(2)辽东半岛到海河、黄海、淮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暴雨量400毫米以上;(3)四川盆地,日暴雨量300毫米以上。
③洪水
中国大陆暴雨洪水是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少部分是由于融冰、融雪造成的。高强度、大范围、长时间的暴雨常常形成洪水,中国东部七大江河是主要行洪区,有7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地面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占全国40%的人口、35%的耕地、60%的固定资产受到洪水的威胁。
损失最大的小麦锈病,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淮北等北方冬麦区和四川、云南的西南麦区。
小麦赤霉病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和长江流域及黑龙江垦区。
麦类白粉病以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为重。
稻瘟病在中国各地稻区都有发生。
⑧林业病虫害和森林火灾
据1983年全国森林病虫害普查结果,中国有森林害虫5 020种,病害2 918余种,鼠类16余种,总计8 098种以上。在全国范围内成灾的病虫害有100余种。中国松毛虫共有27个种和亚种。平均每年松毛虫发生面积为
④地震
中国大陆是地震的多发区,平均10年一次8级地震、2年3次7—7.9级地震、每年6次6—6.9级地震。大陆区有32.5 %国土,46%城市位于Ⅶ度地震严重危害的地区。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第六章自然灾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复习3步方案步骤一章末整合提升重点问题探究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资料1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分布问题1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哪些特征?[思维线索] 读图中各地存在的自然灾害类型,归纳总结即可。
答案:我国各地灾害种类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东部气象灾害多,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频繁,东部和中部地区病虫害较严重,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较频繁。
问题2 列出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
[思维线索] 结合实际,读图分析即可。
答案: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
旱灾:以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
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
台风风暴潮:多发于东南沿海地区。
资料2 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问题已建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有什么特点?[思维线索] 抓住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交通条件等分析。
答案:多分布在我国自然灾害较严重且交通便利地区。
资料3 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问题1 为什么将成都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思维线索] 抓住成都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分布、交通状况进行分析。
答案:我国西南地区地貌结构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他自然灾害也多有发生。
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交通便利,救灾的辐射范围广,且经济较为发达,救灾物资的生产供应能力强。
问题2 你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有没有救灾物资储备库?如果有,查找该储备库的地点,并了解其物资储备情况。
如果没有,请给出选址建议。
[思维线索] 主要通过调查,然后作答,可从灾害分布、交通状况方面分析选址条件。
答案:分析储备库的物资储备情况,应主要从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种类方面分析灾害发生后所需的救灾物资种类及救灾物资数量。
分析储备库的选址条件时,可选择自然灾害频发,受灾人口众多,灾害损失严重且交通便利,物资供应能力较强的地区。
知识网络构建本章自我梳理:热点问题聚焦热点聚焦一堰塞湖的形成与危害【热点关注】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
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5、冰雹灾害: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
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还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
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6、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7、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二、常见几种情况的自救方法1、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
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
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2、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
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3、地铁或城铁发生事故时,不要擅自扒门,以防触电。
即使全部停电,列车上还有可维持45分钟至1小时的应急通风,不必担心缺氧问题。
4、人被宠物抓伤、咬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并涂擦75%的酒精,然后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疫苗。
5、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
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6、微波炉工作时,人应当离开炉体1米以上,防止微波辐射伤人。
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
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雷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7、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家中,应躲在面积较小的房间内,用衣服捂住口鼻防尘防烟并保持低姿。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种类多: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 3.分布范围广:西北、华北、东部季风区、 西南、青藏高原、东南沿海等 4.地域差异大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1.沿海灾害带 2.沿江灾害带 3.山前灾害带
【活动】
3.分布范围广
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 春秋季的干旱 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七大江河流域: 夏季的暴雨、洪涝 冬春季的森林火灾 东北和西南林区: 地震 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 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 青藏高寒地区:
台风、风暴潮 东南沿海地区:
→地震频发→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 气象灾害 → 暴雨洪涝的发生→ 滑坡、泥石流
思考:
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
(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 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 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2.频率高: 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震等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是我国陆海交接地带和西北太平 洋地震带,是受海洋风暴潮、台风、地震等影 响显著的地区,又是夏季风首当其冲的位置, 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的 旱涝灾害频繁。加之沿海地区承载着全国41 %的人口,50%的大中城市,创造了60%以 上的国民经济产值。因此,沿海地区遭受灾害 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成为我国自然灾害最 严重的地区。
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中,共 发生水灾1029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 年有之。1949年以来,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洪涝 灾害5.8次,登陆台风7.0个,低温冻害2.5次,7级以上 地震1.3次,沿海重大风暴潮7次,较大的崩塌、滑坡、 泥石流每年近100次,严重农作物病虫害每隔3~4年发 生一次,森林病虫害每年发生面积800万公顷,草原虫 鼠害每年发生2000万公顷,都远远超过世界平均频度。 根据国家气象局资料统计,我国自然灾害平均发生频率 呈增长趋势,如气象灾害50年代是19.56次,60年代为 26.20次,80年代达28.18次。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课件
并解释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寒潮发生频次的变化规律是 呈波动起伏。第(2)题,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 季节,农作物受灾影响最大。第(3)题,读图即可判断;寒潮是 冷空气的快速移动形成的,频次越高,冷空气活动越频繁,气 温越低。 答案:(1)C (2)D (3)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 温度低的年 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我国主要的地质、地貌灾害 1.地震
分布范围广 (1)特点 频率高、强度大
震源浅、危害大 (2)多发的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 处,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分布不均,分为西部地震带和东部地震带 (3)分布
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2.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分布
4.台风 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至少在26℃ 以上)
(1)形成条件 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动力条件: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 升,水平方向上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 时间: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
(2)时空特点 多(夏秋季节) 空间:东南沿海,势力强时也影响到北方 甚至内陆
(3)危害:造成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经济损失较大。 (4)登陆路径。
【知识拓展】华北地区多气象灾害的原因分析
4.(2012·衡阳模拟)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寒潮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增加
C.从西向东递减
D.从西向东增加
(2)寒潮来临时,我国北方农民常用熏烟办法防寒,保护农作物,
原因是( )
A.烟雾可以阻止寒潮前进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4、寒潮的危害: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寒潮 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强烈降温会使农作物 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 物危害最大;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 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 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 断,交通运输受阻等。寒潮影响的范围大 而且多种灾害并发。
就目前来说,对寒潮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 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在大风到来前返港;提醒有关部门事先 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二、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1、台风眼: 台风中心 2、狂风暴雨区: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 3、危害 :
2004年8月第14号台风“云娜”已在浙江造成164人不幸遇难,遇难的164人中, 因房屋倒塌遇难的人数为109人,占到了三分之二,因山洪暴发、泥石流遇难 的人数为28人,被风刮倒遇难的人数为9人,遭洪水而遇难的人数为12人, 因电杆吹倒或触电遇难的人数为5人,其它原因遇难的人数为1人。在遇难的 人数中,本地居民为144人,外来务工人员为20人。在此次台风中,浙江全 省共有75个县(市、区)、765个乡(镇)受灾。
北方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南方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五月
1.五月南部沿海地 区进入雨季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
1.五月南部沿海地 区进入雨季
2.六月长江中下游 地区进入雨季
六月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1、根据广州、上海、 哈尔滨的年气温和降水 分布曲线图,分析我国 季风气候的特点。 2、我国南方和北方的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突破 专题07 自然灾害(解析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7 自然灾害知识讲解1、自然环境经常会发生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干旱:华北地区;洪涝:南方地区(南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台风:东南沿海地区;3、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震:西南地区;滑坡和泥石流:中西部的山区(西南地区最集中)。
4、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6、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营造了防护林等。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地震B.工业污染C.滑坡D.寒潮【分析】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北美地区常见的飓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
【解答】解:滑坡、地震都属于地质灾害,寒潮属于气象灾害,工业污染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故D正确。
故选:D。
2.我国西北地区蝗虫灾害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自然灾害是()A.雷暴B.洪涝C.干旱D.寒潮【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
【解答】解:我国西北地区蝗虫灾害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自然灾害是干旱。
干旱抑制了蝗虫天敌的繁殖,为蝗虫的繁殖提供了场所,干旱的环境还有利于蝗虫卵的孵化和发育。
故选:C。
3.我们的家乡淮安在元月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A.干旱B.洪涝C.台风D.寒潮【分析】灾害性天气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
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大雾等。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的唐山发生了里氏7.8 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市区,即北纬 39.6°,东经118.2°。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 城市地震灾害,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 坏范围超过30万千方千米,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3。唐山地震造成 数十万人伤亡,民房和公共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灾情之 大举世罕见。
②地震频率高,强度大-------20世纪平均
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
③地震震源浅,危害大--------浅源地震,
破坏严重
3.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 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 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 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 附近海域影响最大。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 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 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 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 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 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 极强。如图所示:
2.分布:云南西北和东北山区﹑四 川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秦巴山区 ﹑甘肃省南部白龙江流域﹑辽宁
省东部山地和西藏自治区喜马拉
雅3.危山害地:。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 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 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 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2023年自然灾害自查情况报告
2023年自然灾害自查情况报告
报告名称:2023年自然灾害自查情况报告
报告日期:2024年1月1日
报告摘要:
根据2023年自然灾害自查情况,本报告总结了2023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影响范围和对应的应急响应措施,以供参考。
1. 自然灾害类型:
2023年我国发生了多种自然灾害,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台风、暴雨、干旱等。
2. 自然灾害分布情况:
2023年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洪水和台风灾害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在地震多发地区,干旱主要影响了西北地区。
3. 自然灾害影响范围:
2023年自然灾害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不同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各不相同,例如洪水造成了农田被淹、城市内涝、交通中断等问题,台风造
成了沿海城市的损毁和海上交通中断等问题。
4. 应急响应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但不限
于预警发布、紧急疏散、救援行动、灾后重建等措施。
总结:
2023年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给当地人民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得益于应急响应措施的及时启动,灾害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
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提高灾害管理的水平,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报告仅为2023年自然灾害情况的自查报告,不包括详细数据和分析,仅供参考使用。
详细数据和分析需要参考相关机构发布的官方报告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出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
以下是中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
1.地震灾害:中国是世界上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
地震主要
分布在五个主要地震带,包括青藏高原地震带、欧亚大陆
边缘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东北地震带和台湾地震
带。
2.洪水灾害:洪水是中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在
东部和南部地区较为严重。
主要受影响的地区包括长江流
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
3.台风灾害: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福
建、台湾、浙江、广东和海南等省份。
高风险的地区包括
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台湾东部沿海。
4.干旱灾害:中国干旱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内
蒙古、青海、甘肃和西藏等地。
这些地区的降水分布不均
匀,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干旱问题日益突出。
5.泥石流灾害: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山
地地区,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陕西、甘肃和广西等地。
陡峭的山地和强降雨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原因。
6.山火灾害:山火主要发生在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森林和山地。
内蒙古、东北地区、云贵高原、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森
林和草原是山火的高发地区。
7.沙尘暴灾害:中国沙尘暴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特别是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和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干旱和风力较大,导致了沙尘暴的形成和扩散。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常见自然灾害的大致分布范围,具体的灾害发生还会受到地区的地貌、气候、人口分布和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施灾害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时需考虑具体的地方条件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