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这是相当可喜的。但是,认真审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努力克服,以便使教学改革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现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
1.过分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忽略了教学内容的把握
正如开头所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值得肯定。
但是,通过听课发现,个别教师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把握不住教材的重、难点,更把握不住教材编撰者对教材内容设制的意图,个别上课时脱离教材。
每一章、每一节都有一个中心,这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点(难点)。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要把握这个中心,突出这个中心,其他的内容和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不然就会抓了芝麻漏了西瓜。
教材的编撰者,在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段落、很多栏目,有文字、有图表、有阅读材料等等,这些段落和栏目都为中心内容服务。其功能有的是引导、有的是表述、有的是补充、有的是概括,有的是延伸。教师必须把他们一一搞清楚,明白他们存在的价值,这才叫做吃透了教材,把握住了教材。再通过合理地、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才会收到较好地教学效果。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这是以前我们常说的话,目前好像是不大提这个问题了,但实际是不对的。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见课标组成员时说过的一句话值得大家注意:“全国的教学要有一个基本的标准,那就是教材”。
确定了教和学的中心以后,用什么方法来呈现这个中心、解决这个中心,才显出它的重要性。不同的中心内容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不能一概而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学有方,教无定方,贵在得方”。
对某些学校和某些老师来说,首先解决的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前者解决之后,再考虑后者为时也不算晚。
不同教学环境、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
我们倡导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
2.过分注重“探究式”教学,脱离了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求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注入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探究”,是一种学习思想,或是一种学习方式。旨在学生对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学习内容的全部。我们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概括起来讲,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二是技能技巧,三是道德行为。探究式学习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把探究式学习内容一般设计为“探究活动”,就是这个道理。
前面说过,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
社会常识、先人的成功经验、经过多次反复已经成为定论的东西就不用再去探究,拿过来用就是了,这正是人类的聪明之所在;超越了学生的现有水平的问题、不科学的问题、没有价值的问题等都不能盲目探究;过于简单的问题也不用探究。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那些有意义、科学的、可行的问题。
3.过分注重教学的“过程”,忽略了教学“结果”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对纠正过去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提倡重过程,是要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结果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批判”知识,以便对结果认识更深刻、更完整;并在从过程中寻求和学会得出结果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体验过程艰辛,有助于科学行为习惯以及情感态度的养成,是新课改的目标重要组成部分。
但并不是说结果就不重要。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只让学生追求形式上的“过程”,而不论“结果”,甚至不论“是非”,到头来学生获得的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三维目标”要求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并重,决不能偏废,而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4.过分强调能力培养,忽略了基础知识的积淀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体现。在教学既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淀。而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密不可分。
首先明确,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不对,单纯能力培养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在上面已经有提及,不再重述。
5.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这是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教师的作用被淡化。
其实,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两者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都有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比如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发展、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学效果的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所能预设的,而是呈现出双边共时、动态生成的特性。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做什么、怎样做,也对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课改纲要中说得十分明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同时也是参与者。
我们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主要是指在人格上的平等,在知识、能力,以及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教师的权威性是不容放弃的。
6.过分追求“民主”、“开放”、活跃的课堂气氛,忽略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我们注意到,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民主、开放,一些如上课要发言先举手、不许随便下位子、两手平放坐姿端正等旧的课堂规则被打破了,这是令人欣慰的。民主教学氛围的创设,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精神的前提,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相处,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理放松、敢于质疑的空间,使学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长的自由与快乐。
但是,追求“民主”、“开放”,有些教师又走入了一个两难境地。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合作学习”,甚至有的教师可能认为一堂课如果没有“合作、探究”就不是一堂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因此,在教学中不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盲目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为了探究而探究,动辄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上很多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这种形式化的做法,实际上这是一种“做秀”,如果长期下去,会造成学生厌烦、懒散的心理。可以设想,在目前情况下,只是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和解答,到底能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