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文言文教学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文言文教学思

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语感培养,提升文言水准

其一,应将文言文教学提高到语言教学的高度。中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都堪称典范,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表达,都可谓精品。其中有语言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有气势恢宏、表达流畅的议论散文;有形象跃然纸上的写人记事记叙文;也有寓意深刻托物言志的精美小品文。学习这些文章时,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下一番功夫,定会受益匪浅,绝对不是只流于表面的知道作者是谁,文章中有哪些实词,哪些虚词,哪些词类活用,哪些特殊句式了。如《石钟山记》,在让学生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是科学的结论的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品味作者准确精当的语言——绘形绘声绘色地表现山的幽静和水的气势,这对学生语言积累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其二,文言文的语言教学,还要求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以便增强他们吸收语言精华的主动性。其做法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进入意境。

2.深刻体会古人遣词造句的技巧,以体会古人穷形尽相的描写及精辟独到的议论。

3.放手让学生模仿古人的语气,进行现场表达,再与原文比较,以达到掌握文言句式和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

二、通过反复诵读,带动系统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令人困惑的难点。若只凭教师逐句讲解,或者让学生照抄资料,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为一节课用同一个频率,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被动地接受,最终也只能是头昏脑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少、慢、差、费”。笔者认为采取以读代译的方法较为可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得经过反复诵读才能有较深的印象。不过,这里说的“读”是一般的朗读,它应该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学生在了解文体特征及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带有感情色彩的读,其中还包括读出句读,读出异读字,读出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虚词,读出不同的句式以及逻辑重音等。因为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会朗读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一旦解决了朗读问题,文句的翻译难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解决朗读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范读。这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一步。学生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做好笔记,然后纠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反复几遍,就能初步理解课文。

(二)学生朗读。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地把握重音及停顿规律。

在此套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掌握句读规律,首先就要掌握虚词运用规律,比较出它们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造句作用。如“也”一般用于句末,表判断。现代汉语则用于句中或句首,但在文言文中有时还可以用于句中,用以舒缓语气。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吾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这里的“之”都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能重读。其次,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又一区别是古今异义。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则成了一个双音节词,因而朗读时应将其断开。如“地方千里”中的“地方”,“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夫人”等。最后,还应注意异读现象。主要有破音异读,古音异读,通假异读等。

至于有表情的朗读,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较高的要求。有表情的朗读是指能在充分理解写作目的及区分文体的情况下进行。如《六国论》读时语调激昂,语速流畅。朗读时若能将文章与作者联系起来,那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句子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先总后分,点面结合,力争透彻翻译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于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最终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具体做法分三步:

第一步是翻译。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直接用白话文朗读,

实际是作口头翻译。这项工作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同时也能暴露翻译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步是找信息。可由教师引导。如《游褒禅山记》一文,先提出以下问题:1.褒禅山是如何得名的?2.褒禅山的景点是怎样的布局?3.作者是怎样游山的?4.作者的收获是什么?5.这些收获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第三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文言知识,积累并解决有关实词、虚词及句法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一样,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成功的教学是需要多种条件的,而能把学习文言文也看成学习语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过朗读带动翻译,以达到综合理解与重点训练相结合,就可以避免过去那种劳而无功的现象,从而使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

以上是对文言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在运用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