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小学科学精品论文: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以《我们的小缆车》一课为例【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对于核心概念建构给我们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和教材编者要自上而下地对核心概念逐级分解和领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下而上的,从贴近生活,贴近兴趣,贴近儿童的浅而寓意深的举例着手,自然地进入各具体概念细目,并由此逐渐理解、掌握核心概念。
笔者结合《我们的小缆车》一课,分别从“明确核心概念”、“选择适切材料”、“搭建活动支架”,“数据研讨分析”四方面阐述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核心概念适切材料合适支架数据研讨近年来,欧美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界提出了“核心概念”的观点,希望以科学文化(包括科学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实现科学课程的进一步综合化,提高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
核心概念是指居于科学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也叫大概念、大观点、核心观念、学科思想等。
发展学生正确的核心概念,比让他们掌握大量事实性的信息更重要。
事实性的科学知识是穷其一生也学不完的!而核心概念是超越一般事实的观念和思想,具有很强的迁移性。
然而笔者发现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老师设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只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少去思考这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本单元在整个小学科学教学中所要承担的任务,即主要体现的核心概念。
如果我们不从体现核心概念的高度出发来设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那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必然是松散而混沌的,学生最终所获得的认识结构必然是杂乱无章、层次低下的,也必然无法适应时代需求。
由此可见,核心概念引领下的科学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利用少量的核心概念,在科学学习中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下面结合《我们的小缆车》一课谈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一、解读参考文本,明确核心概念1.解读标准,明晰课程核心概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在小学科学课程共有24个核心概念,其中物质科学领域包含10个核心概念,生命科学领域包含7个核心概念;地球科学领域包含4个核心概念;技术领域包含3个核心概念。
课堂教学中科学概念认识途径设计
的形式 。
由 于它 们 分 别完 成 不 同 的 功 能 ”的 概 念 。接 着 通 过
一
个 扩展 活 动—— 啮 齿动 物骨 骼 的拼 装 , 强化 对该 来
曩 叵 擘
.
基是蓉磊衄 蓉卜薹蕃 本 l骨块 I簦匿 同支霎膏卜的l异 I f 有 ? 兰 薯 1羞能l ?+嚣 主 = 骨 什 成 起 —; 罄盆 毒功 嚣 箨 蠡I 中 害 幺 } 同 ?
的课 程 与 教 学 ” 。她 认 为 , 学 重 心 应该 从 讲 授 事 实 教 转移 到 “ 用 ” 使 事实 , 具体 事 实应 该作 为 工具 来 帮 助学
生 发展 深层 理解 和 有效 转 化知 识 的能 力 ( 解 力和 迁 理
图 l 科 学教 学 中概 念 建构 的设 计程 序 :
力 以便 他们 更好 地理解 周 围的世界 … …” 。事实 上 , 在 学习科 学事 实之后 , 出事 实本 身 , 跳 进行更 高度 的抽 象
概括 , 获得 重要 的和 可迁移 的概 念 , 以提高学 生 的思 可
维能 力 和水 平 。因 此 , 我们 主 张 , 小 学科 学教 学 中 , 在 要使学生 在活动 中理解并建 构科学 概念 。
活动 , 而 使 学 生 参 与基 本 问题 讨 论 和 过 程 学 习 , 从 这 构 , 成概念 。 形
最 过 高 , 越 了他 们 的思 维水 平 。这 也反 映 出某 些 科学 些 活 动应 有 助 于学 生 达到 基本 理 解 , 终 完成 知 识建 超
伦 指 出 :学 生必 须建 构 概念 , 为概 念有 助 于他 们 把 “ 因
域, 有人 认 为小 学 阶段 的科 学 教育 应该 是 以事 实 为 中 心 的教 学 , 在教 学 中让 小学 生 建构 科学 概 念似 乎 要求 教 育 工作 者 对建 构科 学 概念 的价 值 认识 不 足 。温 ・ 哈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方法策略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方法策略以《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方法策略》为标题,本文首先从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它的教学内容、特点和目的,以及概念图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总结了概念图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相关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对学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伴随着国家的倡导,教育管理的侧重点由重知识和技能转向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培养学生系统性、综合性思维能力,这提高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质量的要求。
因此,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出发,探究式教学产生了,它以学生为核心,发展学生的自主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从实践中获得新知,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实施实验,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
概念图教学是建立在探究式教学基础上流行起来的一种图形性教学法,它是在科学思维活动中用概念图表示概念的结构和关系,使学生利用图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够把从实践中发现的观察结果转化为概念,从而达到学习科学的目的。
概念图教学的理论依据由建构派观点提出,它的特点是以概念图和知识图为载体,注重导航性,以概念图解释和决定知识图,倡导学生主体性,关注学生主观理解程度,把语言性知识与图形性表示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辨析、分析、理解、综合、把握、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认识。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针对学习目标,提出概念图教学具体实施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灵活运用概念图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看、听、说、写,调动学习积极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概念图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最后,在教学结束后,回顾、总结、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概念建构的策略
线索 , 搭建成概念的知识脉络 。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 的循 序渐进地认知规律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 , 能促进学生概念
的 形 成 和建 构 。 二 、 循认 识方 式 的 建 构 。 顺 概 念 建 构 的 认知 脉 络 遵 理
再设计实验 : 同一段锰铜导线 , 随着 电压 的升高 , 电流 也逐渐升高。 引导学生建构“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 它 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 、 截面积 、 横 材料 , 而与电压和
遵循认识方式的建构 , 理 顺概念建构的认 知脉络 创设形 成概念 的情境 , 确 定概念建 构的问题线索
阻不相 同 , 学生 基本能辨别 同一类事 物的不 同例证 , 但不 知其所 以然。
2启发 引 导 , _ 概括 出各 个例 证 的 共 同属 性
匝亟
() 1怎样知道这 四段 导体 的电阻大小不 同, 通过讨论 , 设计如下实验 , 电流越大 , 明这段 导体的 电阻越小 。反 表 之 , 明这段导体的电阻越大 。 表
示:
出示 甲、 、 、 乙 丙 丁四段 导体 , 、 丙三段导体 都是 甲 乙、 锰铜合金线做 的 , 甲与乙导体 的长度相同 。 甲比乙粗 。 乙与
丙导体 的粗细相 同 , 乙比丙短 。丙与丁导体长 度 、 细相 粗 同, 材料不同 , 丁是镍铬材料 。 学生能判 断这 四段导体的电
匝 匿 I
囡 校 . 匠下 新 旬
2 0年 第 01
学流程 。
1 期
教 学 研究 。
华, 实现科学概念 的形成 。科学 中如密度 、 压强 、 力 、 浮 比
匦
区
回
匦
热、 电阻 、 欧姆定律 、 电功 、 电功率 、 物质 的性 质 、 溶解度 等
教资科学教学
教资科学教学教资科学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之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为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行为。
科学教学是教师的核心能力,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科学教学的概念和重要性科学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科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原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过程的一种教育行为。
科学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循序渐进原则科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科学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个性化教学原则科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灵活调整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因材施教原则科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因材施教,给予差异化的指导和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宜的教学帮助,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科学教学的具体实施(一)教学设计科学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生动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科学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
要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科学探究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策略
科学探究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策略在科学教学中,应用以概念为核心创建概念图的策略,引导学生以框图的形式将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进行重组和优化,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掌握,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
一、利用概念图调查前概念。
科学探究前,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以便科学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导探究活动,因此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显得很重要,有许多方法,访谈、调查,其中概念图的形式来调查学生的前概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同年段学生的前概念又不同,我们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调查过程:1、中年级图式填空。
对于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自行画概念图的能力需要培养,教师在了解前概念时,可以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概念进行图式填空,把自己对某一概念知道的或了解的,记录在圆圈或方框内,以便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评议。
如学生在观察水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来调查,学生对水的性质了解多少:以上概念图体现出有扶到放的过程,出现水的主题,而后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填写,有的学生对水的性质的前概念认为水是白色的,因为像白色的浪花;有的学生认为平时用鼻子闻到家中的自来水有异味,说明水有异味。
这些前概念都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获得和改进,对水的颜色、水的气味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比较,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科学的前概念一般可以写在实验册中每课课题的左侧,右侧留下复习时的概念图用。
2、高年级自主画图。
对于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逐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形成,教师可以在平时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课前对所学内容利用概念图进行预习,调查对某个探究主题的了解。
如,矿物离学生生活较远,应该调查学生对矿物了解多少,在已有经验和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发挥,形式不一:以上学生自主设计的关于矿物的前概念图可以看出,学生对矿物只有感性的认识,认识到矿物的硬度、岩石与矿物的关系、作用以及矿物需要保护,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岩石是由矿物构成的,教师可以设计观察花岗岩的程序,让学生再次探究,与前概念进行重组与同化,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
小学科学概念式教学的弊端及改善措施
小学科学概念式教学的弊端及改善措施一、弊端1.重概念,轻实践概念式教学以概念为主导,注重知识与理论的讲解,因而常常忽略对科学实验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的是相对抽象、理论的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这使得学生很难真正领会科学的精髓,更难发挥科学思维。
2.缺少互动,单向传授概念式教学往往是老师在讲解时,学生静静地听课,课堂互动较少,缺乏积极的交流,这样的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3.知识重复,缺乏趣味性由于概念式教学的特点是以概念为主,很多时候会让学生反复去背同样的知识。
这固然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但过多的重复训练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二、改善措施1.融合实践与理论,尽量使学生参与概念式教学应尽可能地实行为主导,充分将兴趣培养引入科学教育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无限潜能。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如在学习生物时,可以到野外进行样本采集,分开和培植小植物,观察植物的结构和生命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
2.增强课堂互动,设立多种形式教师应该多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讲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也应该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课堂互动,比如讲解后启动小组讨论,举行小型辩论,组织学生互相检查,以及设立小组竞赛等等。
3.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趣味性针对学生对重复的知识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来打破这种单调。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这样可以比喻抽象知识,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可以多使用游戏,模拟操作等多种有趣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虽然概念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仍然荣耀无比,但仍然存在应该加以改善的地方,引入更多的实践、增加更多的互动、创造有趣的教学方式将是改善措施的重要方向,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种积极主动、有目的性的学科教育。
初中科学概念教学策略
初中科学概念教学策略科学概念是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不仅包括一般的科学事实和概念,还包括科学的观念和对科学的看法。
科学概念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单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是发展其科学能力的必要前提。
因此,科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的科学概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科学课程理念的问题,如:受教学评价机制、陈旧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喜欢以自身概念体系为标准,运用机械训练的策略,导致学生对概念缺乏实质的理解,无法实际应用;一些教师不了解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缺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缺乏对概念本质内涵的揭示,致使学生无法真正建构概念,等等,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科学概念教学中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基本探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概念转变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科学概念学习之前学生已形成许多日常概念,称为前概念,有些前概念近似科学概念,而有些却是“错误概念”或“相异概念”,与科学概念不相容。
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概念转变学习理论认为,科学学习就是学生原有概念的改变、发展和重建过程,是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强调学生对科学新概念同化、顺应式“自我建构”,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元认知等因素在概念学习中的作用。
基于这种观点,科学概念教学要以前概念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科学探究为基本方式,以促进概念转变为根本目的。
二、促进科学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科学概念教学是一场发生在有限时间、空间里的师生互动,有效组织承载概念内涵的活动,帮助学生从活动中整理获取重要信息,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等,都要依赖教学策略合理运用。
下文以文献查阅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的形式,探讨提高科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这些教学策略都基于“概念学习就是概念转变”这一观点。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科学概念
概 念 , 须 创造 一 个适 应 教 学 要 求 , 以 引导 启 发 学 生 挖 掘 必 借
问题 、 考 问题 、 索 事 物 的 共 同 特 征 和 本 质 属性 的 学 习环 思 探
下 吗 ?” 一 名 学 生 答 :和 姜晨 ( 二 名 学 生 ) 的 意 思 差 不 第 “ 第 说
1 入 问题 访 谈 , 掘 错 误 概 念 . 深 发 了解 或诊 断学 生 的 前 科 学 概 念 的最 有 效 的 方 法 是 访 谈
法 。教 师 可 以在 课 堂或 课 下 专 门 地 设 计 一 些 问 题 让 学 生 去 回答 以论 及 自 己的 思想 , 以此 获 得 学 生 的 前科 学 概 念 。比如 我 们 就 温 度 计 液 柱 受 热 膨 胀 现象 , 二 年 级 学 生 作 出解 释 。 请 给 5名 受 访 学 生 每 人 一 根 温 度 计 ,请 每 位 学 生 将 温 度 计 液 泡 浸 入 热 水 中 . 家 很 快 发 现 液 柱上 升 。老师 问 : 温 度 计 的 大 “ 液 柱 为 什 么 会 上 升 呢 ? 第 一 名 学 生 说 : 因 为热 胀 冷 缩 。 第 ” “ ” 二 名 学 生 答 : 因为 有 热 气 进 去 了 液 泡 , 以 液 柱 上 升 。 ” “ 所 老 师 问第 一 名 学 生 : 你 说 的热 胀 冷 缩 是 怎 么 回事 ? 能 解 释 一 “
概 念 可能 存 在 错 误 的 理 解 。如 果 在 教学 中 . 师 仅 仅 是 由 于 老
学 生 说 出 了概 念 的 名词 ,就 以 为 学 生 了解 了 科 学 概 念 的 内 涵 ,后果 是严 重 的 。通 过访 谈 有 效 地 发 掘 出 学 生 的 错 误 概 念 , 老 师有 针 对 性 地 帮 助 学 生 构 建科 学 概 念 十分 有 效 对 2引 发 内 , . 1冲突 , 破错 误 概 念 2 打
【科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科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科学现象、科学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教学在整个科学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从科学学科的内容来看,科学概念的完整体系可以认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反映物质基本特点和属性的科学概念;二是科学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即科学规律;三是由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的数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理论和得到的必然结果。
概念是浓缩的知识点,规律是压缩了的知识链。
从科学教学的角度来看,中学科学知识是由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基础和主干组成的,科学概念是形成科学规律的基础,科学规律是科学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的规律性的反映。
在新课程标准中概念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性,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关注概念的主观性和抽象性,让学生能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能协作交流,概念教学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知识殿堂的第一站。
因而概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就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
现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做好概念的引入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明确引入某个概念的目的,是学生学习概念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认识规律,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
概念教学中,年级愈低的学生对直观和感性的生活经验依赖就愈大。
科学教学中,引进一个科学概念必须提供相当数量的同类的科学现象、科学过程作为例子。
概念教学中的引入环节例证应尽可能利用演示实验现象展示、学生生活实际及小学自然教材中已涉及的科学现象、新鲜而准确的个别事例等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想象。
此外,学生对具体的科学现象或科学过程的认识经验,也影响他们的思考和概念的形成。
概念五要素及其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李 明 玉
(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7 ) 085
中图分类号 : 4 G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7 9 ( 0 】2 0 5 — 2 17 — 8 42 1 2 — 0 30 6 1
摘 要 概 念 是 科 学教 学 中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本 文 基 于 科 学 教 育 的 研 究 视 角 . 过 梳 理 概 念 和 科 学 概 念 经 典定 义 . 通 对 两 者 进 行 了进 一步 诠 释 :介 绍 构 成 概 念 的 五 个 要 素 及 其 在
科 学 教 育 中 的作 用 .希 望 能 为 自然 科 学概 念 教 学 提 供 一 定 理 论参考
首先 , 界定 和学习概念时 ,命名 ” 于学 习者学习和 在 “ 便
回忆某一 概念 。在概 念学 习中, 学习者会根据基于 自身经验 的归类标 准将一个新 概念与概 念体 系中 已有 的类别 对 比 、
Ke y wor c nc ts i n e co e tfv l me t fc n e ; ds o ep ;c e c nc p ; e e e n s o o c pt i c nc p e c ng o e tta hi
列特定属 性和变量 整合在一起 ,以特 征的集合形式来表 述 某概念 , 此类概念 中常 出现 “ 之类的连接词 ; 和” 在分散 型概
关 键 词 概 念 科 学概 念 概 念 五 要 素 概 念 教 学
On Fi e El me t f Co c p n T e r u c i n n v e nso n e t a d h i F n t s i o S in e T a h n / L n y ce c e c i g / i Mi g u Ab t a t h i o tn f s in e e c ig i o c p , sr c T e man c n e t o ce c ta h n s c n e t b s d o h x si g ca sc d f i o fc n e t a d s in e a e n t e e i n l s i e n t n o o c p s n ce c t i i c n e t,c o d n o r s a c o i o f s in e e u ai n o c p sa c r i g t e e r h p st n o ce c d c t , i o we ma ea frh re p a a in a o t h t r o c p sa d S — k t e x l n t b u a ec n e t n C u o w a in e c n e t; d e c o c ps An mo e d ti d i t d c in r ie n r eal n r u t s a e gv n o e o o t e f e e e n so o c p n h i r l n s i n e e u a h v l me t fa c n e t d t er oe i ce c d c — i a t n i r e o p o i e c r i h o e ia ee e c o f c i , o d rt r vd e t n t e r t lrf r n e fre f — o n a c e t e c n e tta h n n o rc u t . i o c p e c i g i u o n r v y
提高科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 教书匠” 转变为“ 教育家” 的前提条 件 , 是提高教 学效率
的关键 。因此教师在教 学过程 中应不 断反思不 足 , 总结 经验 , 精心撰写“ 教学 日记” 勤做教 学卡片 , , 为今后 的教
必须解 决 , 这对 备课提 出 了更高 的要求 , 因此教 师应该 利用集体备课有计划地共 同钻研 , 切磋教 法 , 博采众 长 ,
一
、
义, 但也要 依据学 生的接受 能力 , 或者用 描述代替 定义 , 或者用 比较通 俗易懂 的语 言揭 示概念 的本 质特 征 。同 时注意要与将来 的严格定 义不矛盾 。 2 当一个教 学 阶段 完成 以后 , 根据 具体 情况 , . 应 酌 情指出概念 是发展 的 , 断变化 的。 不 3 当概念发展后 , . 教师不但 指 出原来 概念与发展 后 概念 的联 系与 区别 , 以便 学生 掌握 , 且还应 引导学 生 而 对有关概念进行研究 , 注意其发展变化 。 二、 系生活 实际 , 联 通过 多种方法进行概念的引入 概念教学 的第一 步就 是要 引入 概念 。概 念 如何 引 入, 直接关 系到学生对概念 的理解 和掌握 。常用 的引入 概念途径有 : 1通过生 活实例 引入 。 比如在 “ 照物 ” . 参 概念 的引 入 时我举 了这样一 个 例子 : 明和 同学 到一个 风景 区 , 小 小 明对 同学说 :X “ X风景 区景 色呈现 在我 的面前 ” 同学 反驳说 :应该是我们来到 了 X “ X风景 区。于是小明和同 ” 学争辩开 了。这时我提 出问题 : 谁说得对 ?让学生充分 讨论 和交流 。然后引入参照物的概念。
源共享 , 开放源程序 , 让教师可 以相互学 习 , 打造 精 品课
件, 最大限度发挥课件的教学辅 助作用 。 四、 善反思 ,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教师的 自我反 思 是 “ 学创 新 ” 动力 , 教师 由 教 的 是
大概念下的科学教学
大概念下的科学教学大概念下的科学教学引言: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
然而,传统的科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大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教学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以整体思维和概念的建构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了更具意义和深度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大概念下的科学教学,并分享我对这一教学方式的观点和理解。
(一)深度评估大概念教学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大概念教学注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深入理解,从多个角度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2. 挑战:大概念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学过程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广度评估大概念教学的影响因素:1. 教师角色:教师在大概念教学中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教学策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
2. 学生参与程度: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是大概念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资源:科学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资源对于大概念教学至关重要,能够提供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丰富教学内容。
(三)总结和回顾性内容的设计:1. 总结:大概念教学通过概念建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回顾:回顾大概念教学的过程和成果,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科学概念,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四)观点和理解:大概念教学是一种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培养科学素养的教学方式。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灵活运用大概念教学的方法,提供有意义和深度的学习体验。
结论:大概念下的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
只有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评估,才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前概念及教学对策
所理 解 的 部 分 。所 以 , 即便 在学 习后 学生 通 常 也 不 会放 弃 原 有 的 概 念 . 而
是 对 新 概 念加 以排 斥 . 至 扭 曲对 新 甚 概 念 的 理 解 而 导 致 了 学 生 头 脑 中存
在 的与 科 学概 念 不 一 致 的 认识
1以 自身 的 前 概 念 为 基 石 . . 自我
必 须 充 分 了解 学 生 科 学 学 科 的 原 有
知识 经 验 背 景 . 了解 学 生 有 哪 些 概 念 是 片 面 的甚 至 是 对立 的 . 充 分 运 用 并 学 生 的 原 有 概 念 创 设 教 学 中 的认 知
根 导 线 . 个 小 电 珠 他 们 带 着 自 一 让 己 的前 概 念 随 意摆 弄 。两 个 要 求 : 一
间 的 矛 盾 冲 突 . 现 由前 概 念 向科 学 实
概 念 的 转 变
的看 法 往 往 是 片 面 的 、 糊 的 。在 学 模 习新 知 识 时 . 少 学 生 只 注 意 到 自己 不
四 、 学 科 学 教 学 的 基本 对 策 小 利 用 什 么 方 式 可 以 有 效 地 进 行 概 念 转 变 呢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 有这 样 几 种 基 本对 策 : 道 导 线应 该 怎 么 与 电珠 和 电池 相 连 。 心 急 的 同学 不 断 向教 师 打 听 正 确 的 连法 , 师故 意 置 之 不 理 。 教 突然 , 有个 同 学 的 小 电珠 亮 了 .大 家 都 异 常 兴
冲突. 以此 作 为 引 发 学 生 进 行 概 念 转
变 学 习 的契 机 。 为要 转 变 学 生 的 前 因
概 念 . 仅 告 诉 学 生 “ 确 ” 概 念 是 仅 正 的 无 效 的 .只 有 在激 励 性 的情 境 中 . 在 学 生 的 前 概 念 与科 学 概 念 的 激 烈 碰 撞 中 . 能 解 决 前 概 念 与科 学 概念 之 才
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科学教学
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科学教学近年来,科学教育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科学教育中,核心概念是组织科学教学的重要基础。
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科学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核心概念的定义和作用核心概念是指在某一领域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概念。
在科学教育中,核心概念是组织科学教学的重要基础。
核心概念是科学知识的基础,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起点和基石。
通过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科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二、核心概念的选择和运用核心概念的选择应该符合科学教育的本质和特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在选择核心概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与课程的目标相符合。
核心概念应该与课程的目标相符合,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2.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
核心概念应该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能够代表该领域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
3.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核心概念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
在运用核心概念时,应该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探究、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核心概念。
同时,应该将核心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核心概念。
三、核心概念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科学教学,能够发挥以下作用: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核心概念是科学知识的基础和起点,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科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科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
4.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通过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科学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不断更新科学知识,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浅谈科学课的概念教学
浅谈科学课的概念教学萧山区新街镇沿江分校李文琴科学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是自然科学知识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
科学知识的推衍、规则的建立都离不开科学概念。
但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粗浅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由此而产生的概念的内涵受狭隘知识范围的限制,或者没有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包括进去,或者没有同不重要的东西清楚地分开。
维果斯基把这种没经过专门的教学,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概念叫做日常概念,又称前科学概念。
比如,蜜蜂是鸟,鸭不是鸟,树不是活的,月亮是活的。
如果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没有被科学地加以引导,那么他们形成的那些观念,就有可能是非科学的,并且可能妨碍到孩子们以后的学习。
所以5~12岁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就是使孩子们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初就能够发展起对自然以及对自己周围的世界的理解,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超越所给的信息进行思维,获得重要的和可迁移的科学概念,这样才能适应知识膨胀和复杂的环境。
因而,科学课的教学则更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概念,达到从日常概念逐渐提高到科学概念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做法是:一、呈现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学生进入课堂的时候不是带着空白的头脑,而是带着对这个世界懵懂的认识,这些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正确的前科学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阻碍作用,它使学生难以运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用科学的思维研究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暴露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觉察学生的思维困境,教学时要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为主线,让学生在亲身探究过程中去体会、去领悟。
1。
引出问题,呈现错误概念。
了解或诊断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个别访谈。
教师可以在课堂或课下专门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回答以论及自己的思想,以此获得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比如《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可以让学生观察食盐和水,沙和水混合后的变化,很多学生都会说:“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初中科学概念课教案
初中科学概念课教案1. 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价与反思、合作与交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2.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物质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介绍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2)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例讲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特性和应用。
(3)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策略1. 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物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价与反思、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基于大概念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
基于大概念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作者:***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08期作者简介:宣立芬(1979—),女,汉族,山东冠县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育教学。
一、背景分析大概念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学科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小学科学教学应“遵循‘少而精’原则,聚焦学科核心概念,精选与每个核心概念相关的学习内容”。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围绕气象学的核心概念,如气压、温度、湿度等,引导学生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特性,帮助学生构建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整体认识,促进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并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一)教學内容分析“风向和风力”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第二课时的重要内容,集中探究天气现象中的风向和风力。
教材从活动准备开始就主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怎样描述风的大小呢”这一问题引领学生从气温的描述转向理解更为复杂的风向、风力,建立对天气多元化描述的认知框架。
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分为观测、探索和实践三大环节:(1)“我们来观测风”的环节,通过实地观测的方式,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体验风的方向变化。
(2)“怎样知道风力的大小呢”部分引入了科学仪器——风速仪,让学生了解风力测量有其科学的量化标准。
(3)“自制风向标”的活动让学生使用不同材料制作风向标,将抽象的风向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物理实体。
(二)大概念界定大概念的一般模型架构能够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学科知识,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该模型架构通常包括核心概念、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三个层级。
核心概念是学科内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点,即理解该学科的基石;上位概念则提供了更宽广的视角,是对核心概念的扩展和深化;下位概念则更为具体,是核心概念的具体实例或是对其的具体应用。
对于本节而言,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为“风”,上位概念是“气象学”,下位概念则包括“风向”和“风力”。
科学概念教学的前概念
科学概念教学的前概念科学概念教学的前概念包括科学、科学概念、教学和前概念的概念。
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科学概念是科学中的基本要素,是描述、解释和预测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教学是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是学习和教育的重要环节。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所具备的先验知识、观念和经验。
下面将分别从科学概念、教学和前概念的角度对科学概念教学的前概念进行讨论。
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的核心,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科学概念具有准确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能够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和规律。
科学概念通常包括概念定义、属性和关系等要素,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思维推理和数学推导等方法进行建构和验证。
在教学中,科学概念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来达到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是科学概念传递和学习的过程。
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验、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科学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所掌握的知识、观念和经验。
学生的前概念往往基于其日常观察和经验,具有直观性、片面性和错误性等特点。
学生的前概念可能会与科学概念存在差异和冲突,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成效。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对学生的前期认知状况的了解,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在科学概念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前概念,将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参照物和桥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出发,逐步理解和接受科学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开展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事实,从而发现、纠正和重构自己的前概念。
初中科学概念课大全教案
初中科学概念课大全教案
课程名称:初中科学概念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科学概念的基本特点和定义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
1. 科学概念的定义方法和特点
2. 科学概念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学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二、探究活动
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总结出科学概念的基本特点和定义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探究成果。
三、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概念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活动
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科学概念的分类和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科学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定义方法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科学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科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科学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科学现象、科学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教学在整个科学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从科学学科的内容来看,科学概念的完整体系可以认为由三部分组成:一
是反映物质基本特点和属性的科学概念;二是科学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即科学规律;三是由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的数
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理论和得到的必然结果。
概念是浓缩的知识点,规律是压缩了的知识链。
从科学教学的角度来看,中学科学知识是由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基础和主干组成的,科学概念是形成科学规律的基础,科学规律是科学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的规律性的反映。
在新课程标准中概念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使他们养成
良好的思维习惯。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性,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关注概念的主观性和抽象性,让学生能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能协作交流,概念教学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知识殿堂的第一站。
因而概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就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
现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做好概念的引入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明确引入某个概念的目的,是学生学习概念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认识规律,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
概念教学中,年级愈低的学生对直观和感性的生活经验依赖就愈大。
科学教学中,引进一个科学概念必须提供相当数量的同类的科
学现象、科学过程作为例子。
概念教学中的引入环节例证应尽可能利用演示实验现象展示、学生生活实际及小学自然教材中已涉及的科学现象、新鲜而准确的个别事例等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想象。
此外,学生对具体的科学现象或科学过程的认识经验,也影响他们的思考和概念的形成。
经验越丰富,形成的概念也越精细、详尽和准确。
由此,我们应尽可能在引入概念教学时,考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认识、以及认识上的冲突。
例如,引入大气压强概念时,可让学生先做一做瓶吞鸡蛋、注射器提重物、吸盘挂钩挂重物等实验,并且,在做这些实验前提醒学生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这时学生兴趣高涨,又有亲身体验,自然而然地切入大气压强概念的教学。
二、引导探究,建立概念
心理学家指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撇开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
中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本质性加以概括的过程。
丰富的直观材料(包括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及数据)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但概念不是从对直观材料的感知中直接得出,必须通过思维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判断、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进行正确思维,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
自主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概念的方法被引入新课程。
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它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自主、独立地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将是鲜明而牢固的。
但由于学生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适时和适当的指导。
三、联系实际、丰富概念
以前,每个科学概念形成之后,都要用简洁和统一的语言把它确切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给概念下定义。
新课程弱化了对概念定义的要求,强调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概念的含义。
因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阅读、讨论)和探究获得的概念往往较浅显,且不完善,这需要教师或学生来补充实例,在丰富科学表象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如在得出了动能、势能、机械能这些概念后,让学生通过荡秋千、蹦蹦床、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滚摆实验等实际例子区分动能和势能,分析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转化,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注意比较,强化概念
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各种科学现象和过程也有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并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看法和概念,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比如科学上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认识,从用手推物体,物体可以运动,停止推物体他们就不运动了,如果让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运动起来,没有力的维持它们可以运动好长时间也不会停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释不了这一现象。
又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铁块沉入水中的大量现象,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铁块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概念,当教师进行讲授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许多学生根本不相信看到的铁块漂浮于水银面上的现象,他们认为科学违背常理,太不合情理了,形成的这些概念与认识具有顽固性,影响着我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识,因此,这些以前形成的经验概念与认识,经过一两次纠正就消失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破除学生头脑中错误的这些固有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的发生过程相当缓慢。
克服旧的知识概念的形成惯性,用新的正确的概念取代旧的概念模式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除非用旧的知识概念不能解释、解决新问题,才会在头脑中激发认知冲突,从而建立正确概念。
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用新的科学情境多次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并加以交流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科学概念。
五、重视实践、应用概念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掌握概念要有一个具体化的过程。
具体是通过分析综合,将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获得的概念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因此,课上要利用所学概念来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做习题,做实验等;课外要通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使概念得以巩固和深化。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们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理解、掌握科学概念,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为目的。
同时新的教学价值观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生命意义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现的过程,是主体对生命内涵的体验的过程。
因而概念教学中也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其能主动、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