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鳟鱼欣赏课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鳟鱼-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鳟鱼-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鳟鱼-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鳟鱼》这首歌曲,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文化背景和音乐形式的异同。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加深对音乐细节特征的感知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现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合唱和演奏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二、教学内容1.教学曲目:《鳟鱼》- 人音版2.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了解曲目背景,分析歌词,体验曲调,学唱歌曲•第二课时:练唱整曲,分组排练,开始练习合唱•第三课时:继续合唱,练习民族乐器,在不同乐器的加入中进一步感受曲目的民族特色•第四课时:完成乐器配合,练习演唱和演奏的整体协作,准备演出•第五课时:小组间交流演出表现并进行评价,回顾学习总结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特点的分析; 2. 合唱演练,乐器配合和演出的整体协作;教学难点: 1. 如何准确地表达歌曲鲜明的风情; 2. 如何有效地协调各种乐器的声音和效果,在呈现歌曲整体效果时保持协调;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互动交流、体验式学习、小组合作和多媒体展示等,其中重点是体验和互动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和自己表现。

五、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包括对于各个乐器的演奏、演唱的声乐效果以及整体演出水平的评价。

其中,针对学生的评价重点在于合作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对音乐进行感受和理解的评价。

2.评价标准:学生的乐器演奏、歌唱表现、合作沟通能力、功课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对于这个课程的反思,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前先进行充分的音乐背景和文化知识介绍; 2. 教师和学生互动式探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 建立起良好的班级氛围,营造出开放和友好的学习环境; 4. 多渠道、多场景进行练习和演唱,让学生能够体验和分享音乐的快乐。

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异同,并提升自己的合作与表现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鳟鱼欣赏课音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鳟鱼欣赏课音乐教案

筵宾中学八年级下学期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王彩虹使用人:王彩虹使用时间:2016 145总编号:06
师:我们的心情一直在随着音乐 在跌宕起伏,让我们思考一下,在几 次变奏中,速度、力度都做
了哪些改 变(完善表格内容)
11、简单介绍变奏曲式。

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 乐主题及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 称为变奏曲式。

1、提出冋题,追冋音乐内涵
师:为什么小鳟鱼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后,音乐却还结束在欢乐的情绪上(学生自由 想象,教师给予点评)
师:今天我们透过舒伯特的音乐看到了一个生动又富有哲理的世界。

自由和光明是人 类永恒的追求,尽管单纯和善良常常会被虚假和邪恶所害,但是苦难终将过去,欢乐必将 到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坚持要做一个真实和善良的人!做一个心中永远充满希望的 人!
欣赏变奏四 音乐显得紧张不安, 示意渔夫无情闯入小 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 使小鳟鱼遭遇不幸。

好 像渔夫投网或者是渔 夫搅浑了河水。

(四)再次完 整欣赏作品。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古典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欣赏和学习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的艺术歌曲《鳟鱼》,使学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分组合作、创作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在音乐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此外,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美丽的磨坊女》;
(2)学习歌曲《鳟鱼》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3)能够独立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运用肢体语言、表情等表现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歌曲《鳟鱼》的和声特点:歌曲《鳟鱼》的和声丰富多样,通过对和声的运用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使歌曲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5.歌曲《鳟鱼》的情感表达:歌曲《鳟鱼》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6.歌曲《鳟鱼》的艺术表现手法:歌曲《鳟鱼》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歌曲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歌曲《鳟鱼》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2.能够独立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难点:
1.歌曲《鳟鱼》的节奏和旋律的处理;
2.歌曲的情感表达。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演唱、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鳟鱼》的节奏和旋律,使其能够独立演唱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欣赏《鳟鱼》教案3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欣赏《鳟鱼》教案3人音版

《鳟鱼》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孩童时代像鳟鱼一样在水里自在的快乐。

2.能力目标:带着表情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了解作曲家舒伯特以及懂得弱起小节是什么。

教学重点:体会每一段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及作者的心情,我将采用分段聆听让学生来感受。

教学难点:表情及音准。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欣赏舒伯特《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为切入点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进入主题,展开学习。

1、介绍词曲作者。

讨论各自对舒伯特的了解,讲解舒伯特的有关信息。

2.分段学习歌曲,感受每段作者不同的心情。

3.首先让学生哼唱并熟悉降D大调音阶,对歌曲调式有初步感知与认识。

然后播放歌曲《鳟鱼》,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自主感受音乐,哼唱旋律,用模唱法锻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能力,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主题延伸、扩大视野。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艺术“家族”的主要成员。

在这里,通过对《鳟鱼》的学习,我将播放《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给他们讲解这首交响乐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体裁,《鳟鱼五重奏》(1819年)是舒伯特进入创作成熟时期最早产生的一部室内乐作品。

在此前两年,他写了一首后来成为德国民歌的《鳟鱼》,舒伯特把这首歌曲的曲调用作五重奏第四乐章(变奏曲)的主题,运用了各种技巧和手法,使每段变奏形成不同的画面和性格,更丰富了歌曲原有的戏剧性。

整个作品清新、明快、形象生动,在创作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体裁:小行板,降D大调,主题与6段变奏。

主题为歌曲《鳟鱼》,先以第一小提琴奏主题,弦乐陪衬。

第一变奏把旋律分配给钢琴,弦乐琶音为衬托。

第二变奏中提琴主奏,小提琴衬托,旋律移到低音提琴,钢琴奏复杂的快速经过句。

第四变奏转调到三连音节奏,第五变奏也有转调,第六变奏和结尾使用原歌曲伴奏中钢琴的波浪音型。

四、创设情景,升华感情。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积极乐观态度。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然而,在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和自律性有待提高。一些学生在演唱时容易走神,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不够。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演唱技巧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的掌握不够准确。这些问题可能会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学调整: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鳟鱼》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鳟鱼》情感表达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鳟鱼》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游戏:教师设计一些声乐演唱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PPT:教师使用PPT,展示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声乐套曲《鳟鱼》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视频:教师使用视频,播放舒伯特的声乐作品,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音乐鉴赏》(作者:罗杰·库克):这本书深入探讨了音乐鉴赏的理论和实践,帮助读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以下内容:
研究舒伯特的其他声乐作品,了解其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
学习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分析《鳟鱼》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探讨舒伯特音乐作品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提高文化理解能力。
内容逻辑关系
①重点知识点: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声乐套曲《鳟鱼》的创作背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鳟鱼欣赏课音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鳟鱼欣赏课音乐教案
3、师生讨论,关注到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以及稍快的速度让我们感受到鳟鱼的自由自在。
4、跟琴哼唱歌曲《鳟鱼》的主旋律,老师通过指挥引导学生在弱起拍、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处唱得生动。
学生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学生跟琴哼唱歌曲《鳟鱼》的主旋律,老师通过指挥引导学生在弱起拍、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处唱得生动。
欣赏变奏四
音乐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好像渔夫投网或者是渔夫搅浑了河水。
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听辨《鳟鱼钢琴五重奏》各段在乐器、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并关注由此带来的音乐情绪的变化,着重于对乐曲音乐形象的感知和乐曲情绪的体验。
难点:听辨《鳟鱼钢琴五重奏》各段在乐器、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速度(慢、稍快、快)
音乐形象(或情绪)
2、欣赏:主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
师: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你感受到鳟鱼是怎样的心情或者联想到鳟鱼怎样的形象(悠闲、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3:欣赏:变奏一(钢琴主奏)
师:主奏乐器变成了什么(钢琴)小鳟鱼的形象有没有改变(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纯真可爱)
4、欣赏:变奏二(大提琴奏主题,小提琴奏副旋律)
生回答(渔夫、大鱼追赶------) 音乐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好像渔夫投网或者是渔夫搅浑了河水
让学生通过听辨各段在乐器、音色、力度、速度、音乐形象等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来赏析这部作品
欣赏:变奏一(钢琴主奏)
主奏乐器变成了什么(钢琴)小鳟鱼的形象有没有改变
师生讨论,关注到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以及稍快的速度让我们感受到鳟鱼的自由自在。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和弦、节奏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通过欣赏《鳟鱼》这首歌曲,可以联系到之前学习过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知识,如歌曲的旋律、和声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能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分析和欣赏《鳟鱼》这首歌曲,培养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鳟鱼》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以及音乐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经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演奏等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应用能力。
4.反馈与评价法: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鳟鱼》这首歌曲的视频,引出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歌曲《鳟鱼》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元素,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鳟鱼》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鳟鱼》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元素,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歌曲《鳟鱼》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元素。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鳟鱼》欣赏教案

《鳟鱼》欣赏教案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鳟鱼》这首歌的背景和作者1.2 学会《鳟鱼》的歌词和旋律1.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会《鳟鱼》的歌词和旋律2.2 教学难点:理解《鳟鱼》的歌词意境和音乐特点第三章:教学准备3.1 准备《鳟鱼》的乐谱和歌词3.2 准备音响设备3.3 准备教学课件和图片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介绍《鳟鱼》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4.2 新课教授:教唱《鳟鱼》的歌词和旋律,讲解歌词意境和音乐特点4.3 练习:让学生跟唱《鳟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4.4 巩固: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学生是否能熟练唱出《鳟鱼》的歌词和旋律5.2 评价学生是否能理解《鳟鱼》的歌词意境和音乐特点5.3 评价学生是否能运用《鳟鱼》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和表演第六章:教学拓展6.1 介绍其他版本的《鳟鱼》,如古典音乐版本、爵士乐版本等,让学生比较不同风格的音乐。

6.2 引导学生思考《鳟鱼》的歌词和旋律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6.3 推荐相关的歌曲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第七章:课堂活动7.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鳟鱼》的理解和感受。

7.2 举行《鳟鱼》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展示自己。

7.3 让学生结合音乐创作,如绘画、写作等,表达对《鳟鱼》的感悟。

第八章:作业布置8.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唱《鳟鱼》,并尝试分析歌词和旋律的特点。

8.2 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鳟鱼》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8.3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鳟鱼》的歌曲,培养家庭音乐氛围。

第九章:教学反思9.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寻找改进教学方法的方式。

9.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9.3 评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适合度,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鳟鱼》欣赏教案

《鳟鱼》欣赏教案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鳟鱼》这首歌曲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鳟鱼》这首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 通过播放歌曲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教学方法:1. 讲解和播放歌曲片段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歌曲的第一印象。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意见,了解他们对歌曲的感受。

第二章:歌曲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鳟鱼》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的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鳟鱼》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域、节奏、旋律线条等。

2. 解读歌词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听歌曲,注意旋律和歌词的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元素的分析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音乐元素的分析能力和对歌词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了解他们对歌曲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歌曲表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鳟鱼》歌曲的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鳟鱼》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表情等。

2. 分析歌曲中的音乐表现手法,如动态变化、和声等。

教学方法:1. 分组练习,让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注意演唱技巧的运用。

2. 引导学生听赏不同版本的《鳟鱼》,分析音乐表现手法的差异。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演唱表现和音乐欣赏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演唱反馈和音乐分析意见。

第四章:创作与拓展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2.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内容:1. 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歌曲,运用《鳟鱼》的歌曲元素。

2. 介绍其他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

教学方法:1. 提供创作素材和乐器,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2.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对其他音乐作品的欣赏程度。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学设计
1. 演唱场合:适用于音乐会、声乐比赛等场合
2. 教学应用:可作为声乐教学中的经典曲目,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3. 音乐欣赏:适合广大音乐爱好者欣赏和品味,感受浪漫主义音乐的魅力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完成《鳟鱼》歌曲的演唱练习,要求学生准确掌握音高、节奏和音色,注重情感表达。
2. 分析《鳟鱼》歌曲的和声结构,总结和声手法的运用,加深对歌曲艺术效果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鳟鱼》这首歌曲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鳟鱼》这首歌曲吗?它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展示一些关于《鳟鱼》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鳟鱼》的背景、创作过程和表现手法,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 阅读学生撰写的赏析文章,评价文章的逻辑性、分析和表达能力,给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4. 观摩学生设计的音乐活动,评价活动的创意和实施效果,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改进方向。
八、课后作业
1. 请学生独立完成《鳟鱼》歌曲的演唱,要求准确掌握音高、节奏和音色,注意情感表达。
2. 请学生分析《鳟鱼》歌曲的和声结构,总结和声手法的运用,加深对歌曲艺术效果的理解。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鳟鱼》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鳟鱼》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鳟鱼》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鳟鱼》。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鳟鱼》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鳟鱼》精品教案范文

《鳟鱼》精品教案范文

《鳟鱼》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感受歌曲中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音乐形象。

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让学生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和舒伯特的音乐风格,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鳟鱼》旋律的优美和情感的表达。

(2)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理解歌曲中音乐元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让学生体会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方法1、聆听欣赏法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逐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

2、讲解分析法对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表现手法等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4、演唱体验法让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歌曲,亲身体验歌曲的音乐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与鳟鱼相关的自然纪录片片段,展示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动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鳟鱼的形态和动作。

(2)提问学生对鳟鱼的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舒伯特的生平,包括他的出生、成长经历以及在音乐领域的成就。

(2)讲述《鳟鱼》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灵感来源。

3、初次聆听(1)播放《鳟鱼》的音频,让学生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氛围和情绪。

(2)提问学生初听后的感受,如歌曲的速度、节奏、旋律特点等。

4、分段聆听与分析(1)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分段聆听,并分析每一段的音乐特点。

第一段: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描绘了鳟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景。

第二段:旋律变得紧张,节奏加快,暗示着危险的临近。

第三段:旋律悲伤沉重,表达了鳟鱼被捕后的痛苦和无奈。

第四段:旋律重现第一段的主题,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2)讲解歌曲中运用的音乐表现手法,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的运用等,以及它们如何为歌曲的情感表达服务。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通用7篇)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通用7篇)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篇1一、双基目标:1)基本知识: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说明: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多的了解国外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对音乐的贡献)2)基本技能: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

(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听歌曲,而且应该更多的从整体上理解音乐作品,比如说伴奏)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

(最后一条是作为常识了解)4)德育目标: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被狡诈与邪恶所害。

二、教学重点的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包括调式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

(说明)2)教学难点:在解决重点的基础上深化调式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及重大作用。

(由于教学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所以教学难点由教师讲解,学生了解掌握)三、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教材分析、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五个方面来讲。

1)教材分析:《鳟鱼》这首作品是1817年夏天舒伯特20岁时写的一首颇受人们喜欢的活泼的抒情歌曲。

(简要介绍一下作品,让学生先简单了解作品)2)组织教学:①师生问好歌。

(12 34 5 — 15 63 54 32 1—,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②听音模唱训练。

(再同一个大小调式中,弹奏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听辩并分别模唱。

这是针对基本技能方面来说的)。

③基本节奏训练。

(针对在曲谱中出现的节奏)。

3)复习旧课:根据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回顾所学的有关舒伯特的内容。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鳟鱼》欣赏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一、欣赏歌曲二、体会大小调在音乐中的情绪变化。

三、了解舒伯特生平及音乐作品。

[数学目标]一、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形象的能力。

[数学重点]一、通过学习歌曲,分析音乐的调式,掌握歌曲的内容,体会音乐的情绪。

二、能够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数学用具]录音机录象机钢琴[数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伴随着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步入教师。

大屏幕上播放着鱼在水里遨游的画面,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知识导入教师:你们喜欢钓鱼吗?钓鱼时的心情怎样?如果你就是被钓上来的那条鱼,你有何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舒伯特笔下的那条鱼的名运如何?(看着歌词,第一遍聆听)教师:好,下面我们请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1:小鱼太可怜了,同情那条小鱼的命运。

学生2:渔夫太可恨了,阴险、狡诈。

教师:同学们说得好,这是舒伯特在1817年仅有20岁时写的一首抒情歌曲。

同学们也收集了舒伯特的相相关资料,让我们把资料展示出来,一起来了解舒伯特及其作品。

舒伯特,奥地利人。

19世纪伟大的音乐家,浪漫乐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创作的作品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他创作的歌曲共六百多首,有“歌曲之王”的美称。

著名的音乐的作品有、《摇篮曲》、《小夜曲》等。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三、深入歌曲的内容再次欣赏音乐的层次。

(第二遍聆听)学生1:音乐划分为两部分:第一次分明明亮,第二次声音较前者有所变化,声音边得低沉了。

学生2:音乐分为三段:第一段描写了鱼儿的自由、快乐。

第二段描写了渔夫的阴险。

第三段描写了渔夫把小鱼钓上钩。

教师:两位同学说的都对。

这首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歌词取材一首浪漫诗,作者用渔夫比做当时的统治者,用小比作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我们先来体会音乐的第一部分(播放带有在水里遨游画面的音乐),请大家看画面、听音乐、谈感受。

人音版 音乐八年级下册 鳟鱼 课程教学设计

人音版 音乐八年级下册 鳟鱼 课程教学设计

鳟鱼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有所了解。

2.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创编音乐短剧。

3.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去获得对变奏曲式和变奏方式的了解,对作品中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认知,对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从而较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4.在聆听《鳟鱼》第四乐章时,能分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的不同音色。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热爱唱歌,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体验感受音乐的能力与探索创造的兴趣也随之增强。

本班学生有动听的歌声,良好的音乐感觉,男生中有多位同学唱歌很不错,女生中也不乏表演人才。

但是毕竟很多乐器学生不曾接触过,对其音色、技法都比较陌生,更别说是在丰富的音响效果中找到主题的影子!再加上该年龄段的学生都羞于表演,不敢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去表现,阻碍了他们形象地感知音乐。

因此欣赏此类作品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

三.重点难点1.学生能记忆鳟鱼主题,并在丰富的音响效果中听出主题的影子。

2.学生能听辩音乐的段落,并对所描述的故事有大体的了解,辅以简单动作表现。

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个动画片片段《海底总动员》,边听边思考。

这个动画片描写了什么故事?主人公是什么动物?这部动画片的名字是什么?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奥洲外海中的一对小丑鱼父子。

不管是鱼也好,人也好都是向往自由的,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鳟鱼》它也讲述了一条小鱼的故事……学生展开想象,抒发各自自己的感受。

活动2【导入】揭题介绍鱼类—鳟鱼!歌曲《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所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思考:歌曲中鳟鱼的命运?学生学习知识点,初步聆听!活动3【讲授】熟悉主题揭题并介绍钢琴五重奏。

2.再听:问有哪些乐器演奏?3.旋律声部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4.学唱主旋律。

人音版音乐八下第2单元欣赏《鳟鱼》教案2

人音版音乐八下第2单元欣赏《鳟鱼》教案2

人音版音乐八下第2单元欣赏《鳟鱼》教案2教学目的:一、了解舒伯特概况(生平、作品、)。

二、能哼唱鳟鱼主题、了解变奏的基本手法。

三、激发学生对室内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

教学内容:一、舒伯特生平简介。

二、五重奏《鳟鱼》赏析。

三、对比欣赏声乐作品《鳟鱼》。

四、用基本的变奏手法创编小星星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察图片《鳟鱼》由图片导入课题。

请看图片,有没有同学知道是什么鱼?是鳟鱼(很有价值的垂钓鱼,可食用,全世界只有十多种。

)我们今天欣赏的音乐与这种鱼有关,是一首以鳟鱼来命名的音乐。

有同学可能会说:“谁会去描写这种看起来并不漂亮甚至还有些凶的鱼呢?”优秀的艺术家,任何素材都可以来来创作,我们现在开始认识写《鳟鱼》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二、进入课程。

1、舒伯特生平简介。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

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

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被称为“歌曲之王”。

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2、代表作:《小夜曲》《军队进行曲》《魔王》、《鳟鱼》、《菩提树》、《野玫瑰》、等,主要歌曲汇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3、《鳟鱼》赏析。

A、完整播放《鳟鱼》,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

B、引导学生找出主题。

C、引导学生找出4段变奏(播放主题及变奏的剪辑片段,并引导学生听辨每段主题或变奏的乐器分工。

)4、再次完整的欣赏乐曲,提醒学生注意全曲的结构。

初中音乐教案《鳟鱼》

初中音乐教案《鳟鱼》

初中音乐教案《鳟鱼》课程类型:音乐欣赏课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鳟鱼》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人生哲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歌曲《鳟鱼》的旋律特点和音乐风格。

2. 歌曲中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较高难度的旋律和节奏。

2. 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鳟鱼》歌曲音频、歌词、图片等。

2. 乐器: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欣赏《鳟鱼》歌曲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提问:你们对这首歌曲有什么印象?听到了什么?二、歌曲欣赏(10分钟)1. 完整播放《鳟鱼》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2. 分析歌曲的结构、调性、速度等音乐要素。

3. 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生平简介。

三、歌曲解析(10分钟)1. 分析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人生哲理。

2. 讲解歌曲中的较高难度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四、歌曲实践(1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歌曲合唱,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节奏和音准。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独唱,锻炼他们的歌唱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鳟鱼》的特点和魅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鳟鱼》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音乐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歌曲解析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人生哲理,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歌曲实践环节,分组合唱和独唱锻炼了学生的歌唱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鳟鱼》这首歌曲的认知度和喜爱程度都有所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歌曲中较高难度旋律和节奏的讲解,以及学生歌唱时的发音、节奏和音准指导。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鳟鱼》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鳟鱼》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鳟鱼》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

3、能够随伴奏演唱歌曲主旋律,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

2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在不断增强,他们喜欢美好的东西,有自己的喜好,对于歌曲的演唱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鳟鱼》这首歌曲很欢快活泼,而且还具有故事情节,演唱起来轻松好掌握,所以我选择这首歌曲单独一个课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浪漫派音乐风格,同时也为下一课时的变奏学习做好强有力的铺垫。

3重点难点
1、模唱主旋律。

2、能够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钓鱼
~教师:你们钓过鱼吗?钓鱼时的心情怎样?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被钓上来的那条鱼,你有何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舒伯特笔下的那条鱼的运如何?(聆听歌曲) 问:歌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你有何感受?
2【讲授】简介
1、歌曲介绍
《鳟鱼》是舒伯特 1817 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狡诈和邪恶所害。

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十分深刻的作品。

鳟鱼 音乐教案

鳟鱼 音乐教案

鳟鱼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鳟鱼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认识鳟鱼这一生物;2. 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2. 音乐素材:《鳟鱼之歌》;3. 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鳟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鳟鱼的兴趣;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描述鳟鱼的特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活动一:鳟鱼之歌欣赏1. 播放音乐《鳟鱼之歌》;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3. 听完音乐后,与学生一起讨论音乐中是否能感受到鳟鱼的特征和生活状态。

活动二:创作鳟鱼音乐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鳟鱼的音乐素材;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鳟鱼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属于鳟鱼的音乐;3. 学生可以运用各种乐器、身体发声或口哨等方式进行创作;4. 每个小组完成后,互相分享并进行欣赏。

活动三:绘画鳟鱼1. 给每个学生发放画纸、颜料和画笔等绘画工具;2. 引导学生观察鳟鱼的外貌特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鳟鱼的理解和感受;3. 学生可以选择绘制鳟鱼的全身、局部或者表达鳟鱼的情感;4. 绘画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总结:1. 回顾学生在音乐创作和绘画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和绘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鳟鱼的认识;3. 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音乐和绘画技巧应用到其他主题的创作中。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动物作为创作主题,进行音乐和绘画的探索;2.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乐器或声音进行音乐创作,拓宽他们的音乐表达方式;3.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鳟鱼的生态环境和保护问题,并通过音乐和绘画表达对鳟鱼保护的关注。

《鳟鱼》 音乐鉴赏教案

《鳟鱼》 音乐鉴赏教案

《鳟鱼》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鳟鱼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学习分析鳟鱼音乐的结构和表达手法。

培养学生对鳟鱼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探索鳟鱼音乐与自然元素的联系。

二、教学步骤:引入与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张鳟鱼的图片,并提问他们对鳟鱼的了解和感受。

鳟鱼音乐的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鳟鱼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背景,解释其与自然元素的关联。

引导学生思考鳟鱼音乐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描绘。

分析鳟鱼音乐的结构(15分钟)分析鳟鱼音乐的基本结构,如引子、主题、发展和回旋等部分。

解释鳟鱼音乐中使用的旋律、和声和节奏手法,以及音乐的情感表达。

欣赏与讨论(20分钟)播放鳟鱼音乐的录音或现场演奏,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中的动态和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表达的自然元素和场景,以及对音乐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学生表演与创作(20分钟)鼓励学生以鳟鱼音乐为灵感,进行创作和表演,可以是舞蹈、乐器演奏或合唱等形式。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将鳟鱼音乐的特点和情感表达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中。

总结与延伸(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鳟鱼音乐的独特之处。

提供相关音乐作品的推荐,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欣赏鳟鱼音乐。

教学资源:鳟鱼音乐的录音或演奏示范。

鳟鱼的图片和相关的自然元素图片。

音乐分析的参考资料和范例。

课堂展示设备和音响设备。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表现。

学生创作和表演的评估。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自然环境中的鳟鱼和相关的自然元素。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其他类似的自然音乐,比较不同作曲家和地域的作品风格和特点。

初中音乐鳟鱼 教案

初中音乐鳟鱼 教案

初中音乐鳟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鳟鱼》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歌曲风格等,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 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鳟鱼》是由德国作曲家舒伯特所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改编自歌德的诗。

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鳟鱼游泳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2. 歌曲结构:本曲为ABA'结构,A段主题充满活力,B段节奏变化,富有表情,A'段为A段的再现,歌曲整体简洁明快。

3. 音乐要素: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分析其表现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鳟鱼》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然后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歌曲欣赏:教师带领学生多次欣赏《鳟鱼》,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并分析其表现作用。

3. 歌曲解析: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歌曲风格等,然后分析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演唱或演奏,体会音乐的魅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鳟鱼》的艺术价值,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感受生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鳟鱼》的欣赏能力。

2. 学生对歌曲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表现。

五、教学资源1. 音频:《鳟鱼》歌曲。

2. 图片:鳟鱼游泳的画面。

3. 教材:相关音乐教材。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提高其音乐分析能力。

3. 结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4. 适当拓展歌曲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首歌曲问世两年后,舒伯特应一个朋友之邀,又创作了一部叫做《A大调钢琴五重奏》室内乐作品。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因其中第四乐章用歌曲《鳟鱼》的音乐主题写成,所以又称其为《鳟鱼钢琴五重奏》。在这部作品里舒伯特运用了器乐的各种特点和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描述
作者补充介绍:
欧洲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从小随父亲学音乐,很早便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特殊才能。年仅31岁就在贫困中离开了人事,在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遍了不同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包括600多首、18部歌剧、9部交响乐、19首弦乐四重奏和22首钢琴奏鸣曲等。
突破措施
多媒体课件展示、启发引导法、比较法、课堂讨论法等。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主备人课堂教学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4、欣赏:变奏二(大提琴奏主题,小提琴奏副旋律)
师:主题的主奏乐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主题由什么乐器奏出?
5、欣赏:变奏三(大提琴、低音提琴主奏)
1)初听
师:请你们用动作模仿你听到的乐器。(钢琴)
师:这段钢琴的演奏速度与力度如何?此时小鳟鱼还能快乐悠闲么?它预示着什么呢? 2)复听,关注主题的音色
师:此时,小鳟鱼正悄悄地躲在钢琴强大的伴奏下,仔细用耳朵去寻找,听一听,是什么乐器在歌唱小鳟鱼的主题旋律?(大提琴与低音提琴)
师生讨论,关注到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以及稍快的速度让我们感受到鳟鱼的自由自在。
(二)欣赏作品
三、分段赏析
二、欣赏作品
(一)熟悉音乐主题
1、简要介绍钢琴五重奏,并分别聆听弦乐家族各种提琴的音色。(课件)
2、哼唱主题旋律,熟悉作品主题。
(二)初步欣赏作品(课件)
1、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部室内乐的佳作。聆听时注意乐曲情绪是怎样变化的?这部作品你听出有几段?大家也可以根据书中的乐曲的结构图来判断这部作品有几段。
筵宾中学八年级下学期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王彩虹使用人:王彩虹使用时间:2016 /4/5总编号:06
课题
《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课时
1
课型
欣赏课
集体备课及个人复备修改
课标要求
倾听音乐,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
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习室内乐、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
教师简介歌曲《鳟鱼》
师:钢琴在明处,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在暗处,实际这更加衬托出鳟鱼的单纯、无辜。这时候钢琴就好比渔夫,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就好比单纯善良无辜的小鳟鱼。
6、欣赏:变奏四
1)师:可能发生什么了?
师:你若是小鳟鱼会怎么办?你联想到了什么? (逃窜、颤栗)小鳟鱼颤栗着,立即逃窜,后因看不清误食了鱼饵,渔夫提起钓竿,把小鳟鱼提起了水面,小鳟鱼垂死挣扎。
欣赏变奏二(大提琴奏主题,小提琴奏副旋律)
主题的主奏乐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主题由什么乐器奏出?
欣赏:变奏三(大提琴、低音提琴主奏)
歌词中的我,指的就是舒伯特本人,舒伯特经常在维也纳看人钓鱼,他曾说过:“我对水里自由游动的鱼儿是多么地羡慕,而当他们被钓起,我是多么伤感,我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这部作品中,以表达对生命的光辉祝福以及对死亡的哀悼。”
3)复听。
7、引入变奏五
1)师:小鳟鱼的命运如何,听听音乐是如何诉说的?初听变奏五
2)交流
师:你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惋惜、叹息、同情、忧伤)
3)解读作品
9、欣赏:结束段
师:最后主题旋律再次出现,音乐又回到了开始的那种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
10、对比分析
师:我们的心情一直在随着音乐在跌宕起伏,让我们思考一下,在几次变奏中,速度、力度都做了哪些改变?(完善表格内容)
11、简单介绍变奏曲式。
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及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
学生看课本了解作者
哼唱主题旋律,熟悉作品主题
带问题初步聆听作品。
学生回答教师先前提出的问题,后教师归纳。
生答音乐的主奏乐器及表现的音乐形象(悠闲、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欣赏变奏四
音乐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好像渔夫投网或者是渔夫搅浑了河水。
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听辨《鳟鱼钢琴五重奏》各段在乐器、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并关注由此带来的音乐情绪的变化,着重于对乐曲音乐形象的感知和乐曲情绪的体验。
难点:听辨《鳟鱼钢琴五重奏》各段在乐器、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3、师生讨论,关注到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以及稍快的速度让我们感受到鳟鱼的自由自在。
4、跟琴哼唱歌曲《鳟鱼》的主旋律,老师通过指挥引导学生在弱起拍、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处唱得生动。
学生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学生跟琴哼唱歌曲《鳟鱼》的主旋律,老师通过指挥引导学生在弱起拍、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处唱得生动。
速度(慢、稍快、快)
音乐形象(或情绪)
2、欣赏:主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
师: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你感受到鳟鱼是怎样的心情或者联想到鳟鱼怎样的形象?(悠闲、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3:欣赏:变奏一(钢琴主奏)
师:主奏乐器变成了什么?(钢琴)小鳟鱼的形象有没有改变?(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纯真可爱)Βιβλιοθήκη 学生活动问题发现与解决
一、导入
(一)导入。
1、播放艺术歌曲《鳟鱼》
师:音乐是一种最美丽的语言,她可以描绘画面、表达情感,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听一听,这段旋律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提问:歌曲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一条鳟鱼?
师:为什么是小鳟鱼是活泼、自由自在地在水中遨游呢?是音乐中的什么让你感受到的。
2、再次欣赏艺术歌曲《鳟鱼》
2、带问题初步聆听作品。
3、学生回答教师先前提出的问题,后教师归纳。
(三)分段欣赏作品(课件)
1、师:我们通过听辨各段在乐器、音色、力度、速度、音乐形象等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来赏析这部作品。(欣赏过程中逐步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音乐要素
主题
变奏一、二
变奏三
变奏四
变奏五
结束段
音色(主奏乐器)
力度(pp、p、mp、mf、f、f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