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化学(1)
化学物理九年级知识点
化学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在九年级化学物理学科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化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九年级化学物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1.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2. 分子和化学键:-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粒子。
分子可以是单原子分子(例如:氧气)或多原子分子(例如:水)。
-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连接。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用化学符号表示。
例如,氧气(O2)和金属铁(Fe)都是元素。
- 化合物:由不同的元素以一定比例组合而成。
例如,水(H2O)和二氧化碳(CO2)是化合物。
4.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形成新的物质。
例如,燃烧、酸碱反应等。
- 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变。
例如,固体融化、液体沸腾等。
5. 反应速率和平衡:-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速度。
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 平衡:当化学反应达到一定状态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达到动态平衡。
6. 热力学:- 热量:物质传递的能量。
单位为焦耳(J)。
- 温度:衡量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
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7. 酸碱中和反应:- 酸:具有酸性质的物质,如盐酸(HCl)。
- 碱:具有碱性质的物质,如氢氧化钠(NaOH)。
-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8. 电与磁:- 电流和电压:电荷的流动和电势差。
单位为安培(A)和伏特(V)。
- 电阻和电导: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和便利程度。
单位为欧姆(Ω)和西门子(S)。
- 磁场和磁力:由磁体或电流产生的力场和力。
9. 光和声:- 光的传播:由光源发出的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 折射和反射:光线在被介质阻挡或碰撞物体后改变方向的现象。
初中九年级化学物理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化学物理知识点化学和物理是初中九年级学生必修的两门科学课程,它们是相互联系且共同构建人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初中九年级化学物理的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知识点:1.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和作用。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区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3. 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了解它们的形成和性质。
4. 反应类型:了解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常见反应类型的特征和应用。
5. 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的方法,理解摩尔比、体积比等基本概念。
6. 酸碱中和反应:认识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弱酸、强酸、弱碱、强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
7. 金属与非金属:比较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反应和应用,了解活动性和金属的防腐蚀方法。
8. 燃烧与能量:理解燃烧的定义和特征,了解能源转化和利用的基本原理。
9. 分子运动理论:认识分子的运动和状态,了解气体压力、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10. 溶液和晶体:了解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认识晶体的结构和特点。
二、物理知识点:1. 运动和力:了解速度、加速度、力和质量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和关系。
2. 牛顿运动定律:掌握牛顿第一、第二和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3. 力的合成和分解:了解多个力的合成和分解,掌握合力和分力的计算方法。
4. 动量和冲量:了解动量和冲量的定义、计算和守恒定律。
5. 能量和功:理解能量和功的概念,包括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转化和计算。
6. 电路和电流: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素,如电池、导线、开关等,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
7. 磁性和电磁感应:认识磁性和电磁感应的基本特征和应用,了解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
8. 光学和光的反射: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掌握镜面的成像原理。
9. 声学和声音传播: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声的特性和音调的调节方法。
九年级化学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物理知识点一、物质的性质1. 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能力。
2. 导电性:物质能否导电的性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 燃烧性:物质能否燃烧的性质,分为可燃物质和不可燃物质。
4. 硬度:物质的硬度程度,反映物质的抗刮、抗压能力。
5. 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物质的致密程度。
6. 融点和沸点:物质在固态与液态、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温度。
二、化学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由原子组成。
2. 周期表:包含元素的周期表,记录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等信息。
3.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4. 化学式:用化学记号表示化学物质的组成及元素的数量比例。
三、能量转换与传递1. 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做的移动。
2.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与能量转化的速率有关。
3. 热量: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4.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流动产生的电能变化。
5. 电压:单位电荷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
6. 功因数: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四、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2.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产物的速度。
3. 离子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离子参与过程。
4. 平衡常数: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五、原子结构与周期表1. 原子核: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原子轨道: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区域,分为s、p、d、f轨道。
3. 电子层次:根据能级分布的不同,电子分布在不同的层次上。
4. 价电子:原子中最外层的电子,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5. 元素周期性: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变化。
综上所述,九年级化学物理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物质的性质、化学元素与化合物、能量转换与传递、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以及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化学和物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1.1.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pt课件(人教版)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1.1.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pt
课件(人教版)
课习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
1.(3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药品变质B.衣服晾干
C.食物腐烂D.火药爆炸
2.(3分)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牛奶变酸奶
B.用水果榨成果汁
C.粮食酿白酒
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一单元课题1 第1课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方法点拨] 在诗词歌赋、成语典故中,涉及燃烧或植物的 生长、枯萎等生命活动的都属于化学变化。
[情景展示2] 继续观察下面实验,并填写表格。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3)
蓝色的硫酸铜溶 液等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 淀等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2年4月下午12时50分22.4.1212:50April 12, 2022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谢 谢 观 看!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下午12时50分1秒12:50:0122.4.12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下午12时50分22.4.1212:50April 12,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12时50分1秒12:50:0112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1课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新知学习 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 课堂反馈
新知学习
知识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_____其_他__物__质____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例如:水变成 水蒸气、胆矾的研碎等。 2.化学变化 (1)实验:①将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无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 生了____蓝____色沉淀,生成了新物质____氢__氧_化__铜___等,发生了 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344)1.《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四种美食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的是()A. B. C. D.2.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
例如,燃料(CH 4、C 2H 5OH 等)→①燃烧 燃烧产物(CO 2、H 2O 等)→②太阳能或生物能 燃料(CH 4、C 2H 5OH 等),这样既能解决能源危机,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的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均为物理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C.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3.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化学爆炸,蒸发B.燃烧,腐烂C.熔化,发酵D.变形,沸腾4.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是化学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是物理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5.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
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 B. C. D.6.“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
7.人体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汗水的挥发B.蛋白质的水解C.葡萄糖的氧化D.油脂的消化吸收8.家用铜器表面常出现绿色物质,进行下列处理:①用砂纸打磨后表面出现光亮的紫红色;②浸泡在食醋中,表面也会慢慢出现紫红色;③在酒精灯上灼烧,表面变黑;④经③处理后再放在食醋中浸泡,表面又出现紫红色。
其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切口呈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原因是②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
九年级物理化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物理化学知识点大全在初中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九年级物理化学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理解这些重要的概念。
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在物理化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物质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其中,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由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符号组成的,通过周期表可以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
2. 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程式中反应物在左侧,产物在右侧,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种类和反应物质的比例。
3.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单质与非金属元素反应、酸与金属反应以及酸酐与碱反应。
每种反应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反应条件。
4. 物质的溶解与溶液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程度的指标。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溶剂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物质。
溶液中物质颗粒很小且均匀分布,因此溶液呈现透明的特点。
5.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消失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物质浓度、触媒以及表面积等。
6. 元素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这种规律称为元素的周期性。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可以通过周期表的行和列来进行归纳。
周期表中周期性的特点有周期性变化以及元素性质的逐渐变化。
7. 电学知识电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
在九年级物理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电流、电势差、电阻以及欧姆定律等基本概念。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物理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物理化学九年级知识点物理化学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作为九年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化学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十分重要。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化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1. 基本粒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而电子在核外运动。
2. 元素和周期表:- 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具有唯一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
-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其中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3. 化学键:- 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例如,氯化钠(NaCl)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 共价键是由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
例如,氢气(H2)由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
- 金属键是在金属晶体中形成的,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自由移动,形成导电性和热导性。
4.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反应物位于方程式左边,产物位于方程式右边。
反应中的物质不会被消失或产生,只是重新组合。
- 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产物用化学式表示。
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表示原子数的下标组成。
5. 物质的状态变化:- 物质可以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状态的变化取决于温度和压力。
-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近而固定。
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较近但不固定。
气态物质具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远而自由。
- 物质状态的变化包括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汽化、气态到液态的凝结、液态到固态的凝固等。
6. 摩尔计算:- 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用化学计量单位表示。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
概念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物质在化学变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化中表现出来 质 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通过化学变化 或仪器测知 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 可燃性,还原 熔点,沸点,硬度, 性,氧化性, 溶解性,挥发性等 稳定性等
; 泡芙妹妹女性网 塑形瑜伽 ; 2019年01月19日11:12:25 ;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 体,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相互联系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 发等 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 质和化学性质
补完了,那件衣服还能再用好几年.他被要求站立被动,被两个女孩看了个遍. "现在你对自己的成功满意了吧?" "满意了."李桃欣慰的笑了. "它么好,现在跟着我去吃肉.你们必须行动起来,因为我也请了它几个军官!拖拖拉拉的可没肉吃!" 她们毕竟还是个孩子,被那一激,什么淑 女形象全部要了!两人跟着李小克快步前进. 当然,李小克已经安排好了,那顿烤羊大餐,那俩丫头一人一个羊腿慢慢啃去吧. 自个儿呢?慢慢吃点也就行了,因为明日才开拔,今日可以高兴一些,喝点小酒. 三人进了雅间,也就是食堂里面一间隔开的木屋.那必然是军官吃饭的地界. 烤 羊已经摆在桌子上了,卖相一般,肉香倒是惹人流口水.但事情比他想的更好,等候多时的沃曼斯基遮遮掩掩的拿出一瓶好酒,摆在桌子上. "欢迎你,我的副师长同志,那次,我们可以喝上一瓶法国葡萄酒." 居然还有法国货?李小克将信将疑上了桌,并安排两个女孩在右手边. "是不是法 国人的,我看一下就知了."
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
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主要涉及元素的性质、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元素的性质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通过学习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元素的几个主要性质。
首先是元素的物理性质。
元素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例如,氧气(O2)是一种气体元素,铁(Fe)是一种固体元素。
此外,元素还具有特定的熔点和沸点,不同元素的这些性质差异很大。
其次是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
元素可以通过氧化、还原、酸碱等反应与其他物质进行组合或分解。
例如,氢气(H2)和氧气(O2)可以反应生成水(H2O)。
二、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中常用的一些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用来表示一个元素相对于碳-12的相对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得出的。
通过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一些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即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碳-12质量的16分之一。
而相对分子质量是由分子中的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得出的。
例如,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2再加上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即2 * 1 + 16 = 18。
三、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原子数量的一种方法。
化学式的组成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确定的。
通过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常见的化学式。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表示氢元素,O表示氧元素,后面的下标2表示氢原子的数量。
九年级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4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第Ⅱ卷和答题卡按规定装袋上交.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番号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场统一收回,集中管理不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Cl—35.5 K—39一、本卷共30小题,其中1至14题为化学,15至30题为物理,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生产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沼气产生 B.塑料的生产 C.钢铁生锈 D.石油气的液化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软水B. 金刚石C. 家用食盐D. 白酒3. 把一物质3g点燃后得到8.8gCO2和H2O 5.4g 以下关于有机物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且含C 80%C.一定含碳、氢和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4.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C.+3 D.+45.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04、K2S04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A.K2SO4 B.H2S04 C.Ba(NO3)2 D.K2CO3Q九年级物理·化学第 1 页(共 14 页)Q 九年级物理·化学第 2 页 (共 14 页)6.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会产生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 3H 4O)等有毒物质,损害人体健康。
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间的质量比是3﹕4﹕1C .该物质的分子中原子个数为8D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7.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结构示意图包含的信息很多,下列提供的信息错误的是:A. 核电荷数能确定元素的种类B. 最外层电子数反映元素的化学性质C. 电子层数反应元素所在的周期数D. 铝元素一般显-5价。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成沉淀等。
有时可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物是什么物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 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胆矾的研碎等。
- 特征: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等发生改变。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蜡烛燃烧(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例如蜡烛燃烧时,蜡烛先熔化(物理变化),再燃烧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水在100℃沸腾(沸点)。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点燃前。
- 观察蜡烛的颜色(白色)、状态(固态)、形状(圆柱状),闻气味(略有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将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 点燃时。
-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最明亮,温度最高,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 - 2秒后取出,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变黑;蜡烛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有水生成;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物理变化的两种形式:形状的改变、状态的改变(物态变化)。
化学变化的常见表现:发光、放热、有火焰、生成气泡、产生沉淀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硬度、熔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阻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受热易分解等。
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1.氧气 O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2.二氧化碳CO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阻燃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明确实验目的 4.做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做出猜想与假设 5.得出实验结论3.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6.反思与评价二、蜡烛燃烧探究实验蜡烛的组成:石蜡+棉线1.烛燃烧前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圆柱形、固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
2.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有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火焰内焰:最明亮焰心:最暗、温度低火焰的亮暗程度点燃后直接观察火焰的温度测量:将小木条横放在火焰上,过1秒后两端最先变黑现象结论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了水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沾有石灰水烧杯:内壁变浑浊—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式: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3.蜡烛吹灭后蜡烛被吹灭时,蜡烛上方产生一股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白烟可以重新被点燃。
结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化学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化学性质是一个静态特征。
4、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5、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的类型(2)基本反应类型的注意问题:①对于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要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②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氢气,不属于置换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时有条件的: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三者具备其一即可)④盐与碱、盐与盐的复分解反应,除要求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外,还要求反应物中的盐、碱必须都溶于水。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①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②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③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使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注意: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④钾、钙、钠不符合这一条。
它们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和盐反应。
⑤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⑥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反应优先发生。
7、质量守恒定律①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②解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六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即:“六个一定不变”: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
九年级化学物理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化学物理知识点大全导言:在九年级学科知识中,化学和物理是两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涵盖了很多基础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九年级化学物理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两门学科。
一、化学知识点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一个种类的原子组成。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物质。
2.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微粒,由带正电荷的质子、无电荷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而结合成的粒子。
3. 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在反应前,生成物在反应后。
4. 酸碱中和反应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酸和碱反应时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6.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
它根据原子序数进行排列,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可以从周期表中得到。
二、物理知识点1. 运动学和力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力学研究物体受到的力对其运动状态的影响,包括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等。
2. 热学热学研究热量的传递与转化,包括温度、热量、热平衡等概念。
热量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3. 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特性,包括折射、反射、色散等现象。
光的传播方式可以通过光线追踪的方法来描述。
4. 电学电学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等概念,包括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压是电势差,电阻是物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5. 声学声学研究声音的传播和特性,包括波动性、共振、声强等概念。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才能进行。
三、化学与物理的联系化学和物理是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之间有许多交叉点和联系。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那么是化学变化,无那么是物理变化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酸性等。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与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枯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局部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⑶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应呼吸。
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应呼吸。
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即: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B.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C.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试卷答题卡
1 .答 题 前,考 生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清 楚 , 并 认 真 核 准 条 形 码 上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 在 规 定 的 位 置 贴 好条形码。
(1)( 2分) (2)( 2分)
(3)( 3分)
(3)( 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 0 . (共4分)
(1)
(2) (3) (4)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 3. (共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 1. (共5分)
(1) (2)
(3)
(4) (5)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2 .( 共5分)
( 1)① ②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 4. (共4分)
(1)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 5 . (共5分)
(1) (2)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勿在此区域答题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5ABCD 6ABCD 7 ABC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26 A B C D 27 A B C D 28 A B C D 29 A B C D
非 选 择 题(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8 . ( 2分) 9 . (பைடு நூலகம்3分)
、
、
、
10. ( 2分) 1 1 . ( 3分) 12. ( 3分)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 3 . ( 4分)
(1)
(2)
(3)
、
1 4 . ( 4分) (1)
(2)如 图 (3)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选 择 题(请用2B铅笔均匀填涂下列1-7题,18-29题)
(4)
15. ( 4分)
(1) (3)
(2)
、
16. ( 7分)提 醒 : 请 在 每 一 问 对 应 区 域 内 答 题 。
(1)( 2分)
(2)( 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 7 . ( 7分)提 醒 : 请 在 每 一 问 对 应 区 域 内 答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