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课程观
我的新课程观
2012年10月13和14日,我有幸参加了涪陵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新教材新课程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长远.它不但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小学语文课程理应与时俱进,以适合时代的需要.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
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持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理解,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转变教师角色,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实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但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
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在培训中,我不但理解了很多语文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
为我在以后更好的搞好语文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实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
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二、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上好语文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语文课堂中去?语文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的还很多,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
结合对课程与教学本质的理解,谈一谈你的课程与教学观
结合对课程与教学本质的理解,谈一谈你的课程与教学观
首先,课程与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其次,课程与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另外,课程与教学应推崇有效教学方法。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践、合作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促进他们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课程与教学应强化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学习中的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起来,课程与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强化评价和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我对课程与教学观的理解和介绍。
我的课程观
我的课程观及教学主张经开区韩庄小学路秀荣各位领导,大家好:本次汇报总体上分为五个部分:一、什么是课程;二、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要适应新课程;三、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四、要学会赞美,给学生一些自信;五、力求以情感人,“唤”起兴趣。
下面我将就我的课程观及教学主张,跟领导做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课程对于课程我的理解是,课程就是学生要成长为一个能融入社会、建设社会、伴随社会发展的人在现阶段的“需要”。
我们的课程应是教师用来进行文化再生产的载体,传播文化的载体,课程的目的应是一切为了学生。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课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开设的课程,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学生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而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国家课程必须开足开齐开好,这样学生才能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全面发展。
地方课程是为了促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课程。
它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一是服务于地方,二是立足于地方,三是归属于地方。
上好地方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校本课程是充分利用学校或周边课程资源密切结合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多样性、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我们从学生乐于接受的多样的形式入手,这学期我校根据教师资源,开设不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有:手工橡皮泥制作,国画,舞蹈,乒乓球,合唱,啦啦操等。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课程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今天的课程,已经不再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是学生在学校的全部生活,是学科、学习、社会的有机整合。
对于课程,我认为应提倡两个“凡是”,凡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都是课程,凡是有学习发生的地方的都是课堂。
二、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要适应新课程随着课程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应该发生改变。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每一位关注教育发展的人,都会切身体会到,新课程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首先就来自于教育观念。
我眼里的课程
我眼里的课程一、引言作为一个高中生,我对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课程是我们学习的基石,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塑造我们思维方式和培养我们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眼里,课程既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成长的机会。
二、语文课语文课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程。
在这门课上,我不仅学习了汉字的书写和语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阅读名著和文学作品,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语文课不仅培养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人性和社会。
三、数学课数学课是我认为最具挑战性的一门课程。
在这门课上,我学习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我培养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教会了我坚持不懈和勇于挑战的精神,这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四、英语课英语课是我觉得最实用的一门课程。
在这门课上,我学习了英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掌握了与世界沟通的工具。
通过英语课,我可以与不同国家的人交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观点。
英语课培养了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我将来的国际交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科学课科学课是我认为最有趣的一门课程。
在这门课上,我学习了自然界的奥秘和科学原理。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科学课让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科学课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探索世界,还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六、体育课体育课是我认为最能锻炼身体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一门课程。
在这门课上,我通过各种体育运动锻炼了身体素质,提高了身体协调能力。
体育课还教会了我与他人合作,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
体育课让我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热爱运动。
七、综合素质课综合素质课是我认为最能培养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
在这门课上,我学习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解决问题和如何自我管理。
综合素质课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让我了解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的课程观
我的课程观——以历史学科为标准前言:课程观是有关学校课程现象的理论观点。
它由一些经过概括的、逻辑上相关的定义、概念、原理组成,是教育学理论的下位理论之一,其功能在于阐述、预告和解释课程现象,指导课程活动。
它包含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等几个方面。
一、课程观的历史学科定位在我看来,课程观虽然有各种各样,但真正适合历史学科的课程观却有待商榷,这主要地因为历史这一门学科的特色所决定的。
历史学科既不同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也和语言英语等人文学科有很大区别。
首先教授历史或者是学习历史需要具备跨度极大的时空观念,即使是我们讲授的中学历史也需要叙述一幅包括古今中外5000余年的画卷——而且还是其中最基础最简单的部分,这一庞大的作息量作为本有多门功课的学生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其次,学习历史需要大量的史料(没有历史史料支撑的史学无疑是空中楼阁),但如何将大量的史料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再次作为历史核心部分的历史诠释,即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运用正确的史料在某一史观的视角下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这是历史学科最核心,也是最难掌握的部分。
最后,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换句话说需要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学生。
从以上要求来看,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也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中国)、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基于以上观点,我对课程观中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四阶段的态度是分而治之的方法——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理论。
具体表现为运用结构主义进行课程设计,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用于课程的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课程评价和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
在这里需要首先指出的是我认为的“课程”这一词语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并且由动词和名词的不同看法会导致不同的课程观。
课程是一个动词,即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个状态从学习活动中获得一切学习经验或体验,而学习活动又包括学校所组织的所有课堂内和课堂外的一切正式和非正式的活动,这种活动不一定是直接传授知识,甚至有时延长到校外——外延到家庭和社会。
我的课程观
我的课程观对于周围世界里的事物,我们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观念是在我们对该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思考后形成的,并在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得以完善,进而形成一套价值观。
对于课程的认识,也是这样。
我们常常会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习以为常,当要求给它下定义时,我们便无法解释,哪怕这些事我们亲身经历过。
又或者说,我们能解释,但是很肤浅、不全面。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在上课,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什么是课程、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这些课程。
之前,我也是很肤浅地将课程理解为学科内容、知识体系。
那天上课,老师给出了更多的观点:课程是教学计划,是交流媒介,是学习机会,是文化工具。
这些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会让我去想课程的真正内涵。
在我看来,课程是发展智力、增长智慧的一种教育途径。
我们要通过这种途径去启迪人的智慧、提升人的实践水平和能力。
记得曾在一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小孩都很特别,于是你奇怪那些平凡的成年人都是哪来的。
我们常常会为儿童敏锐而牢固的记忆力感到吃惊,他们会在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的过程中,提出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再看看现在的我们既周围的那些人,我们在上课,可我们也在感叹创造性的淡化以及消失,因为我们习惯了用记忆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
可是,当我们在感知这些变化时,请不要忘了我们曾经也是儿童。
于是,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这转变过程中,是什么产生了影响,我们就会谈到教育和课程。
课程是建构的、生成的,即不是所有存在的知识都是课程知识,只有见过社会选择的才能进入课堂,成为学校课程。
有时候,我们的课程过于重视理论,我们忘了将这些经过社会选择的课程回归到社会。
现实生活中,课程大多是和考试挂钩这似乎让课程成了一种考试工具而非教育途径。
于是理论和实际就脱节了,这就偏离了知识的“运用性”内涵,更谈不上创新了。
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选修课程,可是有些选修课并没有发挥其真正意义。
在选课前,我们除了考虑兴趣外,还会想到这门课的考试形式及要求。
我的课程观
我的课程观和教育观教育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就实现课程的功能而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发现的”学习者。
3、教学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他们成为“策略的学习者”。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用于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
颇具革命性的新一轮课改显现了许多崭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以人为本”。
这正是新课程昭示其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下面从两点简单的谈谈我的看法。
1.在师生关系上,变支配控制为平等合作的“民主”观。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强调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
可是,旧的课程与教学,由于严重惟知主义倾向,使原本内涵十分丰富的课程异化为简单的复制与传递知识。
在知识的循环复制中,教师往往以课程知识的惟一拥有者来维系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
备课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教”案,课堂是学生“配合”、教师“驾驭”的“讲”堂,结果是学生不能说“不”的“师”论。
新课改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师生关系重新作了定位,变支配控制为平等合作的民主关系,以新型的“互尊互爱”取代传统的“尊师爱生”。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变成“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交往者、合作者、在这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中,进入合作教育的理想境界,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依赖走向自主,离开戒防走向自我接受,离开被预定走向创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将由“教书匠”转变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者”的历史高度。
浅述教育课程观
浅述教育课程观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
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有学科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
而课程观是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各个方面。
课程观决定我们将要教什么、怎么教。
课程观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也不同。
我国的现代课程最初主要从西方借鉴而来。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封建思想的腐败以及西方思想的冲击一部分先进认识极力倡导西学,废科举、兴新学,我国的传统课程也遭受了冲击,带有现代色彩的课程最早在京师同文馆里诞生。
现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的方方面面,前提和基础是课程观的转向,其核心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课程观强调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彰显学生的主体力量,荡涤学生身上的被动性和受动性。
虽然课程是由课程专家设计的,但学生在与课程的接触中,时刻用学生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
这些鲜活的经验也是课程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是课程的主体。
其次,凸显生活世界。
现代人拥有两个生长家园: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生活世界是人直接感知和面对的、是人正经历着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与人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对人有价值和意义的世界。
新课程的改革重视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把个体的日常生活世界作为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再次,强调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是亲自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而间接经验是从他人那里学来的经验。
直接经验由于是亲身经历的,会在大脑中形成具体生动的表象。
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我的看法
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教学观、
评价观,我的看法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一次全面更新和改革。
在这个
背景下,我对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有以下看法:
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发展学生的多
元智能和综合素养。
因此,课程观应该从以内容为中心转变为以学
生为中心。
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
体验式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观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和
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进行
探究式研究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倡导综合评价,强调评价应该是全面、多元、客观、公正的。
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力。
评价应该包括多种形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项目作品等,以综合反映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都需要
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
感的综合人才。
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
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课程观
我的课程观我的课程观教师:李敏所谓课程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既文化再生产的经验知识。
因为课程论与教学论是相互独立的,有一些交叉点,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应是教学中的内容,教师的行为应是教学论中的内容,而不应该是课程中的内容,课程是静态的,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教学科目,我们的课程应是教师用来进行文化再生产的载体,传播文化的载体,但是课程的目的应是一切为了学生,我同意这一观点: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也就是说,谁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认识到的或意识到的课程。
依我们看来,课程定义固然要有,因为这是我们沟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现在就要寻求一个特定的、精确的课程定义和用法,并为大家所认可,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重要的是在于使大家认识到,每一种课程的定义和用法,都隐含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并标明了它最关注课程的哪些方面。
换言之,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他人所讲的课程指的是什么,隐含在该定义背后的哲学假设、价值取向,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意义,从中探索比较合理的课程定义的方式。
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这种定义的实质是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其缺点是只关注教学科目,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创造性的表现等。
知识观会影响课程观,课程观也会影响教学观。
我觉得这种课程的定义就是直接将课程等同于各门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科的知识的传授,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会背、会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在现在的教学中也还是存在这种现象。
测验出来的学习成绩等同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有创造性的同学就会归类为差生或学习困难生,教师和家长们注重的是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在意学习创造力的表现、学习兴趣、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即认为课程就是把所以计划的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是指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
我觉得这种定义把课程看成是计划性的,忽略了课程的生成性,课程应该是一个活的东西,而不是很死板的,是具有弹性的,就像是直接把课程等同于学校的课程表一样,存在片面性。
我的简易语文课程观
我的简易语文课程观摘要:语文学习是以发展学生为起点的,同时也是以学生的成长为归宿的。
语文课程的目的,简要来说即教学生学会必备的知识,培养能力,适应社会,发展智力,促进全面发展;养好习惯,教给学生正能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知识,能力,智力,习惯,价值观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积累语言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启发学生的智力,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适应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下面是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学习中得出的自己的一点浅薄的理解,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语文课程观。
一、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积累语言,学习表达(包括书面和语言);1、明确目标,端正态度一些同学并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只是觉得怎么过比较舒服就怎么过,根本就不把学习看成很重要的事情,以至于学习成绩与别的同学差一大截。
从接一个班开始就应该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也是一样。
打好基础是学习的关键环节,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打好学生的基础。
特别在难点的地方要多次强调,反复提醒,直到同学攻破难点为止。
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基础不过关的抓基础,阅读不好的抓阅读,作文速度慢,没有内容可写的抓作文。
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对策。
3、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习不是简单、快速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而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如积累优美词汇,可以做摘抄,每天摘抄好词佳句,好词20个,佳句五个。
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就是很多的内容,可以汇成知识的海洋。
当然这些都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段定不同的量,不是所有学段的要求都一样,老师们可以自主操作。
当然积累的形式也可以很多样,如制作手抄报,新闻播报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4、面向全体,关注个别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也要面向全体同学,争取不落下一个同学,全面关注孩子的学习,不忽视每一个同学的成长和学习。
我的新课程观
我的新课程观由于一直带高三毕业班六个年头,我没有乘上河南新课程改革的第一班车。
2010年暑假开学,我送完最后一届“大纲版”高考的毕业生之后,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直接接手新高二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
而此时,河南省高中所有三个年级已全部进入新课改。
2008年,河南省作为全国最后一轮进入高中新课改的省份,说实话,在当年的动静还是比较大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络绎不绝,全省高中严阵以待。
我当时虽然没有参加系统的新课程培训,但报刊杂志上各种关于新课改的文章我也学习了不少,对新课改也自以为有了一些独到的看法,2008年、2009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全省各市教研室编写《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我参与了语文卷必修和选修两册书的编写。
但我还是认为自己需要认真系统的学习一下新课程的全套理论,除了读书自学以外,我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能够有机会参加学习培训上,但是我发现2010年的时候,新课程改革的风声已经淡了,各种培训学习已经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各高中基本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备战高考才是硬道理!我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仅仅为考试而进行的教学是反教育的,是非人道的。
中国基础教育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学是最懂教育的,初中次之,高中是没有教育的——只有教学。
不是高中教师素质差,因为对高中的教育评价中最重要的或者说唯一的指标是升学率,中国基础教育只有摆脱升学率的沉重负荷后,才有可能更接近教育。
所以读了吴非先生的《致青年教师》之后我非常震撼:教育只是为了捍卫常识。
常识需要捍卫,可见我们距离教育有多远了。
基于以上认识,我坚决拥护新课程改革。
3月25日,在油田十三中,我有幸听到了课改专家、《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先生的报告,更是感慨良多,振奋不已,下面我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以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课程观当今通行的教育部《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不再叫“教学大纲”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虽然只是一个名称的差异,但这种变化包含了课程专家们追求课程科学化的诉求。
我的课程观
我的课程观什么叫课程?什么又是课程观?接受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教育再到现在的大学教育,第一次思考我们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经历的课程。
我们的教科书上说,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表示这一问题的概念就是“课程”换句话说,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
课程观即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
我思索着什么是课程?课程是用来做什么它的存在意义及价值是什么?课程有像我们学写记叙文三要素那样有什么要素组成吗?课程当中有什么人参与,他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课程观即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它回答了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结构以及课程中人的地位等问题,以下就个人的观念谈谈对课程的理解,即我的课程观。
有人说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那不就是我们所学的学科知识,课程的价值就是在于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即各种学科体系,让学生了解掌握教科书上得知识点,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好准备,也有人说课程就是经验的传承,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经过文化沉淀吸取前人有用的经验加以组织传承。
课程的价值就是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经验中不断地发展和成长。
在我看来,课程不仅仅是课文,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所以课程也不仅仅只能在课堂上来完成。
学生是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我们还有综合实践课程,我们还可以根据教育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自由开发课程资源。
所以,不要再把课程狭隘地理解成课本和教材。
课程正是在社会的发展中为传承社会文化,人类的进步而产生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既包括学科知识也包括经验的传承!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所受的教育既包括学科知识也包括经验的习得!如果说我们所受的教育即课程,那么我认为课程包括学科知识,即我们的学科体系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等。
这些学科知识各成一个系统,一个经过组织加工有系统性又有知识性的学科体系。
其中有些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非常明显,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另外,我们所受的教育当中还有技能性的经验性的课程,比如:劳技,计算机应用等等。
我的课程观
我的课程观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09历史 090103048李超玲对于每个学科,我感觉我们的学科目标往往是以学科知识为最高目标,其实不然。
如果学生在学科上面想有所成就,就算你不要求,他也会自己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
我们的目标应该改成学习了这些学科知识后,一般的学生到底能从中学会些什么?在很多场合,我们都听到的是有很大名头的“专家”在讲述自己的课程观念,在告诉普通百姓们应该怎么怎么理解、怎么怎么做。
不知道在这种情形中,不知道哪个正确?总之,关于课程问题,好像普通人已经没有了话语权。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
因此,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对此历史学者袁伟时曾提到,对历史教科书而言,比掩盖真相更可怕的是让学生放弃独立思考,而这恰恰是中国历史教科书的最大弱点。
作为教科书,价值取向应该趋向客观,使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发展过程和经历,使学生产生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从而培养富有奉献和牺牲精神的学生群体。
教科书不能出于一时的政治需要,而把源源不断的历史长河剪断,否则教育必将出问题。
实际上,将“革命史”教育极端化在我们这里并不是没有过,“文革”时期,那些殴打过老师的学生都体味过“造反有理”的“革命史”教育所带来的快感;那些被自己的学生批斗殴打的教师都体味过“造反有理”的“革命史”教育所带来的苦味。
现在,新历史课程强调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性和生命的价值,确认多元化的历史认知的合理性,要求学生学会同他人,特别是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
这意味着,新历史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会使今后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走向更加宽容、更加人性的方向。
文明还在路上,中国人都在期待。
我们所学的课程,到底是什么最重要?是知识吗?好象许多的知识我们并没有真正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我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绝不会是知识点,我们又有多少人能记得住自己原来所学的知识?可以说80%以上的都已经忘完了。
教师语文课程观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语文课程观的理解和实践有着深刻的感悟。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语文课程观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指导我们教学工作的核心。
首先,语文课程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课堂上,我尝试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其次,语文课程观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文化、道德、审美等方面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努力将语文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篇文章时,我引导学生关注父亲的形象,让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语文课程观倡导终身学习。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自身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以下是我对语文课程观的几点具体体会: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
我通过推荐优秀读物、举办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3. 强化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表达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谈树立怎样的课程观
也谈树立怎样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教材观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很多问题仍感到困惑与茫然,特别感到新课程改革任务艰巨,课程内容密度大,有一定难度。
新课程的核心内涵就是要改变过去大一统的没有个性的课程教学理念。
那么我想最重要的是首先增添我们自身的储备,让自己厚重起来,再借鉴他人经验,然后充分结合自己本校的基本学情,摸索出一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兼具个性风格和学校特色的教学之路。
教学上的改革就是要积极探索,重要的是积极投入的过程,是我们一路走来领略的风景,而非我们最后采到怎样的果子。
无论我们最后采到怎样的果子,只要它是经过我们精心培育的,是我们和学生一起走来并逐级体验最终采摘到的都会是味道最香醇的果子。
、那么当务之急,就应该不断为自己充电,充实自己的知识行囊,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该补充哪些知识呢?又必须提升哪些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在专业知识的行囊中添加新的理念我们每一个教师,都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说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
然而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面对课程改革的形势,我们依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里主要需要添加的是一些新的教学理念。
就品德这样的课程,知识面广,与生活联系密切,更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了,我们要根据当前世界教育的趋势转换角色,为我们的社会新课程教育生命注入新的血液。
1、深谙新课程教育理念,全面理解课程结构品德课程的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注重实际应用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对新的理念,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记忆,要深入理解其实质,将它化作我们品德教师生命的血液,使我们的事业充满活力。
我们要把握住课程结构的框架,使自己教学方向明确,便于系统规划教学内容,为学生规划出可行的学习的蓝图,更好的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明确课程目标,准确把握内容标准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的观课观
我的观课观教改10年,对于“以学论教”的议课观,我想应该是得到了所有老师的认可,“以学论教”是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
它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如果学生没有收获,那么,教师的教无论多么精彩也是不成功的。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去考虑,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就是“以人为本”。
要做到以学论教,需要观课者选取能直接了解和认识学生学习活动、精神状态的观察位置。
关注学生课堂上的情绪、注意力、参与度、交往、思维、生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是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学生在课上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的一举一动;学生倾听是否全省贯注,回答是否有针对性。
其次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的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的进行练习。
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合作;是否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
遇到困难时能否主动和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有见地或创意。
最后是学生是否掌握应该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是否有满足、积极、喜悦的心里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总的来说,要从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是否学得自主,学生有没有学会、有没有会学的角度来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的课程观
摘要:过去,教师理解的课程具有规范性,显得死板,将概念单一地去理解,现在的美术教学,把本来生硬的“文本课程”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变成“体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到知识,并且自然地运用知识,从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关键词:课程;体验课程;文本课程
过去,我认为“课程”就是按学科需要编制的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自己无权去进行改动,也没有必要思考课程的问题,自己的任务只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忠实而有效地传递学科课程。
那么,我们就从什么是课程说起。
国内和国外的教育大家对课程都做了同样的解释,宋代的朱熹《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课程指功课及进程。
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升到了一切为了学生,我们的每一个课程环节都要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和生成。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逐渐认识到:我们的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一种“体验课程”。
什么是“文本课程”呢?“文本课程”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
什么是“体验课程”呢?“体验课程”则要让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题。
现在,我就以我所教的学科来谈谈我的课程观。
在课标培训上我们一线的美术老师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观念,“死中求活”“不
死不活”。
什么是“死”的,概念是“死”的,什么是“活”的,人是“活”的,方法是“活”的。
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自然不会是“灌”给他,而是要把“文本课程”转换成“体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自己去理解和感受,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比如,我们在上湘教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五角星》中,在给学生讲到肌理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讲授新课】
1.视觉感受
(1)欣赏冷军的油画《五角星》
由学生自己来谈欣赏作品的感受,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来自学生最直观的体验,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能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进行绘画创作。
(2)视觉感受不同“五角星”
2.触觉感受
(1)小游戏,“你摸我猜”
请同学通过触摸盒子中的东西,说出给自己的感受,由下面的同学来猜出是什么东西,准确地说出它的名字。
(2)引出“肌理”概念
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如果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课程中应该要传授的知识层面上的内容
是肌理,了解和掌握肌理的概念,那么我采取了让学生首先通过视觉感受,说出看到的肌理效果,再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玩在其中,从而体会到肌理的触觉感受。
通过实践、体验、观察、叙述,肌理的概念已经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这种知识不是死记硬背。
再举一个例子,在《我的卡通故事》中,我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来说自己喜欢的卡通片,并说出缘由。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叙述出了我们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卡通的特点。
老师只要一点拨学生马上就能领悟到并且印象深刻。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课程既要有“文本课程”,也要有“体验课程”。
我认为,二者互相依托,缺一不可。
“文本课程”是基础,“体验课程”是提升。
如果只有“文本课程”,我们的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学,教师没有兴趣教,不是说这样就没有人能学好,而是每个学生各有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计划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些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体现学生的个人所长,使课程上升到“体验课程”,即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这样的课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参考文献:
[1]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1.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0.
(作者单位重庆市天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