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软骨鱼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在志留纪由原始有头类发展出一支具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即鱼类的祖先,进而产生出现生的适应水生生活的形形色色的鱼类。
15.1 主要特征
●(1)出现了上下颌(有颌类)
●(2)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偶鳍)
●(3)体表常覆盖保护性的鳞片
●(4)终生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
●(5)骨骼为软骨或硬骨,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主要支持结构,椎体双凹
●(6)大多具有鳔
●(7)多数具2对外鼻孔,内耳具3个半规管
15.2 成体
15.2.1 外部形态
● 1.身体分为头、躯干、尾3部分
● 2.四种主要体型:
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鳗形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体型如箱型、比目鱼型、海马型、带型等。
● 3.头部
口:口上位、口端位、口下位
眼:无眼睑。
● 4.皮肤与腺体
表皮层:含各种单细胞腺,如粘液腺和毒腺
真皮层:含血管、神经和感觉细胞
皮下层:含色素层和脂肪细胞
● 5.鳞片
盾鳞:真皮+表皮,棘突状,呈对角线排列。
软骨鱼类
硬鳞:真皮,坚厚,菱形,成行排列。
软骨硬鳞鱼类
骨鳞:真皮,较薄,大致圆形,覆瓦状排列前端插入鳞囊中,后端游离。
真骨鱼类
(1)圆鳞:游离端光滑,低等真骨鱼
(2)栉鳞:游离端有锯齿,高等真骨鱼
侧线鳞与鳞式
有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侧线鳞的数目和侧线在体侧的位置是鱼类分类的重要依据。
用鳞式表示。
5~6
38——40
3~4-V
● 6.鳍
奇鳍:为不成对的鳍,包括背鳍、臀鳍、尾鳍
偶鳍:为成对的鳍,包括胸鳍、腹鳍。
硬骨鱼的偶鳍呈垂直位,而软骨鱼的偶鳍呈水平位。
鳍的结构:鳍担骨、鳍条、鳍膜
软骨鱼的鳍,外面都覆盖有皮肤,内面由角质鳍条支持。
角质鳍条为一种纤维状的角质物,细长而不分节。
硬骨鱼的鳍条为骨质鳍条(鳞质鳍条),系由鳞片衍生而成。
骨质鳍条分鳍棘和软鳍条
两种类型。
鳍棘:不分节不分支,坚硬
软鳍条:分节,不分支或者分支
硬刺(假棘):软鳍条钙化形成的硬刺。
鳍的形状、位置,鳍棘和鳍条的数目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7.尾型
原尾型:尾鳍内部骨骼和外部形态均对称
歪尾型:脊柱末端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尾鳍的内部骨骼和外部形态均不对称
正尾型:脊柱末端上翘,但仅大尾鳍基部,尾鳍内部骨骼不对称,但外形对称。
15.2.2 消化—觅食与营养
● 1.觅食方式
主动觅食
被动等待
● 2.食性分化
肉食性:凶猛性鱼类
草食性:以水生植物为食
杂食性:食物变动范围大
底栖生物食性:以底栖动物为食
浮游生物食性:以长而密的鳃耙滤食浮游生物
细菌腐屑食性:主要取食泥土中的有机物
● 3.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管:口、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
消化腺:肝脏、胰脏、肝胰脏
软骨鱼类的肠具螺旋瓣
● 4.消化系统的生态适应
齿:着生于上下颌、腭骨、犁骨或咽骨上
鳃耙:着生于鳃弓内缘,滤食器官
胃肠分化:
● 5.生长与年轮
骨鳞由许多同心圆的环片(sclerite)组成。
环片因季节不同而表现出生长速度的差异,在形态上就形成了年轮。
15.2.3 排泄—渗透调节
● 1.泌尿系统
胚胎期为前肾,按体节排列
成体为中肾,位于腹腔背部,1对狭长的紫红色器官。
其功能单位为肾小体和肾小管。
● 2.肾脏和鳃的泌尿及排泄功能
肾:排泄物主要是尿酸、肌酸等
鳃:排泄氨和尿素,同时可分泌钾、钠和氯离子
3.渗透压调节
淡水鱼类调节机制
淡水鱼类面临的问题:
1)体内盐分的流失
2)水分进入体内
调节机制:
1)全身被鳞,可减少水分渗入
2)从不饮水
3)肾脏排尿量多,尿液很稀
4)鳃上的泌盐细胞可主动吸收盐分
海洋鱼类调节机制
海洋鱼类面临的问题:
1)体内水分的流失
2)盐离子进入体内
调节机制:
1)全身被鳞,可减少水分渗出
2)不断喝海水补充水分
3)鳃上的泌盐细胞可主动排出盐分和含氮废物(NH3)
4)肾脏排尿量少
河口性或洄游性鱼类
调节机制复杂,可以变化
15.2.4 运动
● 1.运动力的主要来源
1)肌肉的收缩力
2)各鳍运动的作用力
尾鳍:击水前进+ 舵的作用
胸鳍:保持身体平衡+ 改变运动方向+推动身体前行
背、臀、腹鳍:维持身体平衡
3)鳃孔喷水的推动力
● 2.运动方式
1)波浪式运动,或称游泳.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的游泳速度可达75km/h。
2)跳跃或飞翔. 是鱼类另一种很突出的运动方式。
如水温的突变,受到某种刺激,追捕食物,越过障碍等,常能引起跳跃运动
3)爬行.也是鱼类运动方式之一,不过比较罕见。
3.肌肉系统
骨骼肌:躯干部和附肢肌肉
平滑肌:消化道壁肌肉
心肌:心脏肌肉
肌肉或皮肤可特化成发电器官
● 4.骨骼系统
功能:支持,保护,运动等
类型:软骨,硬骨
脊柱:双凹椎体,躯椎+尾椎
中轴骨骼脑颅:包围脑和感官
头骨
咽颅:包围口腔食道两侧
带骨:肩带、腰带
鳍担骨、尾杆骨
鳍棘、鳍条
15.2.5 呼吸
● 1.呼吸的基本器官是鳃,来源于外胚层
软骨鱼类的鳃比较原始:鳃裂直接开口于体外,鳃隔(gill septum)发达。
硬骨鱼类的鳃裂,不直接开口于体表而在外侧另有鳃盖(operculum)保护,鳃隔已退化。
软骨鱼类的鳃瓣是由上皮折叠形成栅板状平行附着在鳃隔上,称板鳃;硬骨鱼类的鳃丝直接着生在鳃弓上,称梳鳃。
● 2.辅助呼吸器官
皮肤:鳗鲡、鲇鱼、弹涂鱼
肠:泥鳅
口咽腔:黄鳝
鳃上器官:乌鳢、攀鲈、胡子鲇
鳔:肺鱼、雀鳝
●鳔的生理功能
1)比重调节
2)呼吸作用
3)感觉作用
4)发声作用
15.2.6 循环
1.循环系统结构
心脏:心室、心房、静脉窦
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血液循环为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为单循环)。
3.动脉圆锥是心室的延伸,可主动收缩,为软骨鱼类所具有;动脉球是腹大动脉基部的膨大,无收缩能力,为硬骨鱼类所具有。
4.血液红色。
血量少,仅占体重的1.6%-
5.8%
15.2.7 神经系统—协调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脑明显分为5部分,即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
其中软骨鱼类的大脑较硬
骨鱼类发达,脑顶部已出现神经物质。
⏹脑神经10对,脊髓在每1体节发出1对脊神经。
感觉器官
嗅觉: 发达,有1对外鼻孔与1对嗅囊相连。
鲨鱼的嗅觉尤为发达,可在海水中嗅出稀释到百万分之一浓度的血液。
味觉: 味蕾分布范围很广,除了唇、口、咽、鳃等部位外,还有头部、须、鳍、体侧和尾部等。
听觉:听觉器官仅有内耳(inner ear)。
体表不见耳痕。
内耳由3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状囊组成,主要是平衡觉。
内耳中有耳石,耳石上可留下生长年轮,可用于年龄鉴定。
视觉: 鱼眼具有脊椎动物眼的基本模式,即3套膜(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和1套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
侧线器官(1ateral line organ)
●鱼类的侧线器官是它们适应水生生活的一种重要感觉装置(水生的两栖动物也具
有)。
这种装置一般认为能察知低频率的振动,所以可以判断水波的动态、水流的方向、周围生物的活动情况以及游泳途中的固定障碍物(如河岸、礁石)等等。
●躯体两旁的侧线受迷走神经的支配;头部也有侧线分布,受面神经分支的支配。
15.3 幼体
前期仔鱼
仔鱼
幼鱼
15.4 生殖
1.生殖器官结构
●软骨鱼类:雄鱼的输精管由中肾管转变而来,雌鱼的输卵管则由一部分前肾管形成
硬骨鱼类:不利用肾管而是利用腹膜所围成的管道来充作生殖腺的输导管。
这样的输导管在雌体中直接与卵巢连接,成熟的卵细胞不经过体腔就进入输卵管。
这种结构在其它脊椎动物中是没有的。
2.生殖细胞
●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螺旋形、栓塞形、圆形
●卵子:端黄卵,大小形态变化较大
浮性卵:卵小,透明,具油球
沉性卵:卵大,无油球,无粘性
粘性卵:卵大,无油球,卵膜具粘性
3.生殖行为和生殖方式
生殖行为
大多数鱼类都是雌雄异体。
部分种类还表现出两性异形(sexual dimorphism)。
第一性征:与繁殖活动直接相关的特征
第二性征:与繁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特征
●在雌雄同体的鱼中,鲔属(Serranus)的许多种为永久性的雌雄同体,而且能自体受
精。
黄鳝的生殖腺,从胚胎到成体都是卵巢,只能产卵。
产卵过后,卵巢逐渐转化为精巢,育成精子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称为性逆转(sex reversal)。
●在生殖方式上,软骨鱼类较硬骨鱼类进化。
●软骨鱼类为体内受精,受精卵的发育有3种方式。
卵生:(体外发育,如虎头鲨),
卵胎生:(卵滞留在子宫内靠自身卵黄发育完全后产出,如棘鲨Echinorhinus brucus),假胎生:(卵在子宫内靠自身的卵黄发育,但发育后期,卵黄囊与母体子宫壁相连形
成卵黄囊胎盘,由母体供给后期营养,如星鲨Mustelus mustelus)。
软骨鱼类对后代
有较好的保护,产卵量少但后代成活率较高。
●硬骨鱼类绝大部分为体外受精和发育,雌鱼产卵时雄鱼在一旁同时排精。
产卵量大,
但成活率低。
●多数硬骨鱼产卵受精后就各自分离。
但有少数鱼类交配前有筑巢习性,并对受精卵
和幼鱼加以保护,甚至将受精卵含在口中、鳃腔中或身体上的特化囊袋中进行孵化。
15. 5 发育
1.胚胎期:受精卵在在卵膜内发育
2.仔鱼前期:从孵化出膜到卵黄囊全部消失,浮游生活
3.仔鱼期:从卵黄囊消失到变态完成,从浮游生活转变为自主游泳
4.幼鱼期:变态完成,各鳍发育完善,鳞片完全,但性腺尚未发育成熟
5.成鱼期:第一次性成熟开始
15.6 鱼类的洄游
洄游的定义:
一些鱼类在其生命过程中的一定时期会沿一定路线进行集群性的迁移活动,以寻求对某种生理活动的特殊需求。
这种迁移活动称为洄游。
洄游的类型:
●生殖洄游因产卵活动需要而引发的洄游称为生殖洄游或产卵洄游。
溯河洄游:从海洋到江河的洄游。
如大麻哈鱼在生殖期从海洋到达江河出生地产卵。
降河洄游:从江河到海洋的洄游。
如鳗鲡从淡水游向深海进行产卵。
●索饵洄游为寻找食物为主而进行的洄游。
●越冬洄游为寻找适宜的越冬场所而进行的洄游。
洄游的定向
鱼类识别洄游路线有自身的遗传因素,并靠识别沿途的水流气味、温度梯度、食物构成、地球磁场等综合因素来进行洄游。
15.7 化石记录
●奥陶纪:最早的鱼类化石—甲胄鱼
●泥盆纪:大量各种鱼类化石出现,初生时代
●中生代:现代鱼类的各个类群多已出现,中兴时代
●新生代:全盛时代
15.9 经济重要性
●食物来源
●提取化工原料、药物
●制革
●饲料添加剂(鱼粉)
●仿生学研究的对象
●寄生虫的中间寄主
15.10 分类
分类依据:
骨骼的类型:软骨,硬骨
鳞片的类型:
尾型:
鳍的位置,鳍条类型:
生殖系统结构:
纲和亚纲:
(1)软骨鱼纲
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鲨目(Squaliformes)
鳐目(Rajiformes)
全头亚纲(Holocephali)
(2)硬骨鱼纲(Osteichthves)
肌鳍亚纲(Sarcopterygii):
肺鱼亚纲(Dipnoi):
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