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鸡的生产工艺流程

烧鸡的生产工艺流程
烧鸡的生产工艺流程

烧鸡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烧鸡生产工艺流程图:选料① ---解冻---整形---配料② 油---炸③ ---卤制④ --- 冷却--- 包装二次灭菌⑤ --- 质检--- 成品

2.选料白条鸡必须产在非疫区,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搬运白条鸡时防止受到污染,禁止白条鸡直接接触地面。

短期使用的白条鸡贮存在保温库内,存放8天以上的白条鸡必须贮存在零下18C的恒温

库内。冷库在存放白条鸡时必须清洁干净,储存过程中地面禁止积聚血水,场地每天清洁一次。病死、腐败、变质的白条鸡不准接收。不准一次调入太多白条鸡,以免加工不及时造成腐败。按产品规格要求选择白条鸡,不同规格的产品的白条鸡要保持稳定。

3.解冻

将解冻池用纯碱清洁、清洗干净。每2-3天用100ppm 浓度的二氧化氯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

将池内放入适量的水,剥去外包装袋放入池内,解冻池内不准放入过多原料,白条鸡应全部没入水中,解冻采用流水浸泡解冻。

不准一次解冻大量白条鸡,数量以解冻后当班加工完毕为宜。

调整进排水流量,使解冻池内水温控制在15C。

解冻的时间一般在15 小时左右(具体时间根据包装规格、用料要求、天气状况等而定)至白条鸡软化,即可整形,解冻后的白条鸡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应随时进行造型。

4.整形

整形前应清洁地面,工作台,刀具,生食周转箱。按照国定的造型将鸡翅、头、腿盘好后放入周转箱。达到20 只后立即送油炸间,不得

积压。

每班工作完毕后,应彻底清洗解冻池,工作台,刀具,周转箱,采用热水去除油污,再用

100ppm 二氧化氯溶液消毒。

5.油炸油炸间必须清洗干净,每天用纯碱水清洗地面和台案,容器具。在不锈钢桶中将蜂蜜按1:3 的比例用饮用水稀释。将造型后的鸡只用蜂蜜水均匀涂抹。

每天的蜂蜜水以用完为宜。以免剩余蜜液变质,影响油炸色泽。

炸鸡采用花生油,保持每次油炸时国内油的数量,油温控制在160C左右,将鸡只放入油

炸锅内,炸分钟左右,鸡皮面呈乳黄色或浅棕色捞出。

每天油炸结束后必须将油炸用油彻底滤到不锈钢桶内,除去残渣,保持澄清。

6.配料、卤制

煮汤初次使用须调配,配比方法见下:水300kg、鸡架骨10kg,香料、食盐10kg、白糖、

味精,冷水加入锅中,放入香辛料熬煮40 分钟,加入其他辅料烧开。配料要准确称量,并保持好原始记录。

老汤每次使用应彻底清洁干净,使用时应撇净浮沫,使用完毕应清洁并烧开,老汤每天都得使用,长时间不用应冷冻贮藏。

根据流程单号而执行煮制时间。

每锅下锅数量为300 只,其最多一锅数量不准超过330 只。将锅烧开,打净浮沫,放入使用过的料包用小火熬煮10 分钟,沸水下入油炸后的鸡,血沫聚集到适宜程度时打沫,撇净浮沫,锅开后关闭火源,焖煮 2 小时,至含水量适宜即

可出锅。

出锅后应清理汤锅,打净浮沫及肉屑,并熬煮香料包10 分钟

胶胨制作:在铁盘内加入16度以上的明胶2kg、冷却饮用水4kg, 20分钟后,待明胶充分膨胀,加入清洁的热老汤4kg,在蒸汽罐内用110度温度蒸煮20分钟至其溶化,搅拌均匀,冷却后即可使用。

7.冷却出锅后的产品应放在不锈钢桶中,在冷却池内冷却

8.包装

包装间应清洁卫生,工作台、计量器具、刀具、容器等,班前彻底清洁并用100ppm 的二氧化氯溶液消毒。

剔除杂物,按包装规格,鸡只大小,骨头等应挑出。鸡只温度冷却达到(房间自然温度)室温后方准许装袋。装袋时应防止污染袋口,以防封口密闭不良。

根据包装材质及包装规格选择真空时间及热封时间,真空时间一般选择20 秒左右,热

封时间为3 秒左右,使包装后的产品真空度良好,封口密封、牢固、平整,无皱折。

产品不准积压,每锅产品必须在 2..5 小时内包装完毕。

9.二次灭菌包装后的产品应立即进行杀菌,禁止积压,存放时间不准超过 2 小时。

采用竖排方式装车,装车数量为每车80 只。

检查温度计、压力表显示是否准确,外界蒸汽压力是否达到Mpa ,空压机水泵运转是否

正常,罐盖是否密闭良好,进排水管阀门是否关闭,排汽阀门是否敞开,检查无误后, 方可进行下步操作。

升温

缓慢开启进汽阀门,预热半分钟后迅速完全敞开,以满足急速升温的需要,温度到达60C

时关闭排汽阀,进行保压,压力达到Mpa 时,调整进(排)汽(气)阀门,使压力(温度)调整至Mpa (121 C),进行保温。

调整进(排)汽(气)阀门,使温度(压力)保持在120C(Mpa)、进行杀菌,保温时间、温度、压力严格执行规定。

降温

关闭进汽阀,打开压缩空气阀门,使罐内压力升至Mpa ,开启水泵,当压力降至Mpa

时关闭给水,压力再升至Mpa 时,再给水,反复多次,当压力不在下降时,即可连续给水并打开排水阀,使压力保持在一Mpa之间,当温度降至60C时,打开排汽阀,关闭进汽阀,不再进行保压,温度降至38C以下时,关闭给水阀,当罐内外压力一致时,进行

出罐。

产品出罐后应进行冷水浴,使产品中心温度低于38C,即可放入冷却架。

10. 质检

按每班产品为一批,每批抽取3-6袋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为细菌总数、大肠肝菌,净含量,外观,口味,杂质。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包装。

11. 成品

纸箱封合胶带长短应适宜,端正美观,包装时查看所装产品品种、规格是否相符,包装箱、包装袋品名规格是否正确、无误后方可包装,装袋时注意检查坏袋,涨袋,装箱数量应正确。

根据生产日期更换打码轮字符,将封口温度调至210 C,打码温度调至150 C,温度升到

后即可封口,封口应平整、美观、牢固。

查看所封产品品种、规格是否无误,清查装箱数量,无误后粘贴合格证,合格证字符应正确,打包带捆扎应无倾斜,位置合适。

码垛高度,不准超过6 层,最高不准超过8 层。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 学分数:2 任课教师:李敏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专业主干学科之一,它通过理论讲课和实验、实习完成教学内容。本课程从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与分类、生理生态、食用菌的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和栽培以及加工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授菌种制作和选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商业化的常规和新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等技术,并对食用菌加工营销做了一定阐述。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掌握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形态特征以及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的动态 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制作、灭菌以及菌种的接种,掌握液体食用菌加工技术。 3、了解不同品种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4、了解食用菌主要虫害的症状及危害特点,掌握虫害防治技术,发现虫害能及时处理和防治;掌握代表品种保鲜与加工的工艺流程;能够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典型品种的保鲜与加工操作;能够熟练掌握食用菌盐渍、冷冻技术。 5、了解食用菌内销方略和外销方略的基本内容;了解基本的市场调研方法及调研程序,掌握市场营销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宣传策略。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单元名称第一章食用菌概述 授课题目第一节食用菌概念第二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食用菌的概念和资源状况,人工栽培食用菌种类,栽培历史和目前产业状况;了解食用菌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掌握食用菌生物学效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 教学方法 与手段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食用菌生物学转化率的概念

第八讲几种果蔬汁生产工艺

第八讲几种果蔬汁生产工艺 1.柑橘汁 柑橘类果汁由于其具有甜、酸、微苦的综合性风味,气味芳香,色泽柔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成为国内外市场上最受人们欢迎的饮料之一。以甜橙汁为代表产品,主产国有美国、巴西、以色列、日本等,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柑橘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 验收、储存 选果、清洗 榨汁 果汁果渣过滤、分离调配制作饲料 杀菌脱气 浓缩均质 装填杀菌 浓缩汁灌装、封口天然果汁产品 工艺流程描述

1)原料的选择 品种—酸甜适口、色泽橙黄、香气浓郁、汁液丰富的适宜加工的品种;要求新鲜、完整、成熟度好。 2)清洗、分选 原料经验收合格后,通过流送槽输送,除去附着物和泥沙,然后经提升机输送到洗果机进行进一步清洗,并经选果传送带选果后进行分级、榨汁。 3)榨汁 柑橘与苹果、梨相比结构复杂,详见课本193页图109. 外果皮:中间有油胞,内含精油、苎萜、萜品类物质,因而易于产生萜品臭。 白皮层:存在于油胞和砂囊之间,呈白色海绵状,存在大量的黄酮和柠碱,易于产生苦味。 因此,在柑橘榨汁中不易采用破碎压榨法取汁,一般采用的是錐汁机。 为了取到优质的果汁,需注意如下事项: * 果汁中不得含大量果皮油; * 防止白皮层和囊衣混入,以免产生苦味; * 避免种子破碎; * 出汁率要高、榨汁成本要低。 4)过滤 * 粗滤:用20目振动筛去除果汁中的果皮碎片、囊衣、粗的果

肉浆、种子等。 * 精滤:80目筛 * 分离:采用蝶式分离机进行,除去部分果油,并使果肉浆控制在3%-5%,以利于饮料加工。 5)混合与调配 通过添加果汁、糖、酸以及辅料,使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5%-17%,总酸%%。 6)脱气与脱油 目的: * 防止Vc损失; * 防止香气及色泽变化 * 防止果肉上浮 * 防止好气菌繁殖 手段: 真空脱气机完成此步骤。一般有2%-3%的水分及香气损失,先进的工艺流程应该增加香气回收装置。 7)均质 其目的在于将悬浮颗粒分裂成细小微粒,均匀而稳定地分散在饮料中。 常用设备—高压均质机。正常工作压力15-20MPa. 8)杀菌 灌装前杀菌: * 巴氏杀菌:85℃-90℃,15-30s. * 超高温瞬时灭菌:121℃,5-15s.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菌栽培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单位: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黄春梅 项目建设地点:红河州建水县青云轻工业园区 项目时间: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

目录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2、财务状况 二、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3、设备、建筑物及进度安排 4、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 5、项目效益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社会效益 第二章建设方案 一、建设方案和规模 1、建设方案 2、建设规模 (1)固定资产投资: ①建筑物②设备③其他。 (2)水电、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 (3)技术培训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技术 2、设备方案 3、实施进度安排 第三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依据 二、投资概算 三、资金来源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1、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2、自筹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五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建设阶段的机构设置及职责 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3、经营管理措施 4、技术培训 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评价与审批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以上,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2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云南省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云南

几种果蔬汁生产工艺培训资料全

第八讲几种果蔬汁生产工艺 1. 柑橘汁 柑橘类果汁由于其具有甜、酸、微苦的综合性风味,气味芳香,色泽柔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成为国内外市场上最受人们欢迎的饮料之一。以甜橙汁为代表产品,主产国有美国、巴西、以色列、日本等。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柑橘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1.1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 验收、储存 选果、清洗 果汁果渣 1 、分离- 一调配制作饲料 11 杀菌脱气 11 浓缩均质 11 装填杀菌 11 浓缩汁 榨汁 1.2 工艺流程描述

1 )原料的选择 品种—酸甜适口、色泽橙黄、香气浓郁、汁液丰富的适宜加工的品种;要求新鲜、完整、成熟度好。 2 )清洗、分选 原料经验收合格后,通过流送槽输送,除去附着物和泥沙,然后经提升机输送到洗果机进行进一步清洗,并经选果传送带选果后进行分级、榨汁。 3)榨汁 柑橘与苹果、梨相比结构复杂,详见课本193 页图109. 外果皮:中间有油胞,内含精油、苎萜、萜品类物质,因而易于产生萜品臭。 白皮层:存在于油胞和砂囊之间,呈白色海绵状,存在大量的黄酮和柠碱,易于产生苦味。 因此,在柑橘榨汁中不易采用破碎压榨法取汁,一般采用的是錐汁机。 为了取到优质的果汁,需注意如下事项: * 果汁中不得含大量果皮油; * 防止白皮层和囊衣混入,以免产生苦味; * 避免种子破碎; * 出汁率要高、榨汁成本要低。 4)过滤 * 粗滤:用20 目振动筛去除果汁中的果皮碎片、囊衣、粗的果肉浆、种子等。 * 精滤:80 目筛 * 分离:采用蝶式分离机进行,除去部分果油,并使果肉浆控制在3%-5% ,以利于饮料加工。 5 )混合与调配通过添加果汁、糖、酸以及辅料,使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5%-17% ,总酸0.8%-1.6% 。 6 )脱气与脱油 目的: * 防止Vc 损失;* 防止香气及色泽变化 * 防止果肉上浮* 防止好气菌繁殖手段: 真空脱气机完成此步骤。一般有2%-3% 的水分及香气损失,先进的工艺流

乙炔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采用“电石入水法”生产溶解乙炔,其主要原料为电石和水。 (1)电石破碎 人工将电石库内的大块电石破碎成50-200mm的电石。 (2)乙炔发生 将破碎好的电石人工运至发生器间,通过电动葫芦将电石提升至3.5米平台上,采取电石入水的方式进行生产操作。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熟石灰)并释放出热量。 粗乙炔气体由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及正、反水封进入乙炔气柜中。电石渣浆流入渣浆槽,发生器的反应过程如下: 主反应: 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 副反应: CaO+ H2O→Ca(OH)2 +63.6kJ/mol CaS+ 2H2O→Ca(OH)2 +H2S Ca3P2+ 6H2O→3Ca(OH)2 +2PH3 Ca3N2+ 6H2O→3Ca(OH)2 +2NH3 Ca3Si+ 4H2O→2Ca(OH)2 +SiH4

Ca3As2+ 6H2O→3Ca(OH)2 +2AsH3 (3)乙炔净化、中和、气水分离 从气柜中出来的乙炔气经过一清塔、二清塔,然后进入中和塔。因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磷,所以粗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的H2S、PH3,须在装瓶之前进入清净塔加以净化。在清净塔与含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钠溶液直接接触反应,以脱除粗乙炔气中的磷、硫杂质。由清净塔顶排出气体进入中和塔与塔顶喷入的 10~15%液碱中和反应后,经气水分离器除去气相中水分,使纯度98.0%以上的精乙炔气送压缩系统。工艺反应式如下: 4NaClO+H2S→H2SO4+4NaCl 4NaClO+PH3→H3PO4+4NaCl 反应生产的酸,再用10~15%的碱液中和,其反应式为: 2NaOH+ H2SO4→Na2SO4+2H2O 3NaOH+ H3PO4→Na3PO4+3H2O 2NaOH+ CO2→Na2CO3+H2O (4)压缩、油水分离、干燥 净化的乙炔气经低压水封进入压缩机,本工段选用2Z-1.5/25型乙炔压缩机,采用分子筛高压干燥装置。压缩至2.4MPa,温度35℃左右,经高压油分离器油水分离后,进入高压干燥器干燥,送乙炔灌瓶架灌装。 (5)灌装

年产5万吨乙炔发生工段工艺流程设计

5万吨/年PVC车间乙炔发生工段工艺流程设计 目录 前言 (1) 一、设计背景 (1) (一)乙炔概述 (1) 1、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 (2) 2、原料特性 (2) 3、化学性质 (3) 4、产品的主要用途 (3) 二、设计内容 (4) (一)设计思路 (4) (二)工艺流程选择 (4) 1、湿法乙炔发生 (4) 2、干法乙炔发生 (5) 3、工艺方案的选择 (5) 4、湿法乙炔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设计 (5) (五)工艺流程图 (6) (三)生产流程说明 (7) 1、发生 (7) 2、冷却与调节 (7) 3、次氯酸钠的配制 (8) 4、清净 (8) 5、碱洗和干燥 (8) (四)乙炔发生工段工艺计算 (8) 1、物料衡算 (8) (六)三废处理 (12) 1、废渣 (12) 2、废气 (12)

3、废水 (13) 三、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前言 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均聚或与其他多种单体共聚而制得的合成树脂聚氯乙烯再配以增塑剂稳定剂高分子改性剂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经过提炼塑化成型加工成各种材料当前PVC生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比如生态环境的保护潜在替代品的市场竞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能量的合理充分利用生产过程的优化和高效率化生产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应用技术和市场开拓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PVC的进一步发展在上述问题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对生态环境安全的配套助剂环境保护技术包括PVC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和处理等方面更需要花大力气加以研究。 一、设计背景 (一)乙炔概述 (1)产品名称:乙炔 (2)分子式:C2H2,分子量26.04 (3)产品说明:工业电石乙炔中因含有杂质磷化氢等而有特殊臭味。在温度-836℃和0.1MPa压力下,乙炔变为无色易流动的液体。当温度继续下降即成为白雪状物质;在0℃和01MPa压力下1L液态时,乙炔可得3825L气态。 (4)物理性质 ①在标准大气压下乙炔密度 表1 在不同温度下乙炔的密度 表2 不同温度下乙炔热熔粘度导热系数

乙炔发生工艺流程及原理

乙炔发生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1.1工艺流程简述 经过工厂初步破碎后的合格电石(粒径≤50mm),由工厂送入原料电石贮槽,经电动振动给料机将电石均匀地送入电石高效细碎机进行电石的再破碎,破碎后的电石自流进入斗式提升机,提升至电石振动筛进行筛分处理,合格粒径的电石进入成品电石贮槽后经螺旋输送机入成品电石提升机,通过斗式提升机送至电石 一、二等级加料斗备用。电石振动筛筛分处理的粒径不合格的电石通过输送管进 入电石高效细碎机进行再破碎。 来自电石破碎系统经破碎、筛分处理的合格电石进入电石加料斗,通过双螺旋电石给料机将合格电石均匀地送入干式乙炔发生器,双螺旋电石给料机送来的电石从发生器侧面分别进入发生器的一、二层。在发生器搅拌和相应的水喷射作用下,乙炔气体逸出,从发生器下部乙炔气出口排出,进入除尘冷却塔进行除尘和冷却处理。电石进入发生器一、二层后经搅拌从发生器中心孔下落至第三层,再经过搅拌从发生器三层层板的外周下落至发生器第四层层板,在第四层搅拌的作用下,四层层板上的电石从第四层层板中心孔落下至第五层,如此循环运动,最后电石灰渣从第十层中心孔排出,通过渣排出机的作用,电石渣被送入电石渣输送机,通过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石渣贮槽。根据工厂电石渣用途,作输送或外运处理。 来自乙炔发生器的乙炔气通过自压进入除尘冷却塔进行除尘和冷却,除尘冷却塔除尘洗涤水是通过喷淋水泵经喷淋水冷却系统冷却后循环进入喷淋冷却塔进行洗涤冷却的,喷淋冷却塔顶部喷淋水可以是来自清净工序的次氯酸钠废水。 出除尘冷却塔的洗涤水,通过自流进入沉降池,清液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后经喷淋水泵进入除尘冷却塔进行除尘和冷却喷淋。沉降池沉积的电石渣送入压滤系统处理,压滤系统所产清液送入清液池。 发生水来自上水,通过发生水贮槽、发生水泵送入发生器。 出除尘冷却塔的乙炔气经冷却后直接进入正水封送往下工序。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传统菌种生产工艺,一般是由试管母种扩繁成二级种、三级种,生产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管理困难。液体菌种生产具有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接种到培养料内有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等特种点。应用于生产与固体菌种相比有以下优点: 1.菌种生产周期短。固体种一般需25—40天,而液体种仅需3—7天。 2.接种后,萌发点多萌发点多、发菌快、出菇周期短。接种24小时菌丝布满料面,3—15天长满菌袋,一般品种10天左右可出菇。 3.接种方便、成本低。用液体菌种接种一般每袋成本是1—3分,每人每小时可接800袋以上,提高效益4—5倍。 4.适宜工厂化生产。可直接用于栽培料进行出菇,大批量生产菌袋。为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因此,适宜我国国情的液体菌种设备的出现,必将在食用菌生产领域引发一场新的革命。 液体菌种具有固体(颗粒)菌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液体菌种生产设备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的,因此很多人对此很陌生。在这里我们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一、液体菌种设备基本原理 任何一种食用菌自身的生长必须满足其对温度、湿度、需氧量、养分等的需要,同时必须避免杂菌感染。在深层发酵技术上称之为选

择性发酵技术,如啤酒生产技术当属此例,而白酒生产则是生物菌群发酵技术。 液体菌种发酵设备(包括四大系统,温控系统由控制器、电热管等组成;供气系统由空气压缩机、输送管道、空气过滤器等组成;冷却系统由热交换器、进出水管道组成;搅拌系统由射流器、提升管等组成。 二、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1、溶氧量 液体菌种生产中最关键的是培养液中氧的溶解量,因为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吸收溶解其中的氧气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氧气在液体(水)中的溶解量与压力、温度有关,同时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渗透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设计发酵设备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安装射流器使气泡细碎度增加等。 2、空气过滤 技术的关键就是保证进入的空气无菌度高,因此必须选择孔径小、材料先进的过滤膜。一般细菌直径在0.5-5um,酵母菌在1-10um,病毒一般在20-400mu,所以选择过滤膜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当然如果选的太小,成本将大幅度提高。另外环境对于空气影响很大,在空气压缩机房、制种车间必须保持环境清洁。 3、培养液 培养液是菌丝生长发育的营养源,要求营养全面均衡。不同的菌种对营养要求偏重不同。配制原料有糖、麸皮、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果蔬汁饮料生产基本工艺

果蔬汁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丰富,能防止动脉硬化,抗衰老,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饮品。我国生产的果汁有柑桔汁、菠萝汁、葡萄汁、苹果汁、番石榴汁及胡萝卜汁等。 一、果蔬汁饮料生产基本工艺 天然果汁(原果汁)饮料、果汁饮料或是带果肉果汁饮料等,其生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大致相同。 主要包括: 果实原料预处理、榨汁或浸提、澄清和过滤、均质、脱氧、浓缩、成分调整、包装和杀菌等工序(浑浊果汁无需澄清过滤)。 (一)原料的选择和洗涤 1.应有良好的风味和芳香、色泽稳定、酸度适中,并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仍然保持这些优良品质,无明显的不良变化。 2.汁液丰富,取汁容易,出汁率较高。 3.原料新鲜,无烂果。采用干果原料时,干果应该无霉烂果或虫蛀果。 (二)榨汁和浸提 (1)破碎和打浆 破碎的目的: 提高出汁率 (2)榨汁前的预处理 a.加热 适用于红葡萄、红西洋樱桃、李、山楂等水果。

加热使细胞原生质中的蛋白凝固,改变细胞的半透性,同时使果肉软化、果胶水解,降低汁液的粘度,从而提高出汁率。处理条件:60-70℃/15-30min b.加果胶酶 (3)榨汁 榨汁方法依果实的结构、果汁存在的部位、组织性质以及成品的品质要求而异。 a.大部分水果果汁包含在整个果实中——破碎压榨; b.有厚的外皮(柑橘类和石榴等)——逐个榨汁或先去皮。 果实的出汁率取决于果实的质地、品种、成熟度和新鲜度、加工季节、榨汁方法和榨汁效能。 (4)粗滤 (三)果汁的澄清和过滤 (1)澄清 电荷中和,脱水和加热都足以引起胶粒的聚集沉淀,一种胶体能激化另一种胶体,并使之易被电解质所沉淀,混合带有不同电荷的胶体溶液,能使之共同沉淀。这些特性就是澄清时使用澄清剂的理论根据。常用的澄清剂有明胶、皂土、单宁和硅溶胶等。 ① 自然澄清 ② 明胶xx澄清法: 果汁中带负电荷的胶状物质和带正电荷的明胶相互作用,凝结沉淀,使果汁澄清。 ③ 加酶澄清法

浓缩果汁生产工艺

浓缩果汁生产工艺 1工序: 原辅料验收 由采供一部负责每年4月、6月、7月份分三次对原料产地进行普查,4月份采土样,6月份、7月份采苹果样由化验室进行检验农药残留,采供部根据供货数量以及化验室检验结果评定合格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应具备"农药残留普查合格证明".原料果进厂时,司磅员检查每车原料果的"农药残留普查合格证明",对无此证明的苹果拒收,并做记录。苹果质检员按照XXX/ISO C-GL-XXX-XXX 《苹果收购程序》和XX/ISO C-XX-XXX-XXX 《苹果质检办法》对苹果进行检验、将检验合格的苹果收入果槽,不合格的苹果实行出厂分拣至合格再行收购或拒收。 无菌袋、液袋或罐箱及酶制剂等辅料进厂后,采供二部及时委托技术质检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允许入库。包装材料常温贮存,使用时依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酶制剂存放在0~5℃的冷藏库中,使用时依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清洗材料、消毒剂等辅料进厂后,采供二部及时委托质检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入库,分类存放并做明确的标识。 2工序:果槽 将验收合格的苹果按果槽号(1-5号)逐次轻卸入果槽,要求苹果中无绳头,包装物等杂物,并做好各果槽苹果贮量记录。车间生产时,按照果槽进货的先后顺序,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正确使用果糟中的苹果。果槽及周边环境卫生由装卸工负责,每天必须冲冼,并保持全天干净卫生,当班苹果质检负责落实。 3工序:一级输送清洗 生产部一级坑工位拣选工根据苹果进入果槽的顺序,用一级坑循环水将苹果从果槽输送至一级坑处,在这个流通过程中使苹果得到充分的浸泡、清洗,同时比重大的一些物质(泥沙、石块、金属等)沉入沉降坑中,经过隔栅,将水和苹果分离,苹果进入二级输送果道,水流入一级循环池,由泵继续打入果槽循环输送苹果。在一级坑隔栅处用自来水/软水对苹果进行喷淋清洗。一级坑的循环水每天开机时使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二级坑多余的循环水不断的补充进入一级坑,一级坑多余的循环水直接排放,保持一级坑循环水的干净卫生。 要求: 1、保证苹果先进先出。 2、保证喷淋压力3BAR,保证所有喷淋口畅通。 3、确保一级坑水不倒流入二级坑。 4、每天大清洗时彻底更换一次一级输送清洗系统的水。 4工序:二级输送清洗

电石法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

电石法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全版) 生产原理 电石水解反应原理 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31kcal/mol) 由于工业电石含有大量杂质,CaC2在水解反应的同时,还进行一些副反应,生成相应的杂质气体,其反应式如下: CaO+2H2O→Ca(OH)2+63.6kJ/mol CaS+2H2O→Ca(OH)2+H2S↑ Ca3P2+6H2O→3Ca(OH)2+2PH3↑ Ca3N2+6H2O→3Ca(OH)2+2NH3↑ Ca2Si+4H2O→2Ca(OH)2+SiH4↑ Ca3As2+6H2O→3Ca(OH)2+2AsH3↑ 清净原理: 上述水解反应中,生成的粗乙炔气中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气体,在清净时主要进行如下 化反应. H2S+4NaClO→H2SO4+4NaCl PH3+4NaClO→H3PO4+4NaCl SiH4+4NaClO→SiO2+2H2O+4NaCl AsH3+4NaClO→H3AsO4+4NaCl 上述反应生成的H2SO4 、H3PO4等酸类物质,部份夹带于气体中,进入中和塔,在塔内与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主要的反应式如下: H3PO4+3Na OH→Na3PO4+3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生成的盐类物质溶解于液相中,通过排碱时排放。 工序任务 将破碎好的电石加入发生器内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按生产需要,调节电磁振荡器电流,维持气柜高度,生成的粗乙炔气进行冷却、压缩、清净(除去粗乙炔气中的H2S、PH3等杂质),使其纯度达到98%以上,满足合成工序流量要求。 工序岗位职责 熟悉本工序工艺流程,设备结构,物料性能,掌握操作法及基本生产原理,以及安全、消防环境保护要求。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控制指标,准确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做到无漏项,无涂改,无污迹,字体工整(要求用仿宋体)。 八小时工作负责处理和排除各种生产故障,保证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同时保证设备卫生清洁和环境卫生。遵守劳动纪律、不串岗、不睡岗、不擅自离岗,有事离岗必须向班长请假。 服从班组长、工段长的领导和分厂、生产调度的指挥,接受安全巡岗检查。 工序原料质量要求 电石 电石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电石质量标准 GB/T10655-89 指标名称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 发气量,L/Kg

太行食用菌站生产基地菌棒制作工艺流程

太行食用菌站生产基地菌棒制作工艺流程 太行食用菌站生产基地菌棒制作工艺流程 发表时间:2011-06-23 前言 对于大多数熟料栽培的食用菌品种来讲,如白灵菇、白色金针菇、杏鲍菇、香菇、木耳等食用种类,菌棒生产是整个食用菌栽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菌棒的好坏不但影响最终的产量,而且也是栽培成败的关键所在。菌棒制作成功了,污染率少(5%以下)或不污染;菌丝发得好,粗壮浓密洁白,发好菌的菌棒掰开一看有大量白色菌丝,用手捏感觉有一定的硬度,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整个栽培已经成功了60%。很多人认为,整个食用菌栽培最重要的是出菇阶段,其实不然,在栽培实践中,众多栽培失败,乃至全军覆灭颗粒无收,80%的原因出在菌棒质量上。我们常开玩笑说,只要菌棒长好了,扔到猪圈里也可以出菇。可见,食用菌栽培菌棒生产环节是多么重要。 我们这次白灵菇栽培,因数量较大且属于大兵团作战,这就更要求我们在白灵菇菌棒制作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做到轻拿轻放,动作规范到位,决不允许乱仍菌棒,野蛮装卸,堆积如山。 在我们菌棒生产之前,请您务必将此资料认真阅读,不懂就问,吃透整个白灵菇菌棒制作工艺流程的每个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一、原料准备:食用菌属于异养大型真菌,其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物质来自培养料,为此,原料的好坏及营养多少,它直接影响到

其生物学效率。 1、棉籽皮: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河南安阳供销社刘纯业先生发明了利用棉籽皮栽培平菇,从此中国的食用菌栽培掀开了新一页。到目前为止,棉籽皮仍是栽培各种食用菌最好的原料,特别是对于木腐食用菌种类更是如此。所以,棉籽皮也称为通用培养料或万能培养料。用棉籽皮为培养料栽培各种食用菌之所以能获得高产,究其原因为:①棉籽皮营养丰富全面,不但含有丰富的碳源例如:木质素和纤维素,而且还含有丰富的氮素,其C/N(碳氮比)也非常适合菇类的生长发育。②由于棉籽皮特殊的形状而透气性较好。③棉籽皮含有大量的短绒,拌料后可容纳大量水份和氧气,能满足出菇时对培养料含水量的要求而获得高产。我们知道,对大多数食用菌品种来讲,子实体的含水量为90%左右,这些水分绝大部分来自培养料,而出菇场所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主要是减少菇体内水份向外蒸发。 2、本屑:木屑是仅次于棉籽皮的优质培养料。实践证明,颗粒状的粗木屑优于细木屑;硬杂木屑优于软杂木屑;针叶树旧木屑优于新木屑。对于大多数食用菌来讲(灰树花除外)不管是针叶树还是阔叶树,旧木屑均优于新木屑。需要注意的是:阔叶树的旧木屑一定不能腐烂变质,霉变结块,而是指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较长的木屑或旧木材所产生的木屑。针叶树的新木屑一定要经过处理才能用于生产。处理方法一般将针叶树新木屑在露天场地堆积半年以上,在此期间应不断向上喷水,使之风吹日晒自然发酵,逐渐改善其物理及化学性状,使一些不利于菌丝生长的芳香性物质和树脂等得到分解和

乙炔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采用“电石入水法”生产溶解乙炔,其主要原料为电石和水。 (1)电石破碎 人工将电石库内的大块电石破碎成50-200mm的电石。 (2)乙炔发生 将破碎好的电石人工运至发生器间,通过电动葫芦将电石提升至3.5米平台上,采取电石入水的方式进行生产操作。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熟石灰)并释放出热量。 粗乙炔气体由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及正、反水封进入乙炔气柜中。电石渣浆流入渣浆槽,发生器的反应过程如下: 主反应: 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 副反应: CaO+ H2O→Ca(OH)2 +63.6kJ/mol CaS+ 2H2O→Ca(OH)2 +H2S Ca3P2+ 6H2O→3Ca(OH)2 +2PH3 Ca3N2+ 6H2O→3Ca(OH)2 +2NH3 Ca3Si+ 4H2O→2Ca(OH)2 +SiH4 Ca3As2+ 6H2O→3Ca(OH)2 +2AsH3 (3)乙炔净化、中和、气水分离 从气柜中出来的乙炔气经过一清塔、二清塔,然后进入中和塔。因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磷,所以粗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的H2S、PH3,须在装瓶之前进入清净塔加以净化。在清净塔与含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钠溶液直接接触反应,以脱除粗乙炔气中的磷、硫杂质。由清净塔顶排出气体进入中和塔与塔顶喷入的10~15%液碱中和反应后,经气水分离器除去气相中水分,使纯度98.0%以上的精乙炔气送压缩系统。工艺反应式如下:

4NaClO+H2S→H2SO4+4NaCl 4NaClO+PH3→H3PO4+4NaCl 反应生产的酸,再用10~15%的碱液中和,其反应式为: 2NaOH+ H2SO4→Na2SO4+2H2O 3NaOH+ H3PO4→Na3PO4+3H2O 2NaOH+ CO2→Na2CO3+H2O (4)压缩、油水分离、干燥 净化的乙炔气经低压水封进入压缩机,本工段选用2Z-1.5/25型乙炔压缩机,采用分子筛高压干燥装置。压缩至2.4MPa,温度35℃左右,经高压油分离器油水分离后,进入高压干燥器干燥,送乙炔灌瓶架灌装。 (5)灌装 将压缩后的乙炔气装入有丙酮的乙炔气瓶中,充气速度一次充气<0.6m3/h,二次充气<0.8m3/h,气瓶温度控制在40℃以下,充气重量5-7公斤。充灌时应以冷却水喷淋瓶壁,以移走溶解热。

太行食用菌站生产基地菌棒制作工艺流程

太行食用菌站生产基地菌 棒制作工艺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太行食用菌站生产基地菌棒制作工艺流程太行食用菌站生产基地菌棒制作工艺流程 发表时间:2011-06-23 前言 对于大多数熟料栽培的食用菌品种来讲,如白灵菇、白色金针菇、杏鲍菇、香菇、木耳等食用种类,菌棒生产是整个食用菌栽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菌棒的好坏不但影响最终的产量,而且也是栽培成败的关键所在。菌棒制作成功了,污染率少(5%以下)或不污染;菌丝发得好,粗壮浓密洁白,发好菌的菌棒掰开一看有大量白色菌丝,用手捏感觉有一定的硬度,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整个栽培已经成功了60%。很多人认为,整个食用菌栽培最重要的是出菇阶段,其实不然,在栽培实践中,众多栽培失败,乃至全军覆灭颗粒无收,80%的原因出在菌棒质量上。我们常开玩笑说,只要菌棒长好了,扔到猪圈里也可以出菇。可见,食用菌栽培菌棒生产环节是多么重要。 我们这次白灵菇栽培,因数量较大且属于大兵团作战,这就更要求我们在白灵菇菌棒制作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做到轻拿轻放,动作规范到位,决不允许乱仍菌棒,野蛮装卸,堆积如山。 在我们菌棒生产之前,请您务必将此资料认真阅读,不懂就问,吃透整个白灵菇菌棒制作工艺流程的每个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一、原料准备:食用菌属于异养大型真菌,其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物质来自培养料,为此,原料的好坏及营养多少,它直接影响到其生物学效率。 1、棉籽皮: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河南安阳供销社刘纯业先生发明了利用棉籽皮栽培平菇,从此中国的食用菌栽培掀开了新一页。到目前为止,棉籽皮仍是栽培各种食用菌最

浓缩果汁生产工艺

浓缩果汁生产工艺 1工序:原辅料验收 由采供一部负责每年4月、6月、7月份分三次对原料产地进行 普查,4月份采土样,6月份、7月份采苹果样由化验室进行检验农 药残留,采供部根据供货数量以及化验室检验结果评定合格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应具备"农药残留普查合格证明".原料果进厂时,司磅员 检查每车原料果的"农药残留普查合格证明",对无此证明的苹果拒收,并做记录。苹果质检员按照xxx/isoc-gl-xxx-xxx《苹果收购程序》和xx/isoc-xx-xxx-xxx《苹果质检办法》对苹果进行检验、将检验 合格的苹果收入果槽,不合格的苹果实行出厂分拣至合格再行收购或拒收。 无菌袋、液袋或罐箱及酶制剂等辅料进厂后,采供二部及时委托技术质检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允许入库。包装材料常温贮存,使

用时依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酶制剂存放在0~5℃的冷藏库中,使用时依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清洗材料、消毒剂等辅料进厂后,采供二部及时委托质检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入库,分类存放并做明确的标识。 2工序:果槽 将验收合格的苹果按果槽号(1-5号)逐次轻卸入果槽,要求苹果中无绳头,包装物等杂物,并做好各果槽苹果贮量记录。车间生产时,按照果槽进货的先后顺序,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正确使用果糟中的苹果。果槽及周边环境卫生由装卸工负责,每天必须冲冼,并保持全天干净卫生,当班苹果质检负责落实。3工序:一级输送清洗生产部一级坑工位拣选工根据苹果进入果槽的顺序,用一级坑循环水将苹果从果槽输送至一级坑处,在这个流通过程中使苹果得到充分的浸泡、清洗,同时比重大的一些物质(泥沙、石块、金属等)沉入沉降坑中,经过隔栅,将水和苹果分离,苹果进入二级输送果道,水流入一级循环池,由泵继续打入果槽循环输送苹果。在一级坑隔栅处用自来水/软水对苹果进行喷淋清洗。一级坑的循环水每天开机时

乙炔制备生产工艺流程[1]

乙炔制备生产工艺流程 一、电石破碎系统 散装电石由轮式破碎机(02L0101abc)把粒度小于150mm电石加入电石料斗(02L0102ab)料斗上有160 ×160mm网栅清除大块电石。料斗锥体处有分压装置,减压锥防止料块堆积。电石经振动给料机(02L0103ab)振动落入1#电石带式输送机(02L0104ab)经双轨组合行走架(02L01026ab)上安装的永磁除铁器(02L0105ab)除去矽铁等铁杂质后,进入鄂式破碎机(02L0106ab)把电石块破碎到粒度50-80mm后,再经2#带式输送机(02L0107)送至3#带式输送机(02L0108 ),再经电动双轨组合行走架(02L01027a)上安装的永磁除铁器(02L0209a),进一步除铁后,进入4#电石输送机(02L0110)通过电子皮带称(02L0129a )计量后,由带式输送机卸料小车(02L0111 )并经筒仓进料切断阀(02L0112abcdef )拉进电石筒仓(02L0113abc)。 二、电石上料系统 进入筒仓的电石经筒仓减压锥(02L0114a-abcd,b-abcd,c-abcd)减轻压力后,打开筒仓出料切断阀(02L0115a-abcd,b-abcd,c-abcd)进入电机自动给料机(02L0116,a-abcd,b-abcd,c-abcd)落入5#电石带式输送机(02L0117ab)输送至6#电石带式输送机(02L0118),经双轨组合行走架(02L0127b)安装的永磁除铁器(02L0109b)进一步除铁后,送至7#带

式输送机(02L0119)再经电子皮带秆(02L0129b)检斤后经7#电石带式输送机卸料小车卸料到电石加料斗(02L0121abcdef)中. 三、乙炔发生系统 电石加料斗内电石,经斗内减压锥(02 L012abcdef)及电石加料斗出料切断阀(02L0123abcdef)经电机振动加料机(02L0124abcdef)及电机称量胶带给料机(02L0125abcdef)过称,落入乙炔加料斗(02V0201abcdef)内,打开经过N2置换后的二贮斗活门(02X0201abcdef)的把料加入上贮斗(02V0202abcdef),再经N2置换后,关闭上贮斗排空阀(0204abcdef)及上料斗充N2阀(0201 abcdef)打开下贮斗活门(02X02018hsmlj )把料拉至下贮斗(02V0203abcdef )开动电磁振动加料机(02L0201abcdef)连续把电石加入乙炔发生器(02R0201 abcdef )内,电石在发生器内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乙炔气(ACE)经洗泥器(02V0204abcdef)进入正水封(02V0206abcdef)由正水封出来的气体进入冷却塔(02T0201)降温,预清净,进一步脱渣泥后,少部分经(02V0209)阻火器,分离器(02V0210)进入气柜(02V0211)贮存,以备发生系统出现意外,通过逆水封(02V0207abcdef)来维持发生器压力。 四、乙炔清净系统 大部分乙炔气经升压机(02C0301abc)升压后,进入气水分离器(02V0301abc),分离出来的水经过水冷却器(02E0301abc)用循环水 (CWS)冷却后回到乙炔升压机循环使用。从汽水分离器出来的气

食用菌菌种制作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生产规程

勋业食用菌菌种制作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生产规程 一:生产工艺流程 培养基配制→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检查)→成品 二:生产规程 0:母种 使用玻璃试管和棉塞,试管18?mm×180?mm.1或20mm×200mm,棉主要使用梳棉,不应使用脱脂棉。 0:原种 使用650?mL-750?ml,耐126℃高温的五色或近五色的玻璃茵种瓶,或850?ml耐126℃高温白色半透明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稀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的塑料菌种瓶,或15cm×28cm 耐126℃高温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各类容器部应使用棉塞,棉塞应符合规定;也可用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塑料盖代替棉塞。 0:栽培种? 使用符合原种规定的容器,也可使用≤17?cm×35?cm耐126℃高温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各类容器都应使用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并符合原种规定。 0:母种常用培养甚及其配方 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值自然。 培养基(综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o.5g,琼脂20g,水1000?mL,pH值自然。 0:生物制剂和天然材料类 生物制剂如酵母粉和蛋白胨,天然材料如木屑、棉籽壳、麦麸等,要求新鲜、无虫、无螨、无霉、洁净;干燥。 0:净化工作台的消毒处理方法 先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进行表面擦拭消毒,然后预净20min. 0:培养期的检查 各级菌种培养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拣出不合格菌种. 0:培养条件要求

乙炔的安全生产技术(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的安全生产技术(最新版)

乙炔的安全生产技术(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乙炔,俗名电石气。它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五色气体。工业乙炔因含有杂质(磷化氢)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体相对密度 0.91(空气=1)。液体相对密度0.6181(-82℃)。稍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乙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起加成反应,容易聚合。乙炔在氧中燃烧可产生高温(3500℃)和强光。 乙炔是易燃气体,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 2.55%~80.00%(体积)。当压力超过0.15MFa时很易发生爆炸。乙炔的点火能很小,其最小点火能为0.02mJ。 最常见的乙炔一氧焰,用于金属的切割、焊接及金属表面喷镀。乙炔还作为石油化工的原料,用来制造聚氯乙烯、氯丁橡胶、醋酸、醋酸乙烯酯等。 工业上制取乙炔的方法很多。如电石法、甲烷裂解法、烃类裂解法等。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电石法生产乙炔。电石法生产乙炔按电石和水接触的方式分类,可分为电石入水式(又称湿式)、水人电石式(又称

乙炔发生工艺流程及原理

乙炔发生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1.1 工艺流程简述 经过工厂初步破碎后的合格电石(粒径≤50mm),由工厂送入原料电石贮槽,经电动振动给料机将电石均匀地送入电石高效细碎机进行电石的再破碎,破碎后的电石自流进入斗式提升机,提升至电石振动筛进行筛分处理,合格粒径的电石进入成品电石贮槽后经螺旋输送机入成品电石提升机,通过斗式提升机送至电石一、二等级加料斗备用。电石振动筛筛分处理的粒径不合格的电石通过输送管进入电石高效细碎机进行再破碎。 来自电石破碎系统经破碎、筛分处理的合格电石进入电石加料斗,通过双螺旋电石给料机将合格电石均匀地送入干式乙炔发生器,双螺旋电石给料机送来的电石从发生器侧面分别进入发生器的一、二层。在发生器搅拌和相应的水喷射作用下,乙炔气体逸出,从发生器下部乙炔气出口排出,进入除尘冷却塔进行除尘和冷却处理。电石进入发生器一、二层后经搅拌从发生器中心孔下落至第三层,再经过搅拌从发生器三层层板的外周下落至发生器第四层层板,在第四层搅拌的作用下,四层层板上的电石从第四层层板中心孔落下至第五层,如此循环运动,最后电石灰渣从第十层中心孔排出,通过渣排出机的作用,电石渣被送入电石渣输送机,通过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石渣贮槽。根据工厂电石渣用途,作输送或外运处理。 来自乙炔发生器的乙炔气通过自压进入除尘冷却塔进行除尘和冷却,除尘冷却塔除尘洗涤水是通过喷淋水泵经喷淋水冷却系统冷却后循环进入喷淋冷却塔进行洗涤冷却的,喷淋冷却塔顶部喷淋水可以是来自清净工序的次氯酸钠废水。 出除尘冷却塔的洗涤水,通过自流进入沉降池,清液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后经喷淋水泵进入除尘冷却塔进行除尘和冷却喷淋。沉降池沉积的电石渣送入压滤系统处理,压滤系统所产清液送入清液池。 发生水来自上水,通过发生水贮槽、发生水泵送入发生器。 出除尘冷却塔的乙炔气经冷却后直接进入正水封送往下工序。出装置区的正、逆水封,由工厂根据乙炔气柜条件进行设置,以保证安全、正常的生产。 1.2 控制原理表述 1.2.1 电石破碎及输送 加入到原料电石贮槽的电石输送是通过原料电石贮槽料位系统或称重系统给出的上、下限的信号进行自动控制的。原料电石贮槽电石到达上限时自动停止电石的输送,原料电石贮槽电石到达下限时自动开启电石输送。

果蔬汁生产企业要求

附件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 FSMS-04:2007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果蔬汁生产企业要求* *本文件由“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之“食品企业和餐饮业HACCP体系建立和实施”的课题研究成果――“HACCP-EC-07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果蔬汁生产企业要求”转换而成。

目次 1 范围 (6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1) 3 术语和定义 (61) 4 前提方案 (62) 6 产品检测 (65) 7 记录保持 (6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相关法规和标准 (67) 附录B(资料性附录)相关标准 (6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果蔬汁生产企业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果蔬汁生产企业建立和实施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技术要求,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前提方案、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和记录保持。 本文件是GB/T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果蔬汁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果蔬汁行业的特点将GB/T 22000在本行业要求的具体化。 本文件适用于果蔬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与自我评价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可用于采购方对此类食品提供者的评价和实施第三方认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上述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使用其最新版本。 出口果蔬汁加工企业卫生注册规范 GB 1917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发酵法)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0789 软饮料分类 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 17325 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卫生标准 GB/T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中未注释的术语和定义与GB/T 19001-2000和GB/T 22000中相关术语相同。 3.1果蔬汁vegetable and fruit juices 从一种或多种水果(蔬菜)中榨取或提取的汁液,一种或多种水果(蔬菜)的可食部分制成的浆液,或者是这些汁液、浆液的浓缩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