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高三化学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知识习题大全
![高三化学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知识习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b71f9f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9.png)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1、将钠、镁、铝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 • 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 :2 :3B、6 :3 :2C、3 :1 :1D、1 :1 :12、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3、用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H2最多的是八、投入足量的盐酸中8、投入足量的乙醇中C、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口、投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4、将m克钠和铝的混和物放入n克水中,待反应停止后,得到a克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A. NaAlO2B. NaAlO2和NaOHC. Al(OH)3D. NaOH5、将amol钠和amol铝一同放入mg水(足量)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mL,该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2a 8200a 820(h 歹8200(3 yA 4^2 +m 4^3 + 2m「A6a +m - 69a +mA B C D 6、2.3g钠投入100mL硫酸铝溶液中,Al3+全部变为AlO2r 再滴入一滴盐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则硫酸铝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A、0.5mol/LB、0.125mol/LC、0.25mol/LD、0.1mol/L7、m mL 0.25mol/L的AlJ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后,恰好只形成NaCl和NaAlO2溶液,则加入钠的物质的量A、2.5 X 10-4mmolB、5.0X10-4mmolC、7,5 X 10-4mmolD、1 X 10-3mmol8、取Xg Na-Al合金加入水后,产生0.04mol氢气,溶液澄清。
当滴加1.00mol/L盐酸到40.0mL时,溶液开始出现浑浊。
试计算:(1)合金中Na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2)求X的值。
9、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放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为过氧化钠,因此应保存在水面下B.钠是强还原剂,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C.钠蒸气充入灯泡中制成钠灯,常用于公路照明D.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水来灭火10、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HClB.NaOHC.K2SO4D.CuSO411、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12、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ANaOH B. Na z C^ 10H2O©^83 D.NaHCQ13、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20 B、N a2% C、N a2。
高考化学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
![高考化学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22ad5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4.png)
高考化学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1.[2022·全国甲卷]硫酸锌(ZnSO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
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杂质为SiO2以及Ca、Mg、Fe、Cu等的化合物。
其制备流程如下:本题中所涉及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物质X调溶液pH=5,最适宜使用的X是________(填标号)。
A.NH3·H2O B.Ca(OH)2C.NaOH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80~90℃的滤液①中分批加入适量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②中有MnO2,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②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滤渣④与浓H2SO4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湖南卷]Ce2(CO3)3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及功能材料的制备。
天然独居石中,铈(Ce)主要以CePO4形式存在,还含有SiO2、Al2O3、Fe2O3、CaF2等物质。
以独居石为原料制备Ce2·n 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铈的某种核素含有58个质子和80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________;(2)为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3)滤渣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4)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沉铈”过程中,生成Ce2·n H2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加入的NH4HCO3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已知:NH3·H2O的K b=1.75×10-5,H2CO3的K a1=4.4×10-7,K a2=4.7×10-11);(6)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FePO4,在高温条件下,Li2CO3、葡萄糖和FePO4可制备电极材料LiFePO4,同时生成CO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6a0bc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9.png)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珊瑚是由无数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长期积淀而形成的。
红珊瑚之所以是红色,最有可能的是含有 ( )A .NO 2B .Fe 3O 4C .Fe 2O 3D .Al 2O 3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Na 2O 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B .硅胶多孔,吸水能力强,可做食品干燥剂C .Al(OH) 3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D .四氧化三铁俗称铁红,可用于作油漆、红色涂料3.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铁可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B .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N95活性炭口罩可用于防霾,其原理是吸附原理D .氨气易液化,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热,可做制冷剂4.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B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细口玻璃瓶中C .存放FeSO 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D .NaOH 溶液保存在橡皮塞的试剂瓶中5.将m g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100mL 浓度为11mol L -⋅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448L 。
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混合物中()23Fe O :(Fe)3:1n n =B .无法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C .收集产生的气体刚好能与20.224L Cl 完全反应D .向溶液中通入20.025mol Cl ,可以将2Fe +完全转化为3Fe +6.1.12克铁粉加入25mL 2mol/L 的氯化铁溶液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Fe 2+]<[Fe 3+]B .溶液中[Fe 2+]>[Fe 3+]C .部分Fe 3+被氧化D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会出现血红色沉淀7.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Cl-、I-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NH4-、Cl-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24-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SCN-D.FeCl3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Mg2+、Al3+、MnO4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巩固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四川)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巩固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四川)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0a232f6294dd88d1d26b9b.png)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巩固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四川)习题含答案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答案】 B2、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解析]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LiFePO4中含有Li 和Fe元素,正极片碱溶所得滤液中含有Al元素,A、B项正确;Fe2+能被HNO3氧化为Fe3+,Fe3+遇到碱液后沉淀,而另一种金属离子(Li+)遇到Na2CO3后沉淀,C项正确;Li2SO4易溶于水,用Na2SO4代替Na2CO3,不能形成含Li沉淀,D 项错误。
[答案] D3、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如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B.a→b发生的反应为:AlO2-+H++H2O=Al(OH)3↓C.按照本流程,x和y调换后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b、c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答案】C4、FeCl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管g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B.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C.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D.出于简化装置的目的,F装置可拆除【答案】C【解析】导管g的作用是平衡大气压,保证液体顺利滴下,A错误;试剂X和试剂Y顺序颠倒,B错误;Fe Cl3易潮解,而浓硫酸起到干燥的作用,不能拆除,D错误;正确答案选C。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00ad2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4.pn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09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精练)完卷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S 32 Ba 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5分)1.(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下列事实与电化学无关..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暖宝宝中铁粉、碳在氯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铁发生吸氧腐蚀放出热量,与电化学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海沙中电解质的量大于河沙,钢筋在海沙中构成原电池时,由于电解质溶液浓度大,腐蚀速率快,则海沙比河沙混凝土更易使钢筋生锈与电化学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C.家用铁锅生锈是因为铁锅与锅中残留溶液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则家用铁锅生锈与电化学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铁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则铁罐运输浓硫酸与铁的钝化有关,与电化学有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2021·广东高三二模)一种利用CO回收含铜废铁粉中的Fe的工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是CO,Cu与CO在该条件下较难发生反应B.“气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5一定条件Fe+5CO Fe(CO)C.“分解”过程需要适当降低反应体系的压强D.“分解”过程可在空气气氛的密闭容器内进行【答案】D【解析】A .Fe(CO)5分解得到5CO 和Fe ,故5M 中的M 代表CO ,含铜废铁粉气化后仅得到Fe(CO)5,说明Cu 与CO 在该条件下较难发生反应,故A 正确;B .“气化”过程由CO 与Fe 生成Fe(CO)5,化学方程式为5一定条件Fe+5CO Fe(CO),故B 正确;C .“分解”过程发生反应,5一定条件Fe(CO)Fe+5CO ,需要适当降低反应体系的压强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提高分解率,故C 正确;D .“分解”过程后CO 还需要重新回收利用,不能在空气气氛的密闭容器内进行,故D 错误;故选D 。
3.(2020·浙江绍兴市·高三一模)某同学为验证Fe 3+的氧化性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相同条件下AgCl 的溶解度小于Ag 2S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I 不能说明Fe 3+氧化了AgB .实验II 和III 说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 3++AgFe 2++ Ag +C .实验IV 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g +氧化了Fe 2+D .欲证明实验IV 中产生了Fe 3+,可以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答案】C 【解析】A .实验I 中铁离子水解显酸性,含有硝酸根,3NO (H +)的氧化性强于Fe 3+,因此不能说明Fe 3+氧化了Ag ,故A 正确;B .实验II 中银镜未消失,实验III 银镜消失,说明实验II 和III 说明溶液中存在平衡:Fe 3++Ag Fe 2++ Ag +,实验III 生成的Ag +和Cl -反应得到AgCl 沉淀,消耗Ag +,Ag +浓度减小,致使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故B 正确;C .实验IV 中产生白色沉淀,生成了Ag 2SO 4沉淀,Ag +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Fe 2+变为Fe 3+,而自身变为黑色的Ag ,故C 错误;D .欲证明实验IV 中产生了Fe 3+,可以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含有Fe 3+,若不变血红色,则说明不含有Fe 3+,故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8359e4b35eefdc9d333a1.pn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五、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与酸反应CO32—HCO3—H+CO3-+H+==CO2↑+H2OHCO3-+H+==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H2O+CO2==HCO3-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 ==CaCO3↓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为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 硬铝B .黄铜C . 钢铁D .金箔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 2SO 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 3②Al 2O 3③Al(OH)3 ④Al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4.下列关于Na 和Na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 .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 .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5.除去Na 2CO 3 固体中少量NaHCO 3的最佳方法是A .加入适量盐酸B .加入NaOH 溶液C .加热D .配成溶液后通入CO 26.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 .AlO 2-B .Cu 2+C .Al 3+D .Mg 2+7.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 ?A .NaOHB . Na 2CO 3•10H 2OC .Na 2CO 3D .NaHCO 38.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 SO MgCl FeCl Al SO NH SO 242224342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A .Ba(OH)2 B .H 2SO 4 C .NaOH D .AgNO 39.将Fe 、Cu 、Fe 2+、Fe 3+和Cu 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 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A .Cu 、Fe 3+B .Fe 2+、Fe 3+C .Cu 、Cu 2+、FeD .Cu 、Fe 2+、Fe 10.将Na 2O 2投入FeCl 3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 .生成白色沉淀B .生成红褐色沉淀C .有气泡产生D .无变化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2OH -══ 2AlO 2-+H 2↑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 3OH -══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32Fe Fe FeD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Cl 2=2Fe 3++2Cl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Fe NH SCN Cl 34++--、、、B .Na H NO SO 342++--、、、 C .Fe Fe Na NO 233+++-、、、D .Fe NH Cl OH 24++--、、、13.向MgSO 4和Al 2(SO 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 溶液。
高一化学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精选综合练习(师用)sea-1
![高一化学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精选综合练习(师用)sea-1](https://img.taocdn.com/s3/m/476b9c350912a2161479291e.png)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精选综合练习20131212例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 .NH Al SO NO 43423++--、、、B .K Na AlO NO 23++--、、、C .K NH MnO SO 4442++--、、、D .Na K NO HSO 33++--、、、答案:A例2:用1升1摩/升NaOH 溶液吸收0.8摩CO 2所得溶液中CO 32-和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A .1∶3 B .2∶1 C .2∶3 D .3∶2 答案:A 解Ⅱ:用守恒法解题设反应后溶液中CO 32-离子物质的量为xHCO 3-离子物质的量为y 根据微粒物质的量守恒列方程x y 0.8+=………………① 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列方程2x y 11+=⨯………② ①与②联立方程组 解得 x 0.2mol y 0.6mol == x y 13= A 为答案例4:金属与酸反应(生成H 2)的有关计算 (1)等物质的量的Na 、Mg 、Al 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量之比为1∶2∶3 (2)与足量盐酸反应后产生H 2量相同,则所加入Na 、Mg 、Al 三种金属质量比为 23∶12∶9(3)分别向等量盐酸中投入Na 、Mg 、Al 充分反应后,金属无剩余且所得溶液质量相等,则投入的 Na 、Mg 、Al 质量比为92∶96∶99 差量法解题:题目明确说明金属无剩余∴ 金属为适量;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相等即所加入金属的质量与产生H 2质量之差相等, (4)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5g 投入足量新硫酸得到5.6L H 2(标准状况)这种混合物可能是: A .Mg 和Fe B .Mg 和Al C .Fe 和Zn D .Fe 和Cu 答案:C 、D 例5:金属和酸反应(生成H 2)的有关计算 (1)下列各组金属混合物质量相同,它们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下产生H 2的体积也相同,则其中Zn 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 .Zn 和AlB .Zn 和FeC .Zn 和MgD .Zn 和Na 答案:A (2)分别向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中投入0.2mol 的Mg 和Al 若两者产生H 2量比为4∶5,则该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分析:因为题目没有明确适量物质所以要按不同情况讨论分析①若Mg HCl Al HCl ++⎫⎬⎭酸为适量2HCl ~H 2↑产生H 2量应相等 ∴不合题意②若金属皆为适量 Mg ~H 2↑2Al ~3H 2↑0.2mol 0.2mol 0.2mol 0.3mol∴产生H 2体积比为23∴不合题意③根据①和②分析 Mg HCl +;Al HCl +反应中一个反应盐酸为适量一个反应金属为适量 ∵450.2x= ∴ x 0.25mol =Mg 2HCl MgCl H 0.2mol 0.4mol 0.2mol22+=+↑2Al 6HCl 2AlCl 3H 2mol 6mol 3mol 0.17mol 0.5mol 0.25mol32+=+↑∴Mg 为适量(Mg HCl +) Al 为过量(Al HCl +) ∴()n HCl 0.5mol =(3)甲、乙烧杯分别盛有相同 物质的量(n )的稀硫酸,分别放入mg Mg ,mg Zn 反应停止后发现一烧杯中仍有金属残留,则n 值范围:A .m 24n m 65>≥B .m 24n m 65<≤C .m 24n m 65≥>D .m 24n m 65≤< 答案:A 例6:某溶液能溶解Al(OH)3,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 Mg Cl NO 23++--、、、 B .K Na Br HS ++--、、、C .K Ba I Cl ++--、、、2D .Al Zn AlO PO 32243++--、、、 答案:C例7:密闭容器中装有1mol NaHCO 3和0.8mol Na 2O 2,加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的固体是: A .0.8mol Na 2CO 3和0.6mol NaOH B .0.5mol Na 2CO 3和1mol NaOH C .0.8mol Na 2CO 3和1mol NaOH D .1mol Na 2CO 3和0.6mol NaOH 答案:D 。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8a220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8.png)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对化学物质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A.硬铝常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Fe O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颜料B.34C.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H为燃料的汽车D.储氢合金可用于以22.常温下,下列溶液能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A.稀硫酸 B.浓硝酸 C.盐酸D.氢氧化钠的溶液3.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水可以鉴别苯、四氯化碳和乙醇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黄色,原溶液一定含有Fe2+C.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可能含有AlO2-D.向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可能含SO32-4.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在空气中不易锈蚀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C.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D.铝的熔点比氧化铝低5.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被氧化B.铝的氧化物在空气中易变成铝C.铝的密度小,是一种轻金属D.铝易被氧化,形成的氧化膜有保护作用6.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2NaCl(熔融)电解2Na+Cl2↑B.Al2O3+3H2高温2Al+3H2OC.Fe3O4+4CO高温3Fe+4CO2D.2HgOΔ2Hg+O2↑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金属钠具有还原性,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8.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B.Na2O2呈浅黄色,可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C.明矾水解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水处理中的净水剂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作锅炉除垢时CaSO4沉淀的转化剂9.如表所示,关于物质的分类,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关于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在空气中不易锈蚀B.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氧化铝为酸性氧化物C.Al、Al2O3均能与酸、碱反应,因此铝制炊具不宜用来蒸煮酸性或碱性食物D.在酒精灯上加热打磨过的铝箔,铝箔熔化,但熔化的铝不滴落下来11.镁、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反应中镁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2B.二者质量之比为2:3C .二者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气体体积仍然相等D .二者消耗H 2SO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2.下图是铝热反应(2Al +Fe2O3Al2O3+2Fe)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为镁条B .2 mol 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6NA 个C .b 为氧化铁与铝粉的混合物D .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二、填空题13.分析下列氧化物的类别,判断下列转化能否实现。
【高考化学】2023届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提升练习(含解析)
![【高考化学】2023届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提升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0786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9.png)
③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B 中阳离子___。
六、解答题,共 1 小题 20.(模拟)氯化亚铜(CuCl)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工业上由废铜料(含 Cu、Fe、Al 及 SiO2 等杂质),生产 CuCl 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 CuCl 溶于 NaCl 的浓溶液可生成 CuCl-2 , CuCl-2 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可生成 CuCl 沉淀。 ii)部分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pH:
Δ A.MnO2 和浓盐酸共热产生黄绿色气体: MnO2 +4H+ + 2Cl- Mn2++Cl2↑+ 2H2O B.Na 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 2Na + 2H2O= 2Na+ + 2OH- + H2↑
Δ C.加热 Fe 和 S 的混合物生成黑色固体: 2Fe + 3S Fe2S3
D.加热蓝色的 CuCl2 溶液,溶液变绿:[Cu(H2O)4]2+(aq,蓝色)+4Cl-(aq) [CuCl4]2-(aq,黄色) +4H2O(l) ΔH>0 6.(2022·云南·昆明市官渡区第三中学(昆明市官渡区北清实验学校)模拟)化学与健康息息 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加工时不能添加任何防腐剂 B.可溶性铜盐有毒,故人体内不存在铜元素 C.可用铝制餐具长期存放菜、汤等食品 D.含 FeSO4 的补铁剂与维生素 C 配合使用补铁效果更好
试卷第 2 页,共 9 页
7.(2022 天津模拟)某工厂用六水合氯化镁和粗石灰制取的氢氧化镁含有少量氢氧化铁杂质, 通过如下流程进行提纯精制,获得阻燃剂氢氧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保险粉是作还原剂,步骤②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高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
![高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f8c36c8bb4cf7ec4afed0c9.png)
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B. 铜芯电线C.硬铝D.不锈钢2.为了使Fe(OH)2氧化成Fe(OH)3而又不引入其它离子, 应向Fe(OH)2的悬浊液中加入A.氯水B.HNO3C.H2O2D.Na2O23.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的浓NaOH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同温同压)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A.1:2B.1:3C.3:2D.1:14.钢铁表面吸附了中性水膜发生电化腐蚀.这时①铁作正极被氧化,②铁作负极被氧化, ③水膜中有气体析出.④空气中某成分气体被还原.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硝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在该溶液中滴加浓盐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颜色逐渐变浅B.浅绿色逐渐变深C.溶液颜色由浅绿变棕黄D.溶液颜色不会发生变化6.铁制容器可以盛放的试剂是A.浓硝酸B.稀硫酸C.浓盐酸D. 浓氨水7.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有白色沉淀生成B.有红棕色沉淀生成C.没有沉淀生成D.有无色气体产生8.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个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1个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9.下列金属的冶炼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炼铁用还原剂COB.用热分解法制汞C.铝的冶炼一般用还原剂法D.钠的冶炼用电解法10.分别向同浓度同质量的稀硫酸中放入适量的①Mg ②MgO ③Mg(OH)2 ④MgCO3反应完全后(反应物皆反应完), 溶液的浓度相同的是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11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试剂是①SCN②Fe③Fe2+④Cu⑤H2S⑥OH-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②⑤12.将铁片加到1L0.5mol/LFeCl3溶液中,当Fe2+和Fe3+的浓度相等时,铁片的质量减少A.2.8gB.5.6gC.11.2gD.1.4g13.有Mg、Al、Cu、Ag 4种金属的混合物,可以用盐酸把它们分为两组,a、d和b、c.如果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c离子的沉淀;这四种金属两两组成原电池时,a都是正极;如果用a,b,c,d来表示4种金属的顺序,则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Mg,Al,Cu,AgB.Cu,Mg,Al,AgC.Ag,Al,Mg,CuD.Cu,Ag,Mg,Al14.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
(完整版)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答案.docx
![(完整版)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21aff700c22590102029dc8.png)
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精选【金属单质的性质】1、由两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得到1g 氢气,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B)(A )Na 和 Al(B)K和Mg(D)Zn和Cu(D)Mg和Fe2.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 ,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C)A .锌B.铁C.铝D.镁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 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B)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4、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共15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时,恰好得到11.2L 氢气(标况)。
下列各组金属不可能构成上述条件的混合物的是(B)...A .镁和银B.铜和锌C.铝和铁D.镁和铁5.甲、乙两只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NaOH 溶液,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V(甲):V (乙) =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A . 5.4g B. 3.6g C. 2.7g D . 1.8g6、把镁、锌、铝三种金属的混和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 得标准况状下的氢气2.8 升 ,则金属混和物中 ,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 A)A . 0、 10 摩B . 0 、 125 摩C . 0 、 15 摩D . 0 、 20 摩【过氧化钠计算】1.可变容器盛有vL CO 2加入 Na 2 O 2后,气体体积缩小到wL(同温同压下)则被吸收的CO2为(B)(A )(V-W ) L(B)2(V-W)L(C)2WL(D)(2V-W)L2.将10g CO2和CO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 2 O 2的干燥管,反应后干燥管的总质量增加了 5.6g,则原混合物中CO 的质量分数为( A )A .12%B. 44%C. 50% D . 80%3.相同条件下将干燥的88g CO2通过装有 Na2O2的干燥管后,气体质量变为60g,则反应后的气体中 CO2的质量为(C)A . 24gB .34g C. 44g D. 54g4、将 100mL 二氧化碳与氮气混合气,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并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75mL ,则二氧化碳气的体积分数为( C )A .12.5% B. 25%C. 50% D. 75%5、将 5.6LCO 2气体缓慢通过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得到 3.36L 气体 (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所得气体的质量为 ( C)A . 3.8gB . 4.8g C. 5.4g D . 6.6g6.在标准状况下,将11.2LCO2和 N的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Na O中,气体体积变为 8.4L(标222准状况),则参加反应的 Na2O2质量为 (提示: N 2与 Na2O2不反应。
2023年高考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试题(新高考专用)(含答案详解)
![2023年高考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试题(新高考专用)(含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dd7653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c.png)
2023年高考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试题(新高考专用)一、单选题,共14小题1.(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C.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2.(模拟)《天工开物》中“治铁"原典中记载:“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行而有分类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熟铁是纯净的铁单质,生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B.治铁过程只涉及化合反应与置换反应,C.铁炭和炊炭均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治铁用到的煤炭和木炭均可还原铁的氧化物3.(2022·河北·元氏县第四中学模拟)关于北京冬奥会火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外壳是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氢气作燃料对环境友好无污染C.点火段材料使用铝合金是因为其密度小、性质稳定D.含钠元素的特殊配方使火焰呈黄色4.(模拟)硫酸铁溶液中加入少量Fe粉,溶液颜色变浅,要证明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下列试剂一定可行的是A.KSCN溶液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NaOH溶液D.铜粉5.(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 .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会产生黄绿色气体:ClO -+Cl -+H 2O=Cl 2↑+2OH -B .向Mg(OH)2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 3+=2Fe(OH)3+3Mg 2+C .将SO 2通入溴水中使其褪色:SO 2+2H 2O +Br 2=2H ++SO 2-4+2HBrD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2Na 2O +O 2↑6.(2021·浙江·舟山中学模拟)向2mL0.2mol/LCuSO 4溶液中滴加0.2mol/LNa 2SO 3溶液时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经检验棕黄色沉淀中不含24SO -。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一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1d991816ff00bed5b9f31d4b.png)
《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一1.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211845331w ww-B.12184()31w ww-C.211734231w ww-D.2111158431w ww-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3.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稀盐酸4.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Na2CO3 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 5.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 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 6.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7.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
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A.H2B.COC.C6H12O6D.C12H22O118.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98(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A.3∶4∶1B.3∶3∶2C.6∶7∶3D.6∶9∶09.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①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产生二氧化碳④提供钠离子A.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10.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92a2fe195f312b3169a5b2.png)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欲观察H2燃烧的火焰颜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是()A.钠玻璃B.钾玻璃C.铜管D.石英玻璃解析:钠、钾、铜灼烧均有颜色,会干扰H2燃烧火焰颜色的观察。
答案:D2.下列金属需密封保存的是()A.NaB.MgC.AlD.Cu解析:Mg、Al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金属;Cu性质不活泼,所以均不用密封保存。
钠性质活泼,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需密封保存。
故准确答案为A。
答案:A3.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准确的是()A.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B.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C.合金在任何情况都比单一金属性能优良D.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纯铜打造而成的[解析: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A项错误;在机械加工时,合金的性能一般较单一金属优良,但并不是任何情况都是,如纯铝导电性比铝合金要强等,司母戊鼎是铜合金制成的,只有B准确。
答案:B4.小王喜爱做实验,一次他将一把没有擦干的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表面变蓝,他又将一把干燥的光亮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他分析后认为可能是火烤的过程中小刀表面生成了一种物质所造成的。
你认为此物质最有可能是()A.Fe3O4B.FeOC.Fe2O3D.Fe(OH)2解析:小刀是铁的合金,火烤时表面的铁与O2化合生成Fe3O4。
答案:A5.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放食品的器皿B.铜的导电水平不如铝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铁比铝更易锈蚀,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解析:A项,铜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所以用铜制作器皿比较安全。
B项,铜的导电水平比铝强。
D项,铁不如铝活泼,但因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成较疏松的氧化膜Fe2O3,可加速锈蚀,而铝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致密的Al2O3保护膜,避免内部的Al继续与O2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5f37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0.png)
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篇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1.(2022海南,1,2分)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D.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答案B2.(2022辽宁辽阳一模,1)食品膨松剂添加到食品中,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坯起发,做出的食品口感柔软或酥脆。
下列物质不能作食品膨松剂的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氢铵 C.生物酵母 D.氯化钠答案D3.(2022江西吉安期末,6)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碳酸氢钠药片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B.Na2O2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C.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可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答案A4.(2021浙江6月选考,9,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硅酸盐B.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D.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时会发生钝化答案A5.(2022广东,6,2分)劳动开创未来。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Na2CO3可与酸反应B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熟石灰具有碱性C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铁与H2O高温下会反应D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答案A6.(2020浙江7月选考,8,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B.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强C.KMnO4具有氧化性,其稀溶液可用于消毒D.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答案B7.(2022甘肃兰州一诊,11)“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为世界纯碱工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南京市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方程式集锦》练习题
![南京市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方程式集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8b49e619e8b8f67c1cb91e.png)
一、钠及其化合物1.钠在空气中氧化2.金属钠燃烧3.在研钵中研磨钠和硫粉4.钠与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的反应5.钠与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6.钠投入到盐酸溶液中的反应7.钠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8.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9.氧化钠与水的反应10.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11.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1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13.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14.过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15.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16.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17.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18.将碳酸氢钠逐滴滴入盐酸溶液中离子方程式19.将盐酸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20.※少量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的离子方程式21.※过量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的离子方程式22.二氧化碳通入到碳酸钠溶液离子方程式23.碳酸氢钠加热分解24.碳酸钠与氯化钙的离子方程式25.写出单质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相应的方程式二、铝及其化合物1.铝在空气中氧化12 2. 铝和硫粉的反应3. 铝和氯气的反应4. 铝和盐酸的反应5. 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6. 氧化铝和盐酸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7. 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8. 氢氧化铝和盐酸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10.氢氧化铝的制取 离子方程式11.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12.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离子方程式13.氢氧化铝加热分解14.硫酸铝钾的电离方程式15.铝投入硫酸铜溶液 离子方程式三、铁及铁的化合物1. 铁在氧气中点燃2. 铁和水蒸气的反应3. 铁和硫酸的反应4. 三氧化二铁的制备5. 氧化亚铁与盐酸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6. 三氧化二铁和盐酸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7. 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8.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9.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 (现象) (方程式)10.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1.氢氧化铁加热分解12.根据图示写出对应的方程式Fe Cu O 2 Cl 2 Fe 2+ Fe 3+。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含各种题型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含各种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94f3a65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b.png)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含各种题型1.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通常是非金属元素原子与金属元素原子的某些______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然后在离子间以______结合。
A. 电子,共价键B. 电子,离子键C. 质子,离子键D. 质子,共价键答案:B2.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一类金属的是:A. 铜B. 钠C. 铁D. 锡答案:B3. 氢气和氧气在电解水溶液中分别放电,氢气和氧气的产生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的电极反应是氧化反应B. 氢气的电极反应是氧化反应C. 氧气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D. 氢气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答案:D4. 锌和铜的电位分别为-0.76V和+0.34V,若将它们置于同一电解质溶液中,则在锌上发生______反应,在铜上发生______反应。
A. 氧化,还原B. 还原,氧化C. 氧化,氧化D. 还原,还原答案:B5. 铝粉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热效应是:A. ΔH>0,吸热反应B. ΔH=0,中性反应C. ΔH<0,放热反应D. ΔH不确定答案:C6. 铁和硫的反应方程式为Fe+S→FeS,其中铁的氧化态和硫的氧化态分别为:A. +2,+2B. +2,-2C. +3,-2D. +3,+2答案:B7. 氧化铜可以和盐酸反应,下列哪种物质可以加速该反应的进行?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氧化钙答案:B8. 下列物质中,与氧化铁同性质的是:A. 氧化铜B. 氧化铝C. 氧化钙D. 氧化钠答案:B9.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还原剂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氯气D. 氮气答案:B10. 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 金属钠B. 金属铝C. 金属银D. 金属铜答案:D11.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金属的是:A. 钠B. 铝C. 铁D. 铜答案:A12. 下列物质中,属于第一类金属的是:A. 铜B. 铝C. 铁D. 钠答案:D13.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铜B. 铝C. 氧D. 钠答案:C14. 下列物质中,属于卤素的是:A. 氧气B. 氯气C. 氮气D. 氢气答案:B1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氮气D. 氯气答案:A16. 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热效应是:A. ΔH>0,吸热反应B. ΔH=0,中性反应C. ΔH<0,放热反应D. ΔH不确定答案:C17.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氧化剂的是:A. 氧气B. 氯气C. 氮气D. 氢气答案:A18. 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该反应的热效应是:A. ΔH>0,吸热反应B. ΔH=0,中性反应C. ΔH<0,放热反应D. ΔH不确定答案:A19. 下列物质中,属于惰性气体的是:A. 氧气C. 氮气D. 氯气答案:C20. 下列物质中,属于稀有金属的是:A. 铜B. 铝C. 铁D. 铂答案:D21.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水C. 丙酮D. 氯化钠答案:C22. 下列物质中,属于烷烃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酸D. 乙烯答案:B23. 下列物质中,属于醇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醇D. 乙烯答案:C24.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酸D. 乙烯答案:C25.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氢氧化钠答案:C26. 下列物质中,属于酯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酸甲酯D. 乙烯答案:C27. 下列物质中,属于醛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醛D. 乙烯答案:C28. 下列物质中,属于酮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丁酮D. 乙烯答案:A29. 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A. 乙烷B. 苯C. 丙烯D. 乙酸甲酯答案:B30. 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肪族化合物的是:A. 苯B. 乙烯C. 正丁烷D. 乙醛答案:C31. 下列物质中,属于卤代烃类的是:A. 乙烷B. 氯乙烷C. 甲酸D. 乙烯答案:B32. 下列物质中,属于醚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醚D. 乙烯答案:C33. 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肪酸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酸D. 乙烯答案:C34.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D. 乙烯答案:C3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氯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氯D. 乙烯答案:C36. 下列物质中,属于酮酸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丁酮酸D. 乙烯答案:C37. 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酮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丙酮酮D. 乙烯答案:C38.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酐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酸酐D. 乙烯答案:C39. 下列物质中,属于乙酰化合物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乙酸甲酯D. 乙烯答案:C40. 下列物质中,属于酯酸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酸甲酯乙酸D. 乙烯答案:C4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酸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乙酸D. 乙烯答案:C42. 下列物质中,属于酮胺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丙酮胺D. 乙烯答案:C43.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亚胺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甲酰亚胺D. 乙烯答案:C44.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酮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酮D. 乙烯答案:C45. 下列物质中,属于硝基化合物的是:A. 丙酮B. 甲烷C. 硝酸D. 乙烯答案:C46. 下列物质中,属于醇醚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醇乙醚D. 乙烯答案:C47. 下列物质中,属于酮醇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酮乙醇D. 乙烯答案:C48. 下列物质中,属于醇酸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醇乙酸D. 乙烯答案:C49.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醇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乙醇D. 乙烯答案:C50. 下列物质中,属于醇胺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醇乙胺D. 乙烯答案:C5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胺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乙胺D. 乙烯答案:C52.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酰胺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乙酰胺D. 乙烯答案:C53.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亚胺胺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甲酰亚胺乙胺D. 乙烯答案:C54.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酮醇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酮乙醇D. 乙烯答案:C5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醇酮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乙醇乙酮D. 乙烯答案:C56.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胺醇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乙胺乙醇D. 乙烯答案:C57. 下列物质中,属于酰胺酰胺酮类的是:A. 丙酮B. 甲烷C. 乙酰胺乙酰胺乙酮D. 乙烯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使CO 和O 2的混合气体26 g 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 2O 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 ,则原混合气体中O 2和CO 的质量比可能是( )。
A .9∶4B .1∶1C .7∶6D .6∶72、取A 、B 两份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OH 溶液,体积均为50mL ,分别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O 2后,再分别稀释到100 mL ,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 的盐酸,产生的CO 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075mol ·L -1B .A 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 2后,所得溶质为NaOH 和Na 2CO 3,此时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变化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75mLC .B 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 2后,所得溶质为Na 2CO 3和NaHCO 3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B 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 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最大体积为33.6 mL (标准状况)3、一定量CO 2通入2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得溶液A ,向A 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加入n (HCl)与生成n (CO 2)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的CO 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 .原溶液中c(NaOH)=2mol/LC .A 溶液中含Na 2CO 3和NaHCO 3 各1molD .A 溶液中含有2molNaOH 和1mol Na 2CO 34、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 3和Na 2O 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剩余物是( )A .Na 2CO 3和Na 2O 2B .Na 2CO 3和NaOHC .NaOH 和Na 2O 2D .NaOH 、Na 2O 2和Na 2CO 3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O和O 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B .H 2O 比H 2S 稳定,H —S 键比H —O 键更难断裂 C .Na 2O 晶体中存在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 D .Na 2O 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1 6、某溶液中含有AlO 2-、SO 、SO 、Na +,向其中加入Na 2O 2后,溶液中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离子是( ) A .SO B .Na +C .AlO 2-D .SO7、将足量CO 2通入NaOH 和B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 )和通入CO 2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CO 2+OH -===HCO 3-②CO 2+2OH -===CO 32-+H 2O ③CO 32-+Ba 2+===BaCO 3↓④BaCO 3+CO 2+H 2O===Ba 2++2HCO 3-⑤CO 32-+CO 2+H 2O===2HCO 3-图中AB 段先后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 .②⑤B .⑤④C .④②D .④①8、 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 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 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B .丁<甲<乙=丙C .甲=丁<乙=丙D .丁<甲<乙<丙9、向100 mL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 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的盐酸,产生CO 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NaOH 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B .通入CO 2的体积为448 mL C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NaOH):n (Na 2CO 3) = 1: 3 D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NaHCO 3):n (Na 2CO 3) = 2: 110、通过量CO 2于下列溶液中,最终出现浑浊的是( )A .Ba(NO 3)2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Na 2SiO 3溶液D .CaCl 2溶液11、把镁铝合金用稀硫酸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右图, 则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比是( ) A 、1∶1 B 、8∶9 C 、4∶3 D 、4∶912、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2B .3︰2C .3︰1D .6︰11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 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相同状况),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14、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铝的导电性比铜、银更强,所以常用以制造电线、电缆B.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C.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铝热剂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5、将5.1 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 mL 2.0 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0 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应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 )A.200 mL B.250 mL C.425 mL D.560 mL16、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果要得到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A.1:1 B.1:2 C.1:3 D.3:117、将镁和铝的混合物a g投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残余固体洗净,然后使残余固体在足量的纯氧中加热,最终得到a g固体,则镁铝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40% B.47% C.53% D.60%18、一定量的Fe和Fe2O3混合物投入2 mol/L250 mL的HNO3溶液中,反应完全后,无固体剩余,生成1.12 L NO气体(标准状况),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 mol/L的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全部沉淀下来,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是( )A.450 mL B.500 mL C.400 mL D.无法确定19、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A.0.24 mol B.0.21 mol C.0.16 mol D.0.14 mol20、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B.1∶3∶1 C.3∶3∶8 D.1∶1∶421、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B.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22、由FeO、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和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1 B.2∶1∶1 C.1∶3∶1 D.1∶1∶323、钠铝合金(常温液态)可作为核反应堆的载热介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的熔点B.若将钠铝合金投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且无固体剩余,则n(Na)≥n(Al)C.若将钠铝合金投入FeCl3溶液中有Fe(OH)3沉淀生成D.等质量的钠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越大,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越少24、镁、铝、铁三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由此可判断混合物中必定含有( )A 、B 、C 、 D、无法判断25、甲乙两只烧杯中分别盛有的硫酸和溶液,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 )A 、B 、C 、D 、二、填空题26、往100 mL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
通入的CO2的体积V(标准状况)与M的质量W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解答下列问题:(1)A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通入的CO2的体积为________ mL(标准状况下,下同)。
(2)C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通入的CO2的体积为________ mL。
(3)B点时M的组成成分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通入的CO2的体积为________ mL。
(4)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7、在50mL b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50mL amol·L-1 NaOH溶液。
(1)当a、b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无沉淀产生。
(2)当a、b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先有沉淀生成,后又有部分沉淀溶解,此时Al(OH)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克。
28、将3.84 g 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120 mL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应,生成0.03 mol H2,若反应后的溶液中无Fe3+,且溶液体积不变,试求:(1)原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2)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9、为了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好仪器,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1)Q内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种气体,其中的反应有________个氧化还原反应。
(2)为测定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O4前必须关闭________(填“K1”、“K2”或“K3”,下同),打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