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猴子捞月亮》公开课教案_5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猴子捞月亮》公开课教案_5
3、小结,通过刚才的两轮比赛我宣布这些孩子们都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都是最佳的朗读者。恭喜他们都被选中啦,掌声响起来!
4、今天咱们班来了这么多老师。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这些老师们来做我们的妈妈和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全体老师,孩子一起读故事。)
过渡: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演一演吧。
四、演故事
1、谁能演小猴子?谁来演大猴子?谁来演老猴子?谁来演附近的猴子?(挑选演员)
2、我宣布最优秀的表演家选拔赛现在开始。(孩子们上台带上头饰表演,其余生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演员)
六、唱故事
1、播放《猴子捞月亮》的儿歌。师生一起拍手唱儿歌。
七、推荐故事
总结:孩子们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你们开心吗?(开心)读故事有趣吗?(有趣)其实像猴子捞月,怎么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呢?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猴子下山》、《猴兄弟与和桃子》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这两个有趣的故事吧。
四个一评价材料: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和大人一起读
《猴子捞月亮》
学校:
姓名:
年级:一年级
科目:语文
编号:
《猴子捞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的读通故事。
2、读懂《猴子捞月亮》故事的内容且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听故事,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唱故事,等阅读的方法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故事
5、选出优秀的故事王并颁奖发礼物。
语文教案-猴子捞月亮
语文教案-猴子捞月亮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猴子捞月亮》的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2. 学会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猴子捞月亮》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猴子捞月亮。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找出故事中的生字词,并尝试解释其意思。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和理解。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猴子们为什么捞不到月亮?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故事中的道理。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所学生字词,复述故事内容。
2.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和道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了《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内容和生字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道德观念。
课后作业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学生表演故事: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2. 学生评价:互相评价表演效果,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其他类似的故事案例,如《井底之蛙》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理,与《猴子捞月亮》进行对比。
猴子捞月亮公开课教案
猴子捞月亮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猴子捞月亮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猴子捞月亮》的讲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背后的道理和价值观。
教学资源:1. 故事书《猴子捞月亮》2. PPT演示3. 黑板/白板和粉笔/马克笔4. 学生练习册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猴子和月亮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猴子和月亮的了解和想法。
阅读故事:1. 分发故事书《猴子捞月亮》,让学生独立阅读。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
讲解故事:1. 利用PPT演示或黑板/白板,以故事为蓝本,讲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 引导学生参与讲解,鼓励他们提供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讨论和思考: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和价值观。
2.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拓展活动: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问题和练习。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故事,或者创作自己的故事。
总结:1. 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 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作业:1. 要求学生完成学生练习册中的作业。
2. 鼓励学生写下对故事的个人感想和思考。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批改学生练习册中的作业,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活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猴子捞月亮教案
猴子捞月亮教案教案标题:猴子捞月亮教案目标:1.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中的重要道理。
2. 培养学生的讲故事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教学方法:1. 启发式讨论:启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和发生的事件。
2. 组内合作活动: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问题解答和小组表演。
3. 故事讲述:老师或学生自愿讲述故事并引导讨论。
教学准备:1. 故事:《猴子捞月亮》。
2. 学生绘本或故事卡片。
3. 小组练习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老师展示绘本封面或故事卡片,与学生分享关于猴子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猴子捞月亮是什么故事吗?你们认为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探究活动:1. 学生分小组,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讲述故事的大意和重要情节。
2. 启发学生讨论和解答以下问题:- 猴子为什么想捞月亮?- 为什么猴子没有成功捞到月亮?-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道理?展示活动:1. 每个小组准备一次表演,通过表演再现故事的情节。
2. 各小组轮流表演,并请其他学生观看和评价。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得出这个故事的道理和启示。
2. 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版本的《猴子捞月亮》故事,并与同伴分享。
2. 学生可以设计与故事相关的艺术品,例如绘画作品或手工制作。
评价方法: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2.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
3. 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作品。
教学反思:1. 教师在引入部分需要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在展示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给予学生一些演练的时间,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准备并展示出自己的才能。
猴子捞月亮教案教学设计
猴子捞月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主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科学道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具:笔、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月亮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月亮特点。
2.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2)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猴子的行为,讨论其是否正确。
3.故事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猴子们为什么认为月亮在水中。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科学探究(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放大镜观察水中的月亮,探究月亮在水中的成像原理。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5.合作分享(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合作。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光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光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在合作分享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在实验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更充分地体验实验过程。
(3)在课堂评价中,可以增加学生互评环节,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猴子捞月亮》故事内容,识别故事中的错误认知。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猴子捞月亮》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猴子捞月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1)能够理解、朗读课文,并理解文中情节。
(2)能够认读生词:猴子、捞、月亮、伸、树枝、流星(3)能够理解简单的对话,并尝试模仿对话。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好阅读,提高阅读兴趣。
(2)让学生明白要珍惜时间,不要做无聊的事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2. 认读生词,并尝试运用生词。
3. 模仿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情节。
2. 如何让学生运用生词,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原文2. PPT课件3. 生词卡4. 学生课本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猴子捞月亮”。
(2)通过图片呈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猜想故事内容。
2. 阅读课文(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根据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2)带全班朗读课文,边朗读边解释意思。
(3)播放PPT动画,边播放边介绍生词。
3.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故事中表现出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感受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2)引导学生注意生词的运用,在课文中寻找出现的生词,并说出含义。
(3)让学生模仿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猴子做了什么事情?(2)学生回答:猴子在树上捞月亮。
(3)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猴子要捞月亮呢?(4)学生思考、回答:因为猴子觉得月亮很好玩,想捞下来。
(5)教师提问:如果你是猴子,会做什么?(6)学生回答:尝试模仿对话,“我要爬到树上,也要捞月亮。
”5. 总结和作业(1)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猴子捞月亮”。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读一篇小故事,并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猴子捞月》教案范文(精选5篇)
《猴子捞月》教案范文(精选5篇)《猴子捞月》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猴子捞月》教案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猴子捞月》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故事PPT,学习故事《猴子捞月》,理解故事的内容。
2、能利用实验,得出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
3、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测及想法。
活动准备1、故事PPT、图片一张(一只小猴子趴井边,发现井里有个月亮)、实验道具(装满一半水的水盆、手电筒)2、图书若干本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提问:昨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你是怎么过的?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所看见的月亮是在哪里的?二、通过欣赏故事PPT,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1、出示图片(一只小猴子趴井边,发现井里有个月亮),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
师:中秋节的时候,有一只小猴子也出来在井边玩耍,突然它发现井里有个月亮,接下来,它会怎么做呢?(幼儿大胆猜测)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关于猴子捞月的有趣故事,你们想不想一起来听一听呢? 2、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故事PPT,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PPT至12页,提问: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做的?你猜猜它们是怎样捞月亮的?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可适当请个别幼儿上来模仿捞月亮的动作。
(2)继续欣赏PPT至19页,提问: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为什么井里的月亮捞不上来。
(3)组织幼儿做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引导幼儿观察:水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教师小结: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4)欣赏故事结尾部分PPT。
师:最后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来?你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3、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讨论听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学一年级语文《捞月亮》原文及教案
【导语】语⽂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门重点教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是语⾔⽂化,其运⾏的形式也是语⾔⽂化。
语⽂能⼒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门重要的⼈⽂社会科学,是⼈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具。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捞⽉亮》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捞⽉亮》原⽂ 有只⼩猴⼦在井边玩。
他往井⾥⼀看,⾥⾯有⼀个⽉亮。
⼩猴⼦叫起来:“糟啦,糟啦!⽉亮掉进井⾥啦!”⼤猴⼦听见了,跑过来⼀看,也跟着叫起来:“糟啦,糟啦!⽉亮掉进井⾥啦!”⽼猴⼦听见了,跑过来⼀看,也跟着叫起来:“糟啦,糟啦!⽉亮掉进井⾥啦!” 附近的猴⼦听见了,都跑过来看,⼤家跟着叫起来:“糟啦,糟啦!⽉亮掉进井⾥啦!咱们快把它捞上来!” 猴⼦们爬上了井旁边的⼤树。
⽼猴⼦倒挂在树上,拉住⼤猴⼦的脚。
⼤猴⼦也倒挂着,拉住另⼀只猴⼦的脚。
猴⼦们就这样⼀只接⼀只,⼀直挂到井⾥头,⼩猴⼦挂在最下边。
⼩猴⼦伸⼿去捞⽉亮,⼿刚碰到⽔⾯,⽉亮就不见了。
⽼猴⼦⼀抬头,看见⽉亮还在天上,他喘着⽓,说:“不⽤捞啦,不⽤捞啦!⽉亮好好地挂在天上呢!”2.⼩学⼀年级语⽂《捞⽉亮》教案 第⼀课时 ⼀、谈话引⼊学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亮在天上。
可是有那么⼀群猴⼦,却从井⾥捞⽉亮,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起来读⼀读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读课⽂ 要求: 1、读通课⽂。
2、画出⽣字,读准字⾳。
三、检查⾃学情况 1、出⽰⽣字卡⽚,齐读、开⽕车读。
2、⿎励学⽣⽤⾃⼰熟悉的⽅法记忆字形。
3、学⽣反复读字⽣字。
4、⽤抽读的⽅法检查学⽣是不是把课⽂读通了。
四、书写⽣字 个别指导“猴”、“倒”、“脚”、“接”。
五、学⽣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课时 ⼀、复习本课⽣字 ⼆、朗读课⽂,提出问题 1、把学⽣提出的问题分类集中起来,围绕⼏个主要问题分成学习⼩组合作学习,教师和学⽣共同学习。
2、解答⼩组⾥未解决的问题。
《猴子捞月亮》公开课
《猴子捞月亮》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猴子捞月亮》。
本课主要讲述了六个小猴子在井边玩,看到井里的月亮,想要把月亮捞起来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识记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识记生字词。
难点: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判断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教材学具:课文教材、生字词卡片、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猴子捞月亮》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分角色朗读(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表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 讨论交流(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猴子们为什么捞不到月亮?引导学生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
5. 讲解生字词(5分钟)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确保学生正确掌握生字词。
6. 课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生字词练习,教师批改,及时反馈,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猴子捞月亮井——月亮——捞物极必反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故事。
3.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猴子捞月亮》的故事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不同的结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猴子捞月亮的教案
猴子捞月亮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民间故事《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讲述故事情节。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创作故事情节。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传统民间故事《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3.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4.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月亮有关的故事或者唱一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故事情节教师讲述传统民间故事《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教师可以在讲述的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
3. 练习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讲述故事情节。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在旁边帮助提醒和补充。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
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猴子捞到月亮后会发生什么?月亮为什么会落到水里?等等。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如:用废纸板和颜料制作一幅关于猴子捞月亮的画。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回顾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口头报告来进行教学评估。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来进行评估,如:小组创作的故事情节、制作的画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语文教案-猴子捞月亮
语文教案-猴子捞月亮1.1 导入故事背景1.1.1 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1.1.2 介绍故事的来源和寓意,激发学生思考。
1.1.3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猴子捞不到月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点讲解2.1 生字词教学2.1.1 讲解故事中的生字词,如“猴子”、“捞”、“月亮”等。
2.1.2 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1.3 巩固生字词,进行单词拼写练习。
2.2 语法讲解2.2.1 讲解故事中的简单句型和句子结构。
2.2.2 分析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2.2.3 引导学生通过例句练习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3 文化背景介绍2.3.1 讲解故事的寓意和文化背景。
2.3.2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2.3.3 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化。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情节理解3.1.1 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3.1.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1.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2 角色扮演3.2.1 学生分组,选择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3.2.2 学生准备台词,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2.3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3.3 写作练习3.3.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编写自己的故事续写。
3.3.2 学生互相交流,进行写作评改。
3.3.3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
4.1.2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4.1.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4.2 能力目标4.2.1 学生能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2.2 学生能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2.3 学生能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交流和合作能力。
4.3 情感目标4.3.1 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3.2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4.3.3 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猴子捞月亮教案
猴子捞月亮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猴子捞月亮》,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分析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学会从故事中汲取道理。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学生分组,每组一张大白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3.故事《猴子捞月亮》文本。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月亮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月亮的印象。
(二)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三)角色分析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分析。
2.各组在白纸上画出所选角色的形象,并简要描述其性格特点。
3.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全班讨论各角色的优缺点。
(四)故事道理提炼1.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如:团结协作、勇敢尝试、不轻信他人等。
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理解的道理。
3.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全班讨论道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口语表达与团队协作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故事内容,自编一段对话。
2.各组进行排练,准备表演。
3.各组依次进行表演,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作业布置1.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猴子捞月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角色分析和道理提炼环节,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猴子捞月亮教案
猴子捞月亮教案猴子捞月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猴子捞月亮的寓言故事内容并能够说出故事主要人物和事件发展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叙述寓言故事。
3. 情感目标:通过该故事,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勇敢面对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熟悉猴子捞月亮的寓言故事内容。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寓言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故事书《猴子捞月亮》。
2. 课件或图片展示寓言故事情节。
3.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引入,如:“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它是关于猴子和月亮的。
你们猜猜这个故事会讲到些什么呢?”让学生猜测寓言故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学习寓言故事:1. 呈现故事情节:教师用课件或图片一幅幅展示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故事书《猴子捞月亮》,让学生感受故事的画面。
2. 读故事:教师读故事《猴子捞月亮》给学生听,并强调故事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如猴子、月亮、水井、树枝等,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 讲解故事: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猴子的行为错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Step 3 学习表达: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2. 组织表演: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表演故事中的关键场景,要求他们用简单的语言展示故事的发展过程。
其他同学可以根据表演内容回忆故事的情节。
Step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的内容,并总结寓言故事的寓意:不要做无用功,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Step 5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如果你是猴子在这个故事中,你会怎么做?你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猴子捞月亮教案范文
猴子捞月亮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采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引导学生明白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能够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表演故事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引导学生将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猴子、月亮、水池等。
2. 教学道具:月亮挂饰、猴子头饰等。
3. 教学音频:故事讲解、背景音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猴子捞月亮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好奇心。
2. 讲述故事:(1)教师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展示图片素材。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复述故事情节。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故事中角色的看法。
(2)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 表演故事:(1)分组表演: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表演。
(2)评价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2. 画一画故事中的场景,体会故事的美好。
3. 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六、教学拓展:1. 延伸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延伸,例如猴子们在捞月亮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等。
2. 相关故事: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与猴子捞月亮类似的故事,如《乌鸦喝水》、《狐狸和葡萄》等,让学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七、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故事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并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团结协作,勇于探索。
《猴子捞月亮》阅读教案
《猴子捞月亮》阅读教案阅读教案本教案以中国传统故事《猴子捞月亮》为素材,为小学生提供一种深入理解故事、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
一、课堂背景及原则这场阅读教案的故事,广为传颂,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并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进行教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
让孩子们感受故事的真实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2、可行性原则。
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也可以像猴子一样做出好的事情。
3、趣味性原则。
以幽默、轻松的方式讲述故事。
二、教学内容1、故事情节有一天,猴子在山上到处玩耍,看到水里有一轮明月,便想把它捞起来。
他想来想去,最终想出了“捞月亮”的办法,他把长长的藤条泡进了水里,让水浸润藤条变的比较柔软,再将一头挂在树上,另一头抓在嘴里,准备下水捞月亮。
但是,他发现月亮似乎越来越远,猴子使尽了全身力气,还是捞不到,他疲惫不堪地倒在了水里,月亮也消失了。
2、阅读指导孩子们通过阅读故事,可以了解到猴子的固执和愚蠢。
在故事中,猴子采用了错误的方法捞月亮,因此没有达到目的。
但是,猴子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最终取得成功。
三、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理解猴子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2、通过对故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3、通过故事的启示,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1、阅读故事:请孩子们分组,用音乐和画面的形式表现故事。
2、分析故事:用故事的情节,引导孩子们讨论猴子的特点和错误之处,并指导孩子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3、创造新故事:让孩子们分组创造一个新故事,要求故事的情节具有启示性,能够引导孩子们学习并吸取教训。
五、教学评估本教案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孩子们的反馈上,包括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以及教师对孩子们的指导和引导过程中的反应和评价。
六、扩展学习1、阅读其他中国传统故事,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授。
2、与孩子们一起制作故事图书,包括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教训。
语文教案:猴子捞月亮猴子捞月亮教案
语文教案:猴子捞月亮猴子捞月亮教案课题名称:猴子捞月亮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2. 能够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讨论;3. 通过互动参与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2. 学会通过互动参与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准备:1. 课文《猴子捞月亮》的课件或教材;2. 相关教具,如图片或实物等;3. 学生作业本。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寓言故事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一些寓言故事,如《乌鸦喝水》、《狼来了》等,让学生复习对寓言故事的了解。
Step 2:故事导入(10分钟)通过呈现故事的课件,给学生展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Step 3:故事讲解(10分钟)老师朗读故事,并解释故事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Step 4:活动一: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 故事中猴子为什么想捞月亮?2. 为什么猴子最后没能捞到月亮?3. 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Step 5:活动二:创编故事(15分钟)将学生再次分组,每个小组从《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选择一个情节,然后自行创编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学生可以写下故事的情节,或者用图片或实物来展示故事。
最后,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台讲解自己编写的故事。
Step 6:活动三:课堂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的代表上台讲解自己编写的故事,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寓言故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寓言故事,从中获得启示和经验。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下他们对本节课所学寓言故事的思考和感悟,可以从故事的寓意、故事中的教训或者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等方面进行写作,限定字数。
猴子捞月亮(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4篇)
猴子捞月亮(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4篇)2022-11-06猴子捞月亮(精选4篇)猴子捞月亮篇1目标: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1、配乐故事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二、讲故事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四、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六、欣赏配乐故事。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猴子捞月亮篇2猴子捞月亮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月亮)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公开课教案猴子捞月
公开课教案猴子捞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猴子捞月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明白水中月是倒影,不是真实的月亮,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要盲目跟从。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故事中猴子捞月的情节和道理。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
2、难点(1)让幼儿明白水中月亮只是倒影的科学原理。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避免盲目模仿。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猴子捞月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
2、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和道理。
3、讨论交流法组织幼儿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猴子捞月的图片、动画视频。
2、相关道具,如猴子头饰、月亮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展示夜晚有月亮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月亮的样子。
(2)提问幼儿:你们知道月亮在天上,那如果在水里看到月亮,能捞起来吗?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故事讲解(1)结合图片,声情并茂地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
(2)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如:猴子们为什么要捞月亮?它们是怎么捞月亮的?3、观看动画视频播放猴子捞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故事内容。
4、讨论与交流(1)组织幼儿分组讨论: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捞不到?(2)引导幼儿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5、角色扮演(1)请几位幼儿戴上猴子头饰,模仿猴子捞月的动作和表情。
(2)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6、总结与延伸(1)总结故事的道理:水中的月亮只是倒影,不是真实的,我们做事要先思考,不能盲目跟从。
(2)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况,需要我们多动脑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幼儿对猴子捞月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引导幼儿理解水中倒影的科学原理时,还需要进一步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
语文教案-猴子捞月亮
语文教案-猴子捞月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猴子捞月亮》的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故事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故事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分段讲解故事内容,遇到重点词汇和句型时,停下来讲解并让学生跟读。
3. 故事讨论:讲解完故事后,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道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检测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团结合作的小短文,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动画等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故事内容,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2. 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通过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理解并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5. 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八、课堂实践: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课堂表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猴子捞月亮教案
猴子捞月亮教案猴子捞月亮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讲解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1. PPT或者图片展示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2. 一盆水和一个小球。
教学过程: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描绘猴子捞月亮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吗?你们觉得猴子怎么样才能捞到月亮呢?”引导学生思考。
故事讲解:老师通过PPT或者讲述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故事内容可以简洁明了,突出猴子的机智和聪明。
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实践活动:1. 老师准备一盆水和一个小球,将小球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小球在水中的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小球浮在水面上的现象。
2. 提问:你们觉得如果猴子想要捞到月亮,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将小球放入水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用手或者其他工具来“捞取”小球。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并互相交流经验。
4. 引导学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捞取小球。
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设计一个装置,能够帮助猴子捞到月亮。
3.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和设计他们的装置。
4.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并进行实际操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5. 学生们互相评价和分享他们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的体验。
讨论与总结:在小组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猴子捞到月亮的故事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在设计装置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等等。
延伸活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活动,如绘制猴子捞月亮的场景,写一篇关于猴子捞月亮的小故事,或者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模型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听故事
1、播放动画片《猴子捞月亮》
2、听完了这个故事,谁能告诉老师,猴子们为什么要捞月亮呀?(生:月亮掉进井了)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呢?(生:老猴子倒挂在树枝上拉住大猴子的脚。它们一只接一只一直挂到井里头,小猴子挂在最下面。)猴子们唠叨月亮了没有呀?(没有)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捞的是月亮的影子。)
4、今天咱们班来了这么多老师。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这些老师们来做我们的妈妈和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全体老师,孩子一起读故事。)
过渡: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演一演吧。
四、演故事
1、谁能演小猴子?谁来演大猴子?谁来演老猴子?谁来演附近的猴子?(挑选演员)
2、我宣布最优秀的表演家选拔赛现在开始。(孩子们上台带上头饰表演,其余生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演员)
5、选出优秀的故事王并颁奖发礼物。
6、孩子们有趣的故事讲完了。原来呀,猴子们白忙活了一场,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生:他们遇到事情不动脑筋,不仔细的观察。盲目去捞月亮,所以他们白忙活了一场。)
7、师小结道理: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动脑思考,仔细观察,再做决定。
过渡:孩子们,我宣布激烈的选拔赛,到此结束。下面让我们进入开心时刻,唱一唱吧!
3、你们可真了不起,都是会听故事的好孩子。
过渡:猴族的猴大王说今天要在咱们班选一些最优秀的朗读者、表演家、故事王,一起去参加森林里的艺术节晚会。最关键的是选中的孩子,可以拿大奖,还有精美的礼物可以相送。你们想参加吗?(想)那就让我们快快打开课本102页,去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三、读故事
1、师生配合读故事。老师读旁白。学生分组读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附近的猴子。
六、唱故事
1、播放《猴子捞月亮》的儿歌。师生一起拍手唱儿歌。
七、推荐故事
总结:孩子们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你们开心吗?(开心)读故事有趣吗?(有趣)其实像猴子捞月,怎么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呢?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猴子下山》、《猴兄弟与和桃子》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这两个有趣的故事吧。
2、刚才大家读的真棒!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关让读者选拔赛。谁愿意来读小猴子的部分。大猴子呢?老猴子呢?附近的猴子呢?所有的孩子一起读。(指名个别孩子读,读完学生给予评价选出最优秀者。)谁愿意挑战读刚才的这几位孩子呢?(挑战者读)
3、小结,通过刚才的两轮比赛我宣布这些孩子们都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都是最佳的朗读者。恭喜他们都被选中啦,掌声响起来!
板书:
猴子捞月亮
讲一讲
演一演
读一读
唱一唱
3、教师当场颁发小奖状礼物,给予奖励。(掌声响起来!)
过渡:孩子们我们的选拔赛越来越激烈。挑战的项目难度也越来越加大。谁愿意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呢?
五、讲故事
1、选一个孩子上台讲故事。师:我宣布故事王选拔赛,现在开始!
2、出示讲故事要求:口齿流利,声音响亮,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3、评价
4、谁愿意来挑战?
四个一评价材料: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和大人一起读
《猴子捞月亮》
学校:
姓名:Βιβλιοθήκη 年级:一年级科目:语文编号:
《猴子捞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的读通故事。
2、读懂《猴子捞月亮》故事的内容且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听故事,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唱故事,等阅读的方法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