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
1单元 我们都是科
![1单元 我们都是科](https://img.taocdn.com/s3/m/b699b07527284b73f24250bc.png)
我认为: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能繁殖、生长、呼吸、吃东西 能运动··· ···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胸部分三节。腹也有很多节。
身长8毫米,黑色。 喜欢吃小虫
运动 方式
生活 地点
奔跑
树下
4、动物· 植物· 人
• 1、通过比较(兔子)和(萝卜),我发现 了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萝卜不会运动 需要土壤
兔子能运动,吃东西
兔子和萝卜相同之处: 能长大、繁殖、需要水、空气、阳光、 有生死、需要空间。
2、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人和黑猩猩相同之处
吃东西 能繁殖
人和黑猩猩不同之处
人会制造东西 人会说话
要呼吸
会长大 能运动,需要空间 要喝水,有生死
人能直立行走
人大脑发达。 人有思维 人会劳动
3、找出动物、植物与人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1、毛巾吸水
2、棉布吸汗 3、粉笔吸墨水 4、砖头吸水
草叶上的露珠
球状的水滴
水黾在水面上滑行
硬币漂在水面上
2、用图表示糖或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溶解问题的研究
• 问题:溶解得快慢和哪些因素 有关? • 猜测:溶解得快慢和水温有关 • 实验设计:用两个烧杯,分别 倒入凉水,和热水同样多,然 后,同时放入同样多的食盐, 观察溶解的情况。 条件
• • • • 观察两种 植物, 比较它们 的不同
我观察的植物是
杨树
冬青
外形
高矮
高大、挺拔 大圆球
十几米高
手掌的、桃形
一米多高
• 我认为植物的共 同特征是: • 需要阳光、水分 呼吸、营养、能生 长、繁殖。
叶子
花 生长环境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e1068a172ded630b1cb68d.png)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教学目标: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
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
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doc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fd43322a300a6c30c229fff.png)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教学目标: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
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
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2022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图文
![2022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ede46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4.png)
2022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图文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1.画一位我知道的科学家。
学生可以找画册,如果图方便,也可以在语文书上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当我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此题不要让学生答案统一,可以随便让学生写。
科学家进行的农业研究、航天探索、试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机器人,纳米技术,等等2.做一名小科学家我发现能使各种物品“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品会站起来。
(可以提到重心,答案不要完全统一。
)单元测试题:你喜欢或你知道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名字:我喜欢或者知道的科学家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等等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此处让学生自己去写,不要统一答案。
(探索太空,未知星球,未知生命,新型能源、医疗领域等)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我寻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的名称及发现的地点。
(此题动物植物皆可,但不要统一,学生在校园里肯定能发现很多生命,各种小虫子,蜻蜓,青蛙,小草,杨树,梧桐,竹子,广玉兰,小鸟等等)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小组讨论意见。
共同特征:它们需要养料;它们都能长大;它们都会死亡;它们都能繁殖后代;它们都要呼吸;它们对刺激有都反应认为最重要的打对号(这个让学生自己选,并写出自己的理由)2022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答案解析2.校园里的植物观察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
外形特征(大小,形状比较)高矮(很高,很矮,比较高,比较矮等)叶子(颜色不一样可以比较颜色,大小不一样比较大小,形状不一样,比较形状,互生、对生、轮生落叶或不落叶)花(颜色、大小开放时间等)生长环境:(可以写清具体位置或其它环境即可)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是: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需要营养、对刺激有反应。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c53e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9.png)
⼩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1 科学是……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什么?答:看⼩鸡出壳、看⾃⼰的影⼦、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有什么等3、科学家是如何⼯作的?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4、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答:琴纳、爱迪⽣、居⾥夫⼈、李时珍、袁隆平、⽜顿5、通过这⼀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的⾼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动物、拆装⾃⼰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科学研究。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动起。
制作材料:⼀张长30厘⽶、宽10厘⽶的⽩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1)准备⼀张长30厘⽶、宽10厘⽶的⽩纸,将⽩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相同、神情不⼀的⼩⼈。
(简单的⼩⼈)3)把上⾯的⼀张纸条紧紧地卷在⼀⽀铅笔上。
4)左⼿按住纸条上部,右⼿拿着铅笔,让上⾯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实验结论:⼈眼具有暂时记忆2.1 做⼀名⼩科学家1、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向下。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曲别针、夹⼦、铅笔、⾦属丝等。
制作过程:1)⽤剪⼑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结论: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撑点的下⾯第⼆单元我眼⾥的⽣命世界2.1 寻找有⽣命的物体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命的物体?答:墙根的青苔是有⽣命的物体。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PPT课件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64e702941ea76e59fa0492.png)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第二页,共29页。
2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名称
发现地点
杨树 小虫
校园 树叶
蚂蚁
树下
蜜蜂 蜻蜓
花上 路边
小鸟
空中
小草
操场
第三页,共29页。
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它们的共同特征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打√
(1)它们都需要养料
我们的理由
(2)能生长 (3)能繁殖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 水就没有生命。
四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1、常见材料
天然材料 铁矿石、石油
木材 石料 棉花 蚕丝 土
做出的物品 金属物品、塑料制 品 桌凳 石灰 衣物 丝巾 砖
第十七页,共29页。
我所知道的人造材料及其用途
人造材料 塑料 合成纤维 合金 尼龙 玻璃
做出的物品 塑料制品 衣物、线绳 门窗 尼绒丝袜 玻璃门窗
第十八页,共29页。
人和黑猩猩不同之处 人会制造东西 人会说话 人能直立行走 人大脑发达。 人有思维 人会劳动
第八页,共29页。
3、找出动物、植物与人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动物、植 物与人
形态不同,生活方式不 同,生活习性不同。人 还有思维,会劳动,有 语言,会使用工具。
能繁殖,能长大, 需要营养,需要 阳光、空气、水, 有生死。
1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
当我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 我想到的是:(科学不只是科学家 的是,和我们也有关系。)
两弹功勋——邓稼先
第一页,共29页。
2、做一名小科学家
• 我发现能使各种物品“站”起来的秘密是: • 重心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 重心越低,越稳定。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be68dddc5022aaea998f0fdd.png)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 理解科学是什么。
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3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4 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想知道,爱提问。
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4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本单元的内容:1、科学是---2、做一位小科学家单元教学概念图科学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提出问题本单元试验课题: 1 科学是... ...课程标准: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 理解科学是什么。
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学目的:科学知识 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想知道,爱提问。
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喜欢上科学课。
●知道什么是“科学”。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能说出什么是科学。
层次2:学生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层次3:学生能将我们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探究能力:层次1: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层次2: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但不会积极寻找原因。
层次3: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初步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材料: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
教学步骤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全单元精品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全单元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b349d18bd63186bcebbc8e.png)
练习
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 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琴纳)、(爱迪 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 (牛顿)…… 4、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 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坐无牌无照车
不吃三无食品
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
前节知识回顾
1、当听到“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 (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 (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 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 (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全单元精品
课件
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问问“为什么”。 科学就是研究问题,回答疑问, 探究“为什么”。
第一课科学是· · · · ·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爱迪生
瓦特
那么,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 们有关呢?
你是否也有过下面的经历? 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
课后作业: 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来收 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向大 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 如何开展研究的。
居里夫人
华罗庚
练习
1、当听到“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 (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 (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 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 (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e48fb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8.png)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问题解答第⼀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第2页)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科学家进⾏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实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科技领域的研究。
2、(第2页)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答:科学不光和科学家有关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动脑也可以在我们周围发现很多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科学现象。
3、(第3页)你是否有过下⾯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答:有过。
因为看到这些现象会觉得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第5页)按照下⾯的提⽰,说说这些科学家是如何⼯作。
答:根据提⽰,我们可以知道科学家是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相应的猜测,再寻找证据来验证⾃⼰的猜测,通过验证之后再得出相应的结论。
5、(第5页)通过这⼀刻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的⾼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如:观察⼩动物、拆装⾃⼰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科学研究。
6、(第5页)收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答:居⾥夫⼈——镭、李时珍——《本草纲⽬》、爱迪——电灯、张衡——地震仪、⽜顿——万有引⼒、贝尔——电话、7、(第6页)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答:通过观察上⾯的实验,我发现⼈眼具有暂时记忆的能⼒。
我想到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利⽤眼睛的暂时记忆能⼒做点什么呢?8、(第8页)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制作我发现让它们站⽴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向下。
10、(第8页)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答: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都是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再得出结论的。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PPT课件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61ecedba0d4a7302763aad.png)
当我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 我想到的是:(科学不只是科学家 的是,和我们也有关系。) 两弹功勋——邓稼先
2、做一名小科学家
• 我发现能使各种物品“站”起来的秘密是: • 重心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 重心越低,越稳定。
• 1、我观察到的水的特点:
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2、我们小组在运水比赛中所用的方法:
1、用杯子舀水 2、用“渠道”送水,把粗管破开作为“渠道”, 把水倒在“渠道”中,水沿“渠道”进入空桶。 3、用水管引水。把水桶提高,水管一端插入水中, 口吸另一端,把水引出,插入空桶。 4、把水管连起来,可以把水送入更远的地方。
我们的理由
(2)能生长
(3)能繁殖 (4)需要喝水 (5)有呼吸,有生死。 √
水是生命之源,没 有水就没有生命。
2、校园里的植物
• • • • 观察两种 植物, 比较它们 的不同
我观察的植物是
杨树
冬青
外形
高矮
高大、挺拔 大圆球
十几米高
手掌的、桃形
一米多高
注意:羊毛和丝织品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
4、金属 1、金属的性质有:
2、“小草喝水”实验中,试管里水面每天下降的观 察记录。 原水面高度10厘米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时间
水面 高度 厘米
10
9.5
9
8.5
8
7.5
7
水面下降说明:小草每天都要喝一定数量的水。
2、观察水
人造材料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788ce60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7.png)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我知道的科学家有: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J)水稻之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3、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⑵ 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5、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6、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会动小人〃的有趣的活动,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7、纸鹦鹉“站立〃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8、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上重下轻B、放在矮处C、下轻下重D、上下一样重9、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C)A解决问题B作出猜测C提出问题10、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A挡风B保持平衡.11、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J)12、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X)13、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X)14、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J )15、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J)16、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o (x)17、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X)18、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会说话,能直立行走,大脑发达有思维,而黑猩猩却没有这些特征。
8、水有什么重要作用?答:①水是生命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占的比例很大;②人体、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必须有水才能完成。
9、水有哪些特点?答:水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没有一定的形状,能流动,有毛细现象,表面有张力,有压力,有浮力,能溶解其它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 ---一、判断题(1)科学只跟科学家有关,离我们很遥远。
()(2)电影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
()(3)人们根据德国人罗杰特的正确解释发明了电影。
( )(4)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 )(5)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二、选择题(1)()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
A、琴纳B、李时珍C、居里夫人(2)英国人()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A、罗杰特B、爱德华-琴纳C、爱迪生(3)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A、提出问题B、寻找证据C、做出猜测三、科学小实践1、当我们听到“科学”时,想到了什么?2、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3、我们经历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十分相似的活动?2、做一名小科学家一、判断题(1)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2)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3)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4)“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5)降低重心,可以使物体站起来。
()二、选择题(1)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可以使鹦鹉站在指尖上。
A、头部B、尾部C、背部(2)使物体站在手指上的秘密是()。
A、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B、重物在支撑点上C、重物在支撑点的上面三、科学小实践把科学家与相关事件连起来。
罗杰特天花琴纳电影李时珍《本草纲目》居里夫人杂交水稻袁隆平镭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判断题(1)墙根的青苔没有生命。
()(2)大树是有生命的。
()(3)课桌是用树木做成的,树木是有生命的,所以课桌也是有生命的。
()(4)会动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5)冬天,有的树落光了叶子光突突的,这时就没有生命了。
()二、下列物体中有哪些是有生命的()。
A、新鲜的蔬菜B、瀑布C、植物种子D、机器人E、白云F、插花三、科学小实践有生命的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2、校园里的植物一、判断题(1)树的皮都是很粗糙的。
()(2)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3)花开五颜六色,它的形状也各式各样。
()(4)植物的叶子生长方式有:对生、互生、轮生等。
()二、请把叶子和叶子的生长方式连起来。
互生轮生对生三、科学小实践1、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2、将下列植物进行分类。
黄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水稻3、校园里的小动物一、判断题(1)观察活动中不要惊吓小动物。
()(2)在观察动物中,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3)外出观察生物时要获得大人同意,或者有大人陪同。
()(4)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5)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短触角上有眼睛。
()二、选择题1、蜗牛喜欢吃的食物是()。
A、蔬菜叶B、肉C、粮食2、蜗牛遇到醋或酒时,会()。
A、立即逃走B、收缩触角C、继续爬行三、科学小实践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蜗牛?2、给下列动物分类。
家鸽、螳螂、海鸥、斑马、乌龟、非洲象、娃娃鱼、大熊猫、蜻蜓、蛇、蛙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或爬的:水里游的:4、动物、植物、人一、选择题(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会劳动B、人会说话C、人能够直立行走(2)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是()。
A、萝卜不能跑动B、兔子要吃东西C、萝卜不能呼吸二、比较萝卜和兔子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四、请你把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生命离不开水一、判断题(1)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2)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7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3)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4)没有水,仙人掌也会一直生活下去。
()(5)一般情况下,人体65%是水。
()二、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A、5B、3C、7(2)一般情况下,蔬菜的()是水。
A、65﹪B、76%C、90%三、科学小实践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2、观察水一、判断题1、水是白色的。
()2、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3、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二、科学小实践1、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里,我们发现水()。
2、桌上放置不同的5杯液体,分别是水、牛奶、醋、白酒、食盐。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辨出这五种液体。
3、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哪些?3、神奇的水一、判断题1、固体、气体、液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中。
()2、装满水的杯子里不能再装进别的物体了。
()3、用粉笔吸墨水、潮湿的墙根都是水的毛细现象。
()二、选择题1、下列能溶于水的物质是( B )A、面粉B、食盐C、沙粒2、水黾能伏在水面上,是因为()。
A、它身体很轻B、水有浮力C、水的表面张力3、下面属于水的毛细现象是()。
A、水滴B、毛巾吸汗C、曹冲称象三、科学小实践连线,将水的性质与对应现象用线连起来砖铺的地面反潮浮力我们喝的糖水表面张力轮船在海面上航行溶解现象荷叶上的露珠毛细现象4、地球上的水一、判断题1、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
()2、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对我们生活没有影响。
()3、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4、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二、科学小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节约用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1、常见材料一、判断题1、常见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
()2、纸、铁、玻璃和羊毛都是人造材料。
()3、因为塑料是由石油加工制造出来的,石油是天然材料,所以塑料也是天然材料。
()4、木质纤维、铁矿、石油、沙子都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所以都是天然材料。
()二、科学小实践观察右图:球鞋是由哪几种材料做的,这些材料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类型特点(原因)鞋面鞋底扣眼2、纸一、判断题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3、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节约用纸。
()4、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同一张纸横向、纵向的结实程度不同。
()二、科学小实践把下列造纸过程排序沥干水分、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漂白纸浆、将木片煮成纸浆、搅拌纸浆、烘干水分12345673、纺织材料一、判断题1、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
()2、尼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是天然材料,所以尼龙也是天然材料。
()3、我们常见的纺织材料有棉布、丝绸、羊毛、尼龙等。
()4、棉布吸水性强,适宜于做内衣。
()5、雨伞就是尼龙做的伞面。
()二、科学小实验1、我们应该如何比较棉布和尼龙的吸水性?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区分棉布和尼龙?4、金属一、科学小实验5、塑料一、判断题1、塑料结实、轻便,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可以大量使用塑料制品。
()2、塑料的最大缺点就是不易分解。
( )3、塑料虽然不易分解,但对我们危害不大,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二、科学小实践1、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2、我们可以为减少污染做些什么?第五单元提出问题一、判断题1、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2、法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昆虫记》。
()3、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同种材料的物体从高处落下时,下落的快慢由它的重量决定”的结论。
()4、我们在科学学习中,不能对课本和老师提出质疑。
()5、我们在科学探究中,不能选择类似于“恐龙为什么灭绝?”这样的问题。
()二、科学小实践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找到问题的答案?3、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我们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