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
司法考试《法理学》基础知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导语】为了帮助各位考⽣系统的复习司法考试,全⾯的了解司法考试的相关重点,⽆忧考整理了司法考试《法理学》基础知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权利和义务是对⽴统⼀的关系
1、对⽴:①⼀个表征利益,⼀个表征负担;②⼀个是主动,⼀个是受动。
权利和义务是法这⼀现象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相互排斥的对⽴⾯。
2、统⼀:相互依存:权利和义务不可能孤⽴的存在和发展,⼀⽅的存在和发展以另⼀⽅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相互贯通:权利和义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1、⼀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是相等的。
2、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相互包含。
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1、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标,义务保障价值⽬标和权利的实现。
2、权利提供不确定指引,义务提供确定指引。
3、义务的约束机制有助于建⽴秩序,权利的导向和激励机制有助于实现⾃由。
四、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现阶段,应以权利为本位。
注:权利本位的法律特征:
1)法律⾯前⼈⼈平等。
2)权利义务关系范围内,权利是⽬的,义务是⼿段,法律设定义务的⽬的在于实现权利;权利是第⼀性因素,义务是第⼆性因素,权利是义务存在的依据和意义。
3)在法律没有明⽂禁⽌和强制的情况下,可作出权利推定,即推定有权利(⾃由)去作为或不作为……
4)权利主体在⾏使权利时,只受法律规定的限制,限制的⽬的在于遵照和保障他****利。
5)⼈们在享有权利、成为权利主体前提下,应承担相应义务,在⾏使权利和履⾏义务的实践中实现权利义务的⼀致性。
契约法中的权利与义务分析
契约法中的权利与义务分析契约法是民法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个体之间的合同关系。
在契约法中,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合同关系的基础。
本文将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对契约法进行分析。
一、权利的分析权利是契约法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契约双方在合同关系中享有的法律地位和利益。
在契约中,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协商一致,获得了一定的权利。
这些权利可以是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合同权利等。
以房屋买卖合同为例,买方在购买房屋后享有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
买方有权占有所购房屋,并享受其使用权,包括居住权、出租权等。
买方还有权享受房屋所带来的收益,比如出租所得。
最后,买方有权处分所购房屋,包括出售、赠与等。
而卖方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享有的权利包括:收款权、合同解除权等。
卖方有权要求买方按照约定支付购房款项,并享有收款权。
同时,当买方违约时,卖方有权解除合同,追究其违约责任。
二、义务的分析义务是契约法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契约双方在合同关系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除了获得权利外,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继续以房屋买卖合同为例,买方在购买房屋后应承担的义务包括:支付购房款项、履行使用房屋的约定等。
买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购房款项,并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方式使用房屋。
卖方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应承担的义务包括:交付房屋、保证房屋权属等。
卖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交付房屋给买方,并保证所售房屋的权属清晰、合法。
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契约法中,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当事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只有当事人同时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才能够保障自己的权利得到保护。
以房屋买卖合同为例,买方只有在支付了购房款项的情况下,才能够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和处分权。
而卖方只有在交付了房屋并保证房屋权属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够享有收款权和合同解除权。
四、权利与义务的变更与转让在契约法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协商一致进行变更或者转让。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力:(1)政治权利和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五大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
基本权利是由宪法律规范所确定的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体系,所谓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
基本权利作为宪法调整的权利形态,在整个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与基础地位。
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需要履行不同形式的法律义务,其中对于国家来说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即对公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义务构成宪法规定功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
基本权力与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层次上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1)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辨证统一关系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而确定该限制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保证对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由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属性所决定。
因为人的权利只能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存在。
在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某一主体享有某项权利,就意味着要求其他主体有尊重并不得侵犯这项权利的义务。
否则,任何人的权利都无法实现和得到保障。
但是,权利和义务又有可分性的一面。
因为权利和义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与范畴。
权力和义务的关系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摘要: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反映了国家与公民、公民与集体、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关键词:权力义务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一权利和义务的定义所谓权利,如所周知,亦即应该受到法律保障的利益、索取或要求;反之,所谓义务,则是应该受到法律保障的服务、贡献或付出。
因此,“权利”与“义务”分别属于“索取”与“贡献”范畴,因而不过是同一种利益对于不同对象的不同称谓:它对于获得者或权利主体是权利,对于付出者或义务主体则是义务。
因此,所谓权利也就是权利主体从义务主体那里得到的应该受到法律保障的利益;而义务则是义务主体付给权利主体的应该受到法律保障的利益:权利与义务是相对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而言的同一种利益,是处于不同人际关系中的同一种利益。
因此,凯尔森说:“一个人以一定方式行为的权利,便是另一个人对这个人以一定方式行为的义务。
”霍布豪斯也这样写道:“同一种权益,对于应得者便叫做权利;对于应付者则叫做义务。
”这样,一方的权利必赋予对方以同样的义务,因而一方有什么权利,对方必有什么义务;反之,一方的义务必赋予对方以同样的权利,因而一方有什么义务,对方必有什么权利。
雇工有得到工资的权利,必定赋予雇主以同样的义务:雇主必有付给工资的义务。
所以,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是指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作某种行为以及要求国家和其他公民作或不作某种行为的资格。
换句话说,就是受到国家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公民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实现某种愿望或获得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是否将此可能性转变为现实,公民有选择的自由,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其他的公民,应尊重公民所作的选择。
当公民的权利实现受到侵犯或阻碍时,国家有责任运用法律的强制手段保护或帮助公民实现其权利。
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履行的责任,表现为国家通过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为某种行为或禁止公民为某种行为。
义务权利的关系
法律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其最主要的精神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我们在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
同时,我们大学生应培养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
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应培养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它们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密不可分。
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或几个保证其实现的义务; 义务的存在是权利存在的前提, 权利人要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 法律关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担义务, 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要享受权利。
权利和义务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甚至整个法律体系最为核心的内容。
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和机制(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无论其具体形态多么复杂,但终究不过是围绕权利和义务这两个核心内容和要素而展开的。
即确定权利和义务的界限,合理分配权利和义务,处理有关权利和义务的纠纷与冲突,保障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等等。
第一,关于权利。
权利一词可以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如“道德权利”、“自然权利”、“习惯权利”、“法律权利”,等等。
关于权利的本质,学者们的解释也很不统一,主要有:其一,自由说,认为权利即自由。
其二,范围说,认为权利是法律允许人们行为的范围。
其三,意思说,认为权利是法律赋予人的意思力或意思支配力。
其四,利益说,认为权利就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
其五,折中说,认为权利是保护利益的意思力或依意思力所保护的利益。
其六,法力说,认为权利就是一种法律上的力。
其七,资格说,认为权利就是人们做某事的资格。
2020年湖南省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讲义第14讲理解权利与义务
2020 年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讲义第十四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考点梳理】考点1: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还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两者相辅相成, 具有一致性。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② 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得超越其范围;③ 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3、公民维护权利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公民维权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4、我们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有哪些?(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①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5、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2) 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6. 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7. 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具体要怎么做?遵守宪法和法律要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具体来说,就是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考点2: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 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对于公民来说,人身自由有何重要意义?(1) 人身自由的内容: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举例说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举实例!有关权利与义务的案例
举例说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举实例!有关权利与义务的案例举例说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举实例!法律关系当中没有只承担义务或享受权利的主体”这句话是正确的,即使在债权债务关系中也一样。
比如说,我向你借10元钱,此时我是债权人,你就是债务人。
表面看起来,好象债权人就只享有债权(即权利),而不需要承担义务,但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这个权利是如何取得的?是因为我根据双方的约定,履行了向你借钱的义务后才取得该权利的。
而且在债权人还要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一些附随义务,如通知、保管、协助等先契约义务和后契约义务。
权利和义务的意义以及事例第一题:有关权利的知识以及法律确认、保护权利的具体规定(1)什么叫权利?权利,简单地讲就是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行为和享有的权益,这种行为和权益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予以保障的。
公民有权依法自己去实施某种行为,也有权去要求其他公民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去作或者不作某种行为,从而使本人得到一定的利益或者实现某种愿望。
公民的权利是否行使,取决于公民个人的意愿,公民即可以自由行使权利,也可以选择放弃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他人不得妨碍。
公民的权利受国家宪法和法律保障。
国家在公民的权利遭受阻扰或侵害时,有责任以强制手段保护和帮助公民实现其权利。
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能侵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也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否则就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甚至还可能因触犯法律而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国家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法律确认)(1)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4)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5)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简述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简述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受到权利和义务的规则所筛选,也就是说,权利和义务一般同时存在,并相互制约和牵制着。
权利是一种行使能力,与其对立的概念是义务,它是一种服从义务,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权利行使,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义务,而这些义务则是针对当前权力有效执行的前提。
例如,父母享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同时也有担负子女教育的义务。
其次,权力和义务的关系也可以被看作是对等的,每个人都同样拥有获取权力和承担义务的义务。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有照顾、尊重、支持等权力,但同时也有相应的义务要尊重家庭成员的权利,遵守家庭规则并互相关心。
最后,权利和义务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约束的关系。
当某人被授予一定权力时,也会有对应的义务,而这些义务会对权力的行使做出一定的限制。
例如,国家在发行有价证券权利时,有一定的投资义务,这意味着当投资者享有特定的权利时,他也需要服从所设定的义务规则。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以及相互约束的关系。
包括我们身边的家庭、社会群体等,都需要严格遵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维护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 1 -。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知识点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知识点
权利与义务是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具体来说,权利是指某个主体享有的、可以自由行使的权能;而义务则是指某个主体应履行的、对他人或社会负有责任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一一对应关系:权利和义务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个权利都对应着相应的义务,每个义务都对应着相应的权利。
例如,一个人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同时也有不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2. 相互制约:权利和义务之间相互制约,即行使权利时必须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和利益,履行义务时也应当享受到相应的权利保障。
例如,一个人在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3. 权利优先原则:在一定条件下,权利优先于义务。
例如,在保护重要的人权、公共利益等方面,个人的权利会优先得到保护,即使这种保护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损害,也应当视为合理的。
4. 合理限制原则:权利是有限制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对某些权利进行限制,但需符合合理的原则。
比如,在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公共利益、防止违法犯罪等方面,可以对一些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
总之,权利和义务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关系既是相互依存
的,也是相互制约的。
理解和维护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关系,是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张文显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理学
张文显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理学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得到重视。
而作为个人权利的基础,个人的义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张文显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理学是研究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本文将就张文显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理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2 权利的概念和特点权利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和组织所拥有的法律意义上的法定权益,在法定范围内享有的自由、权力和利益。
权利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给予人们行使和保护自己的自主权。
对于一个人或组织而言,权利具有如下特点。
2.1 绝对性绝对性是指权利是与人的本质相联系的,不受任何人为约束。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个人或组织拥有的权利是不能被他人侵犯的。
2.2 主体性权利只能属于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使能力的主体,如个人和组织等。
2.3 相对性权利是相对的,即权利存在的同时必有义务存在。
权利的认可要求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2.4 法定性权利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权利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3 合理性与义务的概念和特点合理性是个人和组织所应具有的表现正当行为的一种原则。
而义务则是人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承担的行为标准。
以自我约束的方式,使得个人和组织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并体现一种依法依德的社会文明进步。
义务的特点如下。
3.1 必然性如果一个人或组织拥有权利,那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义务的存在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2 相对性义务是权利的相对概念。
权利存在的同时就必须存在相应的义务,以保证权利的行使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3.3 共同性义务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共同行为。
只有当个人和组织共同承担义务时,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4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张文显首先提出了权利与义务是相对的、内生的概念,其关系可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当权利与义务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出现时,权利与义务之间就产生了紧密的相互关系。
4.1 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权利与义务之间的一致性是指权利和义务所关注的方向是相同的,即权利的情况下,义务必须被履行,而义务则必须与权利对应。
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
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劳动者权利与义务是劳动关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有相应的义务。
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衡与稳定,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者权利是劳动关系中的基石。
劳动者权利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它是劳动者获得公平待遇和保障的基础。
劳动者权利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安全与健康、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等方面。
劳动者有权按照合同约定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有权享受合理的劳动时间和休假制度,有权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安全保障,有权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权享受社会保险等。
这些权利的保障不仅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前提。
然而,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制约。
劳动者权利的实现需要劳动者履行相应的义务。
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是劳动者权利的基础和保障。
劳动者的义务主要体现在劳动纪律、工作质量、保护公共财产和遵守合同等方面。
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工作纪律,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同时,劳动者还应当保护用人单位的财产安全,遵守合同精神,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只有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相互协调,才能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如果劳动者只追求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了自己的义务,就会导致劳动关系不稳定,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
而如果劳动者只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忽视了自己的权利,就会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劳动关系也难以持续发展。
因此,劳动者应当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共同促进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中,用人单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和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同时也有权要求劳动者履行相应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By squnfeng 发表于2008-8-21 9:37:00权利与义务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
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结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第一、权利和义务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权利与义务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
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结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第1二、在数量上,权利和义务的总量是相等的DD说到底A是第三、从产生和发展看,权利和义务经历了从浑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第四、权利和义务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家的法律1互相对应、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离开了任何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
例如,没有某种债权就谈不上相应的债务,没有某种债务就谈不上相应的债权。
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与原意相去甚远。
根据我个人的管见,马克思的格言不是一个关于事实的陈述,因而,其用意并非是要指出权利与义为互相对应、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事实。
相反,它是一个与事实无直接关系的关于价值的陈述,意在阐明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是正当的、合理的。
事实陈述回答事实是什么的问题,价值陈述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如果把一个价值陈述当做事实陈述去解读,在理解上就难免南辕而北辙。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是马克思在1864年起草《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时把它作为制定规则、分配权利和义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加入章程的序言中的。
如果这句话所要说明的仅仅是这样一种事实:权利和义务总是互相对应的,那么,就没有必要郑重其事地把它宣布为一种指导立法的精神和分配权利与义务的原则。
因为:第一,它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任何有正常理智的人都会了解并理解这一点;第二,也没有任何人否定这一常识,连封建领主都会承认,主人的权利对应着奴仆的义务,奴仆的义务对应着主人的权利,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第三,订立规则的立法者无论如何分配权利和义务,都不会妨碍权利与义务互相对应、互相依存和互为条件的事实关系。
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理学
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理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权利与义务是紧密相连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石。
所谓权利,是指个人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所享有的一切正当利益。
而义务则是指个人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二者在法理学中的关系表现为:一、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及关系权利与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权利与义务相互对应,相互制约。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性: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可分割。
没有义务,权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权利,义务也就失去了履行的基础。
2.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与协调:在法律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与协调。
一方面,要保障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要确保义务的履行。
3.权利与义务的动态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法律要对权利与义务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例如,在特定时期,国家可以对某些权利进行限制,以应对社会危机;同时,也可以增加或调整相关义务,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权利与义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体现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权利与义务相互贯穿。
例如,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规定了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行政法规定了行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刑法则规定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和义务等。
三、权利与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体现在各个方面。
例如,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劳动义务;消费者享有消费权利,同时也要承担消费义务;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也要承担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义务等。
总之,权利与义务是法理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法律、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
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冯佳芮2016221478一.权利(right)一般而言,权利指的是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享有的可以要求作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并为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资格。
与义务相对应,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人权概念的核心词,法律规范的关键词。
在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中隐含或明示的最广泛、最实际的一个内容。
从通常的角度看,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认定及保障。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权利反映了主体之间的一种对等的法律关系,与义务相关联。
在权利关系中,主体的一方与他方独立对等,不存在凭借某种外在的物理力量而制御对方的情形,否则即可能构成power而非right。
这种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的对等性,决定了在特定的权利对象上,主体一方享有某种权利,即意味着他方必须相应的承担某种义务,离开义务就无法理解权利。
第二,权利是由法规范所认可的。
它来自法律规范的规定,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
主观的权利:反映了主体自身对某种特定利益的要求,单纯以人的主观意愿的形式而存在的权利。
客观的权力:通过法规范的确认才获得法的正当性、有效性和真实性的权利。
在一定意义上讲,真实意义上的的权利正是主观权利和客观权力的统一。
第三,权利是一种法律上的资格。
在终极意义上,权利可视为一种为法规范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要求他方作出作为或不作为的可能性。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可能性实际上就是一种法律资格。
第四,它是权利人实现其利益的行为。
权利与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权利并不等于利益,权利人实现自己利益的行为是法律权利的社会内容,而法律上的权利则是这一内容的法律形式。
第五,它确定权利人从事法律所允许的行为的范围。
在这一范围内,权利人满足自己利益的行为或者要求义务人从事一定行为是合法的,而超过这一范围,则是非法的或不受法律保护的。
二.义务(obligation)义务就是个体对他人或社会做自己应当做的事,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履行各种义务,包括政治义务,经济义务,法律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权利是指法律保护的某种利益,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
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的。
任何人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既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履行义务。
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不存在的。
请论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请论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权利与义务是彼此关联的,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钥匙和门锁之间的关系一样重要,互相缺一不可。
一、权利与义务的对立和缺一不可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紧密的,形成强有力的程序平衡,它们是正反面的角色,它们使他们的落实和实施变得可行,权利主张给予当事者一定的自由,而义务则要求当事人接受遵守社会规则,维护正义。
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情况,即有权利才有义务;当权利不能被有效实施和保护时,义务亦无用武之地。
二、权利和义务的协调发挥
面对当下社会上存在的各类权利和义务,社会应当将权利与义务之间进行必要的协调,使权利和义务都能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价值,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用。
比如,公民在享受言论自由的社会自由的同时,也要有责任自律,如礼貌、文明地发表意见或评论,而不能对人进行侮辱或毁谤;政府在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的时候,也必须要求公民恪守法律,遵守各项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共同创造文明社会,履行公民义务。
三、权利与义务的关联性
权利与义务不只能共存,而且,更重要的是,权利和义务本质上紧密
相关,他们是经济社会的两个关键内容,既能够维护和保护当事人的
利益,又能够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比如自由和义务之间的紧密
联系。
因此,社会应该把权利和义务看成是一个紧密有机的整体,使
之相互促进,乃至相互依存,增加权力运用的普惠性、有效性,使社
会各层面主体达到更好的和谐和平衡状态,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题目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姓名贺洋洋教育层次专科学号************* 省级电大陕西专业法学分校榆林指导教师何熙教学点靖边目录内容摘要 (2)一、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3)(一)权利的概念 (3)(二)义务的概念 (3)二、权利与义务问题的提出 (3)(一)什么是法律 (3)(二)什么是权利与义务 (4)(三)公民的维权意识 (5)三、权利与义务关系 (5)(一)权利和义务对立统一 (6)(二)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6)(二)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7)(四)权利与义务在一定条件下互为对应 (7)四、正确处理和看待权利和义务 (8)(一)正确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性质 (8)(二)正确把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9)(三)懂得如何适当行使法律权利,正确履行法律义务 (9)参考文献 (12)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内容摘要权利与义务是相对于法律范畴而言的。
它们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相互依存。
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放弃,二者功能上互补。
关键词:法律权利义务关系一、权利与义务的概念(一)权利的概念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
与义务相对应,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人权概念的核心词,法律规范的关键词。
在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中隐含或明示的最广泛、最实际的一个内容。
从通常的角度看,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认定及保障。
(二)义务的概念义务有两个意思:一是,与权利相对。
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尽的责任,包括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
二是,不要报酬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按维系方式的不同,所有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亲戚关系、朋友关系与同事关系,按社会领域的不同,所有社会关系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而所有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都是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即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任何人一方面应该进行一定的价值付出,另一方面又应该得到一定的价值回报。
共产党员应如何正确理解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共产党员应如何正确理解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辩证的统一。
(1)党员履行义务,是党员在高度觉悟的基础上,为实现党的纲领、完成党的任务而自觉承担的责任,是党员行为的准则。
党员行使权利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的利益的重要表现和组织保证。
党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集中体现。
(2)党员义务和权利是相互依存的。
党员享受党员权利以履行党员应尽义务为前提,同时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又需要一定的权利做保障。
(3)履行党员义务和正确行使党员权利是做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和重要条件,党员义务是对党员的具体要求。
在很多情况下,党员行使权利的同时,也是在为党尽义务;在尽义务的同时,也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
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统一的。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党员义务和权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前提,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
包义务和权利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要求只享有权利,不尽义务,或是只要党员尽义务,无视党员权利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有的同志误认为,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是党性强的表现。
其实,党员在党内如果不享受应有的权利,也就难以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
例如,党员有执行党的决议的义务,如果受到阻挠,他不行使向党揭发检举的权利,那么他执行党的决议的义务也不会取得效果。
同样,如果有的党员只想享有权利,不肯履行义务,那么他在事实上也会失掉自己的权利。
例如,党员有被选举权,假如某个党员不履行应尽的义务,成为不符合党员条件的所谓“特殊”党员,就会丧失同志们对他的信任。
他虽然还享有被选举权,但谁也不会选举他。
因此,党员要想很好地履行义务,就必须正确地行使权利;同时党员要想充分享有自己的权利,也必须忠诚地履行党员的义务。
党员的权利指党员按照党章规定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在党内,每个党员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参与党的工作,共同管理党的事务,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负责精神,维护党的利益,保证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
冯佳芮2016221478
一.权利(right)
一般而言,权利指的是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享有的可以要求作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并为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资格。
与义务相对应,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人权概念的核心词,法律规范的关键词。
在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中隐含或明示的最广泛、最实际的一个内容。
从通常的角度看,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认定及保障。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权利反映了主体之间的一种对等的法律关系,与义务相关联。
在权利关系中,主体的一方与他方独立对等,不存在凭借某种外在的物理力量而制御对方的情形,否则即可能构成power而非right。
这种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的对等性,决定了在特定的权利对象上,主体一方享有某种权利,即意味着他方必须相应的承担某种义务,离开义务就无法理解权利。
第二,权利是由法规范所认可的。
它来自法律规范的规定,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
主观的权利:反映了主体自身对某种特定利益的要求,单纯以人的主观意愿的形式而存在的权利。
客观的权力:通过法规范的确认才获得法的正当性、有效性和真
实性的权利。
在一定意义上讲,真实意义上的的权利正是主观权利和客观权力的统一。
第三,权利是一种法律上的资格。
在终极意义上,权利可视为一种为法规范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要求他方作出作为或不作为的可能性。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可能性实际上就是一种法律资格。
第四,它是权利人实现其利益的行为。
权利与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权利并不等于利益,权利人实现自己利益的行为是法律权利的社会内容,而法律上的权利则是这一内容的法律形式。
第五,它确定权利人从事法律所允许的行为的范围。
在这一范围内,权利人满足自己利益的行为或者要求义务人从事一定行为是合法的,而超过这一范围,则是非法的或不受法律保护的。
二.义务(obligation)
义务就是个体对他人或社会做自己应当做的事,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履行各种义务,包括政治义务,经济义务,法律义务。
总之是与权利相对的。
包括做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
伦理学中所指的义务主要指道德义务。
是指在社会道德生活中,道德主体应尽的义务。
应尽的一种道德责任和使命。
从法学的角度来讲,法律上的义务通常被简称为义务,指的是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一定的主体必须做出某种作为的责任(即作为义务)或做出某种不作为的责任(即不作为义务)。
因违反义务而处于
某种在法律上必须受到的一定惩戒的地位即法律责任,在法学上亦可简称为责任。
而法律上的义务的特点在于必要性:义务人必须从事或不从事一定行为,否则权利人的利益不可能得到满足;如果义务人不履行义务,就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同是,义务人的必要行为也是在一定范围内,超过这一范围,则属于义务人的自由,它有权拒绝权利人在这一范围之外的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承担着多样性的义务,其中宪法上的义务,即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的特殊性质:
1.法律性:任何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者是以其他方式(如判决等)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证的,权利人享受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
2.社会性:法律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不是任意的,它们受到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由一定生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所要求的社会自由和社会责任是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基础。
(一)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权利与义务是相对而言的,正像马克思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的两种含义:
1.在任何一种法律关系中,权利人享受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义务人如果不承担义务,权利人不可能享受权利;权利与义务表现的是同一行为,对一方当事人来说是权利,对另一方来讲则是义务。
2.在任何一种法律关系中,不能一方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另一方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
(二)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等性。
权利与义务是相伴相生的,二者是对等的。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是对等的,如果权利超出了义务,那么right将变成power。
(三)权利与义务具有制约性。
公民享有权利的实现要求他人履行义务的保障,同时,他人享有权利的实现也依赖于自己义务的履行,因而权利和义务彼此相互制约。
(四)权利与义务具有互补性。
权利与义务具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法律权利的享有有助于法律义务的积极履行。
法律义务也是法律责任,义务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要令行禁止,法律主体如果都能这样对待义务,就必然有助于权利的实现,建立起良好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