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体会及相关的理论问题
重新学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重新学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https://img.taocdn.com/s3/m/8b67250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6.png)
重新学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目前公认的一首治疗精神情志方面疾病的经方,而在临床上实际也存在着许多争议,今试论之。
黄煌教授认为此方为古代的精神神经心理病用方,传统的安神定惊解郁方,具有抗抑郁、改善焦虑情绪、镇静、安眠、抗癫痫等作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成无己:伤寒八九日,邪气已成热而复传阳经之时,下之虚其里而热不除。
胸满而烦者,阳热客于胸中也;惊者,心恶热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里虚津液不行也;谵语者,胃热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阳气内行于里,不荣于表也。
《医宗金鉴》:伤寒八九日,邪不解,表不尽,不可下也。
若下之,其邪乘虚内陷。
在上者,轻则胸满,重则结胸;胸满者,热入于胸,气壅塞也。
在中者,轻则烦惊,重则昏狂;烦惊谵语者,热乘于心,神不宁也。
在下者,轻则小便不利,重则少腹满痛;小便不利者,热客下焦,水道阻也。
邪壅三焦,则荣卫不行,水无去路,则外渗肌体,故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也。
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其大意在和解镇固,攻补兼施也。
陈修园:伤寒八九日,邪气错杂,表里未分,而误下之,则虚其里而伤其表。
胸满而烦者,邪热客于胸中;惊者,心恶热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里虚津液不行也;谵语者,胃热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阳气内荣于里不行于表也。
胡希恕先生则认为所谓“伤寒八九日”结合条文来看,已经是邪入半表半里的少阳证阶段了,这个时候用下法肯定是错的,所以出现了一系列变证。
同时胡老又指出看此条当结合少阳病篇条文来看,“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由此互相参看,则两相明了。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同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朱梦龙:浅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兼谈经方医学辨证思路
![朱梦龙:浅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兼谈经方医学辨证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78fbcbc4b14e852458fb573f.png)
【胡老方解】此于小柴胡汤去甘草,而加治
气冲的桂枝、利水的茯苓、通便的大黄、和镇 静逐痰以止惊悸的龙骨、牡蛎、铅丹,故治小 柴胡汤证二便不利、谵语烦惊、身重不可转侧 者。
㈠、方证分析
• 【推荐处方】柴胡12克,生龙骨15克, 生牡蛎15克,黄芩10克,生姜15克,人 参1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半夏15 克,大黄6克,大枣4枚。
表
里
• 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二大腔间,为诸多 脏器所在之地,则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 半表半里 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
所谓病位,是指病邪所反应的病位,不是指病变所在的病位。 虽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地反映于表位,中医称之为表证。 反之,虽病变在表,但病邪集中反映于里位,中医即称之为里证。
3.拆分组合,灵活掌握
拆分法:基本方证+药证
柴 胡 加 龙 骨 牡 蛎 汤
小柴胡汤去甘草
小柴胡汤证二便不利、谵语 烦惊、身重不可转侧者。
桂枝、茯苓——降逆利水 芎归胶艾汤 大黄——通便
龙牡、铅丹——镇静逐痰止惊悸
温 经 汤
当归芍药散 吴茱萸汤 桂枝茯苓丸 麦门冬汤
麻黄加石膏汤——解表清里
续 命 汤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表阴证,表证+机能沉衰)
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上热下寒,半表半里)
㈡辨方证:我对方证学习的体会
1.始终理会,结合临床,反复读原文 2.六经统摄,将方证放到六经中去学习
3.拆分组合,灵活掌握
4.重在类证之间的对比、鉴别 5.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1.始终理会,结合临床,反复读原文
医案回顾
胡老医案
• 关某,男性,28岁,某部队干部,1965年10月18日初诊。 原有肝大、肝功不正常。近半年来,性情急躁,不能入睡 ,自言妄想不休,语无伦次,口苦欲饮冷,头痛头晕欲呕 ,胸闷身痒,大便成形日二行,舌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 证属少阳阳明合病而致心烦神不安,治以和二阳,佐以安 神定志,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 柴胡12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黄芩10克,半夏10 克,党参6克,桂枝6克,生姜6克,茯苓10克,大黄3克, 大枣3枚,生铁落15克。 • 结果:服三剂,已能入睡,精神好转,已不欲呕,但心下 堵闷,继服九剂,精神基本好转。 • 血分不明显,“烦惊”;心下痞之人参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证举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证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8e1dff47e518964bce847c0f.png)
感身寒热 ,继 之身烘 热而脐 以上 汗出 ,或一 日数发 ,或 数
日一 发 , 间断 中药 治 疗 似 效 非 效 ,所 服 方 药 为 丹 栀 逍 遥 散 、 二仙 汤 、 当归 六 黄 汤 、知 柏 地 黄 汤 之 类 , 久 而 急 躁 易 怒 、 心烦 寐 差 、头 昏 心 悸 等 症 加 重 。 诊 之 胸 胁 满 闷 、 口苦 、头 昏头晕 ,舌苔薄黄 、脉 细弦 。此 少 阳郁 热 、肝木 失达 、阴 阳失 调 、营 卫 失 和 、热 扰 心 神 所 致 。拟 柴胡 1 g 5 、黄芩 1g 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出自 《 伤寒论 》 ,由柴胡 、黄芩 、人 参 ( 党参代 ) 、半夏 、龙骨 、牡蛎 、茯苓 、桂枝 、大 黄、铅 丹 、大枣 、生姜组成。具有 和解 少 阳 ,扶正 达邪 ,泄热化 痰 ,镇惊安神之 功效 。原 治少 阳不 和 ,气 火交郁 ,心神被 扰 ,神 不 潜 藏 之 往 来 寒 热 ,胸 胁 满 闷 ,烦 惊 谵 语 , 二 便 不 利 ,身困重不能转侧等征候 。《 伤寒论》第 17条说 “ 0 伤寒 八 九 日,下 之 ,胸 满 烦 惊 ,小 便 不 利 ,谵 语 , 一 身 尽 重 , 不可转侧者 ,柴胡加龙骨牡 蛎汤主之 。 笔者 在临床上运用 ” 本 方 ,治 疗 多 种 疑 难 杂 证 ,取 得 较 好 疗 效 ,今 报 道 如 下 。 1 肩 背恶 寒 案 患 者 王 某 ,女 ,4 2岁 ,20 0 7年 8月 1 2日来 诊 ,诉 肩 背 恶寒半年。症起 于半 年前 因受寒感 冒,经服 药治疗诸 症缓 解而独遗肩背恶寒 ,且 日渐 加重 ,大热 之季仍 需厚衣 被并 烤火始稍觉暖 和,诸 多检查 均未发 现异 常,近 2月在 本院 门诊就诊 ,服用麻 、辛 、桂 、附等辛温散寒 之剂治疗不 效。 诊 之 伴 见 胸 胁 满 闷 、心 烦 易 怒 、头 昏 头 痛 、 寐 差 神 倦 、 口 苦纳少 、大便 偏干 等症 ,舌苔 薄黄 、脉 沉弦 。此 寒邪郁 滞 少 阳 ,枢 机 不 利 ,气 失 畅 达 ,阴 阳 、 荣 卫 失 和 ,肌 肤 失 于 温 养所 致 。拟 柴 胡 1g 5 、党 参 1g 5 、黄 芩 1g 半 夏 1 g 5、 5 、茯 苓2g 0 、炒 大 黄 3 、桂 枝 1g 自 芍 1g 龙 骨 3 g g 5、 5、 0 、牡 蛎 3g 0 、夜 交 藤 3 g 白蒺 藜 1g 0、 5 、炙 甘 草 1g 0 、大 枣 1g 生 5、 姜 lg以 扶 正 达 邪 ,调 理 枢 机 ,畅 达 气 机 ,调 阴 阳 , 和 营 O 卫 。服 3剂后复诊 ,肩背恶寒 去其 大半 ,继进 5剂而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举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3b43789a69eae009591bec28.pn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举隅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心悸失眠癫痫心神失常疾病临床常见,表现复杂,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笔者用《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收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女,31岁,2007年9月23日初诊。
反复陈发性心悸5年。
5年前,患者突受惊惊吓后出现心悸,胸闷,持续十多分钟后终止。
此后上症常于心情不佳或夜休不好后发作。
突然发生,突然终止。
持续时间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
有时数月一发,有时一天数发。
发作时心悸,恐惧感,胸闷,气短,时间稍长则感气力、头昏。
发作间隙一如常人。
曾作Holter示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在150~200次/分之间。
近1周来发作较频,每天发作3~5次不等。
就诊时刚有1次发作,持续约30分钟自止。
患者形体肥胖,表情焦虑,面略苍白,心悸怔忡,难以自持,胸闷短气,口苦心烦,腹胀便秘,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而疾数。
此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辨证为痰火扰心,肝胆气郁,心气不足,拟清热化痰,镇惊安神,兼益心气为治,柴胡加龙牡汤加减。
方药组成: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20g,茯苓15g,枳实10g,大黄10g,桂枝5g,代赭石(先煎)30g,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黄连5g,瓜蒌壳10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后大便每日1~2次,心悸发作减为每日1~2次,余症减轻。
原方去大黄、加丹参15g,继服10剂,发作停止。
后以十味温胆汤加减调理半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患者心悸时作时止,又见胸闷心烦,舌红苔黄腻等,显属痰火为患。
病变主要在心,涉及肝胆,因病程较长,发作较频,心胆之气也显不足,故用柴胡加龙牡汤去大枣之滋腻,加黄莲清心泻火,枳实行气化痰,瓜壳化痰宽胸,润肠通便,使痰热从大便而泻。
药证相符,收效甚佳。
顽固不眠患者,男,32岁,2005年11月3日初诊。
半年前在石山采石,放炮炸岩时,山体滑坡,同伴3人死亡,患者也受轻伤,精神受到严重刺激。
刘祖发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经验
![刘祖发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5623ca2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d.png)
刘祖发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经验1. 引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 ”。
该方原为主治因伤寒太阳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三阳经均受邪,形成表里错杂,虚实互见之证,可和解少阳、镇惊安神。
刘祖发老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教授,在临床上常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内科的一些疑难病症,且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本文兹举数例病案,将老师临床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验进行总结。
2. 典型病例2.1. 重症肌无力案张某,女,64岁,2017年11月2日初诊于望。
患者自诉左侧眼睑下垂5年,复发加重半月。
患者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眼睑下垂,呈进行性加重,睁眼困难。
于当地人民医院诊断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服用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片症状减轻,半年后停用强的松,继续服用溴吡斯的明。
半月前睁眼困难加重,不欲遵医嘱重新加用强的松,特来就诊。
现症见:左侧眼睑低垂,上抬无力,劳累后加重,无复视,无恶心呕吐,夜寐不安,入睡困难,烦躁易怒,时有情绪低落,甚至悲伤欲哭,口苦晨起明显,口干夜间为甚,饮食一般,大便正常。
1978年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经治痊愈。
6年前患抑郁症,服药一年症状缓解停药。
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
现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颅脑磁共振额顶顶叶脑白质脱髓鞘,空泡蝶鞍;胸腺CT未发现异常。
查体:BP120/75 mmhg,形体偏廋,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HR78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睑废;重症肌无力证型:肝胆郁火,上扰心神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柴胡15 g 黄芩10 g 桂枝6 g 茯苓30 g法半夏10 g 党参10 g 甘草10 g 生姜10 g大枣15 g 生龙骨30 g 生牡蛎30 g 酒大黄6 g煅磁石30 g 浮小麦30 g 郁金10 g 酸枣仁30 g炒栀子10 g 淡豆豉10 g七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附医案三则)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附医案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d5e889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c.pn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附医案三则)在上期节目里讲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以用于癫痫疾病的治疗。
今天讲的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
大家想一下癫痫是精神疾病吗?其实不是。
癫痫患者发病有明显的间歇期,在发作期更多的是突然抽搐、肢体动作不受控制、肌肉强直痉挛为主,间歇期跟正常人一样。
精神疾病以精神失常为主。
这里中医上分为癫症和狂症两类,现代医学统称为精神分裂症。
所谓的癫,以情感淡漠和精神萎靡为主,患者沉默寡言或者是一直喃喃自语,行动迟缓懒散,嗜睡,身体机能低下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失常。
狂证,就是发病时,身体机能亢奋,呼号喊叫、打人骂人、情绪高涨易怒、面红目赤,攻击性很强的一类精神失常。
过去经常能在街上见到这些精神失常的人,这几年见得少。
临床上,精神分裂症除了上面典型的癫证和狂证之外,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
个人经验来说,对于以情感淡漠和精神萎靡的癫证患者,一般是发病比较久的慢性精神疾病,当然也有些患者是前期症状不明显,发病的时候以癫证为主。
此类患者身体机能低下,属于中医上的虚证,与《伤寒论》少阴病非常类似。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有所类似。
个人认为这类患者属阳气不足、五脏虚损证,治疗常用兴奋温阳的方剂,比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真武汤,对于一些病情短的患者,疗效尚可,对于病情长达十几年的患者,疗效一般。
狂证,以身体机能亢奋为主,属于热证。
对于狂证,可以分为阳明腑证和少阳证。
两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阳明腑证,以患者目赤面红、口渴口干、舌质红、舌苔焦黄干燥、大便几日不下、小便短赤、可以几天不睡但精力依然旺盛、精神极度亢奋,常见于精神分裂的初期和急性发作期,治疗以通便泄热为主,个人常用大承气汤这个方剂。
少阳证的狂证患者,发病要比阳明腑证缓和的多,患者虽然也有精神亢奋的症状,但没有明显的里热症状,更多的是以头晕心悸、失眠少寐、语无伦次、苦笑无常为主,舌质红,舌苔黄腻或白腻,有大便干结的倾向。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学习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2ed90e20cfc789eb172dc8e1.pn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学习三院魏程科2009071108近来我在读朱进忠老前辈的医案时,发现他很擅长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而且用得也很频繁,在治疗诸多杂病方面屡试不爽。
对于这个方我也有一定了解,但仅停留于伤寒论课本的注解上,《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药物组成: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大枣六枚。
本条所论述为伤寒八九日,误用下法,伤其正气,邪气乘虚而入,变证由生。
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胆热内郁则胸满而烦,胆火上炎,胃热上蒸,心神被扰则惊惕谵语;三焦不利,决渎失职,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阳气内郁,不得宣达,气机壅滞则一身尽重而难于转侧。
本证乃表证误下,邪气内陷,三焦不利,表里同病,虚实互见。
治宜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中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畅枢机,扶正祛邪,桂枝通阳达郁,大黄泻热和胃,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此方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安内解外。
在《伤寒附翼》中,柯韵伯认为此方适用于少阳阳明并病,出现此证,只因该下之时下法不当所致,而且对方中药物的理解是颇有独到之处,“故取小柴胡之半,以转少阳之枢;辅大黄之勇,以开阳明之合。
满者忌甘,故去甘草∶小便不利,故加茯苓。
惊者须重以镇怯,铅禀于金之体,受癸水之气,能清上焦无形之烦满,中焦有形之热结,炼而成丹,不特入心而安神,且以入肝而滋血矣。
龙骨重能镇惊而平木,蛎体坚不可破,其性守而不移,不特静可以镇惊,而寒可以除烦热。
且咸能润下,佐茯苓以利水,又能软坚,佐大黄以清胃也。
半夏引阳入阴,能治目不瞑,亦安神之品,故少用为佐。
人参能通血脉,桂枝能行营气,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在所必须,故虽胸满谵语而不去也。
此于柴胡方加味而取龙蛎名之者,亦以血气之属,同类相求耳”。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https://img.taocdn.com/s3/m/27b6a0e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1.pn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这个方子药物多了一点,有十二味,但是这张方也是非常有效的,它是健脑方、调神方。
人身不外乎有“精、气、神”如果“神”乱掉,就会出现脑部问题,所以我说用这个方剂健脑调神。
这张方改善睡眠最有效果,我刚开始学医的时候看到人睡不着觉,就想用安神药,像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有的时候每味药用到二两,也不及人家吃半片安定来的有效。
这就是我们用药思路错了,总想着按照西医的思路去治病,而不是用中医解决问题。
中医治疗一些心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有很好的方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是一张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心理疾病的常用方。
它能够改善睡眠。
很多病人服用以后,明显感到睡眠质量提高了,睡眠的时间延长了,自然就精神振奋了,抑郁的情绪也能够减轻了。
这张方很有意思,它治抑郁症也非常有用,现在抑郁症特别多,很多人情志不好,还时常感到疲劳,很多中医认为疲劳就是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如果睡不着就用归脾汤,结果没有效,这个不是单纯用补气法能够解决的。
这就是抑郁的迹象,属于神气郁积,用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后,疲劳感很快就会消失。
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还有一个特点,他们多表现为怕冷,电风扇不能吹,空调房间不能進,平时都要比其他人多穿几件衣服,很多人以为这是阳虚的表现,用附子、乌头、四逆汤,却疗效一般。
张仲景用附子要摸到脉伏不出,脉沉微,脉细弱才用附子,抑郁症的患者脉是弦、硬、滑的,他们虽然话语不多,但两眼是有神的,这些表现是不能用温药解决的,很多人容易误诊。
其实“怕冷'就是心理抑郁的一个重要症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后,患者怕冷的想觉会明显减轻。
有一个中学老师,他上课一定要用麦克风,一个小小的教室他都讲不动,不知吃了多少补中益气汤都没有效果,我按他两胁下是硬的,而且还有胀痛,另外他还有严重的便秘,这显然不是气虚的表现,而是气郁,我就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吃了以后很快不用麦克风了,胸闷没有了,神气也清爽了。
所以我说这张方是治疗抑郁症的专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例,让你见识中医特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例,让你见识中医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8a331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a.pn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例,让你见识中医特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由柴胡、半夏、党参、龙骨、牡蛎、桂枝、大黄、茯苓、生姜、大枣、铅丹等药组成,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伤寒误下,邪热内陷、表里俱病、烦惊谵语等症。
笔者临床上用此方治疗失眠、心悸、耳鸣、眩晕、唇颤、手麻不用、癫痫等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兹录验案如下。
1 案例1.1 失眠王某,男,65岁,1992年7月20日就诊。
失眠2年,心悸易惊,恶梦纷纭,就诊前每晚服3~4片安定方能入睡。
整日头昏沉乏力,不思饮食,口干苦,目干涩,舌红、苔薄白,脉沉弦而细。
观其脉证,辨为心营亏损,胆热内扰,枢机不利,神不守舍。
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麦冬、五味子、夜交藤等以养心阴,敛心气。
方药如下:柴胡、茯苓、麦冬、酸枣仁各15g,半夏12g,龙骨、牡蛎各30g,夜交藤、党参、大枣各30g,五味子、炙甘草各10g,琥珀(冲服)6g。
服5剂后便能安卧,食欲增进,头昏沉乏力消失。
继服6剂,恶梦消失,神清气爽,但大便稍干,去酸枣仁,五味子减为6g,继服7剂而愈。
随访1年睡眠正常。
按:本例失眠虚实夹杂,既有心营亏损,又有胆热内扰。
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清泻胆热、调理枢机、重镇安神;同时又加用生脉散和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敛心气。
此为虚实并治,攻补兼施,故能收效。
1.2 心悸王某,男,55岁,干部,1993年3月9日就诊。
发作性心慌、心悸、怔忡2年,伴胸痛、头痛、烦躁、失眠、纳呆、便秘等。
曾多次到西医院就诊,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早”。
我院心电图检查同上,心脏B超未发现异常。
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加珍珠母、珍珠粉各10g。
服5剂,诸症皆消。
继服5剂改天王补心丹服用5周,随访2年未发。
汪某,女,34岁,1995年3月20日就诊。
有心悸、怔忡、胸闷半年。
24h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ST段水平压低0.75mV。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概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f717d8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3.pn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概况【摘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经典中医方剂,由柴胡、龙骨、牡蛎等药物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安神补肝的功效。
该汤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特别是对于肝火上炎、情志不调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使用方法简便,但需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调配和服用。
在临床实践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疗效经过实验证实,被广泛认可。
该汤剂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和较好的疗效,是中医药方剂中的重要之一。
对于病人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经典方剂、药物组成、功效、临床应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临床疗效评价、结论。
1. 引言1.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概况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方剂,由柴胡、龙骨、牡蛎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被广泛用于治疗心火上炎、烦躁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状。
其使用方法为将药材加水煎煮后饮用,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酌量调整剂量并注意禁忌症。
临床疗效评价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上述症状时具有明显的疗效,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 正文2.1 经典方剂的介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剂来自《伤寒论》的经典方剂。
该方由柴胡、龙骨、牡蛎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和胃、安神定志的功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适用于治疗伤寒、里急后重、黄疸、头痛眩晕、抑郁烦闷等症状。
这些症状常见于外感发热、情志不畅等导致的疾病。
关于经典方剂的介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古代就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起到了显著的疗效。
根据《伤寒论》的记载,该方能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调理脾胃,安神降火,治疗的病症涵盖了很多方面。
随着现代中医药研究的深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药理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2.2 药物组成及功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具有多种药材组成的传统中药方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解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80ce3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5.pn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解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解析金匮经方攻补兼施,以和为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系和解少阳,彻表通里,清热镇惊之剂。
本方证实为太阳、少阳并病,过经不解,又与阳明合病,胆胃不和,呈现出邪气弥漫,表里俱病,虚实互见的复杂局面。
治拟攻补兼施,以和为主,照应各端。
在临床使用时,要以胸满、烦、惊、谵语及小柴胡汤证为主证,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可视为次证。
具体的反映如下。
胸满:患者多诉胸闷或呼吸不畅,亦有胸满与厌食并见者,一般都随着病情的进退而增减。
烦:病者对人或事物有厌烦感,或卧起不安,剧则狂妄自言。
此为实烦,非虚烦也。
惊:病人对外客、声音、光亮等极为敏感。
闻较大声音就惊动不安,讨厌亮光,失眠多恶梦,甚至一合眼即见各种凶险幻象或耳中有异声。
谵语:病初起时,言语较平时特多,喜与人诉往事,心事,委曲之叹,絮絮不绝,多梦语,甚则惊叫妄言。
此外,尚可有眩晕或头痛,心悸,冲气上逆,面热耳赤及脐腹筑筑动悸等症。
合而言之,本方的具体适应症状应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或不发热,胸胁苦满,厌食,心下痞硬,冲气上逆,烦惊不安,失寐多言,时时错语,脐腹动悸,二便不利,身重难以转侧,舌苔黄厚粘腻,脉沉而弦细或动数。
现代临床上,本方多用于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的疾病,治效是显著的,在病初起时用本方数剂即可见效,病久或重者须持续服用本方二星期后始显疗效[1]。
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根据方证原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中“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的关键指征为“胸满烦惊”,即胸胁部胀满不适或憋闷,烦躁,不寐,胆小易惊恐,噩梦连连,梦语喃喃,梦中易惊醒。
纵观本条文,本方证还表现为小便不利,谵语,身体困重,不可自主转侧,行动欠灵活。
除上述症状外,《类聚方广义》中认为本方还可治“大便难”。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往往表现为抑郁焦虑、胆小易惊、失眠、快速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便秘、尿失禁或尿潴留、认知功能损害、胡言乱语等,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大部分契合,尤其与主证胸满烦惊表现极为相似。
临证经验实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经验
![临证经验实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220ecb2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7.png)
临证经验实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经验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其实就是小柴胡汤的加减,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少了甘草多了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和铅丹,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认为原方应该加上甘草,这样既保证了小柴胡汤原方的组方架构,同时又暗含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桂枝去芍药汤的方基。
原文中的“胸满”强调的不仅仅是病位,更是一种病机,可能是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的“胸胁苦满”,也有可能是心部于表的阳气虚损导致的“脉促胸满”。
“小便不利”很关键,把它和桂枝、茯苓联系起来,在这里强调的可能是水饮为患。
刚刚也讲过,情志病与瘀血、水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桂枝温阳化气,促进心血循环,茯苓利水渗湿,二者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谵语”可能是阳明腑实导致的,所以方中加了大黄以通腑泻热。
“一身尽重”说明患者的三焦焦膜可能是有湿浊的,“不可转侧”强调的是少阳经循行出现了气机阻滞。
黄煌老师把少阳经的循行称之为“柴胡带”,在这附近出现异常考虑有用到柴胡剂的机会,诸如坐骨神经痛、银屑病、带状疱疹、耳鸣、红眼病、腮腺炎、偏头痛、颈椎病、瘰疬、失荣、肩周炎、肝炎等,范围可以说是很广的。
这里我想起了一个症状,之前在姚梅龄的中医症状鉴别课里接触过——侧卧则上半身汗处,是由于水饮阴邪流注腠理,郁而化热,进而引起气机升降调达失常所导致的汗出偏沮。
这种情况也曾经出现在我们学院2017级的一位小师弟身上,侧卧则明显,仰卧则无异常,同时伴有比较频繁的梦遗。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使我不自觉地想到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这一条,我对此的思考是少阳区块夹湿夹郁合太阳经气不利,当时处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去大黄、黄芩、铅丹合麻杏薏甘汤而治愈。
浅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
![浅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a6ba6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7.png)
浅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摘要:现代社会情志因素成为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阐述《黄帝内经》情志致病理论,认为情志是导致疾病的发生的重要原因,首先阐述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的出处、功用,例举一些医家对此方证的见解,进一步探讨其在情志致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为一些难治的精神性疾病提供诊疗思路。
关键词:情志致病;少阳病;抑郁症;心理疏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情志因素成为多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因此,医生诊病的时候,要询问患者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迁,分析疾病的原因,正如《黄帝内经》:“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
人体七情与五脏相应、人的情志会对人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比如经常笑让人心情舒畅,《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也提到了“能形与神俱,而尽修其天年”。
根据《黄帝内经》:“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
当情绪太过,无法进行心理疏导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是很好的治疗情志疾病的方子。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处及现代家的见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其功效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
主治:本方仍有少阳证因此还可以看到小柴胡汤的影子,主治伤寒下后,邪陷正伤,治少阳枢机不利,气火交阻,心神被扰的胸满、烦惊、谵语、小便不利等证,对肝胆之气滞不调者,也有较好疗效。
多数医家认为柴牡汤的疾病谱主要在神经系统和心系疾病,现代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精神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
如焦虑症、抑郁症、胆心综合征、胃病等。
黄煌[1]认为久病、高龄、长期的精神刺激均可以形成“柴胡体质”,这类人更容易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情感、意识、语言、记忆、睡眠等方面的障碍,癫痫、震颤、头痛、肌紧张等神经系统的病变。
周亚滨[2]等人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疾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临床实战: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案
![临床实战: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c19c5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0.png)
临床实战: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案《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本证当以烦惊、谵语为特征性症状。
同时,上有胸满,下有小便不利,外有一身尽重,显然一身气机之升降出入障碍。
治疗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去甘草)和解表里,通达上下,加龙骨、牡蛎、铅丹镇静安神,加桂枝、茯苓、大黄通阳降气利饮。
当代医家冉雪峰在《冉注伤寒论》中指出:“各注均释此条很重,其实只是很杂。
观方药甚轻,只用柴胡之半,又煮四升,只服一升,未言再服、日几服,可以深领其旨趣。
证象上下内外一身无所不到,散无纪极。
少阳生理如是,少阳病变亦如是,虽杂何怪……方名标出柴胡,加味标出龙骨、牡蛎,煞是大眼目,不啻将病理疗法自行注出。
龙牡而外,再加铅丹,镇降之力更大,已开后人用金石鳞介潜阳镇逆、熄风宁脑的先导,汉以前医学深厚耐读如此。
”对本方证的解读,历代医家多有歧义,但对本方在临床上的疗效之高,几为历代医家所共识。
近代医家陆渊雷在《伤寒论今释》中指出:“方虽杂糅,颇有疑其不可用者,然按证施治,得效者多。
经方配合之妙,诚非今日之知识所能尽晓也。
”临床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失眠、心悸伴见烘热汗出之患者,每每应手而效。
使用日久,发现此类患者舌苔偏腻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有失灵动,进而改用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龙骨、牡蛎,或用柴胡桂枝汤合温胆汤加龙骨、牡蛎,取效颇捷。
各家论述①《内台方义》:用柴胡为君,以通表里之邪而除胸满,以人参、半夏为臣辅之,加生姜、大枣而通其津液;加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为佐,加茯苓以利小便而行津液;加大黄以逐胃热、止谵语;加桂枝以行阳气而解身重错杂之邪,共为使。
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的一些思考
![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的一些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c4b38c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1.png)
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的一些思考一二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诸医家皆认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重要方剂,特别是癫痫、精神分裂、抑郁症等,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是精神类疾病绝不是孤立的病,可以说,任何疾病都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或者说,精神面貌即身体状态的一种显现。
胸满:胸与腹不同,胸部有肋骨保护,并且其中的肺脏是空气交换的所在,是非常空虚的脏腑。
因此,胸满并非真的是胸廓胀满变形,而是一种感觉,似满似闷的感觉,甚者表现为呼吸困难。
烦惊:烦的原因是“不胜”,很多病都会有烦证。
惊其实是一种紧张的状态,今谓之焦虑,其表现形式有慌乱、恐惧、害怕、警惕、悲伤、忧愁等。
如果一个人初次遇到某事而紧张这很正常,如果每次遇到这种事都紧张这即是病态,例如考试焦虑,社交焦虑等。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人就容易疲惫,就会感觉身体很沉重,久之就会精神萎靡,表现为极度悲伤、意愿低落、思考力下降等。
狂和惊都是显著的精神状态,桃核承气汤治疗如狂,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惊烦,这两个方剂在《伤寒论》中排在一起,显然有相似对比的意思,如狂是一种自大的表现,而烦惊则是自卑的表现,一个外向,一个内向,实在是有意思的安排。
小便不利:不利就是不能很顺畅的排尿,诸如小便频数而量少,或失禁,或有便意而无尿等,多为紧张或疲劳导致的气化失常所致。
谵语:虚则郑声,实则谵语。
谵语表现为说胡话,思维不清,语言混乱。
出现谵语即说明体内有实证,或是燥矢,或是瘀血,或是积痰,或是肿瘤之类。
一身尽重:紧张是一种消耗体能的状态,人若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必然会变得疲惫不堪,此时就会感觉身体很沉重,走路拖不动。
不可转侧:伸屈,旋转,这是人体的基本动作。
在经络学中,旋转这个动作由蹻脉和少阳主导。
如果少阳出现问题,腰部旋转就会出现障碍(转动不灵活,木僵状,迟缓),同时,我们也就知道,这个病在少阳上治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癫痫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癫痫](https://img.taocdn.com/s3/m/00727a2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7.pn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癫痫今天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
之前两期节目提到,这个方剂主要是用于精神异常疾病的治疗。
今天讲一下其中最典型的一种,癫痫。
说到癫痫,大家应该不陌生,俗称“羊癫疯”。
症状就是突然晕倒,口吐白沫,眼睛上翻,四肢抽搐。
这是最典型的一种癫痫发作。
癫痫还有很多种类型,这些临床不常见的癫痫,非常容易误诊,今天咱们重点讲的就是这一类临床上不常见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癫痫首先来说,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慢性反复发作疾病也有很多类型,但癫痫有其独特的发病规律:一、发作性:癫痫会突然发作,发病之前没有明显的预兆,比如小孩子睡觉突然睁开眼睛,然后抽起来了。
二、反复性:癫痫会反复发作,间歇时间不一,有些患者一天发作数次,有些患者可能是几年发作一次。
三、规律性:癫痫患者每次发病的时间是差不多的,比如患者这次突然抽了,过十分钟恢复正常,那么下次发病也是这个规律。
很少说这次发病持续十分钟,下次发病持续几个小时这样。
四、刻板性:癫痫患者每次发病到恢复正常,整个过程的症状是一样的。
有些头痛型癫痫,发作时先是恶心、呕吐,然后头痛,那么下次发作的时候,也是先恶心呕吐,然后同一位置头痛。
之前节目里提到,小柴胡汤的一个主证是“寒热往来,休作有时”,那么癫痫的发病规律是不是非常契合小柴胡汤证?癫痫就是典型的“休作有时”啊。
上期节目里还提到了一个理论,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时候,就有可能诱发神经异常性疾病。
用小柴胡汤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用龙骨牡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这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治疗癫痫的病理依据。
具体通过医案来看。
医案一、王某,女,14岁。
患者自幼胆小,性格内向。
3年前因惊吓后出现四肢抽动,摇头,两眼直视,有时喊叫,每次持续几分钟,每日发作10多次,平时精神低落、睡眠差,多梦,烦躁,有恐慌感,伴纳差,大便溏,舌红,苔薄白,脉浮弦而滑。
脑电图检查显示异常,诊断为癫痫。
曾服苯巴比妥、安定、苯妥英钠等药,但发作次数未见减少。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不寐验案四则及心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不寐验案四则及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30b02d8915f804d2a16c1bf.pn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不寐验案四则及心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 加龙骨牡蛎汤类方共有4首, 如《伤寒论》中107条“伤寒八九日, 下之, 胸闷烦惊, 小便不利, 谵语, 一身尽重, 不可转侧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是伤寒误下, 病入少阳, 邪气弥漫, 烦惊谵语的证治。
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下之, 亡阳必惊狂, 卧起不安者,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主之”。
这是伤寒误用火法, 亡心阳而惊狂的证治。
118条“火逆下之, 因烧针烦躁者,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是伤寒误治致心阳虚烦躁的证治。
还有《金匮要略》虚劳篇第8条“夫失精家, 少腹弦急, 阴头寒, 目眩发落, 脉极虚芤迟, 男子失精, 女子梦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是阴阳两虚, 遗精梦交的证治。
以上各方,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都有惊狂、烦躁、卧起不安、失精梦交等精神情志方面的症状。
在此四方中,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较多, 各地报道不少。
其中,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为:柴胡四两, 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两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 大枣六枚。
笔者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神经官能症, 确有较好疗效, 现举验案四则于下, 供参考。
案一:患者万某某, 女, 72岁, 2009年4月8日初诊, 自述近半月来, 每天都作冷作热,作冷时怕风, 背部尤冷;作热时头晕不舒, 口干而喜热饮, 但体温并不升高。
食欲较差,大便不结, 小便色黄。
夜寐失眠, 入睡困难, 一般只能睡2小时许, 甚则彻夜不寐, 甚以为苦。
脉细弦, 舌上少苔, 从和解寒热, 重镇安神施治, 柴胡加龙骨牡蛎加减主之。
柴胡10g, 党参15g, 法夏10g, 桂枝8g, 杭白芍10g, 黄芩8g, 天花粉12g, 茯苓15g, 生龙牡各30g案二:患者汪某某, 男, 70岁。
2006年4月21日初诊。
王邦才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验举隅
![王邦才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验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20fe3ce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f.png)
2021年1月第28卷第1期王邦才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验举隅刘丽萍 王邦才王邦才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临证30余载,临床善用经方治疗各类内科杂病。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王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证经验结合案例介绍如下:一、盗汗 患者女,49岁,初诊:2017年3月25日,盗汗1余年。
患者绝经1年,近1年经常夜间汗出,上半身明显,情绪烦躁,曾予滋阴清热、收敛止汗等中药治疗,均无明显改善。
刻下:夜间盗汗,以上半身为主,伴潮热,夜寐不安,平素情绪易激动烦躁,目糊,腰背酸痛,神疲易倦,纳差,大便欠畅,舌淡红,苔白,脉细。
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诊断:盗汗。
辨证:少阳郁热,营卫失和。
治宜:清透郁热,调和营卫。
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处方:柴胡10g,半夏15g,党参20g,炒白术15g,黄芩、桂枝各10g,炒白芍20g,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淮小麦各30g,炙甘草3g。
服用7剂诸症悉减,再以原方加减调理1个月,后电话随访盗汗已愈,情绪平稳,睡眠改善。
按:本案患者反复盗汗,他处曾予滋阴降火中药治之,效果不佳。
王师分析:患者正值七七,处于肾气衰、天癸竭、冲任脉衰的自然变化中,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自身阴阳、气血、营卫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导致少阳郁热,枢机不利,营卫失和,心神失养,出现一系列躯体、心理症状。
治疗上当以调和阴阳、气血、营卫为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其中柴胡味苦微寒,气质轻清,可疏少阳经中之郁热;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清少阳胆腑之郁火;二药合用,可清疏并行,调畅气机,枢转少阳;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党参、炒白术健脾益气;桂枝、炒白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煅龙骨、煅牡蛎重镇安神、收敛止汗;淮小麦、炙甘草养心安神。
诸药合用,使少阳郁热得清,枢机得利,通达三焦,出汗止而夜寐安。
作者单位:315800 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内科(刘丽萍);宁波市中医院中医科(王邦才)通信作者:刘丽萍,二、不寐 患者男,45岁,初诊:2018年11月3日,夜寐不安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所在: 1.如方名无误,则不合仲景方剂命名规律。 2.将其认作以大、小柴胡为底方的加减方, 并从大、小柴胡主治症候出发分析条文、 病机是否合适。 3.有医家认为应名作柴胡龙骨牡蛎汤(如柴 胡桂枝干姜汤等方的命名法)
病例一:男,60岁,退休工人,2001年8月初诊
患者平素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遇事易急躁,好生闷气。 两周前因家庭琐事与人争吵,此后即发失眠,起初仅为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实,多为朦胧浅睡,虽入睡但家中他 人之起卧行动可知,数日后即夜眠渐少,每夜不足4小 时,且梦境纷纭,虽卧于床而多辗转反侧,不得入睡, 近日更加重为彻夜不得入眠,且性情更为急躁,动辄发 怒,自觉烦躁难当,莫可名状,家人诸事皆看不顺眼, 有时虽明知并无不妥之处,但仍莫名发怒,难以自持, 自觉胁胀,头胀,便干,纳尚可,舌干红少津,苔白厚 腻,脉沉滑略数。
1.应用范围 (1)从病机分析 (2)从症状和疾病谱分析
▪ 病机把握上有三: ▪ 1、郁:病史多有郁怒忧思,或平素性格内向。 ▪ 2、痰:多有失眠且烦躁易怒,舌苔白厚而腻或
黄厚而腻,脉多见滑等痰浊内蕴表现。 (古代医家注解此条文多认为素有水饮停聚)
▪ 3、热:多有面红,舌红少津,口渴便干,脉数
等表现。
甘草加龙骨、牡蛎、茯苓、大黄者也”。
▪ 与小柴胡汤比较:少一味(甘草)多六味(桂枝、
茯苓、龙骨、牡蛎、大黄、铅丹)
▪ 与大柴胡汤比较:少两味(枳实、芍药)多七味
(桂枝、茯苓、龙骨、牡蛎、大黄、铅丹、人参)
▪ 与柴胡桂枝汤比较:少两味(甘草、芍药)多五
味(茯苓、龙骨、牡蛎、大黄、铅丹)
认为该方为柴胡桂枝汤加减方值得注意的一篇文章
▪ 诊为肝郁化热,痰热内扰,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 柴 胡15g 龙 骨30g 牡 蛎30g 党 参20g ▪ 半 夏15g 陈 皮15g 茯 苓15g 大 黄10g ▪ 黄 连10g 珍珠母30g 郁 金15g 香 附15g ▪ 远 志15g 石菖蒲15g 甘 草10g
▪ 嘱服此方七贴,一周后复诊,言初服此方三剂并
补充:病机中的虚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注家众说纷纭,我意皆不 中肯,此方乃虚实夹杂证,一面为肝气郁,痰 热内扰,一面又心胆气虚,故原文为少阳病误 下后出现胸满烦惊谵语,方用柴胡黄芩大黄半 夏以疏肝清热化痰,另外用人参甘草桂枝以益 心胆之气,龙骨牡蛎敛心神,故原文提出胸满 烦惊,胸满、烦为肝气郁而生痰热,惊为心胆 虚怯,故方中疏肝泄热之柴胡黄芩大黄与桂枝 甘草人(参)龙牡合用,寒与温,补敛与疏泄 配伍,相反相成,配伍之妙令人叹服!
▪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
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 胡汤,今加龙骨等。
▪ 2.加减药物方法与仲景用药规律相合:胸满去芍
药(桂枝去芍药汤),小便不利加茯苓(四逆散 加减法: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小柴胡汤加 减法: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 四两),烦躁用龙骨、牡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汤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 ;桂枝去芍药加 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惊狂、卧起不安”;谵 语者用大黄(三承气汤);铅丹只出现一次,无 法比较。
▪ 李宇铭 《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属三阳同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35(5):400 主要观点: 1.方中柴胡、黄芩、桂枝等组成药物为小柴胡汤和桂枝
汤的一半,与柴胡桂枝汤相合,用法与麻黄桂枝各半 汤相同。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
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 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 六枚(擘)
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07)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
桂枝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
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 等。
主要内容
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二、经方拓展运用的方法问题
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体会 1.应用范围 (1)从病机分析 (2)从症状和疾病谱分析 2.加减与合方应用 (1)铅丹的代用药问题 (2)与主治证候类似的方剂选择应用问题 (3)常用合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
1.应用范围 (1)从病机分析 (2)从症状和疾病谱分析
原文中提到的症状
▪ 胸满 ▪烦 ▪惊 ▪ 小便不利 ▪ 谵语 ▪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运用体会
▪ 胸满:胁肋部胀满,也有描述为胸闷 ▪ 烦: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状 ▪ 惊:常见症状 ▪ 小便不利:不多见,但可见溲黄、短赤 ▪ 谵语:不常见 ▪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可见,但大多不
无大效,睡眠略有改善而已,服其余四剂效乃大 彰,现一夜可安卧5-6小时,且睡眠质量转佳, 胁胀头胀已除,便畅,已无烦躁,舌仍干红少津, 苔白略厚,脉沉滑而数。嘱其于前方去郁金、香 附、减至大黄 5g;加炒枣仁30g、柏子仁20g、 夜交藤30g、合欢花10g,再服七剂,一周后其 女代述诸证已平,嘱其服逍遥丸及天王补心丸善
▪ 关于该方的组成和方名 ▪ 1.组成:宋本与成本组成不同,宋本有黄
芩,成本无,半夏用量也有区别。
▪ 2.方名:不合仲景方中有“加”字的命名
方法
仲景桂枝、柴胡类方加减
▪ 加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大黄汤、
柴胡加芒硝汤
▪ 加量: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
新加汤等
▪ 减味:桂枝去芍药汤 ▪ 同时加减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在原文或方名中体现)
▪ 原文方后有“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取小柴胡之半,而去甘草加龙
骨、铅丹、桂枝、茯苓、大黄、牡蛎”。柯韵伯《伤寒 来苏集 》:“此于柴胡汤加味,而取龙牡名之者,亦以血 气之属,同类相求耳”。
▪ 和田东郊:“是亦大柴胡汤加龙骨四两,牡蛎五两者也”。 ▪ 周禹载《金匮玉函经二注 》:“柴胡桂枝二汤去芩、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