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七讲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精讲班
![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七讲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精讲班](https://img.taocdn.com/s3/m/422e0b54bb4cf7ec4afed0ab.png)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
有出示新闻事实的,有讲述传奇古事的,有传达生活哲理 的,等等。情感上,或表达思国怀乡,或追念师友亲人, 或展现民族精神,或抒发人生情怀,等等。根据课文特点 及其差异来处理课文时,便可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教学重点。 2.分析课后练习题设置特点 课后练习题的设置特点同样能体现出对应课文的教学重点。 例如:《再别康桥》课后题“研讨与练习”要求,从音韵、 节奏、句式和用词等方面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并理解诗歌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
1.分析单元整体内容 语文教材中个单元通常隐含单元主题,同一单元下课文的 主题相同或相近。抓住单元主题,便能形成对单元课文整 体特点的认识,明确本单元教学重点。例如:某教材某单 元的单元主题为“人生”,其单元下设置的课文均侧重于 对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进行表现。由这一单 元主题可知,“正确面对人生困难,走好人生之路”是本 单元教学重点之一。
前言
题型
题量 每题分值 (道)
单项选择题 15
3
总分 合计(分)
45
150
案例分析题 3 20/8/12 40
教学设计题 3 20/20/25 65
前言
二、题型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题型。在历年真 题中,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理念 与教学法两大方面。试题一般为15道小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约占总分值的30%。2015—2017年真题中单项 选择题的知识点考查题量统计如下: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精讲班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6)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熟悉现行通用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 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考点聚焦】 1.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偶有主观 题要求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分析。 2.对于语文教材这一部分的内容,考生应在掌握其理论知 识的基础上,学会结合案例,灵活分析,灵活运用。
全国教资统考:初中语文教材知识备考资料
![全国教资统考:初中语文教材知识备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7cc2ef452d380eb63946d89.png)
一、考纲要求《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要求熟悉现行通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二、考查方向教材知识主要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分值多数为3分,教材知识试题主要考查教材系统的构成,即要求考生能够判断某版教材附属内容所属的教材系统。
此外,教学设计题还要求考生熟悉教材体系,教材编者的理念和意图等。
三、知识举要考点:语文教材的系统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助读系统。
1.范文系统,范文又叫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一般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或者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包括体裁、题材、语体、作法、作者、国别范围等方面。
2.知识系统,主要有关于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培养的知识;关于语言的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关于文体的知识和文学知识等。
3.作业系统,也叫语文实践活动系统和训练系统,是指语文教材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而培养和提高其语文能力而专门设计的各种思考和练习。
4.助读系统,是指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
按照内容分,助读系统分为五类:注释类、提示类、评点类、目标类、图像类。
以上四个系统在考查时主要要求考生能准确地掌握不同系统所包含的内容。
四、考题例析1.某版教科书《词五首》课后有这样一段文字:词是唐五代时期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
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
后来才称为词乐府近体诗诗余长短句等这段文字属于教科的什么系统?( )A.练习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选文系统【答案】B。
解析:这段课后文字是有关词的知识介绍,属于知识系统。
2.某教材《地下森林断想》一课就有一幅插图,这属于教科书的( )。
A.助读系统B.知识系统C.练习系统D.选文系统【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
范文主要指课文。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4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0f315f7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c.png)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句子用了比喻修辞的是()。
A. 在草原上,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
C. 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树黄色的泪珠里。
D. 浪花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
正确答案:A,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面对阅读教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C.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D.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正确答案:D,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 )可用来考査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 选择题B. 是非题C. 论文题D. 填空题正确答案:D,4.(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教学《马说》时,教师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也!”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
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B.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C.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正确答案:B,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教师安排学生梳理我国历史上以数字命名的文学家群体,下列正确的是A. 曹门三父子:曹操、曹冲、曹植B.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C.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陈子昂、骆宾王D. 明初三大家:宋濂、刘基、王夫之正确答案:B,6.(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教师计划讲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是一首表达爱国与思乡主题的诗歌,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A.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B. 让学生在把握诗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C. 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D. 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正确答案:A,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写出“三吏”、“三别”的唐朝诗人是()。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d3dd6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0.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文章集中刻画了父亲在车站送别的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B.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C. 《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主要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长勺之战后向鲁庄公献计献策的故事,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D.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及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C.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D.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蛙》等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A. 词序变化丰富,没有形态变化B. 虚词使用频繁,表示语法关系C. 形态变化较少,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D. 名词有时、数、格的变化4、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仅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B. 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通过讨论深化理解C. 让学生机械地背诵课文D. 避免讨论任何可能涉及价值判断的话题5、在《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54f128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02.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向刘备表达忠诚和决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以下关于《出师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以表达对刘备的忠诚和感激。
B、诸葛亮在文中强调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他对国家、对民众的责任感。
C、诸葛亮在文中提到“臣之辛辛苦苦,未尝敢忘”,表明他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有着深刻的认识。
D、诸葛亮在文中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表达了他对刘备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2、关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孔子的观点: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在以下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中,不属于直接法的是:A. 老师讲解文言文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归纳文言文语法规则C. 教师直接朗读文言文,让学生跟读并尝试翻译D.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4、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重复练习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景模拟法D. 知识记忆法5、题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属于以下哪一种?A. 传授式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演示式教学D. 调查式教学6、题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B.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C.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D. 强化学生的写作技巧7、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A. 演讲能力B. 板书能力C. 翻译能力D. 课堂管理能力8、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哪项内容?A. 作品的作者背景B. 作品的写作手法C. 作品的时代背景D. 作品的票房收入9、下列关于《离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楚国政治腐败的强烈不满。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高分攻略,干货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高分攻略,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9ef7200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9.png)
-、考情综述(―)考试内容在《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
考试内容分为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四大模块。
下面将从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和语文教学能力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1.学科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部分的考查包括:中外文学知识,如:文学作品内容/主题、文学文化常识、诗作情感/主题、诗歌情感等;文本分析知识,如:文言虚词、课后练习设计意图、古今异义词等;汉语言基本知识,如;汉字的演变、字体的特点等;书面表达能力,如:说明文写作注意要点等;语文新课标的理解与运用,如:课程评价及建议。
2.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考查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三部分。
教学设计能力突出考查以下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其依据、教学过程的设计、语文教材的分析。
教学实施能力突出考查以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符合新课标并给出相关建议、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合理及其作用。
教学评价能力突出考查以下内容: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及改进意见、对具体教学实录的分析评价。
(二)试卷结构教师资格笔试考试的考试时间统一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大纲规定的试卷结构如下:模焕比例题型学科知识数学实施30%单项选弄敏数学评价学科知识45%数学设计题数学设计学科知识25%案例分析题数学实施合计100%单项选择题:约30%;非选择题:约70%(二)命题规律随着教师资格考试逐年的正式化和规范化,近年来笔试考试题型题量及试题难度已基本固定。
题型单唤选择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宾量1533分值454065分值比重30%26.7%43.3%题型题量的分布为单项选择题15道,每题3分,共计45分;案例分析题3道,3道题分别为20分、8分、12分,共计40分;教学设计题3道,3道题分别为20分、20分、25分,共计65分。
其中单项选择题考查难度不大,考查范围比较广,包括中外文学、文学文化常识、汉语基础知识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案例分析题部分难度适中,但需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全方位的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站在专业的角度评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并给出专业的建议;教学设计题是整个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综合考查初中语文教学的相关内容,考查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文本分析、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并需要阐明其依据。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a69af623b3567ec102d8a64.png)
师:[A]老师还想听听大家的精彩发言,先听老师唱两句歌词吧(老师唱“只要人人都献 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来,大家一起唱两遍吧!(学生陶醉在这优美的旋律中) 师:[B]谁能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说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师生情、父子情、母 子情等等。 (学生纷纷举例) 师:[C]同学们说得真好,请每人选择一个最精彩的列子,写在作文本上,并作简要的评 析。(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结束后进行小组分享) 师:[D]从课本到社会,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和和睦睦的家庭。但是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不 顾人情、友情、亲情的现象,谁能举例说明? 对划线部分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教师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第 5页 /共 7页
第 1页 /共 7页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 顺序。 6.能够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 生语文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学环 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9.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教学 情境,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2.能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总结。 3.能够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4.能够根据初中语文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自读课、活动课),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和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5.能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反馈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 6.能够帮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制定计划、搜集资 料、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7.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8.能够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形成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等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恰当评价 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 2.能够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检查、 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恰 当的评价方法。 4.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语文学习的状况, 调整学习策略。 5.能够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完善教学方案, 提升教学能力。
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
![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dde58565f0e7cd185253615.png)
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第三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研究对象一、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基本概念(一)课程和课程论1.课程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课程论课程论是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侧重研究的是“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学”,或者说,侧重研究“提供哪些教育内容”,“为什么提供这些教育内容”,“怎么有效组织这些教育内容”。
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对于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三种因素的强调程度不同,形成当代三大课程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人本主义课程论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
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强调要尊重儿童,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满足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为儿童的价值实现创造条件。
(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关心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的社会权威作用。
(二)教学和教学论1.教学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活动,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分支。
在我国,教学的词义主要有四种:(1)教学即学习在古代汉语中,教学即学习,包括自学和通过人教授而学这两种不同途径的学习。
(2)教学即教授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中规定教育学科包含教授法,自此教学即有了教授之义。
(3)教学即教学生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极力主张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b33a26da417866fb84a8e32.png)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https://img.taocdn.com/s3/m/a9b50b0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5.png)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2016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为了让考生们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熟悉,今天店铺特地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下2016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师讲授课文《我的母亲》时,引导学生联系其他描写亲惰的作品,下列适合的是( )。
A.都德《最后一课》B.史铁生《秋天的怀念》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D.茹志鹊《百合花》【答案】B。
《秋天的怀念》描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
《最后一课》描写爱国之情。
《威尼斯商人》表现的是友情和爱情。
《百合花》描述战士之情。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拟向学生推荐一部以“人力车夫”为题材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下列适合的是( )。
A.钱钟书《围城》B.矛盾《子夜》C.巴金《家》D.郁达夫《薄奠》【答案】D。
《薄奠》描写了一人力车夫企望买一辆旧车以摆脱被剥削的境地,但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一家人的生活难以维持。
《围城》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子夜》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家》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3.教师讲解“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中“而”的用法,再举出“而”和其意义完全相同的一句,下列适合的是( )。
A.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答案】C。
题干中而表转接关系,选项C而表转接关系,选项D 表递进关系,选项A表承接关系,选项B表示并列关系。
4在“典故之趣”的文学小组活动申,教师让学生归类整理源于我国古代的文人轶事,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的是( )。
A.闻鸡起舞B.兰亭雅聚C.程门主雪D.咏絮之才【答案】B。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d17c110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a.png)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初中某教材《木兰(江南博哥)诗》的课文中,有一副木兰着戎装勒马图,英姿飒爽,不愧为女中豪杰。
这幅插图属于语文教科书的()A.范文系统B.知识系统C.练习系统D.助读系统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材包括助读系统、范文系统、练习系统、知识系统。
A项,范文系统即课文。
B项,知识系统主要指语文基础知识,大体包括读写听说的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汉语知识等。
C项,练习系统指的是教材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提高语文能力而有计划地设计的各种思考与练习。
D项,助读系统是指教材中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一系列材料,包括单元提示、作者介绍、课文导读、注释、课文插图、课后练习、阅读链接等,《木兰诗》中的插图就属于助读系统。
[单选题]2.某教师在教了学生标点符号的用法之后,为学生写出了下列四个句子,学生应该选出的正确的一项是()A.石墨烯——这种二维的碳到底会给人类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即使是确刚戴上诺贝尔奖桂冠的研究者们,也无法预知。
B.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
C.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嫦娥二号”生产的多个品种、多个规格的铝合金板材,无论在强度、塑性、耐腐蚀性还是在抗疲劳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D.《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项,问号应改成逗号。
B项,“求知问学”前的逗号应改成分号。
D项,句号应放引号之内。
[单选题]3.教师在讲授完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后,根据学到的“对联知识”给学生出了以下几道试题:(1)从以下三个对联中选择一个送给一位即将过生日的长辈。
甲:琥珀盏斟千岁酒,琉璃瓶插四时花。
乙: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
丙:恩泽润心如雨露,友谊长存似日月。
(2)试着给春节写一副简单的春联。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课程《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学设计(全)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课程《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学设计(全)](https://img.taocdn.com/s3/m/7671248633d4b14e8424684b.png)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1)
重点导读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 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开始多样化,教学行为也随之出现积 极的变化。本部分我们主要介绍教学设计的相关原理,从 历年考试真题及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来看,教学设计 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内容。从本部分具体知识特点来看,学 习好教学设计相关内容不仅是应对教师资格考试的必做功 课,也是进入教师岗位后,从事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所 以,考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重点掌握。
第一章 语文教学设计概述
【考点聚焦】 1.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内容大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 现,客观题的考查比重很小。 2.结合历年考试真题,这部分单独考查教学设计理论的情 况很少,即使涉及所占比重也很小,考生依靠基本理论知 识也能应付。 3.考生学习这部分的理论内容关键是为实际的教学设计应 用打好理论基础。
第一章 语文教学设计概述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合理选 择教学策略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 异等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具有各自的教学规律,因此,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情,合理选择应用 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一章 语文教学设计概述
重点导读
本部分我们从语文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两 章来对教学设计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述。从历年考试真题 来看,第二章是考试的重中之重,考生要认真研读相关理 论,并学会应用于具体试题之中。
第一章 语文教学设计概述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 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 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 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 识之间的关系。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卷-初中(一)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卷-初中(一)](https://img.taocdn.com/s3/m/dc5add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0.png)
中小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一位教师在讲授《鱼我所欲也》时,引导学生回忆儒家经典“四书”,下列不属于“四书”的一项是()。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2.学习完《爱莲说》后,学生觉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发人深省,于是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句具有深刻哲理的句子,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D.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3.在学习完《<论语>十则》之后,班级内组织开展了一场“儒家精神传千古”的主题班会,并要求小组代表推荐自己喜欢的儒家经典篇目,下列不合适的是()。
A.《劝学》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逍遥游》D.《富贵不能淫》4.导读莫里哀《悭吝人》后,教师给学生推荐同样揭示资本主义畸形扭曲金钱观对人性戕害的作品,以引导学生认识这类小说的社会意义。
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司汤达《红与黑》B.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D.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5.下列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递进复句)B.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选择复句)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并列复句)D.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因果复句)6.教师在讲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借代”的修辞手法,列举了下列古诗文名句,不能满足教学目的的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堤()。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ac47a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e.png)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题】教学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师安排学生整理能够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
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江南博哥)A. 王湾《次北固山下》B. 曹操《观沧海》C. 龚自珍《己亥杂诗》D. 王维《竹里馆》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浓郁的羁旅思乡之感。
符合题干要求,A项正确。
B项,《观沧海》抒发了曹操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竹里馆》传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 【单项选择题】教师围绕“体悟革命文化”这一主题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下列适合的是()。
A.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B. 傅雷《傅雷家书》C.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D. 老舍《骆驼祥子》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项,《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
符合题干要求,C项正确。
A项,《寂静的春天》描写了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状,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记录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傅雷家书》展现了傅家父子对于音乐、文学等艺术的探讨,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以及对文学艺术名家的品评。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单项选择题】教学《苏州园林》,教师围绕“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1d54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2.png)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莎士比亚戏剧,提及西方文学史上的吝啬鬼形象,下列不属于的是( )。
A.阿巴贡B.夏洛克C.葛朗台D.乞乞科夫2.教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一一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依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④③①3.学习《爱莲说》,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其他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诗文,以下不符合要求的是( )。
A.《登飞来峰》B.《陋室铭》C.《石灰吟》D.《竹石》4.教师以“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一句中的“星”“电”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现象,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相同的是( )。
A.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那些东邻西舍听得哭声,都来观看D.凭着一张借书证,他蚕食鲸吞了一座图书馆5.学习《星星变奏曲》,为了让学生理解“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自丁香朦朦胧胧”的修辞手法,补充其他句子加以说明,下列不合适的是()。
A.一曲听罢,他的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C.用他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D.山色逐渐变得柔美,山形变得柔和,有一伸手就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6.教师讲解“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中“可怜”的词义,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下列合适的是()。
A.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B.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C.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7.说明文写作指导课上,教师讲解三种说明顺序,下列不适合作为说明顺序的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b3dacfee06eff9aff80768.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本卷共分为 2 大题 21 小题,作答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 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教师告诉学生,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通过作品表现豁达的心境,建议学生搜集这类作品阅读。
下列不适合的是()。
A.柳宗元《小石潭记》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C.欧阳修《醉翁亭记》D.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案】A【解析】《小石潭记》描写的幽冷凄苦的景色反衬出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记承天寺夜游》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的生动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答谢中书书》通过描写山川的自然之美、勃勃生机,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2.在古代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B【解析】A 项,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B 项,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C 项,出自贺铸的《芳心苦·杨柳回塘》;D 项,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
A、D 两项均为含有梅花意象的诗句,C 项为含有荷花意象的诗句,B项为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准备向学生推荐一部科幻小说,下面作品适合的是()。
A.刘慈欣《三体》B.叶圣陶《稻草人》C.大仲马《三个火枪手》D.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答案】A【解析】A 项,《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系列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B 项,叶圣陶的《稻草人》为童话集;C 项,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为浪漫主义小说,非科幻小说;D 项,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历险小说。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及答案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853c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a.png)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及答案教师资格证,是你成为一名老师的基础,只要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就一定要报考教师资格证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希望大家喜欢!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教师在讲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时,并没有一开始就进入课文讲授,而是让学生利用20分钟时间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体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这一教学活动理解正确的是( )。
A.此活动突出了重点,抓住了教学的中心环节。
B.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整单元的内容有所把握,形成整体的学习思路。
C.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活动具体、明确,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此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整体性的原则。
2.某选修教材设置了“口语交际”专题,该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选修课程系列中,属于哪个系列?( )A.语言文字应用B.文化论著研读C.诗歌与散文D.小说与戏剧2.【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设置“语言文字应用”模块,是为了让学生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写作和口头交流。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下列对于这一理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
B.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C.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D.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考察。
3.【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4.俗话说“诗以言志”,某教师在考试之前为了给班级学生打气,特意准备了一下几句诗句,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心,下面哪个句子不能达到这一目的?(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071e20b7e21af45b307a89f.png)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一、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大纲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4f77d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e.png)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教(江南博哥)师准备选择一篇语言“如话家常”“平淡自然”的散文,指导学生品味散文语言。
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朱自清《春》B.茅盾《白杨礼赞》C.汪曾祺《昆明的雨》D.鲁迅《藤野先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项,朱自清的《春》语言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朴实、隽永并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
B项,茅盾的《白杨礼赞》语言凝练,文笔婉曲,寓意深厚,情感激越。
C项,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文字浅显易懂,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画面感与色彩感相呼应;文字通俗易懂又清新脱俗,质朴的风格中有一种平淡冲和之美,文字的语言空白处意蕴无穷,令人回味。
D项,鲁迅的《藤野先生》语言精练准确,同时耐人寻味。
常常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揭示出复杂深沉的心境。
因此,四个选项只有C项《昆明的雨》符合“如话家常”“平淡自然”的语言特点。
[单选题]2.学习中国古代诗词,教师要求学生整理借明月思乡怀人的诗句。
下列不适合的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故乡明月抒怀,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因战乱而离散的兄弟的思念之情。
B项,“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借半轮秋月及水中月影,抒发了诗人远行途中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之情。
C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婵娟”(即明月)这一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美好祝愿。
D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写月明风清的夏夜,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并没有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因此不适合教师要求。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c7d788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a.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日归,则有石渠,南流数十步。
(归:回去)B.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C.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坚固)D. 前人之述备矣。
(备:准备)【答案】B 【解析】选项A,“归”在此处意为“来到”,而非“回去”。
选项B,“监”意为“监视”,符合句意。
选项C,“固”意为“顽固”,而非“坚固”。
选项D,“备”意为“详尽”,并非“准备”。
2、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
B. 作者曹雪芹在书中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C.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D.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元朝为背景展开叙述。
【答案】D 【解析】选项D,《红楼梦》虽然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但它描绘的是清代社会生活,并非以元朝为背景。
3、题干:教师在教授《社戏》这篇课文时,对文中“月夜行船”这一段落的描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以下关于这一段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描写了船行的过程,表现了月夜行船的宁静、和谐之美。
B. 通过对月亮、水、船、人的描写,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C. 段落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D. 这一段落与前后文没有关联,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
答案:D解析:这一段落与前后文是紧密相连的,它通过描写月夜行船的宁静、和谐之美,为后文讲述主人公与船夫们的互动做了铺垫。
因此,选项D说法错误。
4、题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角色扮演法D. 问答法答案:C解析: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5.正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6.熟悉现行通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7.掌握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
(二)教学设计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6.能够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学环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9.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1.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2.能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总结。
3.能够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4.能够根据初中语文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自读课、活动课),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5.能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反馈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
6.能够帮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7.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8.能够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1.能够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形成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等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恰当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
2.能够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法。
4.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语文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
5.能够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能力。
三、试卷结构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1)为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岳阳楼记》“锦鳞游泳”一句中“游泳”一词,教师给出了两种解释:①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②美丽的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引导学生从文句语境、修辞手法两个角度理解,确认了第二种解释的合理性;同时又提醒学生注意现代汉语中“游泳”的词义变化。
对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本句所涉及的古汉语语法现象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拓展法词类活用 B.导读法使动用法C.串讲法意动用法 D.比较法古今异义(2)阅读《散步》教学实录片段,完成题目(注意:片段中的字母与选项字母是一一对应的)。
师:[A]老师还想听听大家的精彩发言,先听老师唱两句歌词吧(老师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来,大家一起唱两遍吧!(学生陶醉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师:[B]谁能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说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师生情、父子情、母子情等等。
(学生纷纷举例)师:[C]同学们说得真好,请每人选择一个最精彩的列子,写在作文本上,并作简要的评析。
(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结束后进行小组分享)师:[D]从课本到社会,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和和睦睦的家庭。
但是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不顾人情、友情、亲情的现象,谁能举例说明?对划线部分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教师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B.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C.从口语表达转换到书面表达,读写结合,衔接自然。
D.内容拓展过于宽泛,脱离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设计题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片段)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②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③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④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单元导语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是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利,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课文相关说明本文为某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同单元课文还有《桥之美》(吴冠中)、《苏州园林》(叶圣陶)、《故宫博物院》(黄传惕)、《说“屏”》(陈从周)。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部分)(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2.请具体说说作者介绍赵州桥的顺序。
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二)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
想一想,如果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学生情况八年级(上),班额50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1)请评析第④段体现出的说明文语言特色(不少于150字)。
(2)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
(3)请选择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导入环节除外),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3.案例分析题阅读《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实录片段(课堂小结部分),回答问题。
师:下面我们分组来给这篇童话拟一个副标题,看哪一组拟得最好。
(3分钟后,各组先后发言)甲组:我们组集体商定的副标题是“记一次裸体游行”。
(全班笑)乙组:我们拟的是“一件奇特的‘试愚衣’”。
丙组:我们拟的副标题是“一群骗子和一个天真孩子的故事”。
(丙组同学说完后,教室里起初是一片寂静,继而是哄堂大笑。
)师:文中不就两个骗子吗?怎么会是一群骗子呢?请你解释一下。
生:皇帝自欺欺人、昏庸虚伪,是最大的骗子;大臣官员欺骗皇帝、巴结讨好,是可卑的骗子;两个骗子骗术高明,是狡猾的骗子;老百姓随声附和,欺骗了自己,是可怜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