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甲骨文与青铜器 教案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艺术欣赏能力;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2. 甲骨文的特点及其辨认方法;3.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4. 青铜器的分类及其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形态,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呈现:简要讲解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以及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分类。
3. 操练:分组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和辨认甲骨文的特点,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并且体验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4. 讲解:讲解甲骨文的辨认方法,以及青铜器的象征意义。
5. 拓展:通过视频、图片展示,介绍甲骨文和青铜器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
6. 总结:归纳总结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特点和意义。
7. 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青铜器模型,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其象征意义。
8. 反思: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让学生表达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感受和思考。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形态和制作过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分组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感受和辨认甲骨文的特点,并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制作青铜器模型:让学生体验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增强对青铜器的实际感受和认知。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和制作青铜器模型时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辨认甲骨文的特点,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描述,看是否能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象征意义。
3. 通过学生的反思,看是否能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示例(含5篇)
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示例(含5篇)第一篇: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示例教案示例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甲骨文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二、能力目标1.教师指导学生思考“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现怎样体现了商朝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三星堆青铜文化,想象古蜀国的社会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文化是古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民族平等观念。
教学重点:甲骨文、青铜器。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门的科学知识如甲骨文较难讲述清楚;教学方法:采用综合教学法,包括讲述法、讨论法、直观法等。
课型设计:新授课、活动课课前准备: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小组主要负责搜集和整理有关甲骨文的资料,一个小组主要负责有关商朝、西周青铜器的资料,另一个小组则负责有关三星堆为代表的蜀文化的资料。
各小组将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以备课堂展示使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的先秦时代,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一、商朝的甲骨文教师首先做商朝占卜的模拟试验,并告诉学生,人们根据龟甲或兽骨上炸裂的纹理,判断是凶是吉。
然后提问学生:古人对占卜的结果相信吗?重视吗?结果会被记录下来吗?学生肯定会回答:相信,重视,一定会记录下来。
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古人会用什么方法记录结果呢?又记录在哪里呢?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阅读有关甲骨文的内容并出示甲骨文的图片给学生以增强感性上的认识。
然后请第一小组展示有关甲骨文的资料: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教案设计5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教案设计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中国历史》教材中“青铜器与甲骨文”章节为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及其代表作品,以及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重点涉及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青铜器,以及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占卜用途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概况。
2. 掌握青铜器与甲骨文的主要特点、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铜器的纹饰、造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占卜用途。
重点: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青铜器代表作品;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图、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商周时期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图,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商周时期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特点以及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占卜用途。
4. 例题讲解:以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为例,讲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特点及其象征意义;以一片占卜甲骨为例,讲解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占卜用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其他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时期:商周代表作品: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特点: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象征意义丰富2. 甲骨文:起源:商朝特点:文字结构独特、占卜用途地位: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概况及代表作品。
(2)分析四羊方尊的造型、纹饰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阐述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2. 答案:(1)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概况:青铜器制作技术不断提高,造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话题:各小组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
(1)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时期的用途和意义;
(2)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文化中的地位;
(3)甲骨文与青铜器对后世的影响。
3.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论,记录讨论结果。
4.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发展特点及其在商朝时期的文化价值。
2.难点:甲骨文的发现、研究过程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字发展中的地位;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及其象征意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实物图片,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历史背景。
4.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历史价值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价值观。
3.通过学习甲骨文与青铜器,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课堂练习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甲骨文的构成特点;
(2)简述青铜器的分类、造型和纹饰特点;
(3)分析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反馈: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知识的掌握程度。
甲骨文与青铜器的教学设计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内容标准】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甲骨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过程及用途,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甲骨文的文字及图片,指出他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
收集有关青铜器的照片、实物和有关资料,并进行展览、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潮流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我们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文化中绚丽的瑰宝。
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认识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
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
同时,本课也是本教科书中第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本课,对于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到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三、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板书)教师提问:1、什么是甲骨文?(板书)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发现甲骨文有什么意义?(板书)学生: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5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设计主要依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二子目“甲骨文与青铜器”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1. 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应用;2. 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其在汉字演变中的作用;3. 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特点;2. 学会分析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激发对我国古代文明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重点: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应用;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其在汉字演变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商代青铜器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这件实物是什么?它代表了哪个历史时期的文明?2. 讲解:详细介绍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应用;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其在汉字演变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甲骨文拓片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实际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件青铜器和一篇甲骨文拓片,讲解其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青铜器和甲骨文图片,分析其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1.1 青铜器的起源、发展与应用1.2 甲骨文的发现、特点与作用七、作业设计图片1:商代青铜器《后母戊方鼎》图片2:甲骨文拓片《甲骨文·卜辞》2. 答案:图片1:《后母戊方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其艺术风格以雄浑、庄重为主,体现了商代青铜器的宗教祭祀功能。
图片2:甲骨文拓片《甲骨文·卜辞》记录了商代时期的占卜活动,其特点是笔画简练、结构严谨,是汉字演变的重要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资格证历史教案:《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概念,知道它们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通过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甲骨文的发现及其特点2.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特点3. 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的作用4. 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历史价值5. 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特点、作用及历史价值。
2. 难点:甲骨文和青铜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3.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甲骨文和青铜器对后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甲骨文:介绍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3. 讲解青铜器:介绍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4. 分析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历史价值:探讨甲骨文和青铜器对后世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甲骨文和青铜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价值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的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的理解。
3. 评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认识程度。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3. 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8篇)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筛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
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青铜文明的概念三、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老师(出示幻灯片──司母戊鼎)(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司母戊大方鼎的资料)(先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最为著名。
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这件《司母戊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自主预习】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在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和四羊方尊。
3、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出土了大量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等,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文化。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欣赏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艺术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青铜器的历史与发展2.青铜器的分类与艺术特点3.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4.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5.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联系与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青铜器的分类与艺术特点,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
2.教学难点: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联系与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2.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艺术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联系与影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甲骨文临摹或创意设计,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讲授:讲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3.欣赏: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艺术特点,分析其美学价值。
4.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联系与影响。
5.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甲骨文临摹或创意设计,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青铜器与甲骨文。
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甲骨文临摹或创意设计作品的质量,检验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七、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
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优秀篇)
战争与军事
甲骨文记录战争、田猎、 征伐等军事活动,反映古 代社会的战争观念和军事 制度。
青铜器体现的古代审美观念
造型与纹饰
青铜器造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繁复 ,体现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 求。
象征意义
艺术风格
青铜器艺术风格独特,既有写实生动 的动物形象,也有抽象神秘的几何图 案,展现古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
艺术与实用并重
青铜器既是实用器皿,又是艺 术品;甲骨文则既有实用价值 ,又有艺术美感,体现古代文 化对艺术与实用的并重。
06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图文结合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甲骨文和青铜 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 形态、特点和历史背景。
结合图片,讲解甲骨文和青铜 器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历 史、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
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优秀篇)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甲骨文概述 • 青铜器概述 • 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关系 • 甲骨文与青铜器的文化内涵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引言
教学目标与意义
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包括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等方面。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实践体验法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考古遗址 ,实地观察和了解甲骨文和青铜
器的实物及其历史背景。
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考古实验,让 学生亲手挖掘、清洗、辨认甲骨 文和青铜器,体验考古工作的乐
趣和艰辛。
通过实践体验,增强学生对甲骨 文和青铜器的感性认识和兴趣。
萌芽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红铜或黄铜锻打的刀、锥等 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铜镜。
鼎盛期
甲骨文与青铜器历史教案
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认知。
二、教学内容1. 甲骨文的发现与发展2. 甲骨文的结构与特点3. 青铜器的起源与制作工艺4. 青铜器的主要类型与纹饰5. 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 难点:甲骨文与青铜器纹饰的解读、青铜器制作工艺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图片和实物标本。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甲骨文与青铜器的特点。
3. 运用历史叙事法,讲述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甲骨文的发现与发展2. 第二课时:甲骨文的结构与特点3. 第三课时:青铜器的起源与制作工艺4. 第四课时:青铜器的主要类型与纹饰5. 第五课时: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古代文化遗产。
2. 讲述甲骨文的发现与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历史背景。
3. 分析甲骨文的结构与特点,让学生掌握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4. 介绍青铜器的起源与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地位和制作过程。
5. 讲解青铜器的主要类型与纹饰,让学生认识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6. 探讨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七、课堂互动1.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享对甲骨文与青铜器的了解。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甲骨文与青铜器纹饰的寓意。
4.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甲骨文与青铜器之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甲骨文和青铜器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1)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3)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分析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特点;(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甲骨文和青铜器模型,增强实践能力;(4)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第一章: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甲骨文的特点。
2. 教学内容:(1)甲骨文的定义和起源;(2)甲骨文的发展历程;(3)甲骨文的特点和价值。
(1)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甲骨文实物或图片,分析其特点;(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甲骨文价值的认识。
三、第二章: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
2. 教学内容:(1)青铜器的制作工艺;(2)青铜器的文化内涵;(3)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
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分析其特点;(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青铜器文化价值的认识。
四、第三章: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研究与传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1)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2)甲骨文和青铜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3)当代甲骨文和青铜器研究的新进展。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2)掌握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认识甲骨文和青铜器对于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甲骨文与青铜器的特点;(3)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甲骨文和青铜器对于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甲骨文的特点及其与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历史价值;2. 展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甲骨文与青铜器;3.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甲骨文与青铜器的特点,深入分析其差异;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5. 提问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相关章节配套的教材;2. 实物:准备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实物或图片;3.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展示实物、图片等;4. 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的了解程度,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甲骨文与青铜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价值。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2)掌握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3)运用比较分析法,使学生能够辨别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特点及其差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3)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1)甲骨文的定义及其起源;(2)甲骨文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期;(3)甲骨文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2.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与特点(1)青铜器的定义及其制作工艺;(2)青铜器的特点及其分类;(3)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3. 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价值(1)甲骨文对于古代历史研究的贡献;(2)青铜器对于古代社会制度、文化的反映;(3)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相互印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价值。
2. 教学难点:(1)甲骨文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期;(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分类;(3)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相互印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4)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实物展示: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实物或模型;(3)黑板板书:梳理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关键知识点。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2)掌握青铜器的制作技术、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认识甲骨文和青铜器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图片,提高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2)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2)青铜器的制作技术、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甲骨文和青铜器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1)甲骨文与青铜器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具体应用;(3)甲骨文与青铜器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2)讲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阐述甲骨文和青铜器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3. 课堂互动:(1)比较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2)小组讨论: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3)学生分享:自己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认识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2. 搜集更多关于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3. 思考:如何将甲骨文和青铜器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是否掌握;2. 学生是否能运用比较法分析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异同;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4.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8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的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1. 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和种类。
2. 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3. 甲骨文的发现、结构特点及其在汉字发展中的地位。
4. 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历史和社会生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和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重要性。
2. 掌握甲骨文的基本特点,理解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甲骨文的构造特点和青铜器的种类。
教学重点: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作用以及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青铜器模型、甲骨文拓片。
2.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商朝青铜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在古代社会中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介绍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和种类,分析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3. 甲骨文讲解:展示甲骨文拓片,讲解甲骨文的构造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们根据甲骨文拓片,猜测商朝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
5.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选择题为例,讲解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完成一道关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起源、发展、种类、社会地位和作用。
2. 甲骨文:构造特点、历史地位、反映的商朝历史和社会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简述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商周时期的作用。
答案示例: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种类繁多,有礼器、兵器、生活用器等。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一种文字,记录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研究商朝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甲骨文的构造特点。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秀教案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秀教案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2.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积极开展搜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2.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象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3.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认识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二、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博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产生于我国哪个朝代?它们对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影响?感知理解: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组织讨论:司母戊鼎的铸造方法。
(1)计算两道数学题。
①浇铸司母戊鼎需要800多公斤的铜液,如果以每一坩埚一次熔铜12.5公斤计算,至少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②每个坩埚需要三四个人,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共需要多少人同时行动,共同协作?(2)铸造过程中的六项工程难题。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通用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历史》教材中“青铜器与甲骨文”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以及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甲骨文的发现、结构特点、内容以及它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过程、种类及用途,理解青铜文化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甲骨文的发现、结构特点、内容,认识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种类及用途、甲骨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发展过程、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件青铜器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通过实际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青铜器的起源、发展过程、种类及用途,让学生了解青铜文化在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青铜器,分析其特点、用途,并在全班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讲解甲骨文的发现、结构特点、内容,通过例题分析,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临摹甲骨文,体验古代汉字的美感。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与青铜器或甲骨文相关的趣事,增强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起源发展种类用途2. 甲骨文发现结构特点内容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与价值。
答案要点:(1)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礼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品等。
(2)甲骨文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记录文字、传承文化、促进汉字发展等。
2. 拓展延伸:请查阅资料,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其他国家的传播与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图片资料、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青铜器与甲骨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5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5篇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篇1教学重点: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并掌握它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1)音乐资料,F4演唱的《流星雨》;(2)影像资料,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中国入世申奥成功中国足球队出线”的剪辑录像资料;(3)游戏活动中需要的猜谜字牌。
学生准备1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并掌握相关知识。
2搜集日常生活中由铜锡铅制成的物品。
3课前学会书写较为简单的甲骨文。
教学方法: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
此设计力图体现“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2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1)从影音像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2)多种教学方式的穿插使用,包括猜字游戏解答数学题判断正误模拟空间评选最佳工程总监等环节。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篇2【认定目标】1知道甲骨文和金文,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
2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
【预习检测】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发展而来的。
3.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共同探究】1.猜猜下面的甲骨文字,你能说说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什么渊源关系吗?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归纳整理】请你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本课的内容填在表格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1.设问如果没有文字,人们怎样传递信息,让学生探究文字出现的意义。
2.以谈话法解决: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出土的地点主要在哪里?甲骨文主要使用于哪个朝代?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甲骨文的出土和识读有什么意义?
明确: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到商王朝和贵族活动的众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3.以“车”为例演示汉字演变的过程,并让学生临摹“车”由甲骨文演变到简体汉字的各种字体。
4.“对号入座”小游戏,加深对汉字演变过程的认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互动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对汉字演变过程的认识)
5.小结本课内容: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还了解了商朝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特别是古蜀国的青铜文化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奴隶社会繁荣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国不愧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要努力学习创造更加辉煌的现代文明,这样才能成文一个合格的华夏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