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备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关注:

发展经济学作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专门理论,它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让对国家的发展类

型进行区分;其次,发展经济学关注的是为什么这些发展中国家会长期落后。同时,

发展经济学还关注如何才能使得这些国际能够实现真正的发展,从而顺利的转变为现

代意义上的先进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手段的探索是发展经济学的整个学科的核

心。

第二章

工业化:工业化是一种过程。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

的趋势。在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

加了。而在更一般的认识中,工业化往往被简单的看成工业部门超过农业部门在国民

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过程。

人类发展指数:

是一种发展度量指标体系,由寿命、教育程度、生活水平三个指标组成。

经济增长:指不断增加的国民收入和不断增强的国家经济实力,是以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为内涵的。是一种数量指标。

经济发展:应当具有经济增长的量的内涵,还应具有更广泛的结构性变迁的内涵。包括: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产品构成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分配状况的改善。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概念:一是“需要”的概念:即满足人民特别是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

其二是“限制”的概念:即考虑技术和社会组织以及环境承受力对发展造成的制约。第三章:

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

指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均收入较低,导致国内的储蓄少,而国内的储蓄少就决定了国

内的资本投资少,资本投资少又会导致收入少的一个恶性循环。

后发优势:指落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技术,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巨额资本,实现快速发展的可能性。

后发劣势:强调落后本身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会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举步维艰。

结构主义:从经济结构方面去解读缺乏发展的原因,并从结构改变方面提出发展对策的经济发展理论流派。它强调了要注重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增长,主张工业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必

须通过对所有部门实现大规模投资来获得发展。同时,强调了政府计划经济调控的重

要性。

第四章

资本宽化:如果社会总劳动力和社会资本总量按统一比例增长,因而人均资本总量不变,我们就称之为“资本宽化”。

资本深化:如果人均资本占有量不断增加,就称之为“资本深化”。资本深化往往意味着每个劳动力的资本装备水平越来越高,资本增加通常伴随着技术的进步。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资本产出系数不变的情况下,储蓄率是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发展,便要大大提高储蓄率。考虑到人口的变化,要想实现快速增长,

对人口的控制是适宜的。

金融抑制: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些手

段包括政府所采取的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第五章

人口转型:人口增长率随着发展水平呈现出“倒U形”变化的关系。即:一个国家的出生率会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又进而下降的过程。

人口红利:指在人口转型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达到顶峰,随着后面出生率的下降,会使这些未成年人成长为成年劳动力后,需要供养的子女和老人相对较少,从而

他们有了一个把钱花到其他方面的机会窗口,这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在未来会有较好的

发展前景。这种由于现期承担抚养成本而在未来有更高回报的人口现象,被称为“人

口红利”。

第六章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指新技术的采用,使得劳动的使用量相对于资本的使用量有所增加。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指新技术的采用,使得资本的使用量相对于劳动的使用量有所增加。

无偏性技术进步:

指新技术采用后对劳动和资本产生了同等的作用。

“巨人的肩膀”效应:

现存知识存量中应用于新技术创造的比例越大,技术进步越快,这被罗默形容为“巨

人的肩膀”效应。

第七章

荷兰病:由于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的价格膨胀和利益“意外性”,造成短期内把大量的生产要素吸引到资源产业,同时,在这些行业就业的人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大量的财富,

从而他们加大了对进口品的需求,国内的其他生产部门在要素短缺和市场萎缩的作用

下,丧失了发展的机会从而限制了工业化的进程。

环境的库兹涅兹曲线: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初期,随着产出的不断增长,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但当经济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发展又会带来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这便是有名的“库兹涅

兹曲线”。

碳汇交易:即一种典型的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纳入可交易体系中的做法。碳汇,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的吸收体,它主要包括森林湿地和海洋。

第八章

二元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并存的状态。

体现工农城乡之间的对立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分化。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工程过

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因而,被认为是其经济结构的最基本特征。

拉尼斯-费模型第二阶段转化的关键:

经济转换的必要条件是农业生产率的增长。重视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农业生

产率的增长足以使农业平均剩余不致降低,一方面农业劳动的流出和工业部门的扩张

不受阻碍,另方面可以保持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平衡进行。即两部门必须平衡增长。

在人口随经济增长的现实中,必须要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快于劳动

力的增长,因此,必须工业化。

刘易斯拐点:

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此点时由于流出人口多,原来的农业平均剩余水平减

少,低于制度工资。农产品短缺,粮食供给减少,粮食价格上升,工业品贸易条件下

降,农业劳动力价值上升,致使工业工资上升,工业的扩张就可能停滞。在农业商业

化阶段到来之前,农业劳动的流出已经遭受阻碍,工业部门的扩张会停下来。

第十章

土地制度:狭义:是指规范人对土地所有、占有关系和土地使用的制度。它反映了以土地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乡村的土地所有、占用和租佃制度。包括土地的产

权制度和经营制度。

广义:包括有关土地问题的一切制度。诸如土地利用方面的土地开发制度;土地所有和使用方面的土地分配制度;土地价值方面的地租制度;以及国家的土地征用

制度。

第十一章

城市人口比重指标:

即用某一地区内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

第十二章

区位因素:包括有:地理条件、历史变迁、社会环境条件等,这些都可以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均衡发展理论:

发展中国家自身环境比较差,“经济发展要求一国积极的改变这种环境”。市场机制带

来的发展太慢,小市场阻碍投资,依靠国际市场的刺激也太慢、太被动。因而,整个

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是一种全面的发

展。“有足够多的工业相互支持投资,以克服孤立性进步带来的沮丧感。”

非均衡发展理论:

发展中国家或某一个地区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均衡增长是不可能的。

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或区域进行,其他部门或地区通过利用这些表明或区域

的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逐步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