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启示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启示1. 引言1.1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的背景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是一部旨在保护消费者信用信息和促进信用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立法。
该法案于1970年通过,并于1971年生效,是美国消费者信用保护的重要法律基础。
该法案的制定背景主要是为了解决信用报告制度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透明现象。
在此之前,信用报告的编制和使用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往往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公平信用报告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规范信用报告机构的行为,保护个人隐私权,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公正性,从而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信用体系。
这部法律规定了信用报告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它们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确保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法律也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如获得免费信用报告、纠正错误信息等。
通过这些规定,法律实现了对信用报告制度的有效监管,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促进了信用市场的健康发展。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的出台对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其他国家的信用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借鉴。
1.2 我国信用建设的现状及挑战我国的信用建设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我国信用体系不够完善,覆盖面较窄,和谐发展。
信用记录不够全面和准确,导致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足。
信用体系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导致监管不到位和效果不佳。
信用服务和产品的多样性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的信用环境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信用破产、失信行为等,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信用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不够,导致信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
所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信用建设的进程,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2. 正文2.1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的主要内容1. 个人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法律规定了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存储和管理方式,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
2. 信用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信用机构确保信用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消费者有权要求修正错误信息。
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及借鉴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12期NO.12,2009266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及借鉴□喻启红王玲师军(南开大学天津南开区300071)摘要: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各国都普遍重视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建立了与其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本文主要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实质性的意见。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纯市场化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模式社会信用体系是指一国综合运用法律制度和信用管理技术进行社会信用管理,以提高社会信用主体的信用意识、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为宗旨的管理体系。
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促进我国开展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加快社会信用立法步伐,加大社会信用执法力度和规范市场主体的信用行为。
一、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另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以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的模式。
1、美国的信用管理:纯市场化模式(一)信息公开的法制保障机制从上世界60年代起,美国通过颁布实施《信息自由法》、《联邦咨询委员会法》、《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公平信用报告法》等数项法律,确定了信息公开制度,在保证与信用信息有关的信息披露公开透明的同时,重点在法律上界定好三个关系:第一,划清信息公开和保护国家机密的关系;第二,划清信息公开和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关系;第三,划清信息公开和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权的关系。
使征信企业在法律框架下,合法地获得大量信用信息。
尤其是《信息自由法》、《联邦咨询委员会法》、《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其核心思想是:所有政府信息都要公开,不公开及保密是例外;政府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所有人获得信息的权利是平等的;政府对拒绝提供的信息负有举证责任,必须提供拒绝的理由;政府机关拒绝提供信息时,申请人可以向法院请求司法救济。
国外政府诚信治理实践、研究和启示
国外政府诚信治理实践、研究和启示│文陈丽君胡晓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诚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21世纪以来,东西方各国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政府诚信问题。
一方面,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提供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有形的手”已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另一方面,虚假承诺、浪费公共资源、腐败等政府失信行为越来越普遍,引发了政府信任危机。
也引致国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政府诚信研究以及政府诚信治理日益重视。
因此,明晰政府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系统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揭示的政府诚信影响因素以及世界各国政府诚信治理实践,对推动我国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启示。
何谓政府诚信“诚信”的本质在东西方都包含了“诚实”和“守信”两层含义。
虽然国外对诚信内涵的理解,已形成三种不同视角,但任何对诚信问题的探博讨都离不开诚信行为的主体,当诚信行为主体发生变化时,诚信内涵随主体的职能定位、职责特征以及互动对象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政府诚信是以政府为诚信主体的诚信,它意味着政府作为行为者所采取的相关行为必须符合诚实守诺、公正公平等一系列诚信伦理规则要求。
关于政府诚信内涵的界定,学者们对其有宽窄不一的理解。
狭义的理解将政府诚信等同于政府雇员个体诚信,强调代表政府行为的雇员个体遵守诚信规则,说真话办实事、没有不端行为。
广义的理解则从政府基本职能和职责出发,强调政府作为行为者在执行其职责时的表现。
正是基于政府诚信所遵从规则是有利于其长期生存的规则,国内外大量实践和研究凸显了政府诚信的重要性。
政府诚信是政府合法性和公信力的基础。
任何社会互动活动最终都以获得互动对方的信任为前提和目的。
政府合法性和公信力是立国之本,二者既取决于政府履行其职能的能力,也取决于政府诚信。
反洗钱体系建设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启示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广泛和经济的 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贩毒、走私、恐怖活 动、黑社会犯罪、贪污受贿等犯罪日渐上升。而 对通过这些犯罪活动所获得的非法收益进行 清洗的洗钱活动,也严重危害着国际社会的正 常政治经济秩序。正由于洗钱犯罪具有如此大 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洗钱犯罪进行有效的防 范和打击十分重要。目前,通过国际合作抑制 洗钱犯罪,成为一个国际范围内的热点问题; 同时,很多国家将反洗钱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 以建设,在打击洗钱犯罪方面取得不错的效 果,对我国的反洗钱体系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 义。反洗钱的国际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 一套能够有效调整各国成本收益失衡,从而能 够顺利推行的制度。面对反洗钱工作在各国间 成本与收益分担不均的状况,各国际组织应负 担起协调的任务,切实考虑各个国家的不同实 际情况,给予一些力量薄弱的国家以更多的财 力支持和技术援助,帮助它们建立起与国际要 求相适应的反洗钱体系。针对一些国家患得患 失的情况,更加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达到统一 部署的目的。
由国内事务部负责,主要从事反洗钱法律草 方面注重参与国际合作,并根据本国的特点
案的制定,对国内事务大臣负责。在反洗钱操 强调务实高效的反洗钱工作体系,尽管其开
作制度方面,英国金融机构内部建立有可疑 展相关工作较晚,但是在反洗钱具体实践方
交易报告制度。每个银行都配备有专门向国 面进展较快。日本于 2000 制定的《组织性犯罪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反洗钱体系建设经验 (一)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洗钱进行 法律控制的国家之一,它的反洗钱执法机关是 财政部、司法部、税务总署、联邦调查局和美国 邮政总局。现在美国有关的反洗钱法律已形成
了以《银行保密法》为核心、辅以一系列反洗钱 法令在内的完备体系。其中,《银行保密法》要 求所有的金融机构必须向政府提交如下报告: 任何人运送价值超过 10000 美元的现金或货 币工具进出美国的,应向美国海关报告可能违 反法律或法规的可疑交易活动;银行必须向美 国财政部及货币监理署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在 美国,反洗钱情报网络十分庞大和完善。美国 财 政 部 设 立 了 金 融 犯 罪 执 法 网 络(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即 FinCEN),其主 要职能有:协助执法机关的调查工作;对国内 和国际合作打击金融犯罪的行动提供情报支 持;为美国的决策者提供对国内和国际洗钱活 动发展趋势和模式的分析报告;通过对信息的 收集、分析和共享以及技术支持,促进《银行保 密法》和财政部其他命令的有效实施。FinCEN 建有庞大的金融数据库,与全美各金融机构数 据库、金融监管机构数据库联网。借助该网络, 调查人员能在几分钟之内查到某个人的金融 记录、商业合同、雇主姓名、资产数额等数据信 息。这些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就可以勾画出被 调查对象的所有经济交易的清晰脉络,从而为 调查提供线索。另外,在相关执法机构也有相 应的数据库,如国内税务局的底特律信息中心 就储存着全美所有的货币交易报告,供执法机 构检索。
社会信用体系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信用体系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信用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来探讨社会信用体系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层面的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经济活动的基石。
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意识得到了提升,使得商业交易更加公平、透明和可靠。
消费者和企业可以通过社会信用体系来了解商家的信誉情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其次,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也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过去,企业的信用状况往往难以准确了解,导致企业间的交易风险增加。
通过社会信用体系,企业的信用记录可以被记录和公开,提高了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这种提高信用度的机制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另外,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对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来评估其还款能力和信用风险,从而合理设置利率和授信额度。
这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政治层面的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建设和治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社会信用体系有助于完善法治体系。
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不良行为可以被记录和追溯,形成一种可以证据化的信用档案。
这为法律监管提供了依据,使得违法违规行为更容易被发现和打击,有效遏制了社会不法行为。
其次,社会信用体系也有助于加强政府的治理能力。
通过社会信用体系,政府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社会各个层面的信用状况和风险,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管理措施。
同时,政府可以利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社会层面的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推动社会诚信意识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普及,人们更加重视个人信用,注重诚实守信的行为,养成了公民道德的良好习惯。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 引言1.1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定义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定义是指通过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评定个人信用状况的一套制度化工具。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对个人消费行为、还款记录、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评估,从而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该评估体系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雇主、房东等在与个人交往时更准确地评估个人信用水平,从而减少信用风险和提高效率。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旨在建立一个公正、透明的信用评估机制,激励个人维护良好信用记录,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在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各国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广泛应用这一制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1.2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是指通过对个人信用记录和行为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综合评定个人信用状况,为金融机构、零售商和其他企业提供参考,以便决定是否与其合作或提供信贷服务。
这一体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个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个人的信用风险,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信贷政策,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贷款的成功率。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消费者信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存在可以激励个人维护自身信用良好的动力,有助于培养消费者守法守信的信用观念,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水平。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在于其对金融服务效率、消费者信用意识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 正文2.1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历程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国外征信业的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世界上最早期的征信机构创建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 的英 国伦敦 , 随后美 、 、 、 法 德 日等 国先后也相 继 快 速发 展起 来 。我 国最早 创设 的征信 机 构是 二 十世 纪初 上海 各 大银 行 创设 的 中 国征信 所 , 在相 当长 但
的时期 内 , 由于种种 原 因我 国征信 业 一度 中断 。 目前全 球 最发 达 的征信 业 主要集 中在 美 欧等 发达 国家 , 近 年 来 新西 兰 、 澳大利 亚 、 新加 坡 和韩 国等 也发 展较 快 , 比较而 言 , 国的征 信业 发 展则较 为缓 慢 。 我
金融窗 口・
国外征信业的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李贵斌
( 中国人 民银 行大庆市 中心支行 , 黑龙江 大庆 13 1 ) 6 3 1 [ 摘 要] 征信体 系建设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 中央、 党 国务 院十分重视我 国的征信体 系建设 , 并将其纳入
重要 日程 。 但从法制建设和行业规范方面 , 国征信 业发展仍 比较缓慢 。 我 这就需要政府从 制度上 、 管理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
录, 成为美国消费信贷蓬勃发展的基础 。 国的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之间界线清晰, 美 业务分别由不 同的征
信 公 司从事 , 息 主要来 自企 业 , 信 而不 是银 行 。 第一 , 征信 机构 数据 来源 比较 广 泛 。美 国征信 局 的数据 来源 有 四个 主要 的组 成部分 : 是来 源 于为 消 一
信 局数 据文 件 的行为 , 都被 定 义为 各种 各样 的查 询 , 询 记录 都机构掌握 的并且对公众开放的政府数据或记录 , 包括 : 破产记录 、 院裁决记 录、 法 未付税息记
录 、 金罚 款记 录等 与经 济行 为相 关 的 内容 , 不包 括经 法 院裁 决 的经济 犯罪 和其 他类 型 的犯罪 活动 。 现 但 第二 , 信用 评分 模 型广 泛应 用 。信用 评分 模 型是 美 国工程 师 Bi r lFa 和数学 家 E l i Lsa 于 15 c a 96
借鉴与启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解决个人征信管理问题的关键
二 、 国个 人 征信 管理现 状 与存在 的 问题 我 ( 一 ) 经济发展 水平和 个人信 用利个人信用信息除银 行 部 门提供 的上述 信息外 ,还应 该包括 公安 、保 险、 司法 、 税务 、 公共 事业 收费单 位 、 医院等部 门的 信 息 ,因为我 国个 人征信 数据处 于极端 分散和相 互 屏蔽状 态 , 合征信 缺乏基 础 , 以人 民银 行在 联 所 采集这些部 门掌握 的个人信用信息时 ,困难相 当
借鉴与 : 启示
健 社会 用 是 个 征 理问 关 全 信 体系 解决 人 信管 题的 键
李 清 兰志亮
山西 朔 州市 036002 ) ( 中国人 民银 行 朔 州市 中心 支行
摘 要: 本文着重从介绍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征信管理的做法入手, 客观地分析了我国个人征信管 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总结了五点启示, 为决策提供参考。
华北 融2006年第8期 39 金
真 实性及个人 隐私进行保 护 。 西方发 达 国家通过建立个 人 征信 系统有力 地 促进 了经 济增 长 , 高 了资源 配置效率 , 提 主要 经验 有 : 一 是个 人征信评 信 制度效 应显著 。 征信评信制 度作 为信 用体 系建设 的核 心 ,成 为所 有信用 活动 乃至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甄别制度 ,成 为每个社 会 成 员 必 须 遵 守 和维 护 的一 项 墓 本 社 会 经 济制 度 。 是征信 评信 网络通 畅发达 , 成 了 以少数几 二 形 家 全 国性 、 合性 机构 为龙头 , 综 其他 专业性 机构为
关性词: 个人征信管理; 个人信贷;社会信用
中圈分类号:F832. 4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 一 4392 (2006 )08 一 0039 一 04
美国消费信用制度对中国个人消费信用制度建立的启示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85期2013年第3期Serial No .185No .3,2013一、美国消费信用制度(一)美国消费信用制度的发展、现状1.发展。
美国信用管理行业萌芽于19世纪40年代,但是知道20世纪30年代,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开始兴盛。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兴起现代信用管理体系,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包括《公正信用报告法》、《平等信贷机会法》、《信用修复机构法》、《信用控制法》等17项法律,并且每一项法律条文都进行了若干次的修改,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在保护个人隐私、公平授信权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数据透明化,并对失信行为进行严惩。
2.现状。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信用制度最发达国家。
资本、商品和消费者三大市场都建立了完善的信用法规和执行机构。
其中消费者市场,针对不同阶层设立了多种非银行融资机构,满足其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信用消费占国内商品总消费的比例高达2/3。
非银行储蓄机构的放款协会,遍布全美各州,与消费者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的消费贷款业务量仅次于商业银行。
消费者财务公司,主要面向工薪阶层,人们遇到医疗费用的紧急开支,到就近的一家消费财务公司便可获得分期付款服务。
人寿保险公司、退休信托基金、私人养老基金等机构,对客户的即时消费和远期消费进行筹划,并同样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二)美国消费信用管理体系1.立法。
每一条法律大多由引言、定义、数据保护原则、个人权利、豁免、过渡性条款、专员的权利与职责、通知、犯罪等章节组成。
依据健全的法律,建立了相应的公共信用登记咨询系统、信用评价制度、信用风险转移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
《信息自由法》、《隐私法》、《接触秘密信息进行背景调查的调查标准》等大量的法律,明确界定了信息公开和个人的关系,强制个人在规定范围内披露全部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
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是美国信用制度建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兴旺国家诚信建立做法及经历对我们的启示邵家渡街道*仁佑近年来,从“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平安事件频发到“达芬奇〞天价家具被曝假洋货等事件屡屡曝光,再从“短命桥〞“史上最短命公路〞“楼裂裂〞等短命工程频现到唐骏“学历造假门之类的简历注水被拷问事件,这一系列的诚信危机事件给我们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总结来说,我们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都不同程度地出了诚信危机。
因此,社会各个层面,从政府到企业,从学者到民众,都意识到缺乏诚信的危害,都认为应该尽快在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风气。
但是,我国目前的诚信保障机制还有所欠缺,在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立、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制度法规同时, 借鉴兴旺国家诚信建立经历和做法何尝不是有益的探索。
一、国外兴旺国家的诚信体系建立1.国外兴旺国家对诚信准则内在的了解兴旺国家的诚信准则是树立在商品买卖根底上的契约诚信。
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古罗马帝国就制订了万民法,不单用诚信契约来标准商品买卖当事人两边的权益和义务,还规则了诚信诉讼的详细顺序。
2.国外兴旺国家诚信立法渊源西方兴旺国家封建社会历史比拟短,而且早在奴隶社会就有了规*商品交换的诚信立法。
到资本主义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开展,在150多年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场着手探索构建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契约诚信意识和相关法律制度也不断完善。
据统计,美国关于社会诚信管理的法律共有?老实租借法?、?公平结账法?、?公平债务催收法?、?公平信用报告法?等17部,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如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轻则予以重罚,重则判刑入狱。
法国在财政部专设“竞争、消费和反舞弊局〞,专事反欺诈、反暴利、维护诚信原则的工作。
英国公布?政府雇员行为规*?,约束政府官员诚信办事、廉洁行政。
3.国外兴旺国家诚信运行管理机制在兴旺市场经济国家,每个个人或企业都有一个伴随其终身的社会诚信,个人和企业的名字可以改变,但社会诚信是不能改变的,个人和企业的所有信用表现,都会永远记录在这个社会诚信底下。
发达国家征信体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二、 发达国家的征信体系模式
1 以民营征信服务为特征的美国征信体系模式 ( 1) 美国的企业征信体系状况 美国的企业征信业分为两种情况 , 一种是上市公司 , 法律严格规定了其信息披露无须一般的 信用 报告 , 其资信等级的评定由世界著名的穆迪、 标准普尔公司完成 ; 另一种是中小企业, 其征信工作由专 业的企业征信公司完成。美国企业征信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第一, 在信息来源方面 , 民营征信机构的信息来源广泛。在美国, 征信信息主要来自官方信息、 公众 媒体信息, 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的信用信息除了来自银行和相关的金融机构外, 还来自信贷协会和其他 各类协会、 财务公司或租赁公司、 信用卡发行公司和商业零售机构等。 第二, 在服务范围方面 , 美国消费者信用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要受国家 公平信用报告法 及其他相 关法律的约束, 只有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才能使用相关的消费者信用信息。这表明 , 美国民营信 用调查机构是面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 : 私人银行、 私人信用机构、 其他企 业、 个人、 税收征管机构、 法律实施机构和其他联邦机构以及本地政府机构等。 第三, 在提供的产品方面, 征信公司可以提供企业概况、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关情况、 企业关联交易 情况、 企业无形资产状况、 企业付款记录、 企业资信等级、 企业财务状况等。 ( 2) 美国的个人征信体系状况 在美国 , 个人征信业务通常是由非营利机构完成, 其主要产品有: 记录消费者还款历史的信用报告; 来自司法机关及其他方面的公共记录 ; 按一定规则整理和组织的信贷记录; 各类消费者信用评分 ; 个性 化的消费者信息。美国个人征信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为 : 第一, 在立法方面 , 美国通过了一系列限制征信局行为、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案 , 如 ∀公平信用报告 法 #、 ∀公平信用计账法 #、 ∀平等信用机会法 #、 ∀诚实借贷法 # 和 ∀信用卡发行法 #等 , 这些法律要求个人 征信行业不得以消费者的性别、 年龄、 信仰、 种族、 籍贯为由, 采取任何歧视性授信行为。 第二, 在个人征信局的数据库中 , 个人征信局的征信数据来源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数据来自 提供消费者信用工具和服务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授信机构的借贷记录及客户信用评级 ; 第二部分数据来 自于属于第三方地位的数据处理公司 , 他们主要搜集消费者有关社会经济行为的数据 , 如估算消费者的 收入和其消费形态; 第三部分数据来源于与消费者寻求贷款过程中发生的查询行为相关的数据 ; 第四部 分数据来自 公共记录 , 即指政府机构掌握的且对公众开放的数据或记录。 第三, 在行业协会方面 , 1912 年美国成立了联合信用局。信用局搜集的主要是消费者还贷数据。 每个消费者信用贷款的所有数据从各种金融机构传送至当地信用局 , 转而汇集到三大征信局的数据库 中。这种传输是无偿和自愿的 , 大家贡献数据的目的是从整个系统中收益, 具有乘数效应。 第四, 在信用信息内容方面 , 标准的消费者信用调查报告, 其正面和负面信息的内容由三个部分组 成 : 一是消费者信息, 包括姓名、 地址、 社会保险号、 出生日期等 ; 二是账户信息 , 包括账号、 账户类型、 开 户日期、 账户余额、 当前和历史余额、 完整的支付历史; 三是附加信息, 在征信局的数据中还有其他一些 数据, 如联合借贷人, 即配偶的信用档案, 进而了解其工作的稳定性、 收入变化的大概趋势。根据美国的 法律规定, 个人征信局保留消费者信用记录是有时间限制的 , 正面数据保留十年 , 负面数据保留七年 , 而 公用记录信息的保留年限不确定。 2 以公共信用调查信用管理机构为代表的欧洲模式 概括起来, 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模式与民营信用调查机构的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公共信用登记系 统是由金融监管机构设立 , 更多地体现了监管者的意志和需要 ; 民营征信机构是由私人和法人组成, 采 取商业化、 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公共信用登记系统主要是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信用监管服务, 而不考虑社 ! 67!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指构建由政府、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组成的信用主体,以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为核心,通过信用信息的互通、分享和应用,推进社会诚信行为和规范市场秩序,以提高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
通过信用信息的公示和共享,市场资源会更快、更准确地流向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从而激励其更加努力地维护社会信用,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协调。
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在市场监管和服务中也会更加注重信用记录的考核和评价,加强执法力度,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提升市场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改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消费者权益维护的能力。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消费者可以通过信用信息查询,了解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记录,从而选择具有高度诚信的服务对象和产品供应商,并促进形成重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市场环境;同时,若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利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手段进行举报和维权,提高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力度。
此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有助于优化政府治理,提升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的信用水平和行政能力。
通过加强对公务员信用评价、推进依法行政、优化政府服务等措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政府权力的公开透明和行政规范,促进各级政府部门执行政策的效率和公平性,加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与沟通,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使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当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信用机构不够完善、信用信息存在不透明等。
此外,也需要对社会信用的概念和评价标准,以及信用记录的建立、查询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总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美国信用合作社体系的发展特征及启示
多亿元 ,而企 业债 券 融 资不 足 10亿 元 , 0 这与发达 国家的债券 融 资数倍 于股 票融资 的状况形成 巨大 的反差 。股 票市 场 与债 券 市 场 发 展 的 失 衡 ,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就 是 政 府 对企业债券的管 制,国家把 发行 企 业债 券 作为计划 内的建 设项 目筹集 资金 ,对 企业 债券进行统一管 理,给债 券 融资带来 一 系 列 问题 。 因此 本 文 建 议 首 先 应 改 变 企 业 债
一
、
达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 ,还是 在发展 中 国家 ,信用 合作运 动都 有 了长足的发 展。全 球共 9 6个 国家 拥 有信 用 合 作机 构 ,共 有 1 7, 7 8万成员 。美国的合作 金融是 在 2 3 O世纪 初经济 大萧条 时期 开始 兴起 的,当时社会 的中、下层 阶级 难 以从 银行 取 得贷 款 ,为 了维 持生计 ,获 得 资金 上 的帮助 ,在政 府 支持 下 ,按 照 自愿 、平 等 、
存 款 总 额 上 涨 了 16 8 。 0.%
关 键 词 :信 用 合 作 社 ; 内生 性 ;路 径
合作金融作 为金融 体系 中不可 或缺 的一部 分 ,经 过 10多 年 0 的发展 ,各种类 型的合作 性金 融组织 已经 遍及全 世界 。无 论在 发
美国信用合作社体系的发展特征 美 国的信用合作体系是 内生性 自然 演进式 发展路 径 的最典型
有经济成分 的资金 运动 。而 由政府 自上 而下设 立 、安排 并 由正 规 金融机构 主导 的资金运动 ,则属 “ 外生金融” 。基于上述定 义 ,美 国的信用社体 系可 以算作是 内生 式发展 模式 。而 我 国现 有 的农 村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 联邦政府缺信。国家信用是金融体制 的最后依托 , 国联邦政府多年来对于“ 四) 美 两房” 疏于监管 , 无形
中纵容了风险的不断膨胀 , 而事发后又将“ 风险社会化”其所触犯的“ , 道德风险” 则从价值层面上对国家信用 造成严重冲击 。 从本质上来讲 , 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金融企业不顾触犯金融道德风险, 非理性放大金融杠杆 , 令金融风 险无 限积聚 , 使泡沫破裂的灾难性后果超 出了金融体系所能承受的临界点 。 进而引发银行危机 、 信用违约危 机、 债务危机 、 美元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 而这一系列危机的背后凸显的则是美国出现了整体性的信用垮
塌。
二、 美国金 融危 机发 生的原 因分 析
( 管理制度安排上的缺陷。 一) 中介机构被认为是捍卫美 国企业信用的“ 守护神”这种制度体系运作的基 , 本前提是外部审计师作为专业服务机构 , 要以 自己的信誉、 专业精神和其 自身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会计师事务所可 以给同一家公司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 。 咨询业务的收费很 高, 而审计业务的收费较低 , 当审计要求的独立性与咨询业务的巨大利益发生冲突时, 不少中介机构与所服 务的公司很 自然地会结成利益共同体 , 不惜为所服务 的公司做假帐掩盖财务漏洞。因此 , 由于中介机构集审 计业务与咨询业务于一身 , 必然带来对中立和客观公正的损害。 ( 信用评级机构反应滞后 。在美国的信用体系中, 二) 评级机构的事前预警作用未能发挥 , 信用评级成了 “ 马后炮” 由于信用服务公司运用的财务数据主要来 自 。 像安达信这样 的会计公司, 依据不可信的财务数据编 制信用报告 , 在美 国一系列财务欺诈的背后 , 信用评级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究其原因在于评级机构没 有深入研究调查被评级公司提供的各种数据资料 , 给予 了不恰当的评级 , 误导了市场投资者 。 ( 法律制度与监管上出现漏洞 。很多公 司为了求得 良好 的信用记录做假帐虚报巨额赢利 , 三) 危机发生 后, 大部分企业承认他们 曾隐瞒或提供 了虚假 的数字。如此广泛地造假 , 说明了法律制度与监管存在三个方 面的不足 : 一是法律制度与监管只能控制企业的“ 事前 ” 事后 ” 和“ 行为 , 而对企业造假 的过程控制则形同虚
商业银行征信知识讲座
• 2005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了与相关政府部门信息 共享协调工作的力度。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 数据库除了主要收录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信息外, 还收录企业和个人基本身份信息、企业环保信息、 缴纳各类社会保障费用和住房公积金信息、质检 信息、企业拖欠工资信息以及缴纳电信信息等。
•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到上述信息 后,按数据主体(即企业和个人)对数据进行匹 配、整理和保存,将属于同一个企业和个人的所 有信息整合在其名下,形成该企业或个人的信用 档案,并在金融机构查询时生成信用报告。
• 各国的经验表明,征信数据的采集和使用首先是 一个法律问题。我国在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使用等 方面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一方面是数据开放程 度低,许多信息相对封闭和分散于各个部门和机 构中,使信用信息缺乏透明度;
• 另一方面,在涉及到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采集和共 享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根据一些国家的 经验,对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公布应采 取相对审慎的原则。
• (二)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信用体系中发挥重要 作用
• 美国有许多专门从事征信、信用评级、商账追收、 信用管理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很大程度 上避免了因信用交易额的扩大而带来的更多的信用 风险。
• (三)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促进了信用体系的 发展。
• 美国信用交易十分普遍,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 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很难在业界生存和发展,而信 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都 会受到很大制约。
• 一是信用行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 二是中央银行在信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三是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信用信息局和资 信评级公司两类。其中,资信评级公司的建立主 要是为了增强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透 明性,促进其健康发展。信用信息局的建立更多 地是为了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防范金融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及相关举措启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规范发展(1).
美国次贷危机及相关举措启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规范发展(1)美国次级债危机逐渐蔓延全球,演变成一场全球信用危机,长期以来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备受指责。
资信评级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透明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手段之一。
从长期发展来看,危机的发生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即借鉴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对评级行业采取的一些措施,结合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提出促进该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信用评级;行业规范;启示一、次贷危机暴露评级行业的主问题㈣1 利益冲突影响评级独立性。
目前。
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主来自于受评企业缴纳的评级费用,而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评级费用也越高,利益冲突使评级机构难以保证评级的独立性。
并且,由于评级机构通常与承销商共同设计次级债券,对其分层、信用增级等提供建议,也使其易低估次贷产品风险,给出偏高的信用级别,从而助长市场对该类产品的乐观预期和非理性追捧,埋下风险隐患。
2 透明度问题。
目前,评级机构一般会简介绍评级方法。
但一般不会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也不会公开核心的评级方法。
SEC调查也发现,在进行复杂的资产担保证券评级过程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足,评级公司未能公布或记录相关过程。
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得市场和监管当局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也增加了评级机构产生道德问题的风险。
3 缺乏监管。
美国联邦银行法有不干预评级机构的不成文规定。
最初评级机构的出现是单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有用的风险信息。
经过百年的积累,评级机构树立了其市场公信力,评级结果也逐步为监管部门所认可,并作为重的监管指标来监督金融机构。
这无形中将一个民间中介服务机构的私权转化成了公权力,使其既为投资者服务,又具有一定的监管职能。
但是,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在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
评级机构的私权和公权容易发生错位,评级活动的独立、公正、客观的工作立场难以保持。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启示(1).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启示(1)次贷危机是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任何单独指责某一个人或某一项政策的看法都是片面的。
为应对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动荡,世界各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对我国信用制度建设也有重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泡沫;信用制度一、次贷危机及全球范围的合力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始于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事件。
其后,次贷危机就从房地产市场扩散、蔓延到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并且从美国扩散到全球,从而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本次危机成因主来自三方面,即美国政府的政策取向、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以及金融机构经营中为获利不计风险。
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创,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都构成很深远的影响。
为应对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范围的经济动荡,2009年4月世界主国家在伦敦召开G20峰会。
这次峰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全球应对经济危机的努力,世界各国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赞赏。
会议主讨论了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范围的经济动荡的原因、影响,并且提出了应对经济危机所需采取的策略。
如,会议提到2010年前,这20个国家将提供约合5万亿美元的财政投入,用于刺激全球范围的经济复苏;世界各国增加IMF的资本金,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以帮助那些中等收入家庭、新兴市场以及低收入国家应对危机;同时,需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和健全金融体系等。
特别是在会议期间,我国国家领导人所表现出来的承担实际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决心和勇气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一)美国次贷危机显示了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失效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的特征是: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政府不再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控,追求低通胀率而非低失业率;社会福利急剧减少;大型企业和政府打击、削弱工会力量,劳动市场格局改变,资方完全控制劳方;自由、残酷的竞争取代了有节制的竞争;商品、服务和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相对自由的流动。
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基于信用风险的角度
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基于信用风险的角度一、信用及信用风险1.1信用信用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用关系已经成为一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基本要素,不仅各类企业之间普遍形成信用关系,家庭个人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于信用。
故讨论信用风险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信用”。
1.1.1信用概述“信用”一词产生之初属于社会学范畴,它是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标准。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信用”一词的经济意义逐渐突出。
在经济学中,“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主要包括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
在信用活动中,商品或货币在一定时期的使用权被贷出者转让出去,借入者向贷出者支付一定的利息作为报酬,期间所有权不发生变化,所以到期借入者应偿还所借商品和货币。
信用是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为形式的一种价值单方面转移活动,它有四个基本特征:期限性、偿还性、收益性和风险性。
1.1.2信用的职能信用自产生之日起,便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发挥着独特的职能作用。
信用首先发挥的是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的职能,从而它大大加快了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和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有利于推动一国的经济增长。
信用一方面把社会闲置资金累积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特殊的资金运动形式把这些资金分配出去。
上述属于社会生产要素的分配,而信用活动中得利息可以看做是对生产成果的分配。
所以信用的第二个职能是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信用的第三个职能是节约流通费用,这可以使得有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
信用通过分配职能促进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
信用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还给国家提供了调节经济运行的工具。
1.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的是交易对手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证券或投资组合的价值。
违约,即交易对手不愿或没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是信用风险的一个极端例子。
浅谈美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法律制度研究和借鉴
浅谈美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法律制度研究和借鉴论文关键词:个人信用信用法律制度论文摘要:个人信用体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时,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既是适应经济新形势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个人信用体系的法律制度建设可以借鉴和吸收美国先进立法技术和成果以完善中国的个人信用体系的法律制度建设。
个人信用又称消费者信用,是指零售商、银行金融机构或财务公司向个人提供的与销售货物或借款有关的双方之信用,更侧重于买方、贷方之信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个人为主体的消费交易市场行为越来越多,个人信用越发显得重要。
一般认为,个人信用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身份、居住、职业收入等)、个人信用交易信息(如贷款余额、信用卡透支、信用担保等)、社会公共信息(如社保、纳税、通信缴费等)、特别记录(如有无逃废银行债务、偷税漏税、逃汇骗汇等)。
个人信用体系则是用以载明和验证个人信用状况而建立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文件资料和相关制度体系的总称,包括个人信用信息记录制度、个人征信制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和个人失信惩戒机制等。
整体上以建立一套完整的个人信用体系与法律制度可概括这一内涵。
它们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个人以及市场主体信用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个人信用体系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其以信用交易这种交易形式才能有效、安全地运作。
一、关于个人信用信息利用法理学讨论个人信用信息的利用方式国外有两种立法范例,即须经信息主体同意和无须经信息主体同意。
在征信体系中,信息采集与利用的方式上都会涉及到是否须经信息主体同意的问题。
在这两个环节的法律设计上,各国有所不同。
美国是在采集和利用两个环节都采用在符合法定条件下无须征得信息主体同意的原则。
但欧洲则在两个环节上一般都要求征得信息主体的同意。
从各国法律运行的状况分析,两个环节都不限制,比较有利于征信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但不利于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美国是典型的例子。
发达国家诚信建设经验对我国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启示.doc
发达国家诚信建设经验对我国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启示诚信是人类的普遍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列入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充分发挥其监督与激励功能已成为学校育人的共识。
在十多年的建设与努力下,我国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其成熟和完善仍需要很长的时间。
国外诚信建设经验可以拓展我们的自我认知视角,更好地认识我国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的利弊得失,构建符合国情与时代特征的学生诚信档案体系。
一、发达国家诚信建设的特点国外的信用制度建立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在全社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信用制度,并不局限于校园。
每个公民一出生都会具备专属于自己的诚信号码,与工作、学习、生活紧密相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其成熟度远高于我国刚起步的诚信档案,因此,借他山之石应是明智之举。
1.信用制度建设与诚信教育紧密结合社会信用制度的不断修正与完善并不是国外信用制度成熟的唯一途径,社会信用制度成熟的国家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诚信教育。
实际上,信用制度与诚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信用制度作为一个外化的规范手段来培育公民诚信的内在品质,而诚信教育有利于公民更好地遵守社会信用制度。
为了保证社会信用制度被普遍遵守且能有效约束民众行为,发达国家几乎都开展了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公民诚信教育。
例如,日本公民在一生的教育中都会包含诚信的内容,学校、家庭、企业等不同的领域也非常重视诚信教育。
每个日本的中小学生都会拿到一本称之为“心的笔记”的道德手册,这几乎是从小在日本人心中播下了一颗诚信的种子。
美国的诚信教育同样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无论是早期的宗教教育还是现在的通识课程教育,美国的诚信教育并非一门单独的课程仅仅讲授诚信重要性,对学生提出要求即可,而是通过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等不同的课程给学生以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道德品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文/肖上贤摘要: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且尚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已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对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用社会信用体系启示The Experienc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Social Credit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re is a series of questions, has bad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market.This paper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China.Keyword:Credit Social Credit System Inspiration一、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历程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追溯到从19世纪4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而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后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市场需求下的萌芽发展阶段(1841-1935年)。
这一阶段正处于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大量工业债券吸引了众多美国国内和欧洲各国的投资者,由此产生了对企业和债券征信的市场需求。
1841年邓白氏公司成立,首开企业、债券征信先河。
随后,普尔公司于1860年、穆迪公司于1890年、标准公司于1920年、菲奇公司于1924年先后加盟征信行列,美国的征信制度开始萌芽。
此外,19世纪中叶开始,消费信用也悄然兴起,消费者信用征信机构也应运而生。
第二阶段:政策引导下的快速发展阶段(1936-1968年)。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资本市场,在这期间美国发行的债券有30%不能如期偿还债务,但经评级机构评定为高级别的债券却很少违约。
这让投资者和政府确信,信用评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保护。
此后,政府开始利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并以评级结果作为投资的准则。
1931年,为控制银行的信用风险,美国货币审计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明确规定,如果银行持有的债券按照面值入账,则该债券必须经过至少一家评级机构评级,且公开评级不得低于BBB,否则应按照市场价值进行减值,因此导致的账面损失50%冲减银行的资本。
1936年,货币审计署和美联储进一步规定,禁止银行持有BBB级别以下的债券,且银行持有的所有债券必须经过至少两家评级机构的公开评级。
而1933年美国颁布的《证券法》明确规定禁止证券承销公司(主要是投资银行)对有价证券进行评级,评级机构的地位更加突出。
随后美国全国保险协会在制订保险公司投资合格证券标准时,也采用了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
这些投资准则的确定促使美国征信机构不断涌现。
在这一时期,美国零售服务信用迅速发展。
大量的商家企业纷纷推出零售服务信用,一些大型商家企业通过组建各种类型的金融公司,向居民提供消费信贷,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各种类型的公司卡、商店卡、银行卡、车队卡、旅游卡、国际卡也纷纷出笼,消费信用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信用卡开始风靡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征信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法律规范下的成熟发展阶段(1969年至今)。
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社会各有关方面强烈要求国会适时出台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美国开始制订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
1970年《公平信用报告法》的出台标志着美国信用服务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随着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服务机构不断兼并重组,资本加速集聚,美国信用服务业也不断成熟发展。
二、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1、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在信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有17部,涉及信用产品的加工、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其中比较重要的法律法规有:《公平信用报告法》、《消费者信用保护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诚实借贷法》和《公平结账法》等。
在美国,约有五分之三的信用法律法规集中于个人信用服务体系,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由美国政府的联邦交易委员会负责主要执法和权威解释,另外五分之二属于规范金融机构向市场投放信用信息的法律,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主要执法和权威解释,美国对于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则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法规。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美国信用法律法规中最为核心的是《公平信用报告法》,该法案同时规范了消费者信用报告征信机构和消费者信用报告的使用者,这两方面的主体都要遵守该法的有关规定,通过这些规定,直接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从内容上来看,《公平信用报告法》主要规范个人信用报告行为,保护信息不对称的弱势方(消费者),它直接规范的目标都集中在规范授信、平等受信机会、保护个人隐私权,消费者资信服务机构和与此相关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房产商、商账追收行业都受到了直接和明确的法律约束。
《诚实租借法》和《公平信用结账法》的核心内容也是保护消费者,规范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授信业务,要求授信机构必须明白无误地公开信用交易条款。
《平等信用机会法》保障消费者获得平等的信用机会,要求授信机构在对信用申请人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授信,不得因性别、种族、婚姻状态、宗教信仰和年龄等因素而作出歧视性的授信决定。
在美国,法律对信用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投资者具备相应信用状况,达到法定注册资本额即可申请设立,但对信用服务行业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如《公平信用报告法》规范了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和消费者信用报告的使用者、消费者个人对信用调查报告的权利以及个人征信机构对于报告的制作、传播以及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内容;《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对于向消费者个人进行催账的专业商帐追收公司的行为做出了规范。
2、成熟的市场主体(1)信用产品的生产者——信用服务机构大致可分三类:①从事个人信用信息服务的信用服务机构。
目前美国有3家大的征信机构(也称为消费信用局),即Trans Union、Equifax和Experian。
这3家大的征信机构都拥有覆盖全国的庞大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众多的信用管理人员。
除此之外,美国还有200多家小型消费者信用服务机构,提供不同形式的消费者信用服务。
在美国,几乎每个成年人都离不开信用报告,从申请信用卡、分期付款、抵押贷款等信用消费,直至寻找就业机会等等,都需要对消费者的信用资格、信用状态和信用能力进行评价。
②企业资信服务机构。
主要是指对各类企业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的信用中介机构。
目前,邓百氏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企业资信服务机构,主要进行两种征信业务:一是为企业之间的交易所需对企业作信用评价,一种是为企业向银行贷款时对企业所作的信用评价。
③为企业融资服务的评级机构。
主要指对国家、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债券及上市公司进行评级的信用评级机构,例如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
(2)信用产品的消费者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居民个人在申请消费信贷、申领信用卡和求职等活动中都会使用信用产品。
美国法律规定,个人查看自己的信用记录也需要向征信机构付费,2002年《公平信用报告法》修正案要求征信机构每年免费向个人提供一份信用报告。
②企业、银行、保险公司、零售商、房产商和雇主等都要使用信用产品,是信用产品消费的主体。
银行作为授信方在给消费者发放消费信贷时主要依据征信机构提供的消费者信用报告;企业在发行债券等融资活动时必须要有指定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
③政府也从信用服务机构购买信用信息,如联邦政府每年向邓百氏公司购买企业税务等信用信息。
3、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美国的联邦体制决定了美国信用管理体系是一个“双级多头”格局,即分联邦和州两级管理,且每一级都设若干管理机构。
加之民间行业协会组织,美国信用管理体系实际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联邦、州政府管理体系,二是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体系。
行使联邦当局信用管理职能的机构主要有联邦贸易委员会、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国家信用联盟管理局和司法部等。
它们各自的职能分工是:(1)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拟定主要信用管理法案的提案,推动法案的实施和适时修改;监督消费者信用保护法律的执行,监管与贸易有关的零售信用服务机构,包括提供消费信用的商家企业、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2)货币监理署主要监管国民银行的信用经营活动,规定报告制度和实行检查制度。
(3)联邦储备委员会重点监管联邦储备体系中的非国民银行和银行持股公司的信用经营情况。
(4)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要从保险业务的角度监管所有参加存款保险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同时对它们的信用安全负责任。
(5)国家信用联盟管理局主要对口管理信用联盟组织和信用社的信用活动情况。
(6)司法部主要负责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对违法行为进行民事诉讼和刑事判决。
州一级政府都有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根据制定的配套法规进行监管,兼有推广普及信用消费知识、信用法律知识等工作职责。
4、建立了全方位的失信惩戒机制在美国,对失信者的惩戒是信用制度的关键部分。
美国失信惩戒机制的核心是把失信者或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失信行为,扩大为失信方与全社会的对立,从而对失信者产生强大约束力和威慑力。
在美国,法律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向当事的交易双方、雇主和政府机构提供有偿信用调查报告,让失信记录能顺利的在社会传播,把失信者对交易对方的失信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失信。
由于美国的信用交易十分普遍,信用制度完备,使得缺乏信用记录和信用记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和个人被披露于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而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而且失信者行为按照法律规定要保留7年以上,使失信者对失信行为在一定期限内付出沉重代价。
5、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运作模式美国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完全以民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主体的模式,所有信用服务机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完全处于竞争状态。
政府鼓励市场竞争,但也并不是一味放任不管,而是注重积极引导。
一方面通过制定法律,来维护信用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来推动信用市场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