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原因: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
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
3. 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中国落后: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的原因2、西方列强的侵略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
感悟(结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补充一、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五次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⑤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三次侵华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局部侵华。
1937年七七事变,侵略平津(华北),全面侵华1937年八一三事变,侵略上海二、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归纳:孙中山一生最主要的历史功绩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你从孙中山身上受到哪些教育和启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要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论文
浅议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摘要在20世纪初期,清王朝为了维持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进行了一次改革,史称清末新政。
从1901年慈禧颁布上谕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新政共维系了十年。
但由于它违背历史潮流,没有从人民利益出发和错失良机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清末新政虽是一次失败的改革,但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却有着积极地意义。
本文从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中,探寻新政留给后人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清末新政失败原因19世纪末,国外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内民变此起彼伏,革命日益逼近。
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的高级官员认识到要想维护王朝的统治,就必须实行改革。
所以,京城和地方的高级官员以及清朝部分驻外大使在 1900 年底纷纷上书,要求改革;同时,作为当时清朝的当家人慈禧太后在西逃过程中也深深感觉到要使皇位永固,就必须改革。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新政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最终却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失败原因,以期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些许启示。
一、固守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在内外压力的交织下,清政府进行了为期十年的“新政”。
但由于晚清的统治阶层,无论是没落的满清皇亲国戚,还是腐败的官僚利益集团均是专制政体的既得利益者。
这些既得利益者在不得已推行的清末新政中,不惜违背当时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固守为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君主专制制度。
他们进行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富国强兵”,而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为了保住甚至扩大皇族和封建官僚集团的权势。
这一点我们从五名出国考政大臣回国后陈述实行宪政的理由中可以看出。
他们指出,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一曰皇位永固。
二曰外患渐轻。
三曰内乱可弭。
正因如此,清末新政从启动的那一天开始就充满了矛盾,使得很多好的改革举措无法实施。
比如,清政府为了立宪而设立的资政院和咨议局。
清末新政的原因
清末新政的原因清末新政的原因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清末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期领导是慈禧太后,后期是摄政王载沣。
纵观慈禧一生,思想并不守旧。
不过她日常关注较多的是她个人的权势、地位。
1898年在顽固大臣的挑唆和包围下,西太后一手扑灭了戊戌变法,然而两年之后,她又在西安亲自颁谕宣布变法,1905年则进一步接受臣僚的意见,同意实行宪政。
慈禧对于变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给人以一种感觉,认为她同意改革“不过是对于国内不满的搪塞、贿赂和对于外国无力的软弱屈服,都是政府无能的表现”〔2〕。
使人们对她发动改革的诚意表示怀疑。
不过,由于她临朝听政数十年,掌握清朝大权,尽管有人对立宪不满和怀疑,但惮于她的专制淫威,对她的懿旨懿训还不敢违抗,在她去世前,各种新政尚能照常推行,朝政大局也尚能保持相对稳定。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使王朝失掉了一个最能干的人物”,“失去了维系这个解体的国家的强手”,“加速了人们久已期待的内部崩溃的危险”〔3〕。
继承皇位的是3岁的溥仪,由其父载沣监国。
载沣主持朝政,使“朝廷当时失去了中心人物,令人发生一种空虚之感”〔4〕。
“他没有时代所需要的魄力和才干”〔5〕。
皇族内部围绕着权力,明争暗斗。
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与载沣不谐。
当时满洲贵族新派人物、两江总督端方是载沣的左右手,1904年11月隆裕太后借故解除了端方的职务,想以对端方的罢免“在政治上制服摄政王”。
在朝政的处理上,载沣“施治寡术,用人无方”。
他监国后,有见大权旁落,深感皇室的危险,拼命加强皇族集权。
官制改革中,政要多用亲贵,竭力排斥和打击汉族官僚。
他以戊戌年间袁世凯曾出卖其兄光绪,借口袁有“足疾”,解除袁的兵柄,将他逐回河南老家。
湖广总督张之洞有见于此,“震惊无所措”,为求自保,自动交出所编新军,请改隶陆军部,于是,载沣任命铁良为兵部尚书,将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
载沣的所作所为“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一切努力只是拼命抵挡或推迟国家的破产和政治革命”〔6〕。
论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论清末新政及其破产很多人都说清末的新政就犹如一滴水,在历史的洪流中多它也不多,少了也没什么,但是我就觉得“此言差矣”它的出现,在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一个很是关键的作用。
清末的新政可以说是有力的托盘,承上启下,上接戊戌变法、甲午战争,下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在历史的洪流,它是偶然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存在。
末路寻新机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原本一直怀着“天朝上国”梦的清政府不得不从梦中醒来,面对“技不如人”,由天到地的极大落差。
不但是外部的威胁,然后接踵而来的内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公车上书等极大的动摇了清政府统治。
而1895年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八国联军侵华也让这一切到达了一个僵点:一方面来自外国侵略者的不断打击,战争,掠夺;另一方面来自本国内的不断暴动:太平天国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虽然政府本身有提出学习西方以强大自身: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让这三十多年来的努力变成了白费,再加上越演越烈的民主革命。
此时,又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遭到中国人民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为了达到占领中国的目的,开始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再加上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着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不得不让清政府提出这个新政。
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挤出来的新政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 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中国清朝晚期的新政是一次旨在改革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尝试。
然而,尽管新政的初衷良好,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功。
这篇文章将探讨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些原因。
一、朝廷内部分裂在清朝晚期,朝廷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裂。
由于长期的封建时代的束缚,中国皇帝很难接受西方的新思想和制度,这使得他们难以推动新政的改革。
此外,政治上的强势派别也对新政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清廷内部存在着许多强硬的派别,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各自的政治利益。
这些派别之间的争斗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既缺乏决策的权威,也无法在执行过程中得到足够的支持。
二、经济结构落后另一个导致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落后。
清朝晚期,中国经济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的水平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期的封建制度,以及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少的接触。
这使得中国很难拥有与西方国家抗衡的实力,同时也使得中国在工业和农业上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比。
这都导致了中国的财政困境,使得新政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三、社会体制僵化此外,社会体制的僵化也是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社会体系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的,这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非常僵化,很难对新的改革做出持续的响应。
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农民、地主、商人和政治精英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这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四、民族危机最后,新政失败的原因是民族危机。
在清朝晚期,中国处于一种弱势状态,无力抵抗外部压力。
据估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间,共有超过300万中国人因战争和饥荒而死亡。
这使得中国陷入危机,并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失去了部分领土。
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难以利用资源来推行社会经济的改革。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虽然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尝试,但仍然失败了。
新政的失败原因包括朝廷内部的分裂、中国经济结构的落后、社会体制的僵化和民族危机。
这些因素使得新政无法取得显著的成果,也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试图以改革来挽救滑坡的中国帝国。
这一次改革却以失败告终,给中国带来了更深重的灾难。
各种学者对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
本文将试图通过对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新探,分析清末新政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以期更好地解读这段历史,为我们的探索和认知提供一些新思路。
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清朝末年的走向是从封建专制向君主立宪的转变,这需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清政府却面临了来自内外部力量的巨大阻力。
在国内,地方派系的势力庞大,他们对于中央政府的改革举措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会受到威胁。
清政府自身的官僚体系也是对改革的巨大阻力,因为这些官僚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对改革缺乏动力,甚至有的人还参与了挑拨离间的活动。
在国外,列强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对中国的强大利益忌惮万分,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因此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阻碍中国的改革进程。
在这种外部和内部的巨大阻力下,清政府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总是束手束脚,无法迅速出台有效的改革措施,更遑论实施了。
我们政治制度的阻力是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社会经济结构来看,清末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非常落后,这给改革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混乱和矛盾。
特别是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由于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效率极低,这使得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贫穷的状态。
而传统的统治者们往往对此采取了保守的态度,他们担心改革会打破他们的既得利益,因此对于改革也是反感的。
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困难给改革增添了非常大的难度,是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清末中国的传统意识形态非常顽固守旧,这给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命为主,人事为辅”的传统观念,这就使得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对于改革的抵触情绪。
清末新政的失败及启示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和启示内容摘要: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旨在挽救统治危局的革新运动,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自身局限,改革终告失败,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
关键字:清政府、不得不、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宪政、辛亥革命1.改革背景那是一个值得全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时期。
八国联军侵华,尽管有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的英勇抗敌,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战败了。
首都北京成了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天堂,中华民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屈辱和深重灾难。
侵略者是无情的,在弱肉强食法则的支配下,她们奉行了一套侵略逻辑:我打了你一棍,震痛了我的手,所以你必须付出代价。
向侵略者祈求或投降是无用的,反而会遭嘲笑、鄙视和变本加厉的侵略。
全民族奋起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越来越多的指向了腐败的清政府。
清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展开了垂死的挣扎。
对外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背负上巨额外债;另外,由于清政府的岁收入不足以支付巨额外债,而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这样清政府就不得不每年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借款利息,而财力匮乏的清廷不得不将此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
一方面,老百姓不得不支付清廷的沉重赋税;另一方面,各级管理更借收税之名巧立名目,对广大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敲诈。
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奋起反抗,深刻震撼了清朝统治。
再者,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清政府治理国家的自主权受到极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而这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人民群众对清政府的失望是革命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面对摇摇欲坠的统治,最高统治者慈禧老太后坐不住了,不得不改弦更张,抓起了两年前拼死反对的维新变法的大旗。
2.对改革措施的评价早在慈禧逃难西安的时候,就发布了改革上諭,痛下决心改革图强。
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里开始的,不能不说清廷的的经济改革是一场推进经济近代化。
首先,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同外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重要的是笼络了资产阶级上层人士,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统治秩序;其次,这种经济改革也有利与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清政府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创新。
评述清末变法的成败及启示
评述清末变法的成败及启示摘要: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清政府不得已实行至上而下的“变法自强”改革。
虽然清末变法的失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但是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认真总结其成败得失将会给我国当前改革带来深刻的历史启示。
关键字:清末变法改革资本主义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璀璨的中华文明长河,从洪荒奔向文明,从远古奔向未来,带着一路欢歌,也带着一路血泪,一路呐喊,留下了诸多硕果和丰碑,也记下了诸多的心酸和遗恨。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震撼了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揭开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序章。
尽管已经数次试图摆脱欧美列强铺就的轨道,走自己的路,但每次倔强抗争的结果,无不以头破血流为代价,徐羽归来。
欧美列强挥舞的大棒如同不可跳越的魔棒,逼迫衰亡民族重新塑造着自己的形象,重新择取民族生存的道路。
为救亡图存,清廷自光绪二十七年开始,先后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进行法制改革。
至宣统三年清帝逊位,变法共进行了十余年,仿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中华法系转型进入近代化。
清末变法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从1901年到1906年是“新政”时期,从1906年到1912年清朝灭亡为“预备立宪”时期,这两个时期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修律活动,促成了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
1一、清末变法的历史意义清末变法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点,代表了中国的合法团体探求现代化道路的最高水准;它也是中国新一阶段现代化运动的起点,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推动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全面启动。
它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历史上的里程碑和分界线。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中依次衔接,步步深人的三次改革尝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历程链条。
每一次改革运动,所昭示的都是渐次接近于现代化运动的终极目标,呈现出越来越接近,但却始终难以相交的历史态势。
洋务运动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金钱组建起来的看似豪华的近代化军队最终也被战争无情的证明了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只新其貌、而不新其心的洋务运动注定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挽救中国社会矛盾的深化,改变清廷的衰落局面,并为实现现代化中国奠定基础。
清末新政最终失败了,以下将对其失败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清末新政的推行时间过晚。
清朝实施新政时,中国社会已经面临着深刻的变革需要。
西方列强入侵和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社会陷入了长期的衰退状态,国家经济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人民民不聊生。
而新政采取了一些相对较为温和的措施,无法迅速彻底地改变社会现状,使得改革无法与社会的迅速变化同步。
新政在政策上存在局限性。
新政并没有针对深层次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是停留在表面,只是对现有制度进行了一些修补和调整。
新政试图改善官吏贪污腐败的现象,推行了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但并未对科举制度自身做出根本的改变。
新政对工商业的改革相对较少,没有对庙堂官僚主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从而限制了新政的效果。
新政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阻碍和挑战。
清末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使得新政实施过程中面临了种种困难和阻力。
清廷内部的反对势力和保守势力对新政持否定态度,清廷对新政改革的支持力度并不强大,这也直接影响了新政的进展和效果。
新政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系列缺陷。
虽然新政试图改革但并未对根本的制度问题进行解决,如土地问题以及封建土地制度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得不到解决,而且在新政改革中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也存在问题,如对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实行了商业特权,导致了国内外资本的逐渐积聚,加剧了社会矛盾。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推行时间过晚、政策局限性、遭遇阻碍和挑战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缺陷等。
虽然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变革,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未能实现其最终目标,也为清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清末新政的失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揭示了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朝末年,由于长期的压迫统治和腐败治理,国家衰败不堪,社会矛盾激化,民主革命的声浪越来越高。
清政府为了保住统治地位,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局势。
这些新政却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的失败。
那么,这些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内外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部因素1.列强的干涉:清朝末年,列强们谋求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和割地要求。
面对列强的干涉,清政府没有足够的国力和技术实力来抵抗,只能通过妥协和割地来保住统治地位。
这些割地让清政府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人们对清政府的信任度大幅降低。
2.社会动荡:清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和民众抗议不断。
由于长期的剥削和压迫,农民们生活贫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新政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并没有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仍然延续了旧制度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使得农民们的不满情绪继续蔓延。
新政中的一些措施如“国以民为本”、“平肆商圳”等,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3.经济困境:清政府财政困难,国库空虚,无法为新政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由于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经济自主性不足,中国的产业和商业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经济崩溃和资源枯竭。
这使得新政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稳定,无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1.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清政府的新政改革涉及到了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团,如官僚贵族、地主阶级等,他们在旧体制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利益,不愿意接受改革的挑战,因此对于新政持有抵制态度,并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挠改革的进行。
2.新政的不彻底性: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往往是一些表面性的改革,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性和主要性问题。
在改革教育方面,清政府提出要改革科举制度,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解决科举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使得改革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3.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清政府在长时间的统治下,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盛行,腐败现象严重。
清政府官员对新政的执行缺乏决心和能力,不愿意付出实际的努力来推动改革。
略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下了伏笔。清末新政的所有“ 救” 自 努力, 不过是内外交困下迫不得 已的选择 , 清政府从未想把新政认真地进行下去, 尤其是对新政的关 键部分 , 如责任内阁的建立和议会的召开等, “ 或言之而不见实行, 或 行之徒应故例, 待至民革 的盲 目性使得清末新政 中把西方的立宪政治肤浅而单纯地视为解
关键词 : 清末新政 ; 失败; 因; 原 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 5 . K2 7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4 5 (0 0 0 - 0 0 -0 10- 4821)1 36 3
清朝最后十年 , 堪称我 国近代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段之一 , 有 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近年来, 学术界对清末新政作了许多开
年的变革图强运动拉开了序幕 。 新政兴起后 , 其着重处主要有 : 进行军事改革; 强化中央政府效
其次, 适应性改革 的消极 、 滞后与盲 目。清末新政是遵循“ 冲 击一反应” 的逻辑而发生的, 是一种适应性的改革。因而 , 不可避免
地具有极大的消极性、 滞后性和盲 目性, 这也就为新政的失败早早埋
如此, 清末新政最终还是没有摆晰失畋的命运。纵观清末新政, 可以 说, 它的失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也有推行者错误操作的偶然, 其 具体的表现如下:
1失败 的必然性 .
演变而来的, 而且只有得到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与民俗的支持才能 产生“ 效能” 。由于中国并不具备这些社会因素的支持, 简单地移植
创性的史料发掘和理论评析, 现了大批的新成果, 出 扩大了 对清末新
政的研究规模和范围, 也使得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水平有了显著的提 高。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在对清末新政历史进步性的肯定和褒扬
上, 缺乏一种与当前改革相联系的视野, 因而不太注重从清末新政的 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总结 出关于转型时期社会改革的战略和政策的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目标是进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以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清末新政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帝国的终结。
那么,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一、外部压力与内部抵制清末新政之所以难以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部压力和内部抵制。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割据,各种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自主权,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面对外国列强的压力,清政府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来进行国内的改革,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
清朝皇帝对改革持保守态度,特别是慈禧太后在朝鲜战争失败后加强了对政局的掌控,限制了改革的动力和空间。
慈禧太后因身后未有合适皇子继任帝位,她唯恐社会变革会动摇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她对清朝新政持谨慎和顽固的态度,不愿意在自己的统治下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满清政府内部的官员贵族对新政改革亦持异议,他们担心改革将削弱他们的利益和权力,因而积极地阻挠和抵制新政的推行。
在这样的外部压力和内部抵制下,新政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
二、改革方案的缺陷清末新政的失败还与其改革方案本身的缺陷有关。
在政治上,清朝政府试图通过设置各种新的官署和部门来改革现有的官制,推行分权制度,但实际上这些新官署的权力仍受到皇权的限制,缺乏真正的自治权,因此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政试图推行的选举制度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政治改革无法迅速有效地进行。
在经济上,清朝政府试图通过推行洋务运动、修筑铁路和发行银元等手段来改革国家的经济结构,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却因为技术力量、资金来源、管理体制等原因遭遇困难与挑战,难以取得较大的成效,致使改革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教育和文化上,清朝政府也试图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有效地改变国家的教育和文化模式,导致改革的目标无法实现。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历史学家们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结合历史文献和学者的研究,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新的探讨。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外压力。
在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着多重内外压力。
外部压力主要包括列强的侵略和割地,例如甲午战争后,中国不得不割让台湾和澎湖等岛屿,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
内部压力主要包括洋务运动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教育、军事和政治体制,但由于受到列强的干扰和反对,改革进程受到了很大影响,最终导致了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二是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
清朝的官僚体系一直以来就存在腐败现象,官员贪污腐化、官商勾结、官场黑暗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清朝政治的稳定。
清朝的官僚体系对于改革是保守的,不愿意接受变革,甚至主动反对改革。
这种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成为了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三是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
清末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和民族运动不断,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
清末国内经济落后,在农村地区农民生活十分困苦,社会秩序混乱。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社会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成效不佳,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四是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清末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一直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思想观念的变革需要长期的时间和艰辛的斗争,清末新政试图改革传统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但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阻力,改革进程受到了阻碍,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清末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清末新政的失败值得我们深思,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以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为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史,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积累宝贵的经验。
论文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关键词:清末新政改革中国现代化进程失败经验教训清朝末期,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风雨飘摇,内有农民的不断反抗,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
在内忧外患之际,清政府也做了一些“挣扎”即清末改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下面以清末新政为例,评述一下清末的改革。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之后,在最后十年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清末新政最终以清朝的灭亡而告终,其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清政府近代以来所实行的每一次变革,大多是在国家经历了外来侵略、民族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所做出的被动反应。
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生存与自救,但也正是如此推动了清政府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也才有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这三次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因此,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了变法改革的谕旨“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以闻”。
[1]这份诏书实际是清政府全面推行变法新政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一)从清末新政的内容看其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新政改革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在政治制度层面,从“改官制”扩展到“预备立宪”,并探索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在经济制度层面,从奖励农工商业扩展到试图确立以个人为本位的财产权制度;在军事制度层面,从编练新军扩展到确立现代军制;在文教制度层面,从建立学堂、废除科举扩展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可谓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运动。
1.政治改革:前期主要是整顿吏治,裁撤合并中央和地方一些旧有机构,同时创立商部、学部,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等。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遂开始着手政治体制改革。
厘定中央官制,确立司法独立和自治原则,设资政院、咨议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一系列新的法规等。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朝晚期,清政府在面对列强侵略和各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一系列“新政”被推出,旨在挽救危局、拯救国家。
然而,这些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却遭受了许多批评和质疑,并最
终宣告失败。
那么,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缺乏经济基础
清朝晚期的经济相当落后,重农轻商的政策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
而新政并
没有真正改变这一现实,清政府虽然提倡实业兴国、支持工商业发展,但没有为其提供足
够的资金和技术,并在政策执行层面也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新政没有在经济上得到有效
实施,也未能迅速改善百姓生活。
二、官僚主义严重
新军、新学与变法运动的出现,都是清政府为了振兴国家而推出的改革措施。
但在这
些改革中,官僚主义的问题凸显。
一些官员不愿意接受新思想和新制度的训练,并且不愿
意改变旧有的行政作风。
同时,新政实行的新制度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而清政府对这些
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信仰建制不坚
四、叛乱和反对活动的威胁
以上几点或多或少地困扰着清朝的新政,并最终宣告了失败。
虽然后来的辛亥革命催
化了它的衰落,而衰落的原因正是这些直接或间接的问题。
最终,它以民众反抗和官员分
化为前景,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界点。
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逐步推出了各项新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制度改革。
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
1901年7月,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
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
巡警部是随着军事改革设立的。
在军事改革中,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兵制,将军制分为常备军、续备军和保安三种,把维持治安的军队分立出来,专门负责地方治安。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时,清政府还采取措施整顿吏治,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停止捐纳买官。
(2)经济改革。
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
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
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
商部成立后,即着手建立联系官商的机构,以沟通商情,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商部成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法令,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业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
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
1902年底,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派奕劻总理其事,袁世凯充会办练兵大臣。
1902年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
张之洞也练成湖北常备军两翼,约7000人。
袁世凯在1905年编成北洋新军6镇。
直到清朝灭亡,总共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约17万人,称为新军。
袁世凯通过其势力控制着北洋新军的实权。
(4)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废武举,1905 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袁伟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我看清末新政1.政治制度改革当断不断。
清政府虽然把原定十年的预备立宪年限缩短为五年,仍然扭捏作态,不肯在翌年立即召开,坚持在1913年才开国会。
1911年5月说是组织责任内阁,却换汤不换药,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皇族内阁。
改革时机,稍纵即逝。
当断不断,并且一再激怒各种社会力量,通过体制内改革整合社会的机会白白流失了。
2.无力制止贪污。
3.重蹈国有经济的死胡同。
一是直接侵犯广大民众的权益,触发众怒,犯了一般统治者通常不敢犯的错误。
收回铁路利权,不是一般商业行为,而是经济利益和捍卫主权的政治行为相结合的群众运动。
二是重蹈洋务运动覆辙。
将筑路权收归国有的唯一藉口是这些公司管理混乱,筑路进展缓慢,成效很差。
这符合事实。
它体现了中国企业家成长缓慢,法治不健全的现实。
萧功秦: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清末现代化过程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深刻的矛盾:清末新政的立宪之争体现的就是这种深刻的两难矛盾。
这种两难困境导致清末现代化处于进退失据的两难困境:要通过集权的开明专制来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政治整合,则清政权已经陷入合法性危机;要通过加快立宪来扩大政治参与,则由于立宪所必需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缺乏,而导致政治整合的严重困难。
这种两难矛盾是清末新政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我从保路运动这一个案分析中指出,权威合法性已经大量流失的政府,即使推行的国策是基本正确的,合理的,由于缺乏权威与驾驭改革的能力,也会遭到利益集团的反抗而使改革失败。
清末推行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的政策总体上是合理的,却因地方势力与革命派相结合而引发不满现实的民众的共同抵制,最后导致清朝的崩溃。
杨小川则认为,“皇权弱化注定了宪政的短期而亡”,“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宪政失败的根源”。
孙代尧、王文章认为由于清统治者“动机极其狭隘,内部纷争”,也“由于满清朝廷失去了领导中国进行现代化所应必备的权威,因此,清末…新政‟最后也未有任何功效,并且反而成了清朝崩溃的催化剂”。
论清末改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期末论文题目:论清末改革内容摘要: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面对清政府的一步步衰败,叹息感慨之余,要吸取教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本文主要论述清末改革失败的原因及教训,以求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关键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失败启示前行随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
以农民阶级为主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主的洋务运动、以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主的戊戌变法和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辛亥革命先后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清末改革失败的原因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清末改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其中: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清末新政: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洋务运动。
它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主要是由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领导。
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建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建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其指导思想正如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所说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是出于历史的必然性,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它试图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它既不想破坏本身的封建主义,又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这种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具有依赖性。
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的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清末新政
作用
积极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政权机构变化 编练新军 开展新学教育 民族资产阶级崛起 促进民主革命
消极作用
• • • •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北洋军阀趁机崛起 加剧列强的经济侵略 强化了落后的国改革具有欺骗性; 国内财政拮据,社会矛盾全面激化; 用人不当,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丧失改革的基础。
主要内容
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经济自由 ,现代财产所有权确立 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司法制度 适应现代化潮流
深远影响
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 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 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 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 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 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 才。 4.经济:振兴商务、奖励事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 的发展。 5.法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正在逐步建立。 然而,清末新政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不 可能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它只是一个骗局, 改革并未使矛盾缓和 。
背景
清朝末年, 由于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造 成列强大举入侵,酿成弥天大祸。加上列强的 政治上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 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 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 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 位已经开始动摇。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 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于是,1901年, 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在面临内外压力的情况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挽救满清统治,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这些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下面将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
新政在政治上的失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晚清政府在启动新政之前,内外有诸多问题未能解决。
外部来自列强的压力,使得中国陷入了殖民地的困境,失去了国家主权。
再加上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使得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新政,使得新政开展起来就面临巨大困难。
新政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清政府在制定新政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导致政策执行不力。
晚清政府内部缺乏统一的领导,各级官员的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新政在经济上的失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晚清政府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不够大。
尽管推行了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铁路建设、邮政改革等,但整体来说改革的力度不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的落后状况。
晚清政府在资本主义和封建经济的矛盾上处理得不当。
一方面,晚清政府在拥护封建经济的也试图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导致了政策的混乱和冲突。
晚清政府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生产方式上坚持了传统的封建观念,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晚清政府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处理不当。
新政推行初期,财政上比较宽裕,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清政府开始面临财政困难,无法解决经济发展的需求。
新政在社会上的失败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晚清政府在各种社会问题上的应对能力较差。
清政府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一直缺乏明确的方案和措施,往往只采取暂时的应付之策。
这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严重积累,在新政推行的过程中日益暴发出来。
晚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上的效果不佳。
尽管推行了新的学制和教育体制,但由于政府的投资不足和管理不善,教育改革的效果较差,未能满足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晚清政府在农村地区的改革力度不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
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
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
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
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
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
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
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
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
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
⑵从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政治改革。
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达到皇位永固,内乱可弥的母的,清廷才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勉强与政治改革沾点边。
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
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警察、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
更何况新政还有讨洋人欢心之意,博取其信任,以期早日签订和约的用意。
买办官僚盛宣怀看到前引变法上谕后即说:“今两宫一心,已饬议行新政,将来中外必能益加修睦,悉释前嫌。
”他为清廷草拟致列强政府的信稿中这样写道:“敝国现议实行新法,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
”正式发出的国书中“实行新法”四个字改成了“力行实政”。
这些都清楚地反映出新政的实质。
二、国内财政拮据,社会矛盾全面激化自从甲午战败和义和团运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天下之财,悉应赔款”。
清朝财政已是油干灯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但改革本身需要钱款。
于是从中央到地方,向人民层层摊派,“部臣筹费无出,责之疆吏,疆吏责之州县,州县舍百姓将谁责耶?”“自近时新政试行,于是立学之费取之农,练兵之费取之农,其他杂款加税无一不取之于农”。
清政府承认:“各直省自摊还赔款、举行新政以来,用如泥沙,取尽锱铢,搜括已不留余力,额外科派,民不堪命”。
自庚子赔款摊派各省之后,民间搜刮殆尽,商业萧条,倒闭相望,城市村落,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各地无不哀鸿遍野。
新政不但未给人民带来实惠,反而成了人民的灾难。
加上官吏横暴,未能爱惜民力,引发人民对改革的普遍不满和反政府斗争。
政治制度改革的十年间,以抗捐抗税为内容的民变遍及全国城乡。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间,全国大小民变不下3000多起,此起彼伏的民变给人们展现了一幅乱世景象,给改革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也给反清革命造成了强大的声势,使反清之星火大到足以燎原之势,。
“昔汉臣贾谊陈时局之危,譬谓抱火厝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数月以前,我国时势,盖有类于是,今则火既燃矣,且将燎原矣”。
三、用人不当,贪污腐化现象严重政府腐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末社会是一个贿赂公行和升官发财的社会,整个官场贿赂成风,腐败透顶,官员们整天忙于逢迎拍马,受贿行贿,搜敛民财,又怎么会把主要精力用于实行新政,筹备立宪呢?“新政”非但没有解决腐败问题,反而贪官乘机再捞,“既增添了‘新政’的难度,也败坏‘新政’的形象”正因为任用的官员都是自私自利之徒,在封建专制时代都得到了好处,因而他们对待预备立宪也以是否对其有利为标准,他们害怕民权发达以后再不能为所欲为,一招不慎,还要丧失名位利禄,所以清末大小官员们大都视预备立宪如洪水猛兽,嫉之如仇,千方百计地阻挠破坏,将新政中的政治改革-——预备立宪葬送在艰难的实施途中,同时,在清末敷衍塞责成为政府机构中的普遍现象;当权者视御旨若一纸空文,从不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官吏限于考试,对筹备宪政做了一些工作,但都学会了粉饰成绩,虚应故事的本领。
对于吏治腐败黑暗,朝廷是清楚的,也曾三令五申进行整顿,仅1909年和1910年两年,经载沣批准革职的大小不称职官员就达千人以上,然而,积重难返,病入膏肓,各级官员上下左右之间互相勾连。
盘根错节,彼此庇护,根本无法改变,腐败不除,败局难挽。
而自清廷推行“新政”以来,山东莱阳除缴纳正赋外,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如地亩捐、学捐、戏捐、警捐、户口税、油坊捐、染房捐、牲口捐、修庙捐等等,不胜枚举。
在“新政”筹办前,全县正杂各款不过数万,“新政”实施后,人民负担“骤增至数十倍”(见1910年8月13.14日《大公报》)。
这年又遇春荒,农民“缺食者十之八九”,该县县令与四大劣绅勾结一起,狼狈为奸,借兴办“新政”,派差役巡警四乡催缴捐税,额外多收,敲诈勒索,逼得群众夺了下乡官员的枪械,加上土枪土炮,集合数万人与省里派去的军队搏斗,暴动乡民被屠杀千余人。
此事曾震动全国,许多地方群众起事,声称为莱阳被杀群众复仇。
在抗捐抗税风起云涌的同时,又爆发席卷全国的饥民抢米骚动,也是群众反对清朝所谓“新政”的自发斗争。
曾参加戊戌变法的黄遵宪也批评清廷的“新政”:“其所用之人,所治之事,所搜刮之款,所娱乐之具,所敷衍之策,比前又甚焉,辗转迁延,卒归于绝望。
然后乃知,变法之诏,第为辟祸全生,徒以媚外人而欺吾民也”。
(《新民丛报》第24期)曾对“新政”抱有幻想的梁启超也感到失望。
他说:“外国侵压之祸又如此其亟,国内种种社会又如此其腐败,静言思之,觉中国万无不亡之理。
”清朝统治者的素质与个性表现的如此的不堪入目,新政最后的失败了想一二了。
四、丧失改革的社会基础首先,满汉官僚分裂。
1906至1907年的官制改革,本是清廷筹备宪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可官制改革及由其引发的政坛纷争结果却是汉族官员大受排斥。
在十一个部院中、汉4、满6、蒙1。
满汉的比例是六比四,还不如原先规定的各部均设满汉尚书各一员的清朝旧制。
特别重要的几个部,如度支(财政)部、陆军部都由满人掌管。
皇族铁良担任陆军部尚书,从袁世凯手里收回了北洋陆军四个镇的指挥权,同时宣布各省新军统归陆军部管辖。
这一切都明显地反映出清廷皇族集权的趋向。
担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的瞿鸿□和历任两广总督、邮传部尚书的岑春煊等汉族重硻,被清廷罢免官职。
原任广西巡抚、后任军机大臣的另一汉族官员林绍年被逐出枢机,袁世凯则被迫辞去八项兼职,并交出北洋四镇兵权,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是明升暗降。
经由此次所谓的官制改革,最终是满族亲贵“联翩而长部务,汉人之势大绌”。
连日本《大阪每日新闻》也评论说:“此次中国改革官制,其表面上不分满汉,与各部长官不兼任他职外,无改良之可观。
”汉族官员对此结局必然耿耿于怀,效忠清廷之心也随之大打折扣。
另外,立宪派背弃。
作为国内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的立宪派,曾对清廷的这一政治改革抱有很大的期望。
他们盼望清廷能进一步加快预备立宪的步伐,多次举行国会请愿运动,但屡遭清廷拒绝,这本已使立宪派啧有烦言。
到1911年5月,清廷又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内阁成员上谕,在钦定的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共计9人,而且有7人属皇族,总理大臣也由庆亲王奕劻出任。
因此,这个内阁在当时被立宪派称为“皇族内阁”,汉族官员由此进一步感受到自己宦海生涯的前途渺茫。
立宪派对清迁组织“皇族内阁”极为愤慨,各省谘议局联合会上书都察院,申明“君主不担负责任,皇族不组织内阁,为君主立宪国些一之原则”。
但清廷却呵斥立宪派干预朝政,“议论渐近嚣张”。
立宪派对清廷更感失望,公开发表宣告全国书,阐明满清王公亲贵组成的所谓内阁完全是“名为内阁,实则军机;名为立宪,实则专制”。
就这样,本应赢得人心的政治改革,却由于满清统治者的举措乖张,愈来愈引起国内政治力量对清王朝的痛恨。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就像一个烂掉的苹果,就算是给它洗洗,还是改变不了它被抛弃的命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清末新政虽然失败了,但它其中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为今天的政治改革吸取教训。
首先,要重视民意,从“民本”角度出发,倾听民意,让百姓参与其中,而不是百姓当做改革失败的承担者,取信于民,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毕竟人民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成果理应由全体国民共享;第二,要重视行政人员作风问题,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大贪污腐化惩治力度,有效的预防腐败,增强政府威信,确保政府的政策号召力和影响力;第三,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建立新的社会机制来吸附和制衡大量疏离社会外的因子;第四,抓住机遇推进政治改革。
要求领导人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改革要在情况尚好的时候展开。
同时在每项政策出台前要充分斟酌,广泛征求意见,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考虑社会各阶层的接受能力,球的最大限度的支持,在渐进中化解矛盾;最后,要扎实推进政治制度改革,刻不容缓,但是不要冒进,而是一个一个脚印的来。
以现代化的视角看,清末新政的改革是近代中国社会新旧变迁的重要环节。
近代中国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清政府主持的“新政”这一现代化的尝试,只是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下的被动行为,失败似不可避免,可无论如何它唱响了一曲走向近代化的悲歌,“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犹可追”希望能给我们当今改革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