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静电力
静电力与静电场的关系探究
![静电力与静电场的关系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d239f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5.png)
静电力与静电场的关系探究静电力是指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而静电场则是指由电荷所产生的周围空间中的电场。
静电力与静电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探究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静电力的产生机制。
当两个带有电荷的物体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电荷的相互作用。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产生斥力;异性电荷相互吸引,产生引力。
这种相互作用力就是静电力。
静电力的大小与电荷的大小有关,电荷越大,静电力越大;距离的远近也会影响静电力的大小,距离越近,静电力越大。
而静电场则是由电荷所产生的电场所构成的。
电场是一种物理量,用来描述电荷对周围空间的影响。
在静电场中,电荷会产生电场力线,这些力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静电场的分布情况。
电场力线从正电荷出发,指向负电荷,形成一种从高电势到低电势的趋势。
电场力线的密度表示了电场的强弱,密度越大,电场越强。
静电场的强度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有关,电荷越大,电场越强;距离越远,电场越弱。
静电力与静电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静电力的公式来表示。
静电力的大小与静电场的强度成正比,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静电力的公式为:F = k * (q1 * q2) / r^2其中,F表示静电力的大小,k表示静电力常量,q1和q2分别表示两个电荷的大小,r表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电荷的大小和距离增大时,静电力的大小也会增大。
而静电场的强度可以用电场强度来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静电场的强度与静电力的大小是相互关联的。
除了静电力与静电场之间的关系,静电场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特性。
例如,静电场的分布是均匀的,即电场在空间中的分布相对稳定。
静电场还具有叠加性,即当有多个电荷存在时,它们所产生的静电场可以叠加在一起。
这些特性使得静电场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静电喷涂、静电除尘等。
总结起来,静电力与静电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静电力是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而静电场则是由电荷所产生的周围空间中的电场。
2020秋高二物理粤教版3-1达标检测:第一章 第二节 探究静电力含解析
![2020秋高二物理粤教版3-1达标检测:第一章 第二节 探究静电力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e5d76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e.png)
2020秋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1达标检测:第一章第二节探究静电力含解析A级抓基础1.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尺寸时可以看成点电荷B.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C.只有带电体的体积很小时才能看成点电荷D.只有放入真空中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解析: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尺寸时,即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可以看成点电荷,故A正确;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一个带电体的形状及大小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带电体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故B、C、D 错误.答案:A2.(多选)对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都可以使用公式F=k错误!B.两个带电小球即使相距非常近,也能用库仑定律C.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不论它们的电荷量是否相同,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一定相等D.当两个半径为r的带电金属球中心相距为4r时,对于它们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大小,只取决于它们各自所带的电荷量解析:由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可知,A选项正确;两带电小球距离非常近时,带电小球不能视为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故B 选项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故C选项正确;当带电小球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带电小球之间的作用力不仅跟距离有关,跟带电体所带电性及电量都有关系,不能视为点电荷,故D选项错误.答案:AC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壳a和b,其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固定于绝缘支座上,两球心间的距离l为球半径的3倍.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使其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那么关于a、b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引和库仑力F的表达式正确的是()库A.F=G错误!,F库=k错误!B.F引≠G错误!,F库≠k错误!引C.F≠G错误!,F库=k错误! D.F引=G错误!,F库≠k错误!引答案:D4.如图所示,在绝缘光滑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同时从静止释放,则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B.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C.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D.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解析:由于同种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排斥力,两球将相互加速远离,又由于两电荷间距离增大,它们之间的静电力越来越小,故加速度越来越小.答案:C5。
高二物理探究静电力试题
![高二物理探究静电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6b8b7eb9d528ea80c7791f.png)
高二物理探究静电力试题1.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D.两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答案】D【解析】点电荷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尺寸的绝对值,也不是看它所带电量的多少,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是否能忽略不计,但不能说体积较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或者足够小(例如体积小于1mm3)的电荷,一定可以看作点电荷,所以D正确思路分析: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是否能忽略不计,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点电荷的理解,注意点电荷跟质点类似,不能说体积大就不能看成点电荷,体积小就可以看成点电荷了,本题是基础的题目,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的情况,在平时要注意多积累.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答案】BCD【解析】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电荷完全中和,两球不存在排斥力.A错误,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同种电荷,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电荷重新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B正确,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小球接触后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C正确,原来的其中一个带电,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电荷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D正确,思路分析:两个小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相互排斥,说明两球带同种电荷,将选项逐一代入,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应用基本规律分析、判断物理现象的能力.3.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答案】C【解析】A带正电,A和B相互吸引,则B可能带负电,也有可能不带电,如果B带负电,则C带正电(因为C和A是相互吸引的,所以排除),C不带电,如果B不带电,则因为C和A是相互吸引的,所以C带负电,所以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C正确,思路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吸引,以及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分析试题点评:本题最容易忽略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这种情况,所以熟练规律是关键4. A、B两个点电荷间距离恒定,当其它电荷移到A、B附近时,A、B之间的库仑力将 [ ]A.可能变大 B.可能变小 C.一定不变 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其它电荷移到A、B附近时,根据感应起电原则AB上会感应出相反等量的电荷,即相当于AB上的电荷由原来的电荷变为等量相反的异种电荷,所以根据库伦定律,AB上的电荷量大小没有变化,距离没有变化,所以F保持不变,C正确,思路分析:其它电荷移到附近时,会发生感应起电现象,即相当于AB上的电荷由原来的电荷变为等量相反的异种电荷,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感应起电原理,关键是理解感应起电现象中感应电荷的电荷量与附近的电荷量相等,5.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Q1>Q2,点电荷q置于Q1、Q2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 [ ]A.q一定是正电荷B.q一定是负电荷C.q离Q2比离Q1远D.q离Q2比离Q1近【答案】D【解析】根据库伦定律可得Q1对q的静电力为,Q2对q的静电力为,因为点电荷q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即,又因为,所以,故q离Q2比离Q1近,D正确,思路分析:根据库伦定律分析解题,先求出Q1对q的静电力,再求出Q2对q的静电力,然后根据二力相等,进行分析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库伦定律的简单计算,此题的结论也就是“近小远大”原则6.在原子物理中,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元电荷的电量为______;一个电子的电量为______,一个质子的电量为______;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电量或者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或者是它们电量的______.【答案】1.6×10-19C,-1.6×10-19C,1.6×10-19C,整数倍【解析】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电子和质子所带的电荷量大小等于元电荷,思路分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试题点评:对于元电荷,学生很容易错理解为它是电荷种类的一种,切记元电荷是一个数值,表示最小电荷量7.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式中的比例常量叫______,其数值为______,其单位是______.【答案】。
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研究
![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c65d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7.png)
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研究引言自古以来,人类对于自然力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静电力和万有引力作为自然界两种重要的力,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研究,探究它们的本质、相互作用方式以及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一、本质和特点1.1 静电力的本质与特点静电力是指由于电荷的存在而产生的作用力。
当两个物体具有正负异种电荷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而当两个物体都带有相同电荷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相互排斥的力。
静电力具有瞬间的效应,即时性强。
每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远距离延伸,但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1.2 万有引力的本质与特点万有引力是指所有物体之间存在的吸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具有广泛的作用范围,但相对于静电力而言,万有引力的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二、相互作用方式2.1 静电力的相互作用方式静电力的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吸引和排斥两种。
当两个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吸引作用,形成静电吸附。
而带有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排斥现象,形成静电排斥。
2.2 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方式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方式只有吸引。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万有引力,而且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距离有关。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越大的物体之间吸引力越大,距离越远则吸引力越小。
三、生活与科学应用3.1 静电力的生活应用静电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我们的发梳分开头发时,经常会出现头发贴在梳子上的情况,这就是静电力的作用。
另外,静电吸附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清洁灰尘、吸附颗粒物等。
3.2 万有引力的科学应用万有引力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基于万有引力的重力波探测器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宇宙中的黑洞、星系碰撞等现象。
此外,天体运动和行星轨道的计算也需要考虑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第二节探究静电力
![第二节探究静电力](https://img.taocdn.com/s3/m/637dd38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a.png)
带有同种电荷,但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故 A 错;
状和电荷分布对电荷间的作用力的影响__很__小____,此时带电体 解析:此题中,无论两球带何种性质的电荷,两球均不能视为点电荷,
不成立.当带异种电荷时,电荷分布于两球最近的
一侧,带同种电荷时,电荷分布于两球最远的一侧,可判断A、B、D错,C正确.
1.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的模型, 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实际中并不存在.
2.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不能 单凭其所带电量的多少以及大小和形状确定.只有当带电体间 的距离远远大于带电体的线度时,才能当做点电荷处理.
3.电荷分布不变的均匀带电球体,可等效为电荷量集中在 球心的点电荷.
得出的,选项 D 对.
答案:AD
【触类旁通】 2.真空中有两个半径为 R 的带电金属球,两球中心相距为
r(r=4R),设两球带电荷量绝对值分别为 q1、q2,对于它们之间 的静电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带同种电荷时,作用力大小为 F=kqr1q2 2 B.若带异种电荷时,作用力大小为 F=kqr1q2 2 C.无论是带同种还是异种电荷,作用力大小 F≠kqr1q2 2 D.大小与带电性质无关,只取决于电荷量多少
【触类旁通】 1.下列哪些物体可视为点电荷( C ) A.电子和质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 B.体积和带电荷量都很小的带电体一定是点电荷 C.带电的细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视为点电荷 D.带电的金属球一定不能视为点电荷
知识点 2 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__真__空____中的两个__点__电__荷____. 2.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 大小__相__等____、方向___相__反___,且方向在两者的__连__线____上.
高中物理(二)探究静电力 高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二)探究静电力 高二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b8e12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1.png)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二)探究静电力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一定是电荷量很小的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C.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解析:选B 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的作用力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所以A、C、D错,B正确。
2.关于库仑定律的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对任何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计算,都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公式B.只要是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计算,就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公式C.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无论是在真空中还是在介质中,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D.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说明碎纸屑一定带正电解析:选C 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故A、B错。
库仑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C对。
橡胶棒吸引纸屑,纸屑带正电或不带电都可以,D错。
3.如图1所示,在绝缘光滑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
同时从静止释放,则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图1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B.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C.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D.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解析:选C 因电荷间的静电力与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同,故电荷将一直做加速运动,又由于两电荷间距离增大,它们之间的静电力越来越小,故加速度越来越小。
4.如图2所示,用绝缘细线悬挂的两个带电小球 (可视为点电荷)处于静止状态,电荷量分别为q A、q B,相距为L。
则A对B的库仑力为( )图2A.F AB=kq A q BL2,方向由A指向BB.F AB=kq A q BL,方向由A指向BC.F AB=kq A q BL2,方向由B指向AD.F AB=kq A q BL,方向由B指向A解析:选C 由于两小球相互吸引,所以A 对B 的库仑力方向由B 指向A ,根据库仑定律可得F AB =k q A q BL2,故选项C 正确。
高物辅导系列(36)认识静电、探究静电力
![高物辅导系列(36)认识静电、探究静电力](https://img.taocdn.com/s3/m/3330010d0740be1e650e9a45.png)
学科:物理学段:高二选修3-1 学生姓名教师联系电话:教学内容认识静电、探究静电力教学目标1、了解静电现象及应用、探究起电方法及特点2、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并理解电荷守恒定律3、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教学重、难点1、电荷守恒定理2、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3、掌握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及方向的判定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_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_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2)负电荷:用_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_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电荷相互排斥,________电荷相互吸引.3.起电的方式:常见的起电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延伸]1.接触起电: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______另一个导体,电荷会______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这种方式称为接触起电.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感应起电有严格的操作步骤,如图甲、乙所示.(1)使带电体C(如带正电)靠近相互接触的两导体A、B.(2)保持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B.(3)移走C,则A带负电,B带正电.温馨提示:如果先移走C,再分开A、B,那么原来A、B上感应出的异种电荷会立即中和,不会使A、B带电.二、电荷守恒定律1. 验电器的用途是什么?2.什么是中和?中和能否理解为“消失”?3.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电荷是通过摩擦创造的吗?注意:等量的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中和”仅是指一个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相等,该物体整体上不显电性(电中性),并不是正、负电荷相遇而消失(仅存在于物体内).每天浏览5分钟,有时候进步就这么简单!!!注意:物质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则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表现为电中性.摩擦起电的原因: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电荷不是由摩擦创造出来的.[要点提炼]1.电荷量:________叫电荷量,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2.元电荷:是电子所带的________,用e表示,e=__________C.这是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________.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________,也__________,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________保持不变.[问题延伸]1.感应起电的原理: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________或________,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___电荷,远离的一端带______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2.常见的起电方式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__.3.电荷守恒定律中的“代数和”等于__________.4.接触起电中电荷是如何分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轻质小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变式训练1: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 A.B、C都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两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另一个不带电D.B、C两球均不带电例2、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A、C中两对金箔都分别带异种电荷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安装在绝缘支架上的金属体,其中C球带正电,A、B两个完全相同的枕形导体不带电.试问:(1)如何使A、B都带等量正电?(2)如何使A、B都带等量负电?(3)如何使A带负电B带等量的正电?例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6.4×10-9C和-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变式训练3、有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2.0×10-5 C的正电荷,小球B、C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先与球A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与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________ C,q B=________ C,q C=________ C.【随堂演练】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D.元电荷就是自由电荷的简称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B.摩擦起电是由于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C.感应起电是由于电荷从带电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D.感应起电是电荷在同一物体上的转移3.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A.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导体中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4.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0×10-17 C一、点电荷要点提练1.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理想化模型.2.带电体看成点电荷的条件:当带电体间的______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点电荷.二、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____________成正比,跟它们间的________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 3.库仑定律的公式为F =____________. [问题延伸]有人根据F= k q 1q 2r2推出当r →0时,F →∞,正确吗?答案 从数学角度分析似乎正确,但从物理意义上分析却是错误的,因为当r →0时,两带电体已不能看做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了.例1 两个半径为R 的带电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当两球心相距3R 时,相互作用的静电力大小为( )A .F =k q 1q 2(3R )2B .F >k q 1q 2(3R )2C .F <k q 1q 2(3R )2D .无法确定变式训练1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可以是带电荷量很多的带电体B .带电体体积很大时不能看成点电荷C .点电荷的带电荷量可能是2.56×10-20 CD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应以具体情况而定例2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112FB .34FC .43F D .12F变式训练2A 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球A 、B 、C ,A 球带电荷量为7Q ,B 球带电荷量为-Q ,C 球不带电,将A 、B 两球固定,然后让C 球先跟A 球接触,再跟B 球接触,最后移去C 球,则A 、B 两球间的作用力变为原来的多少?变式训练2B 两个完全相同的均匀带电小球,分别带电量q 1=2C 正电荷,q 2=4C 负电荷,在真空中相距为r 且静止,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 。
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演示教学
![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9349e2a65ce0508763213ef.png)
3.两个相同的可视为点电荷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 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在放回原来 的位置上,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可能为原来的(CD)
A. 4/7 B. 3/7 C. 9/7 D. 16/7
三、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
四、静电力叠加原理(多个点电荷的问题)
Q1 Q3
此电荷所受的库 仑力怎么求?
Q2
实验证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不因第 三个点电荷的存在而有所改变。因此两个或两个以 上点电荷对某一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等于各点电荷
单独对这个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
例5: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50
cm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
3、适用范围: ⑴真空中
⑵点电荷
4、说明:
⑴由于空气对静电力的影响很小,库仑定律也适用于空气中的点电荷。
⑵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从牛顿第三定律,则无论两电荷的电荷量大小 关系如何,两个电荷受到的库仑力总是大小相等。
⑶计算时电量代绝对值求F大小,再根据“同种电荷排斥,异种电荷吸引” 判断F方向。
⑷静电力叠加原理:对于两个以上的点电荷,每一个点电荷所受的总的静电 力等于其他点电荷分别单独存在时对该点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采用力 的合成求合力)
+2×10-6 c,求:Q3所受的库仑力。
解:Q3共受F1和F2两个力的作用,Q1=Q2=Q3=Q,相互间的距离
r 都相同,所以
Q1
Q 2 9.01092106 2
r F1=F2=K 2 =
N
0.52
F2 Q3 30°
=0.144 N
静电场的应用实验教案揭示静电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静电场的应用实验教案揭示静电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ddf4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0.png)
静电场的应用实验教案揭示静电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在物理学中,静电场是研究静电力和电荷分布的一门学科。
静电场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比如喷墨打印机、电子器件、油漆喷涂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静电场的应用实验教案,以展示静电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一:静电力的观察实验材料:1. 一个塑料发梳2. 一块小块的纸片3. 一块毛巾4. 一个小纸片夹5. 一个塑料书本套实验步骤:1. 将塑料发梳用毛巾或衣物擦拭几十秒钟,使其带有静电。
2. 将发梳的静电部分靠近小纸片,观察小纸片的反应。
3. 重复上述步骤,但这次靠近小纸片的是发梳的非静电部分。
4. 使用小纸片夹夹住小纸片,观察夹住静电部分和非静电部分的反应。
5. 将静电发梳靠近塑料书本套,观察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和解释:观察实验中的小纸片,我们可以发现当静电发梳靠近时,小纸片会受到吸引,而当发梳的非静电部分靠近时,小纸片则没有反应。
这说明静电力是引起物体相互作用的原因之一。
实验中使用的小纸片夹也展示了这一点。
夹住静电部分的小纸片会受到吸引,而夹住非静电部分的小纸片则没有反应。
静电发梳靠近塑料书本套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两者之间的相互排斥。
这是由于两者之间的静电荷同性相斥,导致它们之间产生的静电力。
实验二:静电喷墨打印机的演示实验材料:1. 一个静电喷墨打印机2. 一些色彩饱满的墨水3. 一张白纸实验步骤:1. 将一些色彩饱满的墨水装入静电喷墨打印机中。
2. 打印一张图像或文字在白纸上。
实验结果和解释:通过使用静电喷墨打印机,我们可以将墨水均匀地喷洒在纸张上,形成清晰的图像或文字。
静电场在喷墨打印机中被用来调控墨水的喷射和分布。
打印头上的电极带有电荷,当墨水喷射出来时,根据不同的电荷吸引和排斥原理,墨水会被吸附在正确位置,形成所需的图像或文字。
实验三:静电喷涂的示范实验材料:1. 一个带有涂料的金属物体2. 一个带有静电喷涂装置的喷枪实验步骤:1. 将金属物体放置在喷涂区域内。
大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纸屑》
![大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纸屑》](https://img.taocdn.com/s3/m/e5c2bb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f.png)
大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纸屑》一、教案概述本科学教案的主题是《会跳舞的纸屑》。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了解到纸屑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会发生跳舞现象,从而引发对静电的兴趣,并了解静电的形成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观察,学生将亲自实践,加深对静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静电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观察纸屑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的跳舞现象;3.探究静电力的产生和静电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静电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纸屑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的跳舞现象;3.静电力的产生和静电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实验道具:塑料杯、薄纱、纸屑;2.实验材料:塑料梳子、塑料胶带;3.PPT展示。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用PPT展示静电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静电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见过纸屑会跳舞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2. 学习和探究(20分钟)2.1 静电的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PPT向学生介绍静电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静电是一种电荷不平衡的现象,电荷的正负相互吸引或排斥。
2.2 纸屑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的跳舞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将薄纱搭在一个塑料杯上,将纸屑撒在纱上,用塑料梳子梳头后,将梳子靠近纱和纸屑,观察纸屑的跳舞现象。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 实践和应用(25分钟)3.1 静电力的产生让学生自由实践:学生分小组,在实验指导下,使用塑料梳子和塑料胶带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为什么当梳子或胶带被梳动时会产生静电?3.2 静电的应用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使用了静电的现象和设备?引导学生讨论,并展示相关图片和案例,如电子称、电子吹风机、静电噪声消除器等。
4. 总结(5分钟)通过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结,并提出问题:“静电的产生和应用有什么联系?我们是否可以利用静电力做更多的实验和创造更多的应用呢?”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静电的作文,讲述一件利用静电力的有趣事情或设备,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探究静电力小结
![探究静电力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3cb32159eef8c75fbfb398.png)
k
q1q2 r2
k=9.0×109N·m2/C2
3、适用条件:⑴ 真空中 ⑵ 点电荷
个人整理,仅供交流学习!
、两个半径为,Hale Waihona Puke 带电荷量为的带电点球体,当两球心相
距时,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为,当两球心相距为时,相互
作用的库仑力大小为(
)
无法确定
. 有两个带等量电荷、半径为的带电金属球中心相距为
(), 对于它们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
)
. 带同种电荷时大于带异种电荷时
. 带异种电荷时大于带同种电荷时
. 带等量负电荷时大于带等量正电荷时
种电荷,相隔一定距离放置,、之间的静电力为 。现
将球分别与、接触后拿开,则、之间的静电力将变为
(
)。
.
.
.
.
若改为” 和带等量同种电荷”,选( )
.(单)两根同样的绝缘细线把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带同
种电荷的小球悬挂在同一点上,甲、乙两球均处于静止状
态.且甲球的电荷量大于乙球的电荷量,、分别表示甲、
.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F k q1q2 ,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r2
.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时,它们之间
的静电力→
.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时,它们之间的
静电力→∞
.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时,库仑定律的公式
就不适用了
.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时,电荷不能看成是点
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乙两球所受的库仑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一定大于
.一定小于
.与一定等大、反向 .无法比较与的大小
若甲>乙,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关系是(
科学实验:探究静电现象的实验方法
![科学实验:探究静电现象的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2f3c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c.png)
科学实验:探究静电现象的实验方法概述静电是指物体带有不平衡的电荷,它可以引起很多有趣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而又有趣的实验方法,用来探究静电现象并深入了解它。
材料清单在进行这个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塑料梳子•毛巾或丝袜•小片纸张•粘性胶带(如透明胶带)•铝箔片•无水酒精喷雾瓶(可选)实验步骤步骤1:生成静电1.取一个干燥的塑料梳子,并通过快速梳理头发或摩擦梳子在毛巾或丝袜上来生成静电。
2.随后,将梳子轻轻地移近小片纸张,观察是否会引起纸张移动。
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步骤2:测试不同物体之间的吸引力/排斥力3.使用粘性胶带剪下一小段,并将其粘在两个指尖中间。
4.用梳子带有静电的一面靠近胶带,观察它们之间是否会相互吸引或排斥。
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5.重复这个实验步骤,但是更换不同的物体,如铝箔片等,并观察它们之间产生的吸引力或排斥力。
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步骤3:使用无水酒精喷雾瓶6.如果你拥有无水酒精喷雾瓶,在实验中也可以使用它来生成静电。
7.将喷雾瓶里装满无水酒精,并轻轻喷洒在塑料梳子上。
8.等待片刻,然后尝试将梳子靠近物体并观察任何可能发生的现象。
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静电可以通过摩擦或移动过程中产生。
•静电可以引起纸张和其他小物体移动。
•不同物体之间产生的静电力可以是吸引力或排斥力。
结论这个简单的实验提供了探究静电现象的方法,并且可以观察到静电力对物体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静电现象并激发科学兴趣。
请注意,安全性要得到重视。
在进行实验之前,请确保工作区域干燥,并谨慎操作,避免火源和其他危险物质的存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一章探究静电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一章探究静电力](https://img.taocdn.com/s3/m/5a06b0cff90f76c660371a0a.png)
2、不完全相同的金属物体接触后电荷分配规律: 不一定均分,分配的比例与两个导体的大小及形 状有关,如果两个导体的大小形状确定,则分配 比例一定
二、含库仑力的共点力的平衡
分析方法与力学相同 (1)确定对象 (2)受力分析 (3)合成或正交分解 (4)运用平衡条件
例5、 A、B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A带有9Q的正电 荷,B带有4Q的正电荷
课堂训练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电荷.
B.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量都很小的带电体.
C.根据 当r
可知F, k
0 时,F
q1q2 r∞ 2
D.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由实验得到的.
课堂训练5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若
将每个电荷的电量都加倍,同时使它们之间的距
A、F
B、2F
C、
D、
课堂训练2
思考题:当两个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库 仑力将趋于无穷大吗?
【答】:不,此时不能看成点电荷
课堂训练3
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C.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 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 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例7、 如图,质量均为m的三个带电小球A、 B、C,放置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彼此 相隔的距离为L,(L比球半径r大的多), B球带电量为QB=-3q,A球带电量为QA=6q, 若在C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要使A、B、 C三球始终保持L的间距运动,求
(1)F的大小? (2)C球所带电量为多少?带何种电荷?
一、点电荷 是一种理想模型.当带电体的线度比起相 互作用的距离小很多时,带电体可视为点电荷.
探究静电力-高考物理知识点
![探究静电力-高考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b41d3e6edb6f1aff001fb7.png)
探究静电力-高考物理知识点
(a)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止负电荷(或无穷远);(b)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
电场线只能描述电场的方向及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并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二、静电力和点电荷
(1)两带电体之间存在着静电力。
(2)点电荷:本身的线度比相互之间的距离小得多的带电体,与质点类似,这是一种理想模型。
三、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
它们分别遵从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
(1)相同点:①两种力都是平方反比定律。
②两种力都有与作用力有关的物理量(电荷量或质量)的乘积,且都与乘积成正比。
③两种力的方向都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2)不同点:①描述了两种作用,一种是由于物体带电引起的作用,另一种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引起的作用。
②与力的大小相关的物理量不全相同:一是电荷量,另一是质量。
③静电力可以是引力,也可以是斥力,而万有引力只能是引力。
④常量不相同。
实验: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最新教案)
![实验: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最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a604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6.png)
实验: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最新教案)实验: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最案)
实验目标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深入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
- 电子秤
- 塑料棒
- 丝线
- 玻璃棒
- 皮毛
实验步骤
步骤一:静电产生
1. 将电子秤放置在实验桌上,并将其置零。
2. 用塑料棒来回擦拭几次,观察电子秤的指示变化。
步骤二:静电力的特点
1. 拿起一根玻璃棒,并用干燥的丝线将一个小纸片系在玻璃棒
的一端。
2. 将纸片悬挂在桌子上,保持一定的高度。
3. 用擦过塑料棒的手触碰纸片附近的区域,观察纸片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和讨论
学生应该观察到以下现象:
1. 在擦过塑料棒后,电子秤的指示发生变化,显示出静电带电
的特点。
2. 静电力会使纸片受到吸引或排斥,产生一定的运动效果。
通过此实验,学生能够认识到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静电力的原理,并探究其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的
重要性。
总结
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静电力的特点。
通过此实验,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提高对静电现象的认知水平。
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摩擦静电小实验报告(3篇)
![摩擦静电小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460f4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3.png)
第1篇实验背景静电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如衣物摩擦产生的火花、静电吸引纸张等。
为了探究摩擦起电的原理,我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摩擦静电小实验。
实验目的1. 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原理。
2.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并分析影响因素。
3. 通过实验验证静电的吸引作用。
实验材料1. 橡皮擦2. 牙签3. 彩纸剪成的四角星4. 吸管5. 棉布6. 透明塑料杯7. 1元硬币8. 纸屑9. 塑料尺子10. 头发实验步骤实验一:摩擦产生静电1. 将橡皮擦放在桌子上,用牙签插在橡皮擦上,将剪好的四角星放在牙签上。
2. 用棉布摩擦吸管,观察吸管是否带电。
3. 将带电的吸管竖在四角星旁边,观察四角星是否被吸引。
实验二:静电吸引现象1. 在一个平坦的地方,将1元硬币放稳。
2. 将牙签放在硬币上,使牙签的中点接触硬币,两端保持平衡。
3. 用气球在头发上来回摩擦,使气球表面布满负电荷。
4. 将气球放在靠近牙签的地方,观察牙签是否被吸引。
实验三:静电的吸引距离1. 重复实验二,逐渐增加气球与牙签之间的距离,观察牙签是否仍然被吸引。
2. 记录不同距离下牙签被吸引的情况。
实验四:摩擦吸引白砂糖1. 将卡纸放在桌上,倒一些白砂糖在卡纸上。
2.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观察吸管是否带电。
3. 将带电的吸管靠近白砂糖,观察白砂糖是否被吸引。
实验五:摩擦头皮吸引纸屑1. 用塑料尺子在头发上来回摩擦,观察尺子是否带电。
2. 将带电的塑料尺子靠近纸屑,观察纸屑是否被吸引。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通过摩擦,吸管带上了静电,四角星被吸管吸引,说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实验二: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表面布满负电荷,靠近牙签时,牙签被吸引,说明静电具有吸引力。
实验三:随着气球与牙签之间距离的增加,牙签被吸引的现象逐渐减弱,说明静电的吸引力与距离有关。
实验四:吸管摩擦后带电,靠近白砂糖时,白砂糖被吸管吸引,说明静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
实验五:塑料尺子摩擦头发后带电,靠近纸屑时,纸屑被吸引,说明静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
静电摆球实验报告
![静电摆球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1840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0.png)
静电摆球实验报告静电摆球实验报告引言:静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表面带有电荷,当两个带电物体接触时,电荷会转移,导致物体产生静电效应。
静电摆球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静电力的作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静电现象。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悬挂一个金属球并给其带电,观察其受到的静电力的作用,进一步探究静电力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1. 金属球2. 丝线3. 塑料杯4. 高压发生器实验步骤:1. 将丝线固定在实验室桌面的一端,并在另一端悬挂金属球。
2. 使用高压发生器给金属球带上静电。
3. 观察金属球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4. 反复进行实验,改变金属球的带电情况和位置,以观察不同条件下的静电力作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金属球带有同种电荷时,它会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使其偏离平衡位置。
2. 当金属球带有异种电荷时,它会受到另一个力的作用,使其偏离平衡位置。
3. 金属球的偏离程度和受力方向与其带电情况和位置有关。
4. 静电力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同种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是斥力,异种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是吸引力。
实验分析:静电摆球实验的结果符合静电力的基本特性,即同种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是斥力,异种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是吸引力。
这是由于同种电荷的电荷量相同,导致它们之间的电场强度相等,从而产生相互排斥的力。
而异种电荷的电荷量不同,导致它们之间的电场强度不等,产生相互吸引的力。
实验应用:静电摆球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静电力的性质,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电力工程中,我们可以利用静电力来设计和改进高压电力设备,以确保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静电摆球实验还可以用于教育和科普活动,帮助学生和公众更好地理解静电现象。
实验改进:为了进一步探究静电力的性质,可以对实验进行一些改进。
例如,可以改变金属球的形状和大小,观察其对静电力的响应;可以改变金属球的带电方式,比如通过摩擦带电和感应带电等方式,以观察不同带电方式对静电力的影响。
物理选修31粤教全程导学笔记课件:第一章 电场 第二节
![物理选修31粤教全程导学笔记课件:第一章 电场 第二节](https://img.taocdn.com/s3/m/d625c13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7f.png)
例3 (多选)两个质量分别是m1、m2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各用丝线悬挂 在同一点,当两球分别带同种电荷,且电荷量分别为q1、q2时,两丝线 张开一定的角度θ1、θ2,如图5所示,此时两个小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1>m2,则θ1>θ2
√B.若m1=m2,则θ1=θ2
√C.若m1<m2,则θ1>θ2
电荷.( √ )
(5)若点电荷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则q1对q2的静电力大于q2对q1的静电
力.( × )
(6)根据库仑定律表达式F=kqr1q2 2 ,当两电荷之间的距离r→0时,两电荷之间的
库仑力F→∞.( × )
答案
2.真空中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将两个点电荷的距离 增大为原来的4倍,电荷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变
知识探究
一、点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导学探究] 什么是点电荷?实际带电体看成点电荷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 点电荷是用来代替带电体的点,当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 布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体可以看做点电荷.
答案
[知识梳理] 1.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 大得多 ,以致带电体上 的电荷分布状况 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 就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 . 2.说明 (1)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是一种科学抽 象,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实际中并不存在. (2)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不取决于带电体的大小,而取决于它们的形 状、大小与距离相比能否忽略.即将带电体看做点电荷的前提条件是带电 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本身的尺寸.
图7
1234
解析 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还学过那些理想化模型?
地球能否看成质点?
质点:在力学中,当一个物体的大小、形状 与研究的问题关系不大时,我们可以忽略这些 次要因素,而把物体当作一个仅有质量的点.
以后,会学到”弹簧振子”、”单摆” 、” 理想气体”、”光线”等理想化模型.
※理想模型方法 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当研究对象受多个因素影响时,在一定条件下 人们可以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研 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这样可以使问题的处 理大为简化。
k=9.0×109N·m2/C2 3、适用条件:⑴ 真空 ⑵ 点电荷
4、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当带电体的线度比起相 互作用的距离小很多时,带电体可视为点电荷.
课堂训练
3、 三个相,相隔一定
距离放置,a、b之间的静电力为F 。现将c
球分别与a、b接触后拿开,则a、b之间的
大小:
其中K叫静电力常量: k适=用9.0范×围10:9N1.·真m空2中/C;2 2.点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课堂训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电荷.
B .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量都很小
的带电体.
C .根据 F 时,F ∞
k
q1q可2 知, r2
当r 0
例:一个半径r1=10cm的带电圆盘,如果考 虑完它全和可以d1=把1它0m看处作点某_电个__荷电__子__的_.作用力,就
而如果这个电子离带电圆盘只有 d2=1mm,那么这一带电圆盘又相当于 _一__个_无__限__大__的__带_电__平__面___.
点电荷:是指这样的带电体,它本身的大小比 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得多.这样,在研究 它与其他带电体的相互作用时,可以忽略电 荷在带电体上的具体分布情况,把它抽象成 一个几何点.
课堂训练
1、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A B D
B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C .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D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 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 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二、库仑定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A.F1 = F2 C.F1 > F2
B.F1 <F2 D.无法判断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
1、
功的路 。20.11.2020.11.20Friday, November 20, 202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
2、
。0 5:15:40 05:15:4 005:151 1/20/2 020 5:15:40 AM
D .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由实验得到的.
从例题可以看 出:电子和质子的 静电力是它们间万 有引力的2.3×1039 倍.正因如此,以后在 研究带电微粒间相 互作用时,经常忽略 万有引力.
图1.2-3
小结
1、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 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 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
1.2 探究静电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点电荷模型.
②会利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计算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 ②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
科学素养. ②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点电荷
静电力将变为( )C。
A.F/2
B.F/4
C.F/8
D.3F/8
若改为” a和b带等量同种电荷”,选(D )
课堂训练
4、两个半径为0.3m的金属球,球心相
距1.0m放置,当他们都带1.5×10−5 C
的正电时,相互作用力为F1 ,当它们 分别带+1.5×10−5 C和−1.5×10−5 C的
电量时,相互作用力为F2 , 则( B )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这个机家会叫明天 6、
。2 020年1 1月20 日星期 五上午5 时15分 40秒05: 15:402 0.11.20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
7、
。202 0年11 月上午5 时15分 20.11.2 005:15N ovember 20, 2020
1.在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时,如果带电体 本身的线度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带电体 本身的大小,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影响甚小, 相对来说可把带电体视为一几何点,并称它 为点电荷(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 。 2.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抽象, 是为了简化某些问题的讨论而引进的一个理 想化的模型。 3.点电荷本身的线度不一定很小,它所带的 电量也可以很大。点电荷这个概念与力学中 的“质点”类似。
库仑扭秤
结论:保持两球上的电量不变,改变两球 之间的距离r,从实验结果中库仑得出静电 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F∝1/r2
库仑的实验
2.F与q有关
库仑扭秤1
库仑扭秤2
结论:保持两球间的距离不变,改变两球 的带电量,从实验结果中库仑得出静电力 与电量的乘积成正比,即 F ∝q1q2
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 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 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 电荷相互吸引。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
3、
。20.1 1.2005: 15:400 5:15Nov -2020-Nov-20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
4、
。05:1 5:4005: 15:400 5:15Friday, November 20, 2020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1 1.2020. 11.200 5:15:40 05:15:4 0November 20, 2020
既然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那么电荷 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于那些因素呢?
猜想 ①可能跟电荷电量有关; ②可能与两个电荷间的距离有关.
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演示
实验表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1)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 (2)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库仑的实验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1.F与r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