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关于发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关于发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目录1 总则·22 术语·23 基层·54 材料·65 沥青表处·136 沥青贯入·157 热拌沥青·178 乳化沥青碎石·269 透层、粘层与封层·2710 其他工程·3011 施工质量治理与检查验收·3212 附录·401 总则1.0.1 为确保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平坦、稳固、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达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工艺科学,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城镇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城镇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大、中型修理的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园林等内部道路沥青路面工程也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 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时应采取路面排水措施1.0.4 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爱护。
沥青拌和厂应具有防火措施。
1.0.5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1.0.6 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2.1 术语2.1.1 沥青结合料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 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固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平均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 液体沥青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JTJ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word精品文档6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lon for Constructionof Highway Roadbases(JTJ 034-93)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单位:交通部实行日期:1993年12月1日关于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交工发[1993]761号现批准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号为JTJ034—93),自1993年12月1日起实行。
1985年我部发布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希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3年7月29日目次1. 总则2. 水泥稳定土2.1 一般规定2.2 材料2.3 混合料组成设计2.4 路拌法施工2.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2.6 养生及交通管制2.7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2.8 其他3. 石灰稳定土第 1 页3.1 一般规定3.2 材料3.3 混合料组成设计3.4 路拌法施工3.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3.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3.7 养生及交通管制3.8 其他4.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4.1 一般规定4.2 材料4.3 混合料组成设计4.4 路拌法施工4.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4.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4.7 养生及交通管制4.8 其他5.级配碎石5.1 一般规定5.2 材料5.3 路拌法施工5.4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6.级配砾石6.1 一般规定6.2 材料6.3 施工7.填隙碎石7.1 一般规定7.2 材料7.3 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8.1 一般规定8.2 材料的标准试验8.3 铺筑试验段8.4 质量管理8.5 检查验收附录A 回弹弯沉值的计算和检验附录B 现场随机取样位置的确定附加说明l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 8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 8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lon for Constructionof Highway Roadbases(JTJ 034-93)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单位:交通部实行日期:1993年12月1日关于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交工发[1993]761号现批准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号为JTJ034—93),自1993年12月1日起实行。
1985年我部发布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希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3年7月29日目次1. 总则2. 水泥稳定土2.1 一般规定2.2 材料2.3 混合料组成设计2.4 路拌法施工2.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2.6 养生及交通管制2.7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2.8 其他3. 石灰稳定土3.1 一般规定3.2 材料3.3 混合料组成设计3.4 路拌法施工3.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3.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3.7 养生及交通管制3.8 其他4.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4.1 一般规定4.2 材料4.3 混合料组成设计4.4 路拌法施工4.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4.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4.7 养生及交通管制4.8 其他5.级配碎石5.1 一般规定5.2 材料5.3 路拌法施工5.4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6.级配砾石6.1 一般规定6.2 材料6.3 施工7.填隙碎石7.1 一般规定7.2 材料7.3 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8.1 一般规定8.2 材料的标准试验8.3 铺筑试验段8.4 质量管理8.5 检查验收附录A 回弹弯沉值的计算和检验附录B 现场随机取样位置的确定附加说明l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生产管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 8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80)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lon for Constructionof Highway Roadbases(JTJ 034-93)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单位:交通部实行日期:1993年12月1日关于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交工发[1993]761号现批准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号为JTJ034—93),自1993年12月1日起实行。
1985年我部发布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希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3年7月29日目次1. 总则2. 水泥稳定土2.1 一般规定2.2 材料2.3 混合料组成设计2.4 路拌法施工2.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2.6 养生及交通管制2.7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2.8 其他3. 石灰稳定土3.1 一般规定3.2 材料3.3 混合料组成设计3.4 路拌法施工3.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3.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3.7 养生及交通管制3.8 其他4.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4.1 一般规定4.2 材料4.3 混合料组成设计4.4 路拌法施工4.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4.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4.7 养生及交通管制4.8 其他5.级配碎石5.1 一般规定5.2 材料5.3 路拌法施工5.4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6.级配砾石6.1 一般规定6.2 材料6.3 施工7.填隙碎石7.1 一般规定7.2 材料7.3 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8.1 一般规定8.2 材料的标准试验8.3 铺筑试验段8.4 质量管理8.5 检查验收附录A 回弹弯沉值的计算和检验附录B 现场随机取样位置的确定附加说明l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2008-04-2516:33分类:施工技术规范字号:大大?中中?小小9?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9.1?一般规定9.1.1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工程应按本章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内容和要求执行,其他等级公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9.1.2质量管理包括所用材料的标准试验、铺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工序间)。
9.1.3必须建立、健全工地试验,质量检查及工序间的交接验收等项制度。
试验、检验应做到原始记录齐全,数据真实可靠。
9.1.4工地试验室应能进行所用基层材料的各项试验,还应具备进行现场压实度和平整度检查的能力,应配备弯沉测量的仪具和路面钻机。
9.1.5各个工序完结后,均应进行检查验收。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工序。
凡经检验不合格的段落,必须进行补救,使其达到要求。
9.2?材料的标准试验9.2.1在组织现场施工以前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包括土)或混合料发生变化时,必须对拟采用的材料进行规定的基本性质试验,评定材料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9.2.2对用做底基层和基层的原材料,应进行表9.2.2所列的试验。
9.2.3对初步确定使用的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包括掺配后不用结合料稳定的材料,应进行表9.2.3所列的试验。
表9.2.2底基层和基层原材料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材料名称目?的频?度仪器和试验方法含水量土、砂砾、碎石等集料确定原始含水量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含水量快速测定仪颗粒分析砂砾、碎石等集料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材料配合比每种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筛分法液限、塑限土、级配砾石或级配碎石中0.5mm以下的细土求塑性指数,审定是否符合规定每种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测液限;滚搓法塑限试验测塑限相对毛体积密度、吸水率砂砾、碎石等评定粒料质量,计算固体体积率使用前测2个样品,砂砾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2个样品网篮法或容积1000ml以上的比重瓶法压碎值砂砾、碎石等评定石料的抗压碎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同上集料压碎值试验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土确定土是否适宜于用石灰或水泥稳定对土有怀疑时做此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易溶盐试验有效钙、氧化镁石灰确定石灰质量做材料组成设计和生产使用时分别测2个样品,以后每月测2个样品石灰的化学分析水泥标号和终凝时间水泥确定水泥的质量是否适宜应用做材料组成设计时测1个样品,料源或标号变化时重测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方法烧失量粉煤灰确定粉煤灰是否适用做材料组成设计前测2个样品烧失量试验表9.2.3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目的重型击实试验求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规定工地碾压时的合适含水量和应该达到的最小干密度,确定制备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的试件所应该用的含水量和干密度;确定制备承载比试件的材料含水量承载比求工地预期干密度下的承载比,确定材料是否适宜做基层或底基层抗压强度进行材料组成设计,选定最适宜于用水泥或石灰稳定的土(包括粒料);规定施工中所用的结合料剂量;为工地提供评定质量的标准延迟时间对已定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 ?9.3?铺筑试验段9.3.1在底基层和基层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试验段。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3篇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第一篇: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环节是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路面的功能、安全、舒适程度和使用寿命。
为保证公路路面基层的质量,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营效益,制定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基层材料选择公路路面基层的材料选择应根据所处气候、地质条件、交通荷载和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基层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等。
在选择基层材料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材料试验,包括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指标。
只有确保了基层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基层的结构稳定和技术性能的稳定。
二、基层平整度要求公路路面基层的平整度是确保路面纵向和横向平顺、舒适性好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基层平整度,必须采取严格的施工措施。
在施工前,应进行地面平整度的检测,确定施工工艺和材料的具体配合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施工机具的平整度和材料的均匀分布,加强现场检测和监督,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解决。
三、基层厚度要求公路路面基层的厚度是保证路面结构安全可靠、承载能力足够强的重要条件。
在施工前,应根据基层所处环境和交通荷载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确定基层的最小厚度。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基层厚度的检测和监测,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基层厚度的稳定和达到规范要求。
以上是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公路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和高难度的工程,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只是整个公路建设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建设中,还需要密切协调各环节的施工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和检测,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F02 JTJ 034-2000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 总则1.0.1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柔性(柔性基层沥青或中级)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1.0.3本规范规定了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的施工和质量管理要求。
1.0.4用沥青碎石混合料和沥青贯入式碎石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
1.0.5用贫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和本规范。
1.0.6凡有可能改建提高等级的中级路面,都应采用本规范中的基层结构作为主要承重层,其上可用砂砾土、石屑土、砂土等材料做磨耗层。
1.0.7垫层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本规范对同类材料的底基层的规定。
1.0.8本规范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1.0.9本规范涉及的试验方法应符合交通部现行有关试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2.0.1基层base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
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2底基层sub base在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称做底基层。
底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3细粒土fine grained 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生土、砂和石屑等)。
路面工程基层施工安全技术(三篇)

路面工程基层施工安全技术一、消解石灰,不得在浸水的同时边投料、边翻拌,人员应远避,以防烫伤。
二、装卸、洒铺及翻动粉状材料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侧,轻拌轻翻减少粉尘。
散装粉状材料宜使用粉料运输车运输,否则车厢上应采用蓬布遮盖。
装卸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
三、石机作业1、进料要均匀,不得过大,严防金属块等混入。
出料口上方应有挡板。
2、不得从上方向碎石机口内窥视。
3、若石料卡住进口,应用铁钩翻动,严禁用手搬动。
四、稳定土拌和机作业1、应根据不同的拌和材料,选用合适的拌合齿。
2、拌和作业时,应先将转子提起离开地面空转,然后再慢慢下降至拌和深度。
3、在拌和过程中,不能急转弯或原地转向,严禁使用倒档进行拌和作业。
遇到底层有障碍物时,应及时提起转子,进行检查处理。
4、拌和机在行走和作业过程中,必须采用低速,保持均速。
液压油的温度不得超过规定。
5、停车时应拉上制动,将转子置于地面。
五、场拌稳定土机械作业1、皮带运输机应尽量降低供料高度,以减轻物料冲击,在停机前必须将料卸尽。
2、拌和机仓壁振动器在作业中铁芯和衔铁不得碰撞,如发生碰撞应立即调整振动体的振幅和工作间隙。
仓内不出料时,严禁使用振动器。
3、拌和结束后给料斗、贮料仓中不得有存料。
4、搅拌壁及叶桨的紧固状况应经常检查,如有松动应立即拧紧。
六、碎石撒布机作业1、自卸汽车与撒布机联合作业,应紧密配合,以防碰撞。
2、撒布碎石,车速要稳定,不应在撒布过程中换档。
严禁撒布机长途自行转移。
3、在工地作短距离转移,必须停止拨料辊及皮带运输机的传动,并注意道路状况以防碰坏机件。
4、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以防碎石伤人。
5、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说明书中的规定。
七、洒水车作业1、洒水车在公路上抽水时,不得妨碍交通。
2、在有水草和杂物的水道中抽水,吸水管端应加设过滤网罩。
3、洒水车在上下坡及弯道运行中,不得高速行驶,并避免紧急制动。
4、洒水车驾驶室外不得载人。
路面工程基层施工安全技术(二)是指在路面工程的基层施工过程中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技术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F02 JTJ 034-2000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总则1.0.1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柔性(柔性基层沥青或中级)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1.0.3本规范规定了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的施工和质量管理要求。
1.0.4用沥青碎石混合料和沥青贯入式碎石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0.5用贫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和本规范。
1.0.6凡有可能改建提高等级的中级路面,都应采用本规范中的基层结构作为主要承重层,其上可用砂砾土、石屑土、砂土等材料做磨耗层。
1.0.7垫层的技术要求、施工举措和质量办理应吻合本标准对同类材料的底基层的划定。
1.0.8本规范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1.0.9本标准涉及的试验举措应吻合交通部现行有关试验规程的划定。
2术语2.0.1基层base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
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2底基层sub base在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称做底基层。
底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3细粒土fine grained 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生土、砂和石屑等)。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遵守的技术要求。
它既包括了基础层施工技术规范,也包括了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一、基础层施工技术规范
1、地基处理:在施工前,应做好地基处理,若地基有变形、松动、软弱、浸湿等现象应及时处理,以确保基础层的强度和质量。
2、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平整度和抗渗性要符合规定,施工时应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施工性,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孔洞、裂缝和渗漏等现象。
3、沥青路面的施工:沥青路面的施工要求,沥青的配合比必须符合规定,施工时应保证沥青的流动性和施工性,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沥青层出现裂缝、起泡等现象。
二、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面层施工:面层施工要求,基层应满足规定的要求,施工时应保证面层的密实度、抗折强度和平整度等指标符合规定;
2、排水层施工:排水层施工要求,排水层应满足规定的要求,施工时应保证排水层的排水性能和防渗性能等指标符合规定;
3、卡车车道施工:卡车车道施工要求,基层应满足规定的要求,施工时应保证车道的密实度、抗折强度和平整度等指标符合规定;
4、线形结构施工:线形结构施工要求,线形结构应满足规定的要求,施工时应保证线形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等指标符合规定。
以上就是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全部内容,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为了确保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做到合格、安全、质量稳定,从而满足建设项目的要求。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规范1.1 一般规定1.1.1按照土中单个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三种。
1.1.2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土颗粒(即砾石、砂粒、粉粒和粘粒)和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土质量。
1.1.3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1.1.4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在只能使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时或水泥稳定集料的强度要求明显大于规定时,水泥℃剂量不受此限制。
1.1.5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1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1.1.6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结构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应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路拌法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
1.1.7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2)配料应准确。
(3)路拌法施工时水泥应摊铺均匀。
(4)洒水、拌和均匀。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6)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气候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大1%~2%)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最低要求)。
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98%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水泥稳定细粒土93% 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水泥稳定细粒土95%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5%水泥稳定细粒土93% 由于当前有多种大能量压路机,宜提高压实度1%~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017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017一、前言公路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而道路基层是公路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和经济运营,制定了本《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017》。
二、基层施工前的准备1. 完整的设计文件:施工前必须详细了解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要求、线形图、横断面图、表面平整度要求等。
2. 设备准备:根据施工要求准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和机械设备,包括压路机、平地机、推土机等。
3. 原材料准备:及时到货并检验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标准,包括砂、石、水泥等。
三、基层施工工艺1. 地面清理:清理基层表面的土壤、草坪、碎石等杂物,确保基层平整清洁。
2. 压实处理:利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初期压实,以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基层加固:对基层较薄或质量较差的地方,在压实处理后,应进行加固处理,可以采用填料、夯实或碾压等方法。
4. 成型处理:利用平地机、推土机等机械进行基层的成型,确保基层形成需要的线形和横断面形状。
5. 基层加湿:在基层成型后,需要进行加湿处理,保持基层的适宜湿度,以利于后续施工。
6. 基层检测:对基层进行检测,包括平整度、密实度等,确保基层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四、基层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变设计要求,并进行记录。
2.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重要节点必须做好质量记录,确保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3. 基层施工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和废弃物。
4.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适时的检测和检验,保证施工质量,检测包括基层平整度、强度等。
五、基层施工安全要求1. 施工现场应设置合理的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确保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2.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并参与相关安全培训。
3. 施工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运行,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隧道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隧道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规范隧道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南和要求。
2. 施工材料选择
2.1 基层材料
选择符合规范的基层材料,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交通荷载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2.2 胶结材料
选择适当的胶结材料,使基层材料之间能够良好粘结,保证路面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3. 施工工艺
3.1 基层准备
在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充分的清理和处理,确保其表面平整、无障碍物和松散部分。
3.2 材料拌和
将基层材料与胶结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拌和,确保两者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料。
3.3 基层铺设
将混合料均匀地铺设在基层上,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压实,确保基层的紧密结实。
3.4 养护
完成基层的铺设后,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以确保其在固结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4. 质量控制
4.1 施工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要求。
4.2 检测和测试
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路面基层的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5. 安全防护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减少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6. 维护管理
完成路面基层施工后,制定维护管理计划,定期检查和维修,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7. 结论
本文档为隧道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提供了相关指导,希望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保障交通安全。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指在公路路面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制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一些内容。
1. 材料选择与质量标准- 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足够的抗变形和抗老化能力。
- 石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的强度、坚固程度要满足路面承载力和抗风化能力的要求。
- 道路基层土石方的选择与处理应符合相应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
2. 施工工艺与方法- 路面施工应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包括基层处理、摊铺、压实和养护等环节。
- 摊铺时应控制铺设宽度、坡度和厚度,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纵横坡的合理度。
- 路面压实应采用适当的压实设备和方法,保证路面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 完工后的路面应进行养护,包括及时补修损坏部位、拆除安全标志和清理施工垃圾等。
3. 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 路面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包括线形、平整度、纵横坡和抗滑等指标。
- 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自检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使用。
- 严禁施工人员的违规行为和施工设备的失效使用,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管理与监督-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体系。
- 工程监理应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及时沟通,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争议。
5. 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应按照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施工现场应设置合理的安全防护设备,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 施工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安排专人负责应急处理,确保施工中发生的意外能及时得到处理。
以上是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一部分内容,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和标准,可以保证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019年整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WORD格式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条文说明目录1.总则2.水泥稳定土2.1一般规定2.2材料2.3混合料组成设计2.4路拌法施工2.5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2.6养生及交通管制2.8其它3.石灰稳定土3.1一般规定3.2材料WORD格式2.7混合料组成设计2.8路拌法施工2.9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2.9养生及交通管制2.10其它4.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3.3l一般规定4.2材料4.3混合料组成设计4.4路拌法施工4.5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4.7养生及交通管制4.8其它5.级配碎石5.1一般规定5.2材料5.3路拌法施工6.级配砾石6.1一般规定6.2材料2.10施工2.11填隙碎石3.4一般规定3.5材料3.6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4.6质量管理4.7检查验收附录A修订说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是1986年10月1日由交通部批准实行的,编号JTJ034-85,实行6年多以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1991年交通部决定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修订工作。
对原规范的主要修订如下:1.为了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本规范对原规范作了某些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如下: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了保证半刚性材料层与其下半刚性材料层之间不会留下素土夹层,除直接铺在土基上的半刚性材料层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外,其上各个半刚性材料层都必须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
这不是说对于二级公路不需要这样做,而是因为我国当前的机械水平还达不到二级公路的基层都用集中厂拌法施工,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采用厂拌法施工。
为了保证面层顶面的标高和面层的厚度,以及为了在开放交通后沥青面层的平整度不会较快变坏,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混合科应使用摊铺机摊铺。
为了减少基层混合料在拌和、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减少拌和机和摊铺机的磨损,以及为使基层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将用作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缩小到方孔筛30mm。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1质量的百分率表示.2水泥稳定中粒土或粗粒土用作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
3一般水泥中粒土或粗粒土基层或底基层用重型压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98%和97%,二级或二级以下公路为97%和95%。
4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应采用12T-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15CM,用18T-20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水泥稳定中粒土或粗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
5水泥稳定土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延迟时间不应超过小时,路拌法施工时间不应超过3—4小时。
678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粗粒土底基层中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应小于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
5mm,二级或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和底基层集料粒径不大于9试述水泥稳定土和水泥土的差别?答:水泥稳定土是指水泥做结合料所得混合料的一个广义名称,包括水泥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水泥土是指水泥稳定细粒土中所用的土类,为粘粒,粉粒,细砂粒为主的土的一个狭义的名称.10试举出适合做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材料5种?答:适合做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材料有: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石干土和各种粒状矿渣。
11水泥稳定土中碎石和砾石的抗压碎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基层35%,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大于30%.12有机质含量超过的土,不应当用水泥稳定,硫酸盐含量超过泥稳定。
13水泥稳定土适用范围?水泥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不得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基层.14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前,应当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哪些试验。
水泥稳定结构层施工前,应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与塑限指数,相对密度,击实试验,碎、砾石的压碎值,有机质,硫酸盐含量试验。
15水泥稳定混合料组成设计进行强度试验,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有何规定?偏差系数Cv<10%,细粒土,中粒土均为6件;Cv=10%~15%时,细、中粒土均为9件;Cv>;205时应重做,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16水泥稳定土工地实际采用地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施工时可只增加0.5%。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指在进行公路路面施工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一、材料选用1. 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碎石料应具有合适的颗粒级配,不得有明显的强化物、粘结物和泥土等杂质。
3. 胶结剂应选用合适的胶结剂种类和配比,并满足路面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二、施工工艺1. 路面基层施工应保证基层平整、坚实、排水良好,避免沟槽和湿坑。
2. 沥青混合料铺筑时,应保证料层厚度均匀、密实质量好,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平整度。
3. 铺筑碎石料时,应采用适当的压实方法,确保料层密实,避免碎石料之间出现空隙。
三、施工质量控制1. 路面基层施工时,应进行厚度和平整度的测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沥青混合料施工时,每批沥青混合料应进行取样检验,确保质量合格后再进行铺筑。
3. 沥青混合料铺筑完成后,应进行密实度检测,确保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4. 碎石料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厚度和密实度的测量,确保质量合格。
四、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施工机械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3. 施工人员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
综上所述,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涉及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合理选择材料,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注意施工安全,可以有效保障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提高公路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93条文说明目录1.总则2.水泥稳定土2.1 一般规定2.2 材料2.3 混合料组成设计2.4 路拌法施工2.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2.6 养生及交通管制2.8 其它3.石灰稳定土3.1 一般规定3.2 材料3.3 混合料组成设计3.4 路拌法施工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23.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3.7 养生及交通管制3.8 其它4.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4.l 一般规定4.2 材料4.3 混合料组成设计4.4 路拌法施工4.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4.7 养生及交通管制4.8 其它5.级配碎石5.1 一般规定5.2 材料5.3 路拌法施工6. 级配砾石6.1 一般规定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36.2 材料6.3 施工7. 填隙碎石7.1 一般规定7.2 材料7.3 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8.4 质量管理8.5 检查验收附录A修订说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是1986年10月1日由交通部批准实行的,编号JTJ034-85,实行6年多以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4用。
1991年交通部决定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修订工作。
对原规范的主要修订如下:1.为了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本规范对原规范作了某些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如下: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了保证半刚性材料层与其下半刚性材料层之间不会留下素土夹层,除直接铺在土基上的半刚性材料层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外,其上各个半刚性材料层都必须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
这不是说对于二级公路不需要这样做,而是因为我国当前的机械水平还达不到二级公路的基层都用集中厂拌法施工,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采用厂拌法施工。
为了保证面层顶面的标高和面层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5的厚度,以及为了在开放交通后沥青面层的平整度不会较快变坏,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混合科应使用摊铺机摊铺。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范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确保道路的建设和维护符合标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内的道路路基工程。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路基的施工,包括以下内容:
- 填方
- 边坡处理
- 基层施工
- 底基层施工
- 灌缝
- 沥青混合料路面层施工
填方
- 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填方,确保填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 填方时应注意土壤的排水性和抗压性。
- 填方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土壤的巩固和压实。
边坡处理
- 道路边坡的坡度和稳定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 边坡应进行预处理,包括清理、修整和排水。
基层施工
- 基层应采用适当的材料进行施工。
- 基层整平后应进行压实,确保基层的密实性。
底基层施工
- 底基层应采用适当的材料进行施工。
- 底基层施工后应进行压实,确保底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灌缝
- 道路路基的灌缝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 灌缝材料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灌缝的
密实性和耐久性。
沥青混合料路面层施工
- 沥青混合料路面层施工应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施工。
- 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和厚度,保证施工质量。
结论
本文档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规范,包括填方、边坡
处理、基层施工、底基层施工、灌缝和沥青混合料路面层施工等内容。
遵守本规范可以确保城市道路路基的建设和维护符合标准要求,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篇一: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对比新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区别《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将于2015年8月1日起实施,针对潍日高速滨海连接线工程设计要求,与旧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原材料要求a石灰:旧规范要求用III级石灰,新规范要求用II级石灰;粉煤灰:新旧规范要求无变化;b水泥:旧规范要求应选用初凝时间3h 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 以上)的水泥,新规范要求所选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c粗集料:新规范对粗集料的要求比旧规范更严格,压碎值从30%提高到了26%,增加了针片状颗粒含量、0.075mm以下颗粒含量和软石含量等指标。
另外,对集料分档有了要求。
d细集料:新规范增加了对细集料规格的要求。
2、混合料要求a混合料组成设计:新规范配合比设计有四个部分组成,即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
明确了要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b强度要求:新规范要求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强度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基层由3-5MPa提高到4-6MPa,底基层由0.6MPa提高到0.7MPa。
3施工工艺要求a拌合工艺:新规范要求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应采用集中厂拌。
b摊铺工艺:新规范要求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应采用摊铺机摊铺。
4、养生要求旧规范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新规范只有在沥青面层厚度大于20cm的结构或二级及以下公路的无机结合料基层可采用洒铺乳化沥青方式养生。
篇二: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1-6-14 13:44:27 阅读: 11654 次F02 JTJ 034-2000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 总则1.0.1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柔性(柔性基层沥青或中级)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1.0.3本规范规定了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的施工和质量管理要求。
1.0.4用沥青碎石混合料和沥青贯入式碎石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
1.0.5用贫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和本规范。
1.0.6凡有可能改建提高等级的中级路面,都应采用本规范中的基层结构作为主要承重层,其上可用砂砾土、石屑土、砂土等材料做磨耗层。
1.0.7垫层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本规范对同类材料的底基层的规定。
1.0.8本规范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1.0.9本规范涉及的试验方法应符合交通部现行有关试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2.0.1基层 base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
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2底基层 sub base在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称做底基层。
底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3细粒土 fine grained 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生土、砂和石屑等)。
2.0.4中粒土 medium grained 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2.0.5粗粒土 coarse grained 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土、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0.6水泥稳定土 cement stabilized soil用水泥做结合料所得混合料的一个广义的名称,它既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细粒土,也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中粒土和粗粒土。
在经过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
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的土类而定,可简称为水泥土、水泥砂或水泥石屑等。
用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可简称为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2.0.7综合稳定土 composite stabilized soil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简称为综合稳定土。
2.0.8水泥改善土 cement improved soil仅使用少量水泥改善级配砾石的塑性指数或提高级配砾石的强度,使其能适合做轻交通道路上沥青面层的基层,而达不到表3.3.1规定的强度要求时,这种材料称做水泥改善土。
2.0.9土的均匀系数 coefficient of uniformity of soil筛分土的颗粒组成时,通过量为60%的筛孔尺寸与通过量为10%的筛孔尺寸之比值,称做土的均匀系数。
2.0.10集料 aggregate由碎石(或砾石)、砂粒和粉粒(有时还可能有粘料)组成的,并以碎石(或砾石)和砂粒为主的矿料混合料,统称其为集料。
粒径大于2.36mm的集料,称粗集料;粒径小于2.36mm的集料,称细集料。
2.0.11石灰稳定土 lime stabilized soil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
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称为石灰土。
用石灰稳定中料土和粗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原材料为天然砂砾土或级配砂砾时,称为石灰砂砾土;原材料为碎石土或级配碎石时,称为石灰碎石土。
用石灰稳定原中级路面,使其适应做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时,属于石灰砂砾土或石灰碎石土。
2.0.12石灰改善土 lime improved soil仅使用少量石灰改善级配砾石的塑性指数或提高级配砾石的强度,使其能适应做轻交通道路上沥青面层的基层,但达不到表4.3.1规定的强度要求时,这种材料称做石灰改善土。
2.0.1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lime industrial waste stabilized soil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为石灰工业废渣)。
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一定数量的石灰、粉煤灰和土以及一定数量的石灰、粉煤灰和砂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分别简称为二灰、二灰土、二灰砂。
用石灰和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得到的混合料,当其强度符合要求时,分别称为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和石灰、粉煤灰级配砾石。
这两种混合料又统称为石灰、粉煤灰级配集料,或分别简称二灰级配碎石、二灰级配砾石、二灰级配集料。
用石灰、煤渣和土以及石灰、煤渣和集料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分别称为石灰煤渣土和石灰煤渣集料。
2.0.14级配碎石 graded crushed rock粗、中、小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实级配要求时,称做级配碎石。
2.0.15级配砾石 graded gravel粗、中、小砾石和砂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实缘配要求且塑性指数和承载比均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级配砾石。
2.0.16未筛分碎石 crushed run rock轧石机轧出来的粒径大小不一的碎石混合料,仅用一个筛孔尺寸与规定最大粒径相符的筛筛去超尺寸颗粒后得到的碎石混合料,称做未筛分碎石。
它的理论颗粒组成为1~D(D为最大粒径),并具有较好的级配。
2.0.17石屑 screenings轧石场通过筛分设备最小筛孔(通常为5mm或3mm)的细筛余料,称做石屑。
其理论颗粒组成为0~dmm(d为轧石场用最小筛孔的尺寸)。
实际上,石屑中常有部分粒径大于d的超尺寸颗粒。
2.0.18填隙碎石 dry bound macadam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结构,起承受和传递车轮荷载的作用,用石屑做填隙料,填满碎石间的孔隙,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材料称做填隙碎石。
2.0.19松铺厚度 thickness of uncompacted layer用各种不同方法摊铺任何一种混合料时,其密实度经常显著小于碾压后达到的规定密实度。
这种未经压实的材料层厚度称为松铺厚度。
2.0.20松铺系数 coefficient of loose paving material材料的松铺厚度与达到规定压实度的压实厚度之比值称为松铺系数,常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 水泥稳定土3.1 一般规定3.1.1按照土中单个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三种。
3.1.2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土颗粒(即砾石、砂粒、粉粒和粘粒)和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土质量。
3.1.3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3.1.4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在只能使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时或水泥稳定集料的强度要求明显大于规定时,水泥℃剂量不受此限制。
3.1.5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1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3.1.6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结构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应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路拌法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
3.1.7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2)配料应准确。
(3)路拌法施工时水泥应摊铺均匀。
(4)洒水、拌和均匀。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6)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气候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大1%~2%)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最低要求)。
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98%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7% 水泥稳定细粒土93%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7% 水泥稳定细粒土95%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5% 水泥稳定细粒土93%由于当前有多种大能量压路机,宜提高压实度1%~2%。
(7)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
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水泥稳定细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或对于水泥稳定细粒土,采用振动羊足碾与三轮压路机配合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以根据试验适当增加;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下层宜稍厚。
对于稳定细粒土,以及用摊铺机摊铺的的混合料,都应彩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8)路拌法施工时,必须严密组织,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
(9)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10)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11)水泥稳定土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