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46f4a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9.png)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
B. 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代的李清照属婉约派,但她也创作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词作。
C. 郑振铎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猫》。
他在文中抓住三只猫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D. 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前者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后者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请按要求默写。
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寄托。
研读古诗文,我们可在“山水自然”中欣赏到别样的美,体验另外一种生命形态。
(1) 山水可造意境。
《诗经》中“蒹葭苍苍,______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
曹操的《观沧海》中“______ ,山岛竦峙”两句描写大海波澜壮阔、山岛耸立的样子。
此诗苍茫浑然,境界壮阔。
(2) 山水可纵豪情。
杜甫的《望岳》礼赞泰山,诗人以“______ ,______ ”两句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
辛弃疾登上北固楼俯视江水,不禁思接千载,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写下“______ ?______ 。
______ ”的句子。
全词表现了作者沉郁悲怆、雄壮豪迈之情。
(3) 山水可蕴哲理。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 ,______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
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 ,______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
(4) 山水可显品格。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 ,______ ”两句是全文的核心命意,点明作者意不在酒,在山水,把他简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写得含蓄不露。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712c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5.png)
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2023 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6.0 分〕1.请选出以下说法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这种文体的代表作之一。
B.王维,字摩话,宋代诗人。
他的诗作颜色鲜亮,意境恬淡。
苏轼赞扬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莫言,当代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红高粱》《蛙》等作品。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卖白菜》。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宏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2.【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当。
弟总宜平心静气。
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家书》〕注释:①日:一每天地。
②朴陋:粗俗鄙陋。
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任凭支使人的骄傲神气。
请选出以下加下划线词意思、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静以修身皆以美于徐公B.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C.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不必假设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D.车马仆从习惯为常二虫尽为所吞3.形神兼备中国画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进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绚烂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中国画的颜料由自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
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bfb0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f.png)
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想象奇特,善用典故,人称“诗鬼”。
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歌《雁门太守行》。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是元代的张养浩,“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D.《三峡》作者是北魏时期的哪道元,他所著的《水经注》既是一部地理学著作,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② 各种机遇从文明眼前滑过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4.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在人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云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云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493c3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1.png)
云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
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
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转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撕断蚱蜢的大腿,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多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哪!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碴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瞿瞿的蟋蟀的声音所自来的方向。
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
露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的盘诘,立刻便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
我满足于自己手创的天地,所谓壶底洞天便是这般的园地更幻想化的罢了,我曾有时这样想。
我在沙中用手指掏了一个小洞,在洞口放了两颗白米,一茎豆芽;白米给它当作干粮,豆芽给它作润喉的果品。
我希望这小小的庭园会比石滩上更舒适,不致使它想要逃开。
⑤在蒙蒙的雨天,我拿了这瓦盘到露天底下去承受这微丝般的烟雨,因为我没有看到露水是怎样落下来的,所以设想这便是它所喜爱的露了。
当我看到乌碧的有美丽的皱纹的鞘翅上蒙着细微的雾粒,微微开翕着欲鸣不鸣似的,伴着一进一退地颤抖着三对细肢,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
有时很久不下细雨,我使用喷衣服的水筒把水喷在蟋蟀的身上。
⑥听说蟋蟀至久活不过白露。
云南省曲靖市语文中考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
![云南省曲靖市语文中考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b8ba262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3.png)
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语文中考复习试题及解答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拮据(jū)襁褓(qiǎng)锲而不舍(qiè)B. 嗤笑(chī)剽悍(piāo)嗔视(zhēn)恪尽职守(kè)C. 缄默(jiān)媲美(pì)哂笑(shěn)拈轻怕重(zhān)D. 蓦然(mù)啜泣(chuò)嗔怪(chēn)鳞次栉比(zhì)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A项,全部正确;B项,“嗔视”的“嗔”应读“chēn”,故B项错误;C项,“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故C项错误;D项,“蓦然”的“蓦”应读“mò”,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B. 这个人对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很不负责任。
C. 听到这个噩耗,他惊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D. 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令人流连忘返。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A项,“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面的“大笑”重复,使用不恰当;B项,“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与句意相符,使用恰当;C项,“惊惶失措”指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与句意相符,使用恰当;D项,“流连忘返”形容留恋美好的景致或事物,舍不得离去,与句意相符,使用恰当。
综上所述,不恰当的是A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家乡的初春,冰雪开始消融,万物苏醒,草长莺飞,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 走进科技馆,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琳琅满目,使人应接不暇。
C. 同学们来到郊外,看到满山的红叶,情不自禁地齐声吟诵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D. 父亲经常告诫我,刚步入社会,与人交往要小心翼翼,不能过于张扬。
云南大理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云南大理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27ec7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b.png)
云南大理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l~7小题,其中I~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正确的一项是()大自然是多情的.南归的燕子带来春的柔情,翻滚的麦浪携.( )来夏的炽烈,飒飒的清风送来秋的爽朗,纷飞的白雪飘来冬的欢畅.于是,草长.( )莺飞问,鸟啼虫鸣间,山 luán( )苍松间,我们用心聆听天lài( )。
A.xí cháng 栾籁B.xié zhǎng 峦籁C.xí cháng 峦赖D.xié zhǎng 栾赖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丁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遇迩....。
答案c(“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当以_梦寐以求”之类的成语加以陈述)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B.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C.经过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北京奥组委最终确定“福娃”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D.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答案A(B句主语残缺。
C句词序不当,“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应为“广泛征集和精心筛选”。
D句动宾搭配不当,“降低”应为“减轻”)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固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8cbf5ff00bed5b8f31d37.png)
云南省曲靖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倔强(jué)B.喑哑(yīn)C.执拗(niù)D.炽痛(chì)【答案】C 丰富(shuò)咫尺(zhí)信笺(jiān)劫掠(lüè)宽慰(jí)头晕眼花(xuàn)蓬蒿(gāo)果实累累(léi)酝酿(niàng)毛骨悚然(sǒng)清吟(yín)休养生息(hùi)【解析】A项“宽慰”的“藉”应读“jiè”;B项“蓬蒿”的“蒿”应读“hāo”;D项“休养生息”的“晦”应读“huì”。
2.以下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卑微陡然惊慌不安人来人往B.粗暴真谛纷乱无章百废俱兴C.蹒跚吞噬百折不挠勃然震怒D.刁悍侧隐历尽心血不能置疑【答案】D【解析】“侧隐”的“侧”应为“恻”。
3.以下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B.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中国驻马里维和队伍突遭侵袭,战士申亮亮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留异乡,他死得其所。
向英雄致敬!....【答案】B【解析】逢作:原指人遇到合适的演地,就开始表演。
后指遇到机会,偶凑凑;有也指一种浮的生活度,含。
4.以下句子有病的一是()A.唉!友的小船翻就翻,我想静静。
B.刘慈欣作的科幻小《三体》得了第73届雨果最正确篇故事。
C.两次承中国女足身后,曲靖又以唯一一个地城市的身份加入了国足世界杯主申的行列。
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就建立和完满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多宝意。
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
![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https://img.taocdn.com/s3/m/40e47b8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5.png)
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一)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在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曲靖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向备受瞩目。
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难度适中,考查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场景,深入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文化素养。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份试卷吧。
一、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一餐桌上,有一颗葱,有一些黑木耳和木耳丝,还有一道红烧肉,三种菜色构成了一道丰盛的盛宴。
餐桌不大,只能容纳四个人,一旁是开阔的窗户,渗透着温暖的阳光。
1)作者叙述发生的场景是在什么地方?正确答案:餐桌上。
解析:文章首先给出一个场景,然后接下来叙述这个场景下的事情,因此答案是餐桌上。
2)葱、黑木耳和木耳丝、红烧肉的关系是?正确答案:三种菜肴。
解析:文章中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菜肴,因此答案是三种菜肴。
3)这道盛宴最多能容纳几个人?正确答案:四个人。
解析:文章中给出餐桌的大小为只容纳四个人,因此答案是四个人。
2. 阅读理解二我走在美丽的乡村小道上,一阵淡淡的荞麦香味飘了过来。
我发现,两旁的田地里正很忙碌,一些农民正在收割成熟的荞麦。
我好奇地问:“荞麦香味最浓的地方是哪里呢?”“在我们村里吧!” 经过几番问询,终于找到了荞麦香味最浓的“宝地”。
1)荞麦香味最浓的“宝地”在哪儿?正解:在农民的村庄。
解析:文中提到,荞麦香味最浓的地方在“我们村里”,因此答案是在农民的村庄。
2)文中“一阵淡淡的荞麦香味”比喻了什么?正确答案:乡村自然环境的妙趣。
解析:文中的荞麦香味浓郁,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感受,是乡村自然环境的魅力所在。
因此,答案是乡村自然环境的妙趣。
3)文中出现的“他们”是指谁?正确答案:农民。
解析:文中谈到“他们正在收割成熟的荞麦”,此处的“他们”指代的是文中提到的农民,因此答案是农民。
二、短文填空1. 国际互联网日是每年的6月17日,旨在促进互联网技术的 1.发展,推动国际互联网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数字化2.进程。
2017年,在国际互联网协会与南京市政府的共同主办下,由国家网信办和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的 3.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2023年云南语文中考试卷
![2023年云南语文中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98507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e.png)
2023年云南语文中考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肉食者鄙,。
(《左传·庄公十年》)②,奉命于危急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③,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④,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⑥,甲光向日金麟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⑦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⑧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
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
鹦鹉睡觉①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还可能发出低声的叫声。
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
动物的梦有多有少。
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
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颤()动家chù()哺()乳(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
(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改为“”。
(要求符合语境)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我国文学家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跌倒牧也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所以我们不再害怕跌倒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诗悄悄擦去了两句。
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e7680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8.png)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
一分耕(gēng)耘一分收获,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壑(hè),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mái)。
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引亢高歌。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cuō)折,我们应目标坚定、,不因一时一事而,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
只有在不断的与实践中,我们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耕(gēng)B.壑(hè)C.霾(mái)D.挫(cuō)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锲而不舍B.矢志不渝C.引亢高歌D.好高骛远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树立处变不惊困惑探索B.建立宠辱不惊疑惑探查C.树立处变不惊疑惑探索D建立宠辱不惊困惑探查4、对文中划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不合逻辑B.句式杂糅C.缺少主语D.搭配不当5、按新闻稿的要求,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北京时间4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女子65公斤决赛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佳表示将会再接再厉,为国争光。
2022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a3328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0.png)
2022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1.(8分)学校举办首届“劳动最美”演讲大赛,下面是晓敏同学的演讲稿片段。
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每到满山片片桃花粉红,朵朵梨花雪白的,劳动便在广袤(mào)的大地上开始了。
这个时节啊,经历了北方凛冽..的寒冬,穿过了乍暖还寒的料峭.(qiào)春风,大地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草木萌发,万物葱绿,整个世界一派的景象,这时的我们,抖擞(shǒu)精神,舒展臂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劳动。
劳动是永恒的。
当你舒适地驾车在的高速公路上运输货物,不再为崎岖..山路上的缓慢搬运而痛苦不堪时;当你借助便捷的电商平台将货物卖到世界各地,不再为商品的销售四处奔波而一筹莫展....时;当你地操控着无人机为作物施肥喷药,不再为劳作的艰辛和危险而忧心冲冲....时,劳动看上去似乎已经褪去了它最初的颜色。
但劳动并没有脱去它永恒的本质,那些起伏在劳动旋律之中的健美身影,那些饱蘸馨(xīn)香汗水的优美动作。
以及那些计算机键盘敲击出的音乐般的声响,这所有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袤(mào)B.峭(qiào)C.擞(shǒu)D.馨(xīn)(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凛冽B.崎岖C.一筹莫展D.忧心冲冲(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时节朝气蓬勃开阔娴熟B.时候生机勃勃宽阔熟悉C.时节生机勃勃宽阔娴熟D.时候朝气蓬勃开阔熟悉(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B.这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C.这所有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D.这一切所有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2.(2分)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
_____,_____。
_____,_____。
2024年云南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云南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53d9f6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a.png)
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翻来复去B.喜出往外C.草木皆兵(答案)D.迫不急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的演讲声情并茂,让观众深受感动。
B.他总是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答案)C.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D.他做事总是有条不紊,从不慌乱。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答案)B.《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罗贯中参与了整个创作过程。
C.《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祥子即骆驼,小说讲述了他的悲惨命运。
D.《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主人公简·爱最终与圣约翰结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B.他的家乡是云南昆明人。
C.会不会用心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答案)5.下列对古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诗人扬帆出海的情景。
B.《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景壮观,表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
(答案)C.《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人家”并非指游子的家乡。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的“夜郎”即“夜郎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古国。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中屡禁不止。
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答案)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云南省语文中考2024年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云南省语文中考2024年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60c7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1.png)
2024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襁褓(qiǎng)拮据(jū)谀词(yú)屏息敛声(bǐng)B. 缄默(jiān)绯红(fēi)诘难(nàn)锲而不舍(qiè)C. 刹那(shà)遒劲(jìng)恪守(kè)颔首低眉(hàn)D. 憎恶(zèng)怂恿(sǒng)矗立(chù)罔不因势象形(wǎng)答案:C解析:A项有误,“襁褓”的“褓”应读“bǎo”;B项有误,“诘难”的“难”应读“nán”,意为“质问、反驳”;C项正确;D项有误,“憎恶”的“憎”应读“zē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人民生活越来越智能。
B. 能否切实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午检,进一步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答案:D解析:A项有误,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随着”或“使”;B项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C项有误,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通过”或“使”;。
D项正确。
3、根据拼音写汉字。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入句子中的空白处:春天像小姑娘,huāng()着,笑着,走着。
答案:3、答案:花解析:此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此题根据语境应填“花”。
4、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缥渺蓦然骄健戛然而止B. 冗杂羁绊恬静叹为观止C. 镌刻谰语猥锁锋芒毕露D. 羸弱磐石羁绊锋芒必露答案: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云南省昆明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ed2f3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a.png)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乙】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①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②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③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杀关龙逄⑤,纣⑥杀比干⑦;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⑨矣。
⑤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经多次重修,至清代时为石墩木梁桥,是云南梁式桥的代表之一。它曾是检查私盐的关卡,在云南古代盐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⑥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扩建后的双龙桥桥长148米,桥面高9米,有17个桥孔,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从远处望去,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雄伟壮丽,如长虹卧波,倒映在水天一色之中。桥上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阁楼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是建水双龙桥,另外三枚是北京卢沟桥、苏州枫桥和河南小商桥,这充分体现了双龙桥在我国古桥中的重要地位。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3分)
云南省丽江市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丽江市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bd91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8.png)
云南省丽江市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理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都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C.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无影无踪....。
D.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有感五首(其三)①杜甫洛下舟车入,天中②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③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秋,当时,受粮食和吐蕃进扰等因素影响,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
②天中:指洛阳。
③翠华:指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
A.首联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正是因地理位置优越,人们才提议迁都洛阳。
B.颔联紧承首联,写洛阳百姓等待皇上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可见洛阳百姓正翘首企盼迁都洛阳。
C.尾联中的“不过”一词,看似轻描淡写,实际更引人注目,突出了“行俭德”的重要性。
D.“盗贼”一句,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语言尖锐,感情沉痛。
2022云南省语文中考原卷+答案
![2022云南省语文中考原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4318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8.png)
2022云南省语文中考原卷+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媒体2分,第7题8分,共20分)学校举办首届“劳动最美”演讲大赛,下面是晓敏同学的演讲稿片段。
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每到满山片片桃花粉红,朵朵梨花雪白的_________,劳动便在广袤(mào)的大地上开始了。
这个时节啊,经历了北方凛冽的寒冬,穿过了乍暖还寒的料峭(qiào)春风,大地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草木萌发,万物葱绿,整个世界一派_________的景象,这时的我们,抖擞(shǒu)精神,舒展臂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劳动。
劳动是永恒的。
当你舒适地驾车在_________的高速公路上运输货物,不再为崎岖山路上的缓慢搬运而痛苦不堪时;当你借助便捷的电商平台将货物卖到世界各地,不再为商品的销售四处奔波而一筹莫展时;当你地操控着无人机为作物施肥喷药,不再为劳作的艰辛和危险而忧心冲冲时,劳动看上去似乎已经褪去了它最初的颜色。
但劳动并没有脱去它永恒的本质,那些起伏在劳动旋律之中的健美身影,那些饱蘸馨(xīn)香汗水的优美动作。
以及那些计算机键盘敲击出的音乐般的声响,这所有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袤(mào)B.峭(qiào)C.擞(shǒu)D.馨(xīn)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凛冽B.崎岖C.一筹莫展D.忧心冲冲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时节朝气蓬勃开阔娴熟B.时候生机勃勃宽阔熟悉C.时节生机勃勃宽阔娴熟D.时候朝气蓬勃开阔熟悉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B.这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C.这所有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D.这一切所有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guō)干涸(hé)湍急(tuān)拈轻怕重(zhān) B.绽放(zhàn)镂空(lóu)空乘(chéng)相形见(chù) C.馈赠(guì)凹凸(āo)诘责(jié)含情脉脉(mò)D.瞥见(piē)栅栏(zhà)剽悍(piāo)不卑不亢(k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踊跃迁徙骇人听闻反腐倡廉B.焦躁端祥粗制滥造中流砥柱C.讴歌震憾突如奇来如愿以偿D.修葺褒砭克尽职守沁人心脾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安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②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③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⑤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③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②①③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岗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着《水浒传》。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背影》是我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阅读此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3),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古诗文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9题,共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题。
2015年5月9日,北京某集团公司经理曾鹏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您好,我是许涛,您还记得我吗?”曾鹏宇第一反应是:这么老套的诈骗电话还有人用啊?“我给您打电话,是想还您的钱。
”对方开门见山的介绍,让曾鹏宇不禁一愣,“钱?还什么钱?”“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在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求助,因为我爸爸得了白血病,那时我还在读大学。
后来您捐给了我一笔钱,我现在想和您确认一下账号,把钱还给您。
”许涛的话让曾鹏宇十分诧异,因为他已经记不得有这件事,更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居然还会有人真的要还别人的捐款。
许涛告诉曾鹏宇,当时一共得到了数十万元的捐款,现在他已在北京找到工作,打算靠自己的努力还清每一笔钱。
通完电话五分钟后,曾鹏宇的手机短信响起,银行账户提示,他收到了汇款,除了那笔捐款之外,还多出来10%的利息。
曾鹏宇后来翻看以前的微博,找出了三年前的那封求助信:“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
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
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8.请对许涛的行为点赞。
(点赞: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称赞、喜爱、支持)(2分)9.请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2分)三、阅读(含10-24题,共36分)(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
(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分)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2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0分)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15.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19题。
(9分)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张博然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
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
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
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
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
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
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
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
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
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
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
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
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
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⑨没人确切知道。
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
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选白《中国利普文学精选》2014年版,有删改)16.请结合①②段内容给“鲸落”下定义。
(2分)17.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一切”具体指什么?(2分)18.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19.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防止“鲸落”的消失?(3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
(13分)别样山茶红原因①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
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
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
②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
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③那是山茶。
在昆明东北郊呜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
从5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
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祥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
这一波红潮一直延展到9月。
⑤接下来在金殿山茶园看到的悦目色彩是茶梅。
它也是山茶的一种,花多为白色或粉红色,瑰丽而淡雅。
茶梅10月开放,花期持续到12月。
凋谢时,片片花瓣随风飘飞,漫起一袭彩色雨雾,铺下一块斑斓花毯。
⑥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殒,宣告的却是各色常规山茶的怒放。
一时间,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雪姣、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状元红……如盅如碗、如钵如盆,姹紫嫣红、浅淡深浓,争奇斗艳、各不相让。
茶梅用它满地的落红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
而那被铺地锦绣托起的云霞,一直燃烧到次年4月底。
到了5月,杜鹃红山茶就又轮回着开始了新一拨的激情涌动。
⑦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正应了清代李笠翁(李渔)的评价:“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④在云南,山荼还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