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3
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
P iS u 3A 32V 3A 96W
答案 1.12 解:
4V 1A , u 1 2A 2V 4 受控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i
P CCVS 3i 2A 31A 2A 6W
受控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PVCCS 4V 0.25u 4V 0.25u 4V 0.25S 2V=-2W
i3 5A 7A 2A
节点③: i4 7A 3A 10A 节点②: i5 i3 i4 8A 对回路列 KVL 方程得: 回路 l1 : u1 i3 10 i5 8 44V 回路 l2 :
u2 i4 15 i5 8 214V
答案 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 a 指向 b。当时间 t<2s 时电流从 a 流向 b, 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 t>2s 时电流从 b 流向 a,与参考方向相反,电 流为负值。所以电流 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t 2s i -3A t 2s
答案 1.2 解:当 t 0 时
8V 2A 4 对节点列 KCL 方程 节点①: i3
i2 3A 0.5A 2.5A
节点②:
i1 i2 i3 2.5A 2A 4.5A
对回路 l 列 KVL 方程:
10 i2 5 3A u 8V
得
u 32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P US 8V i1 8V 4.5A 36W
答案 1.6 解:各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元件 1 消耗功率为: p1 u1i1 10V 2A 20W 对回路 l 列 KVL 方程得 u2 u1 u4 10V-5V 5V 元件 2 消耗功率为: p2 u2i1 5V 2A 10W 元件 3 消耗功率为: p3 u3i3 u4i3 5V (3)A 15W 对节点①列 KCL 方程 i4 i1 i3 1A 元件 4 消耗功率为: p4 u4i4 5W 答案 1.7 解:对节点列 KCL 方程 节点①:
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
i2 3A 0.5A 2.5A
节点②:
i1 i2 i3 2.5A 2A 4.5A
对回路 l 列 KVL 方程:
10 i2 5 3A u 8V
得
u 32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P US 8V i1 8V 4.5A 36W
得
u2 280V
网络 N 吸收的功率
PN uN 3A 30W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P iS u2 5A 1400W
注释:根据电流源的特性, 图中与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只影响电流源端电压或者说 只影响电流源提供的功率。 答案 1.11 解:设各元件电压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i2 3A 0.5A 2.5A
i2 8A 3A 1A 2A 4A
① 1A
A
⑤
i2
3A
8A
i1
i3 ④ ② i4
2A
B
③ (b)
答案 1.5 解:如下图所示
5V i1
②
l3 1A
①
2A
l1 l2
7V
1A
i4
⑤ 1A ③
6V
l4 8V
i2
④
i3
(1)由 KCL 方程得 节点①:
i1 2A 1A 3A
①
i1 10 + 5A 5 u2 l2 10V l1 -
3A
50
N
25V
对节点①列 KCL 方程
i1 5A 3A 2A
对回路列 KVL 方程 回路 l1 :
i1 10 3A 5 uN 25V 10V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第三章
I4答案解:应用置换定理,将电阻 R 支路用I 0.5A 电流源代替,电路如图(b )所 示。
对电路列节点电压方程:(4-1 ) Um2IU n2 40.5A1 1 6VU n 1 (1)Un234.54.5I 0.5A解得U n11V则R Um 2I答案解:(a )本题考虑到电桥平衡,再利用叠加定理,计算非常简单(1)3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a-1)、(a-2)所示。
l i' 4答,o (a-2)3 4 8由分流公式得:I l(2) 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1A3V 14 8考虑到电桥平衡,III 0,在由分流公式得:I ; 1A — 3A1 34(3) 叠加:I I ' I " 1AI i I i' I i"2R 1 I 12.007W(b )(1) 4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b-1)由图(b-1)可得,11' 3U 6AI I 2 I 1'5A(2) 2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b-2)所示(1/3)-1=1——O ------ ((a-3)U---------------- ---------------------' 2I4V(b-1)17/12A所示。
2 4V (2+2)2VU '' 2-22A=2V 2 2I I ' I " I ' kI s(1)将已知条件代入(1)式得0 I ' k 4A 1A I k 2A1A对节点②列KCL 方程得,I , 3U 2A I , 4A对节点③列KCL 方程得,nnnI I 2 3U 0解得I " 5A (3) 叠加in11 11 111nI I IR I 12 16A 4A= 10A 5A 5A= 10A100W答案解:禾U 用叠加定理,含源电阻网络中的电源分为一组,其作用为 |',如图 (b)所示。
哈工大模电答案第3章
习题第3章【3-1】 如何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出一个晶体管是NPN 型还是PNP 型?如何判断出管子的三个电极?锗管和硅管如何通过实验区别? 解:1. 预备知识万用表欧姆挡可以等效为由一个电源(电池)、一个电阻和微安表相串联的电路,如图1.4.11所示。
μA正极红笔eeNPNPNP图1.4.11 万用表等效图 图1.4.12 NPN 和PNP 管等效图(1) 晶体管可视为两个背靠背连接的二极管,如图1.4.12所示。
(2) 晶体管3个区的特点:发射区杂质浓度大,基区薄且杂质浓度低,集电区杂质浓 度很低。
因此,发射结正偏时,射区有大量的载流子进入基区,且在基区被复合的数量有限,大部分被集电极所收集,所以此时的电流放大系数β大。
如果把发射极和集电极调换使用,则集电结正偏时,集电区向基区发射的载流子数量有限,在基区被复合后能被发射极吸收的载流子比例很小,所以β反很小。
2.判断方法(1) 先确定基极:万用表调至欧姆×100或×1k 挡,随意指定一个管脚为基极,把任一个表笔固定与之连接,用另一表笔先后测出剩下两个电极的电阻。
若两次测得电阻都很大(或很小)。
把表笔调换一下再测一次,若测得电阻都很小(或很大),则假定的管脚是基极。
若基极接红表笔时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大,为NPN 型,反之为PNP 型。
(2) 判断集电极:在确定了基极和晶体管的类型之后,可用电流放大倍数β的大小来确定集电极和发射极。
现以NPN 型晶体管为例说明判断的方法。
先把万用表的黑笔与假定的集电极接在一起,并用一只手的中指和姆指捏住,红表笔与假定的发射极接在一起,再用捏集电极的手的食指接触基极,记下表针偏转的角度,然后两只管脚对调再测一次。
这两次测量中,假设表针偏转角度大的一次是对的。
这种测试的原理如图1.4.13所示。
当食指与基极连接时,通过人体电阻给基极提供一个电流I B ,经放大后有较大的电流流过表头,使表针偏转,β大,表针偏转角度就大。
电路理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希有第3版) 第1章-第5章
a 电位: 任选一点p作为电位参考点,电路中某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 位,用 表示。有了电位的概念,两点之间的电压便等于这两点的电位之差。
uab Ec dl
a A
(a)
a A
(b)
u ab
u ba
A
(c)
a uA
b
b
b
电压参考方向的表示法
一个元件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取成相同的,并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urrent Law,简称KCL)表述为:在集中 参数电路中,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任一节点的支路电流代数和等于零, 即
i
k
0
( ik 表示第 k 条支路电流)
规定: ik 参考方向为流出节点时, ik 前面 取“+”号; 流入节点时, ik 前面取“-”号。
i1
A
i2
1、在集中参数电路中,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 任一闭合边界 S 的支路电流代数和等于零。
KCL的其它表述
2、任一时刻,流出任一节点(或闭合边界)电 流的代数和等于流入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
根据右图,列写KCL方程 1)基本表述方 式——对节点
3 i3
④
S
4 i4 i6 7 i7 ③
节点① :
① u1 1
u
电压降
= u电压升
6 ③ u6 l1 5 u5 l2 7 u7 ⑤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示例
u2
l3 ②
2
说明:平面电路网孔上的KVL方程是一组独立方程。设电路有b个支路n个节 点,可以证明:平面电路的网孔数即独立KVL方程的个数等于b-(n-1)。当然 取网孔列方程只是获得独立KVL方程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PDF精品)
答案2.1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
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23A 2A 23I R Ω⨯==Ω+解得75R =Ω(b) 由分压公式得:3V 2V 23R U R ⨯==Ω+解得47R =Ω答案2.2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1U +-20k Ω(b)+_U图中等效电阻(13)520(13)k //5k k k 1359R +⨯=+ΩΩ=Ω=Ω++由分流公式得:220mA 2mA 20k RI R =⨯=+Ω电压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13==30V 1+3U U ⨯答案2.3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2325k 5k R R R ⨯Ω=+Ω(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32113130.05(2) 40k (3)eqR U UR R R R R ⎧==⎪+⎨⎪=+=Ω⎩由方程(2)、(3)解得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210k 3R =Ω答案2.4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1820mA 8mA (128)I Ω=⨯=+Ω2620mA 12mA (46)I Ω=⨯=+Ω由节点①的KCL 得128mA 12mA 4mA I I I =-=-=-答案2.5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120Ω(a)图中1(140100)240R =+Ω=Ω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211210A 6A R I R R =⨯=+及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321201A 360120I I =⨯=+由KVL 得,3131200100400V U U U I I =-=-=-答案2.6xRx(a-1)图2.6解:(a )设R 和r 为1级,则图题2.6(a)为2级再加x R 。
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3
UOC 35A=15V (2)求等效电阻 Ri
将独立电压源置零,对 3 个 2 电阻联接做星-三角变换。电路如图 (b)所示。
Ri 3 // 6 // 6 // 6 2 1.5
亦可利用电桥平衡原理,电路如图 (c)所示,ab 间电位相等,等效电阻为
等效电阻
Ri
US IS
10 11
又由已知条件得
U OC
(Ri
2)
I1
160 11
V
简化后的电路如图(c)所示。
所以当 R 4 时
I1
UOC R Ri
(160 /11)V (4 10 /11)
80 A 2.963A 27
将 I1 用电流源来置换,用叠加定理分析置换后的电路,即将 I 2 分解成 I2 I2 I2 。
4
(1) (2)
答案 3.8 解:将含源电阻网络化为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b)所示。由此图求得:
Ri
+
+
RU
U OC
-
-
(b)Leabharlann U ( UOC ) R(1)
Ri R
将 R 10 时,U 15V ; R 20 ,U 20V 代入式(1),得
15V 20V
( Ri (
U OC 10
U OC
) 10 ) 20
Ri 20
联立解得:
Ri 10 (1) 式可表示为
Uoc 30V
U ( 30V ) R 10 R
当 R 30 时
U 30V 30 22.5V (10 30)
注释:一端口外接电路发生变化时,宜采用戴维南或诺顿定理进行分析。
答案 3.9 首先将开关右侧电路化简为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其开路电压为 3V,
第3章 习题解答 哈工大习题册
第3章 电路定理3.1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0=ab U ,求电阻R 的值。
a图3-1解:由题,0=ab U ,故53V1A 3I ==Ω,电流比为24842I I ==,134I R I =对回路1l 列KVL 方程可得 11520V 42()I I I =Ω+Ω+ 解得:13AI =所以215314A I I I =+=+=, 42/41A I I ==,354112A I I I =+=+=134/6R I I =⨯=Ω3.2 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及1Ω电阻消耗的功率。
(a)(b)2图 3-2解: (a ) 本题考虑到电桥平衡,再利用叠加定理,计算非常简单。
(1) 3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a-1)、(a-2)所示。
由图(a-2)可得'3V1A 148348I ==⨯Ω+Ω+由分流公式得: ''182A 483I I Ω=-⨯=-Ω+Ω(2)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
考虑到电桥平衡,0I ''=,133(1A)A 134I ''=-⨯=-+ (3)叠加:1A I I I '''=+=,11117/12A I I I '''=+=-2111 2.007WP I Ω=⨯=(a-1)(a-2)(a-3)(b )(1)4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b-1)所示。
24V 2V 22U Ω'=⨯=Ω+Ω,136A I U ''=-=-,125A I I I '''=+=- (2)2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b-2)所示。
'2I '(b-1)(b-2)222A 2V 22U Ω⨯Ω''=⨯=Ω+Ω,22/21A I U ''''== 对节点②列KCL 方程得1234A I U ''''=-=-对节点③列KCL 方程得235A I I U ''''''=-=- (3) 叠加 '"1116A 4A=10A I I I =+=---'"5A 5A=10A I I I =+=---2111100W P I Ω=⨯Ω=注释:不能用各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来计算电阻在电路中消耗的功率。
电路理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希有第3版)3
u U = f2( I )
+ N1 I S=I
U = f1 (I ) i O I
置换定理的证明
U -
(c) 置换定理图示
说明: (1)置换定理要求置换后的电路有惟一解; 置换定理要求置换后的电路有惟一解; 置换定理要求置换后的电路有惟一解 (2)除被置换部分发生变化外,其余部分在置换前后必须保持完全相同; 除被置换部分发生变化外, 除被置换部分发生变化外 (3)若电路中某两点间电压为零,则可将量值为零的电压源接于该两点间, 若电路中某两点间电压为零,则可将量值为零的电压源接于该两点间, 若电路中某两点间电压为零 相当于将该两点短路;若电路中某支路电流为零, 相当于将该两点短路;若电路中某支路电流为零,则可将量值为零的电流 源串接于该支路,相当于将该支路断开。 源串接于该支路,相当于将该支路断开。
第3章 电路定理
提要 本章介绍电路理论中的几个常用定理。首先介绍置换定理; 本章介绍电路理论中的几个常用定理。首先介绍置换定理;然 后介绍齐性定理和叠加定理;它们是体现线性电路特点的重要定理, 后介绍齐性定理和叠加定理;它们是体现线性电路特点的重要定理,是 线性方程的齐次性和可加性在电路中的体现;其次介绍戴维南定理和诺 线性方程的齐次性和可加性在电路中的体现; 顿定理,它们是化简线性一端口电路的有效方法; 顿定理,它们是化简线性一端口电路的有效方法;最后介绍与基尔霍夫 定律同样适用的特勒根定理,并以此证明互易定理。 定律同样适用的特勒根定理,并以此证明互易定理。
0.5' I I' 2Ω U 'S 1 1Ω US2 IS (b) 1Ω + U' −
0.5" I I" 2Ω 1Ω + 1Ω (c) U" −
电路教材习题解(第三章终稿)
2R R
R
+ (1) Uab b
a
R
2R
1) (2) (3) (4) U ab U( ab U ab U ab U ab
IS
-4 - 2 - 1 - 0. 5 -7. 5 V
1) 得 U( ab - I S
2R R 2 11 -6 -4 V 。 2R R 2 1 1
+ 2W U 2 -
题图3.1
I1′ +
+ (3) Uab b
a
R
I2
R
2R R
I1
2R R
IS
R
2R
I1
2R 2R
2W
′ US
′ 2W I2
I3′ 2W
IS
4W
4W
-
+ 2W U2′ -
在上图中,设支路电流 I 1 和 I 2 ,可得
,并设电压 、I2 和 I3 解: 在电路中设支路电流 I 1
解法 2: 用戴维南定理。由U 1 处开路后的电路为 左下图。
6V 2W 6W
+ Im1
2A
题图3.5
解:电压源单独作用电路为下图。
-
6V
+
1kW
UOC 6UOC
′ I1
I′
500I ′
-UOC+
6UOC 2A
I m1
左上图电路可改画成右上图电路。对右上图有 2 A ,且有如下回路方程组
(6 2) I m 2 - 6 2 -6U OC U OC -6 2 I m 2
1.5I I - 0.5I 12 I 0
电路理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希有第3版)13共44页文档
5 3
6 ② 1
两个子图
③
①
4
3
2
6
②
(a)
③①
4
③
6
②
(b)
有向图:图中的所有支路都指定了方向,则称为有向图;反之为无向图
回 路: 从图中某一节点出发,经过若干支路和节点(均只许经过一次)又 回到出发节点所形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割 集: 连通图的割集是一组支路集合,并且满足:
(1)如果移去包含在此集合中的全部支路(保留支路的两个端点),则 此图变成两个分离的部分。
单树支割集
4
5
3
4
5
3
c1
1
2
6
c2 1
2
6
1
(a)
(b)
(c)
基本割集:每取一个树支作一个单树支图割基本集割,集称为基本割集。
基本割集的方向规定为所含树支的方向。
基本割集的性质 图中3个基本割集 KCL方程是(独立):
c1
i1i5i6 0
c 2 i2i4i5i60
1 3 . 1 网 络 的 图 树
基本要求:掌握网络的图、子图、连通图、割集和树等概念。
1 网络的图
图( graph) :由“点” 和“线”组成。 • “点”也称为节点或顶点(vertex),“线”也称为支路或
边(edge)。 • 图通常用符号G来表示。
图 (a) 电路只含二端元件,对应的图如图 (b)所示。
用点表示王宫,用线表示王宫间的 道路,便抽象成图。问题变成该图 是否为平面图?
4 四色定理
四色问题:只须4种不同颜色,就能使平面地图上任何两个相 邻的国家的颜色不同。
图论问题:用点表示国家,用边表示国家直接相邻。证明只 须4种颜色就可使所有相邻顶点具有不同颜色。
哈工大学电力电子习题集3
文件: 电力电子技术16.11
电力电子技术
直流-直流变换器(8)
第3章 习题(2)
第2部分:简答题 5. 桥式可逆斩波电路如题图3-4所示, 电机为正向电动状态。
题图3-4 当电机处于低速轻载运行状态(即负载 电流较小且正负交变),完成下题: (1)采用双极型控制方式时,画出V1 ~V4驱动信号的波形,负载上电压和电流 的波形;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电流波形说明 在一个周期内的不同区段上负载电流的路 径以及在该区段内电机的工作状态。
哈尔滨工业大学远程教育
文件:
电力电子技术16.19
电力电子技术
直流-直流变换器(8)
第3章 习题(3)
第2部分:简答题 1. 画出隔离型Buck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并简述其工作原理。(略) 2. 隔离型Buck变换器在正常工作时为什么要设定最大占空比? 解:为了防止变压器磁通饱和。 3. 画出隔离型Buck-Boost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并简述其工作原理。(略) 4. 为什么反激式变换器不能在空载下工作? 答:在负载为零的极端情况下,由于T导通时储存在变压器电感中的磁能 无处消耗,故输出电压将越来越高,损坏电路元件,所以反激式变换器不 能在空载下工作。
电力电子技术
第16讲
3 直流-直流变换器(8)
直流-直流变换器(8)
本讲是的习题课,讲解第3章所布置的习题。
第3章 习题(1)
第1部分:填空题 1.直流斩波电路完成的是直流到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的变换。 2.直流斩波电路中最基本的两种电路是降压斩波电路和升压斩波 电路。 3.斩波电路有三种控制方式:脉冲宽度调制、脉冲频率调制和混合型。 ,其中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是:脉冲宽度调制。 4.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是: 周期 不变,导通 时间变化,即通过导通占空比 的改变来改变变压比,控制输出电压。 5.脉冲频率调制的方法是:导通时间不变,周期变化,导通比也能发生变化 ,从而达到改变输出电压的目的。该方法的缺点是:导通占空比的变化范围 有限。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中的谐波频率不固定,不利于滤波器的设计 。 6.降压斩波电路中通常串接较大电感,其目的是使负载电流 连续 。 7.升压斩波电路使电压升高的原因:电感L储能使电压泵升,电容C可将输出 电压保持住 。 8.升压斩波电路的典型应用有直流电动机传动和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等。 9.升降压斩波电路和Cuk斩波电路呈现升压状态的条件是开关器件的导通占 空比为1/2<α <1;呈现降压状态的条件是开关器件的导通占空比为0<α <1/2。
电路理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希有第3版) 第6章-第10章
例题
6.2
分别写出代表正弦量的相量
i3 5cos t 60) ( , 解 i1 I1m 30 A
( , i1 3cos t , i2 4cos t 150) i4 6sin( t 30) .
i2 I 2m 4 150 A 5120 A I i3 5 cos t 60 ) 5 cos( t 60 180 ) ( 3m i4 6 sin( t 30) 6 cos( t 30 90) I 4m 6 60 A
m
解
当u和ψ的参考方向符合右螺旋定则时 d
u dt
根据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的惟一性和微分规则,与上述微分关系 对应的相量关系式为
U m j m 或
1 m Um j
6.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基本要求:透彻理解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比较与线性直流电路相应方 程的异同。
2 2
U 3 j4 V 490 V
u3 4 2 cos t 90 ) (
关于相量说明
1. 相量是复值常量,而正弦量是时间的余弦函数,相量只是代表正弦量,而不 等于正弦量。 +j I m1 2. 复平面上一定夹角的有向线段 初 I m2 ——相量图6.7所示 振 相
m1 m2
充要条件为
(2) 线性性质
Am1 Am2
(3) 微分规则 正弦量(角频率为 ) 时间导数 的相量等于表示原正弦量的相 量乘以因子 j 即设 f (t ) Re[ Am e jt ] ,则 d f (t ) Re[ jAm e jt ] dt
N个同频率正弦量线性组合 (具有实系数)的相量等于 各个正弦量相量的同样的线 性组合。设 f k (t ) Re[ Amk e j t ] ( bk 为实数),则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答案(哈工大陈希有)第12章
题 12.1图示电路,设f 1(^),i^ f 2(u R )。
以q 及^为状态变量列出状态方程,并讨论所得方程是i c =q c = -i R -L U L =申=Uc =q/C将各元件方程代入上式得非线性状态方程:q = -f 1(屮)-f 2(q/C) 屮・=q/C方程中不明显含有时间变量 t ,因此是自治的。
题 12.2图示电路,设u^ = f 1(q 1), u^ = f 2(q 2),列出状态方程。
图题12.2解:分别对节点①、②列 KCL 方程:节点①: h =5 =i s-(U 1 -U 2)/R 3节点②:=q 2 =(U 1 -U 2)/ R 3 -U 2 / R 4代入上述方程,整理得状态方程:q^-f 1(q 1)/R 3 +f 2(q 2)/R 3 +i sq ; = f 1(q 1)/R 3 - f 2(q 2)(R 3 +R 4)/(R 3R 4)题 12.3①R 3②30R 4i2将U 1 =f 1(q 1), U 2 = f 2(q 2)KCL 与KVL 方程:i sU3为非状态变量,须消去。
由节点①的KCL方程得:在图示电路中电容的电荷与电压关系为比=f1(q1),电感的磁链电流关系为= f2(2)。
试列出电路的状态方程。
+ R4 i4 U s()+ #U1 q -图题12.3解:分别对节点①列KCL方程和图示回路列KVL方程得:q1 = i 2 — U3 / R3 屮;=Us —U3 (1) ⑵解得-i^i^i^-i2 +■R^ + U R U1=0R3R4 U3 将屮= (U i +R4i2)R3/(R3 中尺)=[f l(q i)+R4f2(2)]R3/(R3+R4) =f1(q1)、i2 = f2(叽)及U3代入式(1)、(2)整理得:日;Af'qJ/R 椀)卄2(巴)R s/R 示4)胆"(qJR s/R +引—f2(巴)明/(艮+农)+u sU i题12.4图示电路,设i = a勺仃,U s = P sin(«t),试分别写出用前向欧拉法、后向欧拉法和梯形法计算响应叽t)的迭代公式,步长为h。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图示元件当时间t<2s时电流为2A,从a流向b;当t>2s时为3A,从b流向a。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的数学表达式。
图示元件电压u=(5-9e-t/t)V,t>0。
分别求出t=0 和t→¥时电压u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图题图题图示电路。
设元件A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B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C 发出功率为-10W,求。
图题求图示电路电流。
若只求,能否一步求得?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
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u14、u15、u52、u53。
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图示电路,已知,,,。
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图示电路,已知,。
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求图示电路电压。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求网络N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求r的值。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图示电路为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组成的一端口。
试求出其端口特性,即关系。
讨论图示电路中开关S开闭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影响,加深对独立源特性的理解。
第二章习题图(a)电路,若使电流A,,求电阻;图(b)电路,若使电压U=(2/3)V,求电阻R。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及电流。
图示电路中要求,等效电阻。
求和的值。
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求图示电路的最简等效电源。
图题利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a) (b)图题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
求图示电路的电流和。
列写图示电路的支路电流方程。
图题图示电路,分别按图(a)、(b)规定的回路列出支路电流方程。
图题用回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用回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电路理论教程答案陈希有
电路理论教程答案陈希有【篇一:《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指向b。
当时间t2s时电流从a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2s时电流从b流向a,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
所以电流i的数学表达式为2a t?2s? i??-3at?2s ?答案1.2解:当t?0时u(0)?(5?9e0)v??4v0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为高电位端,a为低电位端;当t??时u(?)?(5?9e??)v?5v0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即a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
答案1.3解:(a)元件a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a消耗的功率为pa?uaia则ua?pa10w??5v ia2a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b消耗的功率为pb?ubib则ib?pb?10w1a ub10v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c发出的功率为pc?ucic则uc?pc?10w10v ic1a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解:对节点列kcl方程节点③: i4?2a?3a?0,得i4?2a?3a=5a节点④: ?i3?i4?8a?0,得i3??i4?8a?3a节点①: ?i2?i3?1a?0,得i2?i3?1a?4a节点⑤: ?i1?i2?3a?8a?0,得i1?i2?3a?8a??1a若只求i2,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方程,得 i28a-3a+1a-2a0解得i2?8a?3a?1a?2a?4a答案1.5解:如下图所示(1)由kcl方程得节点①:i1??2a?1a??3a节点②:i4?i1?1a??2a节点③:i3?i4?1a??1a节点④:i2??1a?i3?0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方程得回路l1:u14?u12?u23?u34?19v回路l2:u15?u14?u45?19v-7v=12v回路l3:u52?u51?u12??12v+5v=-7v回路l4:u53?u54?u43?7v?8v??1v若已知支路电压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压。
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第2章 习题解答
第2章 线性直流电路2.1. 求图示电路的a b 端口的等效电阻。
图 题 2.1解:根据电桥平衡有eq (2060)||(2060)40R =++=Ω2.2.图中各电阻均为6Ω,求电路的a b 端口的等效电阻。
abab图 题 2.2解:根据电桥平衡,去掉电桥电阻有eq [(66)||(66)6]||64R =+++=Ω2.3求图示电路的电压1U 及电流2I 。
20k Ω1U +-图 题2.220k Ω(b)+_U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13)k //5k k k 1359R +⨯=+ΩΩ=Ω=Ω++由分流公式得:220mA 2mA 20k RI R =⨯=+Ω电压220k 40V U I =Ω⨯=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13==30V 1+3U U ⨯2.4 图示电路中要求21/0.05U U =,等效电阻eq 40k R =Ω。
求1R 和2R 的值。
2U +-1U 图 题2.3_1R U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2325k 5k R R R ⨯Ω=+Ω(1)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32113130.05(2) 40k (3)eqR U U R R R R R ⎧==⎪+⎨⎪=+=Ω⎩由方程(2)、(3)解得138k R =Ω 32k R =Ω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R =Ω 2.5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
图 题 2.5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1820mA 8mA (128)I Ω=⨯=+Ω2620mA 12mA (46)I Ω=⨯=+Ω由节点①的KCL 得128mA 12mA 4mA I I I =-=-=- 2.6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
图 题2.5120Ω(a)(b)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中1(140100)240R =+Ω=Ω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211210A 6A R I R R =⨯=+及 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321201A 360120I I =⨯=+由KVL 得,3131200100400V U U U I I =-=-=- 2.7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x R 。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1-1. (a)、(b)吸收10W ;(c)、(d)发出10W. 1-2. –1A; –10V; –1A; – 4mW.1-3. –0.5A; –6V; –15e –t V; 1.75cos2t A; 3Ω; 1.8cos 22t W.1-4. u =104 i ; u = -104 i ; u =2000i ; u = -104 i ; 1-5.1-6. 0.1A. 1-7.1-8. 2F; 4C; 0; 4J. 1-9. 9.6V,0.192W, 1.152mJ; 16V , 0, 3.2mJ.1-10. 1– e -106t A , t >0 取s .1-11. 3H, 6(1– t )2 J; 3mH, 6(1–1000 t ) 2 mJ;1-12. 0.4F, 0 .1-13. 供12W; 吸40W;吸2W; (2V)供26W, (5A)吸10W. 1-14. –40V , –1mA; –50V, –1mA; 50V , 1mA. 1-15. 0.5A,1W; 2A,4W; –1A, –2W; 1A,2W. 1-16. 10V ,50W;50V ,250W;–3V ,–15W;2V ,10W. 1-17. (a)2V;R 耗4/3W;U S : –2/3W, I S : 2W; (b) –3V; R 耗3W; U S : –2W, I S :5W; (c)2V ,–3V; R 耗4W;3W;U S :2W, I S :5W; 1-18. 24V , 发72W; 3A, 吸15W;24V 电压源; 3A ↓电流源或5/3Ω电阻. 1-19. 0,U S /R L ,U S ;U S /R 1 ,U S /R 1 , –U S R f /R 1 . 1-20. 6A, 4A, 2A, 1A, 4A; 8V, –10V , 18V . 1-21. K 打开:(a)0, 0, 0; (b)10V , 0, 10V; (c)10V,10V ,0; K 闭合: (a)10V ,4V ,6V; (b)4V ,4V ,0; (c)4V,0,4V; 1-22. 2V; 7V; 3.25V; 2V. 1-23. 10Ω.1-24. 14V .1-25. –2.333V , 1.333A; 0.4V , 0.8A.1-26. 12V , 2A, –48W; –6V , 3A, –54W . ※第二章2-1. 2.5Ω; 1.6R ; 8/3Ω; 0.5R ; 4Ω; 1.448Ω; . R /8; 1.5Ω; 1.269Ω; 40Ω; 14Ω. 2-2. 11.11Ω; 8Ω; 12.5Ω. 2-3. 1.618Ω.2-4. 400V;363.6V;I A =.5A, 电流表及滑线电阻损坏. 2-6. 5k Ω. 2-7. 0.75Ω.2-8. 10/3A,1.2Ω;–5V ,3Ω; 8V ,4Ω; 0.5A,30/11Ω. 2-9. 1A,2Ω; 5V,2Ω; 2A; 2A; 2A,6Ω. 2-10. –75mA; –0.5A.2-11. 6Ω; 7.5Ω; 0; 2.1Ω. 2-12. 4Ω; 1.5Ω; 2k Ω. 2-13. 5.333A; 4.286A. 2-14. (a) –1 A ↓; (b) –2 A ↓, 吸20W. 2-16. 3A. 2-17. 7.33V . 2-18. 86.76W. 2-19. 1V , 4W. 2-20. 64W.2-21. 15A, 11A, 17A. 2-23. 7V , 3A; 8V ,1A. 2-24. 4V , 2.5V, 2V. 2-26. 60V . 2-27. 4.5V. 2-28. –18V .2-29. 原构成无解的矛盾方程组; (改后)4V ,10V . 2-30. 3.33 k , 50 k . 2-31. R 3 (R 1 +R 2 ) i S /R 1 .2-32. 可证明 I L =-u S /R 3 . 2-33. –2 ; 4 .2-34. (u S1 + u S2 + u S3 )/3 . ※第三章3-1. –1+9=8V; 6+9=15V; sin t +0.2 e – t V. 3-2. 155V . 3-3. 190mA.i A0 s 1 12 3 1-e -t t 0 t ms i mA 410 0 t ms p mW 4 100 2 25i , A 0.4 .75 t 0 .25 1.25 ms -0.4 (d) u , V 80 0 10-20 t , ms(f ) u , V 1000 10 t , ms (e)p (W) 100 1 2 t (s) -103-4. 1.8倍.3-5. 左供52W, 右供78W. 3-6. 1; 1A; 0.75A.3-7. 3A; 1.33mA; 1.5mA; 2/3A; 2A. 3-8. 20V , –75.38V.3-9. –1A; 2A; –17.3mA. 3-10. 5V , 20; –2V, 4. 3-12. 4.6. 3-13. 2V; 0.5A. 3-14. 10V , 5k .3-15. 4/3, 75W; 4/3, 4.69W. 3-16. 1, 2.25W. 3-18. 50. 3-19. 0.2A. 3-20. 1A. 3-21. 1.6V . 3-22. 4A; –2A.3-23. 23.6V; 5A,10V . 3-24. 52V . ※第四章4-1. 141.1V , 100V , 50Hz, 0.02s,0o , –120o ; 120 o.4-2. 7.07/0 o A, 1/–45 o A, 18.75/–40.9 oA. 4-3. 3mU , 7.75mA .4-4. 10/53.13o A, 10/126.87o A, 10/–126.87oA,10/–53.13oA ;各瞬时表达式略。
(完整word版)《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
黑龙江工业学院《电路基础》试题答案一、填空题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电路电源负载中间环节2、传输分配转换传递变换存储处理3、单一确切多元复杂电阻电感电容4、理想电路电路模型集总5、稳恒直流交流正弦交流6、电压两点电位7、电位8、电动势电源电源正极高电源负极低电源端电压9、电功焦耳度电功率瓦特千瓦10、关联非关联11、欧姆基尔霍夫 KCL 支路电流 KVL 元件上电压12、电压电流值电流电压13、电流电源导线负载开关14、正相反15、相反16、0.0117、0.45 48418、参考点 Ua—Ub Ub— Ua。
19、0 正负20、负正21、1728 4.8×10^-422、C d c23、通路开路(断路)短路24、大 10Ω 5Ω25、 = 非线性线性26、 22027、1 428、60V29、无无30、VCVS VCCS CCVS CCCS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 32、 20 13、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强弱4、1:15、并联串联6、1。
5Ω7、-3W8.增加9.2A10.6V 2Ω11.2Ω12、-20W13.—30W14.90Ω15.断路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4 52、4 5 3 23、6A -2A 4A4、3Ω5、减少6、回路电流(或网孔电流)7、回路电流法8、结点电压法9、结点电压法10、叠加定理11、自阻互阻12、n-1 b—n+113、参考结点14、0 无限大15、n—1第四章电路定理1、线性2、短路开路保留不动3、不等于非线性4、有(完整word版)《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5、串联独立电源6、并联短路电流7、2A8.1A9.3A10.电源内阻负载电阻 U S2/4R011.无源电源控制量12.支路13.6.4Ω 28。
9W14.015、10V 0.2Ω16.-0.6A17、 5 V 1 Ω18、RL=Rs19、不一定20、无第六章储能元件1、耗电感电容2、自感3、互感4、关联非关联5、磁场电场6、开路隔直7、记忆(或无源)8、C1+C2+…+Cn9、L1+L2+…+Ln10、5A11、小于12、通阻通阻13、充电放电14、P1>P21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① 4 ② 1
+
2 -Uo
2
U1
U1
(c)
由分压公式得
U12
1
4 // (4 //
4 4)
1 [U1
(U1)]
3V
解得
Uo U12 / 2 1.5V (3)当 U1 8V ,U2 2V 时,可看作U1 (5 3)V ,U2 (5 3)V ,即可视(a)、
(b)电路所加激励之和。应用叠加定理, Uo Uo Uo 2.5V 1.5V 4V
I1'
I '
8 4 8
2 3
A
(2)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
2 I1" 1
1A 6 3
(1/ 3)
I"
(a-3)
考虑到电桥平衡,
I" 0, 在由分流公式得:
I1"
1A 1 1 3
3 4
A
(3)叠加:
I I ' I " 1A
I1 I1' I1" 17 /12A
P1 1 I12 2.007W
U OC
10V
5
5
Ri 15V
(c-1)
(c-2)
UOC 1A5 10V 15V
(c-3)
Ri 5 图(d)电路等效过程如下:
10A 50V
5 10A UOC
5
(d-1)
5 5
(d-2)
UOC 10A5 50V 100V
Ri 5 图(e)电路等效过程如下:
5 Ri
100V
(d-3)
I UOC 225mV 0.9mA Ro R (50 200)
答案 3.13 解:将开关 S 左侧的电路化为最简等效电路。
2
U S1 6
S
I
2
US2
3
6
1.5
6 6
6
6
3
Ri
6
2
U S3(a)
(b)
2
6
a
b
Ri
2
3
6
2
(c)
①
Ri
+
2A
U
U oc
- 1.5
(d)
由题意得 (1)求开路电压 UOC
解得
K 0.02, I 1.2mA
代入式(1)得
I 0.02IS 1.2mA 所以当 IS 15mA时
I 0.0215mA 1.2mA 1.5mA (2)将 22 左边等效成戴维南电路。如图(b)所示
2
Ro
+
R
U
OC
2'
-
b
由(1)的计算结果得
UOC (Ro R)I (50 100)1.5mA 225mV 当 R 改为 200 时,
4
(1) (2)
答案 3.8 解:将含源电阻网络化为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b)所示。由此图求得:
Ri
+
+
RU
U OC
-
-
(b)
U ( UOC ) R
(1)
Ri R
将 R 10 时,U 15V ; R 20 ,U 20V 代入式(1),得
15V 20V
( Ri (
U OC 10
U OC
I I ' I " I ' kIS
(1)
将已知条件代入(1)式得
0 I ' k 4A
1A
I
'
k
2A
联立解得:
I ' 2A , k 1 2
即:
I
2A+
1 2
IS
将 I 1A 代入,解得
IS 6A
答案 3.4
解:(1) U1 U2 5V 时,电路对称,Un1 Un2 ,可化简成图 (b)所示。
率可表示为
Ri
+
R
U OC
-
b
PR
( UOC )2 Ri R
R
将已知条件分别代入(1)式,得
(1)
( (
Ri
U OC 10
U OC
)2 )2
10 22.5W 20 20W
Ri 20
联立解得
Ri 10 UOC 30V 当 R 30 时
PR
( UOC )2 Ri 30
30
30V (10 30)
I1 1.5A
UOC 12V
(1) (2) (3)
(2)求等效电阻
示。
求 Ri 时将独立源置零,外加激励电流 I 求 ab 端口响应电压U f ,如图(b-1)所
由图(b-1)可知,
I1
1 2
I
对回路 l1 列 KVL 方程
U 2I1 10I1 8I ' 将式(1)代入式(2),得
Ri
U I
2
30
16.9W
答案 3.11
解:将图(a)电路化简如图(b)所示。
U
6 +
IS -
2
Ri
+
U OC - (b)
U 6IS UOC 2 (6 2) Ri
代入两个已知条件:
I 2A 时,U 0 : S
IS 0 时,U 2V :
解得:
UOC 6 2A 12V
UOC
(8
Ri)
其中 I 2 为电流源 I1 单独作用时的解答,如图(d)所示; I 2 是其余电源共同作用时的解答,
如图(e)所示。由图(d)可得:
KVL: 5I2 5I ' 0
KCL:
I1
3.5I '
I
' 2
I'
0
联立解得
I2
2 11
I1
因此,电流 I 2 可以写成:
I2
I2
I2
2 11
I1
I2
由已知条件得
Ri [(2 // 6) 2]// 3 1.5
(3)开关闭合后电路如图(d)所示。列节点电压方程 节点①:
( 1 1 )U UOC 2A= 15V 2A
1.5 1.5
Ri
1.5
解得
U 9V 图(a)电路中,1.5 电阻与 3 电阻并联,电压相等,即 3 电阻两端电压亦为 9V 。
则
I U 3A 3
2V 2
8V+Ri
1A
UOC 12V Ri 4
答案 3.12
解:(1)根据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将电流 I 写成一般表达式
I I I KI I S
(1)
式中, I KI 是电流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流; I 是 N 内独立电源作用产生的电流。由 S
已知条件得
1.2mA K 0 I 1.4mA K 10mA I
1 ① 4 ② 1
1
①
1
U1
+ 2 -Uo③ 2
U2
U1
+
2 -U o
2
U2
0.5
0.5
(a)
(b)
对电路列节点电压方程,得
(11
1 )S 1.5
U
n1
U1 1
U2 1
Un1 3.75V 1
Uo Un1 (1 0.5) 2.5V
(2)当U1 U2 3V 时, 0.5 上电流为零,图(a)电路可化简成图(c)所示。
UOC 3A5 (5V) 10V
3A
5
U OC 5V
5 Ri
5 10V
(a-1)
(a-2)
(a-3)
图(b)电路等效过程如下:
10A
10A
5
U OC
40V
(b-1)
5 Ri
(b-2)
5 90V
(b-3)
UOC 10A5 40V 90V Ri 5 图(c)电路等效过程如下:
5
5
5
1A 1A
P1 I12 1 100W
答案 3.3 解 :利用叠加定理,含源电阻网络中的电源分为一组,其作用为 I ' ,如图(b)
所示。 IS 为一组,其单独作用的结果 I 与 IS 成比例,即: I " kIS ,如图(c)所示。
含源
IS
I
电阻
网络
含源
I'
电阻
网络
无源
+ kIs
电阻
网络
(a)
(b)
(c)
由图(a)可知,开路电压为 3 电阻两端电压,即
UOC 35A=15V (2)求等效电阻 Ri
将独立电压源置零,对 3 个 2 电阻联接做星-三角变换。电路如图 (b)所示。
Ri 3 // 6 // 6 // 6 2 1.5
亦可利用电桥平衡原理,电路如图 (c)所示,ab 间电位相等,等效电阻为
答案 3.1 解:应用置换定理,将电阻 R 支路用 I 0.5A 电流源代替,电路如图(b)所示。
①
②
4
1
4.5
2I
U
0.5A 3
6V
(b)
对电路列节点电压方程:
1
2I
( 4
1) Un1
Un2
4
0.5A
U n1
(1
1 3
1 4.5
)
U
n
2
6V 4.5
I 0.5A 解得
Un1 1V 则
R Un1 2 I
等效电阻为 10Ω
Ri
10
UOC
I
U
3V
(b)
开关断开时U =13V 得:
UOC 13V 13V 3V 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