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设计(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设计(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设计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为例,从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详细设计了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学习环境;教学策略1. 引言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construct their own knowledge(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探究式学习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教学内容设计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应遵循课程标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发现图形的内在规律。

3. 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环境是探究式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营造一个安全、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同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实验器材等,方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4. 教学策略设计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扮演好指导者、协助者和观察者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确立探究主题;其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解答疑问、提供建议等;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 学习评价设计学习评价是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发学习动机。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态度情感等方面。

新课改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

新课改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

新课改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1.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不同的发展。

”教师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感受成功。

传统的教学,过多强调的是知识、技能目标.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十分注意研究三维目标并积极加以落实。

每堂课开始,学生给老师行注目礼时,我便要求每个学生在老师面前展示充分的自信,我还十分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给以积极的评价,在我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上,便对学生说:举手就是一百分,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

如果哪位学生答错了,我会说:你行的,荐好好想想。

对较难一点的问题,我经常采用让他们上讲台讲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勇敢精神。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一个数学老师做过一个调查.希望他们写一写他们心目中的数学和数学问题。

孩子们幽默地给了他这样的回答:”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青年学生挖的陷阱!”“数学问题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

”辛酸的”幽默”过后,是该让我们思考没有源和流的数学是本来意义上的数学吗?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时候我是这样引入的:现有足够的2元和1元的钱,要将l张10元的钱换成2元和l元的零钞,问有多少种换法?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通过讨论,提出了这样的方案:设换二元的x张,换1元的y张.列方程2x+y。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3篇)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3篇)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3篇)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篇一1、使学生熟悉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

讲解,初步培育学生观看和抽象思维的力量;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别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1、学问构造:本小节先回忆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分析:教科书,介绍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应用广泛,且能很好地表达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进步,是代数的显著特点。

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小学学生的思维方法,现在,从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在熟悉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形象地说明白代数式的概念。

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1)从详细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思维的开头,表达了特别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

(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消失,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

如:2,m都是代数式。

等都不是代数式。

3、教学难点分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肯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挨次。

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详细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引起误会为动身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分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产生歧义,毕竟是7a-3呢?还是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

代数式7(a-3)的最终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整体。

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留意事项:(1)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

新课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新课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新课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综合化的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涉及数的概念与运算、代数与方程、几何与图形、数据统计与概率等方面。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1.确立教学目标:根据学科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学到符合
自己年级水平要求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讲授、示范、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参与。

3.培养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策略,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加强实践与练习:数学是一门注重实践和运用的学科,教师应通过实践活动和练习
题等形式,巩固和应用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5.注重评价与反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
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3篇)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3篇)

最新中学数学精彩教学设计中学数学教学设计(3篇)中学数学精彩教学设计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一1、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才能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才能,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进步熟悉猜测和归纳的才能,浸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老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擅长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局部学生知识经历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开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才能和演绎推理才能,但也有一局部学生的根底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详细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讨论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开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才能的进一步开展。

【设计思路】1、教法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展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打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展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稳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打破难点。

2、学法引导学生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才能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摘要: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践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关键词:激趣自主合作差异质疑精心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往往可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笔者以动画式的情境开头:虽然所有有理数都有自己的家(在数轴上有一个相应的点)。

但矛盾又产生了,“-1”和“-2”吵了起来,它们在比谁大谁小。

“-2”说:你知道‘2>1’,所以我‘-2’比你‘-1’大。

“-1”说:我比你负得少,所以我‘-1’比你‘-2’大。

请你帮它们评评理。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有时吊吊他们的胃口也是不错的点子。

在《轴对称图形的设计》这节课前,笔者就让他们“好奇”一回。

“最近有谁家办喜事吗?”“奇怪,老师今天怎么啦?”“办喜事,你有没有准备礼物呀?”“我是小孩,哪有钱?”“我帮你出出主意吧。

”“什么主意?”“剪个红双喜怎么样?”“怎么剪?”“学了这节课,你就会了。

”这样的开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吸引学生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孩子的天性总是爱玩的,有时候让他们玩一玩并不一定是坏事。

而且有的学生很有才,有的有表现的欲望。

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我放了在一分钟内经过校门口的各种车辆的录像,让学生数一下各种车辆的数目,学生要求教师再放一遍录像,因为车辆太多,速度又快,学生数不过来。

又放一遍,学生还没有数清楚,这时,我说:“想想办法。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小组就开始商量,分工合作,在小组内,有数轿车数目的;有数公共汽车数目的;还有数面包车、大卡车等数目的,又放一遍录像后,学生顺利地完成了统计任务,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团队精神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热情,提高了合作效率,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初探中学数学学案教学法

初探中学数学学案教学法

初探中学数学学案教学法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学案;分组;探究;创新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实行,“学案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方法。

“学案教学法”恰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改变“满堂灌”、“注入式”的落后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一、导学案的涵义“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导学案的优点笔者认为导学案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1.导学案可以更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导学案教学一改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使用导学案后,每节课都是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提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做的就是及时引导、启发与点拨。

可以真正实现从教师的讲到学生的学的改变,将会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等。

2.导学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导学案的实施恰恰使合作学习进入课堂。

自从实施导学案以来,教师就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自学能力、平时成绩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的座次就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学习也成了课堂的主旋律。

导学案要求,要尽可能使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体验合作。

小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充分地让学生由传统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使学生由单兵作战变为合作互助,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态度,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内容的生活化: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内容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内容的整合性: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途径。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课堂设计初探共5页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课堂设计初探共5页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课堂设计初探一、明确教与学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本堂课的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一个从准备到实施,再到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

而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让学生学什么”“突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等等。

教师有了目标意识,才能使教学内容有效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片段一:在七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据》“认识100万”的教学中,我出示了如下问题:(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

将100万本数学课本摞在一起,它能与珠穆朗玛峰比高吗?(2)南京与上海相距约300千米,你走100万步,能从南京到达上海吗?(3)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是40万平方米,它能容纳100万参加国庆典礼的群众吗?以上三个问题中都涉及“100万”,自然引入课题,抓住了教学重点。

然后通过小组活动、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万”,达成学习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创设最佳问题情境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平台。

它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素材。

片段二:在引入“代数式的值”一节的教学时:老师:你想知道你将来能长多高吗?学生:(异口同声)想!老师:请看身高测试公式――男孩:(x+y)÷2×1.08女孩:(0.923x+y)÷2.(其中:x表示父亲的身高,y表示母亲的身高)学生兴奋地进行着各自的身高计算。

这个情境的创设,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的学情,又有效地切入学习主题。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发展。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而是由“传授者”“独裁者”“演员”向课堂教学的促进者、组织者、合作者、倾听者、“导演” 等多种角色转变。

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初探

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初探

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初探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011-01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以期通过此让学生愿学、学会、学好。

关键词:中学数学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让学生愿学、会学、学好。

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呢?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探究。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合理、灵活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关注学生差异,采取差异教学策略“差异”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品质。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自内心精神世界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互不相同的,差异教学就是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别当作资源,作为教学的积极因素加以利用。

学生的差异有普遍性、复杂性、发展性、可塑性等特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内容处理方式以及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通常我们都会非常细致地制定认知目标而且很好地落实它们,但对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二、立足教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把握知识活的灵魂,摆脱“题海战术”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

而数学方法则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实现数学思想的手段和重要工具。

数学思想和方法又常常蕴含于教材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去领悟隐含于教材字里行间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乃至数学课外活动中探索选择适当的途径进行渗透。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作 , 不 见下 文 。 的设 计 虽 未说 明采用 何 种 教 法 , 能 均 有 却 让 我 们通 过 设 计 过程 明 白地 了解 。 些设 计 中启 发式 往 这 往 被 简单 化 为 浅 层次 的 问答 法 , 不 知启 发 式 的 核 心作 殊 用 在 于 引 导 学 生 思考 , 使 选 用 问答 法 , 问题 过 于 简 即 若
第 4卷 (0 0 ) 2 1年 第 9期 第 9 — 4页 39
中 学 课 程 辅 导 ・ 学 研 究 教
S c d r c o ri u u Co c i e on a y S ho lCu rc l m a hng・ a hngRe e r h Te c i s a c
2 教 法 、 法 应 在 教 学 过 程 之 中 由 理 论 说 教 向 实 际 . 学 操 作 转变 教学 设 计 要有 理 论 依 据 , 无 论是 教 学方 法 还 是 学 但 习方 法 , 应 该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得 以渗 透 与体 现 。 都 一些 教 学设计动辄理论 、 理 , 往往大而不 当, 洞无物 。 原 但 空 说 到 教 法 时 , 笼 而 统之 说 启 发式 , 于 如何 启 发 , 就 至 如何 操
教 学是 实现 教育 目的 、 提高 学 生素 质 的最基 本 途径 。 课 堂教 学 是 教学 活 动 的 主要 方 式 , 效 的 课 堂教 学设 计 有 则 是课 堂 教 学成 功 的必 要 条 件 。 调 查 表 明 : 多 教 师 但 许 设 计 出来 的课 堂 教 学 方 案在 实施 素质 教 育 时 具 有 一 定 的 局限性 , 教学 设计 中所 体 现 出的教 师 的教 育思 想 、 育 教 观 念也 有 许 多值 得 探讨 。 因此 , 者 认 为 , 笔 必须 用 新 的视 角来 重新 审视 课堂 教 学设 计 。

中学数学新课堂教学初探(未参评)

中学数学新课堂教学初探(未参评)

中学数学新课堂教学初探(未参评)东至一中戴青松新课改下数学的教与学,已经成了广大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一、围绕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

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传统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3.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

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

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二、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1、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做一做”、“试一试”一定让学生完成,我在讲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后,给每个学生发了两张放大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去折,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提供了学具。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开始紧张的探究,接着又是热烈的讨论,最后我请说“有”的那位同学到讲台上发言,这位同学的发言十分精彩,大家对这位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探究的同学自觉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实数系统初探2023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实数系统初探2023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实数系统初探2023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实数的定义和性质;2. 判断一个数属于整数、有理数还是无理数;3. 理解和应用数轴表示实数的方法;4. 运用实数的比较大小规则。

二、教学重难点1. 实数的分类与性质;2. 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3. 实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实数的定义和性质介绍(课堂讲授)实数的定义:实数是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实数的性质:实数满足封闭性、稠密性、对称性等性质。

2. 实数划分与分类(课堂讲授)教师通过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实数的分类,帮助学生区分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点。

3. 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板书呈现)教师通过绘制数轴,并标出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位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4. 实数的大小比较(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将一些实数按大小顺序排列,通过小组讨论和比较,加深对实数大小比较规则的理解。

5. 实数应用(课堂练习)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用实数解决,并对解答过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课堂讲授)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实数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实数系统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四、教学手段与媒体1.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板书呈现、小组合作、课堂练习、总结与拓展。

2. 教学媒体:数轴图、实际问题图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师通过一个数学谜题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入实数系统的学习。

2. 正文(35分钟)2.1 实数的定义和性质介绍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实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实数的概念。

2.2 实数划分与分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对这三类实数有更深刻的理解。

2.3 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教师绘制数轴,并标出实数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4 实数的大小比较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内比较实数的大小,加深对实数大小比较规则的理解。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摘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对建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学环节作者简介:王虹,任教于贵州省六枝特区三中。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但调查表明:许多教师设计出来的课堂教学方案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设计中所体现出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有许多值得探讨。

因此,笔者认为,必须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及意义课堂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象的特点,组织和配置多种教学资源,把所有教学要素组合到一个优化的教学结构之中,以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最优化的系统教育技术。

也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方法和组合教学媒体,创设教学反馈和评价机制,使教学过程得以系统化的一种教育技术。

实践表明,没有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不会有好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

要彻底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无序性和方法的单一性与滞后性,就必须强化课堂教学设计。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几个转变怎样将实施素质教育与强化课堂教学统一起来?笔者认为,最佳途径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

那么,素质教育及新课程体系需要树立哪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呢?1.总体设计思想应由重视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鲜明而响亮的口号已从学者著述中走了出来,但在具体教学中,“主体”问题依然还是问题。

怎样调动学生当“主人”?怎样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增长才干?主体性又如何体现?有人说,只要课堂上热闹一些,学生的主体性就显示出来了,这是误解。

中学数学教学方式初探

中学数学教学方式初探

中学数学教学方式初探摘要: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中学的学生不喜爱学习数学,感觉难,怕学。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中学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众多数学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

因此我以为应该要紧从学生的学习观、爱好入手,培育他们良好的学习适应,教给他们高效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联系的客观情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爱好,为他们尔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学习观爱好情境教学方式21世纪是生产和科学技术进展加倍迅猛的时期,现代数学将以技术化的方式更迅速地辐射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知识和方式的把握已成为现代人一辈子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份,数学学习仅仅是知识和方式的把握是不够的,重要的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中学数学学习的特点是:知识的再发觉,需要抽象归纳,逻辑推理能力来把握,对数学领会靠思维来表现。

但是多数中学的学生不喜爱学习数学,感觉难,怕学。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中学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众多数学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中学学生的大致情形通过最近几年的教学发觉,中学数学教育的大致情形是,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窄、反映能力慢等特点.上课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适应,不能认真地听课,又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仅仅是简单的模拟、识记,致使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形成不想听课,不想学习的偏向。

另外,平常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把握不是太好,从而致使在解题时,缺乏层次性,造成解题思路的“乱”,“烦”和“怪”。

加上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不懂的地址不敢去请教教师和同窗,怕被人以为“笨”,日积月累,对学习数学存在愈来愈多的困难乃至讨厌。

因此在教学教育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如此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仍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即便懂了下次再碰着类似的题目仍是可不能。

而学校里爱好数学、成绩好、又感觉比较轻松的学生不太多,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爱好。

花的力气很多,但成绩并非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拦路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作者:李惠兰指导教师:王彩凤摘要:新课程注重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实现一些转变,本文从(1)转变教学观念。

(2)更新教学内涵等方面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兴趣;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主体性、自主性的理论。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即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积极的评价者。

现代学习化社会要培养适应国际性竞争力的新型人才,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的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使现代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服务,又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有自己的特点:1、它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组成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准确性和逻辑性;2、它既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3、内容多、观点新、要求高。

所以要求学生不但具有接受知识的能力,还要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

所以“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应把学生作为教师教学的起点,要把传授书本知识服务于学生有个性、可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以新课标下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对教学本质的规定要求课堂上要真正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应从原来以自己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两方面转变所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

例:某商场经销一种成本为每千克 40 元的水产品,市场分析表明:若按每千克 50 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 500 千克,销售单价涨价 1 元,销售量就减少 10 千克,针对这种情况,商场要使月销售利润达到 8000 元,每千克水产品应涨价多少元?分析时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月销售利润是什么?”“每千克的利润是多少?”“此时的月销售是多少?”,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启迪了学生思维,学生可根据不同思路来列方程解答疑问。

这样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更新教学内涵传统的教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只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只是一种预计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而新课程的安排要适合学生的需要,要使学生有效地接受所教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达到不同的发展1 x x x ;当 x<0 时,x 2> ,这是很多同学都能考虑到的,此时我提出当 x= 而不是人人成为数学家。

所以这就需要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来源于实际生活、源于自然、社会和科学中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的现象和问题。

所以我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刚入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在教学中我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他们熟悉的气氛。

此时,我在有理数教学中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假若一个月妈妈给你 50 元钱的零花钱,你想为自己做一个小账本,记你买东西花的钱和你帮妈妈做家务妈妈奖励的钱,你打算怎么来记?由此引入本节正数和负数,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后有理数的加减也非常方便、简单。

这样的情景既源于实际生活,又是同学们所感兴趣的,达到很好的导入效果。

三、改变教学策略着力引导——主动参与——有效构建,这是适应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

柏拉图曾说过:教育的根本目1的就是使心灵达到完善的境1 地,这就是说真正的教育应当是用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亮 x x人的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为的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而形成有效的构建性学习。

1 在初三同学们学完了三种函数后,遇到这样一题比较 x 和 x2 的大小,此时同学们习惯了用以前的1 1 方法分情况讨论:当 x>0 时,x 2> 时,x 2> x x 1 1 成立吗?这时有些同学能够想到 x>0 又分为 x>1 和 x<1 这两种情况,但有的同学想不到,此2 1 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式子与我x 们刚学过的函数有什么异同? 和x 2 就可以看做函数,此时我们说不仅 可以通过函数值来比较,还可通过图象比较。

此时画出图象:这使本来复杂的题,通过函数建模思想很简单地解决了。

四、转变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单一模式,它只重知识的传递,使学生处于机械训练与被动参与之中,它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忽视了知、情、意、行的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交往、如何发现,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和一个咨询者,使数学生活化、活动化、趣味化、问题化、过程化。

所以在代数式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1、 填 空 : 多 项 式 3x 2y-4xy 2-3+5x 2y+2xy 2+5 有项 , 它 们 分 别是 、 、 、 、 、 。

2、有句成语叫“物以类聚”意思是说同一类型的东西可以聚在一起。

当然,不同类型的东西就不能随意聚集,例如:收拾房间,书放在书架,衣服放入衣橱,碗盘放进研究室橱……而不能把碗放入衣橱, 衣服堆到书架上……再如,妈妈让你去买几斤面,并且打半斤油,请问:仅拿一只面口袋,把面和油都放进口袋行吗?这就是“物以类聚”。

在数学里,时常用到这种同类相聚的思想。

看前面这个多项式的各个项,就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征的项进行归类,你认为上述多项式中哪些项可以归为一类?这样引入使学生有个很清晰的思维模式,对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五、转变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逻辑分析——讲解说明式的进程,它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窒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活动空间,丧失了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而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是在建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即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教学情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 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知。

新课标下的现代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自主性学习:让学生明确知识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思考、概括、提炼、消化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

2、合作性学习: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教师和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服从关系,应是和谐、互助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达到互教互学、教学相长之目的。

与此同时, 它能改变传统教学信息的单向传递和师生间一问一答的双边活动方式,建立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给每个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三动)的时空。

3、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由“传道、授业、解惑”向“迷惑、激励、求知” 转换。

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学生“解惑”,有时甚至需要“迷惑”学生,把学生引入“歧途”,然后让他们去寻找出路。

其次要用好用活现行教材,着眼于创新素质的培养,把陈述性知识转变为探究性的素材。

第三要更新习题配置观念,根据“跃而可获”的原则,配置具有梯度性的习题,适合不同程度学习的需要, 变“知识巩固”为“知识发现”。

4、趣味性学习:数学家王元曾说“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

“玩”是青少年儿童的天性,教师应抓住这个特性,让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

把做智力游戏、小发明、小制作、社会实践活动等融入第二课堂,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 1:小明把一个边长为 10cm 的正方形硬纸板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如图所示)。

若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为 81cm 2,那么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设计说明]利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起到“问题驱动式教学”的目的。

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例 2:请大家把课下做好的正方形拿出来,在纸板的四周各剪去边长为 1cm 的正方形,然后将纸板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用直尺量一量,计算一下,长方体的底面积是多少?(要求精确到 0.1cm )。

(学生分工合作,有的测量,有的计算,最后得出的结果都很接近 81cm 2。

)[设计说明]初中生对于手工制作十分感兴趣。

结合难易适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有关的结果,让学生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必要的知识,而且可以体会其中的哲学思想,起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这就起到了趣味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引导。

六、改变教学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终结性评价,以学生是否能正确回答课堂教学提问;是否能解决书本上的练习题;是否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为测量指标,目的是选拔和管理。

而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教师适时的体态语言评价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欣赏与激励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激情,同时学会合作交流从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转移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利用和操作教学媒体(教具、学具、现代化教学媒体)向学生呈现和讲述知识。

而新课标下应把教学媒体,从教师手中转移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亲自操作,使媒体由作为教师的讲解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作。

所以我在几何体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例:引入(1)播放 ppt 幻灯片的彩图(包括美国白宫,世贸大厦,深圳的香格里拉酒店,地王大厦,发展大厦等),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丰富背景让学生识别熟悉的几何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乏。

)(2)展出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

2、分组活动(1)组织学生四人一组,用学具做球,圆柱,圆锥,正方体。

(让学生学会合作,观察交流)。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棱柱、圆柱的异同点,教师巡场指导。

(4)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对每种答案的真伪,交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对球、圆锥、圆柱、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四棱锥进行分类。

学生上台动手将这几种几何体进行分类,教师让学生试着说明归类的理由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