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芭学案

合集下载

《素芭》教案(终极版)

《素芭》教案(终极版)

《素芭》教案(终极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素芭》,让学生了解印度农村社会的生活现状,体验素芭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对弱者的同情心和关爱。

1.2 教材简介《素芭》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哑女素芭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命运,通过素芭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封建制度的压迫。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素芭的命运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素芭素芭是小说的主人公,她天生哑巴,无法表达自己的心声,承受着世间的冷暖。

通过分析素芭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她的善良、坚韧和不幸的命运。

2.2 母亲母亲是素芭的亲人,她关爱素芭,但也在封建礼教下,无法保护自己的女儿。

分析母亲的形象,让学生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奈。

2.3 库森库森是素芭的丈夫,他是一个粗暴的人,对素芭实施家庭暴力。

通过分析库森的形象,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中男性的霸权和对女性的压迫。

第三章:情节分析3.1 素芭的童年素芭的童年充满了快乐和自由,她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分析这一情节,让学生感受素芭内心的纯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 素芭的婚姻素芭的婚姻充满了悲剧,她被迫嫁给库森,遭受家庭暴力。

通过分析这一情节,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命运。

3.3 素芭的觉醒素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后,终于觉醒,选择离开库森。

通过分析这一情节,让学生感受到素芭的勇敢和自强。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不幸与抗争讨论素芭命运中的不幸和她所进行的抗争,引导学生思考命运与社会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4.2 关爱与责任探讨作品中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4.3 自然与文明分析作品中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和融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和考试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5.2 教学效果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泰戈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阅读相关评论和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素芭学案[修改版]

素芭学案[修改版]

第一篇:素芭学案《素芭》学案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2、认识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学习过程:一、泰戈尔的名言:1.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3.你看不见你的真相,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4.那些把灯背在他们的背上的人,把他们的影子投到他们前面去。

5.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6.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海兽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是歌唱的;但是人类却有了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闹,与空中的音乐。

7.上帝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

8.群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

9.人在他的历史中表现不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

10.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11.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在站在黑暗当中呢。

12.小草呀,你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13.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14.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他欺骗我们。

15.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16.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

17.上帝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要伤害你;我爱你,所以要惩罚你。

”18.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

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19.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路程却最遥远。

我们最谦卑时,才最接近伟大。

20.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二、作者简介及知识链接。

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泰戈尔对于印度妇女悲惨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众多短篇小说中,都述说了妇女们不幸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为妇女鸣不平。

九年级《素芭》第一课时学案

九年级《素芭》第一课时学案

九年级《素芭》第一课时教案导读:素芭是个哑吧,她不会说话,但她却有一双漂亮感人的大眼睛。

素芭生活在一个漂亮的村庄,素芭没有朋友,只有两端牛、一头山羊和一只小猫陪同她。

古赛家的小儿子是独一一个愿意搭理素芭的人。

跟着年纪的增大,素芭愈来愈认识自己的困境。

父亲母亲在村人的强迫下,将素芭嫁给了加尔各达城的一个人家。

下边是小编分享的精彩教课设计,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教课目的1、认识人物描绘的方法、种类等。

2、能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掌握其主要特点。

3、正确理解作者所表现的素芭的漂亮聪颖和和蔼贞洁的心灵,建立正确的审雅观。

二、教课重难点剖析人物形象,领悟小说的内容和要旨。

领会本文衬托手法的运用。

三、教课时间: 2 课时四、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泰戈尔是拥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 12 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批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他的作品反应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激烈梦想,描绘了他们不卑不亢的抗争斗争,充满了鲜亮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裕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

他的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弃绝》《素芭》等,长篇代表作有《沉船》《戈拉》《两姐妹》等。

二、整体感知,归纳小说的主要情节。

1、迅速阅读小说,简要连接地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素芭是个哑吧,她不会说话,但她却有一双漂亮感人的大眼睛。

素芭生活在一个漂亮的村庄,素芭没有朋友,只有两端牛、一头山羊和一只小猫陪同她。

古赛家的小儿子是独一一个愿意搭理素芭的人。

跟着年纪的增大,素芭愈来愈认识自己的困境。

父亲母亲在村人的强迫下,将素芭嫁给了加尔各达城的一个人家。

2、把小说每章的主要内容浓缩一句话,据此制作一张情节脉络表。

明确:章节情节1素芭出身不幸的缺点,漂亮的双眸2生活环境优美的乡村,孤寂的素芭3亲近朋友特别的朋友,深沉的友谊4帕斯达帕独一的玩伴,奇怪的梦想5父亲母亲之命觉悟的自我,月夜的倾吐6被逼远嫁伤心的眼泪,无言的结局三、要点赏析:第一章:不幸的缺点,漂亮的双眸1、指名学生朗诵,思虑:素芭有一个缺点,就是天生不会说话。

《素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素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素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素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素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素芭,即素描芭蕾,是现代芭蕾舞中的一种形式,它是绘画和舞蹈的结合体。

在素芭的表演中,舞者需要根据音乐节拍和曲调,以及舞台上的道具和布景,进行形体和肢体的协调运动,同时还要将表演和情感表达融入其中。

因此,素芭教学设计对于舞蹈学习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素芭教学设计中包括了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和教具的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确定等。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需要明确素芭舞蹈在技巧、表现和情感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在教材和教具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技能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芭教材和教具,以及掌握教学素材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教师还需要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确保课程的高效率和学生的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一些灵活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听讲、示范、体验和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镜子前,模仿教师的身体动作,并逐渐加深动作的难度,学习基本的素芭动作;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曲调和动作变换,创造出自己的舞姿和表演,提高表现力和舞蹈感受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互相学习和反馈,共同提高素芭舞蹈的水平和品质。

在评估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评估方式,如小组演出、个人评估和互评等,综合评价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及时给出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坚持努力,并激发其对素芭舞蹈的热爱和探索。

综上所述,素芭教学设计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素芭舞蹈的品质。

一个好的素芭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素芭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教师具备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不断开拓素芭舞蹈的新境界和美感综合以上内容可得,素芭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及舞蹈的基本要求和美感。

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素芭 学案

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素芭 学案

《素芭》学案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2、认识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关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文本探究 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六部分,完成1~4题。

1.文中为什么反复写素芭的“眼泪”“哭泣”?答:【解析】素芭的“眼泪”“哭泣”是她反抗的唯一方式,也是她悲伤的表达。

回答此题时要从文中找到她悲痛的原因。

答案:眼泪是悲伤的眼泪,哭泣是无言的反抗。

以泪洗面是素芭唯一安慰自己的方式。

父母的无情、朋友的不理解、前途命运的渺茫无一不让她感到悲伤、痛苦。

2.怎样理解“对她谁都不说些什么,谁都不评头论足了”一句?答:【解析】此题较简单,通过原文可知新郎觉得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其他人也有同感。

答案:“姑娘的眼泪犹同海蚌的珍珠,会自个儿提高姑娘的身价”。

素芭的哭泣使“考官们”看到了她的一颗善良的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3.父母“踌躇满志”说明他们对素芭的什么态度?答:【解析】此部分第四段交代了素芭父母“踌躇满志”的原因:“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在他们的眼中,素芭是个累赘,现在托付给别人后,终于把包袱甩出去了。

答案:急于嫁出女儿以保全自己。

4.“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中,“会说话”该怎样理解?答:【解析】素芭是一位哑女,因为不会说话而被父母抛弃,被周围的人鄙视,这里的“会说话”是在和“哑女”进行对比。

要从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与素芭不会说话做对比,凸显出她因此而遭人遗弃的悲惨命运。

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硕.大(shuò) 疵.点(cī) 胚.胎(pēi ) 龇.牙咧嘴(cī) B.解.元(jiè) 屹.立(yì) 贮.藏(chǔ) 巍然矗.立(chù) C.亨.通(hēng ) 叱.责(chì) 蓦.然(mò) 姹.紫嫣红(chà)D.携.带(xié) 询.问(xún ) 散.落(sǎn ) 徇.私枉法(xùn ) 解析:A 项,“龇”应读“zī”;B 项,“贮”应读“zhù”;D 项,“散”应读“sàn ”。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1.2 作品背景介绍1.3 作品主题探讨1.4 教学目标及方法1.5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素芭形象分析2.2 人物关系梳理2.3 人物性格特点探讨2.4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故事情节梳理3.2 情节设置的作用3.3 重要情节分析3.4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作品主题概述4.2 主题相关情节分析4.3 主题的现实意义4.4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第五章:艺术特色分析5.1 作品的艺术风格5.2 文学手法分析5.3 人物塑造技巧5.4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第六章:文学背景与时代精神6.1 《素芭》的文学背景6.2 印度社会文化与《素芭》6.3 作品的时代精神分析6.4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第七章:象征手法与寓意解读7.1 作品中的象征手法7.2 寓意解读与主题深化7.3 象征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7.4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第八章:比较研究与批评视角8.1 与相关作品的比较研究8.2 文学批评视角下的《素芭》8.3 不同批评视角下的作品解读8.4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第九章:创作技巧与启示9.1 泰戈尔的创作风格与技巧9.2 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9.3 文学创作与人生体验9.4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拓展阅读10.1 课程总结10.2 作品拓展阅读推荐10.3 文学鉴赏与批评能力提升10.4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人物形象分析补充和说明:在分析素芭的形象时,要关注她作为一个哑女的形象如何体现她的内心世界,她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如何展现她的性格特点。

要注意她与动物的亲密关系,如何体现她对自然的感悟和理解。

重点环节2:情节分析补充和说明:在分析情节时,要关注素芭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如何推动情节的发展,重要情节如何体现作品的主题。

要注意情节的设置如何吸引读者的兴趣,如何使读者产生共鸣。

重点环节3:主题探讨补充和说明:在探讨作品主题时,要关注作品如何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冲突,以及人的内心世界。

《素芭》教案完美版

《素芭》教案完美版

《素芭》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素芭》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素芭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保持内心纯洁和坚强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部作品,让学生了解印度文化,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素芭》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2. 把握素芭的形象特点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3 教学内容1. 素芭的作者泰戈尔及其作品简介;2. 素芭的故事背景及主要情节;3. 素芭的形象分析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第二章:作者与作品简介2.1 泰戈尔简介2.1.1 生平和成就Rabindranath Tagore(1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

他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印度人。

他的作品涵盖诗歌、小说、戏剧等多个领域,对印度及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1.2 文学特点泰戈尔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印度传统文化色彩,强调人性、爱、美、自由等主题,风格优美、抒情,充满哲理。

2.2 《素芭》简介2.2.1 作品背景《素芭》发表于1916年,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印度农村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素芭在封建家庭和社会压迫下,保持内心纯洁和坚强的故事。

2.2.2 作品主题《素芭》通过素芭的形象,传递了作者对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批判,强调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纯粹的部分。

作品展现了泰戈尔一贯的抒情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第三章:故事背景与主要情节3.1 故事背景《素芭》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印度农村,当时的社会风气保守,女性地位低下,封建礼教严重。

素芭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压抑和束缚,这为她的命运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3.2 主要情节素芭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将她许配给一个年长得多的寡妇,希望借此改善家庭境况。

素芭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但她始终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坚强。

在一次意外中,素芭失去了声音,这使她更加孤独。

她依然勇敢地面对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与外界沟通。

《素芭》导学案 精编版

《素芭》导学案 精编版

《素芭》导学案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 组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复习话题知识;2、学习体会人物形象刻画方法;3、体会素芭形象的悲剧性【学习重难点】学习体会人物形象刻画方法【学法指导】把人物置于背景中,在环境变化中写人物,在事情发展中写个性。

【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泰戈尔简介(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

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

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

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

他在徐志摩家乡时,“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

”他会见了梁启超、沈钧儒、梅兰芳、梁漱溟、齐白石、溥仪等各界名流。

1956年,周恩来总理回忆时说:“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第一人,称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

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创作受到了泰戈尔的明显影响,特别是诗集《繁星》和《春水》。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小说背景及作者简介1.1 概述《素芭》的背景及主题1.2 介绍作者莫泊桑的生平和创作风格1.3 分析《素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二章:故事情节梳理2.1 简述主人公素芭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2.2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冲突2.3 讨论素芭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分析素芭的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3.2 探讨小说中其他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3.3 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素芭命运的影响第四章:小说艺术特色分析4.1 分析《素芭》的叙事手法和结构特点4.2 探讨小说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及其意义4.3 讨论莫泊桑在人物描写和心理刻画方面的技巧第五章:主题思想探讨5.1 分析《素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意义5.2 探讨小说中的人性关怀和道德批判5.3 讨论《素芭》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呈现第六章:文本细读与分析6.1 选取小说中的关键章节进行细读分析6.2 解读文本中的隐喻和象征元素6.3 分析小说语言风格和叙述技巧第七章:创作手法与文学传统7.1 探讨《素芭》中的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元素7.2 分析小说在文学史上的继承与发展7.3 比较莫泊桑与其他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第八章:文化与社会背景8.1 探讨《素芭》中所反映的19世纪末法国社会状况8.2 分析小说中的阶级与性别问题8.3 讨论小说中的道德观念与社会批判第九章:读者反应与批评视角9.1 分析读者对《素芭》的接受历史与评价变化9.2 引入文学批评理论视角,对小说进行多元解读9.3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评价第十章:拓展阅读与写作练习10.1 推荐与《素芭》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视野10.2 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模仿莫泊桑的叙述风格10.3 布置研究性作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素芭》或莫泊桑的其他作品这十个章节的教案设计涵盖了《素芭》的教学内容,从背景知识到文本分析,再到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读者反应和批评视角,以拓展阅读和写作练习结束,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素芭》教案完美版

《素芭》教案完美版

《素芭》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让学员了解《素芭》的作者、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2. 掌握情节:使学员能够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理解素芭的形象特点。

3. 分析主题:引导学员通过讨论分析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4. 提高素养:培养学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介绍泰戈尔的生平和创作,让学员了解《素芭》的创作背景。

2. 小说情节概述: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引导学员梳理故事脉络。

3. 人物形象分析:重点分析素芭的形象特点,让学员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4. 主题探讨:引导学员分析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如阶级差异、人性冷漠等。

5. 文学鉴赏:通过讨论、朗读等形式,培养学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作品背景,概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员对小说主题进行探讨,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朗读法:挑选重点段落进行朗读,让学员感受文字的魅力。

4. 案例分析法:以素芭的形象为例,分析人物塑造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泰戈尔及其作品,引发学员对《素芭》的兴趣。

2. 情节概述: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让学员对故事有个整体认识。

3. 人物分析:重点分析素芭的形象特点,引导学员关注人物内心世界。

4. 主题探讨:组织学员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文学鉴赏:挑选重点段落进行朗读,让学员感受文学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员在讨论、分享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检验学员对小说情节、人物、主题的理解。

3. 文学鉴赏能力:评价学员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员深入思考小说的内涵和价值。

六、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素芭》原著文本,作者泰戈尔的简介。

2. 参考书籍:相关文学评论、分析《素芭》的书籍。

3. 网络资源:关于《素芭》的讨论、评论和相关学术文章。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评价方式第二章:作者及作品简介2.1 的作者2.2 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3 作品主题与风格2.4 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三章:故事梗概与人物分析3.1 故事梗概3.2 主要人物及其特点3.3 人物关系梳理3.4 角色分析第四章:章节解析4.1 第一章至第五章内容解析4.2 重要情节与主题联系4.3 文学手法分析4.4 问题与思考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课堂讨论:作品主题与风格5.2 小组活动:人物关系梳理与角色分析5.3 写作练习:从作品中学习写作技巧5.4 作业:阅读感悟分享第六章:章节解析(续)6.1 第六章至第十章内容解析6.2 重要情节与主题联系6.3 文学手法分析6.4 问题与思考第七章:作品主题探讨7.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7.2 孤独与归属的辩证关系7.3 女性地位的反思7.4 讨论: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第八章:比较阅读8.1 与其他作品的主题对比8.2 作家创作风格的异同8.3 时代背景对作品的影响8.4 学生自主选择一篇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分享阅读心得9.2 学生学习收获的反思9.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建议9.4 课程评价与反馈第十章:拓展阅读与研究10.1 推荐拓展阅读作品10.2 作家其他作品的阅读与分析10.3 文学研究论文的阅读与写作10.4 学生汇报:拓展阅读成果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补充和说明:在教案中,对于课程背景的导入应详细介绍《素芭》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课程目标的设定应明确,包括对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补充和说明:在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时,应强调《素芭》在作者创作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对作品主题与风格的解析应深入,以便学生能够理解作品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色。

《素芭》教案完美版

《素芭》教案完美版

《素芭》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素芭》这部作品的基本信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深入分析素芭的形象特征,探讨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1.2 教材与资源《素芭》原著相关评论和研究文章互联网资源1.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学生报告小组合作第二章:作者与作品背景2.1 的作者简介了解泰戈尔的生平和创作生涯2.2 作品背景研究《素芭》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2.3 作品主题与风格分析《素芭》的主题思想探讨泰戈尔的文学风格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素芭的形象特点从外貌、性格、命运等方面分析素芭的形象特征3.2 其他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作品中其他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对素芭的影响3.3 人物关系与冲突探讨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在冲突第四章:情节分析4.1 故事梗概梳理《素芭》的故事情节,概括其发展脉络4.2 重要情节分析选取作品中的重要情节进行深入分析4.3 情节与主题的关系探讨故事情节如何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第五章:象征意义与现实意义5.1 象征手法的运用分析作品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5.2 作品现实意义探讨《素芭》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影响5.3 讨论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第六章:文学手法与风格分析6.1 对比手法分析作品中的对比手法,如城乡、人与自然的对比,及其表现的主题。

6.2 叙述视角探讨作品独特的叙述视角,如第三人称叙述,如何影响故事的呈现。

6.3 语言特点研究泰戈尔在《素芭》中的语言运用,如诗意语言、景物描绘等。

第七章:文化与社会背景分析7.1 印度文化与社会主义背景探讨《素芭》中的印度文化元素,及其与社会主义背景的关系。

7.2 社会问题反映分析作品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如阶级、性别不平等。

7.3 时代变迁下的反思引导学生思考素芭的故事在当今社会的相关性和启示。

第八章:素芭与现代性8.1 素芭与自我认同分析素芭在寻找自我认同过程中的挣扎与困惑。

《素芭》教案范文

《素芭》教案范文

《素芭》教案范文教案主题:《素芭》舞蹈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舞蹈《素芭》的基本动作和动作要领。

2.练习和掌握舞蹈的基本节奏和舞步。

3.通过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入(10分钟)1.教师准备素芭舞蹈音乐,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引导学生观察舞台上的舞者,提问:“你们觉得这是什么舞蹈?”“你们觉得这支舞蹈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二、舞蹈动作学习(2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舞蹈《素芭》的基本动作,如舞者的手臂、腿部、躯干等的动作要领。

2.分段学习舞蹈动作,先由教师示范,再由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

3.强调学生要注意舞蹈动作的韵律感和表达力,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舞蹈的流畅度。

三、舞蹈节奏练习(20分钟)1.教师给学生介绍舞蹈《素芭》的节奏特点,如快速、轻快等。

2.教师给学生示范基本的舞步,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并逐渐加快节奏。

3.让学生尝试自由编排几个小舞步,展示个人的创造力和舞蹈表现能力。

四、整体练习和巩固(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整体练习,将之前学到的舞蹈动作和舞步进行串联。

2.强调学生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和舞蹈的流畅度,加强对舞蹈的理解和表达。

3.给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动作和提高舞蹈的质量。

五、表演实践(15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独立的舞蹈。

2.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演自己编排的舞蹈,展示舞蹈的成果和舞台表现能力。

3.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互相交流、学习和积极评价。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舞蹈《素芭》的基本动作和动作要领。

2.学生能够按照舞蹈的节奏进行舞步练习,并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编排个人舞段。

3.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舞台表现能力。

4.通过表演实践,学生能够展示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和表达。

扩展活动:1.邀请专业舞蹈教师进行舞蹈技巧和表达的指导。

2.参观舞蹈演出或通过视频观看其他舞蹈作品,拓展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和理解。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

《素芭》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教师姓名:教师职称:副教授1.2 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素芭》教学教案设计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素芭》,使学生了解作品背景、主题、人物及情节,提高学生对印度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提升阅读与鉴赏能力。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作者简介姓名:泰戈尔国籍:印度文学成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2.2 作品背景《素芭》创作于1916年,是一部描绘印度农村生活的小说。

作品通过主人公素芭的命运,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封建观念和女性地位等问题。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素芭地位:低级种姓女子性格特点:内向、敏感、善良、坚韧命运:被卖给老光棍,经历苦难,最终获得自由3.2 其他人物教师、学生、村民等,各具特色,展现了印度农村社会的众生相。

第四章:情节分析4.1 素芭的的成长历程童年时期:与家人生活在农村,受到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的束缚。

成年后:被卖给老光棍,忍受身心折磨。

: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获得自由,重拾生活希望。

4.2 重要事件素芭与家人的关系逐渐恶化。

素芭被卖给老光棍,遭受苦难。

教师和学生在素芭陷入困境时伸出援手。

素芭最终获得自由,重拾希望。

第五章:主题探讨5.1 作品主题反映印度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对女性的压迫。

揭示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追求。

倡导自由、平等、正义,呼唤社会改革。

5.2 讨论话题素芭命运的原因分析。

作品对印度社会现实的批判。

素芭形象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第六章:章节内容解析6.1 第一章:故事的开端介绍素芭的家庭背景,她的父母是贫困的农村劳动者,素芭的出生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的希望。

6.2 第二章:素芭的成长描述素芭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她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中,她的存在并不被重视。

6.3 第三章:素芭的婚姻交易素芭被父亲卖给了一个老光棍,这个章节能让学生看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剥削和压迫。

《素芭》教案完美版

《素芭》教案完美版

《素芭》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小说背景及作者简介1.1 简介泰戈尔及其作品《素芭》1.2 分析《素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3 阐述本教案的目的和结构第二章:故事梗概与人物介绍2.1 概述素芭的成长经历和命运变迁2.2 分析素芭、戴须、姨母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关系2.3 探讨小说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第三章:文学特色分析3.1 解析泰戈尔的写作风格及其在《素芭》中的体现3.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运用3.3 探讨泰戈尔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描绘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阐述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4.2 分析小说中的人性观照,如对爱、善、美等价值观的探讨4.3 探讨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色彩,如对女性地位、命运的关注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素芭》的理解和感悟5.3 创意表达:让学生以绘画、表演等形式呈现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第六章:章节分析与教学目标6.1 分析第一至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6.2 设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6.3 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辅导方法第七章:教学方法与手段7.1 介绍适用于《素芭》的教案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7.2 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教案教学中的运用,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7.3 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第八章:教学评价与反馈8.1 设定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内容,包括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成果等8.2 设计评价方法,如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8.3 强调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反馈方式和时间安排第九章:教学拓展与延伸9.1 推荐与《素芭》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泰戈尔其他作品、相关研究文献等9.2 提出将《素芭》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的教学建议,如主题、风格、人物等方面的对比9.3 探讨将《素芭》融入跨学科教学的可能性,如与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联第十章:教案实施与案例分析10.2 分析教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0.3 提供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教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6.1 章节分析与教学目标:本章节需要重点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特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平衡。

《素芭》学案

《素芭》学案

《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素芭》学案(不打印)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泰戈尔及其代表作品。

2、赏析作者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

一、课前预习(一)、作者简介泰戈尔,著名、、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

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在人们的印象中,泰戈尔是以伟大的“”的双重身分出现的。

他的诗歌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小说、感染力强;戏剧种类繁多,富于;歌曲或哀婉缠绵、或威武雄壮,不拘一格。

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共写了部诗集,被称为“”。

1913年,泰戈尔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该年度奖这一最高荣誉,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作家。

其重要诗作有诗集《》《》《》等;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弃绝》《素芭》《摩诃摩耶》等,长篇代表作有《》《》《两姐妹》等;散文有《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

(二)、词语积累瑕疵( ) 浑身解( )数蜷( )缩毗( )邻埠( )炙( ) 颊( )磨蹭( )( ) 舐( ) 摩挲( )( ) 憩( ) 蜃( ) 愫( ) 葺( )四、精讲释疑1.对于哑女素芭来说,画眼睛是介绍她的一条捷径,泰戈尔是怎样描写素芭的眼睛的呢?2.第一章最后一个段落,思考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素芭的眼睛的?3.思考素芭生活的村子具有怎样的特点,描写素芭生活的这么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对刻画素芭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呢?4、对于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素芭的父母有没有给予更多的怜爱?村人们是怎样对待素芭的?素芭唯一的人类朋友、唯一的玩伴,古赛家的小儿子帕勒达帕,他能理解素芭吗?他真的关心素芭?5、没法从那些会说话的人那里得到理解和关爱,素芭只能到哪里去寻求安慰?6、素芭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你是怎样理解小说的结尾的?五、达标检测《校本教材》导学案P35页课后巩固作业【布置作业】1、完成《校本教材》导学案P33页基础积累2、完成《校本教材》练习册P85页课时作业。

《素芭》教案(终极版)

《素芭》教案(终极版)

《素芭》教案(终极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素芭》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分析《素芭》的主题、情节及人物形象。

提高学生对印度文学及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2 课程内容《素芭》的作者:泰戈尔及其创作背景。

《素芭》的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

《素芭》中的印度传统文化元素。

第二章:作者与作品背景2.1 泰戈尔简介生平和创作生涯。

泰戈尔的文学地位及影响。

2.2 《素芭》的背景历史背景:印度独立运动及殖民时期。

社会背景: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

第三章:情节与人物分析3.1 故事梗概素芭的成长历程。

素芭与周围人的关系。

故事的高潮、冲突及结局。

3.2 主要人物分析素芭:性格特点、命运及代表性。

其他重要人物:如素芭的父母、老师等,他们的角色作用及与素芭的关系。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素芭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泰戈尔如何通过素芭的形象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2 社会与个体的冲突素芭在社会中的困境。

泰戈尔如何通过素芭的故事反映社会现实及对个体的影响。

第五章:教学活动及评估5.1 教学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写作练习:以素芭为题材,创作短篇故事或散文。

课堂展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印度文学作品或文化元素。

5.2 评估方式平时作业: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等。

课堂参与度:学生讨论、分享、展示等情况。

课程论文:对《素芭》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进行深入分析。

第六章:文学特色与艺术手法6.1 泰戈尔的文学风格诗意盎然的叙述语言。

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6.2 《素芭》的艺术手法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绘。

自然环境的生动刻画。

对话与内心独白的运用。

第七章:印度文化元素解析7.1 印度的宗教信仰佛教、印度教在《素芭》中的体现。

素芭名字背后的宗教含义。

7.2 印度社会习俗婚姻制度:如素芭的童婚及选择丈夫的自由。

节日庆典:如书中提及的印度节日和庆典活动。

第八章:比较阅读8.1 与泰戈尔其他作品的比较《飞鸟集》与《素芭》的主题对比。

选修语文《素芭》教案

选修语文《素芭》教案

选修语文《素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素芭》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2.理解《素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3.掌握《素芭》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1.理解《素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2.掌握《素芭》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三、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素芭》2.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2.讨论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 4.批判性阅读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细节,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讲授(30分钟)1.引入话题: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童话故事及其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发学生对文学故事的兴趣。

2.介绍《素芭》的作者:讲解金冬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素芭》的好奇心。

3.讲述《素芭》的故事情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素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故事有初步了解。

第二课时:分析与讨论(40分钟)1.提问导入:提问学生对《素芭》的第一印象以及故事中的关键词。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词,并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关系。

3.组内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情节转折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

第三课时:词汇学习与运用(40分钟)1.新词学习:讲解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2.课文鉴赏:让学生反复阅读故事中重要段落,分析作者用词和句式的特点。

3.词汇运用: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使用故事中的重要词汇,编写自己的段落。

第四课时:批判性阅读与思考(40分钟)1.批判性阅读:通过选取故事中的某一段落,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阅读的方法,分析段落中的意义和作者意图。

2.学生讨论: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和思考。

学案2:第7课 素芭

学案2:第7课 素芭

素芭学习目标1.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

2.整体感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描写手法。

4.探究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描写手法,探究小说主题。

知识链接1.泰戈尔及其作品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他的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弃绝》《素芭》等,长篇代表作有《沉船》《戈拉》《两姐妹》等。

泰戈尔出生后,母亲身体不好,还要操持一个四代同堂,上百口的大家庭,无力照看孩子。

14岁的泰戈尔还没有充分享受到母爱,母亲就病逝了。

母亲病逝后,泰戈尔由五嫂照顾。

少年的泰戈尔与这位嫂子非常亲近,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语言。

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讨论文学。

当泰戈尔成为诗人后,她是他的第一个有见识的评论者。

她对泰戈尔的一切作品都要仔细地审阅,使他免除了文艺家们常常容易产生的弊病——虚荣和缺乏自我批评。

但是,1884年,五嫂自缢身亡。

1902年,泰戈尔的那一场不以恋爱开始却十分恩爱的婚姻结束了。

比他小11岁的妻子,病逝了。

在妻子生命的最后两个月,泰戈尔日夜守护在侧,但紧接着,他的二女儿也逝世了。

泰戈尔对于印度妇女悲惨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众多短篇小说中,都述说了妇女们不幸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为妇女鸣不平。

2.背景介绍在印度,有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与回教,而这两种宗教都歧视女性。

根据印度教的教义,一个人死前必须由儿子施以临终仪式,灵魂才能得救,而且儿子继承家产,有扶养父母的义务,於是父母千方百计的想生男孩,女孩先天就受歧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作者对素芭的眼睛和嘴唇进行了浮雕般的刻画,用了大量的笔墨将素芭美好、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腻的表述,对她的性格加以诗化,正面展示了她的独特、美丽和聪慧。
作者几乎用了两章的篇幅,把素芭放置到比社会环境温暖得多的自然环境中,在这里,素芭不仅是美好的,还有无言的欢乐。
素芭身边的人们是一群普通的劳动者,但是对素芭表现得极为冷漠和麻木;女儿因为残疾而变成了亲人的负担,因而得不到更多的爱护,在这里,看不到亲情的可贵,只有欺骗和交易。这不仅仅是素芭的悲哀,也是泰戈尔对人们这种漠视的态度感到悲哀。
素芭在人类中的唯一朋友——帕勒达帕。但是很难描述他们关系的深浅程度,因为他们的话语有区别。所以,素芭一直是在帕勒达帕身边幻想自己有了非凡的力量,这样,她就可以帮上朋友,引起朋友的注意,让身边的人惊奇。事实上,写到这里,作者已经暗示了素芭的可悲:可以和小动物亲密无间,却不能让人们对她头来关注的目光,她所认为的那个朋友,只是对她的称呼显得亲昵一些而已。
11.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在站在黑暗当中呢。
12.小草呀,你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13.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14.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他欺骗我们。
15.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16.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
17.上帝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要伤害你;我爱你,所以要惩罚你。”
2、分析素芭的形象。
三、开头非常简洁地交代了素芭是个哑女。父母对她的归宿担心,村人也对她的前途发出议论,点出了素芭所处的尴尬的境地。对素芭最传神的地方——眼睛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正面的细笔描绘,贴切而惊人的比喻把这双黑眸勾勒得让人遐想又艳羡。读者的第一感觉会是:这是一个惊人的美丽的女孩子,她配得上所有美好的东西。
五、“外国小说欣赏”中泰戈尔小说《素芭》(倪培耕译)的结尾这样译道:“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这次”就是指上文的素芭出嫁之事,素芭虽哑,但她有清澈的眼睛、丰富的感情和敏感的心灵,她可以观察世界、倾听世界,用眼神表达世界,能够与无言的大自然亲密接触,和小动物亲密“交谈”,因此,素芭能被她的丈夫理解,在他丈夫的心目中她不是哑巴,而是一个会说话的聪明姑娘,素芭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这是一大团圆的结局。
情节开始紧张,作者明显加大了下笔的力度,素芭的人生悲剧拉开了帷幕,父母想用欺骗的方式把她嫁到远方。而“她象是一头无言的牲畜”,连哀告的权利都没有,唯一能说话的朋友也显得漫不经心,没有分别的惆怅,只是轻描淡写地证实了她的担心。她无奈、怨恨,却无法表达,职能最后一次紧紧拥抱身边的大自然。
待嫁的素芭被父母打扮得花枝招展,原本清水出芙蓉般的容貌变了样,悲伤的眼泪成了提高她身价的标志,没有人理解她流泪的真正原因,因为她面对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丈夫,而是“考官”。女性的悲剧由此可见一斑。而含蓄的最后一节,更是看似无意地交代了素芭被抛弃的命运,写得轻,读得却沉重无比。
另一种认为,“这次”是又一次,含蓄地写她的丈夫抛弃了她,而另娶了新娘,用墨很少,写得很轻,却沉重无比;前文写素芭虽是个哑女,但她有着比常人更善良更丰富的内心世界;许多人有着健全的器官,却未必愿意好好地利用,来观察、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素芭的眼睛会说话,会表达情感,可是,如此善良美好的女孩,仍然不能摆脱被抛弃的悲剧命运,因而这篇小说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重。
5.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6.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海兽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是歌唱的;但是人类却有了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闹,与空中的音乐。
7.上帝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
8.群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
9.人在他的历史中表现不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
10.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妆奁习俗:按照习俗女子出嫁必须有一份象样的嫁妆。嫁妆的多少与男方地位有关,地位高,嫁妆就要多,嫁妆多寡还决定着女子在夫家的地位,嫁妆多,在夫家才有地位,如果嫁妆不多,满足不了夫家的要求,新娘过门后会遭受虐待,甚至被烧死,谋害,被逼自杀。
寡妇殉葬的习俗:首先是先去洗澡,然后穿上新衣戴好首饰,好象要去新婚一样,来到焚尸台、丈夫棺木燃烧的柴火堆旁,火势熊熊燃烧,殉葬者对着火堆口中祈祷着,然后把首饰扔入火中,自己跳进火里,直至烧死。火葬场周围送葬的锣鼓声和音乐声在寡妇进入火堆时,突然响起来,在场的人手持木棍长矛,向火中的女子砸去,怕她跳出火堆。一切悲惨呼喊都在喧嚣声中淹没。
展示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小溪、鸟儿、树叶、蟋蟀,仿佛是世外桃源,这就是素芭所生活的环境,一切似乎是无比美好无比温暖的。可是,在这样看似无比纯净的地方,素芭是孤独的,她职能一个人在河岸边坐着,独自遐想,和大自然进行别人无法理解的交流。
作者为主人公安排了几个朋友,两头牛,一头山羊,一只小猫,在人类面前,他们是弱者,是受役使的,但是素芭却和它们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彼此依恋,彼此关怀,也彼此理解,用只有他们自己才懂得的语言——眼神、拥抱、爱抚。温馨的画面让读者几乎忘了素芭的不幸,因为她似乎拥有着更多的东西。
以上第一种看法,其实暴露的是一种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文本的“误读”现象。
三、内容分析,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四、关于描写,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
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⑵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反面衬托:
五、讨论:
1、素芭的丈夫娶来的会说话的姑娘究竟是谁?
18.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19.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路程却最遥远。我们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二、作者简介及知识链接。
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泰戈尔对于印度妇女悲惨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众多短篇小说中,都述说了妇女们不幸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为妇女鸣不平。
《素芭》学案
学习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认识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学习过程:
一、泰戈尔的名言:
1.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3.你看不见你的真相,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4.那些把灯背在他们的背上的人,把他们的影子投到他们前面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