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儿童认知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性 任何一种运算都有一种逆运算与之组合产生“零 运算”, A-A=0
wenku.baidu.com 重复性 同类重复性质不变,A+A=A
4)分类 此时的儿童可以根据多种纬度进行分类,如既能从颜色、 形状分类,又能根据主题分类。 5)序列 大小排序的问题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已基本掌握。
4、形式运算(11、12--)
儿童大脑的发育是儿童有意注意发展的重要条件
2、有意注意的发展
由布罗德本提出的.
过滤器理论
我们的感觉通道时刻都
充满了大量信息(a); 信息只有经过进一步分
析才能形成知觉和语义
(b); 而a和b之间只有一条
狭窄的通道(c),起着过
滤道的作用,少量的信 息通过过滤道被意义加
工.
此模型解释了选择性注 意.

鸡尾酒会现象


描述
暗示了什么? 监控;具有个人重要性 如何质疑过滤器模型的? 提出怎样的问题?你有这 样的经历吗? 不要自责太甚。
为什么经过练习达到熟练后,复杂动作就自动化地运作
起来?
为什么做复杂动作时会显得笨拙
注意分配的解释 (1)心理资源分配不过来; (2)心理资源不能及时再分配;
(3)心理资源分配不足量。

四、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是否有:1、目的性;2、需要意识参与,
可分为: (一)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
2、同化与顺应 同化:遇到熟悉的事物时,个体可直接运用已有的图式 将其纳入认知结构中。
顺应:遇到新事物时,个体根据环境要求调适其图式, 以接受新知识。
3、心理运算 有以下含义构成: 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 是一种可逆的动作; 具有守恒性; 具有系统性。
二) 认知发展阶段
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1、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应关注儿童思 维的过程;
2、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3、承认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4、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与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 作用。
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一)主要观点 维果茨基同皮亚杰一样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 的,但与皮亚杰不同的是,他认为: 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而是通过成 人或年长伙伴来习得和掌握的,
注意的分配更重要。(分配性注意)

二、选择性注意



引言
两耳分听 过滤器理论 鸡尾酒会现象
引言
现象:“出神” 1)你有过吗? 2)次数多吗?
3)能有意识控制吗?比如现在就来。
问题的提出 注意集中于一点而全然忽略其余,这究竟容易不容易?
两耳分听
实验的 安排:图5-1 结果:摩雷的实验 结论: (1)注意具有高度选择 性; (2)注意是受意识控制 的 含义:牟布瑞实验 如何解释以上现象呢?
特瑞斯曼的两耳分听作业(2-2)
哪里改进了? 结果怎样? 与格雷实验比较 如何解释这个结果? =引起怎样的猜想? =说明什么问题?
“捎带”的监控居然 可以达到十分精细的 地步。
追随耳和非追随耳输入词汇信息; 实验者报告听到了:狗抓跳蚤 一句意义完整的话; 这说明:分配注意是在意义指导下拾取信息的,并且在参照信息的形式 特征的条件下识别被拾取信息的意义. 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当我们的选择性注意集中于某些信息的时候,往往
恼:他们无能力察觉自己的行动对他人造成的后果。 如: 3岁儿童在用棍子敲击物体以体验音响效果时,会用 棍子去敲击另一名儿童的头颅,而这另一名儿童因疼痛 而发出的尖叫只会引起他的“惊讶” ,而不是“内疚”。
前概念期的儿童无能力处理物体和人的复杂特征。
B、象征性游戏 游戏是儿童早期认知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 儿童通过游戏懂得了世界上的生活,以及如何生活。 游戏是幼儿期的儿童的主要“工作”。
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3)进行群集运算
包括:
组合性 两个集可以组成新的集,
如鸟类( A )+兽类(A’)=动物类(B)
逆向性 合并的两个集可以分开,
如动物类(B)-兽类 (A’ ) =鸟类(A)
结合性 可以通过不同的运算方式达到同一运算结果, (A+A’)+B=A+(A’+B)
表现为,他们会全身心进入冒险故事的世界。
实在论也是成年人为什么应该对儿童谨言慎语的一个理
由。
一个不能兑现的允诺,对敏感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颗 破碎的心;
一个妖怪来了的恐吓,可能会使孩子夜不能寐或噩梦连 连。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具体运算阶段比起学前期,思维更具逻辑性,更灵活、 更有组织性。守恒能力表示孩子能够去中心性并反向思 考。学龄儿童还具有提高的对分类、系列和空间概念的 掌握。
心理运算可以真实的情境,也能用于可能性与假设性情 境;能用于当前情境,也能用于将来情境,以及用于单 纯言语或逻辑的陈述。青少年获得了科学思维,假设-演
绎推理及包括命题间推理的逻辑推理。他们能够理解高
度抽象的概念。
三)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阶段性的 含义表现为:
这种无能力从他人的观点观察事物的局限限制了诸如 “公平对待”、“道德评价”和“共享”等这些良好行 为的发展。 对年幼儿童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不是他特意的选择或缺
乏经验和训练的结果,而是他这个年龄必然出现的思维
方式。 就象此时的儿童和成人相比一定身材矮小。
自我中心主义可以说令人又喜又恼。 喜:此时的儿童——真诚,不会戴“假面具”。 (天真无邪;童言无忌。)

这就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斯基的“文化”主要是指:
儿童所处组群的信仰、价值观、传统和惯常的行为习
俗 儿童就是通过文化这个中介来完成与客体的对话并形 成自己的能力;
二)最近发展区
儿童“能为”与“可能为”之间存在一个发展区,这个 发展区对儿童来说是“最近的”,只要给与支持或通过 儿童的努力就可以达到。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 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什么是认知 认知(广义):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 认知(狭义):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 的操作和能力。
一、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有关概念 1、认知结构 指个体对事物由知觉而形成的概念,皮亚杰称之为图式。 个体靠图式去识别和辨认事物,从而对该事物获得认知。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五、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稳定性
(二)注意的广度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转移
六、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 总体趋势:从无意注意优势地位,逐渐过渡到有意注意占 优势地位。 1、无意注意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处于同一水平。
三、分配注意
- - -引言 改进的两耳分听作业 资源分配模型

引言
问题的提出 如果说鸡尾酒会现象表明“捎带”监控,
那么这种“捎带”监控能加工多复杂的信息呢?

改进的两耳分听作业(2-1)
格雷实验
哪里改进了? 结果怎样?
如何解释这个结果?
=引起怎样的猜想? =说明什么问题?
也分配一部分注意留心其他方面.
资源分配模型
又称“能量分配模型”:你的注意是你的心理资源或能量 模型的假设 1)信息加工总要消耗能量; 2)你在每一时间里能调用的资源或能量是有限的。 注意分配受什么基本因素的影响? 1)客观因素: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2)主观因素:

影响注意资源分配的主观因素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婴儿通过外显的行动影响世界,以此来认识世界。他们 的运动行为反映了感知运动格式——用于认识世界的概 括化的动作模式,诸如吸吮格式。格式逐渐分化和整合, 并且在阶段末,婴儿能够形成现实的心理表征,产生客
体永久性。
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 一是主体和客体的分化; 二是因果关系的形成。 2、前运算阶段
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不同的质的特点;
2、阶段与阶段间的关系是非连续性的; 3、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 的(即在不同方面,儿童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 ; 4、阶段的顺序性是不可改变的,不能颠倒、不能逾越。
四)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贡献: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正思想的儿童认知 发展理论; 详尽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认知发展的路线; 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思维发展的工具。 2、值得商榷之处 过多强调生物学因素的作用; 研究方法上的妥当性; 形式运算是否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等。
或12岁时才出现。
泛灵论思想有两个作用: 第一,通过儿童把情感和态度投射到外部物体身上,可 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 第二,这种投射可以帮助他脱离自我中心主义。
C、实在论
此时的儿童认为,一切事物,包括物体、图片、梦境或
语词,都具有同样的真实性。(这是自我中心的另一表
现) 他们还不能把思维过程和现实世界区分开来。
随着表象和语言能力的日益发展,3岁儿童学会了用一件 事来象征另一件事。
2)直觉思维(4-7岁)
直觉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守恒缺乏 在4-5岁儿童身上容易发现这种特征。 先问儿童A和A’杯子里的水是不是一样多;当着儿童的面, 把A’杯里的水倒入B杯里,问儿童哪个杯子里的水多。 儿童的回答可能有这样两个: 要么A杯里的水多,要么B杯里的水多。 原因是什么呢?

两个模型的联系
注意的选择和分配是从两个不同的视角看的。 正因为心理资源有限,所以注意才是有选择的, 而不论注意分配于多少作业,
相对于接收到的刺激而言,
都是选择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比较 注意的分配比注意的选择能解释更多的现象。
练习
为什么初次做复杂动作时会显得笨拙? 复杂动作:由至少两项独立操作组合起来的作业。 组合:两项操作必须(1)同时进行;(2)连贯执行
B、泛灵论 幼儿期儿童身上存在一种泛灵思想。表现在他们认为所 有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儿童身上这种泛灵论的消失可分为4阶段。
在直觉思维阶段,从认为所有物体都有生命(4-5岁)转 变到只有移动着的物体有生命。 然后认为只有处于自发运动状态、即无明显推动力而运 动的物体才具有生命。 第四阶段,即认为只有植物和动物才具有生命,要到11
主观因素 1 唤醒: ~指什么?指来精神了. ~对注意起什么作用?起着补充可利用资源 总量的作用. 如何补充注意资源? (1)物理刺激 (2)生理刺激 (3)正常休息
2 分配策略:基本做法:焦点对象;情景对象 策略分类: 长期倾向: 生物性警觉:生物进化的成果,表现为不随意注意 经验性警觉:生活养成的习惯,典型:对自己名字 的警觉 临时设定
这时期的儿童年龄:2—7岁。
皮亚杰把这个阶段分为:

前概念期
直觉思维期
两个亚阶段。
1)前概念思维期(2-4岁)
A、自我中心主义 发展主义者认为,到大约8岁以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 是完全以自己的方式来知觉和阐释世界。 如:整个世界都听我使唤; 月亮只跟着他走;

只有他在的地方在下雨。
但是,他们还很难进行抽象思维。
在这个阶段儿童获得了: 1)守恒 学龄儿童善于转换思维,他们在液体守恒实验中认识到 水在一个方面(高度)的改变可以通过另一个方面(宽 度)的改变来补偿。 这个实验也说明了儿童思维的可逆性。
2)去自我中心主义
此时的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三)对教育的启示
1、在教学中应实行“辅助”学习 2、教学着眼于儿童的潜能发展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
一、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把心智努力集中于对象,而
这种集中是可选择的、可转移的、可分配的。
其他教科书上的定义 注意是对刺激的指向和集中 三种注意行为的关系
注意的选择最基本;(选择性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