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岩石组合看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与岩石圈运动机制研究
大地构造与岩石圈运动机制研究在地球科学领域,大地构造与岩石圈运动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人们对地球内部的结构和运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探讨大地构造与岩石圈运动机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大地构造是指地球上表面的地壳、地幔和核的空间形态和变形特征。
岩石圈是指地球表面上地壳和上部地幔的一部分,包括固态的岩石和熔融的岩浆。
岩石圈运动机制是指地球岩石圈内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原因和作用机制。
地球的大地构造是由多种力学过程驱动的。
地壳和地幔是由岩石构成的,它们在地球内部受到地热、地震和地球自转等多种力的作用。
这些力通过岩石圈运动机制的作用,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现象。
为了研究大地构造和岩石圈运动机制,地球科学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地震学是一项重要的科学领域。
地震学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传播路径、速度和振幅,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会受到不同介质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波。
根据不同类型的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层次结构和物质组成。
除了地震学外,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也是研究大地构造与岩石圈运动机制的重要手段。
地球物理学通过研究地球重力场、磁场和电场等物理现象,来了解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磁性和电性等特征。
地球化学则通过对地球上岩石、矿石和水等物质的成分和组成进行分析,来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的来源和演化过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例如,通过对地震波传播的精确观测和模拟,科学家们确定了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结构和物质组成。
他们发现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和大洋板块等多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运动机制。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循环和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关系。
热对流循环是由地球内部的热量传输引起的,这种循环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板块运动。
2014大地构造讲解
2014大地构造学一、名词解释1、岩石圈。
岩石圈是从地面向下延伸到低速带,包括整个地壳及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圈之上的一个刚性的圈层。
厚度约20-150Km,是地球坚硬的外层,在力学性质上表现为脆性体。
2、软流圈。
岩石圈之下50-250km深处,这里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增高而下降,出现了一个低速层。
低速层是一个柔软的塑性体,它温度较高,接近于地幔在那个深度压力下的熔点,并可能发生部分熔融。
在构造上把它叫软流圈。
3、克拉通。
地台的前寒武系基底和地盾一起称为克拉通,大陆壳最稳定的构造单元,约占陆壳板块面积的70%。
4、泛大陆。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为统一的大陆,称为泛大陆。
5、泛大洋。
泛大陆周围只有一片广阔的海洋,称为泛大洋。
6、洋中脊。
在地貌上,是一条在大洋中延伸的海底山脉;在地质上,是一种巨型构造带,断裂特别发育。
7、岛弧。
是指弧形岛链或弧形火山列岛,弧的凹部朝向大陆,其间出现边缘海。
8、海沟。
海沟是地球表面最深陷的部分,呈狭长形,与岛屿延伸一致,长度可达数千千米,宽仅几十千米,深度5-8Km,最深可达11Km。
9、转换断层。
大洋中脊被一系列与中脊线垂直的横向断裂带切割,这种断裂带是自中脊轴部向两侧的海底扩张引起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一种特殊断层称为转换断层。
10、板块。
地壳表层的洋脊、海沟、转换断层把地球岩石圈分割成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块体,简称板块。
11、热点。
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
12、地幔柱。
地幔深处,甚至是核幔边界上产生的圆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它相对静止,在地表表现为热点。
13、地体。
以断层为边界的,具有区域规模的地质实体。
14、蛇绿岩。
由细碧岩和玄武岩到辉长岩和橄榄岩规则排列的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成岩石的组合,岩石中含有由后期变质作用产生的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和钠长石。
15、蛇绿岩套。
指产于地槽序列中的超镁铁岩、粗粒辉长岩、粗粒辉绿岩、火山岩和放射虫燧石岩的组合。
大地构造条件
大地构造条件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是由若干个岩石圈板块拼合而成。
这些岩石圈板块的水平运动中包含着垂直构造运动的性质,因而在地质历史上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沉积盆地,为油气生成、聚集提供了有力场所。
在板块相互作用带上,板块的离散运动和聚敛运动都包含有垂直构造运动。
在离散板块分离处,伴随着洋壳生成,地壳变薄引起下沉、弯曲,出现张性环境中各种沉积盆地;在聚敛板块接合处,伴随着洋壳消亡、陆壳增厚和碰撞造山带上升,沿着造山带的翼部出现许多沉积盆地。
板块的边缘活动带,板块内部的裂谷、坳陷,以及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山间盆地等大地构造单位,是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发生长期持续下沉的区域,是地壳上油气资源分布的主要盆地。
在这些盆地中,沉降幅度迅速被沉降物相应接近补偿,因而在沉积盆地的各个沉降时期中,研究沉降速率(Vs)与沉积速率(Vd)之间的关系至为重要。
Vs>>Vd,水体急剧变深,生物死亡后,在下沉过程中易遭巨厚水体所含氧气的氧化破坏;反之,若Vs<<Vd,水体迅速变浅,乃至盆地上升为陆,沉积物暴露地表,有机物易受空气氧化,也不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
只有在长期持续下降过程中伴随适当的升降,沉降速率与沉积速率相近,或前者稍大时,才能持续保持还原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不仅可以保持适于生物大量繁殖和有机质免遭氧化的有利水体深度,保证丰富的有机质沉积下来;而且可以造成沉积厚度大,埋藏深度大,地温梯度大,生、储层频繁相间广泛接触,有助于原始有机质迅速向油气转化并广泛排烃的优越环境。
我国许多大型沉积盆地具备这种有利条件。
成为油气资源蕴藏丰富的区域。
此外,在一个大型沉积盆地内,由于断裂分割或沉降速率的差异,造成盆底起伏不平,出现许多次级凸起或凹陷,使有机质不必经过长距离搬运便可就近沉积下来。
华北地区从中生代以来的断块升降作用,造成了第三系多断陷、多生油中心的显著特点。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一、概述秦岭造山带,作为中国重要的地质构造区,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随着近年来地层沉积、岩浆活动、火山作用和构造变形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新进展,我们对秦岭造山带的认识不断深化。
本文旨在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人的工作,按照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原则,对秦岭造山带的主要大地构造单元进行新的划分和阐述。
秦岭造山带是一个东西南北构造共存的复杂造山带,其构造格局的形成是多种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秦岭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岩石地层、岩浆活动、火山作用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后,认为秦岭造山带可以划分为华北南缘陆坡带、秦岭岛弧杂岩带、秦岭弧前盆地系和秦岭增生混杂带等主要构造单元。
这些构造单元的形成和演化,不仅记录了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历史,也反映了中国大陆地壳的构造演化过程。
本文的划分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历史,同时也为矿产勘查、环境保护、灾害预测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背景资料。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对秦岭造山带的认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
1. 秦岭造山带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秦岭造山带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造山带之一,它位于中国大陆中央,横跨多个省份,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秦岭造山带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地壳演化、板块构造、矿产资源分布以及自然灾害发生机制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秦岭造山带是连接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关键区域,其形成和演化历史直接反映了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通过对秦岭造山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地壳增生、俯冲消减、碰撞造山等重要的地质过程,为理解地壳动力学提供宝贵的资料。
秦岭造山带是多种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包括金、银、铅、锌、铁、铜等金属矿产以及煤炭、石油等非金属矿产。
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的矿产勘查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秦岭造山带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区,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大地构造相分析
大地构造相分析开展构造相分析:一般构造相分析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沉积建造类型及演化,通过沉积建造类型进行概略盆地分析,并依此判别当时的构造环境。
二是岩浆建造特征分析,通过对火山喷发,侵入岩活动的综合分析,判别当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并判别具体的构造发育阶段。
三是大型变形构造组合分析,判别构造作用的类型及变形形成的地质构造特征,同时根据区域大型构造界线具体确定大地构造相的界线。
1、沉积建造地质构造环境分析沉积建造的概念据孟祥化(1993年)定义:是指在一定大地构造作用范围(沉积盆地)内形成的岩石和岩相共生组合体,它的形成受全球海平面和区域相对海平面的控制,有特定的沉积层序和沉积格架特征。
沉积建造在地史上一般经历了大于千万年以上的较长地质过程、沉积过程中包括了若干个岩相。
开展建造分析是判别地质构造环境的重要基础工作。
建造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专题研究工作,为了进行大地构造环境分析,划分大地构造相,我们只能依据区调资料为基础,进行概略分析工作。
在此介绍沉积建造的概要特征,以供参考。
板块构造格架类型与沉积建造类型分布关系据孟祥化教授(1993),翟裕生教授(1999)补充了有关矿产内容。
表2-7 盆地类型、沉积建造与主要矿产说明:此表矿产部分根据翟裕生教授(1999)《区域成矿学》,盆地类型建造分类根据孟祥化(1993)《沉积盆地与建造层序》(1)稳定陆壳克拉通盆地的沉积建造:发育于稳定陆壳克拉通盆地的沉积建造:一般发育于稳定大陆板块内的克拉通盆地,主要形成稳定型单陆屑建造,稳定型内源建造,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石膏-白云岩建造,稳定型蒸发岩建A、单陆屑建造:浅海陆源陆棚相沉积环境,由单一而稳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组成,发育石英砾岩、高岭石粘土岩、海绿石岩等共生组成的稳定克拉通陆表海沉积。
B、单陆屑铁质建造:浅海陆源环境,沉积鲕状和肾状赤铁矿,鲕状海绿石岩、石英砂岩、高岭石粘土等。
有的地区形成含磷建造,磷酸盐赋存于石英砂岩,粉砂岩的粒间空隙和砂岩夹层中。
岩石大地构造组合分析
(据张旗等,2001)
(据张旗等,2003)
一、几种重要的岩石大地构造组合
(一)蛇绿岩(套) (二)混杂堆积 (三)双变质带 (四)超高压变质岩(带) (五)复理石 (六)磨拉石
海沟俯冲带的增生楔
俯冲带杂岩
(二)混杂堆积
1、混杂堆积的概念 2、混杂堆积的分类 3、混杂堆积的成因 4、与滑塌堆积的区别
蛇绿岩的定义
蛇绿岩是由超镁铁质岩、辉长岩、 辉绿岩、枕状玄武岩和深海沉积层组成 的一套特殊的岩石组合,是古洋壳消减 后残存的碎块。蛇绿岩的存在,标志着 古洋盆的消失,因此是鉴别古俯冲带和 地壳缝合带的重要标志之一。
完整蛇绿岩套的保存条件
洋脊发生断裂,导致洋壳仰冲
在特殊条件下,洋壳仰冲到
上覆的陆壳板块之上。
蛇绿岩套
西南天山Pz2蛇绿岩
祁连山Pz1蛇绿岩
蛇绿岩的成因
关于蛇绿岩的成因模式为:洋脊扩张时, 地幔成分的物质沿扩张裂隙上涌,同时发 生玄武质岩浆的部分熔融,这种基性岩浆 在岩浆房中不断分异和固结,就依次形成 海底喷发的基性熔岩,贯入的席状岩墙, 以及堆晶的层带超基性岩、基性杂岩、分 异的终端产物还有淡色岩类(奥长花岗岩、 闪长岩等),而残留下来的物质则为方辉 橄榄岩、纯橄榄岩。
2、混杂堆积的分类
根据基质的性质,分为 (1)泥沙质混杂堆积(argillo-arenaceous melange) (2)蛇绿质混杂堆积(Ophiolitic melange)
3、混杂堆积的成因
形成于板块俯冲带,原地形成的海沟沉积 岩与俯冲的洋壳、地幔碎块刮下的远洋沉积物, 经构成混杂而成,是板块俯冲消减带的一个重 要标志。
岩石大地构造组合分析
岩石大地构造学
现代板块及其边界,在地震、热流、地貌等方面 都有明显的标志。对于已经消减、变动的古板块,则 只能通过地史中保存的地质记录(岩石)来识别边界 并再造其构造史。20世纪70年代迪金森(Dickinson) 提出了岩石构造组合(Petrotectonic assemblages) 的概念,强调在一定的板块边界和大地构造环境中发 育了特有的岩石组合。 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学科之间的 相互渗透交叉。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学、岩石学与地 球化学的发展,以及分析手段、测试精度的提高,在 总结岩石学特征与板块构造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个介于 岩石学、大地构造学和地球化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 科——岩石大地构造学(Petrotectonics)。
大地构造和岩石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
大地构造和岩石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大地构造和岩石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表面和内部的构成和变化规律,探索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球动力学过程。
本文将介绍大地构造和岩石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地质时间尺度、岩石分类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等内容。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组成的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其中,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壳层,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上一般为20~70km,而在海洋上只有5~7km左右。
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km,占据地球体积的84%。
地幔由熔融的岩石组成,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厚度约为3500km。
外核是由液态铁和镍组成的流体,内核是由固态铁和镍组成的球体。
地核的温度极高,达到了6000℃以上。
二、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揭示地球表面构造和动力学过程的基础理论之一。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运动特征和活动区域。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壳上的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和地貌变化。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得益于海洋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通过研究地表上呈现出的不同地形、地质构造和地震等自然现象,科学家们发现了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是研究地球历史的基础,它将地球历史分为不同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有着独特的地质事件和生命演化记录。
地质时间尺度的分划是依据地球上不同地质和生物事件的发生时间而制定的。
地球历史大致分为4个时期:前寒武纪、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后。
四、岩石分类岩石是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也是研究地球物理特性和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物质载体。
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和成分特征,可以将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形成演化的学科。
在地质学中,大地构造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探讨了地球表面和内部的组成、结构和演化。
本文将围绕大地构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 地壳的结构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它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厚度约为20-70公里;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厚度约为5-10公里。
地壳的结构是不均匀的,不同区域的地壳结构和厚度有所差异。
地壳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起着重要的影响。
2. 地壳的运动地壳的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地壳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构造运动、地壳的扭转和地震。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地壳变动,主要包括地壳的隆升和沉降、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壳的扭转是指地壳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形变。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现象,它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3.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构造学的核心问题。
根据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地球的初生地壳和现代地壳。
地球的初生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构成;现代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后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决定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4. 地幔的结构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800公里。
地幔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岩石,包括岩浆和岩浆岩。
地幔的结构是由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形成的,同时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熔岩和岩浆,这些物质对地球的热力和动力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地幔的运动地幔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力和动力系统控制的。
地幔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岩石圈的运动和对流运动。
岩石圈是地幔中温度较低的层,它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起着重要的影响。
对流运动是地幔中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和熔岩岩浆的运动形式,它是地球内部热力和动力系统的重要表现形式。
大地构造
名词解释1,大地构造学:研究岩石圈的的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3,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岩石为塑性层,地震波速的低速带。
4,莫霍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波速通过后增大的断面。
5,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处释放出来,并向周围传播的弹性波。
6,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远洋沉积物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
7,TTG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岩岩类的麻粒岩为主,构成古大陆和现代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
8,地幔柱: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上产生的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
9,热点: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
10,地槽:地壳中长期强烈沉降并被沉积物充填的槽状凹陷带。
11,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行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
12,复理石沉积组合:形成于大陆边缘,大陆坡麓,由浊积岩,深积岩,泥岩有规律交互组成的海相沉积组合。
13,磨拉石沉积组合:板块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砂砾岩组成的岩石成熟度低,相变急剧的陆相沉积组合。
14,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壳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15,优地槽:靠海一侧,火山活动强烈的地槽。
16,冒地槽:靠近大陆一侧,通常没有货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的地槽。
17,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作用使地层强烈变形的地壳运动类型。
18,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的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表现为沉积间断。
19,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表现为岩石的倾斜,褶皱,破裂的地壳运动。
20,地槽旋回:从地槽沉降开始,至造山运动变形成褶皱山脉,最后成为稳定的克拉通的完整演化过程。
21,克拉通: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即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22.沉积构造:指在一定的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壳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所形成的一套具有特定岩相组合的沉积岩系。
岩石和大地构造学
岩石和大地构造学自然界中最古老和最稳定的物质是石头和岩石。
岩石可以告诉我们地球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
在岩石和大地构造学研究中,了解岩石的类型和性质对我们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环境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岩石类型岩石分为三种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火山岩浆或地下岩浆冷却后形成的。
这些岩石可能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形成了不同的矿物质。
沉积岩通过自然过程形成,比如风化、沉积或压缩。
这些岩石中可能会包含化石或其他重要信息。
变质岩是通过化学改变、压力和高温等过程形成的。
它们可能由火成岩或沉积岩在高温和高压下改变而成。
性质理解岩石的性质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告诉我们不同地质过程的发展和地球物理学的特点。
性质包括颜色、硬度、密度和形态。
这些特征可以直接影响岩石的使用和挖掘,也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有关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的信息。
在地质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一些特定的性质比较重要。
例如,硬度可以用于判断岩石是否适合建造房屋或使用在其它建筑中,像水坝、桥梁,以及道路。
密度可以用于判断石材是否有不同的成分或含有金属,这一点对矿物勘探非常重要。
另外还有一些岩石如浮石,在水中会自然浮起,这种性质也是人类一直在利用的。
构造学岩石和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物理事件与地球上的各种领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们直接关系到地质学,能够揭示地球真实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地球物理学家认为,地球会不断地主动或被动地改变,然而,一些这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板块运动,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等。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以及与岩石和大地构造学的相关因素,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减轻自然和人类发生的灾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许多科学知识,同时保持求知的好奇心和冒险的精神,才能使这些知识更加完整和有效。
总之,岩石和大地构造学的知识非常重要,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自然事件,为我们生活和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大地构造
转换断层的概念(Wilson, 1965)
“转换是指一种构造转换为另一种构造,是运动 方式或构造带类型的转换,转换断层就是位移突然 终止或者改变形式和方向的断层。” 换句话说,是 在断层转换点转变为走向不同和力学性质不同的构 造带的断层。相应断层的运动方式表现为:沿断层 的水平剪切运动在转换点突然终止,并转变为扩张 的洋中脊、裂谷带,或者转变为挤压的海沟或造山 带。
地槽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 7、地槽有丰富的矿产,其中尤以内生矿床 为主,如与基性、超基性有关的铬、镍、 钛、铂和黄铁矿型铜矿;与中酸性侵入岩 有关的铁、铜、钨、铂等矽卡岩型矿床, 钨、锡、钼、铋、铜、铅、锌、银、锑、 汞等热液矿床,以及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 等。
地槽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 8、由于地槽地带地壳深部结构、物质组成 和物质运动的特点,因此在地球物理场- 重力、磁力、地热流量、地应力、地震活 动等方面部有反映。重力异常往往成带状 分布,显示有一定的方向性。磁异常多表 现为正负相间的线状磁异常特点。地槽往 往也是地震活动带,并具有较高的地热流 量。
海底磁异常的特征
(1)线条性:每一条宽20-30km正负相间排列; (2)定向性:平行洋中脊; (3)对称性:对称于洋中脊。
(一) 海底扩张的概念
大洋中脊顶部为地幔 物质上升的涌出口,源 源不绝的上涌地幔物质 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 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 向两侧对称地扩张移动; 在海沟随着地幔下降流 而俯冲消亡于地幔中, 大洋岩石圈就是这样一 边生长,一边消亡,不 断更新。
• 3、地台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其双层结构。下 构造层为基底岩系,由经过褶皱和变质的 前寒武系组成;上构造层称沉积盖层,由 显生宙岩系组成,以沉积较薄、构造变形 微弱和岩石未变质为特点,两构造层间为 角度不整合所分。
花岗岩与大地构造
论,探索、创新板块构造、地球动力学、大陆动力学作出贡献。 本次重点讨论花岗岩体与构造的关系。今后,也许可将中酸 性火山岩纳入进来,形成更为广泛的花岗岩及大地构造。
之前提出的“花岗岩构造动力学”(王涛等,2007)侧重 研究花岗岩构 造、岩 浆 物 理 特 征 等。近 年 来,随 着 年 代 学 特 别是物质成分测试技术提高和广泛应用,花岗岩年代学和物 质来源的研究及数据积累突飞猛进,开拓了研究视野,花岗 岩物质组成与构造研究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进而使花岗岩的 研究拓展到整个大地构造,包括地壳的深部组成与演变等。 因此,本文提出的花岗岩大地构造,是花岗岩构造动力学的 深化与拓展,是花岗岩构造动力学与花岗岩成因、地壳物质 组成的研究进一步结合的产物。
2 花岗岩大地构造的内涵与研究思路
21 花岗岩大地构造的内涵 本文论述的花岗岩是广义的,即花岗质岩石。花岗岩大
地构造就是,以花岗岩体为标志体来研究和探索大地构造问 题,研究内容可涵盖物理特性(岩浆物理特征、岩体、构造)、 物质组成(岩石地化)和年代学三大方面,包括探索花岗岩浆 的上升迁移、汇聚定位和变形改造及物源演变,揭示区域构 造变动(流变、位移、抬升)、大陆地壳增厚与减薄、汇聚与裂 解及深部物质组成结构 /生长演化等地球动力学过程;研究 目标是寻找花岗岩与大地构造的关联,为丰富大地构造学理
WangT,WangXX,GuoL,ZhangL,TongY,LiS,HuangH andZhangJJ2017GranitoidandtectonicsActa PetrologicaSinica,33(5):1459-1478
Abstract GranitoidsarecurrentlyknowntoexistonlyontheEarth,andform amajorpartofthecontinentalcrust,distinguishing theearthfrom otherplanetsandthecontinentalcrustfromtheoceaniccrustCombinedwithpreviousstudies,thispaperintroducesthe “Granitictectonics”andexpoundsitsconnotation,researchapproachesandcontents,andthedirectionItregardsgranitoidasa tectonicandgeologicalindicator,andaimsatexploringsolutionstotectonicproblems,from theperspectiveofgranitoidsResearch contentsmainlyincludephysicalproperties(structure),compositions(petrogeochemistry)andgeochronology(1)Physicalproperty andtectonicsignificanceofemplacementofvoluminousgraniticmagmas,includingmagmaascent,migrationandemplacement,aswell asconstructionsofplutonsandplutonicbelts;(2)deformationsofgranitoidplutonandthetectonicsignificance;(3)sourceofgranitic magmaandcontinentalgrowth,aswellasdeepstructurestodivideorogenictypesinlightofvolumeofjuvenileandoldcompositions, and(4)relationbetweentheformationofgiantgraniticbeltsandthemovementofcontinents,totracethemagmaticresponsetothe assemblageandbreakupofsupercontinentsandmedium tosmallplatesStudiesongranitoidgeodynamicswouldbeabletoenrich geotectonicresearch,whichalsoleadtoanewunderstandingofthegeneration,developmentprocessesandtectonicsettingsofgranitoid plutons/beltsItisnecessaryformultidisciplinaryintegrationofEarthsciences Keywords Graniticpluton;Tectonicmarker;Formationprocess;Thermodynamics;Sourcetracer;Orogenictype
第2章 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理论—2岩石圈及岩石圈板块)
软流圈(低速层)
对陆壳成分结构的新认识 (主要针对下地壳成分)
超深钻钻探表明,地壳内部可能不存在康拉德面 (硅铝/硅镁)---科拉半岛设计15km,钻至 11.5km结束,原预测的7km深处的康拉德面并不 存在,在该深度以下仍为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 岩和角闪岩 ,只是随着深度增加角闪岩夹层增多。 而不是“玄武岩层” 剥露到地表的麻粒岩相下地壳成分往往以长英质 片麻岩、麻粒岩为主体。 很多新的火山岩携带的大量下地壳包体往往也以 长英质片麻岩、麻粒岩为主体。
因此,陆壳的下地壳成分可能仍以长英质或花 岗质成分为主。
大陆岩石圈成分的不均一性
大陆岩石圈的组成和物性变化很大,缺乏一
个共同的成因方式,大陆岩石圈的组成上部是 由非均一成分和具有复杂构造和热演化史的不 同块体拼合而成,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强度。 大陆下地壳的性质因地而异,不同的性质造成 了复杂多样的效应与结果,诸如活动断裂带的 宽度、造山带高度、沉积盆地以及被动大陆边 缘的下沉速度的差异等.
岩石圈的化学结构
大陆地壳:复杂的成分结构 地幔岩石圈:多认为是橄榄石、辉石和石榴石的 某种组合 壳幔的化学过程:主要通过几个方面研究: 玄武质岩石的信息 花岗质岩石的信息 捕虏体与捕虏晶的研究:岩石探针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通过观察来自岩石圈深处的岩石,了解深部特征
岩石圈深部岩石到达地表的方式 •构造剥露(如逆冲岩席)
• 1960,5,22 智利8.9级大地震,发现全球 大部分地区存在低速层。
地 震 波 显 示 的 地 幔 结 构 和 不 连 续 面
岩石圈lithosphere
• 地球上上部(外层)刚性的部分,实际上 包括地壳和刚性上地幔部分。也有人用 1300°等温面以上的圈层。 • 刚性:厚50-200km • 成分径向变化:上部-花岗岩和玄武岩; 下部-橄榄岩、辉橄岩 • 被地震活动带分割成若干块体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 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运动是由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引起的。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岩石壳被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以不断移动、变形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运动着。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边界型作用(如剪切、推挤、压缩和拉伸等)、板块消化型作用(如新生板块的形成、现有板块的消失等)和运动型作用(如地震、火山等)。
2. 造山作用:我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这些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我国的造山运动。
从地质历史上看,我国至少经历了三期造山运动,分别是晚元古代的华夏运动、早古生代的太古宙和燕山运动,以及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在这些造山运动中,岩石被挤压和抬升,形成了众多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3. 地壳微动和地震活动:我国地壳微动和地震活动广泛存在。
地壳微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微小变形,是地壳中的板块相互作用引起的。
地震活动则是地震带和断裂带上的板块运动导致的地表震动。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地震带的边缘,地震比较频繁。
地震活动的产生和运动过程,不仅是大地构造运动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地壳变形和动力学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我国大地构造运动主要受到板块构造理论、造山作用以及地壳微动和
地震活动生成的影响。
这些理论和过程的研究对于我国地质、地震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土地利用和灾害防控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02_南大周新民讲座2:岩石大地构造、花岗岩地质与华南花岗岩
裂谷扩张速率的估算:据火山岩组合和岩石结构
板块与地震
汶川地震里氏 8.0 级 都是印度板块惹的祸
美国地勘局统计 1900-2019 “太平洋火圈”平均年发生 19.4起 里氏 7.0级以上地震
2019 3 6 11:49 050329 里氏8.5级 苏门答腊 6.6级
珠 穆
近60Ma年间 印-藏碰境所致
朗
相关南中国海形成于近30Ma
玛
峰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撞击 抬升了喜马拉雅山 Nature 2019
印度板块以高于一般4倍的 20cm/年高速率 向青藏推挤 诱发巨量抬升和7-8级地震 Nature Oct 2019
地质历史上
三个超大陆
哥伦比亚超大陆
( Columbia )
地球液态金属核对流形成
月球磁场 形成后 6-9 亿年内有磁 场 此后即消失 其原因 是岩浆上浮 有磁场 当岩 浆中 U Th衰变 耗尽热 使传导停止 磁场消失
地核: 间接证据证明 地核由铁镍合金组成 内核是固体 外核是流体 正
是流体的湍流(约1m/h 慢速) 产生了地磁场 磁极可倒转 但反复
无常 间隔几千万年
罗迪尼亚超大陆
( Rodinia )
潘基亚超大陆
( Pangea )
距今19-15 亿年前 距今10-7.5 亿年前 距今2.9-2.5 亿年前
Pangea
Rodinia
(《EARTH》Tarbuck &Lutgens)
Pangea 超大陆 2.6 亿年前
从 Rodinia超大陆到 Pangea超大陆 (历时约5亿年)
柱头大小 取决于起源深度
从岩石组合看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读书报告学院:专业:学号:姓名:从岩石组合到大地构造摘要: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的发展,以及分析手段、测试精度的提高,在总结岩石学特征与板块构造关系方面出现一个介于岩石学、大地构造学和地球化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岩石大地构造学。
本篇文章就是从岩石组合的角度对大地构造进行分析,主要介绍几种重要的岩石大地构造组合,分别是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双变质带、超高压变质岩(带)、复理石、磨拉石。
第一章.蛇绿岩(套)1、概念1972年9月,在美国召开的彭罗斯(Penrose)蛇绿岩会议上,赋予蛇绿岩一词如下含义:1)蛇绿岩是镁铁质至超镁铁质岩的特征的岩石组合;2)蛇绿岩不应作为一种岩石名称或填图单元;3)发育完整的蛇绿岩层序由下而上包括超镁铁质杂岩、辉长岩类杂岩、镁铁质席状岩墙群和镁铁质火山杂岩;4)伴生的岩石类型包括上覆沉积层序中的条带状硅质岩、页岩夹层和少量灰岩,通常与纯橄榄岩伴生的豆荚状铬铁岩,以及富Na 的长英质侵入和喷发岩;可填图的岩石单元之间通常为断层接触,完整剖面可能缺失。
因此,蛇绿岩可以是不完全的,肢解的或变质的。
2、蛇绿岩套的组成及层序蛇绿岩套以其层序性、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形这四个方面的紧密联系特征,通常认为完整蛇绿岩套在层序上(由下至向上)有:超镁铁质岩-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玄武岩熔岩-深海沉积层。
(1)变质超镁铁质杂岩:有纯橄榄岩、多期变形变质,常形成蛇纹化石橄榄岩或蛇纹岩。
(2)堆积杂岩: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所造成的“晶体堆积体”,下部为堆积的橄榄岩,上部为堆积的辉长岩。
有时,尚有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等产于辉长岩顶部(基性岩浆结晶分异产物)。
(3)席状岩墙群:由许多近于垂直,互相紧挨着的辉绿岩墙组成,相邻岩墙在接触处出现对称的冷凝边,可见岩墙是岩浆沿张性裂隙先后依次贯入而成;(4)枕状熔岩:属海底喷发,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常有细碧岩,形成紧密堆积的岩枕,岩枕中有气孔、冷凝边及放射状裂隙。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第 1 章:地球的层圈结构1.陆壳与洋壳的差别?厚度:陆壳厚,洋壳薄;陆壳平均33km,最厚达80km(青藏),洋壳平均7km.组成: 陆壳为三大岩类, 洋壳主要为玄武岩;陆壳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洋壳为硅镁层.构造: 陆壳复杂(存在褶皱和断裂), 洋壳简单(无褶皱).年龄:陆壳老(最老44-45亿年),洋壳新(最老2亿年).2.岩石圈、软流圈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盖层)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是地震波速低速带.第 2 章:地槽-地台学说1.地台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岩层产状十分平缓,具有十分平坦的地貌;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2.地盾地盾:地台上的相对最稳定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大面积出露,周缘被有盖层的地台所环绕,平面形态呈盾状.3.克拉通克拉通:地壳上已达到稳定的、并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至少自古生代以来) 已很少受到变形的部分.4.地台基本特征1.地台是块状的辽阔地貌单元,一般具等轴状展布的几何形态,多为圆形、多边形的平原、高原或盆地.2地台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盖层:由显生宙岩系组成,厚度小,变形微弱,未变质.基底:时代老,厚度大,主要为褶皱变质岩组成,常伴有岩浆岩.从这种结构上看,地槽褶皱上升后,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可形成地台;因此,地槽经过造山作用演化形成地台.3. 地台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主要体现在稳定的盖层沉积上,岩相和厚度比较稳定.4.地台区有自己的特征沉积建造和建造序列,沉积岩层之间多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5.在其发展过程中岩浆活动微弱、有些岩浆活动主要与深断裂有关.6.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较弱,常形成一些同沉积的宽缓褶皱,具有一定的继承性.7.地台基底岩系中有各种变质矿产,盖层中主要为一些外生矿产.5.构造层构造层:地壳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构造单元里于一定构造阶段中形成的岩层组合.6.地质建造地质建造:地壳发展的某一构造阶段中,在一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产生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的共生组合.按岩石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第3章: 大陆漂移1.劳亚古陆北美欧洲亚洲(除阿拉伯半岛)2.冈瓦纳古陆第4章:海底扩张1.海底扩张说①大洋中脊是地幔物质上升的出口,上升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②海底在洋中脊处的扩张导致新大洋两侧的大陆逐渐彼此远离,也可能使老的洋壳在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沿贝尼奥夫带(俯冲带)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中去,从而完成对老洋壳的更新;③海底扩张是刚性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④如果地幔对流的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将导致大陆的分裂与大洋的开启.2.瓦因和马修斯假说海底磁异常条带,是在正反向交替的地磁场中,形成交替磁化的玄武岩条带而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构造读书报告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从岩石组合到大地构造
摘要: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的发展,以及分析手段、测试精度的提高,在总结岩石学特征与板块构造关系方面出现一个介于岩石学、大地构造学和地球化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岩石大地构造学。
本篇文章就是从岩石组合的角度对大地构造进行分析,主要介绍几种重要的岩石大地构造组合,分别是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双变质带、超高压变质岩(带)、复理石、磨拉石。
第一章.蛇绿岩(套)
1、概念
1972年9月,在美国召开的彭罗斯(Penrose)蛇绿岩会议上,赋予蛇绿岩一词如下含义:
1)蛇绿岩是镁铁质至超镁铁质岩的特征的岩石组合;
2)蛇绿岩不应作为一种岩石名称或填图单元;
3)发育完整的蛇绿岩层序由下而上包括超镁铁质杂岩、辉长岩类杂岩、镁铁质席状岩墙群和镁铁质火山杂岩;
4)伴生的岩石类型包括上覆沉积层序中的条带状硅质岩、页岩夹层和少量灰岩,通常与纯橄榄岩伴生的豆荚状铬铁岩,以及富Na 的长英质侵入和喷发岩;可填图的岩石单元之间通常为断层接触,完整剖面可能缺失。
因此,蛇绿岩可以是不完全的,肢解的或变质的。
2、蛇绿岩套的组成及层序
蛇绿岩套以其层序性、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形这四个方面的紧密联系特征,通常认为完整蛇绿岩套在层序上(由下至向上)有:超镁铁质岩-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玄武岩熔岩-深海沉积层。
(1)变质超镁铁质杂岩:有纯橄榄岩、多期变形变质,常形成蛇纹化石橄榄岩或蛇纹岩。
(2)堆积杂岩: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所造成的“晶体堆积体”,下部为堆积的橄榄岩,上部为堆积的辉长岩。
有时,尚有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等产于辉长岩顶部(基性岩浆结晶分异产物)。
(3)席状岩墙群:由许多近于垂直,互相紧挨着的辉绿岩墙组成,相邻岩墙在接触处出现对称的冷凝边,可见岩墙是岩浆沿张性裂隙先后依次贯入而成;
(4)枕状熔岩:属海底喷发,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常有细碧岩,形成紧密堆积的岩枕,岩枕中有气孔、冷凝边及放射状裂隙。
(5)深海沉积物:包括放射虫硅质岩、含钙质超微化石的灰岩、页岩和硬砂岩等。
3、蛇绿岩的成因
关于蛇绿岩的成因模式为:洋脊扩张时,地幔成分的物质沿扩张裂隙上涌,同时发生玄武质岩浆的部分熔融,这种基性岩浆在岩浆房中不断分异和固结,就依次形成海底喷发的基性熔岩,贯入的席状岩墙,以及堆晶的层带超基性岩、基性杂岩、分异的终端产物还有淡色岩类(奥长花岗岩、闪长岩等),而残留下来的物质则为方辉橄榄岩、
纯橄榄岩。
4、蛇绿岩套的原生环境
蛇绿岩套的层序与大洋岩石圈剖面逐层对比并且对应的地震波速值也很相近,因此,可以把蛇绿岩看作是大洋地壳的残片,认为其原生环境是形成于中脊环境。
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蛇绿岩套具有相似剖面但其内部结构却相当复杂,上覆的火山岩系也有差异,都城秋穗(1981)等强调,蛇绿岩套具有不同类型,它们应产生不同原生环境:
(1)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均形成于海底扩张中心-大洋中脊环境,枕状熔岩为洋脊。
(2)弧后的边缘海盆地:形成于弧后扩张中心的洋壳残片,其沉积层可能较厚,且含有较多安山岩类火成碎屑组分。
(3)未成熟岛弧:构筑于大洋壳上,发育时间短,尚未出现大陆型地壳,其下垫的初始大洋壳,也形成于大洋中脊,其岩浆活动也是TH,如汤加、马里亚纳,这些未成熟岛弧水下采样所证实。
第二章混杂岩堆积
1、混杂堆积的概念
受板块构造作用而变形并能在地质图上填绘出的特殊岩石体。
又称混杂岩。
由外来岩块、原地岩块、基质三部分组成。
外来岩块主要来自俯冲板块上的放射虫硅质岩、枕状熔岩以及基性超基性的辉绿岩、蛇纹岩、橄榄岩、榴辉岩等洋壳和地幔岩的碎块。
原地岩块系海沟原地形成的浊积硬砂岩、粉砂岩、砾岩,有时还有海沟内壁上的蓝闪石
片岩。
基质一般是相对塑性的泥质岩石。
外来岩块与原地岩块的各个碎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从几厘米到几公里、几十公里,它们与基质均普遍遭受不同规模的剪切作用,彼此均以构造关系相接触,且无接触变质现象。
基质中常见破裂、扭曲甚至塑性流动,发育石香肠、菱形体和楔形体。
整个混杂岩呈带状分布于特定的构造部位,产出在俯冲板块前端并与俯冲带平行,宽可达数十公里至上百公里,其中叠瓦状推覆构造发育。
由于外来岩块以蛇绿岩套的各组分岩石为主,故也称蛇绿混杂岩,它们是鉴别古海沟重要标志。
2、混杂堆积的成因
形成于板块俯冲带,原地形成的海沟沉积岩与俯冲的洋壳、地幔碎块刮下的远洋沉积物,经构成混杂而成,是板块俯冲消减带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章双变质带
1、双变质带概念
双变质带由日本学者都城秋穗,1961提出。
是指空间上存在时代接近、相互平行、但变质特征截然不同(低温高压相系和高温低压相系)的成对区域变质带。
双变质带的存在是俯冲带的重要标志之一,低压带位于大陆一侧,沿岩浆弧分布,高压带则位于海沟附近。
2、双变质带的特征
(1)分布于俯冲带附近,变质时代接近,空间平行分布,高压变质带和低压变质带共生,低压带一般位于大陆一侧,沿岩浆弧分布,高压带位于海沟附近,故可用来判断Benioff带的倾向;
(2)高压带和低压带之间常为一大冲断层,朝陆侧倾斜;
(3)变质带的结构在高压带是不对称的,变质程度(变质温度)向陆增加,变质重结晶年龄向陆变老,而在低压带比较对称,变质程度自热轴向两侧递降;
(4)高压变质带常伴有蛇绿岩套(其年龄比变质时代老的多),与混杂岩共生,低压带中总体伴有安山质-花岗质深成岩和火山岩。
第四章超高压变质带
1、相关概念
1984年C.Chopin在西阿尔卑斯Dora maira岩块中发现纯镁铝榴石中含柯石英残余。
不久,D. Smith在挪威西片麻岩区榴辉岩的单斜辉石中发现柯石英。
Schreyer(1988)把榴辉岩中柯石英的出现认为是大陆壳俯冲于地幔深度的标志,称为超高压变质。
柯石英在造山带变质岩中的发现是地学研究中一大突破性进展。
过去只知道柯石英可以出现在金伯利岩或陨石坑冲击变质等超高压环境下,地壳岩石中出现柯石英无疑说明其压力超过3G Pa,而后在折返过程中必有减压退变质现象。
2、超高压变质带标志分类
将含有微粒柯石英、金刚石,变质压力在2.5GPa以上的变质岩石称为超高压变质岩(带)。
其出现是地壳俯冲于地幔深处的标志。
柯石英:稳定的温压条件为温度800 0C、压力3GPa
金刚石:稳定的压力一般为4GPa。
按特征矿物的出现情况分析,超高压变质岩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既含柯石英又含金刚石;
(2)未发现金刚石,只找到柯石英或其假象的;
(3)未发现金刚石,也未发现柯石英,但具有超高压变质的某种信息的(如钙硅碳酸岩、硬玉石英岩)。
第五章复理石
1、复理石概念
在地质文献中最早使用复理石的是瑞士地质学家Studer(1827)用来描述Alps的J3深灰色含砂岩夹层的泥质岩。
它是活动带特有的、由海相碎屑沉积所构成的韵律层系,韵律的厚度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目前一般认为是深海碎屑沉积,但总的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均为海相;
(2)岩性为陆源碎屑岩类,主要为砂泥质,而且粗碎屑在剖面中所占比重非对称地从盆地一端向另一端减少,从而显示明显的极性;(3)韵律性,常常厚达几千米的岩系都是由少数几种岩性规则互层组成,鲍马层序(Bouma Sequence)就是对这些韵律组合的概括;(4)特征的结构,递变层理、槽模、沟模,层理良好,组分选差,生物贫乏。
2、复理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第六章磨拉石
1、磨拉石相关概念
磨拉石,1824年斯图德首先用其来命名Alps第三系的由砂岩和砾岩组成的粗碎屑岩系。
与形成于造山带主形变期以前的复理石不同,磨拉石是主变形作用本身的产物,它的出现反映了山岳存在,充填于山前、山间盆地中。
其由各种碎屑岩组成,可含有泥灰岩或灰岩夹层,
按不同气候条件还可出现石膏,芒硝等盐类沉积或煤等有机质的的湖泊堆积,其中粗碎屑占绝对优势,常组成厚达千米的巨厚岩系,由于它直接来自相邻高地的快速侵蚀作用,所以磨拉石砾石和重矿物组分沿垂直层序的变化顺序就反映了毗邻高地的母岩性质。
2、磨拉石特征形成环境
(1)为巨厚的粗碎屑岩系;
(2)陆相沉积为主,有些地区磨拉石剖面由地步向上是由海相-泻湖相-陆相,相应岩石颗粒逐渐变粗,颜色由灰-红反映海域消失,地形反差逐渐增大的过程,所以有灰色磨拉石和红色磨拉石之分,但典型磨拉石是指后者。
(3)磨拉石在空间上呈楔状,近造山带一侧厚度大,物质也最粗,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剥蚀区主要来自一侧,故磨拉石盆地在结构上强烈不对称。
(4)磨拉石是造山主变形作用的直接产物,所以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基本不变形,变质强度也要低的多,一般称为后造山堆积。
在经典地槽理论中,磨拉石出现是地槽封闭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在板块构造学说中,是大陆或弧陆焊接(碰撞)的标志,具有重要构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