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报告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本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课本实验再现一、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是否成正比二、猜想与假设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者成反比)三、设计实验选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长方体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宽、高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记录数据.然后以体积V 为横轴,以质量m为纵轴,依据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用平滑的线连起来,分析归纳图像的特点四、实验器材称量为200g的托盘天平(含#码)1架、刻度尺、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铝块,如图所示五、进行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出铝块1的质量,将数据填人表格中.(3)用刻度尺测出铝块1的长、宽、高,计算其体积,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4)重复上述步骤②③,分别测出铝块2、铝块3的质量与体积,并将数据填人表格中.(5)分别计算出铝块的质量与对应的体积的比值,将数据填入表格中.实验数据记录表格(6)以体积V为横轴、质量m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在坐标纸上分别措出3个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对应点(当体积为0时,质量也为0,所以根据V=0、m=0也可以作出一个点),再把这些点用线连起来,如图所示六、分析论证(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铝块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其质量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即同种物质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
(2)分析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一体积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七、交流与评估如果换用体积不同的钢块做实验,我们也会发现,铜块的质量也与它的体积成正比,但比值与铝块的不同。
八、探究归纳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拓展训练1.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的体积越精确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的密度值偏小2.小兰同学周末在荆州关公义园游玩时,拾到一块彩色的小石块。
沪教版 九年级物理物理 6.1密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
6.1密度同步练习1.下列各物理量中,可用来鉴别物质的是()A.质量B.密度C.重力D.电阻2.超市出售的袋装大米包装上所注明的计量单位是()A.牛顿B.千克C.帕斯卡D.焦耳3.小明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水 1.0×103水银13.6×103冰0.9×103松木0.5×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铅11.3×103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4.有些物理量可以反映物质特性,下列物理量中能反映物质特性的是()A.压强B.浮力C.密度D.压力5.用铝、铁、铜和铅(已知ρ铅>ρ铜>ρ铁>ρ铝)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实心物块,其中质量最大的是()A.铝块B.铁块C.铜块D.铅块6.下列物体的质量,跟体积为50米3卧室中空气质量最接近的是()A.一本书B.一位婴儿C.一位成人D.一头牛7.在下列物质中,密度与人体密度最接近的是()A.软木B.水C.铝D.铅8.一本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A.0.02千克B.0.2千克C.2千克D.20千克9.对于同种物质,根据ρ=可知,物体的()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体积越大,密度越大D.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不变,密度也不变10.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
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选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如果用此杯子盛满浓盐水,则盐水质量一定0.2千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酒精<ρ水<ρ盐水)11.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被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盘。
大学物理测量密度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测量密度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测量密度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描述了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
测量密度是物理实验中的一项基本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准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掌握测量密度的方法,并验证密度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装置:实验材料包括:金属块、塑料块、木块、玻璃块等不同材质的实验物体。
实验装置包括:天平、游标卡尺、容量瓶、水槽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装置,确保其干净无尘。
2. 测量质量:使用天平分别测量金属块、塑料块、木块和玻璃块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3. 测量体积: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验物体的三个尺寸(长、宽、高),并计算出体积。
4. 计算密度: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数据,计算出实验物体的密度。
5.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密度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材质的实验物体的密度差异。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测量金属块、塑料块、木块和玻璃块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得到了它们的密度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材质的实验物体具有不同的密度。
金属块的密度较大,塑料块的密度较小,木块的密度适中,而玻璃块的密度介于金属块和塑料块之间。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分子结构和原子排列上存在差异。
金属块由于其紧密的金属结晶结构,原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其质量相对较大,密度也较大。
而塑料块由于分子结构的松散性,原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其质量相对较小,密度也较小。
木块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其密度介于金属块和塑料块之间。
玻璃块由于其特殊的硅酸盐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度。
此外,实验还发现,相同材质的实验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密度可能存在微小的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导致的。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多次重复测量、使用更精确的仪器等。
密度作为物质的重要性质,对于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复习知识手册与必刷题专题6.1 密度(原卷版)
专题01 密度一、填空题1.(2018奉贤一模)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__________的质量称作密度。
水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
2.(2018浦东新区一模)煤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读作0.8×103,其表示的物理意义为每立方米煤油的。
相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的体积大(ρ水>ρ煤油)。
3.(2017黄浦一模)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图(a)中,根据饮料瓶上所标的容积。
利用知识开可估算饮料的质量。
4.(2019松江一模)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表示每立方米的是0.9×103千克,当冰熔化为水后,体积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它一定(选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水。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5.(2017闵行一模)钛合金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它的密度是4500千克/米3。
用钛合金制造神州十一号的某零件,其体积为1×10-4米3,则质量为千克。
若再将该零件进行打磨,其质量,密度(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019宝山一模)自然界中金属锂的密度为0.534×103千克/米3,合______克/厘米3,读作__________;1厘米3的金属锂的质量为________千克。
7.(2019金山一模)有一种瓶装饮料上标明容量0.5×10-3米3,该饮料密度为1.2×103千克/米3,则它所装的质量为千克,将它放入冰箱后,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饮料时少千克。
8.(2019普陀一模)质量为0.9千克水的体积为______米3,若水凝固成冰,则冰的质量为______千克,冰的体积为______米3。
(ρ冰=0.9×103千克/米3)9.(2019静安一模)“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的原理是______,通常可以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的______,用量筒测量物体的______。
砂的密度实验报告
砂的密度实验报告砂的密度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描述了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质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砂的密度来探究其特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砂的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目的:1.测量砂的质量和体积;2.计算砂的密度;3.探究不同因素对砂密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砂、天平、容器、量筒、滴管、水。
方法:1.准备一个干燥的容器,并称量其质量,记录为m1;2.将容器装满砂,并再次称量,记录为m2;3.计算砂的质量:m = m2 - m1;4.用量筒测量一定体积的水,记录为V;5.将砂倒入容器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注意排除气泡;6.记录水位上升的数值,表示砂的体积;7.计算砂的密度:密度 = 质量 / 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取得了如下结果:砂的质量m为X克,砂的体积V为Y立方厘米。
根据实验公式,我们计算得出砂的密度为Z克/立方厘米。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砂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即质量越大,密度越大;2.砂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即体积越大,密度越小;3.实验结果表明,砂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基本稳定,说明砂的密度是一个固定值。
讨论:在实际应用中,砂的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砂的密度是建筑工程中一个关键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土地承载能力和建筑物的稳定性。
通过测量砂的密度,可以评估土壤的质量,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其次,砂的密度也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农田土壤的密度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通过合理调控土壤的密度,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我们还探究了不同因素对砂密度的影响。
我们发现,砂的湿度对其密度有一定影响。
当砂含水量较高时,水分会填充砂的空隙,导致砂的密度变小。
而当砂干燥时,水分会蒸发,空隙增大,砂的密度会增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砂的湿度,以保证其密度符合要求。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砂的密度,并探究了不同因素对砂密度的影响。
《第五章第三节科学探究_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_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理解物质的密度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的教材内容,掌握密度的定义、单位及计算公式,理解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2. 实验准备:学生需准备实验器材,包括不同种类的物质样本(如水、油、金属等)、天平、量筒等。
3. 实验操作:学生需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正确使用天平、量筒等工具,测量不同物质的体积和质量,并计算其密度。
4. 观察记录:学生需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记录不同物质的密度值,分析其差异原因,并撰写实验报告。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密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需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3. 观察记录要求:学生需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记录、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4. 提交要求: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包括理论学习笔记、实验报告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作业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理论学习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的能力、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等方面。
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给出相应的成绩。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错误,并给出改进意见。
同时,教师还将对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物质的密度概念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测定金属密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质量和体积的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密度的计算公式,并学会计算和比较不同金属的密度。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为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本实验通过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其密度。
三、实验器材1. 物理天平:用于测量金属块的质量。
2. 量筒:用于测量金属块的体积。
3. 铁块:待测金属块。
4. 水和烧杯:用于排水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
5. 细线:用于将金属块悬挂在量筒中。
四、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2. 使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记录数据。
3. 将量筒放入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确保水面低于量筒的刻度线。
4. 将铁块用细线悬挂在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
5. 观察量筒中水面上升的体积,记录数据。
6. 将铁块从水中取出,用干布擦干。
7. 重复步骤2至6,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五、数据处理1. 计算铁块的平均质量m。
2. 计算铁块的平均体积V。
3. 根据公式ρ = m/V,计算铁块的密度ρ。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质量(m):m1 = 50.0g,m2 = 49.8g,m3 = 50.1g体积(V):V1 = 50.0cm³,V2 = 49.8cm³,V3 = 50.2cm³平均质量(m):m = (m1 + m2 + m3) / 3 = 50.0g平均体积(V):V = (V1 + V2 + V3) / 3 = 50.0cm³密度(ρ):ρ = m/V = 50.0g / 50.0cm³ = 1.00g/cm³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铁块的平均密度为1.00g/cm³。
该结果与铁的密度理论值(约7.87g/cm³)存在一定误差,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误差所引起的,如天平的精度、量筒的刻度误差等。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
器材:
相同物质 相同物质
托盘天平
不同体积木块
不同体积铁块
砝码
实验数据表格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 cm3
木块1 木块2
木块3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 cm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质量g 体积cm3
200
400
质量/体积g/ cm3
分析和论证 铝块体积增大2倍,质量也增 大2倍.铝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是一定的.木块体积增大2倍,木 块的质量也增大2倍,木块的质量 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即: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 不同的.相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是相同的.
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 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 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 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 一种特性。
0.5
0.5
木块1 木块2 木块3
100
200 300
600
0.5
质量g
体积cm3
1 2
3
质量/体积g/ cm3
2.7
2.7 2.7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2.7
5.4 8.1
m/g
240 160 80
10
20
30
v/cm3
Hale Waihona Puke m/g m/g240 160
80
v/cm3
10 10 20 30 v/cm3 v/cm3
《密度》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密度》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属性。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形成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2.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实验探究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
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但是,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却较难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近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义务教育科学类课程标准。
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明确提出对探究教学的目标要求。
本文尝试密度概念的探究教学设计。
密度知识是力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它对理解压强、浮力也很重要的。
所以说,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
在课时安排方面,本节将分2课时。
2.教学资源分析(1)结合教材插图,查找一些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
(2)利用多媒体演示、分析利用图像描述实验结果的方法。
(3)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自备部分实验材料。
3.学生学习背景分析(1)学生对“密度”这一名词较为陌生,但有一定的“疏密”和“轻重”认识。
(2)由于新课程理念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冲突,学生对探究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
(3)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能对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但用图像法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较为薄弱。
《质量及其测量》观课报告
通过观看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张友红老师所讲《研究物质的密度》一课后给我的印象深刻,启发颇多,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在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动手合作能力上下功夫,在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充分活动上下功夫,只有课前的功夫做到位,课上的教学才得心应手,才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张老师在这节课中许多好的教学环节总结如下:一、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张老师这节课从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的真假引入新课,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强烈的疑问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求知情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构建概念分层进行,降低谁知难度。
在密度概念构建时的设计中,授课老师分成两个层次去探究:(一)、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选取的数据不是课本上现成的数据,而是打破常规,选取了全班学生自己测量的第一手数据,从中提取出来,生成图像。
既遵循教材又有所改变,大胆取舍,想法新颖独特。
让学生得知,一个概念的得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很多数据的支持,而不是仅凭几次的偶尔的几组数据就可以得出来的。
它是一个普遍规律,而不是个别情况。
这样使学生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对概念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
在密度概念构建时,分成两个层次去探究,并且先拿水,再拿蜡,再用盐水,而不是用一种物质,这充分证明它遵循了一个普遍的规律。
而那种用的成倍数的数字,虽然一下子就能看出规律,但它过于简单,过于简化,给学生一个错觉,就是结论的得出非常简单,花不了多少功夫。
对于密度定义,如果用单位体积的质量这个说法,将会非常抽象,难于理解。
而这里没有用这种说法,而是分成两个层次,很自然地突破了这个难点,水到渠成,使学生好像有了一把梯子一样,又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很快登顶。
三、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然后杨老师通过提问与观察让学生理解整个曲线图中哪个阶段才是真正的熔化过程。
6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6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不同固体试样的质量和体积,进而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实验仪器:天平、量筒、固体试样(如金属块、塑料块等)。
实验步骤:1.首先,使用天平精确地测量固体试样的质量。
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待天平显示稳定后,将试样放在天平的盘中,记录下质量的数值。
2.然后,测量固体试样的体积。
将一定量的水注入量筒中,记录下水的初始体积。
将固体试样放入水中,水位上升的高度即为试样的体积变化,记录下水的最终体积。
3.根据测量所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计算出固体试样的密度。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4.重复以上步骤,对不同的固体试样进行测定,得出它们的密度值。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金属块和塑料块作为固体试样进行测定。
以下为实验结果:金属块的质量:50g金属块的体积:20cm³金属块的密度:2.5 g/cm³塑料块的质量:30g塑料块的体积:25cm³塑料块的密度:1.2 g/cm³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金属块的密度高于塑料块,这是由于金属的原子结构更加紧密,密度更大。
密度是一个物质的重量与单位体积的比值,用来反映物质的紧密程度。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了不同固体试样的密度,并得出了它们的密度值。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固体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特性,这与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
密度是物质的一项重要性质,对于区分和鉴定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天平读数误差:由于天平的精度限制,测量质量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2.量筒读数误差:量筒的刻度限制,测量体积时也可能存在误差。
3.试样形状不规则:固体试样的形状不规则可能导致体积测量不准确。
为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得到了实验数据以及相应的结果分析,对密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实验报告单
贵州省荔波县第二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单姓名:班级:同组人:
一、实验名称: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
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知道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器材:、、立方体组(内有体积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各一)、烧杯、、水
四、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移动游码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将铝块放在天平边托盘,在边托盘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将右边托盘中各个砝码的质量相加,再加上标尺上的读数,将铝块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称出铁块、铜块的质量填于表格中,观察数据和物体体积,思考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物体质量会不同。
3、用天平称出60ml水的质量:在量筒中装入60ml的水,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填于表格,将量筒中的水倒在烧杯中,称出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m2填于表格,则用m2 –m1可得所测60ml水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4、利用上面方法称出40ml水的质量填于表格中,观察数据的关系,思考水的质量大小和水和体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五、记录和结论:
讨论测物理课本一页纸的质量;一颗大头针的质量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物质的多少。
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组成和性质,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它们的密度,并分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误差来源。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器材,确保天平和容器干净无杂质。
2. 测量质量:使用天平准确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 测量体积: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使用直尺或卡尺测量其边长,并计算出体积。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使用容器装满水,将物体轻放入水中,测量水位的变化,根据位移原理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4. 计算密度: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测量结果,计算出每个物体的密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5. 分析结果:比较不同物体的密度,寻找规律,并分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误差来源。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作为实验对象,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实验结果如下所示:金属块:质量:100g体积:50cm³密度:2g/cm³木块:质量:80g体积:40cm³密度:2g/cm³塑料块:质量:60g体积:30cm³密度:2g/cm³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的密度都是2g/cm³。
这是因为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相同大小的物体,它们的体积相等,而质量也是成正比例的。
因此,无论材料的不同,它们的密度都相同。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质量和体积的测量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天平可能存在误差范围,而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测量体积时的读数也可能存在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会导致最终计算出的密度值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次测量:对于每个物体,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 月
日
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
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德令哈市二中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
土豆密度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掌握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4. 通过实验验证密度的计算公式,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定义为单位体积的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 \rho = \frac{m}{V} \]其中,\(\rho\)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以下方法测量土豆的密度:1. 使用天平测量土豆的质量。
2. 使用量筒测量土豆的体积。
3.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土豆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从而求出土豆的体积。
三、实验器材1. 天平(含砝码)2. 量筒3. 水4. 土豆5. 搅拌棒6. 纸巾四、实验步骤1. 测量土豆质量:将土豆放在天平上,调整砝码,使天平平衡,记录土豆的质量。
2. 测量土豆体积:a. 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V_1\)。
b. 将土豆完全浸没在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动,使土豆充分浸没,记录水的体积 \(V_2\)。
c. 土豆的体积 \(V\) 为 \(V_2 - V_1\)。
3. 计算土豆密度:根据公式 \(\rho = \frac{m}{V}\),计算土豆的密度。
五、实验数据| 土豆质量 \(m\) (g) | 土豆体积 \(V\) (cm³) | 土豆密度 \(\rho\) (g/cm³) || :-----------------: | :-------------------: | :------------------------: || 252.6 | 230 | 1.1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土豆的质量为 252.6g,体积为230cm³,密度为1.1g/cm³。
与水的密度(1g/cm³)相比较,土豆的密度略大。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土豆的密度,并验证了密度的计算公式。
6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6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方法,确定实验中所给固体的密度,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在本实验中,通过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使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从而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ρ)=质量(m)/体积(V)。
实验仪器与材料:1.天平2.量筒3.实验所给固体4.水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将其调零。
2.使用天平称重纸,并记录下质量m13.将实验所给固体放置在天平上,记录下质量m24.将天平上的质量m1去除,仅保留固体,记录下质量m35.使用量筒装满一定量的水,并记录下量筒中的刻度读数V16.将实验所给固体轻轻放入量筒中,并记录下新的刻度读数V27.使用测量结果计算出固体的体积V=V2-V18.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测量结果,计算出固体的密度ρ=m3/V。
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时,我们依次记录了质量和体积的测量结果。
实验数据如下所示:m1=2.5gm2=6.8gm3=m2-m1=4.3gV1=50mLV2=90mL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如下:V = V2 - V1 = 90 mL - 50 mL = 40 mL = 40 cm³ρ = m3/V = 4.3 g / 40 cm³ = 0.1075 g/cm³实验讨论: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方法,成功地计算出了实验所给固体的密度为0.1075 g/cm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例如,在使用量筒时,由于固体的形状不规则,导致实际的体积测量不够准确。
此外,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要确保其调零,并且在称重实验前后要对天平进行校准。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进行测量,例如电子天平和容量管。
此外,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求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课题指导老师
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或药品实验结论小组成员签名
小组组长签名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1、用直尺测出铝块1、铝块
2、铝块3的体积,将数据
填入表格。
2、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测出铝块1、铝块2、铝块3的质
量,将数据填入表格
3、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纳雍县阳长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别 实验时间 2019 年 12 月 11 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铝块、直尺、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