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论文)红字和荆棘鸟之间的比较
在荆棘中歌唱_荆棘鸟_与_红字_女主人公形象比较
![在荆棘中歌唱_荆棘鸟_与_红字_女主人公形象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02de5a3b0717fd5360cdcd3.png)
在荆棘中歌唱———《荆棘鸟》与《红字》女主人公形象比较孙明丽(吉林大学,长春130012)提要:《荆棘鸟》与《红字》都描写生活于英属殖民地的女性为争取爱情而付出的艰辛和展现的勇敢。
虽然前者以“荆棘鸟”的形象闻名于世,但无论从时代环境还是从宗教桎梏角度看,《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抗争之路都更为艰辛和痛苦,她需要比梅吉更为惊人的勇气,因此也更能体现“荆棘鸟”意象。
关键词:“荆棘鸟”意象;形象比较;殖民地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10)06-0126-3Singing among the Thorn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eroines in The Thorn Birds and The Scarlet LetterSun Ming-li(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China )The Thorn Birds and The Scarlet Letter depict two similar women images ,Meggie and Hester Prynne ,both of whom live in British colonies and would search for love at any cost.Meggie is famous for her rebellious image ,however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Hester Prynne is more like a thorn bird no ma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or the perspective of religious oppression ,since her final liberation need experience more hardships and demonstrate more braveness.Key words :the image of “thorn bird ”;image comparison ;colonial literature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有两位英属殖民地的女性在与宗教的抗争中展示出异常光辉的形象: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笔下《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和20世纪澳大利亚作家科林·麦卡洛《荆棘鸟》中的梅吉。
论《红字》与《荆棘鸟》中荒野的意象
![论《红字》与《荆棘鸟》中荒野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4560740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3.png)
论《红字》与《荆棘鸟》中荒野的意象
张燕
【期刊名称】《唐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0)003
【摘要】19世纪纳撒尼尔·霍桑的名著<红字>与20世纪考琳·麦卡洛的畅销小说<荆棘鸟>描写的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爱情,那欲爱而不得的爱情都是在荒野中产生的.荒野不仅是罪恶与危险的渊薮,也是爱欲的伊甸园,那里绽开着文明之花.受到宗教禁锢的主人公海丝特和梅吉在荒野中思索而奋起反抗,并由她们的女儿实现荒野中的梦想.她们的女儿珠儿和朱丝婷是两位作家在现实世界的荒野中的希望之光.
【总页数】5页(P56-59,66)
【作者】张燕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22
【相关文献】
1.荒野中的精灵与女巫--《红字》中神秘意象的探析 [J], 丁丽娟
2.从红字到十字的天路历程——新柏拉图主义视野下的《红字》、《苔丝》和《荆棘鸟》 [J], 罗益民;康方
3.浅析荒野意象和《红字》中的男性角色 [J], 王晓卿
4.冰封荒原中的两重世界——电影《荒野猎人》中的神启意象与魔怪意象 [J], 刘
雅麒
5.浅谈《红字》和《荆棘鸟》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J], 来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禁爱_欲爱_圣爱_对_红字_与_荆棘鸟_情感模式的比较探析
![禁爱_欲爱_圣爱_对_红字_与_荆棘鸟_情感模式的比较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50791a10a6f524ccbf85b9.png)
46充满尘世的祝福。
之后,拉尔夫在罗马、在梵蒂冈逐渐迈向教权的中心。
但是从德罗海达到北昆士兰到马特洛克岛,梅吉的身影总伴随着他关注的目光;而夹着梅吉送他的“浅粉色的玫瑰花”的弥撒书至死须臾未离——拉尔夫是矛盾而痛苦的。
但麦卡洛道出了事实的真相:“他对她的感情是时间、地点和人所产生的奇怪的结果……他最不愿承认的是:她填补了他生活的空缺,这是上帝所无能为力的,因为她是一个有情有爱的血肉之躯。
”[5]在这里,“填补空缺”并不等于情爱生活和宗教生活可以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而是禁爱的主题中所蕴含的冲突由显性层面转入更深的隐性层面了。
若一个作家的整体思想背景已经打上了浓重的宗教色彩的话,当其不言宗教时,也会显示出宗教的或浓或淡的投影,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宗教的视角来看人生的问题与创作的问题,将人生与创作的诸多问题置于宗教的视角之下加以检视。
若说霍桑的宗教情怀是显在的,有一种呼之欲出的质问,那么,麦卡洛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尤其是梅吉在骨子里何尝不受同一种宗教的潜在而深沉的影响呢?二、欲爱——自下而上的对幸福的求解 肉体之欢并不一定是情爱,男女仅凭肉身结合的欢愉是无法达到爱己及人的真理的。
因为对肉体欢愉的追逐就放弃了自己对上帝的信仰,这种放弃也注定不会恒久,两对男女主人公在一轮一轮的挣扎中仍寻求复归——这就是“欲爱”的表现。
欲爱是人对永恒的精神和幸福的渴望,它比狭义的男女情爱具有更广泛持久的意义。
事实上,以上帝为标杆,秩序性的情感生活无可置疑的是人们追求有序的幸福的重要部分。
但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教义信条与人的本能欲望逐渐产生了巨大的分裂。
而欲望是人的本能和生存状态,企图通过遏制欲望来谋求和谐是不可能的。
过度的遏制欲望而不能完全消灭人的本能的天性,将最终导致的是人格的分裂。
丁梅斯代尔在清教教义的参照体系中,看见了自己是个罪人。
他渴求自己的灵魂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回归上帝。
然而他在身体上的孱弱和灵魂上的虚弱的恶性因果循环,让这个高贵出尘的人不能成为道德上的主动践行者。
对比《红字》和《荆棘鸟》中女主人公悲剧产生的原因
![对比《红字》和《荆棘鸟》中女主人公悲剧产生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75d26f2843323968011c923b.png)
对比《红字》和《荆棘鸟》中女主人公悲剧产生的原因摘要——————————————————————————————2 引言——————————————————————————————2 文献综述————————————————————————————2 第一章西方世界的宗教意识和萌芽的爱情1.1 西方世界里的宗教与宗教意识———————————————41.2 宗教意识下萌芽的爱情——————————————————5 第二章捍卫爱情敢于与宗教对立的反抗精神2.1 对爱情的捍卫——————————————————————62.2 与宗教对立的反抗精神——————————————————7 第三章挣扎的爱情和悲剧的造成3.1 “冰”与“火”里挣扎的爱情——————————————83.2 悲剧的造成—————————————————————8第四章结论——————————————————————————9 参考文献————————————————————————— 10在西方文学长廊中,有两位女性形象格外地引人注目;一位是《红字》中的海丝特,另一位是《荆棘鸟》中的梅吉。
这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爱情故事小说,却有着相似的爱情悲剧。
她们所爱之人都是与上帝长相厮守的神父,她们都为所爱之人育有一个孩子,都揭示了宗教的残酷和禁欲主义的丑恶。
她们用女人特有的方式与上帝对抗,在与上帝争夺爱人的较量中,揭示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
关键词:宗教,禁爱,悲剧,女性主义引言《荆棘鸟》作者是考琳·麦卡洛,《荆棘鸟》的主题是爱和命运。
它讲述的是克利里家族传奇式的家族史。
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蒂·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妇人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到帕迪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的演员朱斯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大学生学术论文题目
![大学生学术论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7eabc72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f.png)
大学生学术论文题目学术论文是非常重要的,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下面是店铺整理了大学生学术论文题目,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大学生学术论文题目1.爱与痛一评《荆棘鸟》Love and Pain——Comments on The Thorn Birds2.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之比较The Comparison Between Shakespeare and Tang Xianzu3人性的黑暗一面(《双城记》)The Dark Hall of Human Nature (The Tales of Two Cities)4.罗伯特·福斯特的诗歌风格探讨The Discussion of Robert Frost’s Poetic Style5.《呼啸山庄》中爱与恨的对立和交融The Opposite and Unity of Love and Hatred in Wuthering Heights6.艾米莉·狄更生的世界Amfly Dickenson’s World7.《红字》中的冲突The Conflicts in The Scarlet Letter8.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A General Character Analysis of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9.查尔斯·狄更斯与马克·吐温的写作特点比较A Comparison of Writing Styles Between Charles Dickens and Mark Twain10.苔丝与现代女性之间不同的纯洁标准之比较A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Standards of Purity:Upon Tess and Modern Women11.简评《儿子与情人》Brief Comment on Sons and Lovers12.恋爱中的女人的自我完善与宽容——关于《红字》Women’s Serf-Improvement and Generosity in Love—About The Scarlet Letter13.《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转变The Change of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14.卡斯特桥的末日——性格与偶然的结合The Doom of Casterbridge——The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 and Coincidenee15.恶棍还是受害者——简析《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Villain or Victim—A Brief Analysis of Shylock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16.从《格列佛游记》看人类的善与恶The Good and Evil of Humanity in Gulliver’s Travels17.《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The Symbolism in The Greal Gatsby18.《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崩溃The Decline of American Dream in The Great Gatsby19.嘉莉妹妹的本能Sister Carrie’s Instinct20.美国的犹太文学The Jewish Literature in America21.嘉莉妹妹的悲剧分析An Analysis on the Tragedy of Sister Carrie22.女人的幸福——评《傲慢与偏见》The Happiness of Women——Comments on Pride and Prejudice23.评《飘》Comments on Gone with the Wind24.亨利在其短篇小说中的艺术表现手法Henry’S Artistic Skills in His Short Stories25罗马和希腊神话中的女神Goddesses in Roman and Greek Myth26: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Realism in American Literature27.狄更斯与现实主义Dickens and Realism28.拓荒和创造文明的英雄——重新审视《鲁滨孙飘流记》A Hero Who Opens Up Wasteland and Creates Civihzation—New Views on Robinson Crusoe29.美国作家塑造的女主角Heroines Created by American Writers大学生学术论文浅谈学术伦理摘要:有一段时间,批露高校学术人学术不端的报道频频出现新闻中,什么“学术狂人”,“论文达人”,居然其中还涉及到多位学术界高层的学者和知名专家。
宗教影响下的爱情悲歌——《红字》与《荆棘鸟》中的人物对比分析
![宗教影响下的爱情悲歌——《红字》与《荆棘鸟》中的人物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4fb8a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c.png)
- 250-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宗教影响下的爱情悲歌——《红字》与《荆棘鸟》中的人物对比分析鲁迅美术学院/宋建华【摘要】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霍桑的《红字》与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有很多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是讲在人性的压抑下,爱情与宗教产生的矛盾,但即使是宗教那巨大的精神控制力也难以压抑住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本文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教士的爱情故事的发展脉络,重点阐述了两个女主角对于爱情的不同抉择。
【关键词】爱情 宗教 矛盾 抉择《红字》与《荆棘鸟》两部小说都讲述了宗教背景下的爱情悲剧。
《红字》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受不合理婚姻束缚的少妇犯了为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示众的故事。
小说中霍桑细致地描写了三个人物:通过长期赎罪以求在精神上自新的少妇海斯特·白兰;长期受到信仰和良心的责备而终于坦白承认了罪过的丁梅斯代尔教长,以及满怀复仇心理,及至完全丧失人性的白兰的丈夫齐灵沃斯。
霍桑就是通过这三位男女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地探讨有关人性和罪恶的各种道德和哲理问题。
无独有偶,《荆棘鸟》则以20世纪上半叶罗马天主教廷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澳大利亚的家世故事。
小说中考琳·麦卡洛精心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为实现个人野心而不惜出卖感情,平步青云之后又幡然悔悟的拉尔夫神父;爱情遭到背叛然而又矢志不渝,坚贞一生却又饱尝儿女重蹈覆辙之苦的麦琪,以及满怀嫉妒之心,临终还要给他人留下一生的感情折磨的玛丽·卡森。
考琳·麦卡洛通过这三位男女的追求与命运,深刻揭露了罗马天主教廷的虚伪。
两部小说中各有一个藏在幕后的人在操纵者着故事的发展并是悲剧的始作俑者。
《红字》中的齐灵沃斯一直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暗中调查谁使海斯特失去了贞洁,并在查明真相之后更隐蔽自己,他对海斯特由爱生恨,把复仇作为生活目标。
他不向海斯特直接报复,而是疯狂地日甚一日地摧残她的情人丁梅斯代尔牧师。
烙在胸口的红字和刺进胸膛的荆棘_浅论_红字_和_荆棘鸟_的寓意
![烙在胸口的红字和刺进胸膛的荆棘_浅论_红字_和_荆棘鸟_的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a0237612650e52ea55189875.png)
第18卷第1期济宁师专学报1997年3月Vol.18NO11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Mar.1997烙在胸口的红字和刺进胸膛的荆棘)))浅论5红字6和5荆棘鸟6的寓意陈慧君摘要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作家写的两部异时、异地的爱情故事的小说,却有着完全相通的寓意。
作品中的/红字0和/荆棘鸟0都寓有宗教禁欲与爱情追求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和意蕴。
两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其主要根源在于天国之爱对尘世之爱的不相容。
与哈姆莱特的著名论断相反,在这两部作品中,/脆弱0的名字是男人,/刚强0的名字却是女人。
两位男主人公面临的是圣职人员的声誉、地位与爱情的两难选择;两位女主人公面对的则是双重阻力:教会的严酷教规和情人的虚荣、懦弱,她们在同上帝争夺爱人的较量中要付出比男人更大的代价,作出更大的牺牲。
关键词红字荆棘鸟绝唱天国之爱尘世之爱5红字6是19世纪美国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写的是17世纪北美新英格兰殖民地时期发生的一个圣职人员与其教民之间的爱情悲剧;5荆棘鸟6是20世纪澳大利亚女作家麦卡洛的长篇小说,写的是20世纪上半叶澳洲一个英国移民家族的故事,但其核心内容也是写圣职人员与其教民之间的爱情悲剧。
这两部不同作家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爱情故事的作品,有着深邃而又相通的寓意。
尽管/红字0与/荆棘鸟0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类,但它们在作品中所显示出的寓意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者那烙在胸口的红字,后者那棘进胸膛的荆棘,都具有宗教禁锢与爱情追求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之意蕴。
这里的/红字0指红色的/A0,它在英文中是/通奸0一词的首位字母。
在清教统治下的北美殖民地有一条严酷的刑罚:犯通奸罪者终生在其胸前佩戴红色的/A0字符号。
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胸口的/红字0有双重涵义:表面上它是罪恶与耻辱的一种标志,实际上是叛逆与追求的一种象征。
/荆棘鸟0是古老的凯特人传说中的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但歌唱时必须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荆棘树的棘上,方能唱出最悦耳动听的歌声,然后心碎而死。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a43b5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3.png)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如何选题一、文学1、一个值得同情的复仇者 --- 评希思克力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2、小议《红字》中红字的寓意3、试论马克? 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4、惠特曼的死亡哲学5、“罪”与“罚”的对立统一 --- 浅析《红字》的主要人物6、一个复杂的人 --- 《吼叫山庄》男主人公希克后性格分析^p7、论《吼叫山庄》 --- 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织色彩8、一人分饰两角 ---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9、思嘉的精神家园 --- 陶乐10、是母亲,还是情人 --- 论《儿子与情人》中莫雷尔太太的任务性格11、善恶交织的心灵挣扎 --- 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12、五颜六色的语言世界 --- 论英汉语言中的颜色与颜色词13、恐惧与美丽 --- 浅议爱德加?艾伦?坡的恐惧小说14、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任务的两面性15、爱的超越 --- 浅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的描写16、《简?爱》中的女权思想评析17、死亡,人生永久的主题 ---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与《死之念》之比拟18、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19、The Charm of Lady Chatterley20、奏响生命的新乐章 --- 浅析艾立丝?沃克的《紫颜色》21、安诺波佩 --- 南太平洋上美国社会的幻灯片22、站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 《荆棘鸟》和《穆斯林的葬礼》的比拟赏析23、Domby and Son --- the Portrait of a Capitalist24、“女权”运动与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25、从《苔丝》看哈代小说的悲剧意识26、谈简?爱的叛逆性格二、教学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步学生学习才能2、中学外语教学:问题与考虑3、谈交际法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4、论Inter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5、试谈简笔画教学法6、试论英语教学的情景创设7、谈如何建立一个轻松活泼的英语课堂8、重视语篇构造分析^p ,进步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质量9、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0、双重活动教学法中跨文化教学11、高中生心理特征与英语教学12、外语教学的和谐气氛与有效交际13、第二语言习得与幼儿英语教育14、试谈进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15、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才能16、完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17、搞好语篇教学,培养阅读才能18、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19、兴趣活动交际 --- 浅谈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20、论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21、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动机因素22、中学英语情景教学法初探23、浅谈如何使用新编英语教材,搞好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24、中西方文化差异1: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无视的问题三、词汇学1、运用“发散思维”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2、现代英语词汇迅速开展的泉3、网络英语的词汇类型及其特点4、广告英语的词汇特点四、教育学1、素质教育与中学英语教学2、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论3、论英语素质教育在落后地区县乡中学施行的困难4、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5、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6、浅议农村中学进步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7、素质教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实现8、谈现代中学英语教学对老师素质的要求9、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施行素质教育10、非智力因素在中学学习中的作用及其培养11、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及其理论思路五、语言学1、论我国与美国的外语教育及改革2、谈谈英语委婉语3、矛盾语言中的和谐与统一4、广告英语的文体特点5、浅谈禁忌语和委婉语之关系及各自用处6、英、汉价值观念与礼貌用语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7、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8、试谈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9、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语言表达10、英语中的歧义现象11、中学词汇教学之我见12、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交际才能的培养六、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七、翻译1、文化差异与英汉习语翻译2、浅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三中英译3、浅谈如何综合选用直译和意译4、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5、汉语成语的英译技巧探究6、英语习语的翻译技巧7、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理解中国 --- 汉英翻译中的“求同存异”原那么八、电化教育学1、如何发挥电教设备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2、浅议外语电化教学3、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f8d0650871fe910ef02df846.png)
《麦田守望者》中主人公性格经历的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Character and Experience in “The Catcher in theRye”
文学
《尤利西斯》中的摩莉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康妮的女权主义意识比较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inist awareness of Molly in Ulysses and Connie i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文学
《雾都孤儿》中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
The Author’s Naive Optimistic in “Oliver Twist”
文学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理性超越情感
The Predominance of Reason over passion in Jane Austine’s “Pride and Prejudice”
文学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主题的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Theme inThe Great Gatsby
文学
试析英文诗歌中“风”的意象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wind” inEnglish Poems
文学
试析《红字》中的艺术特色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mages and Characters of the Female rol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Jane Eyre
诗歌
The Analysis of Adgar Allan Poe’s Poem:The Raven an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symbolicminingof the bird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红字》赏析全英文(可编辑)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红字》赏析全英文(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6cecf8972f60ddccdb38a077.png)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红字》赏析全英文(可编辑)浅析《红字》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AbstractNathaniel Hawthorne is a great romantic novelist in America in the19th century. As a great romantic novelist, Hawthorne is outstanding in handling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The Scarlet Letter is Hawthorne's most important symbolic novel, which is the best work of Hawthorne and one of the indubitable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it is this novel that makes Nathaniel Hawthorne known all around the world. In this work, Hawthorne uses the symbolism so skillfully that it enhances the artistic effects of his work greatly. In The Scarlet Letter, symbolism runs through the whole novel.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is the scarlet letter itself. Not only does “A” manifest in various forms, but also it has changing meanings from “adultery” to “able”, even “angelic” in the novel. Besides, the name of the four major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Hester Prynne, Arthur Dimmesdale, Roger Chillingworth and Pearl also have their own symbolic meanings. Some other objects and natural surroundings that are described in the novel such as the jail, the forest, the rose bush and so on are all endowed with a deep symbolic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will explore the usage of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from the t hree aspects mentioned above and analyze Hawthorne’s skillful use of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Key Words: the scarlet letter;symbolism;Hester Prynne;Pearl摘要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红字》赏析全英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红字》赏析全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7b324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e.png)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红字》赏析全英文浅析《红字》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AbstractNathaniel Hawthorne is a great romantic novelist in America in the 19th century. As a great romantic novelist, Hawthorne is outstanding in handling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The Scarlet Letter is Hawthorne's most important symbolic novel, which is the best work of Hawthorne and one of the indubitable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it is this novel that makes Nathaniel Hawthorne known all around the world. In this work, Hawthorne uses the symbolism so skillfully that it enhances the artistic effects of his work greatly. In The Scarlet Letter, symbolism runs through the whole novel.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is the scarlet letter itsel f. Not only does “A” manifest in various forms, but also it has changing meanings from “adultery” to“able”, even “a n gelic” in the novel. Besides, the name of the four major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Hester Prynne, Arthur Dimmesdale, Roger Chillingworth and Pearl also have their own symbolic meanings. Some other objects and natural surroundings that are described in the novel such as the jail, the forest, the rose bush and so on are all endowed with a deep symbolic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will explore the usage of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from the three aspectsmentioned abo ve and analyze Hawthorne’s skillful use of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Key Words: the scarlet letter;symbolism;Hester Prynne;Pearl摘要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文学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范题_论文格式_
![文学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范题_论文格式_](https://img.taocdn.com/s3/m/2049bdc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7.png)
文学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范题文学英语题目参考范题(一)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加拿大文学、新西兰文学/西方文学、大洋洲文学等)(二)文学流派研究(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三)作家研究和文本分析(如:阿瑟•米勒研究、海明威研究、狄更斯研究、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四)中外比较文学研究(如:尤金•奥尼尔和曹禺戏剧作品之比较)参考选题:1、一个值得同情的复仇者---评希思力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2、小议《红字》中红字的寓意3、评析《红字》女主人公海思特4、 the symbolic meanings in the scarlet letter5、hawthorne and the scarlet letter6、《红字》中的女性悲剧7、“罪”与“罚”的对立统一---浅析《红字》的主要人物8、试论马克•叶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9、惠特曼的死亡哲学10、一个复杂的人---《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克后性格分析11、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更理性的交错色彩12、《呼啸山庄》的现代主义解读13、《呼啸山庄》的女性意识/主义解读14、自我认同与回归---再读《呼啸山庄》15、looking for the ideal love—an analysis of wuthering heights16、on the theme of wuthering heights17、on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wuthering heights18、一人分饰两角---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19、t.s.艾略特“非个性化诗歌理论”浅析20、是母亲,还情人---论《儿子与情人》中莫雷尔太太的任务性格21、d. h. lawrence and sons and lovers22、《儿子与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23、《儿子与情人》的象征意义浅析24、善恶交织的心灵挣扎---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25、五颜六色的语言世界---论英汉语言中的颜色与颜色词26、恐怖与美丽---浅议爱德加•艾伦•坡的恐怖小说27、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任务的两面性28、《简•爱》中的女权思想评析29、浅析《简•爱》的女主人公形象(女性主义解读)30、谈简•爱的叛逆性格文学英语毕业论文题目收集整理论文31、the theme of jane eyre32、looking for the ideal love---an analysis of jane eyre33、the growth of new woman---thoughts on jane eyre34、死亡,人生永恒的主题---《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与《死之念》之比较35、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36、the charm of lady chatterley37、奏响生命的新乐意---浅析艾立丝•沃克的《紫颜色》38、安诺波佩---南太平洋上美国社会的幻灯片39、站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荆棘鸟》和《穆斯林的葬礼》的比较赏析40、domby and son --- the portrait of a capitalist41、“女权主义”运动与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视”现象42、从《苔丝》看哈代小说的悲剧意识43、论《黑暗的心脏》的复调特点(the polyphoniccharacteristic in heart of darkness)44、《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the inquiry of the 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45、an analysis on hemingway’s spirit of tough guy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46、on the writing style and technique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47、《老人与海》的主题分析48、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the family influence on molding children’s healthy psychology through the metamorphosis)49、《鲁滨逊漂流记》殖民文化解读(research on the colonial culture of robinson crusoe)50、challenge and conventionality in a passage to india51、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ranscendentalism---ralph waldo emerson and his nature52、the mysterious writer---john fowles and his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53、《傲慢与偏见》的人物性格分析文学英语毕业论文题目收集整理论文54、the art of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55、looking for the ideal love ---an analysis of pride and prejudice56、on the theme of oliver twist57、on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oliver twist58、on the theme of a tale of two cities59、an analysis of child charact ers in dicken’s novels60、an analysis of heathcliff’s revenge61、the functions of the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ess d’urbervilles62、mark twain’s language style63、on the theme/characters of huckleberry finn。
最新 《红字》中公赫斯特与《荆棘鸟》中梅吉的性格比
![最新 《红字》中公赫斯特与《荆棘鸟》中梅吉的性格比](https://img.taocdn.com/s3/m/3f98165927d3240c8547ef2f.png)
核心特质是代表一个入主要特征的特质,它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主要因素,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红字》中公赫斯特与《荆棘鸟》中梅吉的性格比较的,欢迎阅读查看。
一、引言在西方作品中,有两位生活于英属殖民地的女性在与宗教桎梏的抗争中展现出最为光辉的形象:19 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红字》中的女主人公赫斯特和20世纪澳大利亚作家科林·麦卡洛《荆棘鸟》中的梅吉。
她们都尊重个人权利,都是男性世界的反抗者并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抗争与内心世界的挣扎中释放自己的潜能,她们特立独行,是女权主义者西蒙认为的“第二性”.她们都生活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新移民国度,都爱上了神职人士,并且都有一段不幸的婚姻。
本文认为,赫斯特和梅吉尽管有不同的成长环境、情感存在方式和宗教桎梏,但是她们都代表了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都符合荆棘鸟的精神,是更彻底的“解放的人”.本文着重从赫斯特和梅吉各自的生存环境以及所受的不同宗教桎梏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赫斯特和梅吉的性格特质,借此了解的特立独行之处,感受两位女主人公的伟大。
二、不同生存环境:倍受呵护与命运坎坷女主人公梅吉在家庭中备受呵护,虽然幼年的梅吉生活在新西兰的一个穷苦家庭,但是梅吉从小得到父亲、哥哥的宠爱,父亲和哥哥成了梅吉童年的保护神。
男性化的环境也造就了她执着、勇敢的个性。
她自小就表现出对厄运的一种极大的承受力。
而家族血液里的固执、坚毅和勇气也通过母亲菲奥娜·克利里传到了梅吉的身上,使梅吉的血液中也注入了她母亲的这种勇敢和坚强。
除了母亲菲奥娜,还有两个人对梅吉性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个是她的大哥弗兰克,另一个是她的四哥斯图尔特。
弗兰克是梅吉同母异父的哥哥,比梅吉大13岁,从小就特别疼爱家中唯一的妹妹梅吉,他在梅吉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梅吉性格的影响也很大。
弗兰克在家里总是很压抑,很需要发泄他的不满与痛苦。
而他充满勇气,遇事从不妥协。
由于他的影响,梅吉也变得执拗、固执、不屈不挠。
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格存在_以存在主义解读_红字_与_荆棘鸟_
![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格存在_以存在主义解读_红字_与_荆棘鸟_](https://img.taocdn.com/s3/m/d74fc7f40242a8956bece475.png)
[收稿日期]2011-04-11[作者简介]孙桂芝,昌吉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新疆昌吉,831100)。
无可否认,《红字》与《荆棘鸟》在叙事方面具有诸多的相似性。
“将《荆棘鸟》与美国经典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两部小说作一番比较,就会发现:两部小说具有相似的主题,相似的主人公形象。
女主人公都经历了相似的爱情悲剧,在她们身上都有女性意识的觉醒”。
[1]以性别主义、社会历史学以及宗教意义等角度进行解读是两部作品共同的特点。
然而从存在主义出发,通过对作品人物存在形态的分析,将会发掘出作品对人性更深层次的阐释。
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否定人的本质先决论,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自己决定并选择了自己的未来和人生,人的本质、人的意义、人的价值要由人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和决定,个体的人在欲望境遇中的选择以及处理方式将折射其具体存在形态。
《红字》、《荆棘鸟》两部禁爱小说作品中不同人物对爱欲追求的差异正包涵了人格结构的各种形态,也传递出创作者关于欲望与选择、欲望与人性的阐释。
一、生活中邪恶的人———欲望中的沉沦者霍桑在《红字》中塑造的齐灵渥斯具有极强的意志控制力。
刚到美洲,看到自己的妻子被示众时,“他的面孔上掠过一阵痛苦的恐怖,像是一条蛇在上面迅速蜿蜒,因稍停片刻,而使那盘踞的形体清晰可见。
他的脸色由于某种强有力的内心冲动而变得阴暗,不过他立刻用一种意志力控制住”。
[2]13为了报复与妻子通奸的人,他隐瞒真实身份以老于世故的眼光看出丁梅斯代尔内心的隐痛,但“随着调查的展开,一种可怕的诱惑力,一种看似平静实则暴烈的魔力将老人牢牢控制”。
[2]71这就是由爱的失落产生的报复欲在膨胀,齐灵渥斯没有启动那极强的意志控制力熄灭这极端的以个人为中心的、邪恶的欲望,反而以所掌握的秘密为武器“举起魔杖,就能招来面目狰狞的幽灵———无数奇形怪状的幽灵———带着死亡的恐怖与丑恶的耻辱将牧师团团围住”。
[2]81直至最终,牧师在他的折磨下精神崩溃,忏悔并死在刑台上,而他自己也在一年以后死去,由一个值得同情的受害者转变为一个令人恐惧的疯狂复仇者,成为一个沉沦于欲望最终毁灭他人也毁灭了自己的魔鬼。
TheScarletletter《红字》文学评论论文
![TheScarletletter《红字》文学评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6c403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4.png)
TheScarletletter《红字》⽂学评论论⽂The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AbstractNathaniel Hawthorne’s unique gift was for the creation of strongly symbolic stories which touch the deepest roots of man’s moral nature. The finest example is the recreation of The Scarlet Letter. It is a representative one of his ideal and artistic style and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American symbolic fiction and is one of the few books that is remarkable, because it deals with alienation, sin, punishment, and guilt, or the emotions that will continue to be felt by every generation. The scarlet letter “A”, which covers through the whole novel, was given a variety of symbolic meanings. He expressed his feelings, emotions, will and concept through the scarlet letter” A”, some natural scenery, and some of the major characters. The use of symbolism gives romantic thoughts and great subjective ideals to readers.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symbolism in the novel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hanging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scarlet letter “A”, the colors, prison, the forest, the names of the major characters described in the novel to make the symbolism clear to the reader.Key words: The Scarlet Letter, symbolism, sin摘要霍桑创作象征主义⼩说的独特天赋触及⼈类的道德的最深根源,其代表作是《红字》。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的论文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5bf9d3910ef12d2bf9e702.png)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的论文abstractlove is the eternal theme in human life. however, love changes much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asceticism. although love is a tragedy, the spirit of main characters longing for love and struggling with the doctrine of religions is worth learning. it can also be learned that the asceticism restrains the human nature and results in the destruction.this thesis will deal with the influence of asceticism on love i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the influence reflects mainly in the leading characters dimmesdale and ralph. both of them are priests and fall in love. the worse is that each of them has a child. however, they have to abandon their beloved because of the asceticism, and they bear too much torture. so tragedy cannot be avoided.key wordslove; desire; tragedy; asceticism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可是在西方社会中,爱情由于宗教禁欲主义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带有了一定的悲剧色彩。
在荆棘中歌唱——《荆棘鸟》与《红字》女主人公形象比较
![在荆棘中歌唱——《荆棘鸟》与《红字》女主人公形象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b6a5c8d1711cc7930b71675.png)
Singing among the Thorn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eroines in The Thorn Birds and The Scarlet
Letter
作者: 孙明丽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 外语学刊
页码: 126-12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荆棘鸟”意象 形象比较 殖民地文学
摘要:�荆棘鸟》与《红字》都描写生活于英属殖民地的女性为争取爱情而付出的艰辛和展现的勇敢。
虽然前者以"荆棘鸟"的形象闻名于世,但无论从时代环境还是从宗教桎梏角度看,《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抗争之路都更为艰辛和痛苦,她需要比梅吉更为惊人的勇气,因此也更能体现"荆棘鸟"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全英文论文)论环境因素对皮普性格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
(全英文论文)论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中英文化对接
(全英文论文)论贵妇人画像中伊莎贝尔的精神追求
论英语演讲稿中语法隐喻的运用
(全英文论文)狄金森死亡诗歌中的矛盾情结
(全英文论文)浅析跟单信用证软条款及其防范措施
(全英文论文)英汉语中与“狗”相关的隐喻比较研究
(全英文论文)红字中海丝特对自然人利益的追求
(全英文论文)母语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干扰
(全英文论文)中美家居教育差异
(全英文论文)汉英颜色词“白”对比研究
(全英文论文)基于歧义的英语幽默探析
(全英文论文)礼貌原则在王熙凤言语中的体现
(全英文论文)对高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研究
(全英文论文)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
(全英文论文)信用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与防范
(全英文论文)从目的论角度看指示性公示语翻译
本题目是全英文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805 99 0749 (全英文论文)以姚木兰和斯嘉丽为例看东西方女性意识差异
(全英文论文)英汉颜色词比较研究及其意义
(全英文论文)语篇范围内的构式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作为案例
(全英文论文)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本评析
(全英文论文)浅析美国总统的演讲艺术
(全英文论文)浅谈英语诗歌节奏
(全英文论文)论中学生阅读理解
(全英文论文)简爱中简爱的反抗精神
(全英文论文)目的论视角下汽车商标的翻译
(全英文论文)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课程标准的比较
(全英文论文)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全英文论文)经济英语新闻的隐喻及其翻译
(全英文论文)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全英文论文)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台词翻译
(全英文论文)对语篇及语篇连贯的认知研究
(全英文论文)浅谈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
(全英文论文)数学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分析
(全英文论文)通过喜福会分析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全英文论文)英汉恭维言语行为对比分析-分析傲慢与偏见和茶馆
(全英文论文)通过课堂观察探讨高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技巧
(全英文论文)动物庄园中的黑色幽默分析
(全英文论文)从经济角度分析广交会上的出口贸易现状
(全英文论文)中美媒体对光伏双反案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浅析中国地铁站名的英文翻译--以南京为例
(全英文论文)浅析圣诞文化对中国大陆社会生活的影响
(全英文论文)英汉连词“and”的翻译
(全英文论文)英语语音教学在农村中学中的现状分析--XX中学为例
(全英文论文)老人与海主题再诠释
(全英文论文)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全英文论文)专八考试中的说明文体裁分析
(全英文论文)英汉翻译习语中的暗喻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全英文论文)议希腊神话神人的共性
(全英文论文)英语近义词的隐含语义比较
(全英文论文)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全英文论文)分析呼啸山庄人物的人性特点
(全英文论文)从象征主义的视角分析中国龙和西方dragon在神话中的差异(全英文论文)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究
(全英文论文)迷失的美国梦--解读夜色温柔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全英文论文)对蒙牛乳业集团体育营销策略的研究
(全英文论文)读老人与海有感
(全英文论文)广告中英语口号语言特点的分析
(全英文论文)模糊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全英文论文)语言焦虑对中学生英语听力的影响
(全英文论文)中美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对比研究
(全英文论文)基于英汉拟声词的象似性研究
(全英文论文)汉语政治新词英译原则及策略
(全英文论文)多角度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全英文论文)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从演绎到归纳
(全英文论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全英文论文)黑人女性之歌—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全英文论文)翻译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全英文论文)论影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
(全英文论文)由梦娜在希望之乡看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建构
(全英文论文)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及其引申意
(全英文论文)谈扩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策略--猜词法
(全英文论文)希拉里退选演讲积极话语分析
(全英文论文)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英文论文)解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修墙
(全英文论文)蝴蝶梦的悬念手法研究
(全英文论文)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全英文论文)广告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全英文论文)美国交际文化的特征以及表现形式
(全英文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及分析
(全英文论文)大学生对体态语文化差异认知研究
(全英文论文)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全英文论文)国内英语学习者二语习得石化现象研究综述
(全英文论文)复合句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全英文论文)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词语汉译
(全英文论文)对比分析汤姆叔叔和伊丽莎的性格形成的原因及其命运
(全英文论文)围城英译本成语翻译策略研究
(全英文论文)新时期英汉语言接触对英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全英文论文)对吴宇森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的研究
(全英文论文)浅谈金融危机下东莞纺织业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全英文论文)浅谈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全英文论文)从英语语音学习对英语学习影响谈英语语音学习技巧和习惯培养(全英文论文)中国学生英语重音特征研究
(全英文论文)英文化妆品广告中隐喻的功能研究
(全英文论文)雾都孤儿的社会意义
(全英文论文)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全英文论文)小学英语课堂情景创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