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优质教学课件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优质教学课件

感谢各位聆听
1.认识侧倾器,会运用侧倾器测量角度 2.学会利用侧倾器对底部可以(不可以)到达物体的高度进行测量或计 算。
活动一:活动报告展示
展示内容:
活动方案
测量对象
测量工具
测量数据
规则与要求:
1、完成活动报告(5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 2、提供4个展示机会,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解; 3、展示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 4、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 5、评选出本次活动的最佳小组。
计算过程
小组讨论1:测量大树的高度
测量对象 测量图示 测量工具 测量数据 计算过程 测量结果
大树(底部可到达)
小组讨论2:测量塔的高度
α
β
测量对象 测量图示 测量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测量数据 计算过程 测量结果
塔(底部不可到达)
小组讨论3:测量旗杆的高度
β
α
测量对象 测量图示 测量工具 测量数据 计算过程 测量结果
旗杆(底部不可到达)
小组讨论4:测量教学楼的高度
测量对象 测量图示 测量工具 测量数据 计算过程 测量结果
教学楼(底部可到达)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 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大胆地说 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
教师寄语
我们一生中要认识许多人,组建许多 集体,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理解和 宽容,关爱和担当,才能被赋予更大的责 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更好的参 与社会、国家的建设,让我们与集体共同 成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学课件

.
中考连接:(6分钟)
1.(202X•衡阳)如图,小方在五月一日假期中到郊 外放风筝,风筝飞到C 处时的线长为20米,此时小 方正好站在A处,并测得∠CBD=60°,牵引底端B 离地面1.5米,求此时风筝离地面的高度. (结果保留整数)
2.(202X•四川)如图,某学校新建了一座吴玉章
雕塑,小林站在距离雕塑2.7米的A处自B点看雕
②教学用三角板一副;③长为2.5米的标杆一根;
④测量高方度案为1,回.5答米下的列测问角题仪:一架.请根据你所设计的A
(1)在你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用工具的序号填写)
.
(2)在右图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
B
(3)你需要测得示意图中的哪些数据,并分别用a、
b、c、a 等表示测得的数据:
(4)写出求树高的算式:AB=
角为45°,已知山坡AB的坡度i=1: ,AB=10米,
AE=15米.
(1)求点B距水平面AE的高度BH;
(2)求广告牌CD的高度.
(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
(参考数据:
1.414,
1.732)
小结: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 测量底部不可以直接到达 物体的高度,如下图 的物体的高度,如下图
塑头顶D的仰角为45°,看雕塑底部C的仰角为
30°,求塑像CD的高度.(最后结果精确到0.1米,
参考数据:
)
自学指点2:(3分钟)
题型2:测量底部不可以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提醒: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在地 面上不可以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 离.
如图,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北师大版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北师大版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解:过A作AM⊥CD,在Rt△ADM中,则AB=CM=1.4,
tan
DAM
DM
AM,
DM AM tan DAM

DM
30
3 3
17.3
D
所以,CD=17.3+1.4=18.7米
A
30º
M
答:学校主楼高度是18.7米。
第9页
问题处理
例题2,河对岸高层建筑AB,为测量其高,在C处由D点用测量仪测 得顶端A仰角为30º,向高层建筑物前进50m抵达C´处,由D´测得顶端 A仰角为45º,已知测量仪CD=C´D´=1.2m,求建筑物AB=高(准确到
0.1米)。
解:延长DD´,交AB于点E。
在Rt△AD´E中,由
tan
45
AE D'E
得,D'E AE
在Rt△ADE中,由 tan 30 AE 得,DE 3AE
DE
所以50= 3AE A,E则 AE 50 68.3
3 1
D
所以,物体高度为AB=68.3+1.2=69.5米。
C
A

E

B
第10页
1. 分组制作简单测倾器.
2.选择一个底部能够抵达物体,测量它高度并撰写一 份活动汇报,说明活动课题、测量示意图、测得数据 和计算过程等.
3.选择一个底部不能够抵达物体,测量它高度并撰 写一份活动汇报,说明活动课题、测量示意图、测 得数据和计算过程等. (下表作参考)
第11页
课题
测量示意图
第3页
2、转动度盘,使度盘直径对准目标M,记下 此时铅垂线所指读数。
M

30°

第4页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M
M
解:如图,作EM垂直CD于M点,根据题意,可知 EB=1.4m,∠DEM=30°,BC=EM=30 m, CM=BE=1.4m 在Rt△DEM中,DM=EMtan30°≈30×0.577 =17.32(m) CD=DM+CM=17.32+1.4=18.72(m)
活动三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不 能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 离. 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使用测倾器测一次仰角够吗?
民楼与大厦的距离CD的长度.(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数据:
)
解:设CD =x 米.在Rt△ACD中, 则
在Rt△BCD,tan48°=

∵AD+BD = AB,
∴ 解得:x≈43. 答:小明家所在居民楼与大厦的距离CD大约是43米.
巩固练习
1、如图,要测量铁塔的高AB,在地面上选取一点C,在A,C 两点间选取一点D,测得CD=14m,在C,D两点处罚别用测 角仪测得铁塔顶端B的仰角为α=30°和β =45°。测角仪支 架的高为1.2m,求铁塔的高(精确到0.1m)。
2、一艘船向正北航行,在A处看到灯塔S在船的 北偏东30°的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B点,在 B处看到灯塔S在船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此 船继续沿正北方向航行过程中距灯塔S的最近距 离是____海里(不作近似计算).
3、如图,小明想测量塔CD的高度.他在A处仰望塔顶,测 得仰角为45゜,再往塔的方向前进50m至B处,测得仰角为60 ゜,那么该塔有多高? (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
课堂小结
1.抽象出实际问题中的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 角三角形. 2.在两个或多个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它们之间的边角关系,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同步课件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同步课件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 物体的高度,如下图
M
测量底部不可以直接到达 的物体的高度,如下图
M
E
C
E
DC
N
A
N
BA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议一议 在测量物体高度时,我们有哪些方法? (1)利用类似三角形测高;
利用太阳光影子 利用标杆
利用小镜子
(2)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底部可达
底部不可达
随堂练习
1. 如图,为测量一棵与地面垂直的树OA的高度,
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BD=a,
以及测点A,B之间的距离
C αD β
E
AB=b.
a
根据测量的数据,你能求
出物体MN的高度吗?
A
B
b
N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CD=AB=CE-DE=
ME
tan
ME
tan
=b
M
∴ME=
b • tan • tan tan tan
∴MN= b • tan • tan
A.30(1+ 3)米 B.30( 3 -1)米 C.30 米 D.(30 3 +1)米
随堂练习
3.如图,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C为18 m,从点A测得 点D的俯角α为30°,测得点C的俯角β为60°,则 建筑物CD的高度为_1_2__3__m.(结果保留根号)
随堂练习
4. 如图,在高度是21 m的小山A处测得建筑物CD顶 部C处的仰角为30°,底部D处的俯角为45°,则这 个建筑物的高度CD=_7__3___21__m(结果保留根号).
随堂练习
解:由题意,得∠AOC=90°,OC=5 km. 在Rt△AOC中,∵tan34°=OA ,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1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1
tanα - tanβ
方案二
〔1〕如图〔b〕〔测三个数据〕
CD=n,∠HDM=α,∠HCG=γ.
〔2〕设HG=x,HM=x-n,
HG
x
CG
ta n x
在Rt△CHG中,tanγ= H M ,CG=x - n ,
在Rt△HDM中,tanα
D =
M
ta n α ,DM=
,
∵CGx=DM.x - n
ntan
如图,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需测量哪些数据?
可按以下步骤进展: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 测得M的仰角∠MCE=α.
2.量出测点A到物体底部 M N的程度间隔 AN=L.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a E N
α
L
aC
A
根据刚刚测量的数据,你能求出物体MN的 高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在Rt△MCE中, ME=EC tanα=AN tanα=L tanα MN=ME+EN=ME+AC=L tanα+a
L=m
计 算
在Rt△MCE中,ME = ECtanα=ANtanα=×tan30°2′≈
过 ×=11.60m,MN=ME+EN=ME+AC=+
程=
活 动 感 受
活动三: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不能直接 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底部之间的间隔 .〔如图〕
要测量物体
1、学会使用了测角仪 2、研讨了测量可到达底部和不可以到达底 部的物体高度的方案.
作业布置
同步训练
The End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正!
E
EC = M E
ta n a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优质课件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优质课件

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a, 可求出MN的高度。
MN=ME+EN=L·tanα+α
理论实践 如图,为测量一棵与地面垂直的树OA的高度,在 距离树的底端30米的B处,测得树顶A的仰角
∠ABO为α,则树OA的高度为( C )
A.tanα米 B.30sinα米 C.30tanα米 D.30cosα米
二.实践活动(二)
一.实践活动(一) M
C 34
E
1.6米
19米
A
N
ME 19 tan 34( m)
MN ME EN
MN (19 tan 34 1.6) 14.4(2 m)
测量底部可以直接到达的
M
物体的高度
在观测点A安置测倾器,测
得M的仰角∠MCE=α

E
a
L
量出观测点A到物体底部N
A
N
的水平距离AN=L
理论实践
如图所示,河对岸有古塔AB,小敏在C处测得塔顶
A的仰角为α,向塔走s米到达D,在D处测得塔顶A S tan tan
的仰角为β,则塔高是 tan tan 米.
小组成员的自我反思
课堂小结
1.到目前为止,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 测得国旗杆高度和居民楼高度?
2.你还有哪些收获,想跟大家分享?
1. 分组制作简单的测倾器.
2.选择一个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测量它的高度并撰写一份活 动报告,阐明活动课题、测量示意图、测得数据和计算过程等.
3.选择一个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测量它的高度并撰写一份 活动报告,阐明活动课题、测量示意图、测得数据和计算过程 等.
课题
测量示意图
测得数据
测量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课件(共16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北师版九年级下册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课件(共16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北师版九年级下册

1.在测点 A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此时M的仰角∠MCE =α .
2.在测点 A 与物体之间的 B 处安置测倾器(A, M
B 与 N 在一条直线上,且 A,B 之间的距离可以
直接测得),测得此时 M 的仰角∠ MDE = β.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 AC = BD = a,以及测点 A, E
B 之间的距离 AB = b.
N
β Dα
C
a
Bb A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测量物体MN的高度的计算过程:
ME
ME
在Rt△MDE中,ED= tan ;在Rt△MCE中,EC = tan;
∴EC-ED= ME - ME =b
tan tan
M
ME tan ME tan tan tan
b
,即
ME tan tan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情景引入 某探险者某天到达如图所示的点A 处时,他准备估算出离他的目的地——海
拔为3 500 m的山峰顶点B处的水平距离.你能帮他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吗?
B.
.A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活动课题: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研讨. 活动工具:测倾器(或经纬仪、测角仪等)、皮尺等测量工具.
90 90
Q
0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M 问题2:如何使用测倾器?
步骤2:转动转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 目标M,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
30°
0
90 90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课件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课件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1.60.结果保留整数).
2.(2022 达州期末)如图所示,某大楼的顶部竖有一块广告牌 CD,小明
在山坡的坡脚 A 处测得广告牌底部 D 的仰角为 60°.沿坡面 AB 向上走
到 B 处测得广告牌顶部 C 的仰角为 45°,已知山坡 AB 的坡度 i=1∶
,AB=16 m,AE=24 m,则点 B 距水平面 AE 的高度 BH 的长为 8 m
由题意,得∠CDF=45°,AB=100 m,DE=60 m,∠DAB=37°.

在 Rt△ADE 中,tan∠DAE=

,∴AE=

=

∠ °


∴BE=AB-AE=100-80=20(m).∵CB⊥BE,CF⊥EF,FE⊥BE,
∴四边形 BCFE 为矩形.∴CF=BE=20 m.在 Rt△DFC 中,
处的俯角是30°,已知楼房高AB约是45 m,则观光塔的高CD是
135 m .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 不能 直接测得测点与
被测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例 2] 如图所示的是某海岛的一个岛礁,若某测量船在海面上的点 D
处测得与斜坡 AC 坡脚点 C 的距离为 140 m,测得岛礁顶端 A 的仰角为
∵DC=140 m,∴DB=DC+BC=(140+6x)m.在 Rt△ADB 中,
∠ADB=30.96°,∴tan 30.96°=

=

+
解得 x≈60.经检验 x≈60 是原方程的根,
∴AB=5x=300(m).
∴该岛礁的高约为 300 m.
≈0.60,
新知应用
1.如图所示,在某滑雪场滑雪,需从山脚下乘缆车上山,缆车索道与水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说课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说课教学课件
• 如图,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M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
得此时M的仰角∠MCE=α;
2、在测点A与物体之间B处安置
测倾器,测得此时M的仰角
∠MDE=β;
C
α
D
A
B
ME
ME

b, MN ME a
tan tan
β
E
N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
AC=BD=a,以及测点A,B之间
CH
∴AB=DH=1.5,BD=AH=6,在 Rt△ACH 中,tan∠CAH=
,∴CH=AH·
tan∠CAH=
AH
6tan30°=6×
3
=2 3(米),∵DH=1.5,∴CD=2 3+1.5,在 Rt△CDE 中,∵∠CED=60°,
3
2 3+1.5
CD
CD
sin∠CED=
,∴CE=

=(4+ 3)≈5.7(米),答:拉线 CE 的长约为 5.7
本课小结
(1)侧倾器的使用
(2)误差的解决办法---用平均值
(3)到目前为止,你有那些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
物体的高度,如左图
测量底部不可以直接到达
的物体的高度,如右图
随堂检测
1.如图,山顶有一座电视塔,在地面上一点 A 处测得塔顶 B 处的仰角 α=60°,在塔
底 C 处测得 A 点俯角 β=45°,已知塔高 60 米,则山高 CD 等于( A )
CN
3
x+6
的高 EF 为 10.3 m
课堂探究
一、如何测量倾斜角
•测量倾斜角可以用测倾器。
----简单的侧倾器由度盘、铅锤和支杆组成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距离b,由此可得物体的高度为

1. 如图,数学活动小组利用测倾器和皮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在点D处 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ADE为55°,测倾器CD的高度为1米,其底端C与旗杆底端 B之间的距离为6米.设旗杆AB的高度为x米,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B )
2. 如图,DE=150 m,在A处用测倾器测得
塔顶B的仰角为30°,又知测倾器高1.5 m,则塔
高BE为
m.(结果保留根号)
3. 某兴趣小组用高为1.2 m的仪器测量建筑
物CD的高度.如图,在距CD一定距离的A处用仪器
观察建筑物顶部D的仰角为β,在A和C之间选一点
B,在B处用仪器观察建筑物顶部D的仰角为α.测
得A,B之间的距离为4 m,tan α=1.6,tan β=1.2,
起点拱门CD的高度约为6米.
【基础训练】 1. 如图,小明在一条东西走向公路的O处,测得图书馆A在他的北偏东60°方 向,且与他相距200 m,则图书馆A到公路的距离AB为( A )
2. 小强和小明去测量一座古塔BE的高度(如图).他们在离塔60 m的A处,用 测倾器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30°.已知测倾器AD高1.5 m,则古塔BE的高度为( B )
则建筑物CD的高度为 20.4 m.
5. 如图,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某人在大楼A处,测得起点拱门CD的顶部C的 俯角为35°,底部D的俯角为45°,如果A处离地面的高度AB=20米,求起点拱门CD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 35°≈0.57,cos 35°≈0.82,tan 35°≈0.70)
(2)如果测量工具不变,请仿照上述过程,设计一个测量某小山高度(如图2) 的方案.
要求: ①在图2中,画出你测量小山高度M′N′的示意图(标上合适的字母); ②写出你设计的方案.(测倾器的高度用h表示,其他涉及的长度用字母 a,b,c,…表示,涉及的角度用α,β,…表示,最后请给出计算小 山高度MN的式子)

专题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专题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CF=BE,EF=BC,∠A=α,∠B=β.
BE 5.8m,
BE
1 CF
1

,

,
AE 1.6 DF 2.5
B
A
i=1:1.6
α
9.8
C
β
i=1:2.5 5.8
D
F
E
∴AE=1.6×5.8=9.28(m),DF=2.5×5.8=14.5(m).
∴AD=AE+EF+DF=9.28+9.8+14.5≈33.6(m).
AB=b.根据测量数据,可求出物体MN的高度.
当堂练习
1.如图,窗子高AB=m米,窗子外面上方0.2米的点C处安装
水平遮阳板CD=1米,当太阳光线与水平线成α=60°角时,光
线刚好不能直接射人室内,则m的值是(

A.m= +0.8
C.m= -0.2
B.m= +0.2
D.m= -0.8
【答案】C
问题1:在黄浦江的另一端,你能否测量东方明珠的高度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以直接从被测点到达被测点
的脚下,这时我们能利用两次测量仰角(图中α和β),
再结合解三角形的知识来求出东方明珠的高度.
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
在地面上不能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
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如图中的AN或BN的长度.
Cα D β
在Rt△DEG中,∠EDG=45°,
∴EG=DE=10m.∠EGD=45°
设CH=xm,
在Rt△CGH中,∠CGH=∠EGD=45°,
∴GH=xm
在Rt△CBH中,∠CBH=28°,

∴tan∠CBH= ,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PPT精品课件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PPT精品课件

所谓“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
地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如图1-16,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M的仰角∠MCE=α.
α
图1-16
2.量出测点A到物体底部N的水平距离AN=l.
α
图1-16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a(即顶线PQ成水平位置时,它与地
∴CD=AD•tan60°=30× =30 (m),
∴BC=BD+CD=30 +30(m)
答:该建筑物的高度BC约为(30 +30)米.
故答案为:(30 +30).
4.如图,小丽的房间内有一张长200m,高50cm的床靠墙摆放,在上方
面的距离).
根据测量数据,你能求出物体MN的高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α
图1-16
MN=ME+EN=l·tanα+a
提炼概念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
M
测得M的仰角∠MCE=α;
2.量出测点A到物体底部N的
水平距离AN=l;
3.量出测倾器的
高度AC=a,可求
出MN的高度.
C
A
α MN=ME+EN=l·tanα+a E
北师大版 九年级 下册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教学目标
1、掌握坡度、坡比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坡度、坡比的概念求出物体的高
度;
2、能够设计活动方案、自制测倾器和运用测倾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
活动报告的过程;
3、能够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利用已测量的数据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024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案

2024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案

2024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案一. 教材分析《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的高度。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对直角三角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如何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的高度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理解正弦、余弦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进行解答,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和引导学生实践。

2.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测量仪等,供学生实际操作使用。

3.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正弦、余弦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以旗杆测量为例,讲解步骤:(1)建立直角坐标系,确定观测点和旗杆的位置。

(2)测量观测点到旗杆的距离(底边长度)。

初中数学_2.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数学_2.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学课件设计

活动一:测量倾斜角
1.测量倾斜角可以用测倾器(如图),简单的测倾器
由_____、 _____和_____组成. 90°
90°
60°
60°
2.怎样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 30° 30°

活动二:测量底部可到达的物体高度
“底部可到达”就是____________.
M
E N
α
l
MN=ME+EN=l·tanα+a.
C
a
A
活动三: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
“底部不可到达”就是____________.
M
E
β D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b
a
N
B
A
巩固练习
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MN的高度,在平地上A处测得 建筑物顶端M的仰角为30°,向N点方向前进16m到达B 处,在B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的仰角为45°,求建筑物 MN的高度.(保留根号)
变式练习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处看一栋高楼顶部的 仰角为45°,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A处与 高楼的水平距离为60m,这栋高楼有多高?
课堂小结
1.会制作简单的测倾器,会使用测倾器测角. 2.会设计方案,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 3.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如图,旗杆AB的高度为 4.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往往需要至少 两 次测出倾斜角,再列方程解答.
2.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数 学 九年级上册
M
E
β Dα
C
b
a
N
B
A
复习回顾
铅 1. 垂
线
仰角 俯角
视线 水平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你能设 计出哪些测量方案?都用到了什么知识?
活动课题: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测量
物体的高度.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交流研讨.
活动工具:测倾器(或经纬仪,测角仪等),皮尺
等测量工具.
1、直角三角的边角关系:
tan A = a b
a = btan A
b= a tan A
2、仰角、俯角:
α
L
aC
A
根据刚才测量的数据,你能求出物体MN的 高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M
α
E C
N
L
aA
和同伴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a
测量学校旗杆MN的高度(底部可以到达)

M

MN=Ltanα+ a
示 意
E
α
C

NLeabharlann LaA测量项目

得 倾斜角α

据 测倾器高a
第一次 第二次
AN的长L
计 算 过 程
活 动 感 受
活动二: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 碍地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底部之间的距离.
如图,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需测量哪些数据?
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 测得M的仰角∠MCE=α.
2.量出测点A到物体底部 M N的水平距离AN=L.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a E N
A
视线

仰角

线
俯角 水平线
视线
B
c
a

b
C
活动一: 测量倾斜角(仰角或俯角).
测量倾斜角可以用测倾器,简单的测倾器 由度盘、铅锤和支杆组成(如图).
P
0 0
Q
度盘
90
铅锤
支杆
活动一:测量倾斜角.

M

根据刚才测量 数据,你能求出 目标M的仰角 或俯角吗?说 说你的理由.
水平线

1
2
4
3
哈哈:同角 的余角相等
E
N
β Dα
C
ba
B
A
根据测量数据,物体MN的高度计算过程:
M
E
β Dα
C
b
a
N
B
A
加油,你是最棒的!
下表是小明所填实习报告的部分内容:
课题
测量旗杆的高度
A
测量示意图 测得数据
Eα F β
CD
测量项目
∠α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G B
∠β
CD的长
☞ 议一议
相信你能行!
(1)到目前为止,你有哪些 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 (2)如果一个物体的高度已 知或容易测量,那么如何测量 某测点到该物体的水平距离?
平均值
活动三: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不能直接 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底部之间的距离.(如图)
要测量物体
MN的高度,使 M
用侧倾器测一
次仰角够吗?
为什么?
E
N
α C a
A
活动三: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测一次仰角是不够的. 还需哪些条件,测量哪些数据呢?
大家要认 真思考哦
讨 与同伴交流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论
数学兴趣小组的小亮同学在塔上观景点
P处,利用测角仪测得运河两岸上的A、B两点的俯 角分别为17.9°,22°,并测得塔底点C到点B的 距离为142米(A、B、C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 求运河两岸上的A、B两点的距离(精确到1米)。
1、学会使用了测角仪 2、研讨了测量可到达底部和不可以到达底 部的物体高度的方案.
M
E
β Dα
C
ba
N
B
A
如图,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M的仰角∠MCE=α. 2.在测点A与物体之间的B处安置测倾(A,B与N在一
条直线上),测得M的仰角∠MDE=β.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BD=a,以及测点A,B之 间的距离AB=b.
根据测量数据, 你能求出物体 M MN的高度吗? 说说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